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分享]专业,考研,名校的漫谈

多时在bbs上逛来逛去,最大感受是关于专业冷热,学校名气大小,考研发烧度数方面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不亦热乎,我也说几句吧。

高价带来高供给,专业热门,意味着回报丰厚,这是铁率。

如今文史哲专业在高校属于冷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可不是这样,都是当年炎手可热,属于挤爆头的专业。诗人今天差不多和乞丐同名词,当年可了不得,据说,顾城(就是拿斧头劈死两个老婆,然后自杀的神经病)当年到大学诗歌朗诵,大讲堂几千人都挤满了,那场景估计就和今天星爷来北大差不多,什么“朦胧诗”,“伤痕文学”更是流行一时。假如有人被公认为“文学青年”,那美眉抛给他的媚眼差不多能砸晕他。好像那时的女孩特别浪漫似的。

不过你要知道那时候,一些搞文学的最后出路都是坐国家机关,吃皇粮。你就知道其实文学,哲学什么的,油水是很大的。那时人嘴巴管得紧,不像现在可以乱说,只好借着“朦胧诗”什么的瞎嚷嚷几句。“文学”意味着叛逆,差不多就是今天的摇滚,叛逆就是造反,造反嘛,先收买,收买不了再镇压,所以古时是“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二十年前是“要做官,舞文弄墨受招安”。那时大学没有扩招,大学生希罕,以工代干很常见,想混进公务员队伍,披上国家机器的狗皮,玩弄文学、哲学是条好路子,即是风雅,又是实际。我家里还有那时候《故事会》啊,《知音》之类的杂志,上面的征婚启示特搞笑,男人报出来的爱好一律是:文学,哲学。^_^,如果你明白那时折腾文学能有多大的利润,你就不要奇怪女孩子为什么对爱好文学,哲学的男人青眼有加了。

恐怕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流行变了,这一行开始饱和。折腾文学、哲学不值钱。市场经济初露头角,搞经济学的开始有吃香的苗头,不过那时好像很实际,会计专业特吃香,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会计专业,就像现在的计算机和英语一样。九十年代初期,大概达到高潮。如果看那时的高校报考指南,猜猜哪个学校最热?现在的学生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出来,最热门的,最牛逼的不是北大清华,更不是复旦南大。是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财!后来我才知道,那时的全国高考状元大多选择这个学校,当时的中财大有天下英雄尽入我镬矣的气概。会计专业更是登峰造极,现在呢?不说了,说了,有人要流泪。

现在大家都知道法律和经济学、计算机最吃香。不过出息最大的,我看还是英语专业。北大现在连博士都不能留校了,但英语硕士想留校好像很轻松。我特意注意一下北京各大高校引进人才的学位要求,能扒上讲桌边的硕士专业只有英语和体育两个专业。学体育的出路很窄,其实连一般的专业都比不了。

而一般外企三年后要提拔的,英语口语流利的优先。我听说一家涉外高级法律事务所只招英语专业的,一进去,年薪三十万。高价带来高供给,有人感叹现在大学生实际上都是英语专业,说这样的话,说明他们不了解这一专业的油水有多大。

会计专业从热到冷大概十年左右,考虑到英语专业的壁垒比会计高,这一行的饱和恐怕要二十年左右,供需差不多才能平衡,当然这是瞎估算,算不得准。

至于学校名气、考研发烧程度就跟实际利率有关了。 什么是实际利率?

给你十万,你是现在要呢?还是一年以后要?没人选一年以后要,谁知道一年以后会有什么发生,最好现在享用。但假如一年以后给你二十万,而现在要,只能给你十万,你选择哪个?大部分都是一年以后的二十万,有人胃口小,给十一万就行了,有人胃口大,差不多一百万才罢休。不管如何,总要有差额,这过去和现在的差额就是实际利率。

商品匮乏,朝不保夕的时候,实际利率很高,因为大家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先享受了再说。资本短缺,生意好作的时候,实际利率也很高。实际利率高的情况下,大家都匆匆毕业,早早工作,早早挣钱,很少有人想着深造什么的。

八十年代有“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说法,其实不是知识贬值,而是实际利率高,生意好作,资金流转快,复利也高。小资本投入市场,能迅速得到回报,所以中专,大专文凭很划算,硕士博士,时间太长,成本收益比实在不划算,没人考研。那时的中国的产权结构不是什么公有制,实际上是等级制,身份地位决定着一个人的所有收入和享受,你是农民,对不起,你就一辈子土里刨食吧。你是国家干部,那就有盼头啦。所以那时在内地农村里,最好的初中生往往选择中专,而不是考重点高中考大学,因为能很快转为国家干部,吃皇粮,很早就能挣钱。

我一个哥们是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的,93年时候,他和他的一个考北大法学院的硕士,他同学过了分数线,但排名靠后,这时,法学院告诉他,可以录取他,但要推迟一年入学,因为当年计划招满了。为什么要招他,还要他推迟一年呢?因为往年都没人报考,名额招不满,只好先要了他再说,一年以后再入学。这故事今天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谈。

我的一位经营书店的朋友告诉我,考研书籍好卖是从1996年开始的,而那一年对中国经济来说,绝对是转折年,因为在那一年,中国首次出现买方市场,也就是说商品开始供过于求。从此有“过剩经济”的说法了。这时候就意味着实际利率开始下降了,包括人才学历方面的投资收益率也开始发生变化。考研从那时起开始热,一直到现在,因为大量的时间。金钱在学历上的投资开始划算,而在此之前,本科毕业本身就意味着高收益,范不着受那番考研的鸟罪。等你硕士,博士学位拿到手,别人已经在这一段时间风风火火发起来了。

说因为就业难,所以大家都去考研是说不过去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过多的人才完全可以打折处理。今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市场起薪比去年低百分之四十。这一点,有人硬抗着不承认,实际上今年四大行的薪水是最好的参考值。只要不存在什么大学生最低工资法,或者有,也不生效。也没有西方那些折腾雇主的鸟工会,市场会自动结清一切商品,不存在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的说法。人才市场也如此。所以考研热要从实际利率的涨落考虑比较合适。

另一个考察考研热的角度应该是雇主对应聘者的信息不对称。我是老板,面前一大堆大学生求职者,我怎么知道谁是大牛,谁是小强?文凭是第一道硬杆杆。学历这时实际上是比较教育优势,名校和一般学校的比较也是如此。或许那个北大出来的硕士、博士也是笨蛋一个,高分低能的家伙,但这个几率要比没有这些条件的小得多。英语四六级证书也如此,基本上和避孕套一样,都是用完就扔的东西,但求职的时候,还得要它。想象一下,你是老板,对面应聘的那个家伙没有六级证书,你怎么想?为什么别人都有,他没有?可能他缺乏必要的自律和认真精神吧,以后干活能指望他吗?嗯,下一个。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抢占茅坑的竞赛。所以爱因斯坦说“走出学校后,忘掉学校教给你的,才能开始你真正的教育”

专业的冷热算不得什么。文科专业的出路没有以前好啦,搞哲学、历史的,如今连糊口都成问题,更别说像顾城那样搂着两个老婆啦,(我看过她们的照片,好屁屁喔,流口水ing),所以看见一些文人唧唧歪歪“人文精神沦丧”什么的,我就偷笑。妈的,没有真金白银,汽车洋房,以为诌几句歪诗,朗诵几句不知在哪儿抄来的格言,就能骗美眉上床?靠!当人家是白痴啊?!

也许只有这班鸟人走了之后,真正的人文精神才能凸现。

当年的维多利亚女王觉得格林威治天文台主任的薪水低得和他得智慧不相称,要给他一笔丰厚的年金。那主任坚决的拒绝了。女王奇怪的问为什么? “如果这个职位能带来高薪的话,那么以后坐上这个位子的就不是真正的天文学家了,陛下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
院校老师推荐 一对一咨询 帮你科学报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