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本科论文

本科论文论文范文

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翰文 时间:2015-05-07

  

  

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

  摘 要 近年来,闲散青少年作为重点青少年群体之一,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实地调研,在总结闲散青少年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并以社会工作的角度和方法介入研究闲散青少年帮扶,以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关键词 闲散青少年 社会工作 介入 

  一、闲散青少年的现状及特点 
  (一)闲散青少年的现状 
  社会闲散青少年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在社会上游荡,家庭无力管束、学校放弃管教、社会难以管理的青少年。主要包括既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又没有固定工作,游离于社会边缘和家庭控制之外的14-25周岁之间的青少年 。 
  据辽宁省鞍山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18-25周岁的闲散青少年总数为2829人,约占青少年总数的5%;其中男性1895人,约占闲散青少年总数的67%,女性934人,约占闲散青少年总数的33%。 
  (二)闲散青少年的特点 
  1.文化程度不高。鞍山市的闲散青少年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或肄业,部分仅有小学文化水平,有些甚至是文盲,并且即使是曾经在学期间,闲散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也普遍不高。他们大多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性旷课、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不能很好地与班级中的同辈群体交往,最终落得被学校强制开除或勒令退学的下场,不能继续接受文化教育,或者自甘堕落,自愿离开学校步入社会。 
  2.前科劣迹较多。据鞍山市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市的闲散青少年中存在不良行为的有1057人,约占闲散青少年总数的37%,曾受行政处罚的有335人,曾受劳动教养的有268人,曾受刑事处罚的有260人,曾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有528人,而没有案底的仅有194人,约占总数的18%。 
  3.生活水平低下。由于闲散青少年过早地脱离学校,他们的综合普遍较低,在现阶段注重学历和能力的就业市场大环境下,他们普遍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陷入“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据鞍山市的调查数据显示,本市的闲散青少年中,从未就业的有1253人,而就业后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的分别有165人和156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二、闲散青少年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引发青少年闲散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因素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家庭结构破裂。据鞍山市调查显示,来自结构破裂的家庭的闲散青少年约占总数的24%,比较典型的有父母不合、离异、死亡等。由于长期生活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并且缺乏家人的关爱,这些青少年与来自普通家庭的青少年相比,心理和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敏感、脆弱,以及行为上的极端、暴力,这些消极表现使得他们难以顺利融入学校的群体生活。并且家庭结构破裂容易引发家庭经济问题,鞍山市的闲散青少年中约有19%家庭经济困难,而这其中大多为结构破裂家庭。 
  2.家庭教育不当。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保护,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管教,大小事情全由家长包办代替,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表现得蛮不讲理、妄自尊大,并且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或者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有可能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苛求,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对其严加管教,容易致使孩子产生自卑怯懦的性格,或者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宣泄情绪。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但会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削弱家长威信和家庭控制力。 
  3.家长负面榜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成长时期的孩子都会对父母的言行进行模仿,而一些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具有种种不良行为,例如懒惰、粗鲁、酗酒、家暴,甚至有小偷小摸、参与赌博等不法行为,孩子对父母有样学样,最终走上浪迹社会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是导致青少年闲散的直接原因。学校教育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但如今有很多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即使开设相关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部分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形或无形地以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层次等级区别对待,对成绩好的学生格外照顾,为其“开小灶”或封为班干部等奖励。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冷言冷语、不管不顾,甚至为了方便管理公开将“差生”分流,将他们从普通班级中抽离,再统一组成“特进班”。这种做法不但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更会使这些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中交叉感染,变得更加“不良”,而一旦他们的行为对学校荣誉造成威胁,校方往往会采用极端手段将“不良分子”直接开除,致使本该能够接受正规教育的青少年被迫离开学校,无奈流入社会成为闲散人员。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造成青少年闲散的影响诱因。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压力。现如今,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大学生尚且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对于那些缺乏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青少年来说,巨大就业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故此,即使这些青少年在主观上不想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但客观上却无法脱离闲散的状态。 
  2.文化污染。当前,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文化,例如网络发展的负面影响,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再如娱乐场所的监管缺失,使脱离学校管理的青少年聚集于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容易受到其中不乏分子的引诱而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还有文化市场的秩序混乱,大量带有淫秽色情和暴力犯罪内容的书刊杂志和音响制品层出不穷,其错误的导向对成长时期的青少年身心毒害至深,极易致使其自甘堕落,甚至参照模仿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3.社会歧视。社会对闲散青少年普遍存在歧视现象,很多人将他们无差别地打上“不良分子”的标签,对其敬而远之,甚至侮辱蔑视。据鞍山市团委的负责人员讲述,他们在帮助闲散青少年介绍工作时,常常会遇到用人单位对闲散青少年“谈虎色变”的情况,一听说应聘者是闲散青少年,就连见都不见直接拒绝,这给闲散青少年就业帮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更是对这些青少年身心的再次伤害。 
  三、社会工作介入 
  (一)个案工作 
  鞍山市的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市团委委派的方式接触需要帮助的闲散青少年,在案主自愿的前提下进入其家庭并建立专业关系,通过会谈等方式调查、收集资料,如案主的基本信息、生理和心理情况、社会关系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社工对案主存在问题进行正确的预估和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目标和服务计划。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后,社工就可以对案主开展具体的治疗和服务,在这一环节中,鞍山市社工主要运用结构家庭疗法对闲散青少年及其家庭进行帮扶,因为家庭因素是造成青少年闲散的根本原因,不良的家庭结构和教育方式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专业的介入来改变案主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改善家庭系统,发挥家庭正功能,力求使青少年能够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但在此过程中社工应注意个案工作的本质是强调“助人自助”,即增强案主的独立性而非依赖性,使案主今后再遭遇类似的困难、挫折时能够独立地面对、解决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渔”。鞍山市社工的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助人自助的原则,有时会对案主的困难包办代替,例如亲自帮助案主家里办丧事等,使案主对社工过分依赖,错误地将社工当成了“铁哥们”,甚至连外出打台球等都要拉上社工一起参与,这种现象是有违社会工作专业精神的,对于社工的工作和案主的转变都是非常不利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加以改善,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闲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其自尊、自助的能力上面。 
  (二)小组工作 
  社会闲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受到正常青少年群体的排挤,只能进行闲散青少年群体内部的交往,相似的心理和经历使他们有着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朝夕相处,相互模仿、学习,使得他们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也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故此社工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闲散青少年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活动,使闲散青少年能够在安全、放松的团体环境中自如、开放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获得面对社会生活的自信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鞍山市在工作中比较成功的经验是团体心理训练,这是一种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心理辅导训练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青少年特别是闲散青少年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以发展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品质。团体心理训练项目主题包括:提高注意力、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提高抗挫折能力,加强沟通能力等。 
  (三)社区工作 
  青少年社区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组织、教育、服务。这一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采取共同行动,为社区里的青少年提供服务;二是将社区里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参与社区发展,和成人一道建设一个进步的、协调发展的社区 。鞍山市团委根据社区的规模,为每个社区配备2-3名社工,每名社工都有固定的服务区域,对本辖区内每个闲散青少年及其家庭都会进行定期的调查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整合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力量,为闲散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服务,如开办主题讲座、开展文娱活动和组织就业培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鞍山市专门为社区内的闲散青少年提供的就业培训,该培训由政府财政拨款,本市的闲散青少年只需提供相关证明就可免费参加。培训内容主要为面点、计算机等周期短、实用性强的手艺技能,培训机构会为学习期满且成绩优异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为其联系推荐适合的工作岗位,切实解决了部分闲散青少年的就业问题,实现了个人和社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权福军,王玉香,王俊燕.山东省社会闲散青少年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1(3).   [2]夏少丽.关于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问题的思考.今日海南.2007(4).   [3]朱作鑫.谈闲散青少年的成因、特点及教育管理.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   [4]任云霞.社会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的成长困境.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