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论文范文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工业品比较优势考察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汪鹏 时间:2015-08-06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工业品比较优势考察

  摘 要:通过运用OECD/WTO发布的全球附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分析比较了传统贸易统计和附加值统计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统计方法虽然没有改变1995-2009年期间中国9类工业品比较优势的格局,但明显改变了比较优势的水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计算时,纺织、皮革和鞋类产品和制造与循环产品这两类优势产品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上升了。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 引言 
  随着通信和运输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的国际分割逐渐削弱,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主要特征。全球价值链中,最终产品的生产依赖于相互承接的生产以及贸易环节,供应链各环节上的各个国家都在创造产品和服务,并将其以投入品的形式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后再出口。这一过程止于最终产品达到目的市场。一个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完全依赖于上下游企业的关联程度。她既可以通过增加出口中的进口内容,也可以在对第三国出口中通过减少货物和服务中间品的使用而产生更多的国内附加值,以提高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当然,后者更能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在出口中创造了更多的国内附加值。 
  新的分工体系下,由于传统贸易统计体系将出口产品的所有价值增值都统计在价值链最后一个环节,将会导致统计偏差,以致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解释分析现实贸易问题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因此,需发展出一套反映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贸易统计体系,以对传统贸易统计进行补充。在此背景下,附加值贸易统计被提出,并作为全球价值链下际贸易统计的一种新的核算方法。传统国际贸易统计测度的是贸易品的总价值(Gross Value),不仅包括附加值(Added Value),而且包含所有中间投入品的价值。而附加值贸易统计考虑了整个供应链中不同参与者之间贸易的具体情况,其统计测度内容则从总价值变成了附加值,进一步可分为国内附加值和外国附加值两部分。正由于附加值贸易以附加值为统计测度内容,因此能更好反映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贸易格局,为考察贸易对一国附加值、收入以及就业的影响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正是基于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发展,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传统贸易统计和附加值贸易统计对中国为主的工业产品的竞争力测度的差异。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为数据和方法说明;第三部分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比较;第四部分为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2 数据和方法说明 
  在测算比较优势时,很难获得各个国家各类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数据,因此经常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Index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即用实际的贸易状况来间接表现各国各类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根据提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匈牙利经济学家巴拉萨(Bela Balassa),的定义,一个国家j出口i的RCA值由该种商品占该国总出口的比重相对于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来衡量。如果用X表示出口值,脚标i,j分别表示行业和国家,则: 
  如果RCAij值大于1(意味着商品i在国家j中的出口比重大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表示该国家在此种产品上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反之,若RCAij值小于1则表示该产品没有显示比较优势,或有显示比较劣势。 
  根据UNCTAD统计,目前至少有六个国际机构正在开发附加值贸易数据库。其中,OECD/WTO发布的全球附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是基于OECD的跨国投入产出表和双边贸易数据开发,涵盖了34个OECD国家,22个非OECD国家和地区,包括了农业、采矿业、9个制造业和7个服务业部门,涉及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2009年,既可以区分出口的本地附加值和外来附加值,还能够追溯外来附加值的来源地,便于行业分析和国家比较。这是其他数据库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本文将利用该数据库展开分析。 
  3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比较 
  3.1 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如表1所示,1995-2009年期间,中国9类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十分明显。食品、饮料和烟草类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数值从0.83下降到0.34,意味着该类产品已经完全丧失了比较优势;纺织、皮革和鞋类产品虽然从4.07下降2.61,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比较优势;制造及循环产品尽管从3.54下降到159,但仍然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木材、纸、印刷类产品和交通设备类产品尽管分别从0.18和0.21上升到0.53和0.32,但仍然表现为明显的比较劣势化工及非金属矿产品从0.65下降到0.50,比较劣势的地位基本没有改变;金属及制品从0.95下降到0.84,比较劣势在逐步显现;机械及设备产品从0.62上升至083,比较劣势在缓慢减弱;电子及光学仪器从0.90上升至1.82,从比较劣势转变为较强的比较优势。 
  3.2 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表2将传统贸易统计和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放在一起以便于比较。1995-2009年期间,根据传统贸易统计和附加值贸易统计分别计算出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判断,考察的中国9类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比较劣势)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各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比较劣势)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或者削弱。 
  1995-2005年间,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食品、饮料和烟草类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略低于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到了2009年,二者变得十分接近,统一地表明中国在该类产品上明显的比较劣势;纺织、皮革和鞋类产品尽管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低于   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即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表示的比较优势的地位将明显上升;尽管木材、纸、印刷类产品和交通设备类产品均表现出明显的比较劣势,但用传统贸易统计和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的方向却是截然相反的。木材、纸、印刷类产品中,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明显高于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即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表示的比较劣势的地位将明显下降。交通设备类产品中,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略低于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即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表示的比较劣势的地位将略微减弱;化工及非金属矿产品中,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则从略高于附加值统计计算的转变为略低于后者;金属及制品和机械及设备产品中,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均略高于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削弱了比较优势下降和上升的幅度;电子及光学仪器中,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明显高于附加值统计计算的,即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表示的比较优势将有所削弱。而电子及光学仪器中,用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低于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即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表示的比较优势将明显有所增强。 
  3.3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排名 
  还可通过二者在57个国家中的排名变化来考查用传统贸易统计和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之间的差异。如表3所示,1995-2009年中国9类工业产品中,无论由传统贸易统计还是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判断,比较优势排名变化的趋势都是一致的。食品、饮料和烟草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排名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木材、纸、印刷类产品、交通设备类产品、纺织、皮革和鞋类产品、机械及设备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排名呈缓慢上升趋势;电子及光学仪器的比较优势排名呈明显上升趋势;化工及非金属矿产品、金属及制品、制造与循环产品的比较优势排名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纺织、皮革和鞋类产品中,用附加值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的指数排名略高于传统贸易统计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排名;电子及光学仪器产品中,二者的排名是一致的;机械及设备类产品中,二者的排名从一致发展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了全球分工网络体系中,继续沿用用传统贸易统计进行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及决策将不可避免导致对现实的误读和歪曲,因此亟需新的贸易统计,即附加值统计来支撑相关的分析与决策。本文通过运用OECD/WTO发布的全球附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分析比较了传统贸易统计和附加值统计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统计方法虽然没有改变1995-2009年期间中国9类工业品比较优势的格局,但却明显改变了比较优势的水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计算时,纺织、皮革和鞋类产品和制造与循环产品这两类优势产品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上升了。这些变化的根源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马涛.全球价值链和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论文,2014,(06).   [2]罗长远,张军.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06).   [3]王岚.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和应用[J].经济评论,2013,(3).   [4]廖泽芳.全球附加值贸易之图[J].世界经济研究,2014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