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物价变动影响因素分析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仁勇 时间:2016-07-10

  

   对症下药:探析物价变动的根源
——基于1992~2014年度数据的分析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从1992年至2014年间物价变化情况,然后提出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以及生产成本,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这几个宏观因素对我国物价变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即影响物价变动的核心因素为货币供应量和生产成本的变动。
关键词:物价变动,货币供应量,生产成本,CPI

关于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目前已有文献虽然比较多,但几乎很少有学者以较大的时间跨度为起点来挖掘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分析,因此,本文基于对1992年至2014年年度数据物价变动的分析,试图去发现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根源何在。
一、中国物价走势回顾

    从1992年到2014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100)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物价持续上升;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2年,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2014年,物价又持续上涨。


图1  CPI指数及增长率
 
 从图1(本文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可以看出,除了1998年、1999年、2002年和2009年物价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稍有下降以外,其余每年物价指数都在上升。从1992年到1997年,物价持续上升,由图1中CPI增长率(次坐标)可以看出,1994年物价增长率达到最大,在CPI指数(主坐标)中表现为斜率最大,在这段时间里,导致物价持续上升的因素之一即是当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迅猛,投资、消费明显增加,从而引起物价不断上涨,而且在这之前,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就是信贷规模的增大,自1996年之后,我国中央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而在之前我国一直将信贷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997年,东南亚危机爆发,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同时我国也暴露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经济强劲增长与物价物价不断走低并存(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商品的相对过剩与农村购买力下降并存;工业增加值增长与消费萎靡不振并存;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与财政债务负担沉重并存;货币供应量增长与贷款规模增长并存;不良贷款下降与银行活力偏弱并存;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与收入分配严重不平衡并存等问题和矛盾,于是,为了缓解这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中国人民银行从1997年到2002年,连续8次降低基准利率,想以此来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在这一段时间内,物价变化不大,而从2003年开始,也就是在第三阶段,物价一直持续上涨。

二、引起物价变动因素分析
在上述三个阶段中,我国物价出现如此剧烈波动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当然一国物价连续上涨或是发生剧烈变动,还与该国的经济政策等因素有关,如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状况等,关于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也为本文研究物价变动因素创造了理论基础。
(一)相关理论文献探讨
1.文献综述
段瑞君[1] 主要基于供给因素对我国物价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工资、原材料成本、物价预期三个供给因素对物价水平的冲击中,原材料成本的影响最大,工资次之,物价预期影响微弱。贾健、葛正灿[2]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得出人民币升值是由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面决定的,而国内物价上涨则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白钦先[3] 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 就1994 年第一季度至 2011 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 CPI 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通胀惯性、GDP增长、国际能源和食品涨价、流动性过剩等影响 CPI 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有限。赵远兴[4] 认为影响CPI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供不应求、输入型通货膨胀以及成本推动型输入型通货膨胀。刘巍[5] 通过对1979-2008年物价历史的分析,得出改革以来物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货币流通速度。徐灵超[6]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其它贷款的变化除受自身影响外,还受货币供应量的一定影响。史焕平、高妍[7]基于中国货币结构对物价变动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货币供应不仅在总量上与物价变动存在相关关系,而且,在货币结构上与物价变动也同样保持长期稳定增长。
2.文献述评
本文就以上学者的观点做个总结,首先,段瑞君认为原材料成本对我国物价影响是较大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同样发现生产成本是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在一些学者看来,人民币汇率因素对我国物价影响极其有限,本文在对人民币汇率与CPI指数进行回归分析中,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与物价水平的变动并没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然后,有学者认为货币流通速度、通货膨胀也对物价影响较大,然而,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量成负相关,而且通货膨胀实则是与货币供给相联系的,因此,本文认为货币供给量应是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后,有学者提出信贷规模变化除受自身影响外,还受货币供应量的一定影响,这也说明,货币供给还可能通过信贷规模来影响物价水平,从而更要注重货币供给因素。
(二)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本文选取了四个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先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逻辑上的推理分析,然后在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剔除不必要的影响因素和找出影响物价变动的根本因素。这四大影响因素分别为: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以及生产成本。
1.经济增长
通常,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物价的上涨。由于经济增长之后,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人们的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物价上涨。
 
图2  GDP走势及增长率
 

如图2所示,1992年到2014年各年GDP走势(主坐标)以及相对上一年的增长率(次坐标),从图我们可以得知,自1992到1994年,增长率持续上升,1994年增长率达到最大值,为36.45%,这个阶段GDP快速增长,如前所述,这与当时的经济背景有直接相关,此后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在1999年最低,为6.25%,此后又迅速增长,在2007年达到23.14%,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23.14%下降到9.12%,而之后又成倍增长,一直从2012开始,连续两年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到2014年的8.18%,虽然有所下降,但波动幅度与前几个阶段相比,可以说相当微弱,可见,我国经济近年来呈现出一种稳定增长的状态。
2.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供给相关,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中央银行向经济体系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而货币供应量即是中央银行发行在社会上的,以现金、存款等形式存在的货币的数量。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公众手里持有的现金、定期和活期银行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2001年决定将其计入),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也称为M2,在此,本文主要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变动进行分析和研究。

图3 CPI与货币供应量关系图
 

如图3所示,表示CPI指数与M2的走势图(为图形美观,本文将M2的值缩小10000倍),通过散点图可以看到,货币供应量在
20万亿元之上的时候,CPI与M2走势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增加时,物价明显上涨。同时也可以在看到整个回归分析,CPI与M2的对数关系式中,可决系数为0.9127,也即他们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96左右,说明能较好的对物价变动和货币供应量之间进行线性拟合。
3.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向来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当市场消费萎靡或者经济较差时,政府通常都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队市场进行调节,其中一种调节方式便是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增加政府购买,以此增加市场对消费的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于此同时,由于政府的支出使得消费需求增加,根据供求均衡理论可知,只有提高价格水平才能使得市场趋于供求均衡,因此,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物价水平有所提高。如图4所示,当财政支出处于一定水平时,物价的波动于财政的支出存在线性相关。也即增加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物价上涨。

图 4  CPI与财政支出指数关系图
 
4.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在这样的市场下,企业不会随意退出,也没有新的企业加入,此时这个市场便达到了均衡,处于均衡的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只能从中赚取会计利润,而不能从中获取超额利润,因此,如果这个行业中,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燃料以及动力购进、工资等的价格上升,也即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那么这个行业或者是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必定会上升,这样才能弥使得企业能够赚取一个会计利润,否则,企业便会丧失生产积极性。所以,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是一定会促使物价水平的上涨,只是看这个上涨的效果,或者说,生产成本每增加一单位,能使物价上升的强弱到底有多大。为此,本文主要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如今也叫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进行分析,从而分析生产成本的变动对物价影响的强弱。

图5  C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散点图
 

如图5所示,很明显,CPI指数(1978年=100)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990年=100)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对其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可决系数的值为0.9696,也即CPI价格变动的97%的部分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进行说明。
三、实证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得出,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国家财政支出、以及生产成本的影响。下面,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的主要变量有CPI指数、GDP指数、M2指数、财政支出指数、以及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即以前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各变量说明以及历年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2  1992-2014年各变量指数
 


  (二)模型设定
1.建立模型

在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CPI指数(Y)与GDP指数(G)的对数形式呈线性相关,CPI指数(Y)与M2指数(M)的对数线性相关,CPI指数(Y)与财政支出指数(Z)的对数线性相关,CPI指数(Y)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N)呈线性相关,同理,在下图中也可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故建立的总体回归模型为:

 
图6  各变量趋势图
 
本文选取的是从1992年到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建立的样本回归模型为:
 

2.模型解释
    关于模型的解释,主要是在几个 值和 的解释上, 为常数项,表示自身的物价水平高低, 表示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GDP指数每增长1%,CPI指数变动量为 ,同理, 分别表示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指数和财政支出指数每增加1%时CPI指数的变化量的百分数, 则表示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每变化一个单位,CPI指数的变化量。而参数 又称为随机干扰项,它是模型所不能解释的其他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也即本文中的Y的影响,因此,随机干扰项的值越小,就代表模型拟合效果越好。而在样本回归模型中, 即是对 的无偏估计。
(三)模型修正、回归结果及模型检验
1.模型修正
    在初步进行回归,对各变量与被解释变量(CPI指数)分别进行分析,以及各变量之间进行分析时,本文发现,在这四个解释变量中,ln G与ln Z存在着严重的线性相关性,在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时,结果显示可决系数的值高达0.998,其他变量之间也存在相关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干扰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发现,当分别加入变量ln G和ln Z时,虽然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值有所增大,但其参数的t统计量不显著,未能通过t检验,且参数符号为负值,不符合经济现象,这说明主要是ln G和ln Z引起了多重共线性,因此予以剔除变量ln G和ln Z。
2.回归结果

    通过上述的分析,最终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值为:

 
3.模型检验
    首先进行经济意义检验,也即检验模型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得线性关系是否符合经济学理论。其次是进行统计检验,统计检验中中又可分为F检验和t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即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变动关系是否符合经济理论。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货币供应量指数(1990年=100)每增加1%,CPI(1978年=100)增加了41.0020%,也就是上升了大约0.41;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每增长1个单位,物价就是上涨0.6040个单位,这与理论相符合,因此此模型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检验
F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由于查表可得F(2,20)=3.49>>132.5432,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是说货币供应量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联合起来确定对CPI有显著影响。
t检验:对于在给定显著水平0.05,自由度为20的t统计量值为1.725,而 的t统计量值分别为2.4005和2.2088,因此都通过t统计量检验,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供应量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分别对CPI有显著影响。

四、结 论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影响物价上涨的核心因素主要是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所以才导致物价连年上涨,而其他因素对其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如想要稳定物价,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就本文的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即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经济需要发展,但同时物价也必须要稳定,否则一旦产生高通货膨胀,将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也会在以后为降低物价耗费大量资财,并且对人民币币值稳定及其不利。
2.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中,对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以上分析,生产成本对物价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而在这些成本中,又属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占比最大,所以在这块上必须对其进行宏观调控。
3.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工资成本也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然而由于我国平复差距较大,对于低收入阶层,我们有必要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工资调节;然而对于高收入群体的工资,特别是垄断型行业,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行政干预,从而进一步降低社会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段瑞君, 王风云. 供给因素对我国物价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 2010, 22(10):50-56. [2]贾健, 葛正灿.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第4期(04):22-27. [3]白钦先, 张志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CPI通胀的传递效应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2):38-46. [4]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