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论抽象劳动——我的经济学观点之十九

    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问世以来,以往的劳动价值论大师们都被清一色地贬低为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分不清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因而不能科学地解释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那么什么是抽象劳动呢?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生产商品的劳动会同时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或工序往往需要不同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应该有种类之分;而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而没有种类之分,只有量的差别。即不同产品耗费的抽象劳动没有种类差别,只有劳动时间的长短差别。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实际上就是社会必要抽象劳动量的简称。激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崇拜者吹嘘说,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这个学说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也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其实,劳动二重性根本算不了伟大的发现,不过是规范了一下人们不严谨的说法而已,或者说把人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罢了。实际上,马克思以前的劳动价值论者没有一个不知道劳动应该有量上的差别。李嘉图、斯密、配第这些劳动价值论大师都知道,劳动可以计量。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能说这些大师们不懂得抽象劳动的概念呢?他们不过是没使用抽象劳动这个词罢了。其实,劳动价值论不能成为科学的原因,并不是以往的劳动价值论大师们不懂得劳动二重性。即使懂得了劳动二重性也没用,因为发明劳动二重性原理的马克思也同样不能科学地解释价值理论以及经济学原理。愚蠢的学者声称,反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因为反对者不懂得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其实,这些愚蠢者想象不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就是抽象劳动的量。有几个经济学者连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分不清呢?自以为别人分不清而不懂得劳动二重性,恰恰证明自己是愚蠢的。其实,劳动价值论的错误在于用货币计量的价格怎么会围绕用时间单位计量的价值波动呢?

  • 陈柳钦-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演进

    一、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人类是从劳动中诞生,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劳动的探索。在远古时期一些西方学者的著作中已有劳动经济学说的萌芽。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古籍中,可以体会到人类祖先对劳动的强烈关注。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赫西奥德(Hesiod)在《劳动与时间》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中从奴隶制自然经济观点出发考察了劳动分工及其意义。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Plato)在《理想国》和《法律论》中从国家组织原理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劳动分工。柏拉图还从使用价值的生产效率方面说明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尽管前人这些关于劳动的思想见解是质朴的、分散的,包含在当时的哲学和一般社会科学学说之中,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但正是这些古代思想家的天才和创见,,成为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劳动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空前的扩展和分化。劳动的发展推动了科学进步,而科学进步又促进了人们对劳动的研究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产业革命后古典经济学的威廉·配第(WilliamPetty)、亚当·斯密(Adam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都提出了重要的劳动经济理论,劳动经济理论破土而出,成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第分析了人口状况和就业状况对征税和调整人口经济结构的作用。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劳动经济理论,指出了劳动分工和劳动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劳动报酬的决定和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因素,斯密的研究对建立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李嘉图坚持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又通过分配关系的研究深化了劳动价值理论,使之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成熟的劳动价值理论,从而建立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李嘉图在进行工资分析时,假设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进行生产和出售,形成市场价格。他认为,工资正像所有其他契约一样,应当由市场上公平而自由的竞争决定,而决不应当用立法机关的干涉加以统治。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StuartMill)在1869年放弃了工资—基金学说,提出了非竞争组织的概念,认为非竞争组织将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适当控制影响劳动力的价格。他还指出工会和罢工的存在是打破雇主占优势的工具,工资的提高要依靠工人与雇主之间的讨价还价。尽管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意义的劳动经济学思想,但是此时的劳动经济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只是分散在经济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劳资雇佣关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相联系,劳工问题(包括工资失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妇女与童工劳动、劳资谈判、罢工等)日益突出,劳工运动不断发展。这是劳动经济学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19世纪中叶,劳工政策一词开始在经济学著作中出现。此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劳工政策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图通过一定的劳工政策来缓和劳资矛盾,以保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劳工政策通常包括:工资标准及最低工资的制度,劳动时间的规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就业的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劳动条件的监督,劳资纠纷的调解,工厂法、工会法、罢工法、劳资关系法,等等。19世纪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各种设想,并进行改善劳工处境的实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工问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关系作出科学的预言。19世纪的美国,工会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埃利·里查德(R.T.Ely)1886年发表了《美国劳工运动》一书,开创了对劳动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19世纪后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普遍贫困和增长速度减慢的预言未成为现实,使人们对这些预言所依赖的理论产生了怀疑。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把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分析和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创立了新古典学派,形成了一个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边际成本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他们认为“供给总能产生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萨伊定律”。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一个均衡的市场,没有资源被闲置或被浪费,所以它同时又是个“充分就业”的市场。尽管马歇尔在关于劳动问题的研究中常常遵从制度的复杂性和现实性,但他最终还是使劳动问题的研究纳入到了竞争的市场供求的框架中。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为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的一部分经济学家受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影响,形成制度学派,用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来解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这里所说的制度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机构、习惯,如家庭、工会、公司、**机关等,这些制度的发展变化和相互关系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变化。在劳动经济学科刚刚成立时,它是以制度学派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制度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是因制度之间的矛盾所引起,**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应采取措施缓和劳资矛盾和冲突。在制度学派中,有一部分人专门研究劳动制度,从工会、雇主、**等方面来研究劳动问题,正是这批人开始构造了劳动经济学框架。与此同时,一些专门研究劳动和劳工问题的经济学著作相继问世。1905年,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院的托马斯·亚当斯(ThomasSewallAdams)和海伦·苏乃尔(HelenSumner)出版了以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教科书《劳动力问题》。亚当斯和苏乃尔在书中写道:“用来解决当前劳动之不幸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补救办法,这也是过去多年来一直被慈善家和经济学家们举荐和肯定的一种方法,是利润分享。按照1897年国际合作大会的定义,利润分享是‘一种自由加入的契约,雇员据此得以分享事先确定的利润份额’。如果分配的份额不是事先确定的,那么,分配给雇员的份额可能只是一种赠品。当然,用来分配的利润的百分比不一定让工人知道,而且为公司考虑,有时是秘而不宣的”。亚当斯和苏乃尔特别强调,这种利润分享制与那些不是依据企业的纯利润而是依据别的因素(如因生产成本节约而发的奖金或企业利润之外的其他收益分享)的工资外酬金形式是不一样的,它强调的是雇员在工资之外参与雇主利润的分成。1911年,美国管理学家F.W.泰罗(FrederickW.Taylor)在工厂组织中进行劳动定额和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的有差别计件工资制的实验,并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等著作,对微观劳动管理具有重大意义。1925年出版的美国所罗门·布卢姆(SolomenBlum)的《劳动经济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本以劳动经济学正式命名的教科书,开始系统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资关系、劳工运动、劳动立法等主要内容的分析,把通过从制度演进分析人手,运用历史归纳与比较方法,研究经济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的理论体系称为劳动经济学。这标志着劳动经济学进入了独立发展阶段。该书出版后,芝加哥大学等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有些大学专门成立了劳动经济研究所。

  • · 吴敬琏:应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来促进经济增长

    昨天,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5周年校庆论坛上,经济学家吴敬琏为当前经济开出了三剂药方。他认为目前单纯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无法持久,必须通过产业提升,使普通劳动者收入持续增长才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增长。吴敬琏介绍,我国针对金融危机采取的短期政策已初见成效,今年GDP增长8.5%左右应该不成问题。虽然经济出现短期回暖,但能否长期持续增长仍有很大疑问。他介绍,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目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是负数;内需对GDP贡献略有增长,但很不明显;真正在拉动GDP增长的是投资的扩大,今年政府投资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0%。吴敬琏认为,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只能是短期行为,不可能长期持续;由于美国私人储蓄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低迷,出口对GDP的贡献短期内无法恢复到去年10月水平,“另外,我们也不希望长期用补贴发达国家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吴敬琏所说的补贴发达国家,指我国用低价的劳动力成本为发达国家生产低盈利、低价格的产品。“因此只有让老百姓花钱,以消费拉动GDP持续增长才是当前最合理的。”吴敬琏认为,目前消费不够的根本原因是收入不够,尤其是普通劳动者和专业人士的收入没有得到应有增长,“提高普通劳动者和专业人士收入,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增加就业。”吴敬琏总结道,“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在于产业升级。”找到病症后,吴敬琏开出了三剂“药方”,首先,现代制造业应该尽量向研发和市场两端延伸。其次,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第三,在此基础上培育构建新兴支柱产业。个人认为更应该提高底层老百姓的收入,毕竟他们占据人口大多数,只有他们出来消费了,才能真正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 论交换劳动——我的经济学观点之二十

    斯密与马克思都认为,“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产品交换原则。斯密还认为,这是价值研究的起点。德意志神学家亚尔贝兹·马格努(约1206~1280年)最早表达了“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理由。他认为,制造床的人换回来的产品如果不能“相当于他对于床所耗费的数量和品质,那么他在将来就不可能重新制造一张床,从而制床业也就会消失。其他的职业也是如此”(引自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册,第46页)。由于马格努的理由充分,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大师批评“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然而,少数初学者不知道这个原则的完美逻辑,竟然否定这个原则。理由是,交换源于分工,分工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于是,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才是交换的原则。实际上,“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它已经将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作为前提条件了。假如,分工前,一个人平均10小时才能生产一把铁锹。分工后,一个人平均10小时能生产3个铁锹头,平均5小时能生产3个铁锹把。于是,铁锹的生产效率比分工前提高了1倍。根据“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可知,两个铁锹把才能与一个铁锹头交换。于是,这个行业里将有2/3的人生产铁锹头,1/3的人生产铁锹把。显然,“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与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不可能发生冲突。如果强迫劳动耗费量大的产品生产者与劳动耗费量小的产品生产者交换各自的产品,那么劳动耗费量大的产品生产者怎么会有情绪琢磨窍门去提高生产效率呢?还有人认为,交换的目的是为了互通有无,从中获得不同产品的效用,因此,“等量效用相交换”才是产品交换的原则。其实,这种思想的错误更严重。众所周知,交换进行几千年了,而人们从来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计量效用,怎么可能在交换时考虑效用的大小呢?再说,即便效用可以计量,等量的效用也不可能互相交换。假如互相交换的两种产品有相等的效用与不相等的劳动量,那么,劳动耗费多的产品生产者就会失去生产积极性,被迫转产或改行。

  • 国内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综述总体来看,国内关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就业与失业、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三方面。  一、关于就业与失业问题  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的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城镇失业率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劳动参与率则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剩余压力加大。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城镇居民就业(主要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知识失业问题和农民工问题。胡鞍钢等认为,随着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变革,失业问题会日益严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从“经济增长优先型”向“就业增长优先型”转变。蔡昉对此也持基本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充分就业是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赖于就业的扩大。考虑到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就业结果),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就业应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优先目标。  针对2004年开始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较大困难这一新情况,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出现了大量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和知识失业(指受过一定教育者的失业)问题的论文。研究认为,大学生失业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经济现象,其原因从共性上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高校教育的过快发展导致大学毕业生供给超过需求;大学生期待的保留工资过高;企业或市场对大学生需求的减少;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符等。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除上述因素外,还与我国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有关。曾湘泉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期望存在偏差,高校和求职者的市场反应速度和能力差,户口、就业协议等体制因素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欠缺。因此,我国的知识失业主要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非是大学生在总量上的供大于求。还有的学者从工作搜寻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认为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上升,也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导致其雇用量低于市场均衡时的最优量,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赵晓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总需求上升过快而工资调整相对滞后导致的。周勇民则认为“民工荒”是由于当地一些企业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张丽宾认为“民工荒”揭示了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应高度重视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问题,以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使用质量。蔡昉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进行了分析,试图解释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这一悖论。  二、关于收入分配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宋晓梧认为,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一次分配过程中没有形成劳动力市场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的规范的组织行为,从而难以建立真正的集体协商机制,结果便是在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劳动报酬与资本收益严重失衡;二是二次分配过程中**长期将养老、医疗等重大社会保障项目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从全社会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建立本该覆盖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安全网,致使社会保障待遇在不同人群间差异过大,甚至出现二次分配加大了一次分配差距的逆向调节。因此,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的组织行为非常重要。同时,以人为本应当首先考虑普通劳动者的权益。金玉国的研究强调垄断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认为目前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依靠市场机制和公共政策手段缓解收入不平等,尽快消除阻碍收入流动性的体制性障碍。谢学智则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说分配公平的实现可借助市场、**和非**组织的力量,但市场天然不具备平衡收入分配的功能,非**组织也只能发挥辅助作用,收入分配的公平最终还是要依赖**。**有责任也有能力进一步发挥在分配公平上的作用。  由于关于中国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通常会与限制劳动力流动结合起来,因此许多理论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林毅夫等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的确是一种缩小差距的的机制,但他们同时也观察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过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仍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蔡昉指出,可能产生缩小地区差距效果的迁移必须满足若干基本条件,而户籍制度的继续存在使得这些条件不能满足以致迁移不能发挥其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  三、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力市场歧视  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新型劳动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有的研究着重探讨新型劳动关系的多元化特征,有的关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下劳动关系的紧张化,有的强调对现有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还有的学者强调制定和完善劳动法规。如常凯认为,我国目前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基本上还是个别劳动关系的调整,实现由个别劳动关系调整向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转变,是劳动法律调整方式和内容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劳动法健全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除了应该在微观上积极介入劳动关系的处理之外,在宏观上也应通过公权介入的国家干预来保障劳动权,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因此,现阶段**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运行中的作用,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  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也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人们发现,像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存在着就业机会和工资的性别歧视现象。另一种劳动力市场歧视是中国特有的对城市中没有本地户籍的外来工的歧视,如孟昕等的研究发现外来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工资差异的82%是由职业内的工资差异带来的,职业间的工资差异对两者工资差异的影响只有18%。  简评从总体上来看,与前几年相比,国内学者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不少具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对经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特征及运行机制的分析上,国内学者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他们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歧视、劳动力流动、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中不乏独到和深刻的见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其他转轨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的结论已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有益补充和印证,如宋晓梧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曾湘泉对知识失业原因的论述、常凯对工会和劳动关系的分析、林毅夫和蔡昉等对加强劳动力流动是否可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论证等等。从研究方法上说,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不少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借鉴了最先进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如在分析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原因或因素时采用的对各种反映不平等的指标的分解技术。所有这些,都大大推进了劳动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发展。  当然,也还有很多方面和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比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许多有启发意义的分析和论证以及结论,由于在数据收集和调查研究上的困难,无法进行实证检验,因此还只能说是假说。再比如在劳动力市场歧视分析中,过于拘泥于国外的模型和结论。事实上,国外强调的种族歧视在中国基本不存在,年龄歧视我们与国外也明显不同——发达国家是年青人受到就业歧视,中国就业上的年龄歧视却主要表现为对年龄大的人(35岁以上的劳动者)的歧视。虽然这一歧视对城市居民特别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及个人收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却比较缺乏。在已有的实证分析中,一方面,以实证为基础的政策评估比较欠缺,对某一项政策的跟踪性、系列性的连续研究尤为缺乏;另一方面,在各种新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某些研究存在着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模型的使用缺少理论依据和现实针对性,从而降低了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另外,由于数据搜集整理的相对薄弱和统计口径上与国外的差异,使得研究结论有时无法进行国际间的比较。还有,目前国内的研究过于集中于市场和**两方面,对其他诸如经济全球化、文化因素等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分析则相对欠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条件的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国内的劳动经济学研究会在数据、理论和方法上有更多的创新与突破

  • 用折算劳动价值论简析中国农产品资本主义商品化的经济后果

    折算劳动价值论认为,同样是商品经济,基于农民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价值决定因素和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价值决定因素,是不同的。说的浅显易懂些:同样是供应大蒜,个体农民的生产、销售费用和资本主义经营者的生产、销售费用,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销售价格也应该是不相同的。目前中国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主体,还是个体私有制性质的农民。这种性质的农业所供应的农产品,它的市场价格扣除它的生产、销售费用后,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类似于普通劳动者工资的成分,这是合乎这种制度在商品经济中的价值体现的。随着中国农产品新的生产关系的引进,即农产品资本主义商品关系的发展,农产品在生产、销售领域开始变革,表现在市场供应价格上,有了巨大的提升。为什么中国农业一开始资本化,农产品价格就突飞猛进呢?依据折算劳动价值论,那是因为农产品的价值决定因素(俗称价值构成)发生了变化,农产品的价值构成,除了原来农民的生产、销售费用及农民的收入(工资)外,又增加了固定资本的折旧、资本的利息及企业家利润等。有的人提出疑问,以农民小私有制为主体的农业,农产品供应价格变化也非常大。以大蒜为例,便宜的年头,每斤几分甚至烂在地里不收,价格高的年份,也不时出现,这又如何解释呢?折算劳动价值论,在强调所有权是决定商品价值大小的因素之一的同时,也强调有效需求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之一。比如大蒜,有一年,因为世界性的对中国大蒜贸易限制,致使中国大蒜经营者和农民损失惨重。农产品的资本化,伴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它在短时间内因改变农产品价值构成而引起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在促使农产品供应量的稳定及价格的稳定。还以大蒜为例,高温冷库的大量建设,能够通过储存而改变市场的供给,这是农产品资本化一个特征。以下为小私有制农民的大蒜生产成本和资本主义化经营的大蒜生产成本的比较:

  • 《经济学原理》之“资源和劳动”

    *****《经 济 学 原 理》            作者  刘继辉  经济学是研究所有权归属和所有权运动的学问!             前  言  一个不诤的事实是:古今中外的一切经济现象,统统都是以所有权的形式相互交往的!然而,当今世上流行的经济理论,要么是从所有权客体——资本和劳动——的角度入手研究经济;要么是从所有权主体——人性——的角度入手研究经济。由于研究方法的片面性,这些理论都只能研究所有权交换,而无法研究所有权合作。  事实上,所有权有,而且只有两种运动方式,那就是所有权交换和所有权合作。  所有权交换彻底地改变了所有权的归属,从而使得与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权利发生了“永久性”的转移,因此我把它称之为“所有权完全转移”;而所有权合作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所有权的归属,它只是“临时性”地转移了“部分”因占有权而衍生出来的权利,因此我把它称之为“所有权临时转移”。  如果把所有权运动比做漫漫长路的话,那么,所有权归属就是这条长路的起点。因此,研究经济运动,首先就必须考察所有权归属。  我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部分共计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分析、论证所有权归属,并据此讨论社会发展史;第二部分是利用所有权完全转移理论,讨论运动中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利用所有权临时转移理论着重讨论管理。所谓管理,实际上就是指所有者对所有权的直接或间接的保管和经营。  在研究方法上,《经济学原理》既没有采用抽象法,也没有采用假说法,而是运用归纳法直接讨论现实中那千差万别的经济现象。具体而言,《经济学原理》是在《资本论》的基础之上,采用还原法把马克思抽象掉的内容还原回去,从而把理想的经济理论还原到现实中来;在人性问题上,《经济学原理》是从所有者的权力的角度讨论人性,从而把情感因素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总之,我的《经济学原理》自始至终都是从客观、系统和运动的角度研究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之所以能作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自始至终都把所有权看作经济运动的基本单元。

  • [转]张维迎:劳动力短缺将成阻碍经济发展严重问题

      第四届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年度峰会昨天举行,南大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等知名专家,就“创新成就未来”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现在企业招工,招一个大学生、高中生很容易,但想招一个文盲却很难,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张维迎表示,由于计划生育,近20年来中国婴儿出生率大幅下降,未来劳动力短缺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传统的依赖低工资的成本优势将消失,企业必须以创新来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价值。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密不可分,消费结构升级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当前应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因为他们的消费欲望最强,通过他们的消费可推动企业创新。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创新的动力应该是改善民生,但有很多不合理的创新却没有未来。美国为让穷人也能买得起房,从2002年起连续10多次降息,结果通胀起来了,为抗通胀美联储又连续多次降息,导致次贷危机。所以,“大善似无情、小善如大恶”,真正伟大的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不只是做一些眼前的惠民“好事”,而是建立一种良好的机制。  金碚认为,随着社会变迁,民生问题也分为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摆脱贫穷和实现温饱,这个阶段的最大民生是让老百姓都有工作;第二阶段是追求和积累财富,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所以房价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有调查表明,中国城市人口中八成以上的人都有住房,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抱怨“房价太高”呢?其实抱怨“房价太高”的真实意思就是“要买房”,因为他们把买房当成积累财富的手段。  陈春林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guancha/20110110/10349226862.shtml

  • 劳动经济学经典论文集(中外文)以及中国的移民数据库

    外文经典论文列表:Chiswick-1978-TheEffectofAmericanizationontheEarningsBorjas-1985-Assimilation_Changes_in_Cohort_QualityButcherandDinardo-2002-TheImmigrantandNative-BornWageDistributionsMengandGregory-2005-IntermarriageandtheEconomicAssimilationofImmDémurgeretal-2009-Migrantsassecond-classworkersinurbanChinaAdecompositionanalysisJiangetal.-2011-Identity,Inequality,andHappinessEvidencefromUrbanChina中文论文列表:城里小伙儿遇到农村姑娘_婴儿户口、户籍改革与跨户籍通婚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绝对收入_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_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基于半参数方法的分析中国移民数据库列表:中国城市劳动市场调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中国营养健康调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国-印尼农民工调查中国家庭收入分配数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数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数据国家人口普查数据初次发资料贴,知道大家赚钱都不容易,关键小弟也穷,所以象征性的收点,大家见谅,希望资料对大家有用!

  • 劳动经济学中如何面对就业和失业的问题

    失业的种类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在正常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结构性失业: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扩张步伐放慢所产生的失业。对失业的劳动经济学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失业论:凯恩斯认为,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不仅不能按照预期的最低利润出售商品,而且还会有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就会减少雇佣工人,减少产量,出现非自愿失业。高工资失业论:庇古认为:就业人数与工资水平呈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之间的某种均衡是因为工人之间的自由竟争使工资建立在接近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工会作用加强和国家失业保险制度,使工资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必须降低工资。技术失业论:梅多斯认为,技术进步、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因而产生失业。他得出结论:必须放弃反对失业的斗争,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并不在于保障就业,而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得到“有保障的最低失业”。货币失业论:华特认为,在和平时期,尽管存在许多不能满足的需求,但并无有效需求,因为货币不足,不能使需求成为有效的。战时常常有足够的货币,所以需求常常是有效的。失业的原因在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因此,消除失业的办法只能是增加货币量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