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政治论文
  •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_中国农村政治论文

       提要:本文认为,现阶段的基本状况是:国家主导农村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乡镇政权对农村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态;村级治理体制处于结构性转型之中,村民自治正在改变农村政治的性质和运作路径,农村民主建设有了1定的发展;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正在加强,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组织正在形成。而如何解决乡镇政权管理效率低下和社会动员能力减弱,村治结构中各种权力边界不清,农村干群关系紧张以及农民非制度参与和非法参与等1系列,将决定农村政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政治 乡镇体制 村治结构 公共参与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注,多侧重于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探讨,“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乡村政治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1]。事实上,农村政治状况不仅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化的进程,而且制约着“3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如果我们不从政治的高度加以认识和重视农村问题的政治方向,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理顺农村各种政治关系,那么最终会到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甚至可以说,如果离开农村政治视野,任何有关农村经济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方案都无法真正有效地实施而导致失败。     本文将对现阶段中国农村政治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公共权力组织的构成和运作及与农民公共参与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考察,试图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认识市场化进程中农村政治的发展。     1     国家主导农村社会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代表国家权力为基本特征的乡镇政权掌握着农村社会最主要权力资源,对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态。但存在乡镇干部行为失范、乡镇政权管理效率低下和社会动员能力减弱等问题。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表明,对于象中国这样1个后发展的民族国家,现代化是与农村动员紧密联系在1起的。只有将农村社会纳入到国家的体制之中实现全社会的有机整合,才能获得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资源。事实上,这个历史的逻辑也指导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设计。无论是晚清的农村改革,还是国民党时期的农村建设;无论是新中国的集体化运动,还是新时期的村民自治,就其总的历史状况和目标而言,都是民族国家力图将农村社会纳入到国家现代化统1进程之中的努力。也就是说,中国社会没有进行也不可能完成西方社会那样1个由农村社会向社会的转型,而是在走1条“规划的社会变迁”之路。这就要求以政治发展来推动社会发展,“政府要在农村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组织是政府推动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的力量”[3]。其表现形式就是国家权力体制在农村社会得以建立。自民国期间国家行政体制下沉到乡镇1级之后,在农村社会直接代表国家的就是乡镇政府。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了高度集权的政社合1体制,国家行政权力冲击甚至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国家及农村干部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辖而实现了对农村社会政治及其它领域的控制,极大地强化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传统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最直接的目标和最重要的成果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4]。而政社分设后产生的“乡政村治”体制,成为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     “乡政村治”体制的“乡政”,是指乡级机构的功能运转主要体现在乡政权上,特别是体现在乡政府的职能上,从乡级政治事务、行政事务和经济事务的管理方面,都突出1个“政”字。而“村治”则是指村级组织对村域事务在自治基础上的具体管理。在这1体制中,“乡政”代表着国家权力,具有系统而完整的组织机构,而且掌握了农村社会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控制着和主导着农村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1)人民公社体制废除时,国家政权的基本属性通过新的“乡政”体制顺延了下来,特别是经过近210年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全国各地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备的党委、人大、政府及政协等政权组织。这些组织机构分别从党务、立法、行政和统战等系统强化着国家政权,以保证国家权力自中央到地方的统1性。(2)各乡镇政权配备了大量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随着公务员制度在乡镇的推行,大批有文化、懂的优秀知识分子充实到了乡镇干部队伍,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在乡镇政权的各个岗位上,确保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3)普遍建立了乡镇财政制度,乡镇政府具有了1定的财政自主权,提升了乡镇政权在经济、文化事业和社区发展等领域上的政治能力。(4)乡镇有所发展,增加了乡镇政权对经济的影响力。特别是那些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具有资源性质的乡镇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乡镇政权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工具。     但是,的“乡政”也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乡镇政权的施政能力,乡镇政权的社会动员能力呈下降趋势。(1)体制上冲突。乡镇政权体制存在诸如党委1元化领导和1体化运作的现状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及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冲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权力受到1定程度虚置;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受到肢解,政府功能和权力残缺不全等问题。(2)人员臃塞,乡镇财政负债严重。目前我国乡镇政权吃“财政饭”和“事业饭”的人数普遍在100—200人之间,有的甚至超过500人。乡镇政权人员的臃塞,势必增加乡镇财政的负担。据对全国81个农民负担监测县调查,平均债务额1098.6万元,平均净负债708.2万元。乡镇财政濒临破产。[5](3)乡镇干部整体综合素质较低及激励机制欠缺,工作效能差和制度化程度低,其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性和寻租性,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有些地方为了缓解乡财政的负担或乡镇干部自己获利,采取各种名目增加农民负担,并在与民争利时采取许多非法的失范行为,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乡镇政权处于从农村获利和维护农村安定的两难之中。     为了解决乡镇体制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1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改革方案:(1)强化乡镇体制。主张者认为,应该继续强化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乡镇体制建设,其中在规范乡镇各政权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采取各种办法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并努力使其行为制度化,特别是要县级政权要简政放权,下放各部门在乡镇的下设机构,以改变目前乡镇体制上条块分割的状况而提高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6]。有研究者认为,要强化乡镇体制,还必须将社会体制的下线伸入到村[7],即将政府组织延伸至行政村,实行“乡治、村政、社有”[8],也就是将村级组织的行政功能扩大或制度化,在村1级实行行政化体制,在村民小组1级实行村民自治体制。(2)弱化乡镇体制。持这种观点者认为,乡镇政权建设应该遵循转型期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即“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权利文化的转变,国家的行政权力将逐渐退出农村的政治领域,农村社会将最终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实现从传统的专制家族社会向现代民主的个体社会的转型”[9]。其政策性主张是撤乡并镇,在确保国家基本行政职能下沉的同时,逐渐实现国家行政权力体制上移,达到乡镇社区自治。事实上,近几年来,在1些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实行乡镇规模调整,有的地方有1/3的乡镇被撤并,取得了1定的成效[10]。     毫无疑问,现代国家是不可能放弃也不应该放弃对农村社会的管制。因为,如果没有国家强制性的影响,传统农业是不可能走向现代农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农村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都缺乏基础。问题只是,在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这1目标。在现实的农村政治中,乡镇权力体系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扩张惯性。这是由行政支配主导型和缺少约束制衡的体制特点所决定,其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动。从目前农村社会的基本情况来看,国家对农村社会的管制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行政性的“命令—服从”模式如何有效,而应该主要建立1种“法制—遵守”模式。也就是说,国家应该通过1种法制方式,将国家在农村社会的利益和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强制性的法律预期确定下来。在这种“法制—遵守”模式中,应该将农村社区事务、国家目标进行适当的区分。对于诸如各种税收、计划生育和国土管理等国家目标,则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职能部门的法制管制;对于农村经济的管理,根据市场化的进程,应该从直接管理过渡到利用非行政手段的宏观调节。而对于农村社区性事务,应在国家授权性的法律权威下,实现广泛的自治,在村1级实行村民自治,在乡镇1级实行社区自治。     2     村级治理体制处于结构性转型之中,村民自治正在改变农村政治的性质和运作路径,农村民主建设有了1定的发展。但由于存在各种权力边界不清等深层次的冲突,农村政治制度化建设落后于现实需求,极大地影响了村民自治体制的绩效和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村级治理体制正在实现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性转型。这种转变是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相联系的。如果说,1980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改变了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那么,从1984年开始进行的农村第2步改革,通过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为合同制,取消生猪、蛋品派购,实行市场价格,则在改变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自此之后,市场成为了配置农村社会资源的主要形式之1。农村社会1定程度的市场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社会后果,就是促使社会流动增加,并使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层结构发生变化,即农民职业分化和经济差距的扩大,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刚性的城乡2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但是,这种因市场化取向而产生的社会分化,又受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约和影响。正是在这种多样化的制度性冲击和约束下,决定和形成了目前农村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各主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具体来说,1方面,由于市场化取向的冲击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约,形成了农村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另1方面,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特别是“农民阶级的大分化,瓦解了中国社会非民主、非法制的社会根基”[11],中国农村社会正在进行以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过程。然而,“分化本身并不足以导致现代化。发展是分化(既有社会的分工)和整合(在1个新的基础上将分化的结构联系起来)互相作用的过程”[12],为了达到这1整合,国家需要向农村社会输入新的政治制度规则,这就是村民自治体制的逐渐建立。村民自治是农村基础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其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和自我服务,有效地处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本村公共事务,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最基层,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13]。这1体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1982年至1988年,全国各地普遍废除了政社合1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乡镇以下建立了村委会。尽管还没有实行村干部的民主选举,但村级组织建设开始规范,村级干部也在精简。第2阶段是1988年以后,随着《村组法》的实施,从建立乡政府和村委员进入到了村民自治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开展了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建章立制等自治活动,并在全国建立了1批示范县。到目前为此,全国(除和港奥外)基本上都实行了村民自治体制,并普遍进行4至5届村委会选举,共有9万多个村民委员、38万名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各地还在不同程度开展了“村务公开”和“建章立制”等活动。农村民主建设有了1定的发展。     但是,村民自治在实践中普遍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冲突:(1)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委会在权力关系上的冲突。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国家实现对农村社会1体化整合的工具,在村级正式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位置。可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是以国家法律的授权为依据、以全体村民的民主选举为基础的,在法律上并不具有服从村党组织的义务。两者权力来源和职权不同的客观存在,必然影响到农村政治的统1性。而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有些地方在乡镇党政的支持下,采用控制选举、用党支部会议代替村民会议、以党组织替代村委会行使职权等所谓1元化领导和1体化运作的方式来控制农民自治组织。其结果是改变了村民自治的民主性。(2)国家行政权力与村民的自治权力之间的冲突。从国家立法上来看,村民自治否定了公社体制时国家政权与农村组织特别是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将过去那种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转变成为国家政权对基层自治组织的指导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的变化,最主要表现在,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农村权力的基础已由上级授权而改变成了村民授权。这种改变必然影响到国家行政权力对村委会的管辖权限及行为习惯等问题,也必然影响到乡镇政权的权威。乡镇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施政能力,1方面通过强化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并通过建立村级党组织来控制村民自治组织;另1方面则是实行“村财乡管”等措施来肢解村民自治组织的职权。(3)村委会的自治权与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之间的冲突。根据《村组法》的规定,村委会不仅管理着村集体的土地和财产,还具有支持和组织全村发展经济的责任和义务,并需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因此,人们按照人民公社时期的习惯思维,将村委会视为集体经济组织。有些地方就借发展集体经济为名,将村委会职能扩大,不断强化村委会的经济功能,使之向经济组织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剥夺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有关国家权力与村庄自治权、社区组织与村民个人权利的边界问题。政治组织认为,任何权力边界模糊,也就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不确定性。这样,就会产生组织的不经济性和个人权利的不可预期性。组织的不经济性,不仅包括其运转成本,而且还包括其机会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因不必要的职能产生的代价。在1定意义上来说,这种代价就是由于其职能的无限度扩大而自身成本投入又明显不足或过剩所导致的与目标的实现没有内在必要联系的某种损失。为了克服这种不经济性,就必须有效而合理地确定村级组织的权力边界,明确其职能范围。目前最为现实的选择应该是:(1)真正落实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性,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契约关系。村民自治作为国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的1种农村政治安排,是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内生成的这种“自治制度”,对广大村民来说,其选择空间是10分有限的。特别是有关村级织织的性质、结构和职权这些方面都不是村民自主选择的结果,而只能是在国家法律权威下形成的制度性安排。也就是说,在国家主义的权威导向下,要求广大村民这些“自治主体”完全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建立符合基层政府意志的“自治组织”,因此,在村委会的设置和权力及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等方面,并不存在实际意义的约定和更改。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提倡法制权威下的契约精神,将乡镇党政、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真正作为法律上平等的政治主体,并促使其相关规则的制度化,以此来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职权的刚性。(2)限制村民自治组织的经济功能,通过建立独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组织性服务[14]。村民自治解决的是村庄内部的秩序及村庄与国家体制之间的秩序,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村民与社会,特别是村民与市场的关系。村庄内部的秩序,表明的是社区组织所必需的结构环境,是社区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基础,是政治学意义上的秩序,是有关与控制与正义相关的问题;市场秩序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秩序,是有关交易赖以实现的市场伦理与信用关系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在1定意义上肯定了国家之外社会的存在。但是,处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并是1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村民进入社会需要许多中间的渠道。村治体制不能够也不必要为村民提供市场化的组织,根本性出路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满足农业市场化的组织性需要。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政治状况和各种组织资源来看,最为现实和有效的市场化组织,就是以平等主体为基础的、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的具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及合理退出机制的会员合作制组织[15]。     3     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正在加强,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组织正在形成。但是,农民非制度性参与、非法参与和宗族性参与的增加,在1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政治权力运作过程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公共参与是公众通过自己的政治行为影响和改变政治过程的活动[16]。在传统农村社会,家庭才是法定的基本政治单元,广大农民作为皇权下的“子民”,在村庄事务中,只有通过他们家族或宗族组织进入公共领域,其活动只不过是家庭或宗族组织行为的外化或代表,个人在社区事务中不具有独立的政治身份。民国时期,虽然农民的“国民”身份得到了确认,但在严格的保甲体制中,农民作为“保丁”承担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社区的义务,而且是1种与社区“连坐”的强制性义务。新中国建立之后,在集体化的“集权式农村动员体制”下,农民成为了“社员”,社员对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和人身上的依附也就决定了其公共参与权利的有限性,法律规定的“社员”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决策和管理的1切“权利”是1种虚置的权利。只有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政村治”体制之后,农民成为了“村民”,获得了经济上的自由,并拥有了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权利。事实上,在国家大力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特别是在近几年进行的第4届和第5届村民选举时,每届选举全国有6亿、占总数90%的农民参加了村委会的民主选举,表现出空前的政治参与热情。在1些村民自治搞得好的地方,村民已在事实上享有了村务的管理权。而当这些选举权和管理权及其它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部分农民已能够拿起法律武器,与各级党政组织或干部对簿公堂。特别是部分农民通过组织或参加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形成了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民的民主观念和权利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农民的公共参与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我国农民的公共参与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1)公共

  • 论发展江西农村职业教育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_政治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是关键。阐述了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探讨了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江西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农村;农民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仍然以农业为主,目前农村人口和农村在校学生仍占70%以上。这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也是教育必须要重点考虑的现实问题。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要使农民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就必须使农民掌握实用的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素质。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来看,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民的总体素质。要提升农民素质,农村职业教育是关键。因此,改革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促进农民自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江西农村虽然人力资源丰沛,但素质较低,结构失调。2005年江西省1%人口抽样调查,江西省农业人口为3178.25万人万人,占总人口的70.4%,将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进行整半劳动力计算,全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600.3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就业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7.32%,小学程度占35.46%,初中程度占43.58%,高中程度占10.80%,中专程度占2.06%,大专以上程度占0.78%。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近一半,受教育年限平均仅为7.47年,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 在江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的占21%,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4.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占1.13%,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高达73.4%。由于农民大多没有经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队伍庞大,素质普遍不高,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大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且多为年老体弱,这影响了农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江西近几年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慢、规模小。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普通高中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不够,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有所抬头。一些地方把职业教育仅仅理解为职业学校教育,在农村普通初中、高中没有开设相应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忽视了大批不能升入高中阶段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每年有大批的农村中学毕业生因升不了高一级学校而回乡务农,这些中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产技能,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局面,而恰恰这些占初中毕业生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更加迫切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放任自流,导致了一些地方农村职业教育有逐年下降和态势逆转的趋势,众多农村职业学校新生报到率低,部分农村职业高中招生只有几十人报考,农村职业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 二、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当前,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些错误认识,如把农村职业教育当是不能升学的教育,把农村职业教育看成是终结教育等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各级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再加上目前基础教育实行初中分流,将一些升学无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转入职业教育课程,加剧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途径、方法和推荐择业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培养一般劳动者,教育内容缺乏技术含量;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仅限于文化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缺少实践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推荐择业上,仅满足于找到活干。从而形成了农村职业学校与当地经济和市场需求相脱节,只看眼前利益,缺少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失去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和优势,这极不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缺编严重。农村职业学校由于专业和实习的需要,应当编配比普通学校更多的教师,而实际上教师编制比普通学校少。2008年,教育部统计农村职业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为1:20.3,低于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城市、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和学生比分别为1:12.5、1:13、1:13.5)。江西省职业高中师生比甚至高达1:27.92,农村职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数量偏多,占教师的49.357%;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只占教师的13.51%,中、初级职称占到86.49%,职称结构总体偏低。学历合格率为74.81%。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大多直接从师范类学校毕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过死,经费紧张,很难聘请到急需的专业教师。 (三)多数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育投入不足,教学无法达到教育标准的要求。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至6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但是,县(市)级财政对于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仅限于人头费的保证,学杂费成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偏低的学费收入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紧张,造成职校办学能力不强,实验实习实训的设施设备及工位严重不足。由于多年来地方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对农村职业重视不够,导致贫困地区的县级职教中心,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实训基地建设欠帐较多,形成恶性循环,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校设备更新和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需要,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投入不足造成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困难,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不当,发展后劲不足。表现为: 1.急功近利,盲目设置专业。有些学校急功近利,不顾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盲目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只顾招进学生,不顾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这种谋求学校眼前利益的做法,最终适得其反,阻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专业设置缺泛前瞻性,陈旧老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专业,势必造成专业的老化和学生择业的困难,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学生及其家长产生副作用,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现不出来,学校缺泛竞争力。许多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敏感性,不能进行前瞻性地专业调整,造成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滞后,导致专业设置不健全,专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骨干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同时,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脱节,专业技能缺少实际训练。 4.涉农专业萎缩,传统培养模式无法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北省承德市的一项调研数字显示,农村职业教育由创办初期在校生大部以农林专业为主,发展到目前涉农专业不到专业总数的10%,涉农专业在校生占的比例不足8%。涉农专业萎缩,培养模式陈旧,涉农专业技能实训不足,这种传统培养模式已无法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无法适应农民终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因而,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涉农专业萎缩,农村职教困难。 (五)农村职教规模偏小、基础差。县(市、区)职业学校普遍起步晚、基础差,全省职高在校生达千人以上的学校不多,还没有一所上规模的公办职业学校,2009年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每万人口在校生数仅有148人。民办职业教育虽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但数量少、规模有限。 (六)农村职校毕业生质量不高,创业技能不强。农村职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多数用人单位普通认为农村职校学生质量不高,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再加上学生毕业后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老百姓很难看好农村职业教育。 (七)农村职校招生存在恶性竞争,加剧了农村职校办学成本,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学校在生源上的无序甚至恶性竞争,使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成本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和整个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八)农村职教存在多头管理、资源难以整合的弊端。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协调、合作的机制,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中,存在着管理上各自为政,多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分散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三教统筹难,配套的项目资金、培训资金也存在重复使用、分散使用等弊端,农村职教效益不高。

  • 公民社会对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作用_民主政治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民主已经成为全球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民主政治并不仅仅是1个空洞的概念、1个抽象的政治字眼,它的实现与公民的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有关,而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舞台和条件是公民社会。可以这么说,公民社会的发育是民主政治的土壤,因而公民社会对民主政治有10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民主政治;政治参与;公民社会;政治国家;社会     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球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学者塞.亨廷顿(Samunel P.Huntinton)不无根据地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这个时期内1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称为民主浪潮的第3波。[1]       尽管民主政治以被公认为是政治化的核心目标,但是民主政治的构建需要1个渐进的过程,需要1些条件。这其中与公民社会的发育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民主政治意味着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可以这么说,民主政治就是政治参与的扩大。而政治参与又植根于公民社会这块土壤,因而,我们必须注重并培育公民社会,避免让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成为1个空洞的、抽象的政治字眼。 1、公民社会的涵义及基本 1.“公民社会”1词译自“Civil Society”,源于拉丁文“civilis socitas”,它本来是古代罗马法学中的1个术语。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1书中就曾使用过这1名词,用来指定城邦作为1种宪法而建立起来的独立自足的社会团体的性质。[2]有人又将它翻译为“市民社会”(主要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和前苏联的1些书刊中,略含贬义)、“民间社会”(主要是学者,比较中性的译法)。   纵观古今中外,对“公民社会”的含义的理解1直都比较模糊,让我们简单回顾1下其含义的演变过程。 在古希腊时代,城邦既是国家又是社会,当时还不存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区分。2者是1种融合为1体的模式,即“人是城邦的动物”(有译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公元1世纪,西塞罗最早提出公民社会这个概念,主要指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104世纪以后,欧洲人沿用此种用法,用力表示不同于野蛮人和前城市文化的城市商业文明。[3]17——18世纪,契约论者政治思想中,指出公民社会是1种先于或外在于国家而存在的人类联系形式[4]。“公民社会”这个术语从此就作为公民社会——西方政治国家的对应来使用。后来将以商业为目的结社,同业社团(corporation)的出现,被视为是公民社会的1大特征,而且出现多元主义的态势。在近代西方思想界,黑格尔最早把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进行明确区分。他认为公民社会是历史过程的产物,是现代世界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到来。他在其《法原理》中指出,公民社会是由个人作为单位所组成的联合体。公民社会只是外部的国家(extemal state),它是独立于政治国家而使市场运作并保护其成员的必要机构。公民社会处于个人与立法机构之间。后来马克思继承并吸收了黑格尔的用法,用以指私人利益关系的领域,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过去1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公民社会”[5]对于马克思来说,公民社会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认为要将“政治”和“社会”严格加以区分。并且指出不是国家产生社会,而是社会决定国家。主张将国家权力回归社会。再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认为公民社会是独立于国家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主张重建非商业化、非政治化的公共领域,恢复公民社会中私人自由、自主和自治,使人在自主的交往中确立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这1观点1直至今。 综合以上公民社会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将公民社会界定为:公民社会是相对于政治国家的社会公共领域,是1种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各类自主、自治、合法、非政治的民间组织和团体构成的社会力量。[6] 2.以上公民社会含义的演变和概念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公民社会的基本理论主要有:(1)公民社会的理论核心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其目的是实现国家与社会1定程度的分离。当然,要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与社会对国家的控制问题。虽然,我们比较注重国家对社会的规范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对国家的制约作用。(2)基于上1点,在政治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家与社会也不能形成对抗。政治国家不能代替社会,社会也不能独立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要求以1种合作的视野来认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强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1种合作关系,1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即所谓“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而不是“强国家——弱社会”或“弱国家——强社会”的关系。(3)针对以往世界上1些政治国家存在的全能政府,全能政治的现象,公民社会重点是强调社会所具有的独立性。亦即多种非国家的社会组织在许可范围内享有广泛的活动空间,多种社会组织和群体不能作为国家附属物而存在,杜绝国家取代社会的不正常的现象。(4)公民社会着重强调政治国家的活动应严格限制在公共领域,政治国家没有必要,更不能代替社会处理私人事务。民主领袖孙中山先生曾说:“正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政治是1项应该受到严格限制的活动,即政治国家的管理应严格限定在公共事务方面,政府权力不能渗透到社会领域。(5)公民社会应是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政府活动不能干涉。如果政府介入这些领域,就会造成泛政治化和权力、职能、规模及行为方式不受限制的政府,造成政治肥大症。(6)公民社会形成的是1个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社会制约政府的组织。(7)公民社会住要解决公民的权利问题,也就是公民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False$2、公民对民主的意义与作用 从公民社会的涵义和基本,我们可以将公民社会对民主政治的意义、作用概括如下: (1)公民社会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形式与渠道的多样性,保障公民利益表达的畅通。公民社会为公民的利益表达、利益的集中提供了多种渠道和形式。因为公民社会的组织类型繁多,有类组织、文化类组织、类组织、类组织等等,1个公民可以参加1个或多个组织来表达自己1种或多种利益与愿望。表明,公民社会的多样性导致利益的广泛性,从而有助于减弱、防止、分散政治活动冲突的多种倾向。托里.戴蒙德道:“1个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不但提高了民主政治的责任能力,而且提高了民主政治的代表性和生命力。”[7] (2)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民主文化、民主参与的意识。众所周知,民主政治中最可怕的是公民的政治冷漠和消极。托克维尔认为,公民社会是免费的民主大学校,公民可以从中学到团体生活的理论,并培育人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上参与合作的资本。公民社会刺激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传统的“要我参与”变为1种“我要参与”,并且,再公民社会中公民的民主技术和效能得到了增强,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从而是民主的价值与原则,在民主政治中越来越稳定。 (3)巩固加强民主的社会基础、推动民主进程。人们普遍认为,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产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民主政治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因为公民社会总是追求自由、平等、权利、正义,争取和维护民主是公民社会的使命和方向,所以公民社会能够直接地推动民主进程。 (4)制约并监督政治国家的权力。公民社会的发育,防止了政治国家的权力的无限扩大,有力地防止了“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出现。公民社会可以将来自民间的单个的资源与能量汇聚起来,成为1种团体的诉求,从而对政治系统和政府的官员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其始终在宪法和允许的范围内形式权力,从而对政治权力起到约束与制衡作用。(5)促进“政治是过程”的观点和政治过程不应该是封闭性的观点。大家知道,传统的政治学只注重制度与法律等静态的。“政治是过程”的理论则强调要研究公民的政治参与、民意、利益集团、社团等,注重分析政治活动的功能过程和行为过程。而“政治是过程”的理论又意味着政治活动的开放性。王沪宁先生认为“在某种意义,政治过程的封闭性与绝对君主制有密切的关系。”[8]公民社会在多种利益上的追逐和倾向迫使政治过程走向开放.这样,政治过程的开放性使众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国家的力量相互交织而构成政治国家的政治行为,不断推动政治活动走向民主.     总之,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条件,我们应该宽容并注重培育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并将公民社会建设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得的积极力量. : [1]亨廷顿.第3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3联书店,1988. [2]亚里士多德.学M.商务印书馆,1981(1). [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洛克.政府论M.商务印书馆,1993(4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9(87-88). [6]孔德元.政治学导轮 M.人民出版社,2001(160). [7]托里.戴蒙德.民主政治的3个悖论 M.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 M.商务印书馆,1999(130). [8]王沪宁.比较政治分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5).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实现途径_社会主义政治论文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红色文化旅游 实现途径 论文代写 内容摘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作为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文化旅游,落实红色文化旅游在传播历史、发扬传统、教育群众、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实现方式方法。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情况复杂、发展态势并不平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思想理论领域里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1]684。从国际上看,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直是国际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重点。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思想意识多变、多元、多样的趋势更为明显,西方社会思潮滋长,错误价值观念横行,道德领域问题突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2]791。对此,中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1]684。 十六大以来,中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3]318,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4]8,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1]787。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8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为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红色文化旅游作为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途径,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等独特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开展红色旅游,能使群众感受传统,了解历史,体验精神,增进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坚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因而,当前,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挖掘并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文化旅游方式方法。 一、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在统一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繁荣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在统一的。 从形成来看,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过程是同一过程。红色文化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在其形成过程中,就已内在地暗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体现时代特征、满足现实要求的革命精神、对社会主义崇高道德的向往和追求。从品质上看,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与时俱进的,两者一脉相承,都体现着特定时代对特定道德价值的追求。 从本质上来看,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属性,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结合实践要求和时代特点所形成的特定产物。从范畴上来说,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都涵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围之内。从现实来看,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程度,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水平。 二、红色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有效资源载体 (一)红色文化形式多样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资源载体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就外在形式而言,主要是指领袖故居、伟人旧居、革命遗物、纪念物、会议遗址等革命纪念地,如毛泽东故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旧址、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会议旧址等;就内在精神而言,主要是指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如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崇高精神。这些革命遗址和革命精神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精神、历史经验、崇高理想和道德追求,其历史内涵突出、教育意义明显,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资源载体。 (二)红色文化特征突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途径 红色文化特征突出:一是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红色资源遍布全国各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公布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12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这些红色经典景区、旅游路线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教育基地。二是直观生动、教育作用明显。红色文化直观、现实、生动,视觉效果明显,富有感染力,容易为广大群众接受。红色文化旅游,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参观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对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定群众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可谓相得益彰,互惠互利,不仅能传承红色精神,更能使核心价值教育落到实处。 三、红色文化旅游①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4]8。红色文化旅游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用党的辉煌历程和宝贵经验启示人,用党的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鼓舞人,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统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人们的奋斗精神;有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认知感;有利于坚定广大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决心;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有利于广大群众学习革命传统、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培养爱国情感,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1年制定并颁布的《2011-2015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必须突出强调其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而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教育群众、引领社会的功能,必须根据红色旅游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打造一批适应旅游市场的红色文化舞台艺术作品,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7],创新建设路径,创新实现途径。对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要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吸引力,必须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一是要在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中保持历史遗址、文物原貌,客观反映历史事实,注重红色历史的真实性,用历史事实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二是要与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政策研究室、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专业机构密切合作,加大收集、整理和抢救历史文献、资料的力度,使红色景点成为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心。三是要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红色资源与其它形式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品味,扩大红色文化内涵,增进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四是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结合现实,传承发扬,使其更具时代吸引力。 (二)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宣传、展陈方式,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 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旅游中的感染力,一是要积极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创新红色文化旅游的宣传方式。一方面,要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杂志、报纸、电影等传播媒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组建红色文化网站,开展网上传播,积极营销红色文化;另一方面,要通过主题教育、免费开放、文化下乡、进基层等方式和途径传播红色文化,在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扩大其感染力。二是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展陈方式。静态陈列的参观方式在当前红色文化旅游中已难以吸引旅客眼光,因而必须创新展陈方式,将静的历史活化。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战争遗迹和历史文物展览技术,利用光、声、电等科技手段,使展览形式丰富多彩,增强其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对红色旅游地的特色资源进行设计,创新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文化的亲近性,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扩大其影响力。 (三)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 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影响力,必须不断推进红色文化精品创作。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红色文化精品创作。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创作、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环境。二是要建立红色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建立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激励机制。加大对群众肯定、游客欢迎的红色文化精品的奖励力度。三是要推进经营性红色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转制,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市场竞争能力的红色文化企业集团,加快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 注释: ①红色文化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和现代旅游的结晶,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 [5]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经典景区名录 [6]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_政治论文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地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谈一点认识。 关键词: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均衡理论 1、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和谐社会中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而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依赖于资源的多寡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然而,资源是稀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旦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生产发展从而生活富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理论的论证和实践的验证。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说明我们党领导中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是正确的,市场经济确实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2、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在实现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比如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但是自由竞争必然引起垄断,垄断的存在不仅妨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还会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再比如市场经济确实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但却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关于垄断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曾身居电信行业要职的杨贤足委员就一种现象提请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①关于垄断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集中于垄断程度较高的证券、烟草等行业,最低的是农业,差距近7倍。关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据测算,在2004年年底的我国,作为判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指标的基尼系数已达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由此可见,由垄断和按要素分配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和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如果我们忽视垄断的弊端,允许贫富差距过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将造成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同时,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无法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和无法自动实现公平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市场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我认为现阶段我国首先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法制健全的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离不开规则和法治。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竞争的有效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市场秩序的有序性都将依赖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说我国社会中诸多不和谐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其次,应该尽快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种制度。①要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有赖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提高。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②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兼顾社会上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弱势群体和阶层,努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还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多方面来进行,对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措施和政策。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中的贯彻执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的构建有利有弊。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确实是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出现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而应该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我们必须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而不能重回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进,关键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基本问题、战略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而决不可动摇倒退。总之,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实践中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注释: ①中国青年报,2005-03-14. 参考文献: [1]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纵横,2002(11):31.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周建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月刊,2005(7).

  • 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推动_政治论文

    摘要: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辛亥革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这一役,中国政治逐渐开始步入现代政治发展的轨道,在国家政治结构乃至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政治从此迈上了探求自身发展道路的艰难旅程。 关键词:辛亥革命 政治现代化 民主 国家 1905年爆发的俄国革命引发了波澜壮阔的亚洲革命风暴,在众多亚洲国家里,首先在中国出现了世界风暴的新源泉,这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统治,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变,开启了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闸门,带来了中国国家政治结构近千年来所未有的巨大变动。 一、辛亥革命推动国家政治结构的现代化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真正的革命,带来了中国国家政治结构近千年来所未有的巨大变动。 1、政治形态和体制上,从朝代国家到共和国家的转变。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绵延两千多,这种历代政权的更迭并非革命,只是一种改朝换代。原有政权的崩溃并非意味着造反者希望变更体制的运作规则,认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新的政治价值准则,仅是对效忠对象的改变。而且在此制度下,人民饱受经济剥削,毫无政治权利。孙中山在临时政府的《宣告各友邦书》中指出:清朝君主专制政府,据无上之权,施非礼之抑勒,裁制民权,抗违公意。我中华民国之智识上,道德上,生计上种种之进步,坐是迟缓不前。 [1]辛亥革命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破天荒第一次要求建立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把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同时并举。从此中国政治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2、新的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的创立。辛亥革命催生了新的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这在中国政治史上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首先,推动了政治权威的理性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无疑确立了一个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用来取代传统王朝更替、宗教、宗族的政治权威。 [2]对内坚持中央政府的主权,辛亥革命后,初有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召开,并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临时大总统,成立内阁;继有临时参议院会议的召开,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选临时大总统,改组内阁,充分体现了政治体系内权力的传递或变更按照公共选择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其次,促进了政治功能的分化。民国临时政府政权组织机构是按照欧美的三权分立说为基础而设立的,孙中山更在这之上提出了五权分立说,在三权之外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这些政治功能的分化,使得科层组织变得更精密、更复杂、更有纪律性,形成很好的反馈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反应社会和提供社会管理。再次,扩大了政治参与的范畴。共和体制的确立,极大的促进了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1912年有省议员和参政两院的选举,1913年国会的正式召开,群众参政的组织形式政党在中国纷纷成立,这都是共和体制的确立后中国参政扩大化的直接反映,同时也促进了国民参政意识的不断增强。 3、政党政治的出现。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资产阶级政党形式来组织领导的革命。这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是孙中山最早倡议并亲手建立的。民国政府建立初期,革命党人在政权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并且竭力团结其他派别,以巩固政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立宪政体下,人民仍然不可能直接参预政事,只能通过投票选举他们所信任的议员,以代表他们的意志,政党此时就可以在普选时提出政纲参加竞选,以博取人民的信任,选入议会参预政事。他们没有认清西方这种政党制度在为了瓜分利益是既会争吵也会妥协以及强烈的阶级性,但这作为现代政治的一部分,相比君主专制下的皇权至高无上的理念,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 二、辛亥革命推动了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辛亥革命意味着政治文化上的根本性转变,造成了传统政治制度与传统思想文化的解体,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文化应运而生。 1、对现代法治精神的诉求。辛亥革命意味着中国政治统治由过去的人治开始向法治的根本性转变。辛亥革命中有关政权组织和权力分配的规定等都有明显的权力制衡关系。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体现了对现代法治精神的强烈诉求。辛亥革命开创了宪政之治的新传统。宪政之治正是中国知识精英全力以赴实现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表征。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而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参议院自开院到结束,一年又两个月通过法律55种,而后正式国会的召开,重在立宪,这正是以一种新观念新法统替代儒家圣王传统。 2、促进社会心理的变更。在共和政治的倡导下,民权弥张,民意弥达,于是平等自由之风起矣。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今则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是四万万人民即今之皇帝也。辛亥革命引起了社会心理的更新,过去传统社会中的那些日常行为模式,由新行为所代替。革命革除了缠足恶习,天足在民国元年以后成为一种时尚。革命改变了称谓,以官职、先生和君替代了老爷、大人之称,其时代意义就在于用人格的平等来代替人格的不平等,它显示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对于封建主义不平等的否定。并且,辛亥革命之后,随之而来的服饰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用西服来代替长袍马褂,蔚然成为一种风气。辛亥革命不仅改革了传统的政治制度,而且改革了传统的服装、称谓、礼节等社会习尚。 3、推动社会启蒙的深化。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社会观念和意识转变的闸门。马克思说: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 [3]中华民国建立后,人民对种种事物均冠以新字,以显示其有别于旧时代、旧社会。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并颁行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发展的章程、则例,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暂行条例等等,促进了实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实业的发展、近代产业工人的增加、新式教育的提倡与实行,带来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变更和社会启蒙的深化。 4、确立新的合法性模式。辛亥革命摧毁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模式,确立了关于政治合法性的新的政治价值准则和概念。辛亥革命前,中国行的是神权政治。革命后,除了袁世凯准备称帝时祭过天,国家元首已经取消了这种活动,中国政治已基本上脱离了神权政治的影响。[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这么一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主权在民的权利合法性原则在此被肯定。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辛亥革命导致了强权和军阀统治,从中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把传统的合法性与军事强权合法性结合的企图,但是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短暂统治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任何合法性如不能与现代化的政治相结合,其统治也不可能比较长久地发挥有效作用。 三、结束语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政治上不但革了封建王朝的命,而且还为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民主思想的传播,人权概念的普及,临时约法对人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新国家给人民带来的新希望都为民初政治参与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追求西方的民主参政制度,人们在政治参与的实践当中进行了努力的模仿,并且有所创新。政治参与的扩大正是人们实践创新的结果,标志着人们从惟命是从的百姓到勇于争取自己应有权利的公民的转变。但是,政治民主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历史的惯性决定了在这个过程中时不时的会伴随着民主化的回潮。因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标准之一的政治参与也必然在民初这个看似参与扩大的背后孕育着回潮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党庆兰.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郑炳凯.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王曼青,张长娟.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4]何 新.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参与的扩大[J].理论观察,2010,(3).

  • 论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本土化”趋势_中国政治论文

    摘要:1979年政治学学科重建以来,中国政治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显著的成就。本文着重从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角度考察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本土化的趋势。综观我国政治学的发展历史,我国越来越注重政治学的本土化发展。 关键词:本土化;中国政治学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中国政治学.是在70年代末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重新恢复后,才开始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可否认,中国政治学在发展中借鉴和吸收了大量西方政治学的理论、方针、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制约了整个政治学发展的自身特点。中国要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就必须要根据我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政治学的本土化发展。 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中国整个社会科学的重建,政治学以及国际政治的学科建设迅速展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政治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此外,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硕士点、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在数量上明显增加。1979年学科重建以来到现在,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十年: 1979年到1989年属于政治学学科重建、专业恢复的阶段。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主体与核心的科学体系。 1989年到1999年属于理论引进与学术积累的阶段。当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全面恢复后,它所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如何尽快实现政治学研究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缩短中国政治学在学科发展和研究水平上与世界政治学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政治学发展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 1999年以后,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和中国与世界相互依赖的加深,中国的政治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中国政治学发展中存在的历史遗憾和现实空缺 政治学自恢复以来,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勃勃生机.为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但是,优点即缺点,政治学的快速发展本身也孕育了政治学的困境。 第一.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政治学很多相关基础研究至今仍旧停留在对西方政治学的一知半解中.或者还徘徊在其他社会科学之间,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政治学教材西主中附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第二,学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政治学的学科定位仍不十分清晰。 首先,大领域与小学科的矛盾亟待解决。具有和法学、经济学同等重要地位和独立研究领域的政治学至今仍被列为法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此外,无法和政治学分家的公共行政专业在我国居然被划分在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这与各国通行的不分家实践也是相悖的;在政治学下属的七个二级学科中竟然没有‘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的位置.大体上能够代替它们的是实际上涵盖面非常狭小的‘中外政治制度’。这显然不利于政治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政治学仍然被泛化。政治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的地位还没有被认知和确立。 三、中国政治学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政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立足现实.分析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面临的挑战,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本土化发展的趋势。 (一)政治科学:从政策回应到制度建构。 随着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政治学界开始以科学的态度系统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这就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回顾2004年度,政治学学者制度建构的研究倾向主要表现在:其一,引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工具,对政府政策过程展开系统研究;其二,以制度合洽性为基本的政治学研究取向,探讨改革过程中不同制度体系之间的融合与适应;其三,超越以往被动的政策回应式的研究态度,更为积极地投身于制度建设的洪流之中;其四,在如下方面达成普遍共识:中国的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必须探寻一条新的本土化的道路,除此之外,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供选择。 (二)坚持政治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统一。 尽管实现中国本土化的现代化思想愿望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就已经出现并从那时起延续了100多年。但是这种思想愿望的真正贯彻落实则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表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及社会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对人类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想等都可以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合理的尝试并加以改造。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政治学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日趋紧迫,我国政治学界应加快步伐,把本土化研究和国际化研究结合起来,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学术推向世界.实现中国和世界政治学学术的共赢。 (三)中国政治学需要自己的学科范式。 中国政治学要真正成为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更好地承担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事业中所肩负的责任,首先就必须加强学科范式的建设,要建立起中国政治学自己的学科范式。对中国政治学来说.唯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伟大成就.将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研究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公理.建立中国政治学自己的学科范式,以学科范式来规范、指导中国政治学的学术研究,才能在学术上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成熟学科,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政治学。 (四)坚持政治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政治学的科学性是指政治学以研究客观规律为主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地提出各种社会政治问题,这为我国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政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使得政治学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因此,我们要坚持政治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促进我国政治学理论体系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更好发展。 (五)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学术观点的多样化。 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学术观点的多样化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政治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的指导,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另外,我们还要促进学术观点的多元化,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民主、平等、活跃的学术环境。 中国政治学要发展、要创新、要突破、要成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就必须要根据国情,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发展。要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使西方的政治学中国化,使中国的政治学本土化。只有中国政治学本土化才能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为中国的转型期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太军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探索.1999.(2):47_66页) [2l王惠岩 回顾与展望: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7):2735.

  • 论民主\财政民主与我国财政民主化改革取向_政治论文范文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期,由于财政民主成分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因此,本文从研究民主的内涵与外延着手,通过剖析民主与透明、科学决策、集中、制衡的四项关系,提出民主财政是政府的各项财政决策反映民意,受民众监督的一种制度。本文认为民主财政意味着人们通过民主机制控制公共财政。由于民主财政既是公共的又受民主机制的控制,因此,它对政府治理具有深刻和全面的影响。财政民主化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从一种民主化程度较低的财政制度向民主化程度较高的财政制度不断转化的过程。因此,推进财政民主化改革应着重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财政制衡机制、推进政府预算的科学决策和中央与地方之间适度的财政分权。 关键词:民主 财政 民主化改革 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了民主制度在我国的缺失,这种缺失表现在财政领域,则体现为财政决定权的缺位、预算决策机制的不透明以及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分权的不稳定等种种弊端。因此,本文从民主与透明、科学决策、集中、制衡四项关系入手,研究民主财政制度的内涵,提出了我国民主财政化改革取向。 民主的内涵与外延 民主一词本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民众,意思是掌握和作主,合在一起就是民众掌握、作主。因此,后人把译为人民统治,就是人民管理自己的事务。民主意味着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由广大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不是替民作主,而是由民作主,即由广大人民按照多数裁决原则决定社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把握好民主的内涵,必须处理好民主与透明、民主与科学决策、民主与集中以及民主与制衡四项关系。 (一)民主与透明 透明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政治原则,更是一个对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理念,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所决定的,也是公众和政府达成的契约所决定的,政府必须树立公众至上意识,政府要倾听公众的要求和呼声,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公众的要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政治原则,政府应具有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以公开透明行政,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为原则;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政府掌握的个人和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并使用政府政策的信息。建立透明政府,实行信息公开也是政府与民众交流沟通的重要措施,可以使政府客观的收集社会实际情况,广泛了解民意。 (二)民主与科学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民众尽可能多地参与决策过程,保障决策过程中智力来源的畅通和多元化。另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尊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必须实现决策模式的转变,即胡鞍钢所言的从个人决策向集体决策乃至广泛民主参与决策的方向转变,即从不透明决策向透明决策转变,从封闭型决策向开放型决策转变。实现决策过程的领导决策到问计于民的转变。这样,既可以使长期以来被掩盖和遮蔽的各种问题浮出水面,从而做到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下情上达、上情下知、有利于集思广益、广纳善策,向决策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信息、决策知识和决策建议,以避免决策失误,增强决策科学性,也有利于形成广泛共识,使正确的决策能够顺利得到贯彻实施。 (三)民主与集中 本文所谈的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关系。国家的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集中,而地方的发展需要实行民主。既要充分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创造性地执行和落实中央和上级的各项方针、路线和政策;既要保障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在全国的有效实行,又要允许和鼓励地方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 (四)民主与制衡 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非到了限度,决不休。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在代议制民主框架内,由于民众无法直接参与各项决策,因此,公众代表就有可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而隐瞒或糊弄民众,使得民众对政治事务一无所知。但是,作为一个民主政府和真正意义上代表民主行使公共权力的个人,他们有义务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向社会坦诚公布,让民众对政府成员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政府的组成人员滥用职权。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公众代表自身的自律外,还必须对名义上代表公众的团体和个人所掌握的权力进行适当的制约和限制。 国内关于民主财政内涵与财政民主化建设的研究 国内对民主财政的研究则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从研究公共财政入手,并提出公共财政就是民主财政 李炜光(2001)认为,财政民主制,就是政府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民主的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理政府之财的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在财政民主制下,政府的财政行为由不受监控或由上级监控转化为纳税人监控。在西方,纳税人监控必须通过议会。纳税人通过议会对要不要征税,征什么税、征多少税,如何安排财政支出,支出效果如何等问题,应直接作出原则性决定,并对政府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并有权对政府的财政部门或主管官员进行奖惩。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民主制的核心就是财政民主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也是财政民主制。民主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问题,它是针对政府行为,特别是政府配置资源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他最终提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必须从划分公私领域、公正至上和财政民主三个方面更新观念。 井明(2003)认为,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存在本质联系的。市场经济的分散决策决定了公共财政的民主性质。公众通过同政府订立契约,实际控制着政治决策权。公共财政主体在民,因而公共财政的本质是民主财政,是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公共决策的活动。公众通过选举制度和投票机制掌握着公共决策的实际控制权,并通过法律制度保证这一机制的运行。他认为,民主财政在公共财政中的表现有四种: 一是财政民主决策。民主财政要求政府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任务只是执行公共决策,而不能越俎代庖,自己为公众作出什么决策。政府不但要每年向公众公布其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公众监督;而且遇到重大事件时要向公众说明,让公众了解情况,并遵照公众的决策。 二是财政分权。财政分权是实现财政民主决策的必要条件。分税制的核心不在于支出权限划分,更不在于税权分配,而在于决策权的转移,即由中央政府决策转向地方民众决策。 三是财政竞争。在财政民主决策和财政分权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财政可以展开竞争,进而提高政府财政效率。 四是打破公营部门垄断。必须积极致力于打破垄断,鼓励民营,提高经营效率。 (二)从预算民主角度研究民主财政问题 焦建国(2002)提出,财政制度变迁就是从专制、人治财政走向民主、法治财政的过程。原始财政是最初的财政制度,是最直接的民主财政;后经过王权财政,再到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计划财政在本质上是集权财政。不经人民的同意、不按法定的程序、随意性地取其钱用其钱者,是专制财政;经人民同意、按法定程序、公共透明地取其钱用其钱者,是民主财政。 公共财政是一种财政制度,是民主财政;公共财政的生成与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它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财政民主是通过作为民主政体基础的政府预算制度实现的,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就是要按照民主财政的要求构建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确立财政运作的民主机制。真正地体现公众意志的、有约束力的预算制度确立起来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也就确立起来了。 马骏(2005)认为,自产国家和税收国家是20世纪财政国家的两大主要类型。从公民的角度看,当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型后,我国政府的预算体制应该实行预算民主,而且公民也会逐渐形成预算民主的要求。他认为,从道义上看,我国政府的收入生产行为必须体现民主,而且人民在这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激烈。要进行预算改革,在支出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实现预算民主,确保国家将税收用于生产纳税人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还从国家的角度研究了预算民主问题。从国家的角度看,虽然预算民主会对国家的预算权利形成一些制约,但是,它也会给国家带来一些非常重要政治和财政收益。预算民主就是指建立这样一种预算制度,在该制度下,政府的收支行为都是置于人民及其代议机构的监督之下的。在推进预算民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将人大的预算权力还给人大;另一方面需要设计某种能够对人大进行制约的机制。 郭小聪、程鹏(2005)认为,财政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专制的王权财政到民主的公共财政转变的过程。预算作为一个重要的财政范畴,基本上也经历了同样的历史发展过程。现代政府预算是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其本质特征就是民主性,并以此相区别于古代国家预算。中国现代政府预算是在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后发外生的方式出现于清朝末年,由于民主性先天不足,发展艰难。伴随当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政府预算的民主化程度有必要也有条件加以提高。 (三)其它角度对民主财政的研究 王绍光(1996)以18世纪荷兰和英国的经验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直接选举的村级民主制度为参照物,研究了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提出了: 第一,决策过程民主化有利于加强政府的财政资源动员能力。以参与权换财权,赋予地方参与中央决策的权利并使之制度化。第二,民主进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治系统内部的冲突及其为缓解这些冲突达成的制度性的妥协。各国民主化的目标、转型方式和时间表都是独特的,不必也不应该仿效其它某种固定的模式(如美式民主)。民主制度是个内生的过程,试图以外科手术法从外部将民主制度强将给其他国家是不可能成功的。

  • 试论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_政治论文范文

    摘 要: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统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主义; 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观点,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创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对深入理解和领悟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性。特别是 1992 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1]的著名论断,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 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早在 1848 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最终达到共产主义。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指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2]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以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如何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个有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使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曾经指出: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3]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 20 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从而使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低速运转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多。显示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容易导致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 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4]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发展。 3. 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邓小平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6]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占世界 1/5 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社会稳定。因此,中国发展的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为包括十三亿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民族的愿望、时代的脉搏,也就把握了中国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责任。邓小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要求下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因此,发展是必然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和国家提出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实际的任务和政策,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强盛的根本在于发展,而发展的前提在于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指出: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7]因此,虽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8]但发展速度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出发,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的发展。[9]。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的时间,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有鉴于此,作为战略家的邓小平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精心构建,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行的步骤,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管理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以建成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正是在认识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1]这一观点。 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但中国的发展还是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邓小平强调: 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12]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不为外强所左右,一往无前地走自己的路,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邓小平正是围绕着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祖国完全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总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解决了在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为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光辉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这一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4][5][6][7][9][10][11][1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第 377,269,373,105,379 - 380,375,373,78,29 页。 [2][3][8]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年: 第 251,313,255 页。

  • 初中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实践_政治论文范文

    在进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时,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手段探索,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让学生在现代化经济发展时代,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清国情、明确自身承担的历史责任感。 1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持有的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大都是为了应付升学和考试,教学的实用性不强。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下,思想政治教学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为教学理念,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引导学生去践行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对原有教学理念进行了变革,更加突出情感、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例如,在初一思想政治教学中,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立能力的提高,注重对学生思想情绪的调节。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死记硬背,而是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对思想政治进行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注重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断地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提升学生的品德,最终促使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实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模式方面,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需要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模式向学生主体型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当做是知识的容器,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纳和吸收,学习过程也大都是被动式的死记硬背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不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采用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间的关系大大改善了,整个教学过程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热点和时事来进行课堂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时事的内容结合到理论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进行《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雅安地震中的资料,讲述一个个遇难同胞顽强同自然灾害、同生命抗争的例子,还可以给学生观看一张张感人的照片,总理的早餐、勇敢的妈妈以及街头熟睡的消防人员等,通过这些照片,向学生讲述生命诚可贵的道理,向学生讲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具备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更愿意投身到学习中去,学习劲头更足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以及生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结语 面临着新课改的教育形势,现代教育活动需要进行创新,进而对当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格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因此,保证教学质量,促进这个时期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坚守自己的思想信仰,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