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原版进口 特价销售!

    曼昆经典,正宗原版进口书籍几乎全新,全彩页!!精品铜纸印刷市场价:159美元现价:99元人民币详情请见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18e82cc818e314eca5e5a2a241139a4d.jhtmlTitle:PrinciplesofeconomicsEdition:3rdAuthor:N.GregoryMankiwImprint/publisher:South-Western/ThomsonFormat:hardcoverpages:570Language:EnglishPublicationdate:2004ISBN-10:0-324-17191-9Subject:economics

  • 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一、制度与价格任何制度的运行都需要成本,价格机制也是制度之一种,它的运行同样如此,但价格机制仍有它显著的优越之处。任何一个社会,人们都不再是自给自足的,人与人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因为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来说总是不足,所以竞争和稀缺是同义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或称为产权或称为制度,无疑人们是无法走出霍布斯丛林的。这是一种困境。我们姑且不在此讨论霍布斯、卢梭以及洛克的思想,因为那显然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只来考虑分析制度的绩效。讨论绩效,必然要假定人们已经走出了丛林状态。然而,即便产权确定了,却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产权人的需要,竞争的产权规则本身就是千差万别的。这些方式中,价格机制只是其中的一种。只不过,它的绩效最高,相对于租金消散所带来的人们的成本来说,是最低的。我们从这里开始谈起。租金是对使用资源的一种支付,这种支付就是一定制度安排下我们为满足最终享受收入而必须花费的成本,最早的租金概念专指地租。李嘉图当年的概念是只土地使用的价格,它不随人们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供给状况,因为供给根本缺乏弹性。其实,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几乎只要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这种供给的缺乏弹性。那么,对这些稀缺资源的分配就必须通过一种机制来完成。在历史乃至现代,这样的机制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古代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对稀缺的政治资源的分配,现在机关里的论资排辈现象等等也是如此。其实,这和男人凭气力、女人凭容貌来排列本质上讲并无二致。虽然这些制度在现实生活中一再为人们所行使,但人们的代价有的时候常常会十分高昂,这一代价就是租金的消散。我举一个夸张的例子,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为进华府亲近秋香假装卖身葬父,而另有一位则假装卖身葬全家,二人都想进华府,但石榴姐手中却只有一个名额,于是竞争势在难免。石榴姐自称心肠软,见不得别人家惨,于是二人就制定了一个相互比谁更惨的竞争规则,结果大家都知道,两个人的成本都是十分高昂的,唐伯虎为此打断了自己的胳膊,而另一位哥们竟然因此而命丧黄泉。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租金的消散是非常之大的。这和排队成本一样,只不过它更夸张,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只是要达到最后分配的目的,即一个均衡状态而已。如果石榴姐的心肠没那么软,而是很黑,让二人出价竞争,租金就不会消散,结局也不会这么悲惨。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不采用价格或使得价格扭曲的情况,总会有另一种规则来代替它,但是代价会十分高昂。正如哈耶克(1945)所说:价格机制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也许是所有发明中最伟大的。二、企业的性质与交易成本如果象我们上一节所言,那么价格机制就应该是最佳的,“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新古典辛苦了几十年,无非也是想把这一思想更为理论化、系统化,基础更为坚实。然而,真实世界比理论显然要复杂的多,人类的智慧与上帝相比,也许根本就是上帝跟人类开的一个玩笑。1930年代,一位大三的学生科斯拿到奖学金从英国来到新大陆,并巧妙的参观了福特的汽车公司——这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于是科斯开始问了他的两个问题:一、既然“黑板经济学”告诉我们价格体系如此有效,那么为什么现代经济里还有依赖行政命令运行的企业的存在呢?二、企业的边界在哪里,也就是说企业在市场的大海中在什么样的规模下被确定呢?1937年科斯在文稿写成四年后终于发表,这就是《企业的性质》一文。科斯首先表明,其实在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并没有对企业问题视而不见,新古典并不比古典经济学更狭隘,但他认为,那些重视及解释都不能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还有奈特的观点。奈特利用风险和不确定性来作为工具进行分析,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产生。风险是人们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一种不确定,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则意味着人类的无知,因为不确定性表示着人们根本无法预知没有发生过的将来事件,它是崭新的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根据这样的分析工具,奈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总有少数人,他们具有风险偏好的性质,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拓新,勇于为利润的生成而不懈努力;而绝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和中性的,他们愿意交出自己的权利让风险偏好者指挥他们,但条件是偏好者-企业家要确定的保证他们的薪水,于是,公司就在这样的权利划分中成立了。这是《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的思想。但科斯不认同,他一方面认为奈特也承认管理者(非企业家)也负有日常管理的责任,这一现象奈特无法解释,奈特的分析无法给管理者以地位;另一方面,科斯认为如果仅仅只是风险偏好不同,那么雇主和雇员之间也完全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来以市场完成之。科斯认为,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市场价格机制的运作并非是无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价格发现的成本,只有这一成本小于企业的组织成本时,人们才会通过市场来完成。这个成本就是科斯首创,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大行其道的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我们稍后再谈,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科斯的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规模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是之后几十年NIE乃至主流学者们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科斯的答案比较家但,这就是那几个著名的圈圈,他说,在一个城镇的消费中心A的外围有产业B、C,如果我们的企业处在外环C处,那么在交易成本边际上高于组织成本时,企业就在环内扩张,这就是规模效应,而这种扩张会带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以至于大于了市场交易成本,那么企业的边界在横向上就会被确定;而向内环B的扩张也是如此,即与B的市场交易成本与合并后的组织成本相比较,边界也可以通过边际分析确定。应该说,科斯的这个分析是非常清晰的,因为他借用了交易成本范式,而交易成本则是一个应该加以解释的概念。许多经济学家不满意科斯的分析也常常是从这个角度来非难的,的确,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定义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这里的分析显然会显得空泛。后来的对纵向横向一体化的分析几十年间络绎不绝,其中最有名的有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分析和套牢问题(HOLD-UP),也有哈特提出的核心资产和剩余控制权概念,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就不进一步讨论了。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看到解释交易成本这个概念是多么重要。但在简单讨论它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略微提一下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的观点,就是队生产问题。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不认同科斯,认为根本不存在一个企业内的“权威”(authority)的问题,企业内的雇主与雇员和杂货店的老板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企业之所以出现,全是因为队生产的需要。完成一件工作,由于分工的原因不可能不合作,而合作通常会面临对努力的计量和监督两个问题。对于许多工作来说,计量问题几乎无法解决,因为努力程度有的时候很难观察,这需要一个监督人,而且我们还要给这个人以剩余的收入权,使他有动力防止人们的偷懒而不是合谋。于是,企业家出现了,企业也因之产生。在他们1972年文章里,他们还讨论了诸种企业的类型,并得出了企业作为市场上的信息搜集场所的结论。对于这个观点,张五常一直无法认同(1991),他认为他们二人的分析在假设上就是不必要的,偷懒和理性是重复,本着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张五常认为这一分析全无必要。这中不用交易成本范式所进行的分析骨子里并没有脱离开,计量和监督问题,本身就是信息成本问题,而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二人只从生产的角度谈论企业,似乎并不足以解释企业的存在。我们现在开始讨论交易成本。老实说,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极难理清。罗宾斯说:“一个定义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通常要从该定义的实际运用中寻找。”但是,在交易成本的运用中各人的理解也全然不一致。科斯在他对张五常1991年文章的评论中写道:“如果在个人之间交换的可能性被引进这种伊甸园,一系列新的活动将不得不接受。购买者和出售者将彼此寻找:购买者想知道供应商所能提供的,而供应商想知道购买者想购买的;双方都想知道另一方做生意的价格,对此要进行谈判,签订契约,确定他们观察到的条款是否无误,等等。市场将会建立起来,专业的代销商和经纪人将出现以助于交易过程。所有这些活动的成本就是我叫做交易成本的东西。”在科斯的文章中,他的这个定义是合适的。但张五常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的《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吗?》一书中,他认为交易成本应该是鲁滨逊世界里不存在的一切费用,他更乐于称之为制度成本。这样以来,在他看来,文革中的背语录,表忠心,跳忠字舞都是交易成本。这样的定义显然和科斯的定义相去甚远。威廉姆森则从有限理性和投机出发来论述交易成本的意义,人们由于有限理性,常常难以确切知道未来及他人的决策,因此需要测量成本和签定契约的成本,同时,人们又是会欺诈的,狡猾的,有投机行为,因此还需要监督,这几乎和阿尔钦与德姆塞茨的观点有些类似。此外还有阿罗“经济系统运行的成本”以及巴泽尔“产权换手的成本”之类的概念,无不是出于自己的运用方便来定义之。由此,我们可以略微知道,在当今的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交易成本还有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至少不存在一个大家广泛接受的交易成本概念,这或许就是威廉姆森(2000)所称的多元化。大家都是从自己的应用角度出发来谈论这一概念,莫衷一是。总之,我觉得不存在交易成本增或减的问题,只存在能否使得大家的预期相互确定一致的这样的制度安排,因此,我们评价哪个交易成本高或低必须基于这样的基础。三、社会成本与科斯定理我至今无法确切的知道社会成本的含义,也许这是一个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命题。我们开宗明义,一开始就来入手讨论科斯的那篇宏文《社会成本问题》。其实,这篇文章远不如《联邦通讯委员会》好读,而且思想大体上已在后者中披露,其所举的例子也远比牛与麦子更为适当,因为空中的电波是很难观察到是谁侵犯了谁,法官在这点上往往和经济学家一样也清醒不了多少,但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仍然来举牛和麦子的例子。简短捷说,不论牛或麦子的产权归谁所有,只要在私有产权之下,自由交易在无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总是得以实行,那么由牛吃麦子,而非扎篱笆总可以使得双方的利益增进,分析的方法仍然是边际分析。只不过比庇古要明白的多,庇古借用外部性这样的概念得到的结论伦理上的含义太过浓厚,恐怕在借用这一概念之先,庇古先生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的确,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科斯尤其强调产权的重要性,他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必要前提。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因为在波段这样的市场上,产权无法清楚的界定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即使产权界定不明确,如果交易成本为0,大家也是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的(张五常,1982),但真实世界从来不会有交易成本为0这样的情况出现,因此,权利的界定显得异常重要。之后斯帝格勒的那个科斯定理的定义,显然与此有些差别。那个定理的一个经典的表达是:无论产权谁属,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帕累托条件总是可以达到的。这样以来,常常误导经济学家认为重要交易成本为零,产权不重要,这正好是南辕北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上述科斯定理的反命题也是正确的呢:只要产权清晰,不论交易成本为何,帕累托最优总可以实现。直觉告诉我们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清晰的产权如果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福利不一定能够最大化。如果我们跟着去讨论权利和交易成本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这是误入泥潭,空泛的讨论无助于任何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现实世界中,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交易成本从来都不可能为0,因为其他人和我们的认识建立在相同的可预期的基础之上从是不免费的,所以这一点根本无须讨论。要讨论的,在我看来正是张五常认为的比成本更抽象的权利,但我认为,权利的结构的确定应该是社会成本问题的核心。如果这一结构确定的话,交易的实现总是可能的,因为我们总可以通过交易确定彼此的权利边界。在这里,我还是很赞同张五常的这句话:“科斯的工作促使我们拓展了制度分析的约束条件。他的贡献并不在于什么定理,相反,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一种新的角度,能在不同的视角下,透视各种经济现象。那些认为科斯的论点是同义反复的人,必定是忘记了绝大多数重要的科学发现是从某些同义反复开始的。一种逻辑必定只是一种定义,但它也只是从一种角度看问题的。科斯所理解的世界总是现实的世界,而且直到他知道了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才知道它是这样的有趣。”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际的案例,也许它揭示给我们的信息远比那个所谓的定理跟多的多。

  • [求助]新手遇到的2个经济学问题

    §1、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提高铁路票价就能缓减春运和暑运压力。于是,以往每到春节,铁路客运票价高涨(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2008年的春运没敢涨价)。可是,春运似乎毫无缓减之迹象,客运依然紧张。不同的是,铁道部赚了一个鼓鼓囊囊,旅客被狠狠宰了一刀,得到的服务依然那么差。(对吗?为什么?)§2、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提高香烟的售价就能控制烟民的吸烟数量,从而起到减少烟碱对若人民健康的危害。于是,北京首先积极响应,准备提高香烟的售价,其它地区是否也要执行,不得而知。那么,提高烟价真的就能控烟吗?听听农民怎么说,他们说:“NO!俺们农民本来就抽低价劣质烟,高价烟买来是为了伺候骑在俺们头上的老爷的。要是香烟再提价,俺们就用孙子的旧作业本卷烟叶抽;烟叶再提价,俺们就自己种烟叶抽!”农民如此,市民难道旧能少抽吗?未必!逼急了,咱就捡烟屁抽。不管怎们说,咱烟民的烟量不能减。看来,提高香烟售价只能是增加劣质烟的销量,以及烟草行业的收入,人民健康受到的危害更大。(对吗?为什么?)

  • 中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经济制度!

    看看“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市场”。中国人太有才了,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得如此完美!一、完美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土地出让金,就占了商品房成交价格的一大块。各种税金还要占据成交金额的百分之十几。可以说,地方政府全靠房地产市场过活,活得还真不错。通过房地产市场运作,老百姓终于把原本不多的财富积累起来,让地方政府有源源不断的庞大资金修地铁、扩机场、建高铁。22个城市花费8000多亿大修地铁,“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老美想学都没法学。这是因为老美储蓄率太低,买不起房就真不买了。而中国把购房成本提上去,不要紧,一代人买不起,还有父母的储蓄呢,父母的不够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储蓄呢。独生子女和两代老人一起努力,首付还是绰绰有余的。二、彻底解决了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储蓄率过高,投资过猛,很容易导致“供过于求”、“通货紧缩”。这在房地产市场还不发达的世纪之交曾长期困扰中国。这些难题,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房地产市场”的建立,迎刃而解。通过房地产市场的运作,爱储蓄的中国人,终于把银行里面的钱拿出来“消费(虽然国民经济统计的时候,更习惯称之为投资)”了,而且还是好大一笔钱。即便是购买十辆小汽车,也未必有购买一套住房的花费大。买一套房子,储蓄瞬间大打折扣。长期来看,每个家庭必然是要买房的,长年的辛苦储蓄,不就为了一套房么?买房之前,储蓄率确实高,买房之后呢?居民的财富都“收归国有搞建设”了,不就没储蓄了么?相较于民间投资,再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也不会带来严重的供求失衡。储蓄率高再也不是中国的难题了,再也不会像其他亚洲国家那样有如此多的经济问题了。——————目前这么完美的制度首先,要感谢毛主席打下的基础:没有土地国有,没有对土地的绝对垄断,就没有市场价格的控制权;其次,要感谢宋健:没有独生子女政策,就没有如此强的商品房支付能力,也不可能实现最大规模的财富国有化。

  • 2009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

    2009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会议指南一、报到时间:10月30日全天地点: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大道(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西门内)中州国际金明酒店事项:注册登记信息、领取材料袋和30日当日自助餐劵、办理入住手续30日自助用餐地点:一楼大厅31日、1日大会期间用餐地点:一楼宴会厅(请您凭会议代表证用餐)二、开幕式、嘉宾及大会发言时间:10月31日上午地点:中州国际金明酒店二楼第一会议室7:30-8:30早餐8:30——10:15大会开幕式及嘉宾发言主持人: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8:30-35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并介绍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8:35-40河南大学领导致辞8:40-45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致辞8:45-10:30大会嘉宾发言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高培勇中共中央党校经济部副主任赵振华台湾清华大学 黄春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刘守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卢现祥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天德10:30-10:45照相,会间休息10:45-12:15大会发言主持人:张曙光教授1.报告人:张 威:财政汲取、意识形态约束与民营化改革评论人:浙江工商大学 张旭昆2.报告人:宋丙涛:文明演变的公共经济制度变迁分析评论人:山东大学陈强3.报告人:朱圣民: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一种新的基层民主形式评论人:浙江大学 曹正汉4.大会讨论(10 分钟)12:30-14:00欢迎宴会三、分组讨论(分会场地址及详细安排见附录)14:00-18:00分会场讨论18:00——19:30晚餐11月1日(周日)7:30-8:30早餐8:30-12:00分会场讨论12:00-14:00午餐四、大会发言及闭幕式时间:11月1日下午地点:中州国际金明酒店二楼第一会议室14:00-15:50大会发言主持人:黄少安1.报告人:李增刚:教育财政支出对基尼系数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评论人:华南农大 罗必良2.报告人:邓晓峰:基于企业家行为的制度演化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评论人:浙江大学史晋川3.报告人:周小亮:基于偏好、偏好演化的偏好融合及其经济学意义评论人:首都经贸大学 刘业进4.报告人:李骥:制度经济学在反腐败研究方面的应用评论人:中山大学 王珺5.讨论大会(10分钟)大会闭幕式:15:50-16:30主持人:王珺15:50-16:00张曙光宣读获奖论文评语16:00-16:10颁奖:茅于轼16:10-16:20下届年会主办单位代表讲话16:20-16:30大会总结:茅于轼五、会议服务信息会务组负责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丙涛1593782072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孔德仁13937888107接待组负责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冯海清1359210815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外部接待)刘涛13937877756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内部接待)肖艳13598788867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科研办主任(邀请函、票务)汤爽13653787365材料组负责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高保中13903784519会务组设在303房间,电话:0378-3897005

  • 聂辉华“制度经济学”访谈实录下载

    聂辉华人大经济论坛“制度经济学”在线访谈实录【活动简介】:  对于中国青年经济学家中的翘楚和人大经济论坛的老朋友聂辉华博士,任何程度的介绍都会显得多余。这里仅仅出于惯例,再次重复一下聂辉华博士的履历(http:/www.niehuihua.com/about.asp)。  作为人大经济论坛的建坛元勋之一,聂博士为论坛制度和管理团队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适逢论坛建坛五周年大庆,更幸运的是聂博士多年潜心研究的“新制度经济学”荣获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邀请百忙之中的聂博士在论坛做一次在线访谈,与会员共同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现状等学术问题。聂博士目前正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前阵子在论坛发表的“哈佛日记系列(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46100-1-1.html)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持续关注,对于中美经济学教育也有独立的见解。  本次在线访谈将聚焦于“新制度经济学和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两个主题。  访谈时间为(北京时间):2009年10月29日21:00-22:30    我们欢迎广大会员热心参与本次活动,参与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访谈之前,发帖提出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将整理出的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交予聂博士回答;二是在访谈时间内在线与聂博士互动。本次访谈将评选出热心会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访谈嘉宾】:  聂辉华,字逸才,1978年生于江西省抚州(临川)市崇仁县,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导师为OliverHart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契约与组织理论。一手写严肃的学术论文,一手写活泼的经济散文。已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和《管理世界》等四种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经济学家茶座》、《读者》等品牌刊物上发表经济散文多篇,并担任国内多家顶级学术刊物的匿名审稿专家。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大奖获得者。  个人语录:“有本事的人总有饭吃,但有饭吃的人不一定都有本事。”“改革是一个与虎谋皮的过程”“学经济学要么就学精,要么就别学,学个半拉子最害人”“诺奖得主都是天才,但是模仿天才的人都是蠢材”“谦虚是一种骄傲的表现”“请允许我仅次于你”“学者应该是社会的乌鸦,而不是权力的奴隶”。  聂辉华官方网站:白鲨在线(www.niehuihua.com),  中国经济学堂(www.chinaes.org.cn)    E-mail:nie(at)fas.harvard.edu。聂辉华老师“制度经济学”访谈实录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cn/bbs)第一部分、聂老师回答网友提问  第二部分、聂老师与网友在线互动  首先感谢聂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就“新制度经济学和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问题与网友在线进行畅谈和交流。北京时间2009-10-2921:01聂辉华在美国波士顿登陆人大经济论坛,北京时间2009-10-2922:36整个访谈正式结束,历时95分钟,共解答网友48次提问,他用敏捷语言和睿智的思维向网友展示了一位青年经济学者的魅力和理想。访谈录整理过程中对于部分问题在保持表达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润色,部分标点亦有改动。需要说明的是访谈由两部分组成,对访谈的整理按照访谈进行的顺序,更准确地说是按照聂老师回答提问的顺序。在访谈整理过程中得到了admin和xiaoyang版主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整份访谈录的内容更加丰富,当然这离不开他们对于本次访谈活动的组织和重视。在此,感谢各位参与访谈的网友,感谢聂老师,当然对于xiaoyang和admin的支持和启发我深表谢意!最后,把聂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搬下来“在中国,学习、传播和研究经济学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经济学将在解决中国各大问题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要有信心。经济学强调的自由竞争、保护产权和协调博弈将有利于中国导向一个法治社会。大家努力学好,传播好,总会有作用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另外,几位网友因为在访谈中表现积极,成为本次活动的热心会员,表示祝贺和感谢!他们是:     ttnable,无尘第二,comcnet,周杰伦看微观,hanyong。【注意】:以上五位热心网友,查看你们的短信息,我发了消息。请尽快与我联络。谢谢啦!

  • [原创]经济学人的三级跳

    经济学的学习,是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事情,需要悟性和毅力。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悟性和毅力,就有怎样的学习状态,就有怎样的造就。所以说,悟性和毅力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对概念一清二楚,对体系融会贯通,对模型心领神会。学习的第二步,就是要做到:考察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经济问题的,即如何发现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也就是明确思考方式。学习的第三步,就是要做到:善于调查,扎实研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即如何理论结合实际,如何继承与如何发展,如何坚持与如何创新。第一步,主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文章,需要五六年,是小难。第二步,主要是学习国内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文章,需要八九年,是中难。第三步,主要是学习文史哲的知识和做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形成自己的经济观点或理论体系,需要十几年,是大难。也就是说,要做到这三步,不是三五年的事情,不是八九年的事情,甚至可以说需要几个八九年。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我们甘于寂寞,勇于突破,乐于奉献。所以说,只有我们拥有了过人的悟性和超常的毅力,才能比较顺利地走完这三步,才不会停留在死记概念和模型的阶段,进而提高自己探索和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

  • 诺贝尔经济学奖奥利弗·威廉姆森:新制度经济学命名者

    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32.9.27—)“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  奥利弗·威廉姆森被誉为重新发现“高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于他的宣传功劳,才使高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逐步发展成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威廉姆森对这一新分支的命名。当代所谓的新制度经济学,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凡勃仑、康芒斯、加尔布雷斯等人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它是以制度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因此能被当代主流经济学派所接纳的新领域。此分支的启蒙者高斯本人荣获199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继他之后;道格拉斯·诺思也戴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不仅肯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学术地位,而且显示了当代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强大生命力。  生平简介  1932年,威廉姆森出身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苏必利尔镇,苏必利尔难以称之为人才的摇篮,它那时是、现在仍然只是一个三万人的小城镇,是苏必利尔湖西岸的一个港口区,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里航运停业,因此,小城的就业就有很强的季节性。即使在战争年代造船业繁荣的时代,许多家庭仍然需要依赖副业为主。他也只是出身于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斯科特·威廉姆森和母亲露茜尔·威廉姆森之间相识时只是一个小农庄里的中学教师,他父亲教物理、化学、手动课,并且是该校棒球队的教练,他母亲则教拉丁文、法语、德语。她是这所中学的校长。斯科特和他的“头儿”结婚后,参与了岳父的不动产生意的经营,直到退休。苏必利尔的学校师资力量也并不算雄厚。除了一个小小的教区教育体系之外,城里仅有公立学校。  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也并不是威廉姆森早期而为之的。起先,他曾想成为一名律师。但在读高中时候却喜欢上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并谈论起成为一名工程师。那么,是什么使他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作出了公认的成就呢?从威廉姆森的实际经历来看,至少有以下因素。师承和交往。他父母是普通知识分子,但也具有各自的优良品格。母亲聪慧,有语言天才,且及其神往于至善至美的境界;父亲热心公益,为人慷慨,秉性廉政。这都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毕业后,他学业起步不高,去黎庞学院完成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提供的联合教学大纲,刚进黎庞学院,威廉姆森的能力和学业都并不很出色。但不久,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而终于赶上去。原来的教学大纲是需要在黎庞学完3年才去麻省继续读2年,以完成全部课程,但入学2年后,他就进入这所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浓厚的研究空气给他以很深刻的影响。  1958年,威廉姆森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的哲学博士学位,这个专业领域在当时是不很明确的,他专攻市场学。当它学了以保罗·萨缪尔森著作为教材的经济学课程后,他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广泛地选修了诸如肯尼思·阿罗等人的经济学理论课程。1960年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位。新的兴趣最终使他下定决心去卡内基工程学院完成自己的哲学博士学位,并走上了在经济学理论研究工作中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生涯。  卡内基学院的研究活动十分活跃。学生们尊重老师,但低年级学生并不排斥参加研究。事实上,完全可以期望大部分学生在获得学位之前都能发表论文。威廉姆森就读期间,赫伯特·西蒙对卡内基学院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他的活动领域包括经济学、统计、会计学、心里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组织理论和政治学。他在这些领域里都发表过重要的论文。而理查德·西厄特(主要贡献是发展了厂商行为理论)、阿伦·梅尔泽(主要贡献是货币同经济活动和价格关系的理论),对他在卡尔基学院时学术思想逐步成熟也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影响力。1963年,威廉姆森获得了卡内基一德梅隆大学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他先后与彼得·戴蒙德(主要贡献是最优税收、不确定性和一般均衡理论)、戴维·莱德勒(主要贡献是货币理论)、丹尼尔·麦克法登(主要贡献为计量经济学)、西德尼·温特(主要贡献为厂商和工业理论)、阿门·阿尔钦(产权理论主要代表之一)、戴尔·乔根森(主要贡献是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安东尼·唐斯(主要贡献在于将经济分析应用于研究民族政党和官僚主义组织的政治理论)、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和家庭经济学的先驱者,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罗德·德姆基茨(主要贡献在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克劳斯·罗斯(主要贡献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托马斯·萨金特(是合理预期理论的主要贡献者)等等这一长串杰出学者共过事,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拓展了视野。  重视实践。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我回顾我所研究过的课题时,我感到时间十分重要”。  威廉姆森在读书时就为今后的时间活动打下了基础。在苏必利尔的夏季,每个学生都会从事某种体力劳动。在求学期间,威廉姆森曾粉刷过房屋,曾为一个挖掘工安放下水管,还做过汽车装配工的助手,曾在当地炼油厂的试验室里找过一份工作。这一切,形成了他今后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1955年,由于取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后的第一份工作,威廉姆森成为美国政府的一名项目工程师。这使他能经常参观项目所涉及到的那些政府部门和企业,那些大企业的开创者的素质,深深地打动了他,并充分了解了科层组织是如何运作的。这份工作还使他有机会去日本、韩国和台湾,以及遍访世界各处。这为他此后的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工业组织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之后,1966年9月他再次从事了实际工作:他在华盛顿担任了反托拉斯部长的特别助理。这11个月的工作使他有充分的机会经手了一系列重要的反托拉斯案子,也深入地了解企业兼并中会发生的种种问题。这些经验对他今后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注重跨科学的研究。作为以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学士,威廉姆森有着扎实的数理基础。取得博士学位后,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工业组织。1965年夏天,当他正以最大的工作量来研究如何评价厂商规模界限问题时,他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与阿门·阿尔钦、加里·贝克尔、哈罗德·德姆塞茨等组织的一群对产权经济学有兴趣的学者相聚了,并开始对产权理论有更大的兴趣。在反托拉斯部工作期间,他与该部评价处从斯坦福和哈佛聘来的一批十分出色的年轻律师有了密切的配合关系,使他对法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当他重返宾州大学实施新公共政策分析的哲学博士计划,需要开设的组织理论课程时,终于有了崭新的眼界,这就使他转向了交易费用经济学。  他的研究是从劳工组织这一分支开始的。和他同一工作的是他的研究生杰弗莱·哈里。哈里的妻子是一位律师,她提醒说这项研究必须注意组织与劳工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市场与组织》一书逐渐形成。  1977—1978年,威廉姆森在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工作时,密切注意了法学界关于合同法的最新研究成果。麦克耐尔对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关于契约类型所作的区别,启发了他的研究思路,并由此而发表了重要论文《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管理》。  正由于他在跨科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1983年威氏被聘任为特意把法学院和组织管理学院合并起来,并且后来还包括了经济学的“耶鲁组织与管理学院”的院长。  重视办刊物。威廉姆森在学术生涯中十分重视办刊物。他从1973年,开始为《贝尔杂志》的副编辑,以后仍担任该刊物的编辑和合作编辑。他使交易费用经济学成了《贝尔杂志》的新方向,并由此使该杂志迅速发展。在1975—1979年的论文获奖方面,《贝尔杂志》在各经济学刊物中居第8位。  他在耶鲁任职后,又创办了一个新刊物《法律、经济学和组织杂志》,以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威氏深信,法律,经济学和组织理论的交叉,肯定是富有等国的。  当然威氏在政治中也有不足之处。他的出版物虽然立论小心、逻辑严密。但文字晦涩,十分难懂。这是经济学界公认的。连他自己也都不讳言这一点。  

  •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招聘机械专业、经济专业研究生实习)

    【招聘方简介】: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应聘专业要求(按优先级排序)】:1、研究生2、机械制造或相关专业3、经济方向4、较强的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5、英语熟练6、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及国内外政策变动方向【实习(研究)方向】:1、国外资料搜集、整合及翻译2、产业经济研究3、技术经济研究与咨询4、数据库建设与项目管理【实习待遇及相关情况】:兼职,每周至少到岗三天;发放实习津贴;提供午餐;2010年1月中旬开始实习,实习期不低于三个月【实习地点】: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应聘资料】:1、本人简历(含专业研究方向);2、本人作品:翻译的作品(一篇以上)3、导师姓名、研究方向、参与的课题与著作清单(可体现在简历中)。应聘资料发邮件至:ccykfddx@yahoo.com.cn主题格式:应聘研究助理+姓名+学校和专业

  • WISE联手科斯研究院合作举办新制度经济学研讨会将于12月开幕

    由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与罗纳德·科斯研究院(TheRonaldCoaseInstitute)共同主办的新制度经济学研讨会将于12月13日在厦门大学拉开帷幕,会议将持续7天,于12月19日结束。罗纳德•科斯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教授命名,旨在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研究。罗纳德•科斯研究院鼓励新制度经济学范围内的比较分析、跨国研究和多领域的合作,并注重选择对新制度经济学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青年学者,为他们创造互相交流的平台,加强资深成名学者和青年学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新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的主要参加对象主要为青年学者和高年级的研究生,目的在于促进青年学者之间、青年学者和资深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帮助青年学者尽快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对参会者的筛选主要以申请人所提交的研究摘要为基础。在为期一周的研讨会中,研讨会为每一位讲演者都会安排一至两位专门的评论人,入选参会者有机会就各自的研究论文作两次报告。第一次报告是在小范围内举行,由指定的专家和同行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在修改以后,参会者需要对与会专家作一次更正式的论文讲演。今年在厦门大学举行的新制度经济学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位在经济治理领域(EconomicGovernance)做出杰出贡献的ElinorOstrom教授和OliverWilliamson教授,这两位都是科斯研究院的成员。包括之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肯尼思•阿罗教授、罗纳德•科斯教授和道格拉斯•诺思教授,科斯研究院已共有五位成员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光环。另一方面,今年也正好是罗纳德•科斯教授发表其开创性的关于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论文的50周年纪念。据悉,本届研讨会将邀请十余位学者担任讲师和各分小组的讨论者和组织者,其中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将应邀担任主题演讲嘉宾。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20余位青年学者有幸入选,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和著名学者一起充分交流各自的研究计划。WISE的方颖教授和孟磊教授也应邀在研讨会上报告各自的研究论文。成立4年以来,WISE随着研究人员规模地不断扩大,其学科发展也从最初的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和劳动经济学扩展到经济学的其他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研究。此次WISE和科斯研究院共同举办高水平的新制度经济学研讨会,即旨在扩大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界和国际新制度经济学界的联系,为WISE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高水准的交流平台。(邓晶晶)http://wise.xmu.edu.cn/viewNews.asp?id=2212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