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原创] 教育经济的发展与第四产业的兴起

    教育经济发展与第四产业的兴起何宗海人类自有教育产生以来,教育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里所说的教育经济,是指随着教育产业的逐渐兴起而兴起的经济效应和经济现象,等同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概念,区别于教育经济学所研究的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教育市场存在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必然需要进行市场调节。其实,教育市场也具有受价值规律自发作用调节的商品经济属性。由于教育的特殊属性,价值规律对它的调节作用既有自发的一面,又有受公共性引导和制约的一面。教育的综合属性反映着社会事业各部门职责职能的共同特征。与教育事业同样具有公共性和产业性特征的还有文化、卫生、民政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这一领域产业经济的兴起,开始了又一新的产业分工时代,“拉动”着一个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社会公共事业在计划与市场之间搭起的宽阔的桥梁,将为新世纪人类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快速发展提供一条宽广、高速、便捷的道路。早在上个世纪年代,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就已经关注到了教育的产业属性和教育经济的发展。“于光远在《经济研究》、《教育研究》杂志上连续刊登文章讨论了教育与生产关系问题。他在呼吁建立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同时,分析了教育劳动与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力问题,首先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即‘教育劳动基本上是生产劳动,教育基本上是生产力。教育部门基本上是一个生产部门’。之后,厉以宁、邱渊、李建蔚等分别从‘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教育的经济性能’和‘教育生产性历史变迁’等方面分析了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密切关系,得出教育的生产性是财富之源的认识”(肖利宏《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及主要理论贡献》《教育与经济》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阿·费希尔在他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费希尔认为,农、林、牧、渔业等属于第一产业,工、矿、建筑业等属于第二产业,流通及服务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次产业分工以来,教育以及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科研、体育和民政福利事业等被纳入第三产业已有多年的历史。般认为,第三产业有这样个层次:流通、服务、文化教育和管理。自此,教育被赋予了产业分工,被揭示出产业属性。在我国,第三产业所包括的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四个层次中,也包括了教育等以上门类和事业。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流通和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既不能准确细致地体现教育等社会事业的丰富内涵和显著特征,又显示出在第三产业中的“另类性”。当今,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安全、公共福利、公共保障等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个人以及家庭生活的共同需求。文明的发展在细化、量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拓展着自己丰富的内涵,日益占据着更广阔的人类生活空间。公益产业无疑是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行政性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全面凸现,日益催生着一个新型产业职能化公共服务产业的诞生。由此尝试提出“第四产业”的概念。所谓第四产业,是指既区别于第一、二产业,又区别于第三产业的,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疾控)、体育、民政(残疾、福利、慈善)、环保、国防、司法、治安、社会保障、计生、宗教及民族事务等具有社会公共性和行政管理职能性的产业。“第四产业”是介于计划与市场之间的以国家行政做保障、以职能化公共服务为本质特征的“边缘产业”。以公共政策为主导、以职能性公共服务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以生产“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为产业基础,是“第四产业”的主要特征。“第四产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反映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建设程度。“第四次产业分工”的构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哲学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劳动对象”上。传统的“劳动对象”是指“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未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即纳入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现成的物质资料;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即由人们自己活动所创造的、实际上已是劳动产品的物质资料”。在“第四次产业”分工设想中,“劳动对象”已变得“模糊不清”了。以教育为例,教师是教育产业的生产劳动者,“能加工的一切对象”是学生呢?还是教师凭借自己的劳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呢?在这里,劳动对象由“物质资料”转化成了“人”。劳动的性质似乎也有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劳动资料亦即生产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人类生产的一般条件,没有它们的结合,就没有社会生产劳动”。教师作为劳动者,在他们的劳动中,怎样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呢?好不好把学生理解为“生产资料”呢?如果不这样理解,教师“就没有社会生产劳动”了?如果把“未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理解为“第一次产业分工”中劳动对象的基本特征,把“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理解为“第二、三次产业分工”中劳动对象的基本特征,那么,劳动对象由“物质资料”向“非物质资料”即“人本身”的转化,就成为人类“第四次产业分工”区别于前三次产业分工的一个本质特征。教育及“第四产业”的生产要素中,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这一“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变成了“人的要素、与人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物的要素”的“引退”,并没有影响这类劳动的正常进行。由此我们看到了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生产要素中,“物”非“物”的演化趋势,使得生产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化了。近年来,理论界有人提出“废物再利用是第四产业”,也有人提出“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立论者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经过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废物再利用”和“信息产业”,就其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来讲,仍然没有脱离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这一“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就其生产方式及其产品形态来讲,仍属于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仍属于“制造业”或“服务业”的范畴,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第四次产业分工”呼唤着公共意识、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制度;呼唤着公共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呼唤着更多公共产品的问世。说明:本文节选自作者《教育的属性2007》一文,全文包括:教育的公共性(内含公益性、公平性、差异性和行政性)、教育的产业性(内含公私性、功利性、投资及消费性和经营性)和教育经济的发展与第四产业的兴起。敬请阅读,批评指导。

  • 【学术活动】教育经济学读论文之一:中国名牌大学是否更容易造富(1)

    作为版上学术活动之一,本人发起读论文,谈基础的系列活动。希望大家纷纷表达观点。清华大学李宏彬等人今年发表在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的最新论文:DoesattendingelitecollegespayinChina?作者简介:李宏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宏彬,1972年5月生,199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获金融学学士学位,1995年赴美留学,2001年获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2006年获终身教职,2007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7年调入清华,任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来自清华网页)。其个人在ideas的网页为http://ideas.repec.org/e/pli72.html,可以下载相关论文。这篇论文赢在数据。但是我觉得直接讨论论文,会导致我们失去很多有营养的思考。所以,我建议大家先不要读,先讨论一下几个问题:1,你觉得中国高考制度是否有利于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生?2,针对北大清华毕业生工资均值大体高于其他院校,你觉得应该有什么样的解释?你觉得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合理吗?3,假设用的2010年毕业生的签约工资数据来说明,北清毕业生工资的确高于其他学校,你认为会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等楼盖的差不多了,我会上传论文,然后跟大家一起分析这篇论文的利弊。为了公平起见,我暂时不读这篇论文(除了摘要)。下面我表达我的看法:高考制度基本上能够保证选择出读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在一个社会有创新精神的个体比例,很难超过10%。所以,高考制度选拔了大量优秀具备学习能力的学生,这基本上能说明这些学生是有竞争力的,至少在中国。我觉得北清学生工资比较高有如下解释:学校提供的社团平台高,容易结识企业高层;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习扎实;本身比较优秀,学习东西更快;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较好的reputation。但是用工资来衡量教育回报,还是有问题:进财政部/证监会等技术性部门,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跟进入同工资的企业比,回报明显十分高。如果用2010年毕业数据来说明问题,我觉得问题如下:1,2010年经济不景气,很多学生是依托家庭关系找到比较好工作;因此存在家庭效应;2,2010年国有企业招聘规模要大于私有企业规模;而北清在进国企方面,具有天然的reputation优势;欢迎大家发言。

  • [下载]《教育经济学手册第1卷》(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1)

    HandbookoftheEconomicsofEducation:1(HandbooksinEconomics)(Hardcover)byErikA.Hanushek(Editor),F.Welch(Editor)Hardcover:865pagesPublisher:NorthHolland(30Oct2006)LanguageEnglishProductDescriptionTheHandbooksinEconomicsseriescontinuestoprovidethevariousbranchesofeconomicswithhandbookswhicharedefinitivereferencesources,suitableforusebyprofessionalresearchers,advancedgraduatestudents,orbythoseseekingateachingsupplement.Withcontributionsfromleadingresearchers,eachHandbookpresentsanaccurate,self-containedsurveyofthecurrentstateofthetopicunderexamination.Thesesurveyssummarizethemostrecentdiscussionsinjournals,andelucidatenewdevelopments.Althoughoriginalmaterialisalsoincluded,themainaimofthisseriesistheprovisionofcomprehensiveandaccessiblesurveys.*Everyvolumecontainscontributionsfromleadingresearchers*EachHandbookpresentsanaccurate,self-containedsurveyofaparticulartopic*TheseriesprovidescomprehensiveandaccessiblesurveysVOLUME1IntroductiontotheSeriesContentsoftheHandbookPrefaceChapter1PostSchoolingWageGrowth:Investment,SearchandLearningYonaRubinsteinandYoramWeissChapter2Long-TermTrendsinSchooling:TheRiseandDecline(?)ofPublic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SandraE.BlackandKennethL.SokoloffChapter3HistoricalPerspectivesonRacialDifferencesinSchoolingintheUnitedStatesWilliamJ.CollinsandRobertA.MargoChapter4ImmigrantsandTheirSchoolingJamesP.SmithChapter5EducationalWagePremiaandtheDistributionofEarnings: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FrancoPeracchiChapter6EducationalWagePremiumsandtheU.S.IncomeDistribution:ASurveyDonaldR.DeereandJelenaVesovicChapter7EarningsFunctions,RatesofReturnandTreatmentEffects:TheMincerEquationandBeyondJamesJ.Heckman,LanceJ.LochnerandPetraE.ToddviiviiiContentsoftheHandbookChapter8TheSocialValueofEducationandHumanCapitalFabianLangeandRobertTopelChapter9WhyHasBlack–WhiteSkillConvergenceStopped?DerekNealChapter10EducationandNonmarketOutcomesMichaelGrossmanChapter11DoesLearningtoAddupAddup?TheReturnstoSchoolinginAggregateDataLantPritchettChapter12InterpretingtheEvidenceonLifeCycleSkillFormationFlavioCunha,JamesJ.Heckman,LanceLochnerandDimitriyV.MasterovAuthorIndexSubjectIndexVOLUME2IntroductiontotheSeriesContentsoftheHandbookPrefaceChapter13UsingWagestoInferSchoolQualityRobertSpeakmanandFinisWelchChapter14SchoolResourcesEricA.HanushekChapter15DrinkingfromtheFountainofKnowledge:StudentIncentivetoStudyandLearn–Externalities,InformationProblemsandPeerPressureJohnBishopChapter16Schools,Teachers,andEducationOutcomesinDevelopingCountriesPaulGlewweandMichaelKremerContentsoftheHandbookixChapter17HasSchoolDesegregationImprovedAcademicandEconomicOutcomesforBlacks?StevenRivkinandFinisWelchChapter18TeacherQualityEricA.HanushekandStevenG.RivkinChapter19TeacherSupplyPeterJ.DoltonChapter20Pre-School,DayCare,andAfterSchoolCare:Who’sMindingtheKids?DavidBlauChapter21TheCourtsandPublicSchoolFinance:Judge-MadeCentralizationandEconomicResearchWilliamA.FischelChapter22IncomeandPeerQualitySortinginPublicandPrivateSchoolsThomasJ.NechybaChapter23PublicInterventioninPost-SecondaryEducationThomasJ.KaneChapter24USHigherEducationFinanceMichaelS.McPhersonandMortonOwenSchapiroChapter25IncomeContingentLoansforHigherEducation:InternationalReformsBruceChapmanAuthorIndexSubjectIndex

  • 【教育经济学基本知识2】什么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在“什么是教育经济学”(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52984-1-1.html)中我们提到,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出现是以“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为标志的。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教育是否真的提升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如何度量等主题始终伴随着教育经济学的成长。既然它如此重要,我们这次就单独谈谈这个概念,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参与讨论!人力资本是人类自身固有的从事生产创造的能力。在舒尔茨提出这个概念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可以把资本与人联系起来。回想一下,古典经济学的资本都有哪些?土地、资金、厂房、原料……是的,这些都是资本。可是舒尔茨发现,经济增长当中总有一部分不能够用这些资本来解释。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在秘密的发挥作用呢?你一定猜对了,是人力资本。当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从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误差项中解救出来的时候,教育经济学就真正诞生了。(注:舒尔茨之前,包括斯密、马歇尔都对这个概念有贡献,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的提出和应用它。所以这个荣誉落到舒尔茨的身上)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比如学校教育、参加在职培训、健身美体等等,凡是有利于提高工作能力的事情,都可以说“我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如果把这些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当中,这些都可以算作“投资”。比如,上学和参加培训是要交学费的,上好的学校或者参加热门行业培训(想想CFA培训和考试)更是所耗不菲。你说健身可以不花钱,好吧,投入不仅限于资金,还有你的精力。那么,花了这么多钱、投入了很多年的学习时间到底值不值?能不能增加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如果你提出了这个疑问,那恭喜你,你找到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教育投资的私人回报投资人力资本的目的是增加未来的收入和福利。这种投资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支付学费)和机会成本(上学期间如果去工作获得的收入)。投资的受益,可能是参加工作的收入更高,也可能是改善的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等等。我们可以推想,一个投资人力资本更多的人应该比一个投资较少的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没有人会放弃工作的机会而去读书了。低迷的大学生就业率和低廉的大学生薪资会降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就是这个道理。在这方面,教育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推进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它为解释就业歧视、失业问题、移民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和解释思路。尽管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收入增加、健康水平提高、更好的生活品味等等,但是在实际研究方面,人们一般还是更愿意研究工资这样显见的指标。在谷歌学术,关于教育与工资的关系研究汗牛充栋。本版学术论文讨论第一期fgleric版主的系列讨论:“中国名牌大学是否更容易造富”(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53086-1-1.html)就是很好的例子。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跟进参与一下!实际上,不同阶段的教育回报对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我们会继续讨论下去。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投资教育对自己是有好处的。那么,我受更多的教育对社会有好处么?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是否具有好的外部性。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很多学者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有两种趋向:1.经济的外部性,尤其是收入的外部性。高技能高收入的人会提高那些低技能低收入群体的工资么?2.非经济的外部性,如犯罪率、公民意识、社会文明程度上的外部性。关于教育外部性,推荐大家阅读:Acemoglu,DandAngrist,J.(2000)Howlargearehuman-capitalexternalities?Evudencefromcompulsoryschoolinglaws.NBERMacroeconomicsAnnual15.Ciccone,AandPeri,G.(2006).Identifyinghumancapitalexternalities:TheoryandApplications.ReviewofEconomicStudies73.

  • [下载]《教育经济学手册第2卷》(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2)

    HandbookoftheEconomicsofEducation:2(HandbooksinEconomics)(Hardcover)byErikA.Hanushek(Editor),F.Welch(Editor)Hardcover:727pagesPublisher:NorthHolland(10Jun2008)LanguageEnglishProductDescriptionTheHandbooksinEconomicsseriescontinuestoprovidethevariousbranchesofeconomicswithhandbookswhicharedefinitivereferencesources,suitableforusebyprofessionalresearchers,advancedgraduatestudents,orbythoseseekingateachingsupplement.Withcontributionsfromleadingresearchers,eachHandbookpresentsanaccurate,self-containedsurveyofthecurrentstateofthetopicunderexamination.Thesesurveyssummarizethemostrecentdiscussionsinjournals,andelucidatenewdevelopments.Althoughoriginalmaterialisalsoincluded,themainaimofthisseriesistheprovisionofcomprehensiveandaccessiblesurveys*Everyvolumecontainscontributionsfromleadingresearchers*EachHandbookpresentsanaccurate,self-containedsurveyofaparticulartopic*TheseriesprovidescomprehensiveandaccessiblesurveysCONTENTSOFVOLUME2IntroductiontotheSeriesvContentsoftheHandbookviiPrefacexxiChapter13UsingWagestoInferSchoolQualityROBERTSPEAKMANANDFINISWELCH813Chapter14SchoolResourcesERICA.HANUSHEK865Chapter15DrinkingfromtheFountainofKnowledge:StudentIncentivetoStudyandLearn–Externalities,InformationProblemsandPeerPressureJOHNBISHOP909Chapter16Schools,Teachers,andEducationOutcomesinDevelopingCountriesPAULGLEWWEANDMICHAELKREMER945Chapter17HasSchoolDesegregationImprovedAcademicandEconomicOutcomesforBlacks?STEVENRIVKINANDFINISWELCH1019Chapter18TeacherQualityERICA.HANUSHEKANDSTEVENG.RIVKIN1051Chapter19TeacherSupplyPETERJ.DOLTON1079Chapter20Pre-School,DayCare,andAfter-SchoolCare:Who’sMindingtheKids?DAVIDBLAUANDJANETCURRIE1163Chapter21TheCourtsandPublicSchoolFinance:Judge-MadeCentralizationandEconomicResearchWILLIAMA.FISCHEL1279Chapter22IncomeandPeerQualitySortinginPublicandPrivateSchoolsTHOMASJ.NECHYBA1327Chapter23PublicInterventioninPost-SecondaryEducationTHOMASJ.KANE1369Chapter24USHigherEducationFinanceMICHAELS.McPHERSONANDMORTONOWENSCHAPIRO1403Chapter25IncomeContingentLoansforHigherEducation:InternationalReformsBRUCECHAPMAN1435Acknowledgements1499References1500AuthorIndexI-1SubjectIndexI-19这是第一卷的网址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348285-1-1.html美中不足是缺少第4章这是发展经济学第4卷的网址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347149-1-1.html都是非常好的材料为楼主加精[此贴子已经被jiangzhongyu于2009-3-2514:36:45编辑过]

  • 【学术活动】教育经济学读论文之一:中国名牌大学是否更容易造富(3)

    的讨论。前面的三次讨论:(1)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53086-1-1.html(2)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53618-1-1.html(3)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54373-1-1.html本次讨论分为三个部分【在同一个帖子之内】:第一部分:看基本结构和基本结论第二部分:他讨论具体数据和计量技术第三部分:大家对研究细节的探讨。第一部分:看基本结构和基本结论研究动机:211学校是国家创新的重要变量;而98年大学扩招之后,对教育质量的研究则有待挖掘。本文学校样本:211学校【呵呵,谢谢之前有人对985和211的澄清,我本人对这两个划分的确不清楚】教育回报研究标准:wagepremium【呵呵,的确如大家所说,缺乏非工资性的衡量;如果样本足够大,的确是可以研究创业/公务员等的子样本研究】本文利用中国2010年大学毕业生数据,发现:·只控制是否属于211学校,精英大学毕业生的毛收益率高达26.4%;·继续控制了高考分数,专业,学校位置,毛收益率高达20.4%;【点评:基本上各位网友都讨论到,尤其是争议很大的高考分数】·继续控制个人特征(性别和年龄),家庭背景(父亲教育程度、父母收入、父母政治身份,是否当地居民,入学前户口,兄弟姐妹数)之后,该收益率降为10.7%。【点评:各位网友基本讨论到,但是家庭收入、当地居民、入学前户口、兄弟姐妹书并无人提及;这个类似“出身”的控制,基本上将收益率拦腰斩断:举个很粗扩例子,来自外省农村、非独生子女的普通家庭学生,要比当地城市户口的学生,月工资低500元左右(假设平均工资5000元/月)】·对于父亲教育水平较高的女性学生,工资溢价更大;【点评:有人能直觉解释一下么?】·在精英大学的人力资本和经验积累(大学英语考试,是否党员,学生社团领导,专业证书,兼职工作经验),则基本上解释了工资溢价的大部分(点评:正如大部分网友所言,名校的确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让其学生有更好的人力资源积累)。因此,在中国大学造富讨论(1)【以下简称讨论1】中,基本上大家的讨论能在本文中出现;而大家提出的出国分流等,则在本文中没有体现。下面看本文如何成功的利用有限的数据,说明了在精英大学中的教育回报(本次讨论纯粹为学术,并无任何宣传精英学校的意图与倾向;关于高考制度的政治性评论,请勿在本帖中回复,请去有关版面讨论。)文献回顾部分:Danieletal.研究出大学质量对年轻男性学生工资有正的影响;Behrmanetal利用双胞胎数据减少样本选择bias(以后会提及这一方法;在samplesize并不足够大以及随机性不够时,该方法可有效减少samplesectionbias,有人愿意普及一下该方面的知识欢迎跟帖),依然支持该结论;Breweretal利用结构回归(该方法需要有扎实的概率空间和动态优化基础,是目前学术市场上比较fashion的方法,呵呵),也正是该观点。DaleandKrueger(2011)则得出相反的结论(在paper讨论中,并无特别robust的结论,因为在前沿性的研究中,每篇发表的论文都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假设做分析,因此结论相反则往往是各种idea不断竞争的结果;希望大家不要总是用某一个人的研究来批驳另外一个人的研究,也希望大家讨论时平心静气,不要给我发站内信让我接受你海量阅读得出的无懈可击的结论。)本文新鲜点:继续深化了中国教育回报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之前有:LiandZhang,1998;FleisherandWang,2005;Yang,2005认为1980s和1990s,教育回报并不高;但是Zhangetal.,2005发现自2002年以来在城市的高等教育回报上升剧烈;Liuetal.,2010将其归结为制度变革等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增大(点评:需求方面的分析)。(在本帖内续)

  • 高等教育经济学(王培根主编)

    高等教育经济学(王培根主编)的一书是目前最好的一本格式:pdf非扫描版本可以复制内容出版年月:2004年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内容提要:高等教育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年轻学科。近几年,在一批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出版了一批颇具特色的论著、教材,使这一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如何置身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融入教育国际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之中,并适应其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一学科的现状来说还远远不够。本书是适应社会及高校教学、研究、管理的需要,积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同时博采众家之长,深入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高等教育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年轻学科。近几年,在一批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出版了一批颇具特色的论著、教材,使这一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如何置身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融入教育国际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之中,并适应其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一学科的现状来说还远远不够。本书是适应社会及高校教学、研究、管理的需要,积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同时博采众家之长,深入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目录:第一章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形成第一节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第二节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节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第二节人力资本理论第三节教育制度经济思想第三章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一节高等教育与现代经济增长因素的关系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四章高等教育服务产业与教育资源配置第一节高等教育服务产业与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第二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其他要素市场的关系第三节人才资源宏观配置与人才资源市场第五章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第一节高等教育供求理论分析第二节高校教师的需求与供给前言:高等教育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年轻学科。近几年,在一批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出版了一批颇具特色的论著、教材,使这一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如何置身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融入教育国际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之中,并适应其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一学科的现状来说还远远不够。本书是适应社会及高校教学、研究、管理的需要,积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同时博采众家之长,深入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高等教育无疑必须按教育规律办学,进行学术探究,但它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按产业划分标准,应届服务性产业。一方面政府不能把高校推向市场而放弃对解压密码:Downloads

  • 【公开课】MIT:教育经济学

    【增加语】:有人站内信问我该怎么去学习众多的opencourse。我没有特别好的经验,只不过不要带着一口吃成胖子的雄心以及三天打鱼的惰性。我觉得每周拿出1天时间的时间,认真去学习即可;然后按照老师的作业,认真完成;给自己设定好deadline很重要,譬如周末晚上9点之前一定要完成作业;到了期中那一周,就跟平常一样拿出1周时间反复复习。这样下来,一学期能同时学好2个opencourse,同时还不忘自己学校的课程,这已经很不错了。讨论的话题:1-2Introduction:Definingtheeducationalproblem3Humancapitaltheory:Thebasiceconomicperspectiveoneducation4Earlychildhoodeducation:Howimportant?(PDF)5Whendidearningsbecomesodependentoneducation?(PDF)6-7Doourregressionestimatesoverestimatetheimpactofeducationonearnings?Thecaseofabilitybias.(PDF1)(PDF2)7-8Ifthereturntoeducationisreal,doesitreflectskillslearnedorisitasignal?(PDF)9-10Whyhastherateofreturntoeducationincreased?(PDF1)(PDF2)11Whatskillsarenowrewardedintheworkplace?(PDF)12Midterm(PDF)13-14Dosmallerclassesraiseachievement?(PDF1)(PDF2)15-16Schoolvouchersandparentalchoice(PDF1)(PDF2)17-18Schoolaccountability,standardsandtesting(PDF)19-20Teacherqualityandteachertraining(PDF)21-22Cantechnologycomplementwhatteachersdo?(PDF1)(PDF2)23Highereducation:Basicissuesandstructure(PDF)24-25Highereducationpolicy(PDF1)(PDF2)公开课的好处是,把该教授对该领域的认识做了初步总结;个人感觉这对于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topic还是很有帮助的。要进一步增强对某个topic的理解,还是要自己进一步挖掘相关paper阅读,仅仅靠公开课无法深入。这个公开课后面还跟了相关的课后作业和两次考试,对于想要进入该领域的本科/硕士以及博士一年级学生,还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 教育经济

    教育经济学沿革  自教育产生以来,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一些学者就对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作过一些论述。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教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也不可能对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出量的计算。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教育对改革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对教育经济效益问题的日益重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斯密、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等人,对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不少论述。例如,斯密提出:“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兼取利润。”  但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美国舒尔茨、英国维泽、美国贝克尔等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这一论点成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许多教育经济学著作的理论出发点。  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估算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估算个人的教育投资和收益以及收益率;教育同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教育同劳动力市场变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测未来的劳动力供求;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以便尽可能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等等。  教育经济学以教育在经济增长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在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和规律的同时,并根据设定的前提,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  70年代末以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国可能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多少,归根结底要受本国财力所制约。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经费的绝对额,以及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  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即单靠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建成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社会的。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它既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又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社会评价标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还是劳动者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教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出现。关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等研究,使人们清晰和实证地认识到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属性。70年代初出现的筛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70年代末出现的教育的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和批判,同时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教育投资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各国的教育投资热情在8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下降,教育财政出现紧缩。尽管如此,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动摇。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仍然予以高度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继续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着有力的支持。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出现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系统作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有知识的人才的发源地,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编辑本段]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形成  远在教育经济学形成之前,国内国外已有很多关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思想。  在我国,先秦诸子即认识到发展教育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条件;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也都认识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如孔子的“庶富教”的思想,说明了人口、经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颜元的“实学”“实行”的思想认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在西欧,古希腊的柏拉图也论述过教育对生产所起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低下,生产劳动还基本上处于简单的体力劳动阶段,知识和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还很少,因而人们也只是认识到教育和经济之间的一些联系,但还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也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  17世纪到19世纪初期间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产生并得到了发展,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影响,并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对教育的经济意义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教育经济思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学和教育学自身发展的限制,还不可能形成一门独立的教育经济学科。  其后近一百多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的教育经济思想,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近代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古襟和杨贤江。古襟1934年发表《中国教育之经济观》,运用了经济的观点阐述教育问题,辩证地论述了教育和经济的制约关系;杨贤江所著的《新教育大纲》论述了教育能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认为科学因实用而生,而进步。西方学者主要有大卫·李嘉图和马歇尔等。大卫·李嘉图提出教育投资的基本思想,马歇尔提出生产要素包括教育,教育要由国家投资等。众多的教育经济思想初步形成,这些教育经济思想为以后教育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 《教育学术月刊》欢迎教育经济学领域研究者赐稿!

    在下是《教育学术月刊》的编辑,欢迎教育经济学领域研究者赐稿!一、期刊简介《教育学术月刊》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江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期刊。2008年由《江西教育科研》更名为《教育学术月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长期以来,本刊致力于繁荣教育科学,深化理论研究。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有常理基础的研究,注重事实判断优先价值判断,注重连续性研究,注重规范性研究。大力推介思想上和学术上具体高标准、高水平的创新力作。竭诚服务于教育理念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实践工作者。连续多年转载率和引用率位居全国教育理论期刊前列。二、重大调整从2013年开始,本刊将进行重大调整。一是逐步形成常设栏目与研究专题相结合的刊物结构。常设栏目为:理论前沿、政策与管理、老师与学生发展、课程与教学。研究专题主要刊发任一领域重大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成果。二是本刊倡导有学理基础的实证研究。欢迎规范的定量研究,也鼓励不同学科视角的质性研究。三是增加优质稿件篇幅。一般稿件篇幅以六千到一万字为宜,上乘之作不限篇幅。2013年初选专题如下(包括但不限于):1、教育现代化研究;2、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3、基础教育课改与教学适应性;4、学校布局调整;5、教师管理与城乡教育一体化;6、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研究;7、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8、教育培训机构治理;9、家校合作教育;10、大学治理研究;11、大学学术规范;12、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三、欢迎投稿热忱欢迎教育与经济领域的研究者赐稿,本刊特别欢迎有学理基础的、规范的实证研究!投稿邮箱:1、jyxsyk@126.com(编辑共用邮箱);2、toyours@qq.com(小编本人邮箱)邮件主题为文章题目。期待您的批评建议!(可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网站,“政务公开-教育科研-教育学术月刊”的路径浏览本刊最新信息。)附:1、教育学术月刊封面2、稿件规范3、2012年总目录======================2013年3月7号更新:1、不收版面费。佳作不限篇幅。2、审稿周期三个月,期间可与投稿编辑联系,查询文章情况。3、教育经济、教育管理、教育财政等实证类文章,建议直接投本人邮箱:toyours@qq.com。4、不与论文发表合作、买卖类的人交流,请自重。5、具体投稿问题可简短邮箱交流。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