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论文致辞
  • 一般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_论文范文

    一般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_论文范文 一般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          一、科学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首创的科学管理制度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管理理论并不是泰罗一个人的天才发明,而是他和他的同事对管理思想进行综合整理的成就。正如英国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所指出: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十九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套思想。科学管理理论主张实施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向管理要效率。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的科学管理要求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他认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他,都能成为一流的工人;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来激励工人发挥潜能;对雇主和工人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实现两者协调和合作基础的建立,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能量。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来讲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讲,他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出了职能工长制;并为组织管理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例外原则。它其中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包括:   1.追求科学的用人之道   (1)精心地挑选员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认为要科学地挑选工人。那么怎样挑选工人呢?泰罗把工人分成两类,即头等工人和二等工人。所谓二等工人是指那些在身体条件上完成能够胜任工作但十分懒惰的工人……从身体条件上看,他们能够成为头等工人,但是他们顽固地拒绝当'头等'工人,泰罗认为,应该按照这些头等工人的情况来确定劳动的方法和劳动的时间,而且由于这种劳动定额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的,所以会使工人的劳动中效率更高、更快乐和更健康。   (2)科学地培训员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工人的科学教育和培训。泰罗认为,要对工人进行科学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应该把工人一个个地交由一位称职的教师,用新的操作习惯去培训,直到工人能连续而习惯地按科学规律(这是别人设计出来的)去操作。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泰罗这种把科学和科学地选择、培训出来的工人结合在一起,突破了前人只能靠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效率的思维界限,使资本主义和财富飞速增长。   泰罗认为要科学地选择和不断地培训工人,要注意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点,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为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性格。管理人员必须注意观察,掌握每一个工人的性格发现其优点;为每个工人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并通过各种帮助完成其计划。   2.强调运用合适的激励手段   泰罗强调从工人物质和心理两方面来调动其积极性。管理者要懂得善待工人,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促使每个工人发挥他最大的能耐,以最认真而扎实的操作,全部的传统知识、技艺、才华和善意,即工人的积极性,来为雇主创造最大可能的利益。   (1)物质激励刺激。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1895年泰罗提出了自己的计件工资方案。其中包括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这种付酬制度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泰罗以这种有奖有罚的报酬制度来督促和鼓励工人完成或超定额。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这样做,既能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2)心理需求的沟通与满足。第一,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一种管理制度不论怎样好,都不应死板地应用。在雇主和工人之间始终应该维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他强调劳资双方的沟通和保持企业内部协调的人际关系。第二,他已经认识到激励对满足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需求的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作用。如在该书中,泰罗提到调动工人积极性,除了提高工资外,还可以快速提拔或晋升、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又如,对工人的建议,应给予充分的荣誉,并发给一笔奖金作为酬劳。可见,泰罗的重视物质奖励的同时,已经注意到精神奖励的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管理相对以前的管理行为重视了人的因素,把管理推到了新阶段,但仍是以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   二、一般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法国人,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早期就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并长期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泰罗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应于机关和社会团体。这正是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进一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法约尔通过对大型工业企业技术职能人员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分析,指出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其各种能力的相对要求不同,随着企业由小到大、职位由低到高,管理能力在管理者必要能力中的相对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其他诸如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能力的重要性则会相对下降。(2)倡导管理教育。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管理者都自以为拥有最好的方法,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行事,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间的工作。(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它其中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包括:   1.提出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管理者作为组织活动的领导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要求,他指出组织要制定出上好的行动计划,要求管理者具有对人进行管理的艺术、积极性、勇气、专业能力和处理事务的一般知识。管理者要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人员团结的关系、要能够充分挖掘创新精神。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素质能力要求不同,管理者必须具有与之地位相符合的必要能力。法约尔通过对大型企业技术职能人员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分析中,得出如下结论:工人的主要能力是技术能力。随着人的地位在等级中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也增加,同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经理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等级越升高,这种能力越起主导作用。商业能力、财务能力、安全能力和会计能力在分厂长和部门领导等级的人中有其最大的相对重要性。随着人的地位升高,这些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在每种人的评价中不断减少并趋向平衡。从车间主任或分厂长等级开始,管理比率由于其他比率的减少而增加了,其他比率都接近于全部价值的1/10。   法约尔从对各种规模工业企业领导人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中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领导人的主要能力是技术能力。(2)随着企业等级的上升,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必然增加,同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相对减少。在中等企业里这两种能力相等。(3)大型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能力。企业越大,管理能力越起主导作用。(4)商业和财务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领导人比对于技术职能的中下层工作人员起着重要得多的作用。(5)随着企业等级的上升,管理比率增大了,趋于平衡的其它部门比率减少,接近于整个价值的1/10。   2.蕴含的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和集中管理原则。劳动分工的目的是用同样的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事物,劳动分工使职能专业化和权力分散,有利于员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效率;实现集中的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地使所有组织成员的才干得到发挥和运用。劳动分工和集中管理本身是经常变化的,是在一种动态平衡过程中实现人才资源的整合利用,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约束与激励原则。法约尔提出用纪律、秩序、等级制度来管理约束员工,使其工作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限制,避免散漫、无为;并且认为每一名员工在组织中都有一个位置,每个员工都在他的位置上,员工要找到与他相适应的位置。同时法约尔也强调通过给员工的报酬来激励员工,其方法包括资金、分红、实物补助和精神奖励等。   团队原则。法约尔强调一个企业中,全体人员的团结与和谐是企业的巨大力量,要求做到组织中的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发挥人力资源的团体优势。      " 1 一、科学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首创的科学管理制度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管理理论并不是泰罗一个人的天才发明,而是他和他的同事对管理思想进行综合整理的成就。正如英国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所指出: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十九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套思想。科学管理理论主张实施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向管理要效率。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的科学管理要求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他认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他,都能成为一流的工人;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来激励工人发挥潜能;对雇主和工人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实现两者协调和合作基础的建立,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能量。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来讲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讲,他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出了职能工长制;并为组织管理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例外原则。它其中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包括: 1.追求科学的用人之道 (1)精心地挑选员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认为要科学地挑选工人。那么怎样挑选工人呢?泰罗把工人分成两类,即头等工人和二等工人。所谓二等工人是指那些在身体条件上完成能够胜任工作但十分懒惰的工人……从身体条件上看,他们能够成为头等工人,但是他们顽固地拒绝当'头等'工人,泰罗认为,应该按照这些头等工人的情况来确定劳动的方法和劳动的时间,而且由于这种劳动定额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的,所以会使工人的劳动中效率更高、更快乐和更健康。 (2)科学地培训员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工人的科学教育和培训。泰罗认为,要对工人进行科学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应该把工人一个个地交由一位称职的教师,用新的操作习惯去培训,直到工人能连续而习惯地按科学规律(这是别人设计出来的)去操作。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泰罗这种把科学和科学地选择、培训出来的工人结合在一起,突破了前人只能靠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效率的思维界限,使资本主义和财富飞速增长。 泰罗认为要科学地选择和不断地培训工人,要注意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点,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为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性格。管理人员必须注意观察,掌握每一个工人的性格发现其优点;为每个工人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并通过各种帮助完成其计划。 2.强调运用合适的激励手段 泰罗强调从工人物质和心理两方面来调动其积极性。管理者要懂得善待工人,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促使每个工人发挥他最大的能耐,以最认真而扎实的操作,全部的传统知识、技艺、才华和善意,即工人的积极性,来为雇主创造最大可能的利益。 (1)物质激励刺激。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1895年泰罗提出了自己的计件工资方案。其中包括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这种付酬制度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泰罗以这种有奖有罚的报酬制度来督促和鼓励工人完成或超定额。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这样做,既能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2)心理需求的沟通与满足。第一,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一种管理制度不论怎样好,都不应死板地应用。在雇主和工人之间始终应该维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他强调劳资双方的沟通和保持企业内部协调的人际关系。第二,他已经认识到激励对满足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需求的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作用。如在该书中,泰罗提到调动工人积极性,除了提高工资外,还可以快速提拔或晋升、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又如,对工人的建议,应给予充分的荣誉,并发给一笔奖金作为酬劳。可见,泰罗的重视物质奖励的同时,已经注意到精神奖励的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管理相对以前的管理行为重视了人的因素,把管理推到了新阶段,但仍是以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 二、一般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法国人,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早期就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并长期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泰罗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应于机关和社会团体。这正是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进一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法约尔通过对大型工业企业技术职能人员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分析,指出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其各种能力的相对要求不同,随着企业由小到大、职位由低到高,管理能力在管理者必要能力中的相对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其他诸如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能力的重要性则会相对下降。(2)倡导管理教育。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管理者都自以为拥有最好的方法,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行事,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间的工作。(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它其中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包括: 1.提出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管理者作为组织活动的领导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要求,他指出组织要制定出上好的行动计划,要求管理者具有对人进行管理的艺术、积极性、勇气、专业能力和处理事务的一般知识。管理者要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人员团结的关系、要能够充分挖掘创新精神。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素质能力要求不同,管理者必须具有与之地位相符合的必要能力。法约尔通过对大型企业技术职能人员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分析中,得出如下结论:工人的主要能力是技术能力。随着人的地位在等级中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也增加,同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经理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等级越升高,这种能力越起主导作用。商业能力、财务能力、安全能力和会计能力在分厂长和部门领导等级的人中有其最大的相对重要性。随着人的地位升高,这些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在每种人的评价中不断减少并趋向平衡。从车间主任或分厂长等级开始,管理比率由于其他比率的减少而增加了,其他比率都接近于全部价值的1/10。 法约尔从对各种规模工业企业领导人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中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领导人的主要能力是技术能力。(2)随着企业等级的上升,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必然增加,同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相对减少。在中等企业里这两种能力相等。(3)大型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能力。企业越大,管理能力越起主导作用。(4)商业和财务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领导人比对于技术职能的中下层工作人员起着重要得多的作用。(5)随着企业等级的上升,管理比率增大了,趋于平衡的其它部门比率减少,接近于整个价值的1/10。 2.蕴含的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和集中管理原则。劳动分工的目的是用同样的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事物,劳动分工使职能专业化和权力分散,有利于员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效率;实现集中的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地使所有组织成员的才干得到发挥和运用。劳动分工和集中管理本身是经常变化的,是在一种动态平衡过程中实现人才资源的整合利用,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约束与激励原则。法约尔提出用纪律、秩序、等级制度来管理约束员工,使其工作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限制,避免散漫、无为;并且认为每一名员工在组织中都有一个位置,每个员工都在他的位置上,员工要找到与他相适应的位置。同时法约尔也强调通过给员工的报酬来激励员工,其方法包括资金、分红、实物补助和精神奖励等。 团队原则。法约尔强调一个企业中,全体人员的团结与和谐是企业的巨大力量,要求做到组织中的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发挥人力资源的团体优势。 "" 1"

  • 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_论文范文​

    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_论文范文 一、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集中表现在两点: 一是地区之间严重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的济南、青岛、潍坊等地高职学校都在5、6所以上,而欠发达的滨州、德州、聊城等市都只有一所,而枣庄、临沂、菏泽等市还没有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这种严重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是造成发达地区高职学校之间对生源的激烈竞争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造成欠发达地区学生升学压力过大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短缺。 二是高职学校总体规模偏小,高职生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在社会人才结构中,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最佳比例应为1:5,我国有关专家认为是1:2.5。美国的实际情况是高职生(即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6O 以上,我国2001年的统计数字表明,高职学校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重不足30 ,而我省的情况更为严重,2002年高职学校在校生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比重仅为12.82 ,34所高职学校的在校生总数不足7.5万人,这个数量对于有9000万人口的经济大省而言极不相称,远远不能适应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习惯势力和社会偏见发达国家都有着发达的高职教育,而且高职教育和普通的大学教育同样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尊重。但在我们中国情况则大不一样,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是二等教育,进了大学本科就是干部,而高职毕业生不过是干活的,是低人一等的差事,所以,不少学习较好的高中毕业生,宁可复读再考也不接受高职学校的录取。全省高职学校的新生报到率一直不高,始终徘徊在60 左右。 (二)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不足是整个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 多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率一直在3 左右徘徊,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85年便已达到4.7 。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上,高职教育尤其严重。教育部所属高校的国拨经费,是生均6000多元,省属本科院校则不足3000元,高职学校则是少的可怜,生均1000元左右。而众所周知,高职生的培养成本是学术型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1.5倍,这使得高职学校的发展更加艰难。投入不足,使高职学校的硬件建设严重滞后,最突出的表现是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适应和满足教学需要,具体表现: 一是总量不足,有的学校在校生规模不足1000人时,就这些仪器、设备,而现在在校生达到3000多人了,但实验室、仪器、设备所增无几,出现了实验实习课排长队,打不开锣的现象,为了缓解矛盾,有的课程还未开,只好先做实验课,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是设备陈旧落后,缺乏先进性的武器。走进一些学校实验室,还能看到相当一部分是早应淘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备,毫无先进性可言。当一个高职学院的仪器设备还不如社会上一般企业的设备先进时,这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高职学校不仅在实验室建设上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在基建方面的项目资金也是微乎其微,几乎全靠学校自筹资金予以解决,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是高职学校发展的最直接的制约因素。 (三)有关政策不到位、不配套,甚至不公正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的确起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学生方面,他们没有享受到与普通本科在校生平等的待遇,如贷学金与他们无缘,高职生虽然是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我国尚未实行强制性劳动准入制度,这为高职生的就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高职学校教师正高、副高职称的评定和普通本科院校的相应职称评定捆在一起,用的是后者的评价标准,这对高职学校的教师而言显然不妥,甚至有失公允,这对高职学校的师资建设是不利的。 另外,在人事方面,高职学校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人员编制卡的太死,不少学校事业发展了,学生规模膨胀了,但人员编制都没有增加,致使师生比严重失调。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达到1:30、甚至1:40,远远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18的上限,教师超负荷运转,疲于教学,难有自修和进修的机会,这势必也会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学校自身存在的不足高职学校自身的问题,总体而言是办学质量不高,尤其是特色不鲜明,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缺乏吸引力,因此,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这种现象是由学校内部的一系列矛盾综合作用所致,如:办学理念落后,内部机制不活,师资水平不高,经营意识淡薄等等。 有的学校不仅缺乏特色,而且短期行为严重,具体表现为:不是将自身优势与市场需要相结合,而是随波逐流,赶时髦,在不具备师资的条件下,盲目上马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无保证,败坏了学校的声誉。 二、对策与建议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一系列的。因此,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自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形成合力,方能从整体上解决问题。 (-)高职学校要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省的高职学校,绝大多数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在科研、师资、管理诸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要正视这个现实,通过深化改革迎头赶上。 首先要转变观念。一是从中专教育转移到高职教育上来,要认真探索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在教育观念、教学观念、管理观念上都要实现真正的转变。二是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在办学理念上,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市场观念、经营观念,要强化品牌意识。三是要真正认识到: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是高职学校实践三个代表的最本质要求和最集中的表现。 第二,要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不要盲目和综合性大学攀比,盲目攀比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要定准自己的位置,突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是要扭住培养高层次应用性、技能性人才不放松,在培养模式上,要有自己的绝招,在人才目标、人才规格上,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所在。 第三,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切不可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砸自己的牌子。要善于把社会需求、市场需要和自己的专业优势相结合,这样才能牢牢占有市场,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增强办学活力,高职学院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 师资队伍,并搞好课程开发。 二要狠抓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三要下大气力提升科研水平,在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上大做文章,实现产、学、研的高水平结合。 四要加强校企、校银合作,拓宽融资渠道。 五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全面提高就业质量。 六要建立富于生机和活力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学校的高效运转,从而推动事业的整体发展。 在坚持特色办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就是按照上述思路不断深化改革,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几年来,招生连年爆满,毕业生供不应求,实现了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健全、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并实现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连结与贯通。 首先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产业性,又具有公益性。产业性要求高职学校要适应市场需要,树立经营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而公益性则要求政府予以大力支持。世界各国对高等职业教育都采取大力支持、积极发展的态度。美国国会通过的高等教育设备法案中,特别提到社区学院教育(高职教育),并以立法形式给予拨款。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认和保证。省、市财政每年预算多少支出用于发展高职教育,要有明确的规定,也可设立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等专项资金。要落实责任,要有专门的检查与监督。 "" 1"

  • 历史必然论”与“历史选择论”的冲突与整合

    历史必然论”与“历史选择论”的冲突与整合 提要: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属于历史必然论,这一理论没有为人的选择留下充分余地。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利用理性选择原理提出了一种历史选择论。本文认为选择具有偶然性成分,历史叙述应当重视政治人物的个人选择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宏观历史是千百万人在特定客观环境下长期选择的结果,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改变这一选择,所以完全是必然的。在对宏观历史的看法上,历史必然论与历史选择论实质上是一致的。 关键词:马克思 必然 诺思 选择 一致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了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将经过一系列必然阶段走向共产主义。马克思的历史观是一种历史必然论。远在马克思之前,世界历史上就出现过不少有名的必然论者,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就是这样的人物,他的信徒在很短时期就占领了从印度起到西班牙止的广大地带。十九世纪以来,由于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也成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必然论者。有人认为,历史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社会活动的参加者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并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历史归根到底由人选择所决定。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发现了马克思理论的一些缺陷,他在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社会结构和经济、政治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合理选择的结果。不同的选择形成了不同的制度结构。历史必然论没有为人的选择留下余地,所以不能合理解释纷纭复杂的社会历史。 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后记中,诺思批评马克思说:马克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没有认识到(西欧)经济增长并不是必然的。我们把诺思的历史观称为历史选择论。历史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还是取决于人的选择?容易看到,象近代西欧的稳步崛起和几千年来中国长期维持小农社会状态等宏观历史现象,很难说是由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应当认为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但是另一方面,人们也明明认识到,一些具体事件,包括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它们并不完全根源于一般社会生活条件,可以说主要是政治领袖个人选择的结果。在当时的环境下,政治领袖完全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结果历史就会与实际过程大不相同。从这一观点看,历史就取决于人的选择。可见,历史现象中既有完全必然性的事物,也有取决于人的选择的事物,所以历史必然论和历史选择论都包含有部分真理。也许我们可以借用黑格尔的思想,把正题和反题中正确的成分统一成为合题,从而得到全部真理。 二、历史并不完全是必然的 我们知道,人们在行为(活动)前大都有一个思考和选择的过程,不同的选择或决策,行为结果大不相同。人们活动影响的范围,主要取决于活动者在社会等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古代一个农民的活动范围往往不超过其出生地周围10公里,所以其决策和活动的影响十分有限;现代人联系和交往的范围虽然已经大大扩展,但普通百姓的决策和活动至多也只能影响他的家庭、亲朋和与其交往的少数人,很难对社会或历史有什么影响。地位显赫的政治人物(历史人物)就大不相同了,他们的活动大都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毛泽东决策和发动文化大革命,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生活,可以说大大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美国总统克林顿曾经否决已被国会两院表决通过的不再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法案,这一决策也影响到千千万万(中美两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因而也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科学的历史理论,应当对个人选择的作用和影响予以说明。借用机会成本的概念,也许有助于说明人们如何作出选择。人们在决策时都要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经济学把这一比较和决策的过程称为权衡取舍。在权衡取舍时,人们往往不仅要对某一选择的直接成本和直接收益进行比较,而且还要在不同选择之间(不同选择的代价之间,不同选择可能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显得经济学把作出一种决策时被迫放弃的那些选择中那个最好的选择(所能得到的收益)称为机会成本。简单地说就是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而必须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并不是实行某种决策所实际付出的成本,而只是一种放弃了的可能性。社会运行中都有许多难以确定的变量,实际情况很象多人对弈或打牌(博弈论),最后结果不仅仅将取决行为人单方的愿望,还却决于相关人的反应,所以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就需要对情况发展的可能性作出估计;另外,即使已经发生的情况,人们收集的信息也往往是不完整、不确切的,所以在作出选择时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片面性,事后看来人们并没有作出最好的选择。 总之,选择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当几种决策的机会成本差不多相等时,决策就会发生困难,这时微小的信息差别就会导致决策改变,以决策为基础的行为也就相应发生改变,这样,作为行为结果社会历史,也就不完全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 记得一位学者在说明经济学在分析社会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时,把有研究价值的事件分为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意即非常规事件)两类,他认为,在常规事件中,人们的行为大都表现出理性,所以具有较高的可预见性,在解释这些事件上,经济学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历史学家注意的大都是非常规的历史事件,在这样的事件中,人们的行为大都表现出很强的非理性,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经济学在解释这些事件上往往就显得无能为力。 这位学者对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的划分是有价值的。但是在历史事件中,非理性因素也许并不象这位学者设想的那样普遍,经济学看来,在分析人的行为时借助于非理性,往往是研究者无能的表现。严格说来,历史事件的真正特殊性不在于人们的行为由理性转变为非理性,而在于影响人们决策的外部环境变化太快,间隔一小段时间甚至只有几个小时,人们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结果有人很快得到了新信息,决策的约束条件增加,他们就根据新约束条件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而另一些人却没有获得新信息,仍然根据原来的约束条件决策并采取行动,于是二者就会出现反差很大的举动(行为)。 快速变化的信息在时间维度上流动的速度不同,使历史转折关头表现出许多偶然性。在历史事件的研究中,人们很难把握信息传播的时间维度,因而无法用约束条件的变化解释历史过程参加者的行为,于是就把一些不易解释的行为归咎于非理性。当然,在历史急剧转折关头,某些人或者某一社会群体短时期内作出非理性选择也是可能的,因为突发事件往往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情绪就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并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当许多人被某种共同的情绪所感染时,群体行为就会大大偏离于理性选择。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红卫兵的许多狂热举动,就与当时特定的情绪感染有关。但是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毕竟很少。阐明历史的因果关系,我们不能过多地求助于非理性。 四、历史合力论和政治决策的影响 晚年的恩格斯认识到过去对历史过程的表述(历史必然论)过于绝对化,于是提出了一种历史合力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人都参加了历史的创造,历史是所有人共同作用的过程,是许多作用力合成的结果。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颇具说服力的。它不仅能够解释普通百姓的决策何以很难影响历史,而且还可以解释政治人物的决策何以都对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人的利益往往是相互冲突的,所以其决策也相互冲突,于是一部分人的活动往往被另一部分人的活动所抵消(相互抵消)。 普通百姓的决策之所以很难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正是由于他的活动被相反的活动所抵消。当方向相反的力量相差很大,因而不能相互抵消时,未被抵消的力量就会持久地推动社会向着合力的方向或快或慢运行。由于历史运行的总的方向和动力是无数力量相互拖拉决定的,单个力量对其产生的作用就往往微不足道,于是在历史哲学家看来,它就具有完全的必然性。政治人物的决策和活动却有很大不同,往往并没有一个相反的决策和活动能够将其抵消,例如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策就不能被任何相反的决策所抵消,于是这些决策和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就表现得非常突出。当然,政治人物的决策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仔细分析这些决策,可以发现它们也都是政治人物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探明特定的约束条件,是阐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键。不过,个人的约束条件往往与许多偶然情况有关,史实撰写者历来十分重视偶然性因素对政治人物决策的影响,在其著述中给予十分突出的位置;但是理论工作者(历史哲学家)对偶然性因素至今还缺乏系统研究(甚至还未受到重视),在探讨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时总愿意用历史必然论予以解释,结果往往出现教条化、公式化倾向。例如,许多人在论述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时,没有看到毛泽东个人思想的一贯脉络这一历史的偶然因素,只从历史宏观环境说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必然性,似乎没有毛泽东,中国也会发生这一运动一样。这一结论当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五、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一致性 在对历史的看法上,经济学家与史实撰写者大体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历史由人的选择所决定;而社会学家却往往与历史哲学家的意见一致,他们都是历史必然论者。著名学者杜森贝里(j.duesenberry)曾经用一句巧妙的警句指明了选择论和必然论的关系,他说,全部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如何进行选择;而全部社会学研究的是,人为什么没有任何选择余地。 但是选择论和必然论并不象初看起来那样对立。就每个个人来说,他在重大关头如何选择无疑对其命运有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把这一原理扩展到社会历史,也可以认为历史是由人们的选择决定的。但是选择都受制于客观环境条件。如果客观环境条件所决定的选项简单、明确,某一选项在使人们获得效用最大化的结果上具有显著突出的优势,事前和事后都感到这一选择是唯一可行的,这一选择就具有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历史选择论和历史必然论就趋于统一。在历史选择论看来,近代初期千千万万的西欧人致力于发展商品市场,必须由他们面临的特定环境条件予以解释,而在环境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自然地理条件。根据诺思的研究,西欧小范围内环境差异大导致基本产品差异大,各地存在明显的比较利益;西欧降水丰富而且均匀,河流密布,一年四季都适合通航,水路运费低廉,不同地区有差异的产品能够实现交换。产品交换的盈利吸引人们致力于发展商品市场。对于西欧人来说,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人们选择发展商品市场具有必然性。从历史选择论的观点看来,千千万万中国农民选择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的气候条件使得粮食作物可以依靠天然降水,所以单家独户完全可以生产和生活,于是很早就形成了小农结构。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维持小农经济,也可以用特定条件下的理性选择予以解释。中国环境差异小,在文明本部从东到西约1500公里范围内,气候条件相同导致基本产品相同,没有交换必要;虽说南北方向气候差异大导致产品差异大,但南北方向没有通航河流,只能通过陆路运送产品。古代条件下陆路运费大致等于水路运费的30倍,一般产品根本无法承受,所以交换无利可图。在古代中国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农民的合理选择只能是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需要,所以社会就一直维持小农经济状态。中国历史上不乏个人特点相差很大的帝王,不管他们作出了怎样的决策(选择),能够给具体的历史事件带来多么重大影响,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却几千年不变。说到底,小农结构完全取决于千千万万普通农民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而与政治家的个人选择没有任何关系。

  • 不同沟通方式在不同目的项目工作中的运用_论文范文​

    不同沟通方式在不同目的项目工作中的运用_论文范文 一、书面材料 对于一些重要的、需双方确认的信息可以采取这种正式的方式进行沟通。例如,在项目管理中,对沟通过的、认可的、重要的事项需通过书面材料的形式予以备案留存。 二、电子邮件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方便地传递与客户、供应商、项目团队成员之间、上层管理者之间的文件,比如项目计划、备忘录、会议纪要、工作报告、项目预算、项目文档等等。 三、提供一个正式的论坛 在此上面可以公布用来沟通的政策和工作程序。 四、项目会议 通过项目会议可以比较直接地沟通项目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得以解决的方式等。 五、电视电话网络会议 为身处异地的项目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参与沟通的方式,既快捷、直观也可多方讨论。 六、内部网、互联网留言板 可与全体成员进行正式地沟通项目状况,进展和目标,并可及时发布最新通知。 七、实地沟通 与你的团队、客户、供应商等面对面地实地沟通并当场解决问题。 八、非正式沟通活动 如联谊活动、聚会、个别交流等,都可使其与项目相关方关系更加融洽,更利于及时、有效、顺利地完成项目。 所有这些沟通方式,无论多复杂,实际上都可以简化成一对一的沟通形式,但是具体到沟通的最终形态都只是两者之间的事情,即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相对于项目管理当中沟通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建立一个由信息发出者给出的参考和信息接收者获得的思考的一个平台,例如项目经理与项目团队对于项目进展之间的信息互动。 因此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就要承担起整个项目管理的沟通环节。项目经理的沟通能力是影响管理和领导核心项目团队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项目运营中项目经理就不应该埋在一大堆的技术、管理工作中,甚至可能需要花费百分之九十或更多的时间去与项目干系人进行沟通,所以他们应站在较高的角度去审视整个项目,使自己既能准确地把客户的意图传递给项目相关人员,同时又能及时正确地去理解项目相关人员的需求,达成一种共识,使他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 计划和组织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两个步骤,同样,优秀的项目经理还应懂得如何计划沟通工作,这就要要牢记5个C。 1.清楚(Clear):说明主题;围绕主题;帮助接收者理解信息;恰当地使用术语。 2.简洁(Concise):抓住重点;不让信息漫无边际。 3.礼貌(Courteous):讲礼貌,注意语调。 4.一贯(Consistent):使用恰当的语调和媒介传递想要传递的信息;所有信息要素都应传达一样的信息。 5.令人信服(Compelling):让他们有理由去注意。 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项目启动、需求确认、计划安排、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收款等,在各个阶段都需要有项目经理围绕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要素与客户、项目组成员、供应商、上层管理者及其他相关项目经理等进行沟通、协调和控制。与项目各个相关方之间保持持续、有效的沟通,是促成项目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作为项目经理,为调动项目组成员的的工作热情、提高其效率,还应充分了解项目成员的个性、喜好等,并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使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协调一致,从而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预期的任务。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两者之间的交流,交换信息、拓宽思路和统一认识。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因受到惯例时间、财政因素以及资源限制的影响,很容易在意见分歧当中发生冲突。冲突大多是由错误的认知、缺乏信息或不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引起的,归根结底还是沟通无效导致的。即使发生冲突也要以整个项目为根本,用比较圆润易接受的沟通方式、积极和适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保持和谐的气氛。 任何作为都是有成本的,沟通亦然。最主要的沟通成本包括三方面:一是直接的时间成本,沟通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二是在沟通过程中,由于沟通不利,信息的失真和损失;三是沟通之于职场发展的价值。其中,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成本的大小取决于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观点和思维的一致性以及表达成一致的意愿强烈程度等多种因素。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是两个同样具有很强的表达和理解能力的人,他们进行沟通要达成一致,所需要花费的沟通成本也有可能是巨大的,而且很可能是沉没成本。所以,在项目管理中,若项目经理与项目团队沟通不畅,很容易发生上令下不达;若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链接协调能力也就不会强。如此,沟通是学问,沟通是艺术,若能做到沟通和谐,自然也会成为赢家。 客户是项目成果的使用者。因此,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经理都应与其决策层、业务部门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以便获得他们的支持、参与和推动,特别是项目启动的前期更为重要。良好的沟通能使双方对于项目目标和范围达成共识,保证项目健康的进行。在与客户的沟通中首先要培养客户对项目的价值与战略重要性的认同感,形成双向交流,以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增强项目进度的透明度,并确保双方了解项目的进展。其次,必须通过良好的沟通就客户的需求达成一致,否则会给项目带来无穷的隐患,甚至会使项目前功尽弃。再次,还要与客户在管理思想、管理理念上要达成一致,争取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如果项目初期就没有得到客户的支持和认同,那么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能够推动项目的启动和继续。 项目经理在与上层管理者的沟通还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上层管理者往往更加关心的是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等等。作为项目经理,就应该经常主动地与上层管理者保持沟通,及时地反馈信息,特别是将可能会延期、将增加项目成本、会产生质量问题的苗头等等提早汇报,使上层管理者能及时并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还需要保证沟通的有效性,任何经过深思熟虑和充满信心的计划都有可能百密一疏,沟通也不例外,而要建立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树立一定的威信,在解决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中胜人一筹,得到别人的认可。没有这些先决条件,或许你的努力在对方的眼里就只是一出蹩脚的表演。 最后在项目管理的沟通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信息的正确传递,信息的传递一定是双向。首先,必须保证你所传递的是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给他们提供过量的、不相关的或是重复性的信息,也就是说传递的信息质量要高。其次,必须保证信息被接收者可以准确及时的收到。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沟通的形式都必须要有回馈的机制,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再次,必须保证对收到信息的理解是正确的,以免给项目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在可行的情况下采用双方会谈的方式可能会更快更准确地让对方接收。

  •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_论文范文​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_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公共管理硕士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本文就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做出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3]娄成武,杜宝贵. 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 [4]王子成,戴兰妹,钱杨. 关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招生培养工作的思考[J].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1).

  •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索_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索_论文范文 一、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特点 1.具备高素质。高校教师普遍接受过较高程度的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准、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一般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和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 2.追求自主性。高校教师不同于高校中一般员工,一般员工往往只是被动地适应组织和环境,而教师是高校中最富有活力的细胞体,他们倾向有一个灵活的组织和自主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受制于人,无法忍受上级的过多干涉,表现出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的灵活性以及宽松组织气氛的渴望。 3.独特的价值观。高校教师既是一个自我管理的人、创新的人,又是一个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们工作,不单纯是为挣钱,更是为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追求自己事业成功。他们很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把攻克科研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4.学习欲望强烈。他们的工作更多地依赖于知识,为了和专业的发展现状保持一致,他们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对学习 培训表现出强烈的欲望。 5.易于流动。他们主要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他们的忠诚感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专业而不是校长。由于他们自身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追求的是自身的发展,同时兼带优厚的福利,一旦发现当前的环境不再适合自己的发展或待遇不公,他们很可能另谋出路,表现出较强的流动意愿。 二、目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科研行政化倾向严重高校教师管理不同于机关行政管理。机关行政管理以指令性管理为主,注重的只是政策的合理性、合法性,而高校教师管理必须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教学科研管理,高校行政管理应为教学科研服务。但有些高校行政机构臃肿,官僚作风严重,强调干部级别,官位重于学问,权术重于学术。这种教学科研行政化倾向严重挫伤了教授们的工作积极性。 2.教师培训得不到保证高校教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承担着传播最新科学理论的重任。因此,他们必须经常性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职培训或脱产进修,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动态和发展方向, 紧跟学科发展步伐。这些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但有些高校科研经费拮据,教学任务过重,教师正常的培训得不到保证,造成教师知识面窄、学派单一、知识老化,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的质量。 3.职称评定终身制多年来我国教师职称评定偏重科研理论成果,特别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忽视其理论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轻视教学实绩,并且职称评定终身制,致使部分教师只重科研、不重教学,一旦评上教授,就不思进取,不再有新的科研成果。有的教师搞科研不联系生产、管理实际,不注重实践研究,心态浮燥,急功近利,科研成果实用性不强,即便评上教授,也只能称为论文教授。这种职称评定体制不能发挥职称评定的导向作用。 4.绩效考评片面性目前,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仅仅局限在业务水平评价上,缺乏对其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价。在对业务水平评价时,仅仅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进行评价,而对品格、心理素质、团队意识等很少涉及。年终考核评价也常常流于形式,优秀名额实行轮流坐庄。这种绩效考评体系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 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变革思路 1、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传统的高校教师管理是通过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等级的职权关系,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以管理者的权威性加以实现的。而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自主意识和自尊心较强,他们要求能充分得到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这些决定了对高校教师进行管理时,强调对其控制和使其服从的传统官僚等级管理作风只会碰壁,甚至使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时,要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服务于教师,让他们能多一些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要主动服务于教师,而不能被动地服务,更不能让教师服务于行政人员。 2、把教师培训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教育培训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和基本内容。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随着科学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基于知识和技能积累的教师人力资本成为高校持续发展的真正源泉。因此,高校应该把教师培训当作一项战略性的任务来抓。 教师培训应根据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和学科建设需要,结合教师培训意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出科学严谨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的层次、手段、时间安排、经费渠道等。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系统,高校教师不仅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职培训应成为高校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高校要在学习的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跟踪反馈。高校要从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出发,有的放矢地规划和落实高校教师多学科、多层次、多方式的在职培训,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 3、实行弹性工作制,增强工作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高校教师主要从事思维性工作,是一种复杂劳动,这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他们有自己独自的工作安排。因此,高校的工作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意愿和工作特性,避免僵硬的工作规则,实行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灵活的工作地点。 4、提供一个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有利于高校教师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把教师的创新精神充分激发出来,就必须创建一种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如: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良好的学习氛围,科研经费、设备的投入,生活上的关心照顾等等。 5、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和评价机制目前,衡量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准的主要标志是学历和职称。 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导致高校教师只重科研,不重教学,只重学历提高,不重教学实绩,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必须改革现行教师职称评聘和评价机制。 一是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科研可以充实教学内容,离开科研,教学水平很难上去;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只有教学优秀、科研突出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 二是改革教师职称评聘机制。在职评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其科研水平,更要注重其教学实绩。三是改革教师评价机制,鼓励和强调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评价体系要引导教师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治学之道,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不仅要考核其创新意识还要考核其团队精神。能否与不同学科和专业、不同学术观点的人进行广泛合作交流、联合攻关,是团队精神的集中表现。学会合作、善于合作日益成为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必须把高校教师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纳入评价体系。 6、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高校教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高校要建立知识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知识明晰机制, 明确其知识成果,体现其创造价值;其次,要建立知识绩效机制,核实其知识成果并评价其价值;再次,要建立知识奖励机制,将其绩效具体化为收益。 在激励过程中,要注意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相结合。同时要建立约束机制,对违反高校教师道德规范,不符合师德标准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 试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_论文范文​

    试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_论文范文 摘 要: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大众对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之处,从而出现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原则;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与方向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礼仪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 舆论监督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国务院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曾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媒体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鼓励与期许,为我们未来更好地开展新闻监督指明了方向。 二、媒体舆论监督优势与现状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业绩。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最初的屈指可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三是具有多样表现形式;四是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从监督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配合党内监督、组织监督、制度监督和民主监督,在形成监督合力和实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的地方,从而发生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甚至存在着损害公民、单位的合法权益甚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有些新闻媒体为制造噱头,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竟然违反真实这一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命,通过不实报道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及存在价值。 例如2007年3月,广东某媒体报道称,广东香蕉发现巴拿马病,由于难以治疗,被称为蕉癌。报道随后被有意无意误读延伸为吃香蕉会致癌,香蕉运销商也借此打压香蕉价格,导致海南香蕉滞销,价格暴跌。一个以讹传讹的蕉癌事件,使得海南香蕉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香蕉种植户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 三、媒体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下,面对新形势,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切实反映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政府、司法、社会实行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媒体宣传什么、评论什么、批评什么、监督什么都要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方针来研究实施,使之有利于党的执政和国家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有利稳定原则、服务大局原则、事实准确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注重效果原则、遵守纪律原则和依法监督原则。遵循这些原则,舆论监督就可以少走弯路。 同时要做到三个不能对立。在舆论监督活动中,要把握导向和立场,不能把反映人民意愿与促进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相对立;不能把揭露工作中的问题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相对立;不能把抨击社会的歪风邪气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对立。 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时,尽管灾区群众遇到停电、断水及交通堵塞等重重困难,但各媒体报道的大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鲜活稿件,既客观报道了灾区困难,又重点报道了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齐心协力、共同奋战、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鼓舞了国人,振奋了民心,树立了政府的威信,体现了百姓的情怀,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把握大局。舆论监督在大局面前尤其要把握好监督的度。要坚持按照法律办事,按照原则开展,否则就可能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经常性的、基本任务。可以说,促进安定团结是舆论监督的一项重要责任,因此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方面开展舆论监督要更加慎重。 四、正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对策 作为媒体来说,一些盲目追求噱头的失实报道绝不能成为其营销手段,否则到头来,损害最大的还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首先要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感。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媒介可以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它要求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时候,遵从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如果在工作中缺乏科学责任和质疑精神,就会让媒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例如2005年7月,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开头引用了一名被称为啤酒研究工作者的来信,信中指出,目前很多啤酒厂为了控制成本,用可疑致癌物甲醛充当稳定剂,并称这是我国啤酒业的行规。这篇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绿君的观点: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虽然事后杜绿君马上发表声明指出,这篇针对她的采访报道是以讹传讹,但由于文章在短时间内已经被迅速广泛转载,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韩日等邻国的关注。 最后经多方调查,中国啤酒基本上已实现无甲醛酿造的主流,所以国产啤酒95%甲醛超标是没有根据的。可见,掌握着公共资源的媒体只有秉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才能杜绝以公共利益之名炒作、追求轰动效应、谋求商业利益的可能。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本是媒体塑造形象,提升公信力的好机会,但媒体只有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理性、科学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报道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其次,要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杜绝恶意新闻炒作。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采访过程中应尽可能查证所有消息源内容,不任意曲解客观事实。如果以舆论监督之名,行恶意炒作之实,则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恶意炒作对新闻的影响除了制造虚假新闻、愚弄受众以外,更恶劣之处还在于削弱了新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恶意炒作之所以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反感,是因为这种操作手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也使新闻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和存在根据,更遑论新闻功能和作用的实现。因此,媒体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事求是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再次要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倡导新闻报道的科学精神。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科技、卫生、教育等众多领域的报道工作,要想向公众传达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如果在进行专业领域报道时,记者既不去做资料搜集等案头工作,又不去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树立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多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确保报道出的内容客观真实。 此外,要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使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当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搭建好大众知情权的信息平台。应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丰富、动作反映灵敏的优势,对社会环境信息实行及时采集,随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客观、真实、可靠地提供给广大群众,为他们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保证。无论何时,舆论监督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刘九州.新闻理论基础[J].新闻知识"

  • 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_论文范文​

    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_论文范文 一、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模式(见图1)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供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生活、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原则,不断提高粮油制品的安全性,丰富其种类和供应渠道;通过粮食深加工和供应链的延伸来分担家庭厨房劳动,从而完善中心城市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流通主体共17个,分别为:(1)种子公司;(2)化肥、农药等生产企业;(3)信息、技术中介公司;(4)合同农户;(5)种植公司;(6)主产区;(7)国有粮食储备库;(8)国有控股企业;(9)民营控股或独资企业;(10)外资控股或独资企业;(11)粮食加工企业;(12)超市;(13)粮油专营店;(14)单位食堂;(15)餐饮业;(16)终端消费者;(17)工业用粮企业。 流通市场共5类,图1中用A、B、C、D、E 5个虚线框表示,分别为粮食初级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期货市场、粮食高级批发市场、粮食零售市场。其中,粮食高级批发市场以现代物流为特征,是粮食集运和发放的流通核心。用虚线表明:首先,市场主体不确定,是一个动态集合;其次,不是每个市场都是必须的流通程序。这些流通市场既是商品的聚集地,又是分散地。整个流通过程的实现,既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某个流通市场,既可经过其中一个也可经过全部流通市场。 粮食流通渠道从1至17共17条,不仅表现为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转移,更表现为由16、17终端渠道向生产领域的拉动。 二、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 (一)基本原理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起初只限于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有序,而后哈肯吸收多种相关理论总结出: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理论。现在协同学理论已经被运用于研究社会范畴的复杂系统,而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正是社会范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它拥有着结构和秩序,协同理论可以作为探索粮食流通体系复杂系统结构和秩序的有效手段。 首先,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协同。整个流通体系按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在现有结构下按照一定规则运行,整体运作表现为有序。流通体系在组织结构上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农户、中转机构、粮食加工企业、配送公司、零售商等,在双赢因素驱使下,会自发地加入到围绕着核心企业所形成的链条上,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虚拟企业。粮食流通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了拥有自身本质规律的结构,即是一种自组织化了的结构。这种自组织属于社会范围内的一种自发现象,当内外环境变化时,无需外力干扰,系统会通过自我协同以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达到有序状态。这就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自组织协同。 其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被组织性。尽管从整体层而看,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性,系统会主动进行动态调节,使得整个体系朝着新环境的要求方向发展。但是节点上的企业存在着对利益的不同追求、对风险管理认识的偏差、管理能力的差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流通体系内不协调因素产生。因此,从粮食流通体系的局部层面来看,节点上的企业以及流通环境需要以规则来约束和控制,这就是粮食流通体系被组织的一面。约束和控制是被组织方式,也是流通体系走向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有效手段。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的层次和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纵横延伸的网络系统,它既存在各环节企业间的竞争,更强调流通体系内各环节的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整个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转。 (二)序参量的定性求解 协同学把系统的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方式称为自组织,把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参量。序参量支配着各子系统的行为,又为各子系统所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竞争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决定系统自组织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系统的有序程度。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会受到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会越来越明显地主宰着整个体系演变的方向,这就是序参量。粮食流通体系具有对序参量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节点企业会主动调整与合作,使得有利序参量增长和发展,而不良序参量被减弱和同化,从而实现流通体系与环境之间、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协同。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思想就是科学地寻找支配系统发展演变的序参量,促使系统达成新的更高的有序。基于探索图的序参量定性求解如图3所示。 探索图是在征求多方意见的情况下分层次描绘的。经过多次反复地归纳整理,最终得出了意见相对集中的一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作影响因素探索图,该图清晰地描绘了影响系统协同运作的多种因素、主要表现和层次关系。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竞争属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宏观序参量,而非本研究的序参量,在这里职能作为控制参量反应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 其中,城市物流瓶颈、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程度、粮食流通主体成熟度和合作忠诚度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节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对流通体系协同运作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即为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序参量。 (三)被组织策略的实施 被组织是指通过改变对序参量有导向作用的控制参量,对序参量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手段。结合图3分析得到的控制参量,通过这种改变,可以弱化不良序参量的不良性程度,增强良性序参量的良性程度,促使系统产生有效的自组织,达成系统协同运作的理想效果。 1、完善市场体系,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粮食市场流通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流通能力制约着供求平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初步形成了由粮食收储加工点、粮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及居民区粮店组成的粮食流通网,但明显具有初级市场特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且市场运作时间不长,中心城市的粮食市场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发挥、从体制机制到交易手段仍较落后。因此,必须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粮食市场多渠道,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粮食流通和公平竞争的新机制,让市场真正起到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2、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粮油制品流通渠道。粮食企业应当认识到,要快速增加农产品的总附加值,必须大力发展流通加工的同时发展专业化生产,初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协同管理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位于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增值环节的发展水平。同时,创新流通渠道,在中心城市实现经营连锁化和配送集中化,这是在城市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连锁经营规模化和品牌化。首先要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粮食连锁经营主体,可结合龙头企业、国有粮店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培育连锁经营主体。其次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有品牌、有市场的良好条件,引导它们通过开设直销店、连锁店等形式,不断壮大连锁网络,将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再次要积极引导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4、完善流通立法,确保粮食依法流通。尽管国家颁布实施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但多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仍政企不分,沿袭部门化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加之执法刚起步,执法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对粮食流通体系的形成、规范、发展,还缺乏配套的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撑。因此,国家要尽快完善流通配套立法,出台规范各级市场、交易公平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粮食流通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中央和地方应制订和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各级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公开发布制和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保证农产品依法流通和安全流通。 (四)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1、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协同运作的效率。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心城市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可靠地传递和共享,使粮食流通体系运转的组织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信息不灵敏,反应滞后,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以电子商务为例,调查结果显示粮食行业中36%的业务量都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见表1),这一比例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因此,中心城市粮食主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城市各网点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 2、各环节企业间缺乏协同运作的动力。在这个复杂的流通体系中,一方面,流通主体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低,缺少主动协作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各节点企业是独立运作主体,不同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及有限理性边界等使得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动力,甚至会出现企业个体行为与整个流通体系的总目标冲突的情况。因此,在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企业协作的同时,必须完善中心城市的市场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受益于整个流通体系的协同运作,只有整体协同为企业带来收益、降低其运营成本时,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

  • 关于红楼看清朝贵族的奢华饮食生活_论​文范文

    关于红楼看清朝贵族的奢华饮食生活_论文范文 摘要:饮食描写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的饮食生活的描写,刻画了盛清时期豪门贵族的骄奢生活。本文例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红楼梦》中对饮食的描写,再现了清代尤其是盛清时期的贵族饮食生活,分析了贵族们对饮食的苛刻要求。 关键词:红楼梦 饮食生活 清朝贵族 一、引言 中国饮食之讲究精细者莫过于历朝历代的宫廷与贵族们,烹饪技艺也在当权者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清代是封建官僚体系之集大成者,它沿袭并发展了前代奢侈的贵族饮食生活,而红楼梦正是描写盛清时期当权者们的腐朽奢侈生活。 二、红楼梦中的饮食描写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总所周知,《红楼梦》中主要描写的金陵望族的贾府,里面的重要人物如贾母、宝玉、黛玉、宝钗和王熙凤等人个个娇贵无比,他们的饮食生活真可以说是穷极奢华。 写吃,《红楼梦》是最特殊的一部。这部书中写吃喝,不仅用的笔墨多,而且精彩,全书中写了多次筵宴,含意深刻而又意趣横生,在写吃喝的笔墨运用上,也是独一无二。关于红楼看清朝贵族的奢华饮食生活。 第三十四回中,宝玉被打了个半死,躺在炕上不能动弹。袭人到王夫人屋里去禀报宝玉的伤情,王夫人叫带回两瓶香露去给宝玉吃。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而这两种饮料,均向皇帝进宫过"

  • 营运资金质量及其管理理论概述_论文范文​

    营运资金质量及其管理理论概述_论文范文 一、营运资金质量概述 1.营运资金质量 企业营运资金质量是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利益相关方要求的程度。 (1)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风险性(安全性)。营运资金会因各种原因给各个利益相关方带来风险。比如说,因数量不足给生产企业带来停产倒闭的风险;因增值能力不足(收益率不高)给资金提供方(如银行等)带来本利损失的风险;因管理不妥、使用不当造成失窃、滥用或其它使企业或国家利益蒙受损失的问题等等。 第二,周转性(流动性)。周转性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更大量现金的增值流转特性。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加速营运资金周转,就相应提高了营运资金的利用效果。 第三,经济性(效益性)。营运资金的经济性主要表现为效益性,取决于收益与成本,一方面要关注其收益增加,另一方面要关注其成本减少。 第四,适配性(结构性)。营运资金的适配性是指构成营运资金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 考虑营运资金质量时,必须考虑所有这些特性的全部,而不是一个或一部分。质量是综合性、整体性问题,既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也不能忽略任何一点,必须在全部特性之间寻求最佳结合、形成合理结构。 (2)营运资金利益相关方及其要求。 第一,使用方。生产经营企业是营运资金的使用方。他们对营运资金最主要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周转快、风险小、收益高等。营运资金的一些质量特性正是由营运资金使用方的要求决定的,使用方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没有要求的特性,便不是营运资金的质量特性。 第二,提供方。营运资金提供方除了使用方之外,还包括银行或其它金融组织或企业。他们的要求主要是资金安全性,还本付息的及时性、保障性。 第三,相关方。资金中介组织,担保方等。他们的要求与提供方相似。 第四,监管方。政府及其它监管组织。他们的要求主要是保证营运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社会的要求、保护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各类政策、法律、法规等表现这些要求。 对于以上各方的要求,都必须给予满足,考虑营运资金质量问题,不能只考虑某些相关方的要求,而忽视其它相关方的要求。 2、影响营运资金质量的因素 凡是导致营运资金的一组特性不符合利益相关方要求的因素,均是影响营运资金质量的因素。大因素可归纳为风险性、周转性、效益性、适配性四个。每个大因素又包含许多中、小因素。我们可以借助石川图来说明这些影响因素。 二、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概述 1.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 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是建立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并在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营运资金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的全部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建立企业营运资金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应体现营运资金质量价值观,明确为营运资金使用方、提供方、相关方和监管方服务的宗旨和确立追求所有利益相关方满意的理念。 (2)确定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营运资金管理追求的目的,在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的框架内制定,并作为财务管理总目标的一部分,为财务管理总目标服务。方针可以是定性的,反映宗旨、方向和价值理念,目标应该是定量的、可分解、可测量和考核,并在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中表现出来。 (3)建立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展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基础平台,是与营运资金质量相关的所有要素(如人、财、物和信息)的有机组合。该体系要围绕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明确组织结构、人员职责、权限、沟通交流等管理职能。 (4)开展营运资金质量策划。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策划最主要的任务是确定营运资金质量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运行过程、程序和相关资源。所以除了目标策划外还应考虑:第一,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确定与营运资金运行相关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比如说人员职责、权限、沟通方式、组织结构等;第二,营运资金运行过程和程序的策划,确定营运资金运作流程、规则、结构关系等;第三,营运资金相关资源策划,确定营运资金的提供方、来源渠道、数量额度等。 (5)严格营运资金质量控制。企业营运资金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营运资金风险与成本的控制,目的在于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要针对与风险和成本相关的各种要素制定控制标准,改进控制方式方法,提高控制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对营运资金的构成因素、种类及其结构进行优化,用系统观念看待营运资金控制,注重发挥其整体功能,统筹兼顾成本与风险两个方面,以求整体效果最优。 (6)持续进行营运资金质量改进。质量改进主要是对营运资金的周转率和收益率的改进,目的在于增强满足各利益相关方要求的能力。通过优选资金供方、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减少存货、采取即时生产方式,通过诚实经营、信守合同、按期交货,通过改善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等,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率;通过优化营运资金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营运资金的收益率;通过坚持质量管理规则、规范,过程和程序优化,提高营运资金运作对法律、法规的适宜性,提高满足营运资金监管方要求的能力。 (7)加强营运资金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主要是对内保证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外提供各利益相关方要求能够被满足的信任,即建立企业良好的资金信誉。企业生产经营主业和人员素质是影响企业资金信誉的重要因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者、利益相关方都应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主业活动,注重提高企业全员素质。要避免脱离企业主业和全员素质问题,就资金管资金,把营运资金管理独立出来,与企业其他人员和生产经营主业活动割裂开来,这样既不能保证营运资金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也不能建立企业良好的资金信誉。 2.影响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因素 影响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大因素有四个,也可深入分析中、小因素。 第一,营运资金质量方针决定营运资金管理价值、理念和管理文化。 第二,营运资金质量目标形成营运资金管理的动力源。 第三,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平台。 第四,活动或过程是形成营运资金质量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以上影响因素中,存在客观必然联系和制约作用。方针目标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各种管理活动或过程得以展开的平台,对质量管理活动或过程存在促进或制约作用;质量管理活动或过程的结果形成营运资金质量。可见,营运资金质量就是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程度,营运资金质量管理就是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实施和实现的全过程。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