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对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的研究

    1、关于逆向物流 1·1 逆向物流定义美国物流协会对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定义中包含了物流所涉及的所有活动,区别在于这些活动发生的方向相反,且逆向物流的目标不同,因此将逆向物流描述为:对原材料,加工库存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动而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恢复物品价值或使其得到正确的处置。2004年Steve Butler有个比较完整的表述:逆向物流是包括计划、执行和控制材料的流动以及管理通过供应链反馈回来的和以获取价值为主要目的的相关信息。其服务包括转移、回收以翻新或循环利用,从而安全处理产品的物流活动。可见,逆向物流这一系统概念随着社会流通的不断发展逐渐得到完善。 1·2 手机逆向物流手机回收在电子行业逆向物流占据重要地位。手机逆向物流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一分散性,每日被淘汰或要求退货的手机等分散在各自不同的消费者手中。其二复杂性, 被淘汰或要求退货的手机产品种、品牌、型号及新旧程度各不相同。其三不确定性,手机回收的时间、地点、数量都很难提前确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回收行动,难度大。 1·3 国内外手机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对于废旧手机回收或新购手机回收的逆向物流,国家制定了相关规定。2007年3月1日,中央七部委以联合部长令形式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规定:送修的移动电话机主机在7 日内不能修好的。修理者应当免费给消费者提供备用机。待原机修好后收回备用机。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已达 8·59亿户,每百人拥有64·4部,由于手机的不断更替, 废旧手机的数量远超过新手机的数量。 2、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的成因或必要性 2·1 网上购物或盲目购物,双方信息不对称有许多消费者想购买或更换一部手机,消费者在虚拟的网上购物或者受到促销活动或广告的诱惑或者在商家推出无条件退货不满意就退货三保等策略的许诺之下,轻信商家提供的网页上的图片和文字等,或者过分的相信商家许诺,当消费者发现真实的手机与网上或广告介绍的或商家许诺的产品有一定差距时,很可能会产生手机回收的逆向物流。 2·2 手机市场管理混乱手机生产企业的水平及能力相差很大,难免会鱼龙混杂;销售市场手机货源管理混乱,其中难免混杂一些 山寨机黑手机(旧翻新或旧部件组装)等;手机在运送过程中或货物配送时,野蛮操作等。如此种种,都增加了手机逆向物流的数量。 2·3 没有规范的废旧手机管理制度和市场当前我国正处于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高峰期,已经废旧或者不能使用的手机数量十分可观。因为没有规范的废旧手机管理制度和市场,大家也没有合理处理废旧手机的意识和责任,大量的废旧或者不能使用的手机随处乱丢或焚烧,从而对人体、环境、食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在我国,手机制造业三废污染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废旧手机回收的逆向物流是维持人类健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废旧手机逆向物流也是手机制造企业挖掘第三利润的重要手段。 3、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的完善 3·1 严把手机质量关严把手机生产和销售企业的质量关,生产厂家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生产手机;销售企业要从正规的进货渠道采购手机;运输环节要规范。 3·2 降低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网上提供手机交易的要在网上提供详细的相关手机信息,包括保证手机图像质量,多个方位展示手机,尤其展示手机的细节和所存在的不足;建立手机专家点评 商品评论社区,便于专家点评、消费者发表意见和信息等;专人负责、处理相关适宜。盲目或轻信采购手机非事前计划的现场购买行为,为了降低手机的逆向物流几率,销售企业要提供真实可行广告、促销和许诺信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提醒消费者或消费者自己仔细权衡后再采购手机。 3·3 设法改变废旧手机市场的混乱局面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在生产或销售企业或消费者的积极参与下,通过法律约束企业和消费者行为;通过政策倾斜提高企业回收热情,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广泛环保宣传,促进消费者主动参与回收。 4、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的实施策略 4·1 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手机逆向物流的管理意识大多数企业把管理重点放在了生产和销售环节,对于手机逆向物流的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手机逆向物流对生产和销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加强新购手机和废旧手机回收逆向物流方面的管理。 4·2 规范手机逆向物流的章程,成立逆向物流管理系统充分了解所属企业手机产品的各地区、各时间段的逆向物流情况,掌握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的成因与妥善处理方法、流程模型、成本核算及回收出现的问题,制定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新购手机和废旧手机回收逆向物流问题的章程。在网上建立一个新购手机和废旧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管理系统,及时处理回流手机,缩短回流手机的存放时间, 为企业节省回流手机的存放和管理费用;收集回流手机回收的相关信息,帮助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手机逆向物流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4·3 第三方逆向物流逆向物流业务对于企业的物流技术、设备情况、通信技术、组织结构和员工素质等都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就目前的手机市场来说,建议大部分手机企业要么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要么回避自己在逆向物流业务的不足,而把新购手机和废旧手机回收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 4·4 完善废旧手机逆向物流的法律法规与市场目前,对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全国范围内的旧家电换新等,同时,相关法令、法规的制定也正在进行中。目前,现有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的力度还不够或不健全,如大多数百姓甚至还不知道家电以旧换新的事,更没有人用废旧手机去换新手机,等等。

  • 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一、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剖析 从公允价值的涵义和基本特征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而中国市场的发达程度却远不及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那么新准则为什么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呢? 1.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历史成本是经济资源取得时的原始交易价格,其实质是业务发生时的公允价值。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当公允价值被记录下来,就成为账面上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好的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例如,就拿投资性房地产来说,账面1000万元,如果市价涨到1亿元会计上就应该反映l亿元,这样的信息才真正真实有用。如果仍然坚持在报表上显示1000万元,会计处理倒是简单了,但这种信息不仅不能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甚至还会误导。可见公允价值计量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2.经济环境的变化呼唤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的出现是现代会计计量以价值取代传统计量强调成本的结果。当处于静态的经济环境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企业产出中的保值和增值部分。但是当处于变动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所代表和拥有的是一种生产能力或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此时,资产计量属性就有必要由历史成本转向公允价值。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加大,大量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软资产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相关性缺陷越来越突出,而价值计量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则成为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因此,现代会计计量逐渐以价值取代传统会计所强调的成本。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会计计量发展的必然结果。 3.公允价值计量满足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逐渐将公允价值引入金融工具的计量实务,硕士论文并且逐步扩展到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后续计量。FASB和IASC的做法也给与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据统计(谢诗芬,2003)75%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运用了现值和公允价值,越是新近的准则。采用的比例越大。国际会计计量普遍采用公允价值,如果我们的会计准则仍然采用过去的账面价值的方法,不仅不利于我国会计业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会计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公允经济,对公允原则的偏离,必然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新准则中部分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顺应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获得国际认可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的应用 综上所述的原因分析让我们了解到:会计计量由原始购置成本转向现实市场价值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公允价值的出现是必然的,我们不应回避公允价值,而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予以推行。对于公允价值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允价值如何运用及运用前景如何。 1.会允价值的确定原则 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的衡量标准,它的确定原则是:如果一项资产(包括负债)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决定;如该资产和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从以上公允价值确定原则可看出,公允价值的确定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存在很大差异。 2.在我固公允价值确定中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公允价值确定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一个完善的竞争的市场中,市价是最好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在我国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因而存在着诸如资产交易不活跃及大量私人信息等现象的不完全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并非所有资产(包括负债)都可以交易,资产的市价难于取得。第二,由于对公允价值的滥用。公允价值难达公允。并极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我国历史上就出现过上市公司借助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取消了。这些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需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应用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那么我国的新准则又是如何迎接这一挑战的呢? 3.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谨慎应用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和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中国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发展特点,医学论文 作了审慎的改进。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这就要求公允价值要持续可靠取得而不是估估而已。比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 从这些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的,公允价值不允许被滥用。同时,在应用范围方面,此次准则体系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因此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公允价值就会真的做到公允。

  • 从意大利语语音特点看美声唱法的声音训

    意大利是欧洲声乐艺术的发源地。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欧洲古典歌剧,随后应运而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和美声学派,在17至19世纪的200 年间,风靡整个欧洲。意大利语歌曲及意大利歌剧也因此而广为流传,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所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歌唱方法和技巧,是全世界这一流派歌唱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并成为声乐界学习、研究的范本。追寻历史方圆,早在欧洲声乐艺术发展初期, 意大利就已奠定了它声乐艺术中心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集中了欧洲各国最先进的演唱技法和优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最先走上声乐教育之路的国家。 通常意大利的作曲家又兼歌唱家,他们既能创作歌曲,又能站在歌唱者的角度对演唱方法进行总结。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其独特的地中海气候环境,造就了意大利人浓郁的抒情气质和先天开朗的嗓音条件。而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意大利语音基础上的美声唱法,其发音规律为形成美声唱法的技巧和风格提供了有利条件,它语音清晰、语感均匀、元音纯正圆润,利于歌唱中喉咙打开,作为歌唱语言,它又具有其他语言不能相比的流畅性和音乐性。在美声唱法发展的历程中,也曾有过德国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乃至更多的以各民族语言为基础形成的不同演唱风格,但他们也都是在意大利语音为基础的声音训练体系下,遵循意大利美声唱法所构建的声音审美原则,依据本民族语言特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运用意大利语音体系进行发声训练及演唱实践,是各国声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各国音乐学院在学制中都要安排学习意大利语,并练习演唱意大利古典歌曲和咏叹调,以此训练歌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历届国际声乐比赛中,也将选手是否能够出色演唱意大利原文作品和咏叹调作为衡量歌手水平的标准之一。 一、意大利语语音特点与美声唱法的声音技巧美声唱法的流传,成就了意大利语与歌唱的不解之缘。 作为美声唱法的语言基础,其语言特点除了发音纯正、音节响亮、音序均匀、音色优美浑厚、利于歌唱共鸣的形成和释放等特点外,它与歌唱发声技巧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呢?让我们进一步来探究。 1.元音调节与歌唱共鸣音色变化技巧元音又称母音。发元音时声带振动,气流在腔体通路上不受阻碍自然流动,从而形成声音。不同元音,需要不同的腔体状态。意大利声乐界流传的一句缄言:歌唱家的嘴巴在咽部。一语道出了美声唱法中发声歌唱的重要技巧,即声音并非唱在嘴里而是唱在咽部为首的整个共鸣腔里。由此可以说,美声唱法调控声音形象的技巧在于对共鸣腔的调节,进一步说是通过对元音音色的调节实现的。意大利语中的元音纯正,只有开、闭元音的音色区别,通常没有其他音变;意大利语中的几乎所有音节都结束在元音上,充分诠释了一个元音即一个声音形象的特点。在实践训练和演唱中,通过心理上对某种有特定音色的元音的准备,随之调动生理对咽部的调节,从而唱出具有不同音色的每一个元音,以及调节同一元音发出或轻、或重、或远、或近、或明、或暗、乃至更多种不同的声音音色。美声唱法中所谈到的关闭、掩盖等技术技巧,也正是对元音色彩的技术处理,使声音在高音上轻松、圆润、优美。通过对元音音色的干预调控,能够快速、准确地形成对歌唱共鸣音色的调控,实现对声音形象的把握。 2.辅音咬字与位置安放及字声结合技巧 20世纪歌唱大师卡鲁索说:嗓音的声是由元音供给的,但按照发音的规则,它的位置若由辅音指点则更精确因而,辅音对于发正确元音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是音位的可靠向导。这里涉及到了字与声结合的技巧问题。意大利语中的辅音分为清音和浊音,这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发清音时,声带不振动,而后与元音快速接合,声音清脆明快;发浊音时,声带振动,而后与元音快速接合,声音扎实浑厚。在歌唱的起音(attack)技术的运用中,发清音时,类似软起音的感觉,声音有如抚摸感、如丝绸般轻柔的发声状态;在发浊音时,类似硬起音的感觉,声音扎实浑厚,铿锵有力。笔者在美声唱法演唱实践中发现浊辅音的发音过程,与声音训练中准确起音和位置安放技巧如出一辙,它的发音过程是:做出咬字口型的同时,调动声带瞬间振动, 也就是说,要调动歌唱者对声门闭合点的快速反应,从而强化了声音位置的潜意识。应该说,包括清辅音在内,所有起音技巧中的字声结合都遵循意大利语的音节简捷的特点,咬字准确而迅速,咬字发声的瞬间肌肉高度兴奋和紧张,形成较强的爆发力,便于声音位置的安放和形成,便于清晰的辅音和响亮的元音瞬间结合。 3.语感特点与演唱中的legato艺术意大利语中,辅音与元音相连成为音节,或多或少的音节相连成为单字,或多或少的单字连成词或句。美声大师们追求声音像串珠子一样,珠子是指发音不同的音节。意大利语音节规整、音序均匀,在一条声音线中从辅音到元音到下一个辅音和元音衔接轻巧、均匀、自然,利于保持喉咙和共鸣腔的打开,使吐字保持清晰,嗓音保持连贯流畅,从而获得咬字发声时连贯( legato) 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正是因为元音纯正、音变少, 辅音简捷、短小、不易改变声音位置,最终形成了美声唱法演唱艺术的高度统一、连贯、声情流畅的艺术风格。 二、依据意大利语语音特点进行的声音训练 1.运用元音进行的声音共鸣音色的训练几乎所有民族的语言都有a、e、i、o、u这5个元音,不同的只是在此基础上产生或多或少的音变,形成各自的特点。因此无论演唱哪个国家的作品,都应进行细致的元音的训练,以此提高对共鸣音色的调控。 1)强化集中焦点的意识以及对面罩共鸣的感受,使单个元音形成统一稳定的音色。 2)固定声音共鸣的位置,使不同母音交换运用时位置不变,但有准确的音色变化。如:元音a 音质最柔和,相对明亮的是e,最明亮的是,i比较暗的是o,最暗的是u。 3)运用不同元音的混合润色的办法,带动高低频两管协调的技巧,在同一元音上调整共鸣音色使之能够发出明暗变化等不同音色。如: a元音加入e的润色,音色会变亮, a元音加入o的润色,音色会变暗。由此客观上调动了口咽部分的咽肌与舌的最后部分的配合动作来调节所发的元音,每一个母音可以调节出或轻、或重、或 远、或近、或明、或暗、乃至更多种不同的声音音色。 4)运用开、闭元音训练高音区的关闭、掩盖。美声唱法中常谈到的关闭、掩盖等技巧,在教学中可在进入高音区时用闭元音e和o 来调整就很好理解,这也是对元音色彩的变化而产生的效果。 2.运用浊辅音的特点训练声音位置的安放 1)对浊辅音特点的研究是体会准确起音和位置安放的好办法。辅音与元音结合训练是我们常用的练声法,尤其是浊辅音的运用,如:m、n、l、d、 b、v、g等。因为浊辅音的特征是发声时声带振动,它利于调动歌唱者对声门闭合点的快速反应, 从而强化了声音位置的潜意识。20世纪女高音歌唱家戈莉说:那一瞬间就形成的振动就是我控制声音位置的所在。[1](155)这正是运用浊辅音练声的真正用意。歌唱大师贝基就常用浊音ga、 ghe、ghi练声,以求得声带的高位置振动。 2)特殊辅音在训练中的作用。辅音r,也叫大舌颤音,在练声时做字头使用,利于下巴和舌根的放松;二合辅音gn是利用舌面与上颚产生阻碍, 迫使声流在鼻腔中产生振动,后接e元音或者o 元音,如: gne、gno,适用于鼻咽腔的训练。意大利美声唱法在演唱中重视声音这一表达方式,追求起音准确、音质统一、音色明亮圆润;技术上要求饱满的气息支持和自如的呼吸控制、喉咙打开、喉型稳定;语言上元音均匀、响亮, 辅音清晰、自然;行腔,张弛有序、连贯优美,堪称人声技艺结合的典范。专门来研究意大利语语音的特点,是为了能使它帮助我们理解美声唱法的内在特征,使之成为一件利于演唱学习的工具,进而使我们的训练能够抓住关键,行之有效。

  • 中国风”特色流行歌曲的文化解读

    一、引言中国风,字面上解释:中国乐风,是新时代的中国音乐。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是黄晓亮对中国风的定义: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是中国风歌曲总的特点。此外,歌词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中国风,从东方意象到自然语境,运用大量修辞手法,也是中国风歌曲最重要的特点。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80,90年代就已经很多了。 比如:《龙的传人》、《中国民谣》、《爱江山更爱美人》、《鸳鸯蝴蝶梦》、《水调歌头》等,这些歌曲有传统的中国风味,充满浓郁的中国风情,这是中国风的雏形。但是,他们却没有让中国风红遍中国大地。而在2006年,周杰伦的一曲《千里之外》让中国风在中国成为流行的词语,也让中国风在流行乐坛上成为近几年来的主旋律,成为文化潮流。 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景观。那么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流行起来?怎样会在中国形成蔚为可观的景象呢?本文试图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这一现象。 二、与时尚同步的青年受众有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自周杰伦的《千里之外》、《青花瓷》开始,这样的歌曲在流行乐坛上风靡起来,成为创作的主潮流。周杰伦的歌曲特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的歌手争相效仿, 如:王力宏、陶喆、胡彦斌、林俊杰、后弦、tank,吴克群等歌手,采用各式的曲风,用歌曲唱出他们他们喜爱的中国特色,也成为了当今流行乐坛的一大风潮。歌手的相互学习,大众的喜爱和追捧,更让流行乐坛中的中国风成为一个文化奇观。 1.追风的时尚青年 中国风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但它是现在才流行的。中国风早在七八十年代的流行乐坛就有,但由于时代和受众的因素,并没有兴盛。而现在以周杰伦为代表的青年歌手,一方面要在潮流下进行歌曲创新,稳定乐坛教主的地位,赚取更多利益;一方面以自己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气若游丝的传统文化,要为弘扬中华文化尽力。他们承袭以往的中国风的特色,再加以潮流创新,形成新的中国风。这些青年歌手,他们首先是受众,是对以往中国风接受和喜爱的青年;他们同时也是授众,又创出并引领了新的中国风。青年有敏锐的洞察力、旺盛求知欲,又处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有利地位上,他们喜欢诉诸视觉和听觉的东西,他们具有捕捉社会流行风尚的优先条件和可能。同时,青年作为时代的先锋者,常常有对旧事物有强烈的抵制心理和渴求尝试新事物的好奇心理,他们直抒胸臆、构建自己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方式,所以他们自身常常就是时尚的主导者。 这些青年人,他们是时尚风尚的追求者,是时尚的从众。崇拜偶像,追求娱乐时尚,跟随潮流,喜欢新潮个性的东西。他们的价值观、喜好容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喜欢创新,最求变化。当一个风潮兴起时,青年们总是争相追捧,随风而动。中国风在流行乐坛兴起时,以其新颖性和强势性,在青年中风靡起来。因为流行乐坛是时尚流行的发源地之一,而他们心中的偶像是自己追捧不变的红星。作为粉丝会支持偶像的歌曲,作为热爱时尚的人会追逐潮流的步伐。 中国风是在中国才兴起的乐坛潮流,演唱者是娱乐音乐界的天王, 歌曲兼具西方和传统的特色,好听且风格特别,符合这些青年的兴趣爱好。这些青年,他们是受众,同时也是授众。因为他们会影响周围的群众,带动周围的群众,让更多的大众成为受众。 2.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青年对时尚的追求是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磁吸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形式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才是将中国风浪潮推向发展高峰的主要动力。青年人是一群类似的人群,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随时尚潮流成长,接受的是现代化教育,耳闻目睹的是新时代气息,喜欢新鲜刺激,变化奇异的事务。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又生活在传统的民族文化的氛围之中,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民族精神。受儒家精髓文化的陶冶,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已经在他们的经历史沉淀下来。从出生到教育,到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都是如影随形。虽说,西方外来思想的冲击,带给了他们新鲜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但是我们民族的根在青年人的心理也不会磨灭的,成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从这一点来说,传统文化对青年的影响仍是根深蒂固的。经历了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之后,新一代青年开始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的崛起给了大家扬眉吐气的机会,带给了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时机。吹来的中国风正好迎合现代青年渴求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结合了流行元素的中国风在乐坛、影视界、时装界等青年热衷的领域都有一席之地,它采用的时尚的外衣,传统的内涵的兴起方式,使得青年更容易接受。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为中国风的火爆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渊源流长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中国的本质韵味加上时尚的魅力,传统与现代的巧妙揉合等,都使中国青年对中国风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并成为青年热衷中国风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腾飞的大环境下,许多娱乐休闲行业出现,许多外来的时尚潮流蜂拥。娱乐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的,他们的目标是娱乐大众。而这所谓的大众基本上是追求时尚的青年,流行歌曲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利益,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但是,而本土文化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处于弱势。随着中国的强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解中国,许多欧美国家甚至对中国的文化、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人们希望中国的文化可以推广并得到世界范围内人们的认可。这增强了青年的历史责任和民族认同感, 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也引起了青年一代对本土文化的关心。 三、与众不同的词曲风格流行歌曲作为一项娱乐事业,它是用来娱乐大众的,它用自己的曲调和歌词给大众带来愉悦享受。2008年9月24日,方文山在沈阳回答《华商晨报》提出的你觉得你的中国风的精髓是什么时说:中国风的精髓在于文字。它不像嘻哈之类风格的是用曲去表现,它是用文字。歌词就是画面的营造。在遣词用字上面用古典化的技巧,不一定是古声音节,而一定要用中国意境去营造的。[1]所谓的中国风更多地体现在它的歌词和曲谱,曲调的创新,歌词的诗画美和历史韵味。 1.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演唱曲调 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具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听过此类歌曲的人都可以感受出来。那就是,歌曲中糅杂着传统和现代音乐两种成分。歌曲中的主旋律基本采用现代的伴奏乐器,如:钢琴、电子琴、吉他、鼓、小提琴等。传统的中国乐器喜欢出现在前奏、间奏或是结尾。这样的结合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前奏的古典乐器的悠扬典雅声音引人心弦,奠定歌曲的基调。结尾时喜欢营造回味无穷、意味深长的意境。中国的传统音乐,强调的是旋律,它的音乐感觉是连绵的,是线性的。例如:周杰伦在一系列中国风格的歌曲中使用扬琴与琵琶作为衬底音乐,如《东风破》、《七里香》、《青花瓷》塑造一种轻灵淡雅的儒人气息,古典中国风浓郁其中,旋律优雅和缓,将琵琶、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当作主要伴奏。不仅是在乐器上采用中西结合,歌手在唱腔上也采用同类的方式。在《中国风》歌曲的演唱上每个歌手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保持这些唱法的情况下,传统戏剧的演唱方式经常被加进来成为中国风的惯有的特色。其中京剧的唱腔,是一种常见的方式,王力宏《盖世英雄》一曲极具代表性,这首歌中加入电影《霸王别姬》中扮演琅王的李岩唱以京剧演唱:藕气傲中原,王者扬烽烟,力拔山河天,宏威征凯旋。《One night in北京》使用苦命花旦哀怨地唱出: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歌曲的基本唱腔还是采用流行的唱法,说唱式等。 2.诗画般美妙的歌词 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它能为广大受众喜爱,其中就有它诗画般美妙的歌词,其中国最具代表的是:周杰伦。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他不仅文学功底深厚,而且思维具有新意。他创作的歌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诗画美、韵律美、意境美的特点,他还喜欢旧瓶装新酒,题材老,意象传统,但讲述的故事却是不同的。《发如雪》中: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歌词如诗画一般的美妙,色彩鲜明,充满了画面感。歌词意象和色彩的运用也加强了感情的抒发。他的《青花瓷》可以说是将美用到了极致,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状。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歌词将传统的青花瓷写的典雅优美,灵气动人,古色古香。更将它比成了生死相恋的男女爱情,赋予生命的魅力。不仅如此,周杰伦的歌词还带给人无穷的韵味和意境。如:《菊花台》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将人的思念、孤独,写的余味无穷,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周杰伦的音乐中蕴藏的古典是自里而外漫溢出来的,自有一种水墨画般的留白之美和自然之韵,毫无斧凿的痕迹与打磨的匠气。周杰伦的中国风,不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赏的,而是用来品的,如一杯浓茶越品越香。 3.古老题材,重温逝去的文化经典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也成为流行音乐取材的来源历史典故的主题是一个主要的惯例.包括历史故事传说故事或小说。在周杰伦的《乱舞春秋》以三国故事为题材,林俊杰的《曹操》和TANK的《三国恋》也利用三国故事作为主题。王力宏以昆剧经典戏曲《牡丹亭》为主题重新写作,以《在梅边》唱出新声音;五月天以《西游记》的故事出发,谱出《孙悟空》一曲;《爷爷泡的茶》以陆羽为主角,诉说茶文化的历史香气;《本草纲目》不仅以李时珍的医学名著为取材,歌词里还用了十六种古老的药材名,让年轻人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另外,武侠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也常出现在中国意象的歌曲中,周杰伦便有一系列以此为题的歌曲,如:《双节棍》、《龙拳》、《双刀》、《霍元甲》等。如在《双截棍》中有练铁砂掌,耍杨家枪,仁者无敌飞檐走壁一身正气等,这些是中国武侠的传统元素。流行音乐的歌曲是以白话文为主要语言,但中国意象的歌曲是融合古文用语与古文经典作为歌词的特点。周杰伦的歌曲喜欢描绘中国意象,在他歌曲中,我们可以重新了解许多已经几近被我们遗忘的传统。

  • 中国风”歌曲:传统的现代奇观—对流

    中国风”歌曲:传统的现代奇观—对流 从周杰伦的《娘子》、《东风破》到《发如雪》、《千里之外》、《霍元甲》、《菊花台》,周杰伦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曲风,这种风格在大众创播过程中被称之为中国风,中国风就此成为了席卷全国歌坛的流行风尚。此后,王力宏用他嘻哈chinked-out曲风演绎了《在梅边》、《花田错》。陶品 《苏三说》是将京剧苏三起解来用现代的方式演绎出来。类似的有胡彦斌:《愿望》《红颜}},林俊杰:《江南》《曹操》 《一千年以后》,S. H. E《一眼万年》《月桂女神》《长相思》、后弦的《西厢》《昆明湖》《桥段》《小白》等。如此众多的 中国风歌曲为何出现,从社会学和传播学角度怎样解读呢? 从社会学和语义学的角度首先要区别了两个词 popular culture(流行的文化)和popularized culture (流行化的文化)。 (popular culture)流行的文化意味着一种固有的状态,它具有的影响力是因为它一些内在的属性,有静态的特性,很少有的历史的维度,它比较平面,很少关注到 现在和将来,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差别。而 (popularized culture)流行化的文化相反,关注其传播过程以及传播过程中的社会行为而形成的结果。根据这一方法,本文试图将中国风现象放到流行化的文化意义来进行研究,因为其命名本身就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动态的、历史的。所以本文先不去追究中国特色的到底应该具有哪种固定的特质,也不去研究这些歌词写得好坏与否,而是将它放在流行歌曲中描写的中国的意象变迁和它产生的背景中来具体地作文本研究分析。 从东方巨龙的民族意识到英雄美人的拟像幻影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传唱遍至大江南北。其代表歌曲还有《龙的传人》,中国意象是一种民族的整体的意象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龙的形象象征着正在崛起的中国,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长江、黄河等意象都是当时个人对于自我和国家的自我认同。以及回归国土和深深深情期盼的民族热爱和民族认同感。歌词和曲调都是抒情的,感情很真挚。 1987年以后是西北风歌曲兴起发展时期,虽然没有直接说出中国,二字,响但是,西北风作为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流行歌曲,在意象上也深深烙上了中国印记。西北风 这一称谓来自于《黄土高坡》中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黄土地作为故乡的象征,以民歌旋律为基调歌唱西北风歌曲,高亢激越,充满了阳刚之气。另外还有《信天游》 (1986)、《少年壮志不言愁))(1986)、《我心中的太阳》 (1987)、《黄土高坡》(1988)、《我热恋的故乡))(1988) 西北风实际上是歌曲创作在一定层面上向传统的回归。 它的基本特点是率真、放任、高亢、苍凉、忧郁。 步入90年代,包括都市民谣和怀旧歌曲还有新民歌。具有 中国意象的歌曲以孙皓的《中华民谣》为代表。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后,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90年代,社会经济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下海经商潮、民工潮等风潮席卷而来,人们的心态更为开放,想走出原来的小楼到外面去闯一闯, 东西南北的路走一走,千万条路你千万莫回头。是一种 走出去的心态,同时又伴随着一种焦虑,不知道前方的路会在那里,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在大地上行走的寂寞的孤行者的形象凸显出来。它的歌名叫做中华民谣,民谣 本来就是民间传唱的歌曲,体现民间的话语。相类似的歌曲还有毛宁的《涛声依旧》等。 到了新世纪,中国风面目出现的像周杰伦、王力宏、陶品、后弦、胡彦斌、S.H.E等歌曲,其歌曲中的中国意象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方文山给周杰伦写的歌词成为最早的中国风歌词,它进入传统的意象,提炼了唐宋诗词的味道,用民乐的元素,又配以r&b的音乐,加上歌手含混的唱法,比较独特。 先看周杰伦的中国意象:一盏离愁孤灯、一壶漂泊浪迹天涯、篱笆外的古道,荒烟漫草、琴声悠悠、琵琶弹奏(《东风破》):泪光、柔弱、惨白、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菊花残、满地霜、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孤单(《菊花台》):素胚、青花、笔锋、冉冉檀香、仕女图、美一缕飘散、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临摹宋体、泼墨山水(《青花瓷》);狼牙月、伊人憔悴、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醇的岁月、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发如雪》) 在周杰伦以后,这一风尚日益扩大并加以传播,从他影响的一批音乐人的作品来看,胭脂味、闺阁味、粉饰味却日益变得浓重起来,盖过了词的意境,英雄才子书生佳人美人红颜娘子小姐成为了中国风频频出现的特定的身份标签:如胡彦斌的《红颜》剑煮酒无味,饮一杯为谁,你为我送别,你为我送别,胭脂香味,能爱不能给这一世英名我不要,只求换来红颜一笑粟锦《娘子写》 谁在葬花楚楚可怜,谁在戏楼此恨绵绵,辜负了红颜,到你面前,对你说抱歉,谁为少年守在窗前,谁为英雄走到江边,枉费了姻缘类似的有魏晨《少年游》、后弦的《西厢》、方迪《蝶离飞》、曹格《姑娘》、爱乐团《半面妆》、吴品醇《忆长安》等。 可见中国的意象的描述不再指向整体的民族认同或整个群体的身份认同中去,不再带有地域、民族和价值色彩。而是成为一种装饰物,在有些说唱乐的歌曲开端或结尾可以来上一段中国乐器演奏的调子以表现其与众不同。传统成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的事物。正是这份与众不同的独特口味造成了它现代语境中的陌生化来吸引受众的听觉方面的感官,这就是所谓的奇观化。居伊.波德在《奇观社会》中说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形象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生活以前的那种统一性永远地失去了。现实被片面地理解,并在新的一般性中展现为一个隔离的虚假的世界,一个纯粹静观的对象。世界诸形象的专门化浪潮在自足的形象世界里获得了其最高的表现。在那里,谎言在欺骗自己。奇观在其一般性中是生活的具体倒置,而且其本身就是非生命之物的一种自主运动。 二十一世纪出现的中国风又重新走上阁楼,歌曲中不再有东方龙的民族认同感、没有了西北风歌曲的厚重泥土味,也没有了东西南北走一走的民间性,它走出了民族、地域、大地、乡土的世界,在它们之外,塑造了一个英雄美人的幻化了的奇观世界。由现实走向虚拟。可以看到这些英雄美人绝不是自己的对于自己的或是时代的身份认同,而是它已经符号化了。在流行音乐中的由中国意象而折射出的身份认同问题我认为是从深度的真实反映、感受力的完满统一逐渐走向去本质化、用各种幻化出来的符号颠倒的和死刑的符号掩盖着深度的真实,并建立其一座虚拟的迷幻世界。

  •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 _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本文正是从曹操的奸与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政治家、军事家;奸雄、英雄。 一提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个大奸臣,狡诈、多疑、假仁假义、十分奸险;但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他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下面本人就《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的形象进行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多疑、假仁假义上。 (一)狡诈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一天,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1]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加的放肆了。 第十七回,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短缺,操命管粮官王垕: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2]士兵皆言丞相欺众。操欲借垕人头示众。垕大惊曰:某实无罪![3]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4]垕再欲言时,操早已呼刀斧手杀之,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5]于是众怨始解。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的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去杀死一个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他的奸诈狠毒教人心寒。 曹操此人性格复杂多变,这在表情、脾性的多变上得到体现。 当俘虏张辽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刘备与关羽劝阻后,他立刻掷剑大笑:我亦知文忠义,故戏之耳。 [6]并亲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感情如闪电似的转瞬即变,令人瞠目结舌而脊背发凉。 杨修之死更显曹操的奸诈无常。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擅花园门,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修擅分酥吃,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曹操佯称常梦中杀人,某日果杀一帐前士卫。临塟前修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里,君乃在梦中耳![7]操闻而愈恶之。经过几件事,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仍不露形于色,杨修一错再错,致使曹操已经起了要杀死杨修的心,但曹操仍然隐藏得很好,竟然连杨修这么聪明的人也全然没有察觉,最后终于被曹操借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死。可见曹操的奸诈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二)多疑 曹操他的好猜忌表现在他常滥杀无辜,错杀好人。他身边的人常遭无妄之灾,也全因他的多疑。 在第四回,曹操暗杀董卓没有成功,遭董卓通缉,投奔吕伯奢庄上,吕盛情接待,欲杀猪相款。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8]但闻人语曰:傅而杀之,何如?[9]曹操顿时杀了八口人。后来发现杀错了,索性昧着良心将吕伯奢也杀了,曰:宁叫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10] 第二十回,许田打围后,汉献帝感觉到曹操非常狂妄,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颁衣带诏,董国舅刚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曹操便多加盘问,当知道汉献帝把锦袍玉带送给董国舅,马上就要董将衣带解下,曹操亲自把锦袍玉带拿起,对着太阳光细细地详看。他的多疑猜忌全都暴露出来了,好在汉献帝对他早有防备,衣带诏才能够有惊无险地带出宫门。 当猜测到某人有颠覆政权的行为哪怕仅仅是一丝意念,曹操杀人总是连眼都不眨一下,不曾有过片刻的犹豫,严格按照罚不逾时的古令,在第一时间先下手为强。此外,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他常常也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 (三)假仁义 曹操的假仁假义,在书中,要数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其次,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曹操明知道自己不能自杀的,他这样做无非是想树立率先守法,严于律己的形象罢了,在以权术收买人心,。 另外,曹操是惯于由大怒转为大笑,大笑转为大哭的。他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逃归,在南郡安歇时,对着众谋士,突然大哭起来。谋士们问他为什么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从一方面看,这是曹操的爱才惜才;另一方面看,这又是曹操使的诈术,因为他的大哭的结果,使众谋士黯然自惭,这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 此外,在叔父面前诈中风,哭泣袁绍,礼葬关羽首级,与许攸论粮等也是曹操假仁义的特点的展现。 二、曹操之雄 在《三国演义》中,他有奸的一面,但更有雄的一面,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他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一)卓越的政治家 这里所说的实干家,是指曹操卓越的政治才能,曹操具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挟天子以令诸侯,[11]他非常重视人才,极力搜罗,加以重用,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1、远大的抱负 曹操之谓政治家,他的目标是结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12]的战乱场面,实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3]的愿望,他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理想。 文中第四回,董卓欺主弄权,骄横跋扈。曹操借献刀行刺董卓,事情败露后为县令陈宫所擒。陈宫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14]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15]又说: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16]其远大志向溢于言表。在求才若渴这点上,曹操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曹操为人奸诈多疑,但他对奇才良将均能真诚的以礼相待,对于人才,他尽可能揽为己用。所以他身边一直不乏能人异士。 第三十六回,曹操得知徐庶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很想得到徐庶,他打听到徐庶是个极其孝顺的人。曹操十分高兴,立即派人连夜前去徐庶家中将他母亲接过来,曹操盛情款待徐庶的母亲。遭到徐母拒绝后,他竟然叫人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信给徐庶,把徐庶骗到手。曹操为了求得良才,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而在第四十一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曹操的爱才之心更洋溢于表。其时,曹操在山顶观战,但见赵云所到之处,威不可挡。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17]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18]因此赵云才能够逃脱此难。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上,曹操非常欣赏赵云的神勇无敌。为了一个对自己能构成很大威胁的敌方将领,曹操可以发出不准杀死赵云的命令。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爱才惜才的心胸是如何的博大,怎么不教人为之动容? 所有这一切无不说明,曹操是治世之能臣。[19] 2、稔熟的政治手腕 在尔虞我诈的争斗中,为获得最后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他为取得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 小说第五回,曹操羽翼未丰时,欲得卫弘相助,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相求助![20]卫弘答应。操大喜,于是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他以大义晓之于卫弘,打着忠义的旗帜招兵装大自己的力量。可见他非常洞悉民心并且利用民心的圆滑手腕。 第十六回曹操明明已经意识到刘备是自己日后的劲敌、死对头,是自己日后争天下的极大阻碍,但他总想把刘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中,他身边的谋士们多次建议要寻找机会杀掉刘备,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 [21]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22]想争取百姓的民心、士子的忠心固然是曹操作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而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便不肯下辣手,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说第十八回里写道:宛城之战中,曹操爱子曹昂被乱箭射死,侄儿曹安民被砍为肉泥,心腹爱将典韦被杀死,甚至连曹操自己右臂也中了一箭,所骑之大宛良马也连中数箭而死。如此深仇大恨,然而曹操为了大局,游说张绣,张绣愿降,曹操见了张绣,乐不自禁,好像以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不但封他为扬武将军,而且后来干脆结为儿女亲家。为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曹操能人所不能。 破袁绍后,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私通的书信。荀攸提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而曹操则认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23]一语带过,并尽皆将书焚烧,不再过问。如此胸怀,确实非一般政治家所有。 曹操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发动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但他每次的战争都是出师有名,打着天子的旗号,都说成是去讨伐逆贼,他的政治手腕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二)优秀的军事家 作为军事家,曹操更是有勇有谋。他胸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众多战役中都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天才。 1、富有韬略 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的战略战术,人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所以他在军事决策上时时会料事如神,他拥有军事家所特有的嗅觉。 且看看小说第十二回曹操用计大破吕布于定陶。曹操率兵至定陶,连日不战,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闻讯引军赶来。将近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谓诸将曰:布疑林中有伏兵耳,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疑之。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明日吕布必来烧林,堤中军断其后,布可擒矣。[24]第二天,吕布不出曹操所料,果然中计战败,落荒而逃。此战,可见曹操对敌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作战地形的观察已面面俱到,所以他料事如神,行军布阵井井有条。 第三十回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绍有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也不利。曹操能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然后各个击破,取得最后胜利。 如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仅此一战,曹操即察觉非刘备所能想的战术。曰:但知谁为刘备画策?[25]此乃刘备初获徐庶的第一战。足见曹操那军事上敏锐的嗅觉。 曹操无论在战略、战术方面,都能应付自如。在战斗时,曹操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争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方法,谲敌致胜,转弱为强。在战略方面,曹操能集中部属智慧,择善而从,少有失误。例如当他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陶谦病死,曹操采用谋士之计,平定了兖州,继而征服了徐州,然后囊收了冀州。 2、治军有道 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曹操所败,说明曹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曹操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作战时能身先士卒,领兵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所致。 见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领众将,率兵入城。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26]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 [27]遂当领兵直入。曹操能如此身先士卒,曹军士气怎么能不高? 曹操起兵,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皆得力于他治军严格,首先从我做起,以身作则。第十七回,曹操行军途中,见一路麦已熟,曹操传令不得让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于是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了麦子,可是曹操自己所骑的马却因受惊而踏了麦田,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28]于是,曹操便要拔剑自刎,经众人力劝方才罢休,割下一绺头发割发带首作为处罚,于是三军悚然,没有人不遵守军令的。 且从政治、经济等方面配合和支持,所以终能转危为安、变弱为强。反观其他军阀,如袁绍指挥军队宽松、不严厉,法令就无法建立。吕布勇敢但没有计谋,不慎重、不稳重,言而无信。刘表对军事不熟悉,不钻研,只知道保护自己的领地。袁术娇奢、无礼,一点都没有善良之心。相比之下,曹操将他们各个击破,是迟早的事。所以,曹操可以称得上古代卓越的军事家。 奸而能、真而伪、宽而猛这正是曹操奸与雄的复杂人性特征。我认为,曹操奸与雄性格的复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功利追求、对道德进步向往的矛盾关系,同时,曹操的形象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 注释: [1]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20页、第4页 [2][3[4][5]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87页 [6]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99页 [7][11][19][20][23]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359页、第100页、第187页、第5页、第21页、第152页 [8][9][10]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20页 [12] 蛤晓音、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68页 [13] 吕自扬.《历代诗词名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1986年12月.第86页 [14][15][16]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页.2004年6月第一版.第19页 [17][18]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页.2004年6月第一版.第205页 [24][25][28]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页.2004年6月第一版.第56页、第178页、第88页 [21][22]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页.2004年6月第一版.第82页 [26][27]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页.2004年6月第一版.第55页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6月第一版 [2] 陈寿.《三国志》.北京.长城出版社.1999年8月 [3] 刘宋时期,裴松之《三国志注》。 [4]《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5] 蛤晓音、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吕自扬.《历代诗词名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

  • 论述企业家参与政治的原因与主要作用

    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近年来,随着人大代表、村民组织换届选取等实施差额选举,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更是热情高涨,为此他们甚至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与财力,既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也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家参与政治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一、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主要动机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动机进行调研,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动机主要有以下方面: 1、追求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利益是民营企业家群体参与政治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因。利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按照利益的客观内容,人们一般把利益划分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等。其中,经济利益具有根本的性质,追求政治利益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民营企业家群体与其他社会阶层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征就在于他们凭借一定的生产资料,通过雇佣劳动去追求更多的资本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他们也正是凭借这一点才确立起身份和地位的。总之,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一切活动首先是围绕其经济利益而展开的,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努力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民营企业家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反映他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为他们在经济上的更大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发展自身经济实力的政治参与活动,他们会积极参与,他们的政治参与活动都会围绕自身的经济利益展开。 2、寻求保障权利与政治安全。当私营企业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满足后,保障权利、维护安全的参与要求目标就会突出出来。要求对自己经过千辛万苦积攒起来的个人财富进行保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要求自然而然的发展轨迹。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是在一个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一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扰。一是自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产生以来,社会上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尽管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的地位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社会以及党和政府的认可,但在现实的竞争环境中,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诸多的竞争歧视和压抑;三是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等始终是私营企业主们头疼的事情。为了减少和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为了使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于是一些私营企业主就开始寻求政治上的保护。他们力图通过参与政治,运用政治权威来克服其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障碍,寻求保护其利益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就成为他们参政的一个重要动机。 3、提高政治地位与获得社会尊重。长期以来,中国的私营企业主群体是被专政和消灭的对象,在政治上一直是受压抑的一个阶层,无政治地位。改革开放后,新产生的私营企业主群体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高收入群体,有着较高的经济地位。但是,历史的影响加上现实的因素,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阶层的总体评价仍然不高。因此,部分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要求的经济目标就降到次要的位置,而将社会声望、政治地位等非经济目标摆到政治参与最突出紧迫的位置,力图通过政治地位和社会公众形象的突破,改变自身经济政治地位一高一低的不对称局面。 4、实现自我价值与贡献社会。少部分民营企业家在实现了个人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以后,开始迈向民主型的发展性政治参与。他们不再把政治参与仅仅视作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标的手段,而更多的是把政治参与视作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义务,是对民主本身价值的崇尚和信仰,也不仅仅是从个体自身或本阶层的利益出发来参与政治,而是超越了个体或阶层利益的狭隘圈子,上升到从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来参与政治。 二、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作用分析 民营企业家参与政治构成了当前我国政治参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容易滋生一些负面作用,比如容易带来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但是,不可否认,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带来了更多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促进和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得到认可,将进一步弱化私营企业主积累财富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其发财致富的积极性。同时,民营企业家登上政治舞台,与其他阶层一起参政议政,便于其他阶层了解私营企业主阶层,逐步消除社会习惯势力对私营经济的种种偏见,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民营企业家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府决策,有助于健全法律法规,为民营经济发展争得宽松的政策环境。可见,鼓励民营企业家参与政治,可以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持续创业精神,可以营造更为良好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环境保障,有助于促进和支撑经济持续发展。 2、有利于推动我国各级政府政策的创新与顺利执行。经济建设处于优先地位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成为考核政府官员的一项重要指标,政府官员具有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的积极性,但官员并不一定熟悉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民营企业家与政府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制度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民营企业家可以就企业的现状、存在的困难、所需的环境等问题与政府进行交流,使政府明白企业真正的需要。这有助于政府的政策创新。经过企业家与政府互动而形成的政策更能得到民营企业家的自觉执行、拥护。政治参与培养了民营企业家的宽容精神,如果政治上的决定是在民主的气氛中作出的,即使与自己的意愿相反,亦能够接受。政治参与可以培养出民营企业家对政治体制的忠诚和认同感,有利于增强私营企业主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3、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而非国家机关或以政治为职业的政治家和官僚,其目的是影响政府的决策或其他活动,并非直接参与决策。而人大和党代会,根据其职能定位,应该是职业政治家活动的场所,目前民营企业家能参与其中,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他们政治参与的渠道会进一步拓宽,如参加行业协(商)会、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等。这也恰好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原则。民营企业家以独立的经济实体为基础,以日益强劲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有效地提升着自身的民主素养,还进一步示范和带动着其他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实践,有助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 企业家与经济转变方式之间的关系_本科毕业论文

    企业家与经济转变方式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家才能配置与经济转型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企业家的行为和认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企业家才能的配置有了明显改善。下面分别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分析。 (一)政府角度的比较分析。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制度环境,甚至它本身就是由社会制度筛选出来的。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我国的转型过程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转型前政府激励结构极度扭曲,制度供给表现出刚性和稀缺的特征,从而扭曲了企业家才能的配置过程。转型后政府通过对政策和资源的弹性控制,深刻地影响了企业家的成长过程。政府开始逐渐矫正其激励结构,并且进行了频繁的制度创新和产权改革。企业家凭借其特有的企业家式警觉对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敏锐的解读,从而改善了企业家才能的配置。此外,政企关系逐渐分开,国有企业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家持股比例也大幅度增加,此时政府惩罚承诺的可信度大大增强,从而较好地约束了非生产性企业家行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可能会发生代理成本问题。转型前由于对集体产权缺乏有效的监督,从而为企业家侵占公共财富创造了条件。当内部信息从企业向政府进行传递时,企业家会过滤掉不好的信息,同时捏造好的伪信息,这助长了非生产性企业家行为。 (二)市场角度的比较分析。转型前,由于政府不可能掌握和准确地理解关于价格的充分信息,因此计划价格机制是扭曲性的。企业家创新才能的价格被远远低估。转型后,政府放松了价格管制,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建立和完善,从而更加灵敏地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这时,市场对企业家创新才能赋予了很高的价格。转型前,信息在企业内部由下而上进行传递,企业家根据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集来调度资源。根据信息经济学可知,这种信息集是相对无效的,这将导致企业家才能配置效率的低下。转型后,企业家可以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传递的信息集来安排资源,从而改善了企业家才能的配置。转型前企业家行为仅受到政府的约束。转型后企业家行为的约束结构开始转变为政府约束和市场约束的双重结构,从而更加有效地约束了非生产性企业家行为。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企业家主要面临着企业家才能由配置效率转化为生产效率。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所谓配置效率是指怎样使资源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而生产效率是如何使每一种资源的生产效率都能提高。我国经济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国企业家充分利用了原来计划经济下配置不合理的资源,充分利用了外国已经成熟的技术,利用了中国饥渴的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空隙。30年来,中国经济高增长因素来自两方面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而主要是前者。它体现在体制改革导致的资源流动,包括农民进入工业、企业家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分工、国际市场及国际资本的利用等方面。虽然配置效率的潜力依然存在,如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企业家资源配置等将继续起作用,但其潜力会越来越小。今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将从配置效率转向生产效率,其核心内容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原创性技术的拥有至关重要。 三、企业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主体,肩负着企业的转型升级,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推进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二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是要不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避免重复建设等优点。 (二)推进企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关键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当前,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从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各环节入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近年来,桂糖集团等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探索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之路;济南钢铁、大庆油田等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福田汽车投资6亿元兴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首个将新能源客车真正产业化的汽车企业。 (三)推进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来临和产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挖掘产品制造过程的附加价值难度越来越大,研发、采购、存储、物流、营销、融资和技术支持等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来源,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作用日趋重要。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生产性服务相对落后。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美国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占2.2%。中国企业应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四)推进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型企业,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的潜力未能充分转化为现实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也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更多地转向依靠知识、特别是员工素质提高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 本科毕业论文--特别清算制度略论_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特别清算是指在公司非破产终止环节,当普通清算发生显著障碍或公司有负债超过资产之嫌疑时,依法院的命令开始的清算程序。该程序引入了人民法院的外部监督和债权人会议的内部制约机制,在适用条件、程序启动等方面也与普通清算有所区别,能够有效弥补普通清算在强制性和监督机制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非破产终止;特别清算;普通清算;破产清算 [作者简介]李岚红,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讲师,硕士,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09603 特别清算是相对于普通清算而言的一种清算制度。特别清算和普通清算都适用于公司的非破产终止,是公司在市场退出环节依法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重要程序。特别清算由于其在强制性和透明度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普通清算的不足,对公司终止后逃避清算、逃避债务的现象可以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鉴于我国现行立法尚未建立完整的特别清算制度,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构建完整科学的特别清算制度。 一、特别清算的适用条件 特别清算作为介于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之间的一种清算制度,在适用条件方面应当考虑弥补普通清算程序缺乏强制性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克服破产清算在时间和费用方面成本过高的弊端。因此,特别清算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公司在解散之后没有按期组成清算组开始清算。当公司在解散之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组成清算组开始清算时,即可适用《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启动特别清算程序。这一规定可以有效弥补破产法规定的不足。现行破产法所规定的破产原因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是当由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时,债权人实际上很难举证债务人资不抵债,因此该规定若严格执行必然会限制乃至剥夺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权利。特别是当债务人解散后不组织清算便分配剩余财产、处于事实上终止公司的状态时,势必将债权人置于既难以通过给付之诉实现债权,也难以通过破产之诉维护自身利益的境地。有了特别清算制度的以上规定,债权人的举证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债权人只要举出初步证据证明债务人违反解散后的登记和清算义务,就可以通过申请法院启动强制清算程序来实现自己的债权了。相应地,作为配套措施,应当建立关于公司解散和清算的登记及公示制度,将公司解散之后的清算进程纳入到工商行政机关的监管和债权人的监督之下,便于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并启动特别清算程序。 (二)公司有负债超过资产之嫌。对于此种情况下启动特别清算程序,在最新修订的公司法中未作规定。究其原因盖因依现行破产法和公司法之规定,公司在终止时若负债超过资产就应当启动破产程序。《公司法》第118条规定: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但是这样的制度设计恐怕难以符合现实中各方的利益和需要。因为破产清算制度虽然较为成熟和严密,但是相应地存在时间和费用成本过高的弊端,对于债务关系比较简单、资产债务差距不大的案件来说,适用破产程序未必是最优的选择。因此,破产程序的启动有必要赋予债务人和债权人一定的选择权,而不应仅仅依据法定事实的出现而强制启动。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利益冲突并不十分尖锐的情况下,法律为当事各方提供一条比破产清算更简便而又能有效维护债权人利益的解决途径,不失为一种务实而又高效的选择。 至于判断公司是否存有负债超过资产之嫌的标准,不必以清算组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作为唯一的依据,只要债权人可以提供初步的证据证明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例如证明公司或清算组有转移、隐匿、私自分配财产,怠于行使债权,隐匿、销毁财务记录和凭证,或者在财务文件中弄虚作假的事实,经债权人申请,法院就应当裁定进入特别清算程序,借助债权人会议和人民法院的监督来维护债权人利益。至于特别清算与破产清算界限的划定以及二者的衔接,将在下文中论述。 二、特别清算程序的启动 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立法来看,特别清算程序的启动有两个途径:一是经债权人、清算人、监察人或股东申请而启动;二是由法院依职权主动提起。从我国公司法现有的有关规定来看,特别清算程序仅仅依债权人的请求而启动。对于是否应当赋予其他主体以请求启动特别清算的权利,有必要进行逐一分析。 (一)是否应当赋予股东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以申请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利。对于股东之间因利益冲突使公司陷入僵局的情况,公司法已经规定了司法解散的救济途径,但是司法解散只是用以扫除股东解散公司的障碍。对于已经自愿或者强制解散的公司,如果大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不经清算就转移、隐匿或者私分公司财产,就会因此损害到小股东的利益。即便公司进入普通清算程序,但是按照《公司法》第18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因此,大股东尤其是股份公司的大股东仍然有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作出于小股东不利的清算报告。由此可见,缺乏中立机关监督的普通清算制度,未必能够有效地维护所有股东之间的利益公平。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赋予股东以申请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对清算义务人的制度设计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义务人和责任承担者是全体董事,也就是说,当股份有限公司逃避清算义务时,公司的董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组成清算组是公司的一项整体行为,作为董事个人是无权单独实施的,因此为了与其法律责任相对称,应当赋予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个人以申请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利。 (二)是否应当赋予清算人以申请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利。如前所述,当公司有债务超过财产之嫌时,得适用特别清算程序。因此,如果清算组在普通清算过程中发现公司资产负债状况符合以上条件时,为维护各方利益,应当规定其不仅有权力而且有义务向法院请求启动特别清算程序。 (三)是否应当赋予法院依职权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法院在审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过程中发现作为债务人的公司已经解散或停业,甚至因不按照规定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但是公司未经清算和注销登记,并且公司已无可执行之财产、处于事实上终止的状况。按照现有法律规定,在此情况下如果债权人不请求启动特别清算程序,法院只能依普通程序审理已经立案的债权债务纠纷,而不能依职权主动启动清算程序。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已经起诉的债权人的受偿地位优于尚未起诉以及尚不知道债务人已经解散的债权人。 那么这样的法律规定是否合理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分析公司终止制度的法律精神。在公司终止阶段法律的宗旨应当是维护全体债权人的平等受偿权,而非保护已起诉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很显然,之所以出现公司不经清算就实际终止的局面,其原因在于公司的清算义务人违背其清算义务和公告通知债权人的义务,目的无非是逃避债务。对此,法律的态度就应当是从根本上予以纠正,迫使公司股东不清偿全部债务就不得分配公司财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赋予法院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力以更好地体现法的精神。 (四)应当赋予工商行政主管机关以建议人民法院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力和义务。根据前文所提及的解散登记制度,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后的一定期限内,到工商行政机关办理解散和清算的登记及公示程序,以督促其进入清算程序。那么在公司违反以上义务的情况下,工商行政主管机关应当催告其在宽限期内补充履行义务;逾期仍不履行的,则应依法强制启动特别清算程序。具体做法就是由工商行政机关以行政建议的方式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由法院依职权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笔者认为,赋予工商行政主管机关以建议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权力和义务,是公司终止程序中强化清算强制性的重要环节,这一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 三、特别清算的监督制约机制 透明度是特别清算相比于普通清算的一大优势,这一优势是通过特别清算程序中的外部监督和内部制约机制来实现的。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监督。特别清算的组织监督机关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立法中规定为法院。我国在1999年修订的《公司法》中规定分别是主管机关和人民法院,但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清算工作组织实施问题的通知》强调,各地工商局不负责企业法人的清算活动。在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中统一规定为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但是《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又规定特别清算的组织机关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中外合资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如何清算合资企业问题的批复》中也明确规定法院不应参与这类企业的清算事务,有关的清算事宜应由当事人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可以说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制度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造成了实践中各个部门推诿扯皮、执法不力的现实,为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有必要对特别清算的组织监督机关给予明确和统一的规定。 笔者认为,我国的立法应当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公司作统一规定,由人民法院作为特别清算的组织监督机关。原因之一,从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来看,无论相比于工商行政主管机关还是其他主管行政机关,抑或是对外商投资企业享有审批权的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都拥有绝对优势。原因之二,从职能范围来看,监督特别清算中的财产清理和债务清偿活动正是司法机关的职责所在,并且人民法院在审理与债权人有关的其他案件的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也有利于清算程序的顺利进行。因此,人民法院组织特别清算,更符合效率要求。 至于人民法院在特别清算程序中的职责和权力,主要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依权利人的请求、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建议或者依职权决定启动特别清算程序。二是依法决定清算组的组成,清算组成员除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律师、注册会计师担任之外,还应由股东、债权人以及公司职工各选派代表担任。三是监督清算组的工作。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法院可以直接介入清算实务,对具体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调查和认定。四是对清算组制作的清算报告给予确认,从而赋予其法律效力。 (二)债权人会议的内部制约。如前所述,特别清算程序的启动原因或者是因为公司在解散之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组成清算组开始清算,或者是因为公司有负债超过资产之嫌。在前一种情况下,公司及其股东有逃避清算、逃避债务的动机;在后一种情况下,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与债权人的债权形成现实的冲突。无论何种情况,相比于普通清算,特别清算中公司的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变得更加尖锐和现实。因此有必要在特别清算程序中引入债权人会议制度,以强化内部制约、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至于债权人会议的成员组成、召集方法、表决办法,可以基本仿照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四、特别清算与破产清算的衔接 如前文所述,公司有负债超过资产之嫌时是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依据之一;而我们知道,如果公司解散后经清算确实资不抵债则达到破产界限,需要进入破产程序。那么应当如何界定特别清算与破产清算的界限并使二者合理衔接呢?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以尊重债权人意志以及提高清算效率为宗旨。具体来说,就是当清算组查明债务人的财产确实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允许债权人达成债权受偿协议对清算结果做出安排,从而避免进入破产程序。其程序是由全体债权人就债权受偿拟定方案并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然后由清算组据此作出清算报告并报送人民法院,经法院认可生效。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授权债权人通过放弃一部分债权求得案件及时有效地终结,既是对债权人利益的有效维护,也是对其意志的尊重,更能够体现法律的人性化。需要说明的是,特别清算中的协议是债权人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它不同于破产清算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和解程序,其目的和结果不是避免公司解散而是使解散更有效率。 如果债权人不能通过该债权受偿方案,此时就应当由清算组向人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并终结特别清算程序。由此可见,特别清算与破产清算的界限与二者的衔接就在于,当债务人达到破产界限时,特别清算只能以协议的方式终结,否则就必须进入破产程序,以保证债权的平等受偿。 综上所述,与破产清算相比,特别清算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其在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的同时,也兼顾了效率的实现,有着破产清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特别清算又能够弥补普通清算的制度漏洞,因此在我国建立特别清算制度确有必要。

  •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_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写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论文写作来培养。由于论文本身是作者的一个发现,一种思想,一个观点,论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想法进行加工和提炼,归纳并升华为一种新的理论观点。 第一部分:封皮(封皮直接用A4白纸打印即可,具体模板见封皮格式要求)。 第二部分:扉页(见本科生毕业论文扉页)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其他填写内容在横线上居中(指导教师不需填写职称),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三部分:中、英(外)文内容摘要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在第二页书写,如在一页之内不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在次页。内容摘要四个字居中书写(宋体三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空一个中文字符。书写内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中文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书写中文内容摘要之后,在下一行书写中文关键词。书写关键词三字时,左缩两格添加冒号;关键词三个字使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具体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在前后两个中文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书写中文关键词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等要求,与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对应,但是,字体为Time New Roman ,小四号,关键词的内容全部用小写。 第四部分:目录在书写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目录。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即:(一)、(二)、(三)。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时,一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为固定行间距29px。 第五部分:正文及参考文献在书写第三部分即目录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正文及参考文献。 一、书写格式 1.论文的结构 论文题目 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不需写引言字样) 一、(正文) 二、(正文) 三、(正文) 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 参考文献 2.字体字号 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3.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4.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5.量和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二、标题 1.标题的层次要清楚,大标题(论文题目)和第一级标题应居中书写,第二、三级标题左缩两格书写且单独占行,第四级标题后连续书写内容,不再另起一行;大标题(论文题目)与其下面的内容间空一行(宋体小四号),第一级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其他级别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不空行。 2.正文中第一、二、三级标题末尾不书写任何标点符号 3.标题的层次 一、 (一) 1. (1) ① 三、篇眉和页码 1.篇眉从正文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内容为论文的题目)。 2.页码。封面不加页码;中英文摘要合在一起排页码,从1开始;目录单独排页码,从1开始;正文需要单独编排页码,从1开始。页码在页面底端(页脚)居中书写,页码与正文之间只空一行字的距离。页码使用宋体五号字。 四、图、表和公式 1.图、表与正文之间要(上、下各)有一行(宋体小四号)的距离。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字体均为宋体五号。图序和表序分别在全文中进行统一编号。如表1、表2,图1、图2等。图、表中的内容采用宋体五号字。 2.下文需要引用的公式,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居中书写,并在同一行右端用圆括弧即()中间加阿拉伯数字来统一编号,公式与下面的内容间空一行;不需在下文引用的公式,不用另起一行单独书写。 五、注释 1.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必要补充说明,注释一律采用脚注,不用尾注;当论文正文某处需要予以注释时,采用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并书写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以示需要予以注释,如:列维纳斯甚至相信第一哲学只能是伦理学①。 2.注释内容书写在标明有对应注释的正文的同一页下端(正文与页码之间);在有注释的每一页,须在当页的正文与注释内容之间加划一条横线(自左往右),其长度约为页面宽度1/4。注释要每页重新编号。注释为宋体五号字。 3.注释格式 引用著作时,注文的样式为: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李松庆.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20-30,40. 引用杂志文章时,注文的样式为: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20-25. 六、参考文献 1.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2.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 3.参考文献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 题(篇)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 关于参考文献的未尽事项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4.常用参考文献范例 [1]李松庆,王炜.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李文.中国三农问题[EB/OL].2004-07-19. [3]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 第六部分:打印装订要求 一、行间距:行距设置固定值,设置值22磅。 二、必须A4纸单面打印;宋体小4号字;上、下边距一律为2.54;左、右边距一律为2.50。 三、整本论文左侧装订。 注意事项 本科论文切忌抄袭,学校有检测 本科论文格式要求较严格,请认真对待 要对word的使用十分熟悉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