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tag 标签: 亚洲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2013博鳌亚洲论坛会《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 attachment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大师坑 2013-4-6 39 7981 悠悠仔 2023-2-10 19:36:59
史上最全的亚洲留学生奖学金汇总网站 - [阅读权限 5] 院校申请 reduce_fat 2013-8-31 4 659 小仙女周沫沫 2018-12-17 10:40:11
高盛对亚洲投资分析 金融学(理论版) 每天关注经济学 2013-3-20 8 3616 乔斯妮 2016-3-12 22:44:51
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 attachment 金融学(理论版) 824467907 2013-4-28 280 22504 风信子银子 2015-3-5 10:48:47
亚洲经济体面临“风暴”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ycxff 2013-9-6 3 1118 hmhsm 2013-9-6 11:44:30
关于融资租赁方面的资料 attachment 金融学(理论版) sunshenglei 2013-9-3 0 1029 sunshenglei 2013-9-3 16:22:13
美林亚洲投资策略 attach_img 行业分析报告 gjcherope 2013-7-30 13 1357 Book_I_Like 2013-8-15 22:24:19
求 五大投行: 亚洲物流房地产行业大鳄普洛斯深度研报(12.2加入中金中文) 行业分析报告 rainfirefly 2013-7-27 0 2698 rainfirefly 2013-7-27 14:23:50
德勤 2013年6月最新发布的亚洲经济展望,包括中国,日本,南韩,台湾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coolhighgo 2013-7-18 0 824 coolhighgo 2013-7-18 19:45:14
Bloomberg-亚洲股市下半年展望-130614 attach_img 行业分析报告 jinzhe912 2013-6-14 56 3420 shanjun789 2013-7-3 23:16:23
《亚洲经济》南韩5月消费信心再度回升至104 行业分析报告 fwu19 2013-5-27 0 733 fwu19 2013-5-27 09:33:03
《亚洲经济》日本3月领先指标终值上修升至97.9 行业分析报告 fwu19 2013-5-20 0 749 fwu19 2013-5-20 13:50:50
中国公司积极竞投亚洲铁路项目 行业分析报告 fwu19 2013-5-6 0 2258 fwu19 2013-5-6 16:04:02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展望2013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hzl619 2013-4-16 0 2198 hzl619 2013-4-16 14:35:53
汇丰2013年三月 亚洲资金流和环球最佳资产组合出炉!!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chicagobox123 2013-4-1 1 2469 1道疤 2013-4-12 08:29:53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竞争力2013年度报告 - [阅读权限 22]attachment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nikolaus 2013-4-5 1 392 流逝天堂 2013-4-10 19:52:10
悬赏 求《亚洲金融市场研究2012》 - [悬赏 20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万年一眼 2013-4-8 1 885 等会 2013-4-9 09:21:22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3年度报告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nikolaus 2013-4-2 2 1106 nikolaus 2013-4-3 23:21:33
日元贬值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 论文版 donkeyn 2013-2-21 0 2540 donkeyn 2013-2-21 10:31:15

相关日志

分享 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
accumulation 2017-5-20 02:04
计算出来的YtT来表示潜在GDP,于是结果如图1所示。SER01表示的是真实GDP,HPTREND01表示的是潜在GDP。(图1)   三、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关系图形分析   GDP的波动要素{Ytc}序列实际上在0上下波动,称为GDP缺口序列,它是一个绝对量的产出缺口。它的值即为真实GDP与潜在GDP之差。图2即为真实GDP与潜在GDP之差,也就是产出缺口,它在0上下波动。图中最大的向下趋势在1997年以后,1998年的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即产出缺口由正值转为负值。反映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 经济 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得到延续,一直到2003年产出缺口才有所上升。2007年以后出现了较大的正的产出缺口。图3反映的是1989~2008年通货膨胀率的走势,通货膨胀率以CPI指数来代替。(图2、图3)   (一)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在方向上的一致性。与产出缺口的图形比较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两者虽在波动程度上有差异,但是走势方向基本一致。1997~2002年我国 经济 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经济 增速放缓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降低,实际上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压力,从图形中可以看出1998~2000年CPI指数低于100,远远低于1994年的水平,与此同时,产出缺口也有一个下降,呈现了负的产出缺口。从2002年以后,通货膨胀率伴随 经济 回暖而上升,产出缺口也逐渐从负值走向正值。   以上的对比说明了这样的结论:若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出,即产出缺口为正值,则 经济 中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政策制定者则需要采取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防止 经济 的过热;反之,如果产出缺口为负值, 经济 增长放缓,则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减轻,追求 经济 的繁荣成为政策导向,政策制定者应当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拉动需求,防止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通货紧缩,以此来刺激 经济 的增长。   (二)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反应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图形波动程度上有差异,1989~2008年间,在1994年通胀率达到了顶点,但是产出缺口并没有出现最大限度的上升,而与此同时,在2008年产出缺口达到最大值的时候,通胀率也是远低于1994年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两者走势虽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影响程度上还是存在不确定因素。   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反应程度的不确定性是探讨一国菲利普斯曲线中的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替代关系稳定性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央行对 经济 形势的判断,进而影响到一国 经济 决策的制定。产生不确定的原因在于,在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的调整机制中,存在着影响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做出调整的因素,并且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有可能使得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的反应程度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会改变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替代关系,而中央银行也就无法利用这一替代关系,通过控制产出缺口预测和实现预定的通胀目标。   四、总结   本文利用HP滤波方法估计我国近年(1989~2008年)的产出缺口状况,并做出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折线图进行比对,发现 经济 过快发展是我国近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2007~2008年我国 经济 出现了一个过热的增长态势,使得宏观 经济 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也反映在了图中。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 经济 出现了较大的下行压力,通货膨胀率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此后,ZF的刺激政策在保证 经济 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通货膨胀有所反弹。这一点也表明了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正相关关系。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入“亚洲百强榜”大学数量首超日本
insight 2015-6-13 10:01
中国入“亚洲百强榜”大学数量首超日本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06-13 02:05:03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在 英国 《泰晤士高等教育》10日公布的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入选该榜单100强的大学数量首次超过 日本 。   据《日本时报》网站6月11日报道,在这一涵盖亚洲和中东地区大学的排名中,尽管东京大学再次荣登榜首,但中国内地今年有21所大学入选100强名单,较去年的18所有所增加。而日本今年有19所大学入选,较去年的20所和2013年的22所有所下降。   报道说,对日本来说更糟糕的是,19所入选100强的大学中,有15所大学排名出现下降。    韩国 有13所大学入选,排名第三,台湾有11所大学入选,位居第四。在大学排名方面, 新加坡 国立大学仍在100强榜单中位列第二,香港大学排名第三。日本排名第二的大学京都大学在100强榜单中位居第九,东京工业大学排第15,都比去年下降两名。报道说,中国一流大学的排名有所前进, 北京 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列第4和第5。另外,来自香港的5所大学和澳门的1所大学都入选100强榜单。《泰晤士高等教育》的编辑菲尔·巴蒂说:“尽管日本再次领衔亚洲的高等教育,但它目前必须在研究方面加大投入,与其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相抗衡。”   “现在不是高枕无忧的时候。它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如果想遏制其下降趋势的话。”他还说。   报道称,这一排名是基于13个指标来确定每所大学在其核心任务方面的表现:教学水平、研究水平、论文及研究引用情况,以及国际化程度等。
个人分类: education|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奇迹—追赶周期
accumulation 2015-5-9 13:03
因此,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东亚奇迹”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后发经济体利用与前沿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后发优势,通过资本积累与技术引进,促使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一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模式。 从经济增长的现实上看, 1997-1998 亚洲金融危机以及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东亚奇迹”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表现,的确与“东亚奇迹”辉煌的近 30 年不可同日而语,“东亚奇迹”是否能够持续? “东亚奇迹”作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其前提是亚洲经济体的高储蓄特性与后发优势的有效释放。分析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东亚奇迹的可持续性,需要从释放后发优势的发展中经济体的“追赶周期”入手进行探究。 发展中经济体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持续的高速增长以实现对前沿发达经济体的赶超与经济收敛,这一段时期的持续经济增长即为追赶周期。追赶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技术追赶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技术差距所驱动的技术进步可以带动后发经济体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实现经济起飞;第二阶段是由高速向中低速的增长阶段转换,这一阶段后发经济体的技术水平接近前沿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趋缓 。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专题|0 个评论
分享 成本上升 亚洲制造恐失优势
wwy6631 2014-12-6 11:12
2014-12-05 09:12:00 来源 : 国际商报 作者 : 进入论坛 不断上涨的制造业成本,正使亚洲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失去越来越多的美欧产业投资。 欧洲企业涌现 “ 回流 ” 潮 近年来中国等亚洲国家制造业成本上涨,使得一些欧洲企业开始效仿美国的同行,将生产线搬回欧洲。这是欧洲企业向亚洲转移生产供应链后大量出现的欧洲企业 “ 回流 ” 潮。 据外电报道,这些开始 “ 回流 ” 的企业主要涉及衣服、鞋类及电子等行业。这些企业除了抱有重振 “ 欧洲制造 ” 威望的想法之外还认为,如果综合考虑亚洲生产的商品运到欧洲市场所花费的运费和时间成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制造业工资的不断上涨正在逐渐侵蚀欧洲企业在海外生产的利润。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11 月发布的一项针对 384 家欧元区企业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里,有 60% 左右的企业从海外撤回了一部分营运业务,其中主要是生产业务。其中包括 44 家意大利企业,位居欧元区第一,紧随其后的有爱尔兰、德国和西班牙。意大利 L'Aquila 大学的管理学教授 LucianoFratocchi 表示,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 回流 ” 已成为一些企业生存战略的选择之一。 Fratocchi 自 2007 年以来研究的全球 450 个企业搬迁案例中,意大利约占 20% ,仅次于美国企业所占 50% 的比例。 报道称,这股欧洲企业 “ 回流 ” 潮甚至已开始影响到那些相对平稳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德国的一些中等企业,如家居用品公司 Fackelmann 和电锯制造商 Stihl 都已从亚洲搬回了生产线。生产泰迪熊玩具的德国公司 Steiff 早在 2008 年就宣布,由于质量问题及运输成本等因素,将从中国撤回生产业务。 报道指出,亚洲不断上涨的劳工成本是产生上述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据 AlixPartners 咨询公司测算, 2004 年 ~2014 年,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平均工资累计上涨了 364% 。这大幅缩小了中国与欧洲的工资差距。 美中制造业成本逼近 同期,与中国工资差距缩小最为显著的国家是美国。据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测算,中美制造业工资差距已从 2004 年的 14% 缩小到 2014 年的 4% 。 BCG 近期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将出口排名世界前 25 位经济体的制造业成本进行了量化比较。报告选取了工人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汇率水平作为决定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与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差距在 2020 年左右将不复存在。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目前,中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约为 3 美元左右,而美国制造业在 35 美元左右。从数量看,中国仍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从发展趋势看, 2004~2013 年,中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增长超过 200% ,年均增速超过 10% ;而同期,美国增长幅度仅为 27% ,年均增速不足 3% 。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从绝对量来看,目前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美国的 10% ,而在高端制造领域,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 20 倍以上。从增长趋势来看,过去 10 年中,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100% 以上,低于制造业工资成本增幅;而同期,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接近 5% ,高于劳动力成本增长速度。 在资源与能源方面,美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增强的原因还在于北美丰富的资源以及能源。高盛在其 2013 年前景展望中指出,美国的可开垦土地面积比中国多出 5.3 倍,水资源是中国的 4.6 倍。 2004~2013 年,中国工业用电价格上涨了 66% ( 2013 年工业平均电价 0.58 元 / 千瓦时,比美国高出 30% 左右),工业天然气价格上涨了 138% ;而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使则其能源价格下降。 在汇率与其他方面,自 2004 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超过 30% ,给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对比带来显著影响。从税率看,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目前在中国经减免的本土和跨国公司实际税率在 22% 左右;而在美国,本土和跨国公司经减免的实际税率分别在 23% 和 28% 左右。另外,在供应链、运输和房地产等方面,我国的成本优势也在减弱。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制造业的 “ 成本竞争力 ” 越来越近,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必须尽快重新塑造竞争力, “ 世界工厂 1.0 版 ” 必须尽快升级到 “2.0 版 ” 、 “3.0 版 ” ,才能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个人分类: 中国外经贸|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注“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czqczs 2014-11-7 09:28
习近平11月4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 习近平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共同推进前期预研,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日联手封杀亚投行
insight 2014-7-2 21:25
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尚未开张,便遭到美日的强力封杀。在习近平对南韩进行访问之际,美国政府为南韩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动作踩了急煞车。美方正式向南韩提出, “亚投行很可能在政治上遭到中国的恶意利用,南韩加入亚投行,会导致韩美长久积累下来的友邦互信受到影响”。这显示美国对华围堵已全面升级。   去年十月,习近平在峇里岛会见印尼总统苏西诺时,提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亚洲地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该行预计总资本金额将达五百亿至一千亿美元,其中一半由中国承担,目前已有二十二个国家作为初始成员。   提议设立亚投行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外交决策。中国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但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没有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如果没有亚投行,只能向亚洲开发银行或世界银行求助,而作为掌控世行和亚行的美国和日本,显然是不会轻易答应的。在美日看来,中国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高铁等建设将周边国家纳入大中华经济圈,扩大中国影响力。如果亚投行成功,美日将被彻底边缘化。另外,美日也担心亚投行的设立,会改变亚洲与世界的金融格局。   众所周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由欧美主导的、素有“布雷顿森林体系”之称的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产物。进入本世纪以来,虽然中国强烈要求改革,但美国就是按兵不动。亚行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以来,历届行长一直由日本人担任,中国曾多次提出增加在亚行的份额,但由于美日的阻挠,均未取得成功。在此情况下,中国只有另辟蹊径,建立以自己为主的国际金融机构,以提升中国参与并制订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能力。但中国这种另立门户的做法让美国深感忧虑,担心亚投行一旦坐大,将彻底颠覆现在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因此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将亚投行扼杀于胎腹之中。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较量是全方位的竞争,美国用TPP封锁中国,中国提出海陆两个丝绸之路打破封锁;美国用日越菲挑衅中国,中国提出亚洲安全观,将美国挤出亚洲。随着形势发展,中美从暗战走向热战的可能性大增。 作者:刘大可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新型城镇化:亚洲的机会、亚洲的难题
林秋玲 2013-5-8 22:09
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城镇化率也快速提升。在城镇化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亚洲转型国家也面临着农民工、住房、交通、污染等诸多问题 张飞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晓刚 近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合作举办的“城镇化发展与包容性增长——人口城镇化的政策与体制”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德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等国的专家学者介绍了各自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下面临的挑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 与会亚洲国家大多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改革,一些国家还经历了城镇化的倒退,不过目前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各自的城镇化道路。 阿塞拜疆“城市倡议”智库战略规划专家贾法利介绍称,20世纪90年代的前苏联解体给阿塞拜疆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1991~1995年阿塞拜疆经济连续5年呈现负增长,城镇化率也随之下降。近几年来,以石油为重点的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城镇化率也快速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02~2010年阿塞拜疆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高的经济体之一。2011年,阿塞拜疆成为欧洲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高加索地区主要的经济和商业中心,该地GDP占全国的90%,财政收入约为全国的85%。 乌兹别克斯坦内阁宏观经济预测研究院代理副院长尤拉霍诺夫介绍说,目前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达到300万,城镇化率达到54%。 而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吉尔吉斯斯坦则没有那么幸运。该国投资信贷银行城镇建设顾问尤森诺夫表示,1979年以来,吉尔吉斯斯坦城镇化率开始下降,尤其是前苏联解体后的几年城镇化率下降速度加快。截至2012年底,吉尔吉斯斯坦城镇化率为33.9%,人均GDP仅为1158美元。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有31个城市,其中77%是小城镇,这些小城镇的人口均在5万以下;首都比什凯克和南部城市奥什则集聚了全国60%的城镇居民。 “城镇化是越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金钟强调,上世纪90年代,时越南只有500多个城镇,到目前城镇数量已经达到760个。尽管越南城镇化率还低于40%,但近10年以来,越南城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河内市与胡志明市,这两大城市的人口大约已占城镇总人口的1/3。 陈金钟认为,河内市和胡志明市的城镇化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贫困发生率比较低;城市发展面貌有较大的改观,新建了不少高楼大厦,高科技得到了普遍运用;基础设施,如水供给、交通等全面提升;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贫民窟。 蒙古国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波洛玛指出,1950年以来,蒙古城镇化进程开始稳步提升,截至2011年底城镇化率达到66.2%。蒙古城镇化进程快速提升,主要是依靠网状迁移与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之后,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大量民工从西部地区涌向首都乌兰巴托。目前,乌兰巴托是蒙古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全国45%的人口和50%以上公司都集中在乌兰巴托。 老挝的城镇化别具特色。老挝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规划司副司长科豪特非特内介绍称,老挝将经济特区作为推动地区一体化及减贫的重要平台,目前,老挝有10个正在建设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新的城市中心。建设这个经济特区的目的是要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作为旅游业、外贸和服务业中心,从而发掘老挝丰富的传统文化。 柬埔寨的城镇化进程则稍显落后。该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司司长施非克称,柬埔寨80%的人生活在农村,20%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增长率为2.5%,农村人口增长率为1.3%。因此,他预计柬埔寨的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 面临诸多转型挑战 在城镇化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这些亚洲转型国家也面临着农民工、住房、交通、污染等诸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8年老挝基尼系数为0.3674,属于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家。北部与中南部地区、湄公河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北部的贫困发生率比中部和南部地区高12%。目前,农村贫困发生率仍然很高,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93年的52%下降到1998年的43%,到2003年下降到38%。虽然如此,农业劳动生产率比非农产业低很多,农村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 其次是环境污染严重。陈金钟强调,胡志明市和河内市的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施工废弃物随意向河里或公共区域倾倒;下水道薄弱造成污水四溢,胡志明市75%的区域被雨水淹没超过2.5米,影响了27.7%人口的正常生活,河内的排水系统只能满足35%的需求;空气质量达到警告级别;绿地面积大幅减少,1995年,河内有110个湖泊,面积达2100公顷,到现在仅剩下70%,而且没有任何新增湖泊。 人口分布失衡则是亚洲转型国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陈金钟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南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使得人口和劳动力分布失衡,农业用地大幅减少,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尤森诺夫指出,1920~1990年间吉尔吉斯斯坦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而1990~2010年间则是逆城镇化的过程:大量人口从农村主要流向首都比什凯克和南部大城市奥什;1991~2012年通过村庄重组到城市来促进城市发展几乎不被支持;小城镇只能生产单一的产品。 “民工荒”问题也并非中国独有。施非克称,柬埔寨经济发展比较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工紧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里劳工价格越来越贵。 迈向更高质量的城镇化 针对城镇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会专家就寻求更高质量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贾法利指出,亚洲转型国家特别是前苏联国家,解决人口迁移问题,必须提高城镇化的程度。他认为,大型城市是必须要有的,二级城市如地区经济中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转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这些亚洲国家需要通过发展自由市场来发展经济。 陈金钟指出,越南的城镇化应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尽快出台城镇化的法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对于胡志明市与河内两大城市,则需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住宅,建成环境友好型城市和生态城市。 波洛玛建议,蒙古城镇化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应该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培育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体制改革,重视个人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等。
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亚洲股市2013年展望
iichinaseo 2013-1-17 10:44
区域经济增长步入复苏轨道 亚洲地区进一步放松信贷和货币政策,为其2013年恢复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该地区股市创造了有利环境,因此其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将继续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考虑到该地区经济增长较发达国家更加强劲和持久,2013年,它将继续在以下三方面保持有利位置:稳健的银行体系,强劲的ZF和消费者资产负债表以及乐观的人口形势。 细察中国 继11月份中国十年一次的领导层顺利换届之后,消除了政治不稳定性。中国新一届政治领导人正面临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问题,因为,理想情况下,他们想在第一年实现强劲的经济增长,这样可以给他们增添政治资本,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证明,他们正在调整经济结构。换言之,他们并不情愿出台一项有意义的财政刺激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从政策方面而言,到目前为止,新领导人传递的信息无非大同小异,集中精力推进城市化改革,降低收入不平等性。 鉴于ZF将工作重点集中在提高工资水平和抑制食品价格上涨,中国的消费状况将受到有利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出预期,因此,作为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房地产发展将大有起色。因为一些公司预期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会对GDP增速创造利好,于是进货补充库存,但可能需要比目前更加宽松的流动性条件。而中国2013年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则会来自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美国家因低迷的经济增长拖累进口。 文章转载自 机构投资者
个人分类: 财经分析|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亚洲LED照明产业发展迅速
wjwangjing00 2012-11-26 16:16
从全球LED产业生产基地版图的分布可以看到,欧美国家一直以来占 LED筒灯 、LED天花灯等相关照明市场占有率约为20%左右,以高阶市场产品为主。 2010年日本、台湾、韩国与中国大陆总市场占率则已高达81.3%,亚洲为LED主要生产基地,预估未来在韩国与中国大陆持续成长的趋势下,亚洲仍会居全球LED产业之领导地位。 日本凭借较佳质量以及技术开发能力,一直以来居全球LED产业之领导地位,从2000~2005年间,历年市场占有率均达50%以上。而2006~2010年之间,受到台湾规模经济与低价策略,以及中、韩两国ZF积极主导抢占市场的影响,2010年日本全球市占率已下滑至41.5%。 亚洲国家中以韩国成长最为快速,2002年投入LED产业发展,在2009年创造出LED背光源液晶电视(LEDTV)市场后,为确保晶粒来源,积极扩产,至2010年市场占有率已逼近10%。而中国大陆地区持续微幅成长,2010年市场占有率也有5%之多。台湾地区于2003~2006年之间皆维持在市占率两成左右的水平,后逐年成长,于2010年的市场占有率已成长至25.3%。 2010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及照明与中大尺寸背光模块等新应用市场带动下,全球发光二极管(led)市场规模约达107亿美元,较2009年成长54%。展望2011年,LED在终端产品的需求带动下,仍会维持成长态势,节能减碳议题备受全球重视,LED外置电源照明渗透率可望持续成长。另外,新兴应用如平板装置、微投影、汽车照明、大型广告牌应用、医疗照明、农业应用等,小众且利基型市场值得期待。 http://www.imigyled.cn/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李光耀论中国的未来--中国未来50年的中美战略和亚洲战略
zhengxs 2012-10-9 15:22
中国领导人真的准备取代美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第一的大国?中国真的会成为世界第一吗?世界第一意味着什么?如果成为亚洲主导力量,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政策将如何改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战略是什么?执行这一战略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中国领导人对实现亚洲乃至更大范围的主导权有多迫切?随着中国迈向世界第一,它如何看待美国在亚洲角色的变化?中国崛起对亚洲邻国有何影响?未来几十年里,中国能否保持30多年来两位数的增长? 本文转自财新网( http://www.caixin.com ) 详文见: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0-04/100444018.html
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