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二寅
4399 2

[经济学模型] 市场经济能自动均衡吗?负反馈抑或正反馈?080827 [推广有奖]

新宏观创始人,金融周期量化完成人,储备需求推动者。

大师

4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44991 个
通用积分
333.4360
学术水平
936 点
热心指数
894 点
信用等级
785 点
经验
245428 点
帖子
4529
精华
27
在线时间
144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最后登录
2024-4-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均衡  经典的供求理论告诉我们,假设物价上涨,则需求量减少,而供给量增加,以此形成物价稳定,产量平衡;反之则反。结论是市场自发调节供需,无需外力干预。
  二、现实的景象
  然而,现实世界价格跌宕起伏,产量或增或减,电脑、手机、汽车从最初问世的无人问津,到引领时尚,乃至走向大众,价格走过了一个倒V,而产量却是由低到高。人们时而狂热亢奋,时而低迷落魄,高涨时个个奋勇争先,买入、投产、奢华消费、灯红酒绿,低迷时人人夺路而逃,卖出、减产、节俭度日、哀鸿遍野。与繁荣时的盛气凌人气吞山河不同,身处萧条的人们低声下气的祈求救市。
  没有书本上的随遇平衡,经济的走势不是趋向内敛,而是发散,在永不停息的滚滚波浪下,无助的个体犹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凶险无比,饱受困苦。
  三、混乱的逻辑
  是理论错误,还是现实不符合理论?我们无法做到让现实切合理想的、学院式的经济真经,削足适履的代价人类无法承受,唯有检讨这个理论。
  我们发现经典供求理论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即需求定理假设总需求不变,而供求定理则要求总需求增加——前者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即总需求不变;后者价格上涨,供应增加,总需求必然增加。然而,供需定理却将两者放在了一起,找到了交点。以完全相反的假设,得出的交点显然是现实中无法出现的臆想。
  其次,微观个体既然只能价格作出适应性反应,因此所谓的均衡价格与产量只能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四、真实的供求
  市场的价格决定唯有宏观供求,总需求是有效购买力,与收入、货币供应量相关;总供给是实际商品与服务的数量,与原料、能源、技术、组织管理水平有关。总需求与价格水平正相关,总供给与价格水平负相关。价格随时变动,但成交时刻不止,因此只有成交价、成交量,而没有均衡价、均衡产量,也即不存在所谓的均衡状态。
  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不是价格,而是经济走势,是增长还是衰退。价格上涨既有可能是增长,也可能是衰退,还有可能是停滞。
  总需求与总供给可能的组合有多种,但结果只有两个,即增长或衰退。
  总需求增加,总供给增加,在市场饱和以前,物价小幅波动,经济增长。
  总需求增加,总供给减少,物价飞涨,经济停滞而后衰退。
  总需求减少,总供给增加,物价巨跌,经济严重通缩后衰退。
  总需求减少,总供给减少,物价小幅波动,经济衰退。
  五、反馈的定义
  反馈是物理学的概念,是输出依据输入的变化而做出的反应。其中,正反馈是输入输出正相关,结果导致震荡或静止,由小变大可称之为正向正反馈,反之为负向正反馈。负反馈则是输入输出负相关,结果导致平稳恒定。
  六、正反馈运行
  以反馈理论解释市场经济运行机理,传统西方经济理论的结果是负反馈,市场自动均衡,无需调节,只要自由放任。然而,它既有理论上的逻辑先天缺陷,也与现实经济世界不符,无法解释。
  事实上,总需求增加,供给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价格上涨,厂家利润增加,会增加产量,从而使总供给增加,带动价格下降;而价格的下降会刺激消费量的增加,同时,由于生产的增加,就业率提高,从而居民收入增加,使总需求增加;另外,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规模效应出现,推动了技术革新与管理水平提高,降低了产品成本,尽管价格下降,但企业总利润增加,因此,个别优势企业可以率先降价,抢夺市场占有率,总供给增加;这样形成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正向正反馈,尽管价格高低起伏,但产量在持续增加,市场在不断扩大,直至饱和,消费不足。
  同样的原理可以解释负向正反馈,两者构成了市场的繁荣与萧条阶段。在此期间,人们决策既有经济理性的因素,也有从众心理,羊群效应的率性而为。
  七、政策含义
  既然是正反馈机制在引领市场运行,需要持续的能量刺激与补充,这就要求宏观管理者时刻监控经济运行趋势,把握拐点、顶点、零点、临界点,预先防范,弥补市场不足。
  正反馈有内在的加速效应,因此,ZF干预应立足宏观层面,而非微观管制,政令繁多,变化无常,乃宏观管理之大忌。
  治大国若烹小鲜,此言不虚。
  八、再塑宏观
  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是萧条时降低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但这种政策的后果是高涨的物价,巨额的ZF债务,缓慢的技术进步;然后被迫翻转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与财政,又产生债务危机,破产与失业,进退两难,不能自拔。
  物价高涨,是货币发多了吗?当然是,但为什么多发?不多发可行么?似乎也不行,因为当时都是顶尖经济智囊们的理性选择。
  问题只能是人们对经济的认识尚需深化,现行理论存在缺陷。
  市场经济的动力在于利润,但它的宏观溢出通路还没有制度安排。
  宏观利润的实现需要两个层面,一是实体的实现,即产品的剩余供给,二是价值的实现,即总需求的保证,它是指消费需求,最终需求。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制度安排下,前者是递增的,而后者是递减的,这样消费不足无法避免。
  央行依据信贷原则扩张的货币表面上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同步,但它不是社会主权货币,最终需要偿还清算,因此,债务危机不可避免,国债永存。
  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让我们不得不抛弃原有理论框架,再塑宏观。
  储备需求扬弃了投资、出口、消费的特性,既对宏观利润的溢出安排了有效通道,同时兼顾技术进步与文化发展,积累社会的终端财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困扰人类多时的经济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市场经济 正反馈 负反馈 总供给与总需求 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 负反馈 正反馈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50 + 30 + 2 + 2 奖励

总评分: 经验 + 50  论坛币 + 3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唯真唯实
沙发
湾雪 发表于 2017-4-19 11:46: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不同意第6点:“事实上,总需求增加,供给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价格上涨,厂家利润增加,会增加产量,从而使总供给增加,带动价格下降;而价格的下降会刺激消费量的增加,同时,由于生产的增加,就业率提高,从而居民收入增加,使总需求增加;”
首先,事实上,总需求增加,供给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会刺激消费量的减少,总需求会下降。与你结论相反吧
其次,总需求增加,是怎么增加的,不是你说增加就增加的,总需求是内生变量,内生变量怎么可能说增加就可以增加的,必须通过改变其他外生变量刺激总需求的改变。

使用道具

藤椅
张二寅 发表于 2017-4-19 13:35: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湾雪 发表于 2017-4-19 11:46
我不同意第6点:“事实上,总需求增加,供给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价格上涨,厂家利润增加,会增加产量,从而使 ...
经济周期的正向,即增长阶段,由于债务拉动或顺差拉动,形成总需求增加,具备了正反馈形成条件,但在周期末端,由于物价高导致顺差消失,债务负担重导致无法借贷,总需求不能继续增加,于是正反馈崩溃。
然后开启负向正反馈,即经济衰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