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fhsky
12198 52

[其他] 魏双凤有望成为中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 [推广有奖]

11
凡笛 发表于 2007-5-11 10: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太理性

使用道具

12
amonjiang 发表于 2007-5-12 09:0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的吗? 那可是扬眉吐气了!

使用道具

13
kiwi0210 发表于 2007-5-13 09: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研究综观经济学的魏双凤??

不是很清楚啊

我查的他的资料(来自名人亚洲)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说过一句话:“谁能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经济学界最高殊荣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所在的地域,往往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自1969年经济学奖第一次颁发以来,51名获得经济学奖的人有34名来自美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学者申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脚步声,也至此越来越临近。

  这踩在时代鼓点上的第一人,就是在中国经济界提及申报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一定会提到的一个响亮的名字——魏双凤。正是他所创立的著名的综观经济学,也许就能在不久的将来,为百年中国梦圆诺贝尔。

  今年八十九岁高龄的魏双凤教授,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小便受到了极为严格的教育,他的父亲则是当地的最后一位举人。魏双凤因是二房庶出而倍受冷落,但也因此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其父辞世的当日,大房长兄便要他立下字据:考不上中学就种田。此后他矢志进取,勤奋苦读,12岁便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广东省第五中学(梅州中学)。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业经济学系(现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此后留校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六十余年,为中国的农业经济的理论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谓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已是耄耋之年的魏双凤,依然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论及中国农业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话题时,处处闪耀出他那智慧的光芒。

坚实前行 十年铸一剑

  10这个数字,在魏双凤的学术历程中,就象是一个个的坐标,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60年来,他一直从事着经济理论尤其是农业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几乎所有的成就,都是以每一个十年作为跨越的。

  20世纪40年代,率先提出要重视发展山区经济的观点,50年代率先总结推广“农村生产联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60年代就发表重视经济效益的论文,70年代提出农产品成本核算中活劳动力货币估价应以农民必要生活费为依据的观点,这些成果,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为了提出这些理论:魏双凤曾屡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发表过“包产到户”和“经济效益”等观点,因此被扣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吹鼓手”和“利润挂帅代表人”两顶帽子挨批斗。但是,科学家的良知和正直促使魏教授从来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他在广东博罗县试点时,面对中国经济“统——死——放——活——乱——统”的怪圈进行的深入思考,终于冲破传统经济学的窠臼,在理论研究的“临界点”上取得了开创性的突破,创立并提出了一门新学科——综观经济学。它填补了国内外经济理论的空白,是我国经济学理论上的一项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这一切,完全是一名经济学家对科学事业的虔诚追求和热忱探索所结出的累累硕果,而其中的艰辛则可想而知。

  20多年来,魏双凤共出版了8部综观经济学论著,并在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引起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更为重要的是,综观经济学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他呕心沥血的每一项科研成果,被全国不少省市在经济规划、经济建设中采用后,在实践中都无例外地爆发出巨大的经济潜能。于是,各项荣誉接踵而至,综观经济学理论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赞誉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

  专著《综观经济学》1990年获“广东省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1992年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论著一等奖”。作者于1993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评为“世界名人”,论著和传略被编入《国际名人大辞典》第二十三卷,1994年又被该中心授予百年一度、80多个国家遴选的“20世纪学术成就奖”。1995年应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邀请,到台湾各高等院校巡回讲授《综观经济学》一个月,反应强烈。1995年7月6日《台湾日报》报导称魏双凤:“为中国人在世界上争光,其壮举与划时代的学说,堪称百年来华夏民族第一人。”2003年获得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授予“老有所为特殊贡献奖”,并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50万元资金支持。

踏上申诺之旅  

  当前国际主流经济学是以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学”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学和以凯恩斯的“政府财政金融干预经济学”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而魏双凤则是另辟蹊径,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分析方法,将经济学中的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分析综合为一;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考评;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稳定与波动、合理与实惠、公平与效益三对固有矛盾提出新的化解思路。他的学说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一致肯定,同时也引起了世界经济界的关注。也正是因为综观经济学所具有的独创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多元性,以及它在国际经济界业已具有的较大影响,使得魏双凤成为中国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项的经济学家。

  综观经济学是原创性学术成果,应加强宣传力度,把它推向世界,形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综观经济学三足鼎立的态势。2003年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宋海在综观经济学座谈会上如是说。

  1996年10月,根据申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四个主要条件:即独创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多元性,按照综观经济学的自身特征,经过多位知名专家论证,一个由国内外权威学术机构发起的“申诺”活动正式启动。1996年底,广东国际综观经济研究会等六个学术团体,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条件的要求,将“综观经济学”《中英精华本》寄给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评审。至此,魏双凤成为中国申报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

  从1996年开始,我国有关团体每年都将魏教授研究综观经济学的新进展向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们介绍。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随后曾多次派专家到中国考察了综观经济学的研究状况和实践近况,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瑞典专家奥克·沙磊白(Ake·Sahlbeng)指出:“魏教授倾注了一生的精力,在经济学领域里辛勤耕耘,终于提出了综观经济学的新理论。我们的世界经济,极其需要魏教授的新理论。”

  在巨大的荣誉面前,魏双凤依然是一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大家风范。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评价经济学家贡献的一个标准但并不是唯一标准,面对诺贝尔奖,已是耄耋之年的魏双凤也有着老人独有的泰然与睿智,他说,“申诺”其实并不是主要目的,自己的主要目的是把综观经济学推向世界,发展经济科学,造福人类;况且,只要中国人坚持不懈努力,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也是迟早的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魏双凤,如今仍然担任着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广东国际综观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华学术研究会会长的职务;在经济学的领域中跋涉不止,依然在继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大综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继续发光发热。

  中国经济有此学者,实乃华人之光,世界之幸。

使用道具

14
nikinsky 发表于 2007-5-13 14: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人就一定那么垂涎那个诺贝尔奖吗

那本来就是一个西方世界的最高荣誉 是不会那么轻易的颁给中国的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现在的首要工作不是去争夺这奖,那奖

而是潜心去研究到底中国的经济该如何更加正常有序的发展

如何才能够让中国的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真正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正如以前有一句话说 只要谁能解决好中国农民的经济问题 谁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使用道具

15
我在故我言 发表于 2007-5-13 14: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诺贝尔奖注重的是实践的检验,这样的理论有多大实践可行性尚存疑问,而且从文中所能得出的信息仿佛这样的理论只是一堆理论拼凑融合出的理论体系,令人实在难以相信这样的成果能获得诺贝尔奖。

使用道具

16
freeoffer 发表于 2007-5-13 15: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文字游戏

使用道具

17
chinesehwd 发表于 2007-5-13 16: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老实做学问,莫去攀龙附会!!

使用道具

18
lswgdhy 发表于 2007-5-13 23: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反映出中国人对诺奖的执着追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3 17:45:19编辑过]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使用道具

19
fuguitop 发表于 2007-5-13 23: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真没有听说过

不过难道综合了micro和macro就能拿诺奖?!

使用道具

20
我吃三碗饭 发表于 2007-5-14 21: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正像15楼说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现在政府都没用你那一套

更别说解决什么问题了

那凭什么得诺奖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