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loundsky
2391 5

[学术治理与讨论] 告高等院校的院长、校长及主管教育的官员们(八)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粉丝

星宿老怪:吸星大法

学科带头人

3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47333 个
通用积分
2.2614
学术水平
19 点
热心指数
22 点
信用等级
8 点
经验
8986 点
帖子
195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21-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转自http://www.blog3721.com/blog.htm?url=http://xueshuzhongren.blog.sohu.com

按:学术本乃为己之学,唯有通过学思而形成自己深信之思想,才可通过讲台而“传道、授业、解惑”于学子;而此乃一个漫长求索之过程,需非常深厚之学术素养,故往往惟有那博学之学术精英方能做到。然自从学术制度化、学院化以降,学术已不为真正之学术精英所引领,反为大众之一种职业,从事于学问追索之“学者”亦渐为热衷于宣扬主流之“教师”所取代,以致西方学术日趋功利化,具有学术理念和社会责任之知识分子亦日见匮乏;且此种风气经由海归学者而引到国内,致使当前学术更遭前所未有之衰落,在经济学界亦铸成一种严重扭曲之学风:自己不信却努力使他人信。鉴于此,重拾旧文一篇以志其事。

请正视:经济学界被扭曲的“自己不信而努力使他人信”的学术风气

——告高等院校的院长、校长及主管教育的官员们(八)

我们知道,由于受教条主义的束缚,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侧重于马克思观点的整理而忽视其内在逻辑分析和反思,相关的文章经常也只讲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想法和主观原望,以个人的判断或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理论替代逻辑推论,或是以比喻代替推理,从而给人以说教的观感;相反,西方经济学通过大量运用数学,从而使得新古典经济学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都存在一个严格的形式逻辑,从而给人以更科学、更可信的观感。正因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新古典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迅速取代了传统政治经济学而开始占据的支配地位。显然,这种形式逻辑的发展取向固然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一大进步,因为它有助于学术的规范,而不至于使理论险入一种封闭的循环之中;但是,经济学本身却并非是为了玩逻辑游戏,经济学的逻辑不等于物理或数的逻辑,因为经济行为者毕竟是具有丰富社会性的人。事实上,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因而任何经济学理论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逻辑一致的层次上,而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也即,理论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内部逻辑的一致和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显然,如果某理论的逻辑推论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那么,它就没有被证伪的,从而暂时就可以被接受;相反,如果产生了不一致,那么这个理论就必须受到修正或摈弃,在将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我国经验事实时更应如此。

然而,基于对长期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学中教条主义的反动,目前功利主义盛行的学术界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充满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媚俗主义,热衷于照搬外国所谓的“前沿”理论,两者相结合,就形成了当下极为不好的学术风气:自己不相信却努力使别人相信。一方面,这些人知道自己在数据收集、处理乃至模型建立过程中充满了捣浆糊的行为;因此,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打心底里也看不起这样的研究。但是,他们之所以又会从事研究仅仅是为了搏取一些声誉,一种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也正因如此,一旦成名或者一有机会就很快转入其他行业,“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乃至“学而优则导(捣或盗)”。别的领域笔者不敢断言,仅就经济学界而言,试问,当前还有多少人真正地潜心于理论探索呢?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文章往往在行文过程中往往可疑雕琢出一个看似 “漂亮”但实则繁琐的形态,而那些读者又完全不了解论文“制作”过程中的种种浆糊倾向,从而会想当然地相信他们的结论,那些编辑们则基于降低“风险”的目的而更倾向于选择这些“规范”文章。当然,读者或者编辑也不是绝对地对这种结论表示认可,而是形式上的接受,或者是“姑且听之”,这是因为数据的处理增加了他人批驳的难度,否则提出批驳必须对别人的实证过程重新作一番分析,而目前的学者是没有这份“闲心”和“勇气”的。即使实行匿名评审制的那些专家往往也都是大忙人,审稿本身在他就是工作之外的一种免费的服务,当然绝大多数也不可能愿意进行真正细致的评审;因此,正如戴维斯和赫斯所说,“一篇文章发表时,我们很难说除了作者之外,其他人会对其内容的好坏有透彻的了解”。

特别是,在普遍崇尚数量化的经济学界,那些专注于模型构建的文章就更容易得到发表;这是因为更多类似倾向的人担任了这种审稿工作,编辑也会将这种文章送给倾向类似的审稿人。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研究基本上是没有实际用途的,甚至也没有增进人们的认识或者直接就是误导性的;近来,不是有数量经济学权威就指出,目前发表在《经济研究》杂志上的有关数量经济学的文章有2/3都是错误的吗?上述观点绝不是笔者的信口开河,而是笔者所接触并还存有诚实良知的学者几乎都是如此“袒露胸怀”的。事实上,目前一些被认为是高级别的刊物上所发的文章几乎都是学生的模仿之作,而这些学生有几个真正懂得经济学?学了教材上的几个原理或者模型就妄图搞社会科学的研究,还要在所谓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是不是也真够胆大的?就笔者对学术的长期接触判断,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对经济现象的理解非常肤浅,往往借鉴教科书上的几个数学模型并找到一些数据后就开始鹦鹉学舌般地研究了,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国富论》这样的经典著作都丝毫没有接触过;而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似乎也是如此,整日在搞所谓实证研究的,除了几个paper或者一些数据外,书桌案头上、书架上的书几乎空空如也。要知道,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它的研究乃至理解都需要非常广博的知识;特别是,作为一门致用之学的经济学,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实践应用上都需要最大可能地借鉴社会科学而远不仅是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显然,这是需要长年认真而艰苦的积累呀!

显然,目前这种学术研究倾向也与当前主流经济学的教育方式有关。试问,当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呢?首先,当前的经济学教育不是素质教育,不是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当然更无法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真正认知;其次,它看似成了某种技能训练,但又不是真正的“可应用”的技能。试问,经济学所训练的是什么样的技能呢?能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吗?当然不能。实际上,目前理工科的很多教育也是技能训练,但是这种训练能够确实地解决今后所遇到的问题,这无论是制造一个小模型还是搞一些小配方;然而,主流经济学目前对学生训练所提供的技能对社会的应用价值几乎等于零,因而在学生离开了学术界而进入社会之后几乎就成为永无产出的沉淀成本。[1]当然,也不是说这种技能就是一无是处的,譬如这种技能往往就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撰写一个让他人满意的paper;如多迪默指出的,“一旦学会了知道怎样做方面的基本知识,没有任何事情比建立模型更容易,并且更容易出文章”,也正是“采用了此种方法才使得数量稳定的研究成果成为可能”。因此,如果说主流经济学能够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某种技能的话,也就是炮制paper的技能;而且,如果受训练者还会继续留在学术界,则可以进一步以此方式训练更多的后来学生。但是,必须清楚,当前的paper制作仅仅是一些人自娱自乐的游戏,或者是为了获得奖励、科研资金等金钱回报,而实在是没有实际用途的;一些颇有自知之明的“主流”经济学者就自嘲说,“所谓主流经济学,就是解决一大帮无所事事的人吃饭问题的经济学”。但是,我们的社会却竟然如此慷慨地、心甘情愿地把大量的稀缺性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投入在这些方面,仅仅是解决那些人的吃饭问题,而我们的“学者”竟然心甘理得地享受这种“供奉”(尽管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岂不可惜、可叹!

那么,这些主流经济学者何以愿意并且能够创造出自身的需求呢?王曙光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来对这种经济学知识的生产进行了分析:主流经济学家们所习惯的独特的话语系统中包含着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所陌生的貌似高深的数学语言以及许多由经济学家所创造出来的晦涩术语系统,这些话语系统构成一种“市场准入”障碍,加大了其他学科进入经济学领域的交易成本,甚至也加大了经济学不同分支之间相互沟通的成本;尽管这些话语系统所表述的思想也许非常浅显和普通,但是形式上的包装所造成的“市场准入”成本,使得经济学成为一种难以接近的深不可测的学问。显然,这种思想深度与学科范式的悖论是导致经济学充满信息不完全的主要根源,从而极易导致经济学研究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方面,就道德风险而言,一个学者进入经济学主流群体后会有一种来自这个学术群体内部的压力和他自身想维持现有位置的动力,这两种力量使得他会有一种激励去努力生产不具备思想深度和学术价值却充满隐晦的术语体系和貌似高深的数学语言的经济学知识;另一方面,就逆向选择而言,在进入经济学的主流群体之前,越是缺乏独特与深刻思想的经济学研究者就越是有动力以各种形式上的包装寻求经济学主流的认同与接纳。显然,这些人主要是那些数学专业背景或其他理工科背景的经济学研究者,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迅速熟悉并运用主流经济学刊物上充斥的各种数学语言和术语系统并不是困难的事,他们甚至会努力凭借学科背景创造出更具“市场准入”门槛效力的数学表达和术语系统。当然,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就在于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真正关心理论的人太少了,那些当权者也由于无知而太好糊弄了,仅仅凭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模型就可以诓取大量的课题和奖励。也正是为了能够在这些所谓的主流杂志上发文章以获取金钱奖励或职称升迁,即使那些数学底子差劲的人也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来模仿这些数理文章;大家凭良心想想:假如这种数量模式的研究不是与文章发表、职称晋升、课题奖励等紧密挂钩在一起,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种研究?

事实上,就笔者与那些曾在所谓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学生的交谈,他们大多也是不相信自己搞的那些所谓研究,所以毕业后大多选择离开学术界;但是,基于目前学术界扭曲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大量的青年学子不得不专注于写这些自己也不相信的违心文章,并以此获取金钱、声誉上的利益。而且,即使那些学术良知还未完全泯灭的人也不得不竭尽全力试图在“行为与良心中作出协调,作出各种复杂的解释以证明他的的这种工作对他的良知和节操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而长期未解决的冲突则最终导致这些学人逐渐患上头疼和晕眩等精神失常病症。但不管如何,这些人内心上一般都会孳生出轻视学术、轻视教师的心态,认为他们整天在捣浆糊,知识教师成了识字僵尸;显然,当前知识分子地位之低下已经不是政治上的,而是社会舆论对教师行为的反应,这是教师自身的行为造成的,因为他本人就以金钱来衡量社会贡献和地位,不但教学生如此,自己也如此躬行。事实上,即使目前教师一职似乎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选择,这也不崇尚教师的人格,而是这份似乎还算“可以”的薪水,甚至主要是提供了一个游刃有余于社会的平台,特别是这个领域充满了捣浆糊的机会。因此,此种学术倾向真正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了,这是真正的民族之万世之根基呀!敬请各资源控制者、政策制订者以及话语拥有者们正视这一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高等院校 xueshu 主流经济学家 人文社会科学 新古典经济学 学术风气 治学

沙发
cloundsky 发表于 2007-7-2 10: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怎么没人评论?

使用道具

藤椅
stevenking666 发表于 2007-7-13 22: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 写的都是实话

使用道具

板凳
123898238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7-15 08: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内的经济学教育几乎完全是被西方化了,用别人的东西用了这么多年了,但是还没有真正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典型的就是加上一个“中国特色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创造力不够吗?答案很明确,绝对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中国的学者到了国外都能搞出来一些新鲜玩意,在国内这样的学术土壤中为啥就没有了创造力呢?因为他们不敢有创造力,有了独出心裁的创意,他们就没饭吃了。

使用道具

报纸
徐生 发表于 2007-7-15 12: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

使用道具

地板
rando007 发表于 2007-7-25 19: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但感觉写得不够深刻,或许作者为了避免言词过激,有所保留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