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yongjun021
5588 53

马克思经济思想在欧美的传播 [推广有奖]

11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19:37: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鲍威尔的积累模型

鲍威尔(在自己的模型中,设定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并在剥削率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在这一模型中连续四年变化的结果,)得出结论,并且对前一部分卢森堡关于资本积累的论述进行了批评:不仅第四年而且以后每一年,产品总价值和总剩余价值均可实现,卢森堡认为的总剩余价值中的积累部分不能在内部实现的说法是错误的。

卢森堡对鲍威尔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她认为在鲍威尔的模型中,剥削率固定的假设是错误的,应该是上升的,而且在鲍威尔的上述数例中,部分II扩大积累所需的生产资料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进而无法实现平衡增(P42)长。但是,卢森堡对此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

使用道具

12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19:38: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 考茨基的土地问题和超帝国主义论

1)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

关于农业问题,考茨基认为马克思研究的只是资本主义的农业经济,并不全面。考茨基首先考察了农村经济的变革。他认为:在中世纪由于城市手工业的产生,它逐渐排挤农民手工业,就开始了农村经济变革的第一步。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其到处对于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表现出决定性的影响”。(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是第二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世纪的城市工商业不等于后来的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各种不同的手段,使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的不同部门转变为商品生产的部门;使农民对货币的需求加强;使雇佣劳动代替家庭劳动。这样,“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对立侵入农村,甚至侵入农民的家庭并且破坏了利益的旧的和谐及共同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侵入的后果,这是第三步)

考茨基认为,现代的农村经济既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特征,也有自己的特点。他着重从大生产与小生产并存来分析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他认为:“农村经济愈是带着资本主义的性质,则它愈益发展着大生产与小生产间技术之质的差异。”在农村经济的一切重要部门,大生产均占有优势,小农经营者只能以过度劳动和极低的非人营养与大生产竞争。

但是,考茨基又指出,统计资料表明,欧洲大陆农业小生产在与大生产竞争中并未迅速消失,考茨基对此进行了解释。第一,农业生产资料——土地,不像工业生产资料可以不受限制地增加,土地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任意增加。也就是说,众多小经营者的消灭是大经营者出现的必要前提,然而“土地固有的特征在私有制支配之下,在小土地所有制占优势的一切国家内,是农业向农业大生产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障碍,是工业所碰不到的一种障碍”。第二,农业大生产发展缺乏劳动力。在农村,完全丧失私有财产的雇佣劳动者没有自己私有的家庭经济,他们大部分没有可能结婚和成家立业。只有小地产的所有者,能将独立的家庭经济与独立的农(P43)业经营结合起来。所以,劳动力的缺乏就使大生产在其一切技术的优越条件下,也永远不能取得统治地位。

考茨基还指出,在农业中存在着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统治的趋势。这些趋势是:第一,地租的影响。农业经营者偏好长期租约,而土地所有者偏好缩短租约,因此租佃制阻碍着合理的农业经营。第二,继承权。继承权不断地使土地所有权变得分散。第三,城市剥削农村。地租及借款利息、地租和税大部分流入城市。第四,农村人口逃亡城市。

考茨基分析了在农村中工业和农业结合的问题。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愈是发展,市场必定要扩大到本国以外,海外竞争必定影响农业。未来适应海外竞争,必须搞农业和工业的结合,也就是搞农产品的加工工业。这样才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这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不影响土地的肥沃性,以及增加就业。考茨基认为,由于小生产者没有足够的资本、保守,不明了技术的成就和世界市场的需要,无法创办工厂来加工自己的产品,因此大生产优于小生产也体现在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中。生产合作社对于中产阶级才有意义,农民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要依赖于合作社。

考茨基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的发展前途。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必然走向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及其必然的结果——工业的社会化——一定会影响农业。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要转变为国家的财产。“无产阶级的统治无条件地要使——出租的和抵押的土地变为公有”。另外,“无产阶级的统治必然导致以剥削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的大工业的农业企业的社会化”。他认为,农业生产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的大生产。

使用道具

13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19:38: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关于超帝国主义的理论

考茨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了他的“超帝国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征服和吞并愈来愈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住的是什么民族。”

第二,把帝国主义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本主义政策”(P44), 是为了获取农业地区的原料和粮食而推行的一种扩张政策。按照考茨基看法,帝国主义只是一种暂时的扩张政策,因而不是资本主义一定的发展阶段,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到来也就不具有必然性。

第三,关于帝国主义的根源,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考茨基把帝国主义的根源看作是工业生产发展比农业发展更迅速而不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四,考茨基从错误的帝国主义概念出发,阐述了他的“超帝国主义”理论。他认为:“从纯粹经济的观点看,资本主义不是不可能再经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把卡特尔政策应用到对外政策上的超帝国主义阶段。”所谓的“超帝国主义”阶段,就是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国家彼此联合、消灭了战争的新时期,将是一个实行了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和平共同剥削世界的新时期。

使用道具

14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20:48: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 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论

1)资本主义发展最新阶段

希法亭提出金融资本理论是在20世纪初,这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其基本特点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希法亭认为,金融资本是资本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所采取的表现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通过自己的运动来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但是又具有自行增殖的假象,使人们难以看清其本质。希法亭认为,金融资本使这种情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说:“围绕着资本主义的神秘的外壳,在这里变得最难认识了。”因而把金融资本作为“资本表现的最高和最抽象的形态”。

希法亭注意到了金融资本的实质,把对金融资本的考察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情况联系起来,由此来说明其基本表现。希法亭认为,金融资本这种形态反映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特点,他指出:“集中过程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的特点,它一方面表现为由于卡特尔和托拉斯的(P45)形成而出现‘自由竞争的消除’;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资本通过这种关系,如后面所详细叙述的,采取了金融资本的形态。”在这里,希法亭强调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并且指出了垄断组织的作用与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为金融资本,这正是垄断资本主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希法亭作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并以金融资本为其标志。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使用道具

15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20:49: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金融资本理论

希法亭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最新阶段,他提出金融资本理论来对此作具体的理论分析。他通过对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运动的研究来说明资本集中,并进一步考察了垄断组织的作用、银行作用的改变、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而形成金融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统治导致的各种政策,由此提示了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一些本质联系。

第一,对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活动的理论分析。

希法亭指出,投放在股份公司中的资本对于资本家来说,具有纯粹货币资本的性质。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资本由股息形式获得的收入逐渐由企业利润转向利息,并由于虚拟资本的运动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虚拟资本活动的结果,是大银行和大资本家获得利益。

银行和大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竭力加强对股份公司的控制。希法亭分析了控制的条件。他指出,在股份公司中整个企业的支配权归于控制一半以上股份的资本家,“但是实际上控制股份公司的资本额比这还要小,通常只有资本额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还不到这个数”。显然,希法亭注意到了参与制的作用。

希法亭注意到股份公司这种形式有助于筹集资本,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但他反对“资本民主化”理论。他指出了这种理论的实质:“对于小资产阶级来说,股票标志着资本民主化。”希法亭认为,小资产阶级不了解股票经营的内幕,购买股票实际上只会使他们丧失财产。

第二,对交易所职能的分析。

希法亭认为,在交易所中证券的买卖是一(P46)种所有权的流通,这种流通与生产过程完全无关,甚至和商品流通也不同,与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无任何联系,这就形成了商品拜物教的进一步表现。他指出,正是这种似乎单纯时间的流通会带来收入的外观,形成了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一书。

第三,对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及其作用的分析。

从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原理出发,希法亭指出,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资本在各个部门自由转移。股份公司的发展,通过证券交易消除了资本转移的限制,但是另一方面,生产的集中会导致垄断,从而阻碍资本的转移。他强调后一种趋势,认为利润平均化过程的障碍主要来自于资本有机构成。重工业中固定资本比重大,资本很难流出,容易发生低于平均利润率的情况;同时,生产规模在重工业中一开始就比较大,这又利于产生联合起来制止利润率下降的情况。因而在重工业中较早出现了垄断,而银行的发展及其作用的扩大又促进了这一趋势。

希法亭总结了联合的利益:“第一,联合制能把各种行情拉平,因而保证联合企业有更稳定的利润率。第二,能消除交易。第三,能使联合企业改良技术,因而获得比‘单纯企业’更多的利润。第四,使联合企业的地位比‘单纯企业’巩固,加强它在萧条时期的‘竞争力量’。”希法亭在研究垄断组织横向发展时,还对卡特尔和托拉斯这两种不同的垄断组织形式进行了区分。

第四,对银行和金融资本的分析。

希法亭指出,随着银行事业的发展,贷款特别是固定资本贷款的增加,银行对企业的关心与影响都扩大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进而融合形成金融资本。

希法亭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使银行的积聚得到发展,而积聚的银行体系本身是达到资本主义积聚的最高阶段即卡特尔和托拉斯的重要推动力。”金融资本就此形成。希法亭对金融资本持否定态度。他指出,金融资本时代,自由竞争受到限制,商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损害。这样,生产技术的改进,也只是意味着超额利润的增加,对工人只会带来祸害。希法(P47)亭正是由此引出反对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的结论。

第五,对资本主义最新阶段的对外经济关系的分析。

希法亭认为,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积累随超额利润增加而增加,但同时使国内投资受到限制,因而引起了对外投资的迫切要求。他并指出,在新的时代投资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即重点由贸易贷款转向对外投资,以控制外国的生产。这样,希法亭就指明了资本输出在金融资本时代的意义。

资本输出会获得优厚利润,这就引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希法亭说:“资本输出的作用是有利于帝国主义政策的。”而对于输入国,希法亭指出:“资本输出,特别当它以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形式输出时,大大加速了一切旧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把整个地球都吸引进了资本主义时代。”

希法亭研究了金融资本对外政策追求的三个目的:殖民地、保护关税政策和垄断。希法亭在这里指明了金融资本要求对外扩张和对殖民地进行垄断的趋势。

第六,考察了金融资本的国内政策。

希法亭认为,在金融资本时代,资产阶级追求寡头统治,以代替自由主义。希法亭对这种金融资本的统治持否定态度,要求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他指出:“无产阶级要做的事情,不是用已经成为过去的那个自由竞争时代的政策和仇视国家的政策来反对更进步的资本主义政策。无产阶级给金融资本的政策的答复,决不能是自由贸易(这种理想现在已经变成反动的理想了),唯一的目的只能是通过消灭资本主义来完全消灭竞争。

使用道具

16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21:36: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因第二部分被审核,本楼暂时留空。

上面一句话是审核期间的说明,本打算如果审核不过,就以附件形式上传。现在审核已过(见前楼),请勿再回复本帖。

感谢版主的辛苦劳动。

使用道具

17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21:37: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从流通出发的理论体系

希法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的理论探讨是从流通出发的,把交换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强调流通的决定作用。他指出:“理论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寻找……交换的规律。商品生产者社会中生产的高度应该是根据这个规律进行的。”

希法亭强调流通的作用,他在货币理论上宣称纸币本身可以具有价值,认为“像纸这样本身没有价值的东西,由于它执行了一种纯粹的社会,即流通,从而获得了价值。”显然,在这里希法亭背离了马克思(P48)的劳动价值论。

希法亭把流通放在首位,因而对金融资本下的定义具有严重的缺陷。他对金融资本的考察,注意到了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但他主要着眼于货币资本的由来,因而强调工业资本对银行资本的依赖,他认为:“工业对银行的依赖性是所有制关系的结果。愈来愈多的工业资本不属于运用工业资本的工业家了。工业家只有通过银行才能支配资本,对于工业家来说,银行代表这些资本的所有者,另一方面,银行也只好把自己愈来愈多的资本固定在工业中,因此,银行愈来愈多变为工业资本家,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变成了工业资本的银行资本,即货币形成的资本,我把它叫作金融资本。”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定义,显然没有考虑到垄断的意义,也片面地强调了工业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当然,希法亭把金融资本当作货币资本来研究,那么他忽视工业资本的作用、忽视垄断的意义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希法亭过分强调流通领域的作用,使他后来在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上引出了不正确的结论。他认为,控制大银行就等于掌握了大工业最重要的领域,就是非常容易地跨出了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政策的第一步。

使用道具

18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21:37: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有组织的资本主义”

希法亭过分强调流通的作用,否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危机的观点。他认为,危机是对流通的破坏,他把危机归结为由于价格混乱而出现的比例关系失调。

希法亭分析了金融资本的形成对危机的影响,他认为,工业企业的扩大,银行对工业的统治,增强了抵抗危机的能力。同时,希法亭又认为,从垄断发展的趋势看,资本主义社会有可能会形成总卡特尔,这时资本主义生产会出现有意识的调解,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希法亭由这个论点形成了后来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论点。

希法亭认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是在“自觉的”组织即国家的影响下,实现了“有计划的生产”。他认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意味着在原则上用有计划生产的社会主义原则代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原则。这种有计划的自觉地管理的经济在更大程度上有可能受到社会的自觉影响,也就(P49)是说受到社会的唯一自觉的,具有说服力的组织的影响,即国家的影响。”希法亭在这里把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混为一谈。历史事实否定了希法亭的观点,无论是总卡特尔还是“有组织的资本主义”都未出现,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否定了希法亭的理论。

总的说来,希法亭对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作了极有价值的分析,但是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不科学,并导致了错误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理论。

使用道具

19
feelin_feelin 发表于 2013-7-12 08:08: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1 21:36
因第二部分被审核,本楼暂时留空。
第二部分还没有通过审核?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mayongjun021 + 1 + 1 感谢关注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0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2 11: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eelin_feelin 发表于 2013-7-12 08:08
第二部分还没有通过审核?
已通过,在15楼。感谢关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