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xieyongxia
8938 80

马克思交换同质理论批判——(很草的稿)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9粉丝

学科带头人

65%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资料

新国富论

新制度经济学批判

威望
0
论坛币
12560 个
通用积分
3.0802
学术水平
350 点
热心指数
318 点
信用等级
293 点
经验
51624 点
帖子
2869
精华
4
在线时间
13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7
最后登录
2023-2-21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3-11-7 23:47:0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交换的质:同质与异质


谢永侠


(一)马克思《资本论》开篇即认为,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就是因为它们存在一种同质的东西——都物化了人类的一般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互相对立“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同物的量只有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是同名称的,因而是可通约的”“商品只有作为同一的社会单位即人类劳动的表现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不同种类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是因为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马克思旨在通过同质交换抽象出价值,但对为什么只有同质才能交换,并没有作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只是把它当作实然的东西,作了一些简单的交待:“某种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总之,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换。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末,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吨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吨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通过这种间接的办法还说明,织就它织出价值而论,也和缝毫无区别,所以是抽象人类劳动。只有不同种商品的等价表现才使形成价值的劳动的这种特殊性质显示出来,因为这种等价表现实际上是把不同种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种劳动化为它们的共同东西,化为一般人类劳动”。

(二)马克思交换同质的认识似乎来源于亚里斯多德,“首先,亚里士多德清楚地指出,商品的货币形式不过是简单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任何别一种商品来表现——的进一步发展的形态,因为他说:‘5张床=1间屋’无异于:‘5张床=若干货币’。其次,他看到:包含着这个价值表现的价值关系本身,要求屋必须在质上与床等同,这两种感觉上不同的物,如果没有这种本质上的等同性,就不能作为可通约的量而互相发生关系。他说:“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

但如果我们返过去看一下亚里斯多德所说:“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由某一种东西来衡量。这种东西其实就是需要。正是需要把人们联系到了一起。因为,如果人们不再有需要,或者他们的需要不再是相同的,他们之间就不会有交易,或者不会有这种交易。而货币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了需要的代表。”

可见,马克思的等同与亚里士多德的等同并不相同:

1.载体不同,马克思等同的是客体商品内部所包涵的本质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等同的则是主体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交换的本质性的东西。

2.内容不同,亚里士多德货币所代表的是人的需要,而马克思的货币则是代表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

可见,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要求屋与床在质上等同,其等同的只不过是人的需要,货币即作为需要的代表起着可通约的媒介作用。马克思在此显然误解了亚里士多德的等同概念。其实,即便是亚里士多德的等同也是没有必要的,人们交换的是不同物的不同需要,货币只不过是一种交换媒介而已,是交换发展进化的结果。当然,由于历史的限制,亚里士多德不可能深刻的把握货币的本质。

(三)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只不过是通过比较商品的不同交换都能与相同的东西相交换,从而得出交换就具有相同的质,过于牵强。

1.劳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满足需要的手段,都是人类的耗费,“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什么时候,人们交换的目的或本质都不可能是劳动,劳动毕竟是人们生产满足需要的手段,如果把劳动当作基础,有把手段与目的混同之嫌。马克思也认为,非劳动产品同样可以交换。“ 价格形式不仅可能引起价值量和价格之间即价值量和它的货币表现之间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以致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后人认为把价格作为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在这里出现了悖论]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的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在这里,价格表现是虚幻的,就象数学中的某些数量一样。另一方面,虚幻的价格形式——如未开垦的土地的价格,这种土地没有价值,因为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里面——又能掩盖实在的价值关系或由此派生的关系。
”那么,他们是否也存在这种共同的基础呢?劳动什么时候都是使用价值的交换,而价值只不过是人们交换的一个比例,一个交换量的关系。

2.更没有必要把劳动同质化:

即使劳动作为使用价值来交换,人们也没有必要来交换同质劳动。人人都从事相同的劳动,生产同样的产品,就根本没有必要交换。既种小麦又种大米,既养牛羊又养骡马,就没有必要用小麦换大米,也不用牛羊去换骡马。但如果存在分工就不同了,种小麦的人不种大米,如果想食用大米;或养牛羊的人不养骡马,欲使用骡马,他们就只有通过交换别人的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把异质劳动同化,更没有这个必要,只有异质劳动才能够相交换,同化劳动无异于画蛇添足。如果是同质劳动,就没有交换的必要和理由。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时说过人们交换的动因:“个人之间以及他们的商品之间的这种自然差别,是使这些个人结合在一起的动因。


3.其实,都能与同一个东西相比较,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他们都含有共同的东西呢?人的高矮和树木的长短都能够用尺子衡量,他们之间共同的东西有多些?即使存在共同的东西,是不是人和树木能够相互交换呢?其交换又有什么意义呢?

马克思抽象出所谓共同的东西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理论需要,马克思可能意欲抽象出商品的价值来,但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这里所要说明的就是即使能够抽象出价值,它既不是交换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交换的必要条件,与交换也没有多大的相关性,交换自身既不需要劳动作基础,更不需要同质的劳动作基础。

(四)能够交换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质的东西,是“互通有无”。特别是在物物交换的年代,“简单流通的关系。双方互相交换的,实际上只是使用价值[39];现代交换何尝不是如此,毋庸置疑,消费者购买的是使用价值,供给者似乎看重的是价值,但远不如说他们看重的是纸币的使用价值。“对每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它们并不是作为商品,而只是作为产品或使用价值彼此对立着。”即使交换的一方看重的是价值,但另一方看重的则是使用价值,这又怎么能够说明交换双方存在同质的基础呢?“他的商品对别人有使用价值。他的商品对他来说,直接有的只是这样的使用价值:它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是交换手段。所以,他愿意让渡他的商品来换取那些使用价值为他所需要的商品。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上衣和麻布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同样,决定它们存在的劳动即缝和织,也是不同质的。如果这些物不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从而不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的产品,它们就根本不能作为商品来互相对立。上衣不会与上衣交换,一种使用价值不会与同种的使用价值交换”。这一点同时也否定了马克思的同质劳动才能够相交换的命题,如果不同质能够作为交换的必要条件,那么,其它条件则没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必要劳动 抽象人类劳动 亚里士多德 亚里斯多德 马克思 资本论 价值 种类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qf20089 + 3 + 3 + 3 分析的有道理
LightsOn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4  热心指数 + 4  信用等级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vgvfuj 发表于 2013-11-8 10:01:0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旨在通过同质交换抽象出价值,但对为什么只有同质才能交换,并没有作出严格的逻辑证明”
这样的证明很简单吧,不同量纲是无法比较的,例如,一米等于多少千克?一年等于多少光年?等等

人类的需要,能让上面的不同量纲的东西相等或交换?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gxg 发表于 2013-11-8 10:07:5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的劳动交换不是同质交换,而是二重性的劳动交换。同质的劳动只具有量的意义。

使用道具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3-11-8 15:00:3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gxg 发表于 2013-11-8 10:07
马克思的劳动交换不是同质交换,而是二重性的劳动交换。同质的劳动只具有量的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交换不是同质交换,而是二重性的劳动交换。同质的劳动只具有量的意义

你应该说得具体些:你是否是说马克思的劳动同质化在马克思交换理论中不具有决定的作用——或者说不是必要条件。
“不同种类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是因为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如何理解?“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互相对立。”如何理解?
马克思的交换内容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自不必说,或如你所说劳动二重性。我这里所要批判的只是马克思作为交换的必要条件或基本条件的一般劳动在马克思交换中的决定作用。


使用道具

gxg 发表于 2013-11-8 15:21:3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3-11-8 15:00


马克思的劳动交换不是同质交换,而是二重性的劳动交换。同质的劳动只具有量的意义
使用价值是交换的前提,而没有交换价值(货币)你什么也买不到。交换价值的内在尺度就是一般劳动,不仅马克思这样认为,斯密也是这样的观点。

使用道具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3-11-8 15:37:4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gxg 发表于 2013-11-8 15:21
使用价值是交换的前提,而没有交换价值(货币)你什么也买不到。交换价值的内在尺度就是一般劳动,不仅马 ...
我要你找出马克思符合逻辑的论证,而不是你的理解,解读马克思,一人一意是没有交流平台的!
更重要的是你找出马克思不是要求同质才能交换的反条件,是不是马克思说非同质的劳动不需要其它条件就可能交换呢?
我没有对你现在的命题表示质疑。

使用道具

gxg 发表于 2013-11-8 16:41: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3-11-8 15:37
我要你找出马克思符合逻辑的论证,而不是你的理解,解读马克思,一人一意是没有交流平台的!
更重要的是 ...
通约的劳动即同质的劳动才能作为交换的尺度,没有这个尺度,交换当然就不能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同质劳动就是交换的必要条件。

使用道具

林汉扬 发表于 2013-11-8 22:08:1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永侠兄潜伏多年修炼不见!既然只是得到这样的结论?我认为你对于马克思与亚里斯多德之间的比较,并没有得出两者本质的差异!的确,马克思在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推出它们存在一种同质的东西即不同种类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是因为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亚里斯多德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由某一种东西来衡量。这种东西其实就是需要”的逻辑表面上的确不同,甚至相反!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两者都是从宏观角度,即整个社会系统的立场来对于商品交换的同一性的东西分析,在哲学上称之为抽象意义,而从数学分析称之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平均!马克思从商品的两重性,即使用价值与价值, 此作过如下概括:“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 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他后来又说:“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 可见,马克思说认识到商品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之中相互交换,是因为交换双方需要对方的商品对于自身更加有用使用价值,其实,马克思在逻辑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他在论述“价值”与“使用价值”这两个概念时太过于泛滥,并没有清楚区分“价值”在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一致状态下的单位商品的“社会平均化”的价值(必要劳动耗费时间)与某个人生产该种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具体劳动时间(个别价值);另外,马克思在分析使用价值时也倾向于把“使用价值”这个概念“具体化”,认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只能够代表代表该商品的自然的功能属性,的确,勉强的说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是不错,“价值”是指生产商品形成或者耗费的劳动力以及时间的成本,而“使用价值”是指生产商品时获得的物品对于人的有用性即功用,但是,马克思把这种具有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人的有用性即功用,说成为具体化的自然属性,这就忽略了人也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对象,而且不同商品的具体的使用价值,可以具有同一性,这就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由某一种东西来衡量。这种东西其实就是需要。正是需要把人们联系到了一起。因为,如果人们不再有需要,或者他们的需要不再是相同的,他们之间就不会有交易,或者不会有这种交易。而货币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了需要的代表。”只不过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提出一个“社会平均使用价值”的概念。


可见,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要求屋与床在质上等同,其等同的只不过是社会对于屋与床这两种商品的单位劳动力以及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需要的状态(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需求率用符号“F*”表示),起初金属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即作为一种社会都需要平均使用价值的代表起着可通约的媒介作用,这种观点尤其是在纸币贬值的国度以及某个通货膨胀时期,更加体现出来,在通货膨胀过分泛滥的某个时期大米、油盐等等。


人们交换的是不同物的不同需要,可是,货币虽然。也只不过是一种交换媒介而已,但为什么某种商品之所以最终会成为交换发展而进化为一种一般等价物这样的结果?难道,仅仅是噢然?


不过,你在微观角度上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差异性之中发现了社会交换的具体使用价值互通有无,理解的社会交换的帕累托改进意义,并不等于就应该完全否定前者,不错,尽管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存在许多缺陷,需要重新修正,但并不能因此就完全抛弃,它的许多概念需要重新定义和划分!出路主要是对其概念符号化以及数学逻辑化!主要这样才能够使它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贯通!





个人博客空间(欢迎交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cf8210100x91f.html

使用道具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3-11-8 23:14:1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林汉扬 发表于 2013-11-8 22:08
谢永侠兄潜伏多年修炼不见!既然只是得到这样的结论?我认为你对于马克思与亚里斯多德之间的比较,并没有得 ...
汉扬兄:
这里存在一个严重的逻辑悖论:一是没有相同的质就不能够交换,一个是只有不同的质才能够交换。
你把他视为宏观与微观的差别,但是,这个问题你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交换本质上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问题,还是交换问题的宏观是否就否定着微观的东西。另一个思路其实就是本质与量的问题,微观可能解决的是质的问题,而宏观只能解决交换量的问题。
但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悖论的存在是不应当存在的。

使用道具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3-11-8 23:19:0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gxg 发表于 2013-11-8 16:41
通约的劳动即同质的劳动才能作为交换的尺度,没有这个尺度,交换当然就不能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同质劳 ...
你这是对我问题的循环回答,这个问题我在主题帖已经回答了,而你在上面对我的回答提出异见,我就此对你的异见提出质疑,你现在又在我上面批判的问题来作答,你不觉得等于什么也没说吗?
如果你欲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批判,那么,就拿出新的依据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6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