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nq
2115 5

[其他] 需求定律分析 [推广有奖]

教师

学术权威

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426 个
通用积分
531.2353
学术水平
64 点
热心指数
76 点
信用等级
59 点
经验
75867 点
帖子
4337
精华
1
在线时间
44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22
最后登录
2024-4-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需求定律分析


    经济学上有一条基础的定律叫做需求定律,其内容为任何产品的价格下降,购买量必定上升;任何物品的价格上升,购买量必定下降。但是在现实中需求定律遇到了挑战,需求定律解释不了股票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奢侈品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的现象。不是价格决定购买量,而是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价格决定最低消费者层次。因为大多数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是不变的,所以才会有价格和购买量的同方向变化。当消费者利益也发生改变时,价格和购买量就会出现同方向变化的现象。在文中给出了需求定律公式,解释了奢侈品,吉芬物品和投机品对传统需求定律的挑战,提出需求定律框图,并对框图进行了说明。
4.1.1 需求定律公式    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值)与购买量正相关,消费者利益越大,购买量越多;商品的价格与购买量负相关,价格越高,购买量越少。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格,所以消费者盈余与购买量正相关。设商品的价值为B(Benefit),商品的价格为P(Price),消费者盈余为S(Surplus),购买量为Q(Quantity),消费者盈余转化为购买量的函数为K,则
Q=K(B-P)
    将此公式称为需求定律公式或需求公式。


                              
    当价格P下降时,消费者盈余S=(B-P)上升,由需求定律公式Q=K(B-P)可以得到购买量Q上升;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盈余下降,所以购买量上升。当消费者利益B(商品的价值)上升时,消费者盈余S=(B-P)上升,所以购买量Q上升;当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值)下降时,消费者盈余下降,所以购买量下降。对于大多数商品,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值)是固定的,所以才有价格下降,购买量上升的一直的反向关系。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在市场中的表现形式被称为市场营销,即在消费者利益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也可以改变购买量。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所以企业有且只有两项基本职能: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不等同与发明。创新是一种经济上的术语,而非技术上的术语。”创新是指创造更大的消费者盈余S,而市场营销是指增加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从而增加购买量。企业创造了消费者盈余(B-P),通过市场营销增加了盈余转化率K,进而创造了购买量Q=K(B-P),则企业实现了自己的宗旨:创造顾客。所以,有三种因素会影响购买量,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和盈余转化率而不是传统需求定律所说的价格决定购买量。
    如果将单个产品的利润设为I(Interest),产品的成本设为C(Cost),则I=P-C。结合需求定律公式Q=K(B-P),总利润T(Total)等于购买量乘以单个产品的利润,即T=QI=K(B-P)(P-C)。我们在管理学价格,成本与利润那节已经论述过,总利润曲线是一条以价格P为自变量的抛物线,当价格P为(B+C)/2时,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值为K(B-C)2/4。
    对于传统需求定律,它遇到了3种物品的挑战,奢侈品,吉芬物品和投机品,这三者的价值是随价格的变化而会发生变化的。
4.1.2 传统需求定律的3个挑战    经济学家认为价格决定购买量,价格下降,购买量上升。传统需求定律在现实中遇到了3类物品的挑战,奢侈品,吉芬物品和投机品。这3类物品价格上升时,购买量上升,与传统需求定律价格上升,购买量会下降论断矛盾。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理论要是有一个或几个理论被证伪,整个理论也就被证伪。”需求定律由于反例而被证伪。许多经济学家选择回避或者将其视为特例。张五常为了挽救需求定律,选择限定初始条件,这样需求定律就能符合了有限的现实情况,这比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回避行为要积极和进步许多。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选择的3个限定条件:“
1)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
2)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
3)这些在“中间”的、间接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皆可变。”
    不是价格决定购买量,因为大多数产品的消费者利益一般是不变的,所以减少价格,消费者盈余增多,从而购买量增多,导致购买量和价格有了直接的对应关系。奢侈品,吉芬物品和投机品的消费者利益会因为价格改变而改变,出现了价格上涨,购买量上升的情况,需求定律就无法解释。下边将对这这三种物品利益需求定律公式进行分析和解释。张五常所说的租值消散就是因为过度竞争或者管制导致产品的功能丧失或无法使用。
4.1.2.1 奢侈品的挑战    对于奢侈品,排他性是它最重要的属性。高价和限量是达到排他性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提高奢侈品的价格,奢侈品的排他性提高,排他性提高导致消费者利益提高,此时价格也在提高。


    由需求定律公式Q=K(B-P)可知,影响购买量的有三个因素,消费者利益B,商品价格P和盈余转化率K。此处盈余转化率K是不变的,只需分析消费者盈余增量(ΔS=ΔB-ΔP)即可。当消费者利益增量(ΔB)大于价格增量(ΔP)时,消费者盈余增量(ΔS=ΔB-ΔP)为正值,由需求定律公式Q=K(B-P)可知,购买增量ΔQ=K(ΔS)是正值,即购买量是增加的;当消费者利益增量等于价格增量时,消费者盈余增量为零,由需求定律公式可知,购买增量为零,即购买量是不变的;当消费者利益增量小于价格增量时,消费者盈余增量为负值,由需求定律公式可知,购买增量为负值,即购买量是减少的。
    现实中,奢侈品提价所带来的消费者利益增量很多时候大于价格增量,所以购买量增加。但随着价格的提高,消费者利益增量逐渐减少,价格增量逐渐增加,最后会导致提高价格,消费者盈余增量为负值,购买量降低。当消费者利益增量大于价格增量时,在需求曲线上的反应就是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
4.1.2.2 吉芬物品的挑战    英国经济学家吉芬(Robert Giffen)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灾荒中,土豆价格急剧上涨,爱尔兰的农民反而增加了土豆的消费。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后来部分国内外西方经济学教材将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吉芬物品”,并认为这类物品是特殊的低档物品,不符合需求规律。
从需求定律公式Q=K(B-P)的角度来解释吉芬物品,假设只有两种食品,一种是土豆,一种是牛肉(牛肉可泛指其他食品),并且牛肉的价格要高于土豆。假设一个家庭对食物的支出为固定的,设为T,用于购买土豆的钱数设为N,则用于购买牛肉的钱数为T-N。家庭是根据全家人的营养需求来购买食物的,假设一家一天所需要食物提供的能量为E,单位土豆能提供的能量为e1,土豆的价格为p1,单位牛肉能提供的能量为e2,牛肉的价格为p2。则一家的所获得的能量为土豆提供的能量E1加上牛肉提供的能量E2



    将市场中的人按照收入分成3个层次,低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也可以再细分。我们来分析一下土豆价格上升时,不同收入者的反应行为。
    对于低收入者,他们的收入仅够维持生存,所以他们消费不起价格更贵的牛肉,因为如果购买牛肉,则购买总数量会减少,不够维持生存。这和价格决定最低消费者层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贫穷者的能量表达式为:



    当土豆的价格p1上升,固定食品预算T不变,所能购买的土豆重量m1=T/p1减少,此家庭可获得的能量E在减少。此时,此家庭有两种应对方法,一种是想办法增加购买食品的钱数T,可能压缩其他支出来增加购买食品的金钱,可能采取增加工作时间来增加收入,也可能是其他方法,甚至包括抢劫和偷窃,因为按照马斯洛的五层人类需求,生存是人类的最重要,最紧迫的需求,生存本能是人类的第一本能。这也是为什么在贫穷地区容易发生抢劫,盗窃等犯罪的原因。第二种是忍受,即忍受因土豆价格上涨而带来的饥饿。张五常说吉芬物品肯定是贫穷物品,这是他们这个收入层次唯一能消费起的物品。价格上涨,他们也没有能力去购买其他食品,即没有替代品。对于贫穷群体来说,土豆价格上涨,土豆总的购买量可能是下降的,因为他们增加收入的能力和手段有限。
    对于中等收入群体,他们能消费起土豆和牛肉,所以他们的能量公式为:



    当土豆的价格P1上升时,他们原预算N所能购买的土豆的重量在下降,土豆的所能提供的总能量E1在下降。为了维持总的能量保持不变,他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食品的支出预算T,使购买土豆的预算N增加,从而保持所能购买的土豆的重量和牛肉的重量不变,从而使总能量E不变。另一种是维持食品的支出预算T不变,增加土豆的支出N。因为N增加,购买牛肉的总量在减少,E2在减少。为了保持E不变,土豆的购买量要比以前购买量多,来弥补牛肉减少的能量损失,这就是吉芬物品。土豆的价格上涨,购买量增多。
    对于高收入群体,他们能消费起土豆和牛肉,他们对价格不敏感,更多的是以家庭的偏好来选择土豆和牛肉的购买比例。所以他们的能量公式为:



    当土豆的价格P1上升时,由于他们对于价格不敏感,主要是以家庭的偏好来选择土豆和牛肉的购买比例,所以他们会通过增加总的食品消费支出T和土豆支出N来保持所购买土豆的牛肉的重量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需求定律 Quantity interest benefit Surplus 股票价格 奢侈品 经济学 消费者 产品

沙发
dnq 发表于 2014-10-1 11:15: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些经济学家推理:当收入上升时,相当于土豆的价格下降,所以土豆的购买量应该上升。这个推理是存在逻辑错误的。当收入上升时,所有物品都相当于价格下降了,而他的消费者层次在上升,他能够负担的物品种类也在增多,土豆的相对价值在下降。因为是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消费者盈余=商品价值-价格。当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同时下降时,消费者盈余不一定是增多的,很可能是下降的,如果是下降的话,购买量就是下降而不是上升的。以前中国的北方比较贫穷,大家只能以最便宜的玉米为主食。而随着北方人民收入的增多,大家选择了以较贵的大米为主食,而不是增加玉米的购买量。对于贫穷物品来说,价格上升,他们的相对价值是在上升的,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消费的起的物品,没有替代品。对于大多数商品,商品的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引起的消费者利益增量(ΔB)为零或很小,消费者盈余增量(ΔS=ΔB-ΔP)为负值,所以购买量Q下降。但是对于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的利益增量(ΔB)要大于价格增量(ΔP),即消费者盈余增量(ΔS)是正值,所以购买量上升。
    随着收入的增多,消费者可以承受的商品种类在增多,他们倾向于消费更好和更多样化的食品。也有许多人对食品的偏好保持了一个上限,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的种类固定,没有太大改变。比如乔布斯,巴菲特,德国阿尔迪超市的创始人阿尔迪兄弟等在生活上很简朴,并没有因为收入排在世界富豪榜的前而消费奢侈。
    人是偏好多样化的,并且生存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正如马斯洛的五层需求,人首先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活着,然后才可能考虑活得好一点。
    当一个家庭只有很少的收入时,他考虑最重要的因素是活下去,所以会主要采购土豆以维持生存。当这家的收入有稍许增加时,他们会想活着好一点,会增加一点牛肉的比例,减少一点土豆的比例;而当收入又有稍许上升时,牛肉的比例会增加一点,土豆会减少一点。随着收入的增加,牛肉的比例在增加,土豆的比例在减少。但牛肉的比例不是一直增加的,土豆的比例也不是一直减少的,因为人是偏好多样性的,所以最后土豆和牛肉会停留在一个较固定的比例。而当这家的收入已经超过生存较多时,土豆和牛肉价格的微小变动,不会影响他们采购土豆与牛肉的比例,此时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口味偏好。而家庭的收入越多,对牛肉和土豆价格变动就越不敏感。
    爱尔兰大饥荒而使土豆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而土豆的需求量却增加是同样的道理。土豆的价格上涨,固定收入下可以购买的土豆量变少,而肉类价格高于土豆,可以购买的肉类变得更少。生存的重要性增加,人们会将生存作为第一考虑要素,所以会减少肉类的采购,而增加土豆的采购而尽量确保自己能活下去。


    以系统框图分析,消费者追求总盈余最大化。当一家的收入仅仅够维持生存时,他们会主要以便宜的土豆为食,因为消费不起牛肉。如果购买牛肉就会吃不饱,会有生存危机。而当土豆价格下降,则这家可以买更多的土豆,而此时生存危机重要性下降,他们会希望吃的好点,因为人们是偏好多样性的。所以他们会减少土豆的购买,而增加牛肉的购买量。人是首先追求数量,那是因为生存危机,为了活着;在数量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质量,才会追求活着好一点。
4.1.2.3 投机品的挑战
    投机品也对传统需求定律提出了挑战,投机品价格上升时,购买量也在上升,这与需求定律的价格上升,购买量下降的结论不符合。现实中有很多物品可以成为投机物品,股票,期货甚至房地产等。
    投机指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者关注的重点不是商品的本身价值,而是商品是否会有差价的机会,即投机者关注的重点是商品的价格变化。投机者购买投机品不是为了消费和使用,而是为了卖出去,从差价中获得利润。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很稳定也很难改变的话,那么这种商品不会成为投机品。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越大,投机行为会越积极。
    以股票市场为例,如果一只股票价格稳定,投机者购买然后卖出此股票不会获得利润,投机利益为零,所以他们会选择不买这只股票。而如果一只股票价格上升,那么对于投机者而言,投机利益出现了。他们会选择购买这只股票,希望抓住股票上涨的这个趋势,在股票价格上升到一定点时卖出,从而赚取差价。
    从需求定律公式Q=K(B-P)的角度来解释投机品,此处消费者利益主要指投机利益。当消费者利益增量(ΔB)大于价格增量(ΔP)时,消费者盈余增量(ΔS=ΔB-ΔP)为正值,由需求定律公式Q=K(B-P)可知,购买增量ΔQ=K(ΔS)是正值,即购买量是增加的;当消费者利益增量等于价格增量时,消费者盈余增量为零,由需求定律公式可知,购买增量为零,即购买量是不变的;当消费者利益增量小于价格增量时,消费者盈余增量为负值,由需求定律公式可知,购买增量为负值,即购买量是减少的。
    对于投机品而言,大多数情况下,投机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投机利益增量要大于价格增量,此时消费者盈余增量为正值,购买量增加。随着投机品价格的上升,投机利益增量在减少,消费者盈余增量也在减少,消费者盈余增量会从正值,减到零,然后变为负值,购买增量会从正值变为零然后变为负值,即变现为购买量先是增加,然后不变,最后减少。
    投机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价格波动,从而赚取利润。
    在股票,期货和房地产等可以投机的市场中,投机品的价格上涨会增加投机者的投机利益,从而增加购买量;而购买量的增加又促进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投机利益。在这些投机市场中,投机品并没有如马歇尔所说价格会达到一个均衡点,而是价格一直在上升,上升到某一点后发生反转,价格一直在下降。金融家索罗斯称其为反身理论,这是正反馈模型,与马歇尔的价格均衡论的负反馈模型共同组成完整的经济学模型。这一点我会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传统需求定律还有另一种情况解释不了,就是商品的价格没有变化,为什么购买量会改变呢?
    从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可以看到,改变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也可以改变购买量,盈余转化率在市场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营销。通过市场营销,可以增加消费者盈余转化率,从而增加购买量。
4.1.3 需求定律的4个准则
    需求定律有4个准则:价值决定价格基准,竞争决定价格波动幅度。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价格决定消费者的最低层次。
4.1.3.1 价值决定价格基准
    价值决定价格基准,竞争决定价格波动幅度。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
    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获得商品所带来的价值,商品能带来的价值越大,价格也会越高。从消费者的角度说,商品的价值就是消费者利益。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正相关。一架飞机的价格无论它如何波动也不会与一棵白菜价格相同,因为它们所能带来的消费者价值相差很大。商品价格是围绕一个与商品价值正相关的基准在波动,所以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基准。
4.1.3.2竞争决定价格波动幅度
    商品的价格会随着消费者的需求量和生产企业的供应量的变化而变化。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导致需求量竞争增加,价格会增加,所以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需求量变化正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增加越大,商品的价格上升越大。生产企业的商品供应量增加导致供应量竞争增加,商品的价格会下降,所以商品价格的变化与供应量变化负相关。商品的供应量增加越大,商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越大。
    所以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基准,需求量和供应量的竞争决定价格的波动幅度。

使用道具

藤椅
dnq 发表于 2014-10-1 11:15: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1.3.3 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
从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消费者盈余S等于消费者利益B减去商品价格P,即Q=KS。当将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看成既定时,购买量则由消费者盈余确定。消费者盈余越多,购买量越多;消费者盈余越少,购买量越少。
4.1.3.4价格决定消费者的最低层次
    假设有两款同类产品A和B,如智能手机,两款产品有不同的消费者利益和价格,A产品的消费者利益和价格均高于B产品,但两产品的消费者盈余相同。能负担起购买A产品的人,也能负担起购买B产品;但许多能购买起B产品的人负担不起买A产品。所以价格决定消费者的最低层次。即使高价格的产品给予顾客更多的消费者盈余,但高价产品进入不了低端市场,因为是价格决定了所能接受的消费群体。
    如果将消费者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3个层次时,产品的定价就决定了产品的消费人群。Iphone 5c发布时,定了过高的价格,从而使其产品不能进入低端市场。作者认为这是苹果战略上的失误,失去低端市场为竞争对手撑起价格保护伞,而使竞争对手有时间让自己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积累客户,技术,资本,从而为其向中高端市场延伸打好基础。按克里斯坦森的理论,让出低端市场,是给了低端市场的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会。乔布斯在世时,通过发布 ipod shuffle这一低端产品,一举打败几乎所有的低端产品厂商,从而巩固了自己在音乐播放市场的领导地位。
4.1.4 消费者盈余和购买量
    既然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 - 价格,而消费者盈余越高,购买量越高,那是不是只要增加消费者盈余,购买量就会一直随之增高呢?
    作者的答案是:不是。这分两种情况。
4.1.4.1消费者利益增量持续提高,购买增量会逐渐降低
    厂商通过创新持续不断的提高产品的性能,不管价格如何变化,假设消费者盈余增量持续提高,最终消费者盈余会超过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消费者被过度满足,超出的消费者盈余不会引起购买量的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盈余由于产品性能的持续增加到超过消费者队盈余的需求时,进一步的增加消费者利益,不会带来购买量的增加。产品市场有一些产品就是过度创新,虽然产品提供了高额的消费者盈余,但由于其超越了消费者盈余需求的上限,从而并没有很好的销售量。这也是管理学家克里斯坦森所说的竞争焦点的转移,当产品的功能过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时,消费者需求焦点会发生转移,从产品的功能转向可靠性,便利性,最后到价格。
4.1.4.2产品的价格持续降低,购买增量会逐渐降低
    假设某产品的消费者利益不变,当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时,消费者盈余在增加,但购买的增量也会逐渐减少;当价格下降到某一水平,所有的消费者都被满足后,进一步的价格下降,购买增量为0,即购买量不变。即当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消费者盈余超过所有人的需求时,进一步的价格下降,不会引起购买量的增加。在产品市场中,有许多商家想通过降价来提高销售量,结果发现价格下降后,销售量并没有提升。
4.1.5 需求定律框图
    根据消费者,生产者,商品利益,价格,成本,购买量等的一系列因素,作者画出了简要的需求定律经济学框图。下边将简要的分析一下这个框图。


4.1.5.1消费者框图分析
    首先分析消费者框图,消费者利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获得的实际好处和有利条件”。消费者利益减去价格就是消费者盈余,消费者盈余越多,购买量就会越多,而购买量的增加,会有促进价格上涨的趋势,价格上涨会减少消费者盈余,从而减少购买量,这是一个负反馈的过程,会向均衡的方向发展。消费主流趋势的增加,也会增加消费者盈余,从而增加购买量(消费者主流趋势减少,则消费者盈余减少,从而减少购买量)。
    假如某种原因引起价格上涨,比如产品的供应量下降导致价格上涨。此时消费者盈余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量减少,从而购买增量是负数,有促进价格下降的作用;价格下降又会使消费者盈余增加,从而有促进购买量的作用,这是一个负反馈过程,会使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化量越来越小,最后变化量变为0,达到价格均衡。
在这个框图中价格主要由3个因素影响,第一个是购买增量,它与价格正相关的,即购买量增多,价格有上升的趋势,购买增量越多,价格上升的趋势越强;如果购买增量为负,即购买量下降,会有促进价格下降的作用。第二个是供应量,供应增量与价格是负相关的,即供应量增多,价格有下降的趋势,供应增量越多,价格下降趋势越强;如果购买量为负增量,即供应量减少,负增量越多,价格下降的越多。第三个是成本函数,成本函数与价格是正相关的,即成本下降,有促进价格下降的趋势。
消费主流趋势和消费者利益:
    在这里作者定义消费主流趋势是短期的,而消费者利益是长期的。比如某种产品一直在市场中销售,消费者利益是不变的。而在这段期间,厂家增加了营销投入,影响了主流的消费趋势,从而增加了购买量,作者认为这个购买增量是由于主流消费趋势引起的。而如果厂家经过长时间的营销,使这个主流偏向一直稳定下来,不会因为营销的减少而很快消失,那么这个长期的主流偏向应该看做消费者利益。
4.1.5.2生产者框图分析
    生产者利益减去成本就是生产者盈余,生产者利益主要指价格,也包括其他因素。比如某厂商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增加了销量,恶化了竞争对手的环境,而生产量的增加,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个专业化程度提高也是生产者利益。
    生产者盈余越多,生产的产品越多。产量增加,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处画的是产量的增加与成本的增加是负相关的。真实的情况是,成本是一个碗型曲线,作者将在后边论述这个碗型曲线。生产量增加,成本先是下降,当生产量达到一定量后,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上升。
    生产量的增加,导致产品的成本下降,进而增加了生产者盈余,增加了产量。生产量的增加,增加了供应量,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了购买量,又促进生产者增加生产量。所以在市场中,许多产品都是购买量在增加,价格在下降。在半导体行业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验证的就是这个定律。
    生产者的主流趋势增加会提高生产者盈余,从而增加产量。比如羽绒服厂商预计今年冬天会比往年更冷,所以他们增加了羽绒服的产量,这就是生产者的主流趋势。
    购买量的增加会增加生产者盈余,会促进生产量的增加。
    生产量与供应量是正相关的,生产量大于等于供应量。如果生产量一直大于供应量很多,就会产生很多库存。在供过于求的时期,库存是成本,应该尽量减少。所以,在某产品消费市场没有大变动的时期,最理想的情况是生产量等于供应量等于销售量,即库存为零。而在现实中,生产量可略大于供应量,以平衡购买量的波动。
    成本函数与4个因素有关,包括生产量,生产要素价格,技术进步,创新和管理进步。
1)生产量与成本函数
    此处所画生产量与成本函数是负相关的,即产量增加,由于规模效应,成本下降。而真实情况是产量下降,成本先将后升,成本是一个碗型的曲线。
2)生产要素价格与成本
    生产要素价格与成本是正相关的,即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成本下降。
3)技术进步与成本函数
技术进步与成本函数也是正相关的,即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现实中很少存在技术退步的现象,战争的摧毁作用会导致技术退步。
4)管理和创新的进步与成本函数
    管理和创新的进步与成本函数也是正相关的,即管理和创新的进步会导致成本的降低。技术进步以及管理与创新的进步都是专业化的结果,杨小凯在专业化上有很深刻的论述。
    让我们回到广义动量定理上:Fαt=MV。作者将Fαt定义为过程市场,而MV定义为成果市场或交易市场。
4.1.5.3趋势与结果
    趋势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结果也马上变化,从趋势到结果需要时间,也就是控制理论中的时间延时。某一产品的价格下降,导致消费者盈余增加,有增加购买量的趋势,但购买量并不是马上增加,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降价信息传达到消费者那里,消费者作出决策,消费者实施购买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都是需要时间的。在生活中,延时无处不在,洗澡时通过调节水龙头来调整水温,水温不会立刻达到调整后的温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
    在这里,作者说一个因素的改变有促进另一个因素有改变的趋势,但这个趋势的结果在现实中不一定必然实现,比如成本下降1%,有促进价格下降的趋势,但厂商并不一定降低价格。厂商要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如果价格下降引起的购买增量所带来的利润是否足够去进行一次降价(原价P1,成本C1,销量M;现价P2,成本C2,预期销量N,P2小于P1;需要考虑(P2-C2)*N是否大于(P1-C1)*M)。也需要考虑竞争者的行为,如果大家的成本都下降,你不降价,而竞争对手降价,你的销量将减少。)
4.1.6 三种需求曲线
    由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可以看到,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消费者盈余S=消费者利益B-价格P,那么影响购买量的就会有两个因素:消费者利益和价格,而不只是价格。此节假定消费者盈余转化率K是既定不变的。如果选择消费者盈余和购买量来画需求曲线,曲线只有一种情况。消费者盈余增多,购买量增多。纵轴为消费者盈余S(surplus),横轴为购买量。


    如果选择价格和购买量来画需求曲线,就会有三种曲线,这三种曲线中价格均变化,因为价格是自变量。
4.1.6.1价格下降购买量上升
    消费者利益不变,价格提高,消费者盈余减少,导致购买量降低;价格降低,消费者盈余增多,导致购买量提高。这与传统的需求定律曲线相同。


    比如鸡肉的价格下降,鸡肉的购买量增多。
    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消费者盈余是与价格正相关的;只有当消费者利益不变时,价格才会与销售量反方向变化一直相对应。
4.1.6.2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
    消费者利益提高大于价格的提高,消费者盈余提高,导致购买量提高;消费者利益降低小于价格的降低,消费者盈余提高,导致购买量提高。


    对于奢侈品,排他性是是它最重要的属性。高价和限量是达到排他性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提高奢侈品的价格,排他性提高导致消费者利益提高,此时价格也在提高。如果提价所带来的消费者利益大于价格增量,那么消费者盈余提高,导致购买量提高。现实中,奢侈品提价所带来的消费者利益很多时候大于价格增量,所以购买量增加。但随着价格的提高,消费者利益增量逐渐减少,价格增量逐渐增加,最后会导致提高价格,消费者盈余减少,购买量降低。对于消费者利益大于价格增量时,在需求曲线上的反应就是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
4.1.6.3价格上升购买量不变
    1)当消费者利益的变化增量与价格的变化增量相同时,消费者盈余不变,购买量不变。

    比如奢侈品,价格提高所带来的消费者利益增量在减少,价格增量不变,如果一直提高价格,会达到某一点,消费者利益增量等于价格增量,此时消费者盈余不变,购买量不变。
    2)消费者对商品的小幅度变化有一个忽略量,小幅度的价格变化不会引起购买量变化。每一个人对食盐都有一个偏好量,如果食盐的价格有一个小比例的上涨或下降,总食盐的需求量不会有什么变化。许多医用产品的价格有一个小范围的变化,需求量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比如医用输液器有一个小范围的降价,病人对输液器的需求量不会有什么变化。对于这些产品,主流偏向认为一个适当的量是合适的,不是过多或过少,主流偏向对这些产品的价格会有一个小比例的容忍度,即价格在小范围内变化时,不会引起需求量的改变。
    3)价格下降有下限,低于价格下限的价格变化,不会影响购买量。比如心脏搭桥术中所使用的支架,当价格下降时,购买量会增加,但价格下降到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时,价格的进一步下降不会引起购买量的增加。这与克里斯坦森所说的产品有功能上限是相同的。
    4)价格改变所带来的利益(损失)小于消费者改变行为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购买量也不会变化。增加购买行为也是有成本的,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体力成本等。如果商品价格降低所带来的消费者盈余增量小于改变购买行为本身的成本,购买量也不会变化。这可能也就是许多厂家想通过降价来提高销量,结果发现销量并没有提高的原因。
    5)如果产品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但所有消费者都认为变化后价格是长期不变的,那么这时的某些产品也会出现价格改变,需求量不变。许多产品,人的消费量的既定的,如果预期的价格不会有什么变动,不会增加或减少购买。预期价格波动会影响购买。
    由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可以看到,如果消费者利益,价格和消费者盈余转化率均可变化,则会画出各种不同的曲线。


摘自本人新书《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需求定律详细分析.pdf (562.15 KB, 下载次数: 3)

使用道具

板凳
未知数MEM 发表于 2014-10-1 11:23: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报纸
傻乎乎的猪 发表于 2014-10-1 12:05: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是有点不明白                                                                        
                                       
                                                     
                                                     
                                             
                                                                 
                                                                                 

使用道具

地板
financialtom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4-10-1 14:54:5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dnq 发表于 2014-10-1 11:15
4.1.3.3 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
从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消费者盈余S等于消费者利益B减去商品价格P,即Q ...
附件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ltj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