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jvjfkhkfkhk
5865 13

[创新发展] [原创]我国的原始积累完成了吗?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绿林大学研究僧

讲师

8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710 个
通用积分
2.0056
学术水平
55 点
热心指数
56 点
信用等级
43 点
经验
27648 点
帖子
685
精华
0
在线时间
6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3
最后登录
2021-8-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原始积累的名词新解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的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因而,这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脱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为‘预先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这是从微观上来说的所谓原始积累。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原始积累就是指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积累形式就称为原始积累。那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原始积累的过程和程度也要随之变化。笔者把这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而随之变化的原始积累的程度就称之为原始积累的阶段性。

因而在宏观上,所谓原始积累,就是指形成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相应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制度的资本积累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从建立到现在,我认为经过三个主要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和后资本主义社会三个主要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因而此时的所谓原始积累,在宏观上就是指一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因为这是最初的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阶段,只要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也就随之形成,原始积累也就完成。比如日本和德国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其宏观的原始积累也就随之完成。这一阶段大约在1900年代就已经结束。

1900年代到1970年代,这一阶段称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资本主义的工业垄断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在这一阶段只有形成垄断,特别是工业垄断才能说是原始积累已经完成。这一时期的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一个也没有。只有战前的苏联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工业垄断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完成了原始积累。而在中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却晚了一步。此时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代表宏观的原始积累的完成,只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约70年代前后我国的工业垄断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算基本形成,才算完成了原始积累。然而此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却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的第三个阶段转换了,我们国家又晚了一步。

1970年代至今,为资本主义的第三个阶段,我称之为后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以跨国企业集团为主要形式的全球性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垄断资本突破了一国的限制,形成了全球性的垄断集团网络,资本的利用效率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因而,此时的原始积累在不发达的国家中只有达到与国际垄断资本网络一决高下的程度才能算是完成。从目前看来,只有亚洲四小龙基本上算是成功地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成为了资本主义全球性垄断网络的新成员。当然事实上在亚洲四小龙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韩国、台湾是在美国的垄断集团的保护下完成的,香港、新加坡是在英国的垄断集团的保护下形成的。97年香港回归之后,英国垄断集团撤出香港,致使唱衰香港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给予香港以新的保护。四小龙的模式,实际上是在国际垄断集团保护下的本国或本地区的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模式,因而不是真正的原始积累模式。从目前看,韩国是四小龙中最有可能完成独立的后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积累的国家。而苏联则由于仍是工业垄断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其国内资本的程度已经无法再抵抗国际垄断资本的进攻(其实苏联的资本在量上一开始是能够抵抗得住的,但是资本的利用效率却低于后资本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败给了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全球性垄断生产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5 16:47: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后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 原始积累 原创

沙发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08-7-5 16: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二、我国的原始积累完成了吗?

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也实行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政策。由于我国当时已经处于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环境下,因而我国的原始资本积累的程度必就须达到能够与国际资本相抗衡的程度才行。我国当时实行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二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能货币贬值和税费政策的调整的方式来人为地提高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另一个方面是给予外资以优惠政策,促进投资。从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来看,这个政策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到了06、07年开始,我国开始了缓慢提高汇率,进行小幅度地货币升值的政策,国家试图给国内企业以相对“较长”的适应时间,通过外部竞争的压力的方式来促进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但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就是资本的扩大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改革来进行的,科技的进步与研发的投入有直接的关系,制度的改革与第三产业中的行政、教育等事业方面的改革有直接关系,那么我们国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本来支持科技进步了吗?我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本用来平抑国内制度改革出现错误时的影响了吗?我国已经可以支持国内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来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面对面的竞争了吗?换句话说,我国的国内资本已经能够抵抗国际资本的进攻了吗?即我国原始资本的积累已经完成了吗?

在下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我国原始资本积累的规模和程度。一,我国是个世界性的大国,国内工业体系比较齐全,人口又十分众多,因而原始资本的需求非常庞大,庞大到可以与整个欧洲或苏联的原始积累相提并论,至少是日本原始积累的3-5倍以上。我们国家与小国不同,小国可以通过某一个方面的原始积累就可以拥有足够的资本挤进比较发达的国家行列的竞争之中。我们国家不行,我们国家要想挤进比较发达的国家行列,就必须在所有主要或绝大部分行业的原始积累的资本上能够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才能够与发达国家一较长短,因而所需的原始资本是非常庞大的。二,我国是一个穷国,不光钱少,资源、人才都相对较少,因而对于我国来说,外资(主要是技术、人才和资源)的引进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须保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国外在国内投资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高于国际的平均竞争力,国外资本才会投向我国。三,原始资本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摆脱国际资本的对国内经济的控制。比如外资,如果国外投资不能转化为国内可以控制的资本,那么国外的投资还有何意义呢?我们又如何指望这些不可控制的外资来帮助中国抵抗经济危机呢?我们就不担心这些外资不合时宜地来捣乱,甚至反过来控制国家经济?所以我们对外资的控制和消化才是我国原始积累的关键。

我国的原始积累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呢?我认为,只有当我国的内需对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超过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当我国国内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低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当我国国内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在50%甚至60%以上时,我国的原始积累才算完成。首先,当我国的内需对经济的拉动超过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时,说明我国已经具备了不受国际影响的稳定的国内资本的投资,我国对国际资本的需求已经不再重要。其次,当我国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超过投资时,说明我国对资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第一位的,即不再需要人为的进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已经能够自动进行。第三,在我们国家如此庞大的工业体系下,只有当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时,第三产业对工业的反哺作用才能真正合理地体现出来(比如品牌效应、教育等)。事实上我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其实就是我国原始积累进行的过程,我国开放的目的就是进行原始积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原来的1点几比1,到05年的8点几比1,汇率上升的目的就是人为贬低自己国民的单位时间内的价值量,人为提高国内的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并以较低的人力资本和关税政策引进投资。所以,当前的国际形式下,我国的原始积累,就是指国内消费引起的国内投资的资本形成方式。

然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告诉我们,我们的路似乎走偏了一些。我国的汇率的上升,通货膨胀、银行的贱卖、股市暴胀暴跌(对股市和银行没研究过,不太懂)等等现象告诉我们,我国的经济政策出了一些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就出现在有些人认为我国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已经完成了,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意识到原始资本积累的意义,从而做出了一些错误的经济决策造成的。我们的原始积累完成了吗?我认为没有!我国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超过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超过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还没有达到能够合理反哺工业的地步。我国的原始积累没有完成。

使用道具

藤椅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08-7-5 17:0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当前国内经济问题的思考

我国是在原始积累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入世的谈判的,当年我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谈判的实质就是我国希望在入世的前提下,(在原始积累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与国际资本进行直接竞争,而欧美等方却要求我国在入世一开始就是进行直接的竞争。于是谈判的结果就是逐步逐年地放开关税,提高汇率等等措施(甚至汇率的提高可能就是我国入世谈判的承诺之一),使得我国企业在一定的缓冲期后与国际资本进行直接竞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是处于下风的。虽然老朱同志在入世之前已经进行了国企改革试图在较短时间内把国企的竞争力提高上去,可惜过了10年(98-07年)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似乎还仍不是西方企业的对手。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上升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改革出现了问题,我想这是老朱同志也未曾料想到的。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改革(不是开放)的步伐跟不上工业上升对其的要求,因为我国改革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内部出现了矛盾,这一矛盾极大地拖住了国家的精力,白白浪费国家的财富(比如医改、教改、房改以及现在的金融改革等等主要第三产业的改革全部出现了问题或引起极大的争议)。

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当前的经济状况来调整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是绝对不合适的。然而在笔者看来,国家的有些经济政策确实是在做强行的调整想直接实现发达国家的那种合理的经济布局,这么做只能说是冒进了。首先,汇率的提高、进口关税的下降肯定是影响我国的出口,当我国的出口企业全部倒闭的时候,内需的影响自然超过出口,但这不是内需的提高造成的,而是出口的减少造成的。有人说我国的外贸额不是一直是居高不下吗,哪里有出口下降的情况?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二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国内的因素,国内的外资的撤出是需要时间的,出口企业利润的减少乃至亏损甚至倒闭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还有一个是国际的因素,当国际的竞争力普遍下降的时候,或者说国内竞争力的下降程度低于国际平均竞争力的下降程度时,国际资本还是会投向中国的。从目前来看二个因素都有。其次,人们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工业品价格偏低,却不知这正是我国消费对经济影响增大的开始!由于我国人均收入普遍不高,只有当工业品价格偏低时才能刺激我国的消费。但是国家的政策却是一个矛盾的政策,一方面,国家在保护工人权益上、工资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国民收入,是一个促进了消费的政策,另一方面,又没有控制市场,工资上涨导致成本上升,成本上升自然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再加上国际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更加影响国内的通货膨胀,以及一些扭曲现象(房地产、金融、股市等),从而抵消了上述刺激消费的政策(还有老朱同志幼稚的放假政策)。

我认为我国的政策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我国应该一方面提高工人工资等政策刺激消费,一方面应该给国内主要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进行补贴,来保证国内企业竞争力的稳定和逐步提高。补贴的来源应该是第三产业及其税收,或是对工业企业的税费政策的调整,或是出口的利润。消费对经济的影响直接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增加导致消费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国家应该暂时先抑制第三产业的增长,通过提高第三产业的税收来补贴工业,把第三产业发展的成果先用来完成重工业的发展。这是第三产业对工业的人为的反哺。这样既保证了第三产业的稳定,也刺激了消费的增加,也提高了工业竞争力。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国家应该有二种办法,一种是国家提高汇率来抑制出口,但抑制的程度应该控制一下,抑制的侧重点也应该控制一下,控制到出口获得的利润刚好用于补贴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所需的资本与第三产业反哺工业的差值上。还有一种是汇率不动,通过提高工业企业出口的税收、降低工业企业内贸的税收等政策,来抑制出口。这些政策的结果的主要目的是将工业品价格保持在一个较低的价格水平上来刺激消费。只有消费上来了,第三产业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我国总不能做万年的世界工厂吧。我国抑制第三产业的政策一定要坚决实施,要将第三产业重新划到辅助工业的地位上来,而不是让其反过来用工业来辅助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没到这一步,而且工业的发展也不够扎实。目前的核心问题就是重工业竞争力先提上去,其次是轻工业,最后才能是第三产业,这样再过个5年-10年就可使我国的原始积累完成了,5年内第三产业只需稳中略升也就可以了,主要完成工业最后的原始积累。5年后再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完成第三产业的原始积累也不迟。

当然,目前的世界经济局势确实不够乐观,这会延缓我国原始积累的进程,但只要国家能够把握住国际经济动态还是有可能乱中、病中、混水中取利的。

使用道具

板凳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08-7-6 23: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哎...又是无人关注的狗尾巴草,一果正台经齐学的亲生就这样又要消失了,再继续努力吧!

使用道具

报纸
tabalt 发表于 2008-7-9 12:2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此追问,可能效果更好:“我国的私有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和方向”。

我国私有企业的发展机制完善了吗?

在国有大企业的格局中,私有企业有竞争优势吗?

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如何协调?

使用道具

地板
uefa 发表于 2008-7-9 21: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剩余价值是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的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

原始积累完成的标志 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 这里扯上国外完全没必要 资本的多少是一个相对量 而不是一个绝对量 正如我们看到的 是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他不是封建的 也不是奴隶的 他首先只能是和封建的东西做比较 如果按绝对量去比较来说 那么1920年的英国是远谈不上原始积累结束的

原始积累不等于工业积累 不可混淆

正如标志所言 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 那么很显然 我们国家还远没完成原始积累 一大量的国有企业 他并不是私人资本 2大量的农民以及土地仍然不是私有

个人认为当国有企业被吞并 农民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私有制的完成建立 那么才能说我国的原始积累完成

使用道具

7
alpinist_xy 发表于 2008-7-11 07: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早着呢。。。

使用道具

8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08-7-12 01: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想到还是有人回复的。

对于6楼我想是可以这样答复:首先,国有企业也好,私有企业也好都是有利润的。如果私有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那么国有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什么?也是来源于剩余价值。对于私有企业来说,利润归于私有企业的所有者,即资本家,因而是剥削;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利润归于国家,即全国人民共同所有,因而就不是剥削。所以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才有资本,社会主义制度同样需要资本,只不过是资本的归属权或者说所有权不同罢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需要大量的资本,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本。其次,原始积累固然不等于工业积累,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苏联的原始积累发生于工业革命阶段,其主要构成部分是工业积累,或者说其原始积累的主要目的是为工业提供大量的资本和人力。

我的主要观点是原始积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有不同的表现的。当前中国的原始积累的阶段只有当第三产业的原始积累的完成,才算真正完成,即只有第三产业的资本和人力能够达到自发投资增长的发展阶段,而不需要人为地偏向时我国的原始积累才算完成。而当前我国的原始积累在工业积累阶段尚未完成,更别提第三产业的原始积累了。因为我们的工业积累不具备与发达国家工业相抗衡的地步,一旦与发达国家进行直接竞争,我国的工业就会有被灭亡的危险。我国的工业原始积累如果说完成了,那么也只有当我国的工业能够与发达国家的工业进行直接竞争的程度才算真正完成了。反之,如果我国在工业积累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与发达国家的工业进行直接竞争,那就意味着我国工业的灭亡。而我国工业灭亡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又有可能发展的起来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所以我说我国的改革进程是冒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2 1:53:50编辑过]

使用道具

9
uefa 发表于 2008-7-12 15: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于8楼我的看法如下

资本不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物 一旦他的名字叫资本 他必然包含剥削 国家资本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没有资本的

2你承认了原始积累和工业积累不是一回事 那么请你把工业积累丢开 直接来谈原始积累把 我们不能说2个东西因为象 而就说2者是同一东西 苏联之前的俄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 这你是应当承认了  正是因为俄罗斯人的贵族们妄图进一步完成最后的原始积累 才使得农民转而去支持布尔什维克

资本论里原始积累的2个显著标志是很清楚的 国内市场的建立 大量的过剩自由劳动力 也就是归根到底一句话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的根本生产方式 封建的制度或者社会主义的制度彻底瓦解 而土地永远是这个问题的核心

当然 你愿意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你的原始积累这不重要 希望你能在你的那条路上一路走好 

使用道具

10
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08-7-13 02: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于楼上的看法,我不能完全赞同。

1.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几次变化,主要形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虽然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是阶段性特点的。当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虽然都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其并未形成真正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发展中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下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并未完成。

2.对于苏联来说,其前身沙俄形成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时代比德、日还要晚,所以在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尚未在沙俄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就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这就导致了沙俄的破灭和苏联的建立。苏联在建立之后的30年代才完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国家垄断资本的原始积累。

3.社会主义存在不存在资本,这是个重大的历史课题,我认为是存在的。所谓资本,其实际就是指资本家用以进行货币增殖的工具。根据资本的总公式G-W-G’,其中G就是货币转化为的资本,G’就是增殖后的货币,那么资本的增殖实际上是货币增殖的一种表现,其增殖额就是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而在公有制下,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还是企业需要的利润?我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企业生产的唯一目的仍然是利润即货币的增殖额,而不是社会所需的使用价值。因为企业所需的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从市场上通过货币购得,而不是计划经济下由国家分配获得。可以说只要存在市场和货币,那么就必然存在着以货币增殖为目的的资本的存在,而一旦货币增殖成为一种连续的生产活动,那么就会形成资本增殖,从而形成了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同的地方。但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也有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而不是私有制下的按资本或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因为公有制下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只具有使用权,而不具有所有权,因此任何个人都只能进行按劳分配,而不能进行按资本或生产要素分配。所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分配制度,而不在于生产过程和生产目的。因此,土地的所有制问题并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核心,换句话说,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在我个人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是讲不通的,产权改革并非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良药!

4.关于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这只不过是马克思当年的看法,我们必须了解马克思作这样一个判断的历史背景,即当时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而并非现在我们所处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下的原始积累,与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原始积累的程度和目标是不同的!特别是当我国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大环境下,社会主义的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并无不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分配制度以及形成分配制度的国家所有制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3 2:32:00编辑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