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ykd05130
6270 49

《财富论——政治经济学》 [推广有奖]

31
xuguw 发表于 2015-9-15 11:46: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ykd05130 发表于 2015-9-15 10:42
(第四十六章)   第三节   边际效用价值论批判

边际效用价值论产生,就表明新古 ...
其实,这里,边际效用价值论者,并没有解释商品供给如何与需求相联系,即商品供给的生产成本如何与商品需求的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相联系,而这正是问题之所在。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对商品供给而言,意味着什么?商品价格对生产者而言,最终可分解为劳动者工资、土地地租与资本利润,从而,劳动者工资、土地地租与资本利润,是什么?边际效用价值论者并没有解释,而这,正是价值理论的关键。这样,对于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货币交换时,货币所代表的是什么?正是价值问题之所在。只有明确商品生产者交换到的货币的意义,价值问题就解决了,可惜,边际效用价值论到此为止了。

使用道具

32
lykd05130 发表于 2015-11-3 10:27: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五十四章) 第六节        劳动强度对劳动力价值量形成的影响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的劳动紧张程度,即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者付出的体力与脑力的多少,即劳动强度是劳动者支出劳动量大小的一个衡量要素。正因为如此,劳动强度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产生影响。劳动紧张程度,与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劳动频率、支出体力的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越长,劳动强度就越强,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越短,劳动强度就越小。这里,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与劳动时间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工作时,存在短暂的休息时间,这属于劳动时间,但不属于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上班时间就是劳动时间,但劳动者的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就不是。一般来说,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是小于上班时间的,因为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休息时间的。如一个劳动者管理二台纺纱机与管理一台纺纱机,一次纱线断而跑动、接线的劳动时间,就是一次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前后二次纱线断而跑动、接线的间隔时间就是相对的休息时间。每次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的和,就是工作的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这样,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管理二台纺纱机的劳动者肯定多于管理一台纺纱机的劳动者,因此我们说前者的劳动强度大于后者。

那么,是否劳动者越偷懒,一次纱线断而跑动、接线的劳动时间越长,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是否就越长呢?不是的。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是一般劳动时间,一个工序或一个商品的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应该是相等的。如一次纱线断而跑动、接线的劳动时间,大家都是一样的。

劳动频率,则是针对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内劳动的状况而言的,一般以单位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内劳动状况为标准。劳动频率越高劳动强度越强,劳动频率越低劳动强度越小。例如上例中,一个小时内多少次纱线断而需要接线的次数的劳动状况,就是劳动频率。如一台纺纱机一小时内二次纱线断了需要接线二次,而另一台纺纱机一个小时内只一次纱线断了只需要接线一次,则前者的劳动频率高,后者的劳动频率低,当然前者劳动强度强,后者劳动强度小。

对于劳动者的体力,在量上我们难以进行计量,但对于同一工种是能作出大小之分。例如,同是搬运工作,搬运100公斤物品所需的体力肯定比搬运50公斤物品所需的体力大。从而我们说前者劳动强度大,后者劳动强度小。

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商品生产的劳动强度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某个劳动者的主观感受,即不是针对某个劳动者而言的。如搬运50公斤物品的劳动强度,就劳动者的体力而言,就是50公斤的体力。当一个10岁的小孩搬运50公斤物品的时候,他会感到劳动强度非常大,而当一个成年人搬运50公斤物品的时候,他会感到劳动强度非常小。同时,劳动强度又是针对某个劳动者而言的,这是指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与劳动频率,由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同,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与劳动频率可能不同,从而劳动者担负的劳动强度就不同。

前面我们已经考察了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强度对劳动形成价值的影响,那么,劳动强度对劳动力价值量的形成存在什么影响呢?

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不仅表现为不同商品生产,并且同一商品生产也存在分工,同时同一工种出现在不同商品生产中,到达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没有分工,几乎就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此,劳动力价值量的形成,不仅要考察不同商品生产,更要考察不同工种的影响。这样,同一商品生产不同工种之间,由于劳动强度不同,可以引起工种之间的工资不同;对于不同商品生产同一工种,由于劳动强度不同,可以引起同一工种或工种的等级的工资不同。

劳动紧张程度,与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劳动频率、支出体力的大小有关,对于同一工种,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劳动频率是可以计量和比较的,但支出体力只能比较不能计量,从而我们尽管不能计量劳动强度,但对于同一工种的劳动强度,根据劳动的紧张程度,却能作出大小之分,劳动紧张程度大,我们就说劳动强度大,劳动紧张程度小,我们就说劳动强度小。即使不同商品生产的同一工种,其劳动强度也是可以比较的,即可以进行定性分析的。

对于同一商品生产的同一工种,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不同,在生产上直接表现为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上。在生产关系中,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同,在计时工资中,就表现为工种的等级不同从而表现为劳动力价值量不同;在计件工资中,劳动力价值量则直接表现在商品价值量上。

对于不同商品生产的同一工种,由于不同的商品生产,它们的生产条件肯定会不同,从而它们的劳动强度也会不同。由于不同商品之间是不能比较的,这样,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不同,在生产上就不能表现在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上,我们只能通过劳动者的劳动形式——同一工种的劳动形式进行定性分析,考察不同商品生产的同一工种的劳动强度。一般来说,不同商品生产的同一工种的劳动强度不同,就会要求不同工种等级的劳动者来适应,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强度可认为是相同的,从而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劳动力价值量相同,或者说,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相同。

不过,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在不同企业工资可能不同,这是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既可能是劳动者担负了低级工种的劳动,从而劳动者工资低于自己拥有等级工种的劳动力价值量,也可能劳动者工资高于劳动力价值量。因此,我们在分析同一工种或等级的劳动者平均工资时,就要排除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影响。我们一般以最广泛应用的生产条件下的某一工种或等级的劳动者平均工资,作为这一工种或等级的劳动力价值量,以把握劳动者工资的运动。

对于同一商品生产不同工种之间,由于劳动强度不同,可以引起工种之间的工资不同,即劳动力价值量不同。不过,我们通过不同工种的劳动力价值量或平均工资的确定,也就明确了同一商品生产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强度情况了。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同一商品生产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强度的定性分析,明确劳动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量的关系。当劳动者工资较高,是由于劳动强度较高引起时,则劳动者工资高是由于劳动力价值量较高的结果,从而劳动者将长期保持不变;当劳动者工资较高,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低于需求引起,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并不高时,则劳动者工资高于劳动力价值量,工资必将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而降低。

在生产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劳动频率与支出体力的大小成为劳动者劳动强度差别的重要方面。但随着生产工具的逐渐增多和生产技术的逐渐发展,生产工具逐渐代替了人的强体力劳动,从而工作时劳动的延续时间与劳动频率引起的劳动强度的区别逐渐成为劳动者劳动强度差别的重要方面。

当某一工种的某劳动者每单位劳动时间因为劳动强度大而形成的价值量较高时,劳动者就可能不会向这个工种转移,因为这一工种的其它劳动者单位时间形成的价值量并不高;当某一工种某劳动者每单位劳动时间因劳动强度小而形成的价值量较低时,劳动者也不会离开这个工作,因为这一工种的其它劳动者单位时间形成的价值量较高,他只是不能负担或愿意负担劳动强度较低的工作而已。我们不是常常听人说:我的工资确实高,但也很吃力;或者我的工资虽低但很轻松。

不过,每个工种的劳动强度对分配强度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一方面,每个工种的劳动强度,可以是一成不变的,但它的分配强度会改变;另一方面,有些工种由于技术的改进,劳动强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它的分配强度发生改变。例如,清洁工,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不发达国家,其分配强度是较低的,从而劳动者的工资较低;在发达国家,清洁工的分配强度则是较高的,从而劳动者的工资较高。但在二个国家里,劳动强度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可以是一致的。这一情况也告诉我们,必须就现实的生产关系,来分析每个工种的劳动强度与分配强度的关系。









     第七节      劳动者素质对劳动力价值量的影响



上一节我们考察了劳动强度对劳动力价值量的影响,这里,劳动强度,是针对商品生产而言的,是客观存在的,它要求劳动者去适应商品生产的劳动强度。当劳动者适应商品生产的劳动强度时,劳动者就能参加商品生产,当劳动者不能适应商品生产的劳动强度时,就不能参加商品生产。而劳动者能否适应商品生产的劳动强度,就是劳动者的素质问题了,劳动者素质就是针对劳动者而言的。当劳动者能适应较高劳动强度的工作时,我们就说劳动者的素质较高;当劳动者只能适应较低劳动强度的工作时,我们就说劳动者的素质较低。

劳动者的素质,包括体力与脑力二个方面,劳动者能否适应商品生产的劳动强度,主要强调的是劳动者的体力问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则成为劳动者素质的主要方面。劳动者素质,具有不完全竞争甚至垄断的特点,因此,劳动者素质对劳动者工资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因此,我们往往把劳动者素质与劳动力价值量联系在一起,即劳动者素质决定了劳动力价值量。

前面我们还考察了工种与工种的等级,分工是劳动形式的改变,从而工种是针对商品生产的劳动形式而言的,不过,在低级分工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能适应很多工种,从而工种仅仅表现为商品生产的劳动形式,但是,随着分工的发展,工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这样,劳动者就只能适应某一工种或几个工种,工种又表现为劳动者的素质问题了。而工种的等级,则纯粹是针对劳动者素质而言的,不是针对商品生产的劳动形式或劳动强度而言的,因而高等级工种的劳动者可能去干低级工种——较低劳动强度的工作。

同劳动强度一样,劳动者素质也是不能计量的,我们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劳动者素质,只有在可计量的劳动时间与分配权力的前提下,才有经济学意义,即劳动者素质只是我们考察单位时间劳动力价值量的影响因素时,才有经济学意义。

那么,劳动者素质对劳动者工资有什么影响呢?当劳动者能适应较高劳动强度的工作时,我们就说劳动者的素质较高;同样,当劳动者能适应较复杂的工作时,我们也就说劳动者的素质较高。当劳动者只能适应较低劳动强度的工作时,我们就说劳动者的素质较低;同样,当劳动者只能适应较低级的工作时,我们也就说劳动者的素质较低。这样,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价值量就较高,劳动者的素质较低的,劳动力价值量就较低。

那么,为什么劳动者的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价值量就较高呢?这是因为劳动者素质较高的,不仅可能体力劳动能力较大,而且更重要的是:脑力劳动可能较多或者更复杂,从而他的劳动在一般生产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他的劳动力价值量就较高。

对于同一商品生产的同一工种,劳动者的素质不同,在生产上直接表现为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上。在生产关系中,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同,在计时工资中,就表现为工种的等级不同从而表现为劳动力价值量不同;在计件工资中,劳动力价值量则直接表现在商品价值量上。

对于不同商品生产的同一工种,由于不同商品之间是不能比较的,这样,劳动者的素质不同,在生产上就不能表现在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上,我们只能通过劳动者的素质进行定性分析,考察劳动者素质对劳动力价值量的影响,进而考察劳动者素质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者的素质可认为是相同的,从而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劳动力价值量相同,或者说,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相同;不同工种等级的劳动者的素质可认为是不相同的,从而不同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劳动力价值量不相同。

不过,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同一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在不同企业工资可能不同,这是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既可能是劳动者担负了低级工种的劳动,从而劳动者工资低于自己拥有等级工种的劳动力价值量,也可能劳动者工资高于劳动力价值量。因此,我们在分析同一工种或等级的劳动者平均工资时,就要排除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影响。我们一般以最广泛应用的生产条件下的某一工种或等级的劳动者平均工资,作为这一工种或等级的劳动力价值量,以把握劳动者工资的运动。

对于同一商品生产不同工种之间,由于劳动者素质不同,可以引起工种之间的工资不同,即劳动力价值量不同。不过,我们通过不同工种的劳动力价值量或平均工资的确定,也就明确了同一商品生产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者素质对分配强度影响的情况了。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同一商品生产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者素质的定性分析,明确劳动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量的关系。当劳动者工资较高,是由于劳动者素质较高引起时,则劳动者工资高是由于劳动力价值量较高的结果,从而劳动者将长期保持不变;当劳动者工资较高,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低于需求引起,劳动者的素质并不高时,则劳动者工资高于劳动力价值量,工资必将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而降低。

同劳动强度一样,每个工种的劳动者素质对分配强度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一方面,每个工种的劳动者素质,可以是一成不变的,但它的分配强度会改变;另一方面,有些工种由于技术的改进,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会发生变化,从而它的分配强度发生改变。例如,在中国经济改革以前,一般的剃头师傅工资比一般的医生和教师的工资要高,这是当时的中国ZF不重视知识分子的生产关系的结果。中国经济改革以后,一般的剃头师傅工资比一般的医生和教师的工资就要低了,这是中国ZF重视知识分子的生产关系的结果。这也告诉我们,必须就现实的生产关系,来分析每个工种的劳动者素质与分配强度的关系。

使用道具

33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1-5 09:33: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九节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市场供求关系的不确定性与需求的可变性,以及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等原因,使不同生产与交换方式的赢利不同,也就使生产者博弈成为现实。而市场中的各种产生生产者博弈的原因,也就产生生产者博弈的不同方式。这一节就考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而产生的不同方式或种类。

                       一、    生产者针对商品需求规律的博弈

我们已经明确,商品需求规律是客观的,当商品供给增加时,商品价格就下降;当商品供给降低时,商品价格就上升。不过,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于商品需求规律,生产者是不明确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这里,生产者对市场调研越多、越全面,对商品需求规律的把握就越精确,生产者针对商品需求规律的博弈就能获得更多利润。
在由竞争条件下,理论上,当商品价格高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供给就增加;当商品价格低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供给就降低,因此还不存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博弈。
现代商品生产,基本上是不完全竞争,生产者不生产或维持生产,就由生产者决定,这样,当价格上升时,就产生增开一条生产线的赢利与不开这一生产线引起价格上升的赢利之间的博弈;当价格下降时,就产生不开一生产线而维持原价的赢利与维持生产线而引起价格下降的赢利之间的博弈,如图一所示。
           商品数量
                              

             F
             A

             B                               L1
                                          L
                                        L2          商品价格
                      E G     C     D
                        图一 商品供求平衡
图一中,曲线L为商品需求曲线,此时,当商品供给为A时,商品价格为C,如生产成本为E,则企业利润为A*(C-E)。由于商品需求增加,曲线L1为商品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就上升,为D,则此时的企业利润为A*(D-E),利润显然增加了。不过,如果生产者增开一条生产线,引起供给增加,但价格不变,利润显然也增加。如供给增加到F,则价格仍为C,利润为F*(C-E),利润增加了。因此,当价格上升时,就产生增开一条生产线的赢利与不开这一生产线引起价格上升的赢利之间的博弈。
由于商品需求降低,曲线L2为商品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就下降,为G,则此时的企业利润为A*(G-E),利润显然降低了。不过,如果生产者降低一条生产线生产,引起供给降低,但价格不变,利润显然也降低。如供给降低到B,则价格仍为C,利润为B*(C-E),利润显然也降低了。因此,当价格下降时,就产生不开一生产线而维持原价的赢利与维持生产线而引起价格下降的赢利之间的博弈。

                      二、   针对商品需求规律客观性的博弈

    我们知道,商品需求规律是客观的,即在一定的价格下,就有一定的消费者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一客观的商品需求规律,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博弈的一个原因。由于消费者在高价位时,也存在商品需求,从而生产者会在高价位销售一部分产品,然后降低价格销售一部分产品,以获取最大利益。前面考察的价格大战,表面看是生产者之间的博弈,实际上则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三    针对商品需求规律变化的博弈

商品需求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上的商品需求,不仅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还会随着产商的行为而变化,从而产生了生产者针对商品需求规律变化的博弈,如针对广告的博弈。
在这里,产商的广告,可能增加商品需求,当然也就会提高商品价格或者增加商品需求量,进而增加企业利润。但广告又需要大量的费用,这样,就产生了广告能增加商品需求与广告增加生产成本之间的博弈。
一些商品的需求,掌握在一些销售者手中,如药品需求掌握在医生或药店店员手中,此时,增加店员的收入或医生红包,增加了这些人销售这一药品的积极性,就能增加药品需求,进而增加企业利润或销售数量,当然这也会增加交易成本,也就产生了生产者增加交易成本与增加商品需求之间的博弈。

使用道具

34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1-5 09:39: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八节    生产者博弈的外部性



生产者博弈也往往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是生产者博弈的外部性,博弈规则的重新制定,就是博弈的外部性。当前,我们仅仅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去考察外部性,是不全面的,针对这些外部性而建立的法律法规,也是外部性内容。

这样,一方面,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而经济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此时,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经济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如生产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受益;负外部性则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另一方面,针对这些外部性而建立的法律法规,也是外部性内容。如ZF加强环境污染管制,制定企业排污标准,并且实行污染处罚措施,也就营造了生产者博弈新的外部环境,当然也是外部性内容,并且,这正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这样,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着环境污染,但ZF并没有管制的环境,生产者博弈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企业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的策略,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如果一个企业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价格就要提高,它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在博弈中就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企业还要破产。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就是如此。

只有在ZF加强污染管制时,在生产者博弈中,企业才会采取低污染的策略组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博弈则会产生新的纳什均衡,企业同样能获得与高污染时的利润,但环境将更好。

贸易保护主义,同样是生产者博弈的外部性。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实行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主义,会产生二个不同的“纳什均衡”。如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纳什均衡是贸易双方采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下形成的,结果使双方因贸易战受到损害。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则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结果就影响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就影响经济发展,谁也没有捞到好处。反之,如X和Y能达成合作性博弈,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关税限制,结果是国家的产业政策得到落实,经济得到发展,大家都从贸易自由中获得了最大利益。





                        





                       第九节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市场供求关系的不确定性与需求的可变性,以及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等原因,使不同生产与交换方式的赢利不同,也就使生产者博弈成为现实。而市场中的各种产生生产者博弈的原因,也就产生生产者博弈的不同方式。这一节就考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而产生的不同方式或种类。



                       一、    生产者针对商品需求规律的博弈



我们已经明确,商品需求规律是客观的,当商品供给增加时,商品价格就下降;当商品供给降低时,商品价格就上升。不过,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于商品需求规律,生产者是不明确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这里,生产者对市场调研越多、越全面,对商品需求规律的把握就越精确,生产者针对商品需求规律的博弈就能获得更多利润。

在由竞争条件下,理论上,当商品价格高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供给就增加;当商品价格低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供给就降低,因此还不存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博弈。

现代商品生产,基本上是不完全竞争,生产者不生产或维持生产,就由生产者决定,这样,当价格上升时,就产生增开一条生产线的赢利与不开这一生产线引起价格上升的赢利之间的博弈;当价格下降时,就产生不开一生产线而维持原价的赢利与维持生产线而引起价格下降的赢利之间的博弈,如图一所示。

           商品数量

                              



             F

             A



             B                               L1

                                          L

                                        L2          商品价格

                      E G     C     D

                        图一 商品供求平衡

图一中,曲线L为商品需求曲线,此时,当商品供给为A时,商品价格为C,如生产成本为E,则企业利润为A*(C-E)。由于商品需求增加,曲线L1为商品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就上升,为D,则此时的企业利润为A*(D-E),利润显然增加了。不过,如果生产者增开一条生产线,引起供给增加,但价格不变,利润显然也增加。如供给增加到F,则价格仍为C,利润为F*(C-E),利润增加了。因此,当价格上升时,就产生增开一条生产线的赢利与不开这一生产线引起价格上升的赢利之间的博弈。

由于商品需求降低,曲线L2为商品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就下降,为G,则此时的企业利润为A*(G-E),利润显然降低了。不过,如果生产者降低一条生产线生产,引起供给降低,但价格不变,利润显然也降低。如供给降低到B,则价格仍为C,利润为B*(C-E),利润显然也降低了。因此,当价格下降时,就产生不开一生产线而维持原价的赢利与维持生产线而引起价格下降的赢利之间的博弈。



                      二、   针对商品需求规律客观性的博弈



    我们知道,商品需求规律是客观的,即在一定的价格下,就有一定的消费者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一客观的商品需求规律,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博弈的一个原因。由于消费者在高价位时,也存在商品需求,从而生产者会在高价位销售一部分产品,然后降低价格销售一部分产品,以获取最大利益。前面考察的价格大战,表面看是生产者之间的博弈,实际上则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三    针对商品需求规律变化的博弈



商品需求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上的商品需求,不仅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还会随着产商的行为而变化,从而产生了生产者针对商品需求规律变化的博弈,如针对广告的博弈。

在这里,产商的广告,可能增加商品需求,当然也就会提高商品价格或者增加商品需求量,进而增加企业利润。但广告又需要大量的费用,这样,就产生了广告能增加商品需求与广告增加生产成本之间的博弈。

一些商品的需求,掌握在一些销售者手中,如药品需求掌握在医生或药店店员手中,此时,增加店员的收入或医生红包,增加了这些人销售这一药品的积极性,就能增加药品需求,进而增加企业利润或销售数量,当然这也会增加交易成本,也就产生了生产者增加交易成本与增加商品需求之间的博弈。

使用道具

35
楚天江南客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7-1-7 16:03: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多!

使用道具

36
楚天江南客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7-1-12 13:09: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么多!

使用道具

37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2-20 09:40: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配价值论的一大贡献,就是发展了初级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先生根据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二个阶段理论,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社会主义理论,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根据劳动价值论,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资本利润是剥削劳动的结果,此时,不管是私人资本还是国家资本,其利润都是剥削劳动的结果,这样,存在劳动剥削的生产关系,怎么能最大程度地发展生产力呢?当然是没有说服力的。一旦国家权力被一些流氓无产阶级掌握,社会主义发展就会产生曲折。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资本利润是剥削劳动的结果,当然就反对企业利润的存在,企业利润的存在与否,就由一些领袖来决定了,而不是由科学理论来说明。同时,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也不重视企业利润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发展。
分配价值论的产生,就发展了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价值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当然,资本利润不是剥削劳动的结果,而是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此时,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中,资本利润的存在与否,就只是考察这一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了。
从理论与实际出发,都证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客观的,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初级社会主义理论就产生了。只有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已经绝对过剩,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也就要求资本不再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人类社会也就进入高级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二个阶段理论也就产生了。

使用道具

38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2-20 10:00: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配价值论的一大贡献,就是发展了初级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先生根据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二个阶段理论,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社会主义理论,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根据劳动价值论,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资本利润是剥削劳动的结果,此时,不管是私人资本还是国家资本,其利润都是剥削劳动的结果,这样,存在劳动剥削的生产关系,怎么能最大程度地发展生产力呢?当然是没有说服力的。一旦国家权力被一些流氓无产阶级掌握,社会主义发展就会产生曲折。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资本利润是剥削劳动的结果,当然就反对企业利润的存在,企业利润的存在与否,就由一些领袖来决定了,而不是由科学理论来说明。同时,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也不重视企业利润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发展。
分配价值论的产生,就发展了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价值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当然,资本利润不是剥削劳动的结果,而是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此时,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中,资本利润的存在与否,就只是考察这一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了。
从理论与实际出发,都证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客观的,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初级社会主义理论就产生了。只有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已经绝对过剩,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也就要求资本不再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人类社会也就进入高级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二个阶段理论也就产生了。

使用道具

39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4-23 08:07: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四节    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及其递减规律



现实经济生活中,是存在劳动力商品的,那么,资本家为什么要购买劳动力呢?就是因为商品生产能给资本家带来资本利润,如果商品生产不能给资本家带来资本利润,资本家就不会进行商品生产。而商品生产离不开劳动力的投入,离开了劳动力,商品生产就不能进行,因此,资本家为了获得资本利润,必须购买劳动力。

商品需求者是消费者,我们就从消费者的边际商品购买力,来考察商品需求规律,此时,边际商品购买力递减规律,决定了商品需求递减规律。同样,劳动力需求者是资本家或企业,我们就从资本家或企业的劳动力边际购买力,来考察劳动力需求规律。

传统经济学都是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角度去考察劳动力需求规律,这是不科学的,是没有科学价值理论——分配价值论作指导的结果。传统经济学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实际上就是指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而不是生产力,只是不明白价值是什么,或者说把价值看成财富的存在形式,而产生边际生产力观点。生产力始终是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就商品生产而言,劳动力的生产力,大部分企业可以认为是同一的,不同的是劳动力的边际购买力。劳动力需求,可能受到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的影响,但主要是受到边际商品价格的影响,因此,考察劳动力需求规律,必须从这二者去分析,也就是从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去考察。

上面我们已经考察了劳动力购买力,并且指出:劳动力购买力=商品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这样,当商品价格增加时,劳动力购买力就增加;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劳动力购买力就下降。然而,我们是用劳动力边际购买力来考察劳动者工资运动规律的。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是新增一个劳动力的劳动力购买力。

这里,劳动力的生产力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即如果仅仅只就劳动力的生产力而言,劳动力的购买力是不会降低的。但是,新增一个劳动力,就预示着商品供给的增加,但是,我们知道,商品需求是呈递减规律的,即随着商品供给的增加,商品价格就下降,而劳动力购买力=商品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这里,生产成本+平均利润,是具有一定值的,当然,劳动罗购买力就与商品价格相关,商品价格决定了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这样,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商品供给就增加,商品价格就下降,边际劳动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权力就降低,边际劳动力购买力就下降,产生了劳动力边际购买力下降规律,进而劳动力供给就决定了劳动者工资。因此,是商品需求下降规律决定了劳动力边际购买力下降规律,如图一所示。

        购买力

















                                              劳动力供给

                图一  劳动力边际购买力递减规律

传统经济学,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或边际生产率来考察劳动者工资的运动规律,是不科学的,这是由于没有科学价值理论——分配价值论作指导的结果。传统经济学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生产率),实际上就是指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而不是生产力(生产率),只是不明白价值是什么,或者说把价值看成财富的存在形式,而产生边际生产力(生产率)观点。生产力始终是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就商品生产而言,劳动力的生产力,大部分商品生产,同一等级的劳动者,劳动力的生产力可以认为是同一的,不同的是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而边际生产率是对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是边际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在各种产业中每多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所能增加的生产量——产品数量,当然,对于大部分商品生产,可以认为是同一的,不同的是劳动力边际购买力。

当然,如果随着商品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劳动者就业就增加,也就会引起商品有效需求增加,引起商品需求曲线向上向右移动,如图二所示。



         商品数量

                          L



                             P



                         O

                                         M1

                                      M



                                              价格

                图二   商品供求平衡

在图二中,曲线L为商品价值量曲线即商品供给曲线,曲线M则为原来的商品需求曲线。当就业增加引起商品有效需求增加时,曲线M就向上向右移动,曲线M1就成为商品需求曲线。此时,当就业增加没有引起商品供给增加时,我们就从O点考察劳动力边际购买力,由于需求高于供给,商品价格就上升,劳动力购买力就增加,劳动力购买力曲线就会发生向右向上移动,如图三所示。

        购买力











                                         M

                                     L

                                   N

                      A      B                劳动力供给

                图三  劳动力购买力曲线的移动

图三中,由于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即商品扩大再生产,引起劳动者就业增加,引起劳动力购买力曲线L向右移动,曲线M成为劳动力购买力曲线,此时,如劳动力供给不变,仍为A时,则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增加;当劳动力供给数量从A增加到B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不变。经济高涨第一阶段往往是这样。

当然,随着商品供给的增加,商品价格就下降,直到原来的商品价格水平——等于商品价值量,此时,我们就从P点考察劳动力边际购买力。由于商品价格下降,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下降,当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量时,劳动者工资就等于劳动力价值量,这就是说,劳动力购买力曲线就会发生向左向下移动,如图三所示,曲线L又为劳动力购买力曲线。

而在经济萧条、危机与复苏过程中,商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购买力曲线就会向左向下移动,图三中曲线N就成为劳动力购买力曲线。此时,劳动力购买力就较低,劳动者就业水平就较低。

总之,现实经济生活中,投资或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往往引起商品有效需求增加,还最终会引起商品供给的增加,也就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波动,引起商品价格的波动,进而引起资本购买力曲线或劳动力购买力曲线的移动,这,对于我们把握劳动力购买力——劳动者工资与资本购买力——利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节   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影响



前一节我们指出,就劳动力的存在而言,劳动者的生产力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即如果仅仅只就劳动力的生产力而言,劳动力的购买力是不会降低的。不过,现实的市场中,也存在一些商品生产,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可能是下降的,如许多农业生产,此时,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下降,就会降低劳动力的边际购买力,引起劳动力购买力曲线向下弯曲,如图一所示。

         购买力







         

         

                                      L

                                      L1



                                              就业数量

                图一  劳动力购买力递减规律

图一中,曲线L为一般商品生产的劳动力购买力递减曲线。当一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下降,就会降低劳动力的边际购买力,引起劳动力购买力曲线向下弯曲,曲线L1就成为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下降的劳动力购买力曲线。

不过,是商品需求下降规律决定了劳动力边际购买力下降规律,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下降,只是劳动力边际购买力下降规律的一个影响因素,因为大部分商品生产,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是不变的或几乎不变的。











第六节   平均工资



普通商品不完全竞争时,我们认为商品价格是一样的,但劳动力不完全竞争时,不同企业,同一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可能不同,这里,劳动者工资不同,既可能是劳动强度不同的原因,也可能是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结果,一般不成为我们考察劳动力供给及其规律的影响因素,我们用平均工资,来考察劳动力价格水平。前面我们考察了劳动力价值量,认为劳动力价值量决定了劳动者工资,而整个社会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量减去用于再生产的消费资料价值量,就决定了劳动力价值量。

然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供给始终高于需求,在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劳动者工资始终低于劳动力价值量,劳动者工资始终不围绕劳动力价值量上下波动,而是围绕某一数量的平均工资上下波动。把握工资运动规律是经济学的内容,当然,我们只能从市场上去考察,一般我们就用的市场上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来取代劳动力价值量,这样,劳动者的工资围绕平均工资上下波动,并且平均工资组成商品价值量的内容。只有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始终低于需求,在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劳动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量一致,而劳动力供给稳定时期的平均工资,可以认为是劳动力价值量。

市场上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是指已进入社会化生产的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不包括没有进入社会化生产的劳动者,如中国大量没有进入或只是半进入社会化生产的农民的收入,就不是市场上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内容,只有当这些农民真正进入社会化生产时,这些人的收入才成为市场上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的内容。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已分工很细,不仅是存在不同商品生产的分工,还产生了种种工种,而不同工种,由于劳动强度可能不同、劳动者素质可能不同,平均工资也可能不同,这样,平均工资,还要针对不同工种区别对待。

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商品生产的分工,由于劳动力竞争是自由的,我们用最广泛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来决定单位一般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量,以把握劳动形成价值的规律。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不同工种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因此,不同工种可能存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这样,某一工种的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不是某一时刻的平均工资,而是近三年或多年的平均工资,当然要排除物价波动的影响。

同一工种不同级别,劳动者工资肯定不同,因此,平均工资,又要针对工种的不同等级分别进行计算,以正确把握平均工资或劳动力价值量,从而正确把握劳动者工资的运动,最终正确把握商品价格的运动和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运动。

地理位置不同,劳动力价值量或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能不同,这样,平均工资,又要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分别进行计算,以正确把握平均工资或劳动力价值量,从而正确把握劳动者工资的运动,最终正确把握商品价格的运动和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运动。

使用道具

40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5-13 11:52: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八节    商品价值量决定纳什均衡



经济学中的博弈均衡,最常用的就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均衡:在这一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以回应对手的战略。”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战略都是最优的。对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二边博弈,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即生产者博弈完全“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其他生产者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这里,生产者的非合作性博弈并没有否定博弈者一致行动,相反,正是这一致行动产生了纳什均衡。不过,博弈环境不同,最优战略就不同,即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最优战略不同。

不过,商品价值量规律决定了纳什均衡。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条件下,生产者博弈完全“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其他生产者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此时,这最佳利益,就是销售全部商品,即商品价格是商品供求平衡的产物,从而,在这一商品价格下,商品供求达到平衡——纳什均衡。然而,这一纳什均衡,并不一定能长期存在。当商品价格高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供给就增加,商品价格就下降,直到商品价值量,此时,商品供给理论上就不变,达到商品供求均衡,此时的纳什均衡就能长期存在;当商品价格低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供给就下降,直到商品价值量,此时,商品供给理论上就不变,达到商品供求均衡,此时的纳什均衡就能长期存在。因此,商品价值量规律决定了纳什均衡。

当一个商品的生产者较少时,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往往有准确的信息,从而,往往是生产者的一致行为决定一个商品生产者的行为,博弈者是“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其他博弈者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不过,此时,最佳利益,往往产生二种情况,一是最大利润;一是销售全部商品。从而往往产生二次博弈,商品价格往往不是供求平衡的产物,会产生价格大战,这就是完全信息博弈。当然,这二次博弈中都可达到纳什均衡。一是获得最大利润的纳什均衡;一是商品供求平衡的纳什均衡。不过,这二次纳什均衡,并不一定能长期存在,价格大战就打破了前一次生产者博弈的纳什均衡。而通过二次博弈,如果博弈产生的资本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商品供给就会增加,直到资本利润率等于平均利润率,商品供求达到均衡,产生新的纳什均衡;如果博弈产生的资本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商品供给就会下降,直到资本利润率等于平均利润率,商品供求达到均衡,达到新的纳什均衡。这就是商品价值量规律决定纳什均衡的另一表现。











                      第九节    生产者博弈的外部性



生产者博弈也往往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是生产者博弈的外部性,博弈规则的重新制定,就是博弈的外部性。当前,我们仅仅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去考察外部性,是不全面的,针对这些外部性而建立的法律法规,也是外部性内容。

这样,一方面,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而经济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此时,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经济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如生产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受益;负外部性则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另一方面,针对这些外部性而建立的法律法规,也是外部性内容。如政府加强环境污染管制,制定企业排污标准,并且实行污染处罚措施,也就营造了生产者博弈新的外部环境,当然也是外部性内容,并且,这正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这样,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着环境污染,但政府并没有管制的环境,生产者博弈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企业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的策略,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如果一个企业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价格就要提高,它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在博弈中就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企业还要破产。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就是如此。

只有在政府加强污染管制时,在生产者博弈中,企业才会采取低污染的策略组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博弈则会产生新的纳什均衡,企业同样能获得与高污染时的利润,但环境将更好。













                  第十节   国际贸易中的博弈     



国际贸易中产生的博弈,不是生产者博弈,是国家之间的博弈。由于自由贸易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民族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就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就产生了国家之间的博弈,因此,一些国家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来发展民族产业。

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实行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主义,会产生二个不同的“纳什均衡”。如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纳什均衡是贸易双方采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下形成的,结果使一方或双方因贸易战受到损害。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则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结果可能就影响二个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就影响经济发展,可能谁也没有捞到好处。反之,如X和Y能达成合作性博弈,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关税限制,结果是国家的产业政策得到落实,经济得到发展,大家都从合作性博弈中获得了最大利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