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小年
1519 17

劳动价值新论:交流 [推广有奖]

  • 20关注
  • 5粉丝

教授

7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141 个
通用积分
0.0016
学术水平
180 点
热心指数
181 点
信用等级
154 点
经验
76948 点
帖子
214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4
最后登录
2022-7-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劳动价值新论(纲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文的全部结论,是作者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吸收西经的供求均衡价格论的合理因素,对其进行理论批判、创造而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显而易见的,马经和西经的理沦,都是有所能和有所不能的。自1825年发生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的周期发生,社会生产资料一步步集中……。我们应承认马经的基本价值;而资本主义生产至今仍在向全球扩展之中,且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也应承认西经的价值。因此,一个简单的想法在我脑中形成:把两派经济学进行扬弃,加以改造,使两者统一起来,形成新的经济学理论,使之能够包容两派经济学,较完美地解释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全部经济学难题,并提出对策,作出预测,以指导人类社会走向新的辉煌。直觉使作者相信:最简单的理论能够解释最复杂的问题,这个理论才是有价值的深刻的理论。物质波理论消除了波动学说和粒子学说的分歧;爱因期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使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更简单、统—,也更深刻了。如果说,理论的发展的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这就是规律。作者想:既能历史让两大经济学理论经大约150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并立世人面前,两派经济学自有其存在价值。现在的经济学家们就有责任和可能,使其统一起来,发展出一套新的理论。理论的研究,没有禁区,而发展是绝对的,不能心存偏见。中国经济理论界改革开放前,视马经为唯一真理,西经为毒草,是一种偏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来,完全放弃马经,转向拜在西经旗下,只能是另一种偏见。唯有打破先入为主的偏见,平者对待两者,才有可能发现两者各自的合理内核和缺陷,加以扬弃,才能创立新的经济理论。愿梦想成真!
        是为序!
















                                       第一章   人和劳动
    “劳动,使猿转变为人。”恩格斯这样认为。这个结论曾被马克思主义者作为真理被当然接受。其实这个结论只说对了一半。确切地说:劳动,使猿转变为人;同时,人(人的意识)使动物的本能活动转变为劳动。人和劳动是同时出现,并一起发展起来的,是同一个过程的产物。因为,猿在变为人之前,和其它动物一样要“消费”,并依靠这种“消费”活动将种族延续下去;而要在猿转变为人之后,这种“活动”才转变为人的劳动。而标志着猿转变为人的,却是动物(猿)的心理转化为人的心理、人的意识。这样,人和劳动的关系转化为人和意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先人和今人只有两种:唯物论,存在决定意识;唯心论,意识决定存在。作者在此提出第三种看法。也许这样回答,更符合世界的本质: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决定存在。存在的发展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存在的发展。或者说,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也没有存在;存在不发展,意识就不能发展;意识不发展,存在也不能发展。为什么呢?点破了,道理其实也简单:在这里,存在是人的存在,意识也是人的意识。猿之转变为人,离不开猿的心理转变为人的心理、人的意识,所以说意识决定存在;猿之心理转变为人的意识,又离不开猿转变为人,也就是说,存在决定意识。存在和意识是同时出现,并一同发展起来的,是同一个过程的结果。综上所述:劳动、人(存在)和意识是三位一体的,同时出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自然界同一个发展过程的产物。

                                   第二章   劳动的种类(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物 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只要它对人类的效用不是由于劳动,情形就是这样。”马克思如是说。粗一看,自然界似乎存在不是由于人的劳动而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的物体存在。马克思据此把社会财富划分为自然品和(劳动)产品两大类,以此为基础构筑起其经济学理论大厦。经作者仔细地研究,却发现了不同的事实:
                    第1节    认识劳动使用价值的的发现

     一物自身仅有对人类有使用价值(效用)的可能性,且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也只是在对其可能性有所认识之后,方才成为可能性的。在人类认识西红柿对人类使用价值(效用)以前,西红柿已现实存在了不知多年。在人类认识“火”对人类的各种使用价值(效用)以前,说火对人类使用价值,不如说火对人类有负的使用价值更确切。人类从自然界中分辩出食品和毒品,除了付出了时间和艰辛的劳动外,是以大量生命的死亡为代价的。因此,人类的第一种劳动是认识劳动(科学实验只是其中一种)。物品是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人类的劳动内在其中,因此,同吋就是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是首先内在统一于认识劳动中。



                            第2节   占有劳动


     把物品对人类有使用价值(效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还必须有另一种劳动――占有劳动。人类要消费某使用价值,得实际占有它。因此,就一定要有占有劳动。不管占有劳动的强度多么,耗费人类的劳动时间多么,总有一个数学上不为“零”的值。空气这种物品,也许是人类实现其使用价值,而花费劳动最少的一种了。但是,消费空气,还是需要肺的呼吸运动。人类肌肉的紧张即劳动时间还是有一个医学上可测量的时间。因此,要实现使用价值,占有劳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3节   反占有劳动

    在使用价值物(财富)具有相对稀缺性的条件下,使用价值的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还必有第三种劳动―—排除他人占有的劳动。这种劳动,虽然在使用价值物具有非稀缺性的条件下,如传说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率是如此之高,以致所有物品均可按需分配,而如空气一般是不必要的;但在相对稀缺性的条件下,却是必须的、必不可少的。因此,产品的价值中包含有反占有劳动。
    简单先提示下:占有劳动和反占有劳动的结合,先后发展出了战争劳动和交换劳动。



                        第4节    生产劳动


     为了降低实现使用价值物的效用的劳动耗费,克服其稀缺性,人类社会发展出了第四类劳动——生产劳动。简单说,生产劳动的实质是改变物品的使用价值,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生产劳动按大家比较熟悉的分法可分为:
     1· 农业劳动――工业劳动――知识劳动;
     2·第一产业劳动――第二产业劳动――第三产业劳动;
     3·手工具劳动――机器劳动――机器人劳动。     

                        第5节    总结

    1·一物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不可能存在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
    2·战争、交换、生产――都有降低物品的价值的作用,因而都是“经济”的。
    3·共产主义理想――生产劳动效率的极大提高,使占有和反占有劳动,特别是战争和交换成为不需要的。机器人劳动,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   占有和反占有的结合劳动之―:战争劳动


   上章,指明了使用价值的相对稀缺性,产生了反占有劳动,而占有和反占有劳动的碰撞,必然产生战争劳动。而平等主体之间占有和反占有劳动,即物品所有权的交换劳动,却还需要一系列的历史条件要具备,因而暂时是不可能可现的。

                      第―节  狩猎和组织的产生


    猿群从树上下到地面,是原始人群形成的前提条件。原始人群来到地上后,首先面临的恐怕是动物的袭击。由于只能使用现成的工具和没有固定的居所,全员参加和被迫进行是其特奌,还不能称之为狩猎劳动。但这种活动持续下去,食用肉类的发生,狩猎劳动就产生了。随着打猎人数的增加和猎物数量的减少,远距离狩猎和大形猛兽的狩猎,有了必要和可能。随着人员的固定,打猎工具的发明,特别是弓箭的发明,分工就产生,人类的第―个经济组识――狩猎组织产生了。

                       第二节  军队形成――战争劳动产生


   随着原始人群人数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生存压力的加大,以其它原始人群为目标的狩猎劳动是一定会发生的。刚开始,这种狩猎以获得对方人员的肉体为目的,是偶然才发生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获取剩余财产为目的狩猎,因为巨大的经济性,而经常发生了。于是,一种新的狩猎劳动――战争出现了;同时,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军队形成了。
   战争,初时常常以一方的完胜而结束。因为对手全部被杀死,剩余财富就会迅速形成,并集中在少数氏族或部落之中。随着氏族或部落数量的减少,战争终于变成了强者之间的游戏了。战争渐渐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泥潭之中,成为纯消耗性的。这时,和平就在平等的对手之间暂时出现了。





       第四章    占有和反占有的结合劳动之二――交换劳动

    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乘余劳动的产生,战俘渐渐不再被杀死,而是强迫其劳动,奴隶逐步产生。战俘是财富的观念产生了。因为和平只能在平等强者之间的产生,平等观念也产生了。氏族之间因多次战争需交换战浮,迟早都会发生,商品交换产生了。交换最初的比例数,因为劳动生产率氏族之间差别不大,奴隶提供剩余劳动的效用差别不大和其价值即所费战争时间差别不大。所以交换的比例只能是:1男二二1男、1女二二1女、1孩二二1孩。


                第五章     家庭组织的产生、国家的形成

     随着战争掠夺来的财富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奴隶的大量增多,如何管理这些奴隶,就成了氏族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这吋,父子关系已能分清。氏族组织一方面扩大发展为部落联盟或国家;另一方面其内部分化出一种新的组织――家庭。家庭的产生表明国家的最终产生。

                 第一节   所有(财富)观念的萌芽

     原始人群在打猎劳动中,所能利用的天然工具会随着发展越来越多。显然,各人所用工具归各人所占有。个体死后,工具归整个氏族再重新分配,这是第一层次的分配。因此,这时,财富的观念虽没有产生,但分配却已经存在。随畜牧业从狩猎业中分离出来和采集农业转变为耕作农业人类从穴居发展为家居状态,村落形成。伴随着这个过程,所有(财富)观念萌发了。

                    笫二节   财富在各氏族间的分配

     随单个氏族人员的逐渐增多,财富的渐渐积累,氏族成员会慢慢分成外系和直系两部分。同吋,氏族的共同财富要分配为两部分。这是氏族财富的第二次分配。随这种分配增多,氏族发展为部落,地域范围也渐渐扩大。

                    笫三节  家庭的形成和财富在各家庭的分配

     随氏族逐渐扩展,各氏族之间、氏族和部落之间,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财富迅速在氏族或部落內集中。特別的,随战争掠夺来的大量战俘,不再被杀死,而是成为整个氏族或部落的奴隶,奴隶制在形成之中。
     叧一方面,对偶制形成后,配偶制也逐渐出现,家庭也在形成之中。因为战争的作用日益重耍,按军功分配财富,特别是按军功分配奴隶成了必要,这是氏族或部落内笫三次分配。因为军功的大小,各家庭贫富曰益悬殊,平民出现两极分化,大部分平民论为奴隶,部落或部落联盟转为国家,奴隶制社会形成。

                           第六章  价值形态
     因为交换在氏族主体之间日益盛行,交换的对象不可遐兔地要扩大。不同使用价值物之间的交换必然出现。于是1头牛=3头羊交换形式出现。下西详细讨论一下交换的比例关系问题:
     马克思认方:交换旳数量比例,当初也是偶然的。而作者在前面曾指出:最初的交换是相同的使用价值间的交换,实质就是战俘的交换,而不是马克思设想的那样,交换一开始就是不同使用价徝物间旳交换。因为历史是自然发展旳过程,相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沒有发生,不同使用价值间旳交换不会发生。1:1的比例关系不产生,1:3或1:2等等比例关系不会产生。就象战争沒有发展到旷日持久的状态,平等的观念不会产生,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换关系不会产生一样。
    在第四章,作者曾指出:最早的交换只能是:1男俘=1男俘、1女俘=1女俘,因为此时洨换者还无法比较男俘之间、女俘之间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大小。但随看社会发展,最终会发展出1男俘=3头羊=1头牛、、、等即用财物赎身的方式出现,这个就属于不同使用价值物之间的交换了。那么,这个交换的比例是如何决定的呢?(末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劳动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经济理论 价值 资本主义 马克思 经济学 相对论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16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16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he_zr 发表于 2015-3-8 12:48: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看“劳动”一词在你的理论中好像是一瓶万金油,人们本来有很好的概念可以描述人类各种不同活动的,经过你这么一搅和,因词害意,怎么看都不觉不伦不类。

使用道具

藤椅
qi509 发表于 2015-3-8 13:07: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楼主的劳动价值还是所谓“西经”的。马的劳动价值是另有所指的。跟西经根本就融合不到一块儿。

使用道具

学习了。。

使用道具

报纸
戴小年 发表于 2015-3-10 20:31: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e_zr 发表于 2015-3-8 12:48
我看“劳动”一词在你的理论中好像是一瓶万金油,人们本来有很好的概念可以描述人类各种不同活动的,经过你 ...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局限于生产劳动,是不完整的。不知道,你说的人们本来有很好的概念有那些?

使用道具

地板
戴小年 发表于 2015-3-10 20:34: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 发表于 2015-3-8 13:07
其实楼主的劳动价值还是所谓“西经”的。马的劳动价值是另有所指的。跟西经根本就融合不到一块儿。
现代的“西经”跟马克思时代的“西经”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是继承了前人的劳动概念的

使用道具

7
qi509 发表于 2015-3-10 20:54: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戴小年 发表于 2015-3-10 20:34
现代的“西经”跟马克思时代的“西经”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是继承了前人的劳动概念的
非也。他的前人哪有从劳动编造出“剩余价值”的?他的前人哪有把劳动的价值定义为:只是半日的?

使用道具

8
桃源居士1 发表于 2015-3-10 22:02: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意识是第三维物质
自然物质是第一维物质,第一维(自然)物质运动产生(第二维物质)生命
第二维(生命)物质运动产生(第三维物质)意识。
人类社会运动是由第三维物质(意识)运动决定的。

使用道具

9
戴小年 发表于 2016-1-3 11:51: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劳动有七大类,生产劳动只是最不重要的部分。

使用道具

10
1993110 发表于 2016-1-3 12:39: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