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warsky
4244 6

[其他] 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 节选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粉丝

贵宾

山火风林

院士

5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1
论坛币
24376555 个
通用积分
0.0518
学术水平
27 点
热心指数
36 点
信用等级
14 点
经验
11196 点
帖子
1495
精华
3
在线时间
2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6
最后登录
2020-1-13

warsky 发表于 2005-7-31 14:08: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盛柳刚:在我成为您的学生的这一年之内,今天是您第三次跟我们详谈方法论。为什么您觉得方法论那么重要?尤其是对于研究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国家的经济现象来说,超越一些理论上的争议,强调方法论,是否有类似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的意义?林老师是否想借方法论来反对中国直接照搬西方经济学,同时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林老师:我强调方法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经常看到不少学者,明明他所用的理论不能解释我国的现象,但他还是坚持以这个理论来说明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于我国……我所以和各位一再谈方法论的问题,是希望各位成为会运用理论、会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 第二方面的原因,经济学本该是经世济民之学,是实用科学。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我们对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的重新崛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怎样让中国重新崛起呢?学好运用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方法是根本的……这是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第三方面,我之所以强调方法论,也是抱着一种野人献曝的心理。……由于我个人提出的大部分看法与主流看法不一样,所以我在接受或摒弃现有的理论以及怎么样提出新的理论上有些体会。作为老师,抱着野人献曝的心理,我走过来了,也实践了,觉得这些方法是可行的,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学会这些方法,少走弯路。我对各位同学寄予很大的希望,我相信21世纪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21世纪会是中国经济学大师辈出的世纪,我希望各位掌握好方法,利用时代给予各位的机会,在21世纪成为领导经济学思潮发展的大师。中国有句话:厨师要做好菜,要有好的素材,也必须掌握好的烹调方法。我们这个时代有许多提出新理论、大理论的素材,我希望各位能够掌握好烹调的方法,做出好菜来。 盛柳刚:数学的使用保证了经济学理论的内部逻辑性,但隐隐然有喧宾夺主之势。林老师如何看待经济学中数学的应用以及经济学数学化的观点? 林老师:……对于同学们来说,我认为数学是加入经济学家俱乐部的门票,各位在当学生时要尽力学好数学工具,拿到进入经济学家俱乐部的门票,但是各位也不要把手段误认为目的,要有能力运用数学,但不要成为数学的奴隶…… 李远芳: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觉得理论是被证实还是被证伪?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问题,如果根据经济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将犯罪看作最大化的结果,您认为呢? 林老师:第一点是说证实好还是证伪好?我接受波普的说法,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不被证伪。一个理论的推论和被解释的现象一致,只能说暂时可以接受这个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而不能说这个理论被证实了,认为理论被证实容易把理论当作真理,以为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理论不是真理,在决策者是理性的本体论下,每一个决策都会改变下个决策的条件,所以有可能到下个阶段,或是在另外一个环境下,就不能用它来解释了。以国际贸易为例……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是接受贝克尔的看法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选择的科学,以决策者是理性的为出发点来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我认为这是经济学的本体,任何经济理论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颜建晔: 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经济学中最著名的一条准则就是“假设的不相关性”,他认为,只要理论的预测与现实一致,那么理论的基础假设是否真实就不是重要的。然而,科斯的方法论(至少在一些人看来)却是主张找一个“易于处理但却真实的假设”。这里面是否有矛盾之处? 林老师:首先,理论肯定不是真实的世界本身,因为理论只是分析几个变量的关系而已,而真实世界的变量是成千上万的。……在能解释现象时,理论越简单越好,就像一个地图,不需要那么复杂,如果那么复杂,可能跟地球一样重了,所以必须简化。但是简化到什么程度?简化到你能够解释现象为止…… 盛柳刚:我看加里?贝克和乔治?斯蒂格勒那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假设偏好的稳定性。为什么要加这个假设?现在行为经济学和试验经济学对偏好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个人的偏好有时候是不稳定的,您觉得这会动摇经济学的基础吗? 林老师:我看这主要是如何理解人追求的是什么,在效用函数中所要最大化的是什么。如果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来看问题,那么偏好是稳定的。……经济学中的任何理论模型,其实任何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模型,都只是人类行为本身的某一侧面的一个剪影,而不是人类行为本身。在佛经里,如来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佛所说法,如指月的手,帮助大家看到月,但是不要把手指当做月。经济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也一样是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经济社会行为的手指…… 盛柳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我们在作经济研究时,如果只看经济现象,往往会犯盲人摸象的毛病,只见一斑而不见全豹,而陷入“支离”的倾向,但如果先看理论的话,又往往把理论绝对化,而陷入“空疏”的困境。我们如何防范这两种倾向呢? 林老师:我先来谈如何避免“空疏”,再来谈如何避免“支离”。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经济学的任何理论,实际上都是在说明,人们如何作选择,而选择又会受到决策者的认知、内外在条件的制约,所以,在某一种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就不是最佳的。……因此,任何一个现有的理论虽然是理性的本体的一种表现,但不是理性本身,因此,不是“常道”。如果误把现有的理论当作“常道”,那么,就会犯了不讲条件的空疏的弊病…… 其次,谈如何避免“支离”。既然经济学的理论是决策者在一定的内外在条件的前提下,作出的最佳选择,那么,这样的最优都是局部最优的,而不是全体最优的,这些局部最优的理论的共同点是都是“理性”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了解到任何现有理论的局限性和共同性,那么,就不至于有盲人摸象,无法从局部去认识本体的“支离”的弊病了…… 盛柳刚:我们学生进行经济研究的时候,一般需要阅读文献、观察经济现象,写出内部逻辑一致的模型,但是我们的着力点应该在哪里? 林老师:在不同的阶段,着力点应该不一样。在目前阶段,你们作为学生,首要的着力点应该在于作好经济学和数学的基本训练……通过日积月累,就像朱熹在讲“格物致知”时谈到的“用力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我希望你们有一天能够达到豁然贯通。要达到豁然贯通,必须在心里有一定的追求,要去了解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经济学所学为何…… 北京大学出版社 摘自林毅夫的<论经济学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论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方法 林毅夫 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毅夫 经济学方法 节选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iiib2008 + 2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warsky 发表于 2005-7-31 14:11: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个月前出版了“与林老师对话”的系列丛书,共三本。《论经济学方法》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收录了林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实录以及与经济学方法紧密相关的其他四篇文章。我虽曾分散地看过这些文章,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不仅因为封面上林老师的漫画像极其可爱,而且因为系统温习一下经济学方法是极其必要的。 接受、摒弃和创新 正如林老师所言,这本书主要侧重于对“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摒弃和创新的方法与原则的探讨”(第4页)。通读全书后,我对“接受”、“摒弃”和“创新”这三个词有了整体的认识。 “接受”有两个意思:一是接受经济学的本体,二是接受前人的研究方法。林老师认为,理性是经济学的本体,以理性为出发点是经济学分析的标志。理性本身不变,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有在各种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下才能表现出来。这些观点与同样深受芝加哥大学影响的张五常教授的观点并无不同。并且,他认为,掌握了经济学的本体,就可以做到“体用不二”,就可以用“知”来指导“行”。关于学习、接受前人研究成果的问题,林老师一再强调,应当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而不应仅仅学习理论本身。理论本身依赖于理论提出时的具体环境和情况,不可以广泛套用;但大师们在推导理论的过程中所闪现的思维智慧却是可以被广泛学习和借鉴的。 “摒弃”的对象自然是错误的理论。当然,“错误”是相对概念,必须以某一给定的情形为前提。比如,在西方错误的理论,在中国却可能是正确的。关于判断理论对错的原则,林老师坚持两个“一致”:理论的内部逻辑应当一致,理论与现实应当一致。在理论争论中,经常出现用一个学派的观点反驳另一个学派观点的现象,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对此,林老师认为,理论的争论要以这两个“一致”为标准:理论及其推论符合两个“一致”,便是暂时正确的;相反,便是需要修改或摒弃的。理论内部逻辑的一致性不是这本书的重点,可能因为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林老师在讨论理论验证的时候,通常把内部逻辑的一致性看作是必需的隐含前提。相比之下,理论与现实的一致性却是大家容易忽视的。林老师认为,中国经济学界具有盲目套用西方理论的普遍现象。在解释一个现实的中国问题时,很多学者都倾向于从现有的理论中寻找答案。林老师认为,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刻舟”的行为,它只有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才能成立。环境变了,条件变了,理论的适用性就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理论及其推论不再与现实一致,那么理论就应当被修改或摒弃。 “接受”了正确的,“摒弃”了错误的,经济学者的任务就是“创新”出一套能够合理解释现实的理论了。理论不能随意创新,应当符合一套规则:以理性假设为出发点,明确决策者及其目标和面临的约束,从而推导出其行为规律。林老师总结了三种理论创新方法:当代横向归纳法、历史纵向归纳法和多现象综合归纳法。当代横向归纳法,比如通过社会主义和某些非社会主义国家都采用计划体制的事实,来证伪“意识形态论”,从而归纳创新出更合理的理论解释。历史纵向归纳法,比如通过苏联1929年前后意识形态不变但经济体制改变的历史事实,来证伪“意识形态论”,从而归纳创新出更合理的理论解释。多现象综合归纳法,是指不能满足于对若干现象的分别解释,应当进一步探求这些现象背后的共同原因。只有找到这个背后的共同原因,或者背后的外生变量,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问题以至解决问题。另外,在能解释现象的前提下,理论越简单越好。 林老师印象 读过此书的人,至少会对林老师有两个印象:一是他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二是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读这本书并不费力,我用了两天时间便通读完毕。事后想来,正是由于林老师严密的逻辑性,才能使我非常舒服地顺承着他的“一以贯之”的思路,从第一页品味到最后一页。严密的逻辑不仅让人读起来舒服,而且让人印象深刻。关于“李约瑟问题”的解释,已有众多理论,但我只记住了林老师的理论。在他统一而又严密的逻辑下,这一问题只用寥寥数语就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解释,与那些大部头专著相比,自然更有吸引力。虽然他的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严密逻辑的魅力。 在论述的过程中,林老师对传统文化的谙熟令人印象深刻。他能自如地引用《论语》、《老子》、《金刚经》等儒道释的经典著作中的话来说明他的观点,这让我们这些乐于把柏拉图和康德挂在嘴上的人不得不认识到学习老祖宗的哲学的重要性。 一处不明 林老师的经济学方法论给人极大启发,他的一整套解释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理论也富有说服力,但对他理论的质疑仍然存在。比如今年年初的一期《读书》上,一篇文章对他的“比较优势”理论表示了极大的怀疑。虽然我不完全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但它提出的某些怀疑值得我们思考。结合这篇文章以及我通读《论经济学方法》这本书后的思考,特不自量力地提出一处不明。 不明之处就是经济主体的横向作用问题。林老师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推导过程中,似乎只注重本国纵向的财富积累,而忽视了横向的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影响。如果单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那么那些不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的产品将完全依赖进口,这样就会失去在这些领域的经济独立性乃至政治独立性,甚至危机国家安全。从这个角度,我猜想,建国初期大力发展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不仅出于“赶超”的需要,而且出于当时国际形势下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政治独立性的需要,因此不是完全不合理的。虽然林老师在第177页指出,国家要扶持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又事关国防安全而且产品无法进口的产业,但这一建议毕竟不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必然结论,这也说明“比较优势”理论有进一步充实的必要。另外,除了国防安全的特殊产业,那些不符合中国目前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是否完全不应发展,也值得怀疑。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的发展战略应当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积累资本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改变产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如果考虑经济主体的横向作用,那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一定可以快速积累资本(比如只是做发达国家的低端打工者),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改变后也不一定能建立起有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比如无法与市场中成熟的国外同类产业竞争)。 正如林老师所言,经济学研究是一个从“常无”到“常有”、再到“常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渐修”到“渐悟”、再到“渐修”的过程。经济学者既要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又要不断进行自己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既遵循严谨规范的原则,又能不被理论所束缚。因此,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虽然我的上述想法尚显稚嫩,但定会受到林老师的鼓励。
原作者: 猪头非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warsky 发表于 2005-7-31 14:12: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史晋川:经济学研究的“深”与“浅”
评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的对话
  近日,在京开会期间,仔细阅读了林毅夫教授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同学的对话形式的著作《论经济学方法》,感触良多。因而,借题发挥,想从有关经济学研究的“深”与“浅”这一角度来谈谈经济学的方法问题。   各种学科的知识大抵都有“深”和“浅”之分,入门的知识较浅,进一步钻研下去的知识较深,社会科学亦不会例外。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科中知识的“深”和“浅”,不仅仅指的是经济理论本身的“深”和“浅”,更多的一层意思是指经济学研究工具的“深”和“浅”,而后者的“深”和“浅”又主要地是从运用数学工具的程度来加以区分的。例如,属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工具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在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体系中都有初级课程、中级课程和高级课程之分,区分的主要标注就是运用数学的程度,高级程度的经济学教科书,初学者或外行人乍看之下往往都会误认为是数学课本。此外,从经济学科自身的演变过程来看,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大都是以文字形式来表述,有时也会附加一些图表,“边际革命”以后到新古典经济学,几何图形和数学方程愈来愈多地成为经济理论的表达形式,由此产生了经济学科中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也愈来愈为一门必须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才能掌握的深奥的社会科学。   与经济学科中知识的“深”和“浅”的区分标准相对应,大致上也可以将现时代的经济学家划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即: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第I类型),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第II类型),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第III类型)和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第IV类型)。   第I类型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大都相对缺乏系统严格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的学术训练,学习的经济理论“浅”,研究的经济问题“浅”,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亦浅显,有时误的问题和写的文章自以为有趣,实际上往往论为俗气。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或许对经济学科的知识普及推广会有一点点用处,但对经济学科的知识积累却不会有贡献。在经济学界,这一类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往往会显得可笑。   第II类型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实际上他(她)们的“深”是必须要加上引号的,意即所谓的“深”。“浅入”代表他(她)们同样缺乏系统严格的经济学训练,同样地,学习的经济理论“浅”,研究的经济问题“浅”,但是,他(她)们却不甘心自己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显的浅显,反倒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把自己浅显的研究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包装成一种“深奥”的理论,用理论研究形式上的“深奥”来掩盖肤浅的研究结论。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科的知识普及推广和知识累积不仅没有贡献,反而会“混淆视听”,起到负面作用。经济学界中,这一类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可恶。   第III类型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大多是一群以学院派为主的主流经济学家,受过系统严格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的训练,按照规范化的方法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他(她)们的研究工作,或是以理数方法为主来研究涉及经济学基本理论中的那些深奥的经济理论问题,或是从计量方法为主来研究社会经济运行中复杂的实际经济问题,或是通过改进和创新来提出新的经济分析工具。他(她)们的对于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促进了经济学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加强和扩展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改进和丰富了经济学家从事研究所凭借的“工具箱”中的内容。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界中一群的顶尖学者,他(她)是推进经济学科的科学化和经济学科知识累积的主体力量。当然,勿庸讳言,由于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在经济研究中对于数理逻辑的强调和对规范化的极其重视,当在研究中遇到一些不能很好地在纳入现存规范化的分析框架中用数理逻辑的形式来展开研究和解释的新的经济问题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搁置一些新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导致了所谓形式化对思想性的阻碍这种结果的发生。但是,总体而言,在经济学界中,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是一群可敬的经济学家。   第IV类型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大致上又可以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他(她)们受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训练,却没有受过严格的经济分析工具运用的训练,同样也基本上没有从事过以数理方法或(和)计量方法为主的经济研究。但是,他(她)们对经济理论有极高的悟性,对社会经济问题有极其深刻的洞察力,其经济研究往往不是用主流经济学家建模的方法,而是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文字描述来展开的,用简单明白的语言说出了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深刻的经济学道理。他(她)是为数极其稀少的天才型经济学家。另一类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则是从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群体中脱颖而出的学者,他(她)们的经济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和由深化浅的历程。也就是说,通过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由浅入深的系统严格的训练,他(她)们得以借助数理逻辑来从事规范化的经济研究,通地大量富有成效的深入深出的研究,他(她)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数理方法或(和)计量方法,而且对规范化的经济研究中的数理逻辑的本质和精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了一种对经济学方法的认识的升华,因而开始摆脱单纯的数理逻辑的思维形式来思考和研究经济问题。在他(她)们研究的论证过程中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和研究结论的深刻性,与借助于数理逻辑形式的深入深出的经济研究相比较,竟然一点也不会逊色。可以认为,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不仅是一群可敬的经济学家,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群可爱的经济学家。   作为极为罕见的例子,科斯是一位未经过深入深出经济研究而直接达到深入浅出境界的经济学大师。科斯是一位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人们只能“心向往之”。况且按照米勒的说法,人们能够幸运地发现“科斯定理”和“M—M定理”这样的时代条件可能已经很难重现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能够达到深入浅出境界的经济学家来说,他(她)通常都经历了从深入深出到深入浅出的经济研究这样的阶段转换,例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贝克尔,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海外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如果要在中国的经济学界要找出一位经由深入深出达到深入浅出境界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一位。我想,每一位认真阅读了林毅夫教授《论经济学方法》这部对话形式的学术著作的经济学家,大都会欣然同意我的看法。   诚然,倘若从《论经济学方法》这部学术著作的体例和对话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来看,全书的内容虽然取材于“对话”,但是,书中内容给人的印象却更多的是“课堂问答”,学生提问加老师回答,比较缺乏学生对老师观点的质疑和交锋及师生的共同讨论。学术对话中,哈贝马斯坚持的一个重要立场是,对话的前提应该是对话者之间的平等。从这层意义上讲,对话应该是对话者之间平等的或对等的双向交流,而非“课堂问答”式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教诲。这一看法,我是从参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三人谈”学术讨论会时,从汪丁丁教授那里听来的,在此借用权当我自己的一点书评意见。   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warsky 发表于 2005-7-31 14:14: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韦森评《论经济学方法》
(warsky:走火入魔的韦森,可以不看)
 能解释中国社会运作的经济学之产生的三个“W”    读完了林毅夫教授的新著《论经济学方法》,我陷入了沉思,想写一点读后感,觉得下笔甚难。实话说来,这本文集所收的几篇文章,对笔者来说,已读过不止一次了。记得2004年初,毅夫就曾把他与学生们关于经济学方法对话的电子文稿发给了我,嘱咐我要“提提意见”。现在也仍然记得,收到这篇长文后我即回复,曾“promise”毅夫,看后一定把“拙见奉上”。但是,直到今天,笔者竟然仍有违“自己的言约”,以致忘了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ohn L. Austin)以及其师普理查德(H. A. Prichard)的“以言行事”(do thing with words)哲学:直到如今,一个字也还没写出来。毅夫的这部文集出版后,我又记起了自己的“promise”,又一字字地啃读了一遍,但现在仍然觉得很难下笔做点书评。   笔者笔涩,并不是因为最近被复旦经院的行政事务忙混了头,而主要原因却是,多次研读这篇论经济学方法论长文,竟然找不出一个观点和一句话不同意。为朋友的书写书评,如果全是写赞同的话——这也对,那也好,那还又什么意思?!我说这话,决非奉承。这里不是海口,如果哪位读者发现林毅夫教授这部论方法论的长文中有观点不在理,大可不必挑战毅夫,可直接来问我。   这多年来,笔者不知怎么地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写书评,尤其是为朋友们的书写书评,总是想找出点不在理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争辩争辩。只有这样,心底才觉得对得起朋友。譬如,汪丁丁教授在《在市场中交谈》里提出了“产权是道德之神”的观点后,我硬生生地提出了一条“道德是产权之魂”说,与丁丁对仗;接着,又写出了4万余字的“语言、道德与制度”纪念康德200年忌辰的长文,在学理上与丁丁进一步讨教。去岁年末,张维迎教授在北大光华送了我一本《信息、信任与法律》,且布置作业,让我写书评。从京返沪后,生了一个多月的病。病刚好,就在去东京一周的旅途中,构思了近两万字的书评,把维迎商榷得一塌糊涂(见邓正来新近主编的《中国书评》第一辑上的拙文)。现在,毅夫的新著出版了,仔仔细细地再读一遍,想找点“茬”,都找不到,你说,这书评又该如何写?   毅夫的新著中引用到了老子、孔子、子思、王阳明和佛家的一些观点,在中国本土的“情景理性”中深聊当代经济学的方法论,这倒提醒了我:是该再认真读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经典文献的时候了。这多年来,《道德经》成了常在案边手头翻阅的参考文献,但《论语》却被搁置在书架上,蒙了些灰尘。再读毅夫的《论经济学方法》,我又记了起来,是该再读一遍《论语》的时候了。   现在再读《论语》,说来不只是为毅夫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对我族我国发展的精诚之心所感动,也部分是因为近来我突然觉得,自己“身在庐山中”的这个中国社会,好像突然在离我远去,越来越变得“深不可知”了。我们这个华夏经济社会是怎么“构造”的?我们改革开放四分之一多个世纪的辉煌成就是怎样发生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制度、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政府到底是怎样运作的?我近来突然觉得这一切都茫然不知。近些年来,毅夫一再讲到,谁能解释得了改革开放后的丰厚中国经济实践,谁就能获经济学的诺奖。现在想来,毅夫此言确实不虚。笔者有幸在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后去国外读了十几年的书,又在国门进一步开放的际遇中回国在复旦教了几年的书,收集了一点文献,浏览了一些书刊,但是,请恕在下孤陋寡闻和眼高手低,国外国内近20年,现在要叫我点出一篇能很好解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运作的印象深刻的英文文献,我真还数不出来一篇。问题在哪里?新古典,新制度,新凯恩斯主义,新货币主义,新奥地利学派,还有那红红火火的“新”博弈论,加上蛮新近的“新增长理论”和更新近的“新比较经济学”,哪家解释了中国的丰厚实践,说出了个一二?理论无能解释现实,现实却实实在在地在那里。中国社会在那里自为自在地运作着,中国经济在那里实实在在地增长着,你说怪不怪?能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运作的经济学,在哪里?   回到《论语》。俗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也?非也?我们现在真不知道。但有一点,我们却确知,不理解《论语》中孔老夫子的教说,要理解传统和当今中国社会,却不为可能。另一点我们也可大致知道:要西人理解中国人的社会运作,难矣!别的不说,就以《论语》的西文翻译为例吧!在《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竟被一位叫Arthur Waley的西人翻译家把它译为:“The Master said, a gentleman can see a question from all sides without bias. The small man is biased and can see a question only from one side”!读出了这个翻译翻得多么离谱,你就会对大多数“老外”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的程度和能力心中有个八九不离十了。   再回到《论语》。孔老夫子的教诲中有没有现代经济学的道理?我们先不做回答。这里首先要说的是,我们今天所谈所论的经济学道理,可都是“舶来品”。从斯密、哈耶克到科斯,从魁奈、瓦尔拉斯到阿罗,从休谟、西季威克到宾默尔,从马克思、凯恩斯到拉丰和梯若尔,……你说这哪家的经济学理论不是西学?在我们现有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多少是从我们自己的老祖宗他们那里来的?话说回来,《论语》中有没有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的道理,这并不要紧。儒家思想中有“经世济民”之道的“经济”,却是一个无可置否的事实。且窃以为,儒家思想中的“经济”之道,才是理解中国社会运作的“阿里阿德涅线” 。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经济”,与现代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经济”,西方语言中“economy”,与中国人语言运用时涵蕴着的“经济”的意思,是有着重大差别的。不记得这一点,能理解中国社会的运作?举例来说,在《论经济学方法》一书中,毅夫一再提出,“理性人假设”就是经济学的“体”。何谓“理性人假说”?学生们会一口回答说,这假说说到底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假说”。可这现代经济学的“体”,在孔老夫子和孟老夫子那里,是不能摆在桌面上的东西。《论语?里仁》中,记有孔老夫子的教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孟子》一开篇,也记载了样一个故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说了这话,觉得不够,又追加道:“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的断言,到孟子的“仁义而已矣,何必言利”的主张,我们均可以看出,孔老圣人和孟老亚圣均是不主张“理性经济人”假说的,且在他们的话音里,好像还把追求个人利益——且不说最大化——视作为“小人”的勾当的!单从孔孟先师们教说的语面意义来推断,我们今天所学所讲的“经济学”道理,原来在先师们那里是被看作为“小人的活计”哩!际此,我们也不禁浮想联翩:在传统中国文化场景中,怎么会自发型构出人们都营营逐利的现代市场经济秩序?又怎么能会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资源中衍生出现代经济学的精美数学模型?   当然,这年头,我们似可以有点不敬的读书法对孔老夫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圣人之言做点延伸意义的解读。如果不把孔老夫子的这句话当作是写给世人看的,而是把《论语》认作是写给皇帝君子们读的,那我们也许就看出些中国主流文化中“经济之道”的门道来了:“对于君子和上层人士们么,要多多给他讲些仁义道德事;对于老百姓和下层人么,那才可以给他们讲利益关系!”如果我们这样实用主义地歪读孔老夫子的这句话,就会进一步认为,这是多么聪明的“经”邦“济”世之道!你敢说孔老夫子不懂经济学?当然,我这里不是在2500年之后乱猜夫子老乡之心。这里有例为证。譬如,孔子的弟子子禽曾观察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另据《论语?子路》中的记载,当一个叫樊迟的人问过孔老夫子种植庄稼和栽培蔬菜的事宜后,孔老夫子忿忿地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还不够,在《论语?宪问》中,孔老夫子还追加道:“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这可充分说明,尽管乍看来孔老夫子似乎不怎么关心经济事务,但实际上他老人家还是蛮谙熟经济之道的。   真正理解了孔孟之道,大致就能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运作原理略知一二了。刚过世的当代大儒费孝通先生早在三、四十年代就独具慧眼地指出,与西方现代的法理社会不同,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和关系社会,并相应地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说”。不谙熟孔孟经济之道,不对中国社会有深刻到位的体验和反思,费老是不可能得出这一结论的。沿着费老自己的专业学科说下去,从社会的构造原理上来说,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那在不同的社会格局中,人们的行动的原则应该是有差异的。很显然,与在西方法理社会中人们基本上是在一种权利空间中界定和处理各自的相互关系和交往不同,既然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一个关系社会,那么,人们之间交往和交易的权利关系就不会像西方那样钉是钉,铆是铆。个人行动原则不同,用时髦的博弈论的术语来说,就是人们在社会博弈中出牌方式上的差别。不同社会中的个人行动原则上的差异,不同文化场景中人们在社会博弈中出牌的方式上的差别,反映在经济和社会秩序上就自然和必然有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接着会在社会的制度安排上定型和定影下来。不真正理解这一点,能构建出适合并很好解释“中国国情”的经济学?我真怀疑。   那么,中国人的行动原则大致是怎样的?还是回到孔老夫子那里去吧!在《论语?里仁》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得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从中国人的“君子经济学”道理来看,孔老夫子的这段话里面,含有非常深刻的社会选择原理。把孔老夫子的这一理论观点置换到现代社会的博弈场景中,就会看出,孔子的社会选择理论教说,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假设是有重大差别的。把老夫子的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可以认为,中国人的生财之道,是须要有道德约束的,即在发财致富的路上,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也。当然,孔老夫子的这段话,今天读来,似乎觉得有些辨证,不大好理解,尤其是后半部分。那个西人翻译家是如何理解的呢?Arthur Waley是这样翻译的:“Wealth and rank are what man desires, but if they can only be retain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Way he professes, he must relinquish them. Poverty and obscurity are what every man detests, but if they can only be avoid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Way he professes, he must accept them”。经他这样一翻译,孔老夫子的这段教诲好像直白了许多了,但同时我们也可以读得出来,西方学者总是这样简单直白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先师们的话语和中国人的思想,因而也很难不走样。把孔老夫子的这里的教诲翻译到现代中文的话语场景到底应该怎样理解?现在看来,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他老人家原来是想教导我们,生财之道,要取之有道;社会之道,要服从有道。现在看来,孔老夫子确实不得了,且有先见之明。不听他老人家的教诲,你能在中国社会中玩得转?   既然中国人的行动原则从孔老夫子那里开始就与西人不大一样,那么,用来模型化西方人行为方式的当代主流经济学以及其各种各样的变异理论,又怎样能被简单地“拿来”解释中国社会的运作?   当然,有人争辩说,现在世界都现代化了,经济机制都全球化了,外国有的东西,我们大概都有了,因而能解释其他市场运行的经济理论,也大致能被拿来解释中国社会的运行。这实在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这里我们并不否认,现代市场秩序运行机构的“要件”,在我们27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大致都被安装到位了。GDP,CPI,FDI,增长率,利率,经常性帐户,央行,证监会,银监会,证券法,银行法,股份制,期货贸易,MBO,Gini系数,……,等等,等等,你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所拥有的制度运行与政府调控“要件”,哪件我们还没有?但是否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所内秉的制度要件我们都安装了,就意味着为西方市场经济做些理论解释的“西方的”当代经济学诸理论,就可以被拿来对中国经济的运作和绩效解释一番?   这里,我们且不追问西方国家的当代经济学诸理论就能很好地解释西方经济体的运作这一问题——我们暂且假定它们能,那么,把它们拿到中国来,怎样才能解释当代中国社会这个弹性的、柔性的、且某些方面又具有行政控制经济体制遗传下来的体制刚性的复杂经济体的运作?看来显然不行,因而需要引进中的理论创新。这多年来,毅夫从企业自生能力的理论视角,给出他自己的一家独到解释。更为可贵的是,早在1995年(这说来已是在10年前的事了),毅夫就独具慧眼地提出了在当代经济学国际化和规范化的格局中要思考经济学的中国“本土化”问题。可到现在,我觉得学界的大多数同仁还未能真正体知毅夫这一呼吁的苦心。   在中国进行经济学研究要走理论本土化的道路,这可是个战略性的问题。当然,也毋庸讳言,要走经济学研究中国本土化的道路,决非易事。这一方面要真正理解并把握200多年来——尤其是二战后——国际上经济学理论的动态发展和突飞猛进的理论进展,在这个方向上我们要提倡学习、学习、再学习,要理智且谦虚地作小学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真地去理解我们传统文化场景中的社会体制运作机理,深刻反思我们社会、国家、政府、企业与西方社会在其构造原理、运作方式和体制惯性上的独特之处。没有后一个“方面”,只是简单地把西方当代经济学中的形形色色的理论工具进口到国内来,进而不管青红皂白地“牛刀小试”,那就常常会是不是切错了部位,就是下错了药。好在我们的国家地阔人多,增长空间大,因而还经得起一些折腾。不然,那还了得?   中国经济的实实在在地增长以及中国社会的动态发展,在呼唤着能解释中国社会运作的“本土化的”经济学。这样的经济学的理论建设,任重道远。套用坊间《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导言中所常用的一句套话,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本土化,目前需要解决三个简单的英文“W”问题:“what”?“how” ?“when” ? 用中文来说,能对中国社会运作有真正解释力的经济学,将会是什么样?怎样才能建构出来?何时方能建构出来?毫无疑问,这三个“W”,是不好回答的。对此,我们并没有现成的答案,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初步的“ideas”。目前笔者所敢断定的,只有以下这样一句颇似绕口令的话:不学当代西方的经济学,是无法回答这三个“W”的;只学当代西方的经济学,也是回答不了这三个“W”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大概是毅夫的《论经济学方法》对话文集所要讲的主要意思。   注1: “阿里阿德涅线”(a clue of Ariadne)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典故:一个叫弥诺斯(Minos)的国王建设了一迷宫,欲加害阿提刻王子忒修斯(Theseus),但国王弥诺斯之女阿里阿德涅公主爱上了忒修斯,于是给了他一团彩线,线德一头栓在迷宫德门口,从而引导忒修斯安然地走出了迷宫。 2005年5月6日初识于沪上复旦书馨公寓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warsky 发表于 2005-7-31 14:14: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简介:本书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该如何做研究、做学问,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经济学家,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规范化等问题。全书具有非常好的启发性,无论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学者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ilovenldh 发表于 2005-7-31 15:37: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过些天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我对林老师的印象主要来自他的中国经济专题的课,当时刚好网上有下载。
不喜欢孤独,但是最终只有她与我相伴,也很好。

使用道具

warsky 发表于 2005-7-31 16:49: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ilovenldh在2005-7-31 15:37:41的发言: 过些天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我对林老师的印象主要来自他的中国经济专题的课,当时刚好网上有下载。

呵呵,同样是被他的课迷倒的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