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ykd05130
5442 57

《财富论——经济学原理》 [推广有奖]

41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22 09:02: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最近,我看了《财富论——经济学原理》第四十八章“劳动价值论批判”,发现没有“生产资料是否有生产力是判断劳动价值论是否正确的关键”这一论述,也就增加了这一节。



第八节  生产资料是否有生产力是判断劳动价值论是否正确的关键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价值理论,而生产资料是否有生产力是判断劳动价值论是否正确的关键。

物质财富是人类生存、活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生产,就是生产物质财富,人类需要的也是物质财富。这样,生产资料是否有生产力就成为判断劳动价值论是否正确的关键。

如果生产资料没有生产力,只有人类劳动力有生产力,当然,物质财富是人类劳动生产的,也就只有劳动者能获得物质财富,资本利润就是剥削劳动的结果,劳动价值论可以成立。

如果生产资料有生产力,就不仅人类劳动力有生产力了,当然,物质财富不仅是人类劳动生产的,生产资料也生产物质财富,这样,也就不仅劳动者能获得物质财富,生产资料所有者也要求能获得物质财富——生产资料生产的物质财富,这里,资本利润就不是剥削劳动的结果,劳动价值论就不成立了。

正因为生产资料是否有生产力是判断劳动价值论是否正确的关键,从而在生产资料是否有生产力这一问题上,马克思的论述模棱两可,产生了严重的逻辑错误。一方面,他承认了生产资料有生产力,承认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他在《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中论述到:“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3)。

不过,他后面又指出:“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从而既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要不占有劳动的产品就不能占有财富。因此,如果他自己不劳动,他就是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而且他自己的文化也是靠别人的劳动获得的。”

怎样分析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呢?第一点需指出的是,马克思这里未把物质财富与它的使用价值分开,这正是他不能理解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的原因之一。第二点,马克思虽然承认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是他又指出:“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就是说一方面自然界只有在没有人类劳动参与的情况下,它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才可被承认,从而从历史上看,自然界成为“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而当自然界被劳动者占有,自然力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情况下,劳动就成为一切财富的源泉,这时自然力就没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了。这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从这一逻辑出发,劳动者不能拥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权只能归资本家!

我真的不知道,有哪一位劳动者有这么大的能力,他一与自然力结合,就能阻碍自然力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这,他不就成为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因素了吗?这样,人类的生产力还能发展吗?另一方面,劳动者也不能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生产资料。否则,一旦劳动者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他的劳动就成为财富的唯一源泉。这时,自然力就没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了。这样,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就阻碍了自然力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当然也就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从生产力革命角度讲,劳动者不能拥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权只能归资本家!这样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不是很谎谬吗?

其实,这里,劳动者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反映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在这种生产关系下,劳动可能成为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决不是物质财富唯一源泉。从而,这从反面说明了价值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只是社会产品分配的尺度。

事实上,生产资料具有生产力,那么,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各自的生产力为多少?这一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物质财富的分配可脱离生产力,生产力只是成为物质财富分配的影响因素。

正因为物质财富的分配可脱离生产力,而物质财富之间是不能比较的,价值——分配尺度与分配权力,就产生了,分配价值论也就是唯一正确的价值理论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即使生产资料没有生产力,只有劳动力有生产力,劳动价值论还是不正确的,劳动价值论只是反映了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形成价值这一生产关系,但作为价值理论,还是错误的,具体就表现在商品交换价值量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上。

使用道具

42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22 09:10: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93110 发表于 2017-6-18 10:53
你这个都是小孩子过家家,玩尿泥,不亦乐乎,沾沾自喜。
1,你的分配价值论,其中的价值,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什么东西。

价值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你手中拥有1元钱,就有1元钱的购买力,这就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是你工资或资本利润的转化形式。

2,土地,机器,等等,到底能不能劳动,能不能生产,能不能创造。

土地与机器,不能劳动,但能生产物质财富。至于能否形成价值,这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使用道具

43
1993110 发表于 2017-6-22 12:34: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22 09:10
价值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你手中拥有1元钱,就有1元钱的购买力,这就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是你工资或资本利润的转化形式。

土地与机器,不能劳动,但能生产物质财富。至于能否形成价值,这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所以说,你的思维和观点,含混,矛盾,陈词滥调,老调重弹。

你说的价值,分配权,无非就是说市值。或者,无非就是说市值的占有权利和占有能力。

你说土地、机器等等不能劳动,但,你又说,土地、机器等等能生产。其实劳动和生产是同义词。

使用道具

44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24 09:29: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劳动和生产是同义词。

不同。现代经济学中,劳动和生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你说的价值,分配权,无非就是说市值。或者,无非就是说市值的占有权利和占有能力。

分配权,不是市值的占有权,而是物质财富的占有权。一个商品的市值会经常改变,而物质财富本身是不变的。
市值,是人们占有物质财富权力的表现,当然由生产关系决定。

使用道具

45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7-10 09:07: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原理》第五十九章   劳动者工资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资本利润对工资的影响



我们已经指出,劳动力价值量是劳动者的劳动参与消费资料分配的结果,资本利润则是资本参与生产资料分配的结果。上一章节我们考察了劳动力价值量对劳动者工资的决定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劳动者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量决定,因为并不是所有劳动者的工资由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构成,一些劳动者的工资,是由劳动形成的价值量与资本形成的价值量构成,即资本利润或成为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

大部分劳动者的工资由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构成,但有些劳动者的工资,是由劳动形成的价值量与资本形成的价值量构成,即资本利润或成为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这是由于这些劳动者的劳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本形成价值的能力,如高级经理人员与高级科技人员。

资本能形成价值,这是由资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而货币资本的平等性决定了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形成。然而,在市场中,资本利润率不仅受到货币资本的影响,还受到生产资料资本与劳动力资本的影响,垄断生产资料能产生高额垄断利润。同样,一些垄断劳动力也能产生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生产资料产生的高额垄断利润,当然由资本家占有,而一些垄断劳动力产生的高额垄断利润,则由资本家与劳动者分享,即资本利润或成为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

那么,哪些垄断劳动力能产生高额垄断利润?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商品,出售商品而商品价格得到实现。这里,生产成本、商品数量与价格,与资本利润息息相关,当然,影响生产成本、商品数量与价格的劳动者,也就影响资本利润率。

普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商品,是恒定的关系,不影响生产成本、商品数量与价格,也就不影响资本利润率,只有高级经理人员影响生产成本、商品数量与价格,也就影响资本利润率。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也就会调动高级经理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把部分资本利润作为工资或奖金,给高级经理人员,资本利润就成为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

高级科技人员的劳动力价值量成为商品价值量的一部分,然而,许多高科技产品能给资本家带来高额资本利润,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高额利润,也就会调动高级科技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把部分资本利润作为工资或奖金,给高级科技人员,以生产更多高科技产品,资本利润就成为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













         第二节   权力对工资的影响



价值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商品价格是商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现实权力,当然,权力就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决定。一方面,我们说商品价格是商品供求平衡        的产物,然而,是商品供给者根据商品市场决定商品价格,此时,商品供给者就可利用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来决定价格,这就是权力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ZF权力会影响商品价格,价外税就是一个表现,即价外税成为商品价格的内容。

劳动力价值量是劳动参与消费资料分配的结果,是一般生产关系的产物,而工资即劳动力价格则是市场中劳动参与产品分配的现实权力,一般来说,工资是劳动参与消费资料分配的现实权力,是特殊生产关系的产物,只有少数劳动者工资存在劳动参与生产资料分配而形成的价值。既然工资是劳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权力,当然权力就会影响工资的决定。一方面,我们说工资是劳动力供求平衡的产物,但劳动力需求者根据劳动力市场决定劳动者工资,从而,劳动力需求者可根据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决定工资,这就是权力对工资决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说劳动力需求者可根据劳动力市场决定工资,然而,现实中,一些大公司,劳动力需求者即企业主往往不参与经营,并且现在许多大公司董事会往往被一些劳动者控制,此时,这些劳动者——劳动力供给者决定工资,当然,这些劳动者往往会增加自己的工资,这就是权力对工资的影响。当前一些股份公司高管工资较高的原因,就是股东对高管工资的决定没有发言权,如何控制企业高管的工资,成为一个难题。

权力对工资的影响,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ZF权力对ZF官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影响。由于ZF官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由ZF权力决定,而ZF是由ZF官员及公务员构成,当然,这些劳动者往往会增加自己的工资,这就是权力对工资的影响。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由于公务员工资与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挂钩,也就引起国有企业职工工资较高。因此,控制ZF权力对ZF官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影响,是我们的一个任务。一方面,ZF官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决定要制度化,不能任意决定,而ZF官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由私人企业工资决定,就是一个选择。另一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与ZF官员完全脱钩,ZF官员不再担任人民代表,从而ZF官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现在,尽管存在ZF官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制度,但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大部分是ZF官员,即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ZF官员控制,当然,这些人民代表往往会增加自己的工资。











     第三节   工种劳动力的专一性对工资的影响



前面我们已经考察了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而产生劳动力供给价格弹性的原因,就是劳动力的不完全竞争,其中,工种劳动力的专一性就是产生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一个原因,也就是产生劳动力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原因,这也就是工种劳动力的专一性对工资的影响。

工种劳动力的专一性,就是这一工种的劳动力只能参与这一工种的工作,不能参与其它工种的工作,如医生只能治病救人,不能做造纸的工作。现代社会,各种工种具有了一定专业知识,工种劳动力的专一性也就普遍存在。

尽管由于一些工种劳动者知识水平较高,从而往往可以通过学习而选择一些工种,劳动者工资就往往在劳动力价值量上下波动。不过,由于劳动者通过学习而选择其它工种工作,需要时间与金钱,对劳动者工资也就有一定的忍受程度,也就产生了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就对工资产生影响。

当某一工种劳动者工资较高,并高于劳动力价值量时,其它工种劳动者往往不会马上学习这一工种知识,较高工资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当某一工种劳动者工资较低,并低于劳动力价值量时,这一工种劳动者往往不会马上学习其它工种知识,即劳动者不会转移工作,较低工资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使用道具

46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7-10 09:10: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四节  劳动力价值量不同对工资的影响



我们已经指出,劳动力价值量决定劳动者工资及其运动,然而,在现实中,劳动者工资是千差万别的,低的月工资只有一千,高的月工资则有几万几十万,并且能长期存在,这是由于劳动力价值量不同引起的。而当工种产生以后,由于各工种的劳动力,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即劳动力价值量不同,也就引起各工种劳动者的工资不同。

我们说劳动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从而能形成价值,然而,不同工种的劳动力的劳动,单位时间付出的劳动量是多少,是难以计量的,我们也就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各工种劳动者工资。当一个工种的劳动力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较高时,劳动力价值量就较高,劳动者工资就较高;当一个工种的劳动力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较低时,劳动力价值量就较低,劳动者工资就较低。

没有技术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较低,劳动力价值量较低,也就决定了这些劳动者工资较低。同时,这些劳动者由于知识水平较低,往往不能选择工种,由于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就较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力供给往往高于需求,这些劳动者工资也就往往较大程度上低于劳动力价值量。

具有各种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就较高,劳动力价值量就较高,也就决定了劳动者工资较高。同时,由于这些劳动者知识水平较高,从而往往可以通过学习而选择一些工种,劳动力供给就具有一定的价格弹性,劳动者工资就往往在劳动力价值量上下波动。

工种等级不同,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就不同,技术含量越高的工种等级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就较高,劳动力价值量就较高,也就决定了劳动者工资较高;技术含量越低的工种等级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就较低,劳动力价值量就较低,也就决定了劳动者工资较低。









 

      

        第五节   劳动生产率的乘积关系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一些企业招工,对劳动者素质没有要求,一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则非常高,并且往往用高工资来吸引高素质劳动者,为什么?这是由于一些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是相加关系,还有一些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是1+1>2的关系,此时,优质劳动者工资往往没有优势,只是体现本身的生产力。但有些企业的劳动生产力,相互之间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是乘积关系,此时,优质劳动力组合能形成较高生产率,劣质劳动力组合则形成较低生产率,优质劳动力与劣质劳动力组合,也产生较低生产率,此时,优质劳动者工资往往具有优势。

假设优质劳动者劳动生产率为1,劣质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则低于1,当然,优质劳动力组合能形成较高生产率,能达到1,而劣质劳动力组合,或优质劳动力与劣质劳动力组合,都产生较低生产率,即低于1。如劣质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0.5,则二个劣质劳动力组合,劳动生产率为0.25;优质劳动力与劣质劳动力组合,劳动生产率为0.5。因此,企业就会提高优质劳动者工资,以招工到优质劳动者。







第六节     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劳动者工资既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又是市场的产物,在市场中,劳动者工资往往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市场上劳动力需求低于供给时,劳动者工资往往降低,但不会低于一定值,尽管此时可能劳动力供给高于需求,这表明劳动者工资是生产关系的产物。而当市场上劳动力需求高于供给时,劳动者工资就上升,不过,资本家的本性是追逐资本利润,当劳动者工资过高,影响资本利润时,就会产生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一般来说,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主要产生于不熟练劳动者与熟练劳动者之间。熟练劳动者一般给资本家带来较高的资本利润,资本家往往首先使用熟练劳动者,而当市场上熟练劳动者紧缺,熟练劳动者工资就上升,资本利润就下降,当熟练劳动者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引起熟练劳动者带来的资本利润还低于不熟练劳动者带来的资本利润时,资本家就会用不熟练劳动者替代熟练劳动者,即低级等级工种劳动者代替中高级等级工种劳动者,产生了劳动力替代效应。此时,熟练劳动者需求就下降或不增加,熟练劳动者工资就下降或不再上升。











      第七节  生产资料生产力对工资的影响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有些企业的劳动生产力,相互之间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是乘积关系,此时,优质劳动力组合能形成较高生产率,劣质劳动力组合则形成较低生产率,优质劳动力与劣质劳动力组合,也产生较低生产率,此时,优质劳动者工资往往具有优势。同样,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组合,对劳动者工资也会产生影响,即生产资料生产力对劳动者工资会产生影响。

在经济生产中,有的劳动力与较少生产资料结合,生产资料生产力对劳动者工资就较少影响;有的劳动力则与较多生产资料结合,劳动者工资就受到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影响了。这里,生产资料具有生产力,但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挥,是需要劳动力来带动的,并且,低级劳动力往往带动较小的生产资料生产力,高级劳动力则往往带动较大生产资料生产力,当然,高级劳动力劳动者工资往往具有优势。

假设低级劳动力的生产力为生产5元商品,带动生产资料的生产力也是生产5元商品,而高级劳动力的生产力为生产20元商品,带动生产资料的生产力也是生产20元商品。然而,二个劳动者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往往是一样的,当然,高级劳动力带来的资本利润率就较高,资本家就会竞相使用高级劳动力,并且往往把部分生产资料生产力给高级劳动者,如5元商品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给高级劳动者,高级劳动者工资就具有优势,往往获得高工资。

这里,资本家给高级劳动者的部分生产资料生产力,是否组成劳动力价值量的一部分?一般来说,这部分生产资料生产力,表现为劳动力,即高级劳动力的生产力市场上表现为生产25元商品,是参与消费资料分配的,从而组成劳动力价值量的一部分。

使用道具

47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7-24 09:29: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财富论——经济学原理》中,许多与《财富论——微观经济学》重叠的部分到现在还没有修改。前者着重的是价值形成规律,后者则是商品交换规律。有空将进行修改。

使用道具

48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8-7 08:25: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六十一章      劳动力供给规律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前面我们考察了劳动力价值量,本章节我们则考察劳动力供给规律。在探讨劳动力供给规律之前,我们先探讨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普通商品供给,就是商品生产者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数量,因而它是商品生产者的主观行为。当然,商品供给涉及到商品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一种商品的条件。而这个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就是商品价值量,因而我们说商品供给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但是,劳动力供给就与普通商品不同。劳动者,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而劳动者需要生存、活动与发展,即需要物质财富而生存、活动与发展,但是,只有劳动力,是不能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力只有与生产资料(包括土地)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劳动者也才能生存、活动与发展。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被私人——资本家占有,并且资本家——资本成为市场运动的主体,这样,劳动者就必须出卖劳动力,从而获得物质财富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活动与发展。
因此,劳动力,作为“人”的使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从而获得物质财富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活动与发展。
同时,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严重缺乏,劳动力需求不足,劳动力供给始终高于需求。那么,市场中劳动力供给有多少?劳动者以什么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呢?劳动力供给规律如何?
既然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从而获得物质财富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当然人类存在多少劳动者,市场中,就存在多少劳动力,而人类存在的劳动者人数,也就是劳动力供给的极限。不过,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分工,有的工种或工种等级,所有劳动者都能负担;有的工种或工种等级只有部分劳动者能够负担;有的工种或工种等级则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负担。这样,不同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就不同,劳动力供给极限也可能不同。
劳动力价格,表现为劳动者能从社会中获得多少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分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当然,我们只能从社会生产关系中考察劳动力价格。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劳动力价值量,决定了劳动力价格及其运动,而劳动力价值量由消费资料的生产力与单位时间付出的劳动量或劳动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因此,我们就从劳动力价值量去考察劳动力价格的决定,同时,也就从劳动力价值量去考察劳动力供给。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市场表现形式:劳动力的自由竞争形式、劳动力的不完全竞争形式、劳动力的垄断形式。生产关系的不同市场表现形式,劳动力供给也表现为不同的规律。
对于普通商品来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存在三种不同的社会表现形式:生产资料不参与产品分配的社会表现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表现形式、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表现形式。生产关系的不同社会表现形式,商品供给也表现为不同的规律,因此,我们研究商品供给规律,必须在某一具体生产关系的社会表现形式下,针对具体的市场表现形式来进行考察。而劳动力商品,则只存在一种生产关系的社会表现形式,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表现形式,劳动力成为资本或资本家购买的商品。在生产资料不参与产品分配的社会表现形式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表现形式下,劳动力都不成为商品,因此,我们只要针对劳动力的三种市场表现形式来考察劳动力供给规律。当然,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下,劳动力也可能成为商品。
对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普通商品与劳动力商品也存在不同。商品供给是针对整个社会的需求而言的,并且可以产生不供给商品的情况。同样,大部分商品需求也可以不成为现实。而劳动者工资是劳动者生存、活动与发展的前提,劳动者必须出卖或供给劳动力。同样,企业商品生产要顺利进行,也必须雇用劳动力,因此存在企业之间竞争劳动力现象,因此,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既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又是针对某个企业而言的。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缺乏,当然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一方面,普通商品价格由商品生产者自主决定,而劳动力价格由需求者自主决定,因此,劳动者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由生产力水平决定,有最大需求量,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是始终低于劳动力供给的,劳动者又处于不利地位。当然,当工种产生以后,一些特殊工种的劳动力供给,还是有可能低于劳动力需求的,有的工种还处于劳动力垄断状态。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过剩,当然就存在劳动力供给缺乏,劳动者就处于有利地位,尽管劳动力价格由需求者自主决定。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劳动力价值量决定了劳动力供给,当一个企业劳动力价格等于或大于劳动力价值量时,劳动力供给就增加,直到无穷大,企业生产就能正常进行;当一个企业劳动力价格低于劳动力价值量时,劳动力供给就降低,直到为0,企业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这就是劳动力供给规律。
不过,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缺乏,劳动力供给过剩,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中,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工资往往低于劳动力价值量,由于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极低,工资往往较低,进而往往产生经济危机。而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过剩,当然就存在劳动力供给缺乏,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中,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工资往往与劳动力价值量相符,也就难以产生经济危机。不过,由于劳动者工资的存款可能过多,会引起经济萧条。
在劳动力的不完全竞争形式下,劳动力价值量仍决定了劳动力供给规律。而在劳动力的垄断形式下,由于劳动者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从而劳动力价值量不能把握这种市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供给规律,我们只能根据劳动力自然增长率来把握劳动力供给规律。
不过,我们说的某种普通商品价值量,如电视机,就是一种商品价值量——电视机商品价值量;而对于劳动力来说,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并且产生了工种的不同等级,因此,我们说的劳动力商品,是一种商品的组合——不同劳动力商品的组合,劳动力价值量,必须针对工种或工种的等级分别进行考察,即不同工种,劳动力价值量不同;不同工种的等级,劳动力价值量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工种或工种的等级,由于劳动力价值量可能不同,其劳动力供给规律也就不同。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虽然劳动力,作为“人”的使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劳动力供给规律由人类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同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从而获得物质财富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活动与发展。当然,人类存在多少劳动者,市场中,就存在多少劳动力,而人类存在的劳动者人数,也就是劳动力供给的极限。不过,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分工,有的工种或工种等级,所有劳动者都能负担;有的工种或工种等级只有部分劳动者能够负担;有的工种或工种等级则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负担。这样,不同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就可能不同。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尽管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不过,正是由于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分工,针对不同工种,劳动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即劳动力供给涉及到劳动者愿意选择某种工种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劳动力价值量,这样,劳动力供给,又成为生产关系的产物。而现代经济学中考察劳动力供给及其规律,主要正是针对工种及其等级进行的。
同时,现代商品生产,是通过企业进行的,由于不同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有所不同,劳动者针对每个企业的就业,就有所选择,产生了选择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劳动力价格或劳动者工资,这样,劳动力供给,又成为生产关系的产物。
当然,同一工种不同商品生产,劳动者工资可能不同,同一工种同一商品生产而不同企业,劳动者工资也可能不同,因而劳动者存在选择工作的权力。不过这里,劳动者工资不同,既可能是劳动强度不同的原因,也可能是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结果,一般不成为我们考察劳动力供给及其规律的影响因素。

使用道具

49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10-10 08:42: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六十三章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第一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我们已经指出:商品需求是客观的意识存在。劳动力需求也一样,劳动力需求也是客观的意识存在。生产资料决定了劳动力需求,尽管生产资料是客观的物质存在,但是否购买劳动力,则是资本家的主观行为,并是资本家的一种意识存在。
劳动力供给则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物质存在。我们说商品供给是主观的物质存在,因为商品起先是不存在的,需要生产者的生产,而生产者的生产活动是主观的,只有极少数商品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如土地。同时,少数耐用消费品可成为商品,表现为客观的物质存在。
然而劳动力供给则有所不同。劳动力供给是物质存在,并且劳动力起先就客观存在。只是劳动力的分配——在各工种之间的分配,是劳动者的主观行为的结果。这样,劳动力供给则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物质存在。
劳动力供给作为一物质存在,劳动力供给决定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是一物质存在,而劳动力需求是意识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即劳动力供给决定劳动力需求,存在多少劳动力供给,就只能产生多少劳动力需求,劳动力垄断时表现为最突出。
劳动力供给决定劳动力需求,还表现为劳动力价值量决定了劳动力需求。在劳动力价值量下,劳动力供给可以是逐渐增加的,当劳动力供给等于需求时,劳动力供给理论上才不增加,达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劳动力供给作为一主观的物质存在,劳动力需求对供给也有反作用,当某工种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时,通过劳动力价格的调节作用,劳动力供给就会跟着增加;当某工种的劳动力需求降低时,通过劳动力价格的调节作用,劳动力供给就会跟着降低。
不过,不管是劳动力供给还是劳动力需求,都存在极限问题,这决定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均衡具有特点,与商品供给与需求均衡不同。由于劳动力供给,又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大部分劳动力供给的物质存在,即使劳动力价格较低时,都是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即大于劳动力需求的极限,只有小部分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并且基本上是暂时的,只有极少数劳动力供给处于垄断状态,产生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均衡的特点,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均衡,只是满足了劳动力需求,没有满足劳动力供给的需要。
劳动力需求对劳动力供给——人口增长具有限制作用。人口增长,直接关系到劳动力供给,决定了劳动力供给的客观数量,而劳动力需求毕竟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当然劳动者就业就受到劳动力需求——自然资源的限制。当劳动力供给——人口增长适应劳动力需求——自然资源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顺利进行;当劳动力供给——人口增长不适应劳动力需求——自然资源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不会顺利进行,存在大量劳动者的失业。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我们前面既明白了商品需求规律是客观的,又考察了商品供给决定商品价格,我们认为:当商品供给产生以后,商品供给就成为一客观存在,此时,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建立在这一商品供给的基础上的,从而商品供给决定了商品需求,也就决定了商品价格。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商品供给是第一性的,商品需求与商品价格是第二性的,商品供给决定了商品需求与商品价格,如图一所示。
               商品数量



                 N            
                                          L

                                              商品价格
                         A  B  C
                图一 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在图一中,当商品供给为N时,如果市场上商品价格为A,则商品需求高于商品供给,这时,商品价格就要上升,以降低商品需求,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商品需求就下降,只有当商品需求等于商品供给时,商品价格才不上升,而此时,我们就说商品供给与需求处于平衡状态,商品价格B就是商品供给为N时的商品价格;如果市场上商品价格为C,则商品需求低于商品供给,商品价格就要下降,以增加商品需求,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商品需求就增加,只有当商品需求等于商品供给时,商品价格B才不下降,而此时,我们也说商品供给与需求处于平衡状态。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我们考察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的重要方法。
同样,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我们考察劳动力供给与交换规律的重要手段。不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则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所不同,因为商品供给是主观的物质存在,商品需求则可以无穷大;而劳动力供给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劳动力需求是存在极限的。同时,劳动力供给,针对所有商品生产的劳动力需求而言,是存在极限的,客观存在的劳动力数量,就是供给极限,这是由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的。然而,劳动力供给,当工种产生以后,产生了分化。
对于普通劳动力而言,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基本上是大于劳动力需求的极限,由于普通劳动者不能选择工作,又必须出卖劳动力,即使劳动力价格极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同时,任何企业也必须使用普通劳动者,没有普通劳动者,企业也就不能存在,因此,普通劳动者工资增加,只是表现为资本利润的降低,直至为0,企业才不使用劳动力,当然,我们就要用0利润率曲线与劳动力供给价格弹性曲线考察劳动力供求关系,如图二所示。
                 劳动力供给
                        N                   L            
                     E                     
                     F                             
                                       
                                    
                                           M
                                                     劳动力价格
                            B  A  
                       图二   普通劳动力供给运动规律
图二中,曲线M为劳动力需求曲线——0利润率曲线,曲线L为劳动力供给曲线,曲线N为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曲线,由于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即使劳动力价格极低的情况下,如为B时,劳动力供给仍大于需求,即劳动力供求始终不能达到平衡状态,存在劳动者失业,而劳动者工资完全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各个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就是劳动力价格是生产关系的产物的反映。
不过,对于许多工种,资本家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劳动力价格上升对利润的影响,劳动者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工种的工作进行劳动力转移,然而,资本转移是被动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动,主要是由于劳动者选择不同工种工作,此时,我们就要用一般利润率曲线或平均利润率曲线与劳动力供给曲线来考察劳动力供求关系,如图三所示。
劳动力数量
                                  L1
                     P                  L
                                          
                    O                    
                    Q                          
                                             N  
                                           M          劳动力价格
                                  A B
                     图三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图三中,曲线N为劳动力需求曲线——一般利润率网线,曲线L为劳动力供给曲线,即劳动力价值量为B。从图上可以看出:劳动力需求极限为P,而劳动力供给可以无限变动,当劳动力供给为Q时,劳动力供求达到均衡。
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工资由资本家决定,所有资本家都会千方百计降低劳动者工资,从而我们又可用平均利润率曲线来考察。图三中,曲线M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平均利润率曲线,在平均利润率下,劳动力供给也为Q,此时的劳动者工资A,就为平均工资,曲线L1就为平均利润率规律下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即平均工资曲线L1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不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平均利润率规律,仅仅是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不是现实的商品生产与交换,事实上,许多企业资本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商品生产与交换仍在进行,因而,现实中劳动力需求往往高于Q,但这是暂时的。理论上,随着这些企业一些生产工具的陈旧,维护费用会增加,边际生产成本就增加,也就会逐渐报废,劳动力需求也就会逐渐下降。
而当劳动力垄断时,劳动力供给始终低于需求,此时,我们就用劳动力垄断供给曲线与一般利润率曲线或平均利润率曲线考察劳动力供求平衡,如图四所示。
                劳动力供给
                                                           
                    B                       
                    D                          L   
                                       
                                    
                                               M
                                                     劳动力价格
                             A    C
                        图一    劳动力供给曲线
图四中,曲线L为劳动力垄断供给曲线,劳动力价值量为A,劳动力最大供给为D,曲线M为一般利润率曲线或平均利润率曲线,劳动力最高需求为B,当然,当劳动力价格为C时,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得到平衡。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会经常被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而打断。劳动力供给的变化,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产生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新的平衡。市场经济的运动,就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不断打断与建立的过程。
我们前面考察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建立在劳动力需求规律不变的条件下的,当劳动力需求规律发生改变时,劳动力供给也会改变,从而在新的劳动力价格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也会经常被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打断,如图四所示。
劳动力数量
                                     L
                                             
                                 
                                         
                    N                          M
                                            M1
                                  A       B           劳动力价格
                   图四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在图三中,当某工种劳动力需求规律曲线为M1时,劳动力供给N决定的劳动力价格是A,此时,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状态;当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规律曲线为M时,劳动力供给N决定的劳动力价格是B,此时,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使用道具

50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10-10 08:48: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六十五章     工种
      
          第一节    各工种的工资既是生产关系又是市场的产物

市场上不同工种的工资可能是不同的,不同工种等级的工资是不同的,同一工种不同企业的工资也可能是不同的,那么,各工种工资是如何决定的?市场上各工种的工资是如何运动的?劳动者工资既是生产关系又是市场的产物,同样,各工种的工资既是生产关系又是市场的产物。
首先,各工种的工资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各工种等级的工资是生产关系的产物,而表现就是各工种的劳动力价值量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劳动力价值量是生产关系的产物,是劳动者分配消费资料的结果,同样,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力价值量是生产关系的产物,是分配消费资料的结果,而市场上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工资就是由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力价值量决定的,当然,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工资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市场上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工资就是由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力价值量决定的,但市场上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工资往往又偏离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力价值量,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当某工种劳动力供给高于需求时,工资就低于劳动力价值量,这一工种劳动力供给就降低,工资就上升,直到劳动力价值量,理论上劳动力供求均衡;当某工种劳动力供给低于需求时,工资就高于劳动力价值量,这一工种劳动力供给就增加,工资就下降,直到劳动力价值量,理论上劳动力供求均衡。因此,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工资又是市场的产物。





          第二节     生产力决定各工种的工资

我们已经明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劳动者的劳动力决定了劳动者工资,当然,各工种的劳动力决定了各工种的劳动者工资,工种等级的劳动力也决定了工种等级劳动者工资,而表现就是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力价值量由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者的生产力或劳动力决定。
市场上,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是千差万别的,并且长期存在,而市场上劳动力是存在竞争的,那么,市场竞争为什么不会引起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基本相同呢?这就是由于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者的生产力或劳动力不同。而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培养,是需要一定时间与金钱的,并且,由于各个劳动者的特长或能力不同,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培养所需要的时间与金钱,可能大大不同,也就引起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千差万别了。
当然,现实经济生活中,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力价值量并不是完全由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者的劳动力决定,各工种或或工种等级的劳动力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也决定了劳动力价值量或工资。
市场上,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力,是难以比较的,各工种或工种等级的劳动者工资不同,除了由于各工种或工种等级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培养所需时间与金钱不同外,各工种或或工种等级的劳动力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也决定了劳动力价值量或工资。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较小的工种,劳动力价值量就较小,如普通劳动者工资就较低;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较大的工种,劳动力价值量就较大,如科技人员工资就较高,此时,高工资就会促进科技人员数量与质量的增加,也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节  普通劳动者工资运动规律

现代社会,分工已经非常广泛,当然,现代劳动力市场中,各工种劳动力供给情况,市场中是有所不同的,工资运动规律就不同,因此,考察劳动者工资运动规律,我们需要根据工种来进行,而普通劳动者就是一个特殊的工种,我们首先就考察普通劳动者的工资运动规律。
普通劳动者劳动力,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资料生产严重缺乏,劳动力始终处于供给高于需求的状态,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普通劳动者的工资运动规律。由于普通劳动力供给始终高于需求,而普通劳动者不能选择其它工种工作,又必须出卖劳动力,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就几乎为0,如图一所示。
这里,普通商品价格由商品生产者决定,劳动者工资则由商品需求者决定。这样,普通商品价格的需求弹性由商品生产者即资本家利用;而劳动力价格的供给弹性则由商品需求者即资本家利用。
图一中,曲线L为劳动力供给曲线,曲线M为劳动力需求曲线(0利润率曲线),曲线N则为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曲线,此时,劳动力价值量为A,劳动力最大供给为E,劳动力最大需求为F。当劳动者工资等于劳动力价值量为A时,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资本家肯定会降低劳动者工资。当然,由于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几乎为0,资本家肯定会尽量降低劳动者工资。不过,当劳动者工资为B时,低于劳动力价值量,但劳动力供给仍为E,大于需求,但资本家不再降低劳动者工资,这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因此,劳动者工资既是市场的产物,又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劳动力供给
                        N                   L            
                     E                     
                     F                             
                                       
                                    
                                           M
                                                     劳动力价格
                            B  A  C
               图一     普通劳动力工资运动规律
当然,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各个厂家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不同,普通劳动者工资就存在不同,工资B可以认为是一种平均工资。
同时,假设当劳动力价值量为A劳动者工资为B时,商品生产能正常进行。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价值量会增加,如增加到C,此时,劳动者工资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不会增加。如劳动者工资不增加,仍为B,此时,就有大量消费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就有可能不能消费,经济危机就产生了,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是这样。
当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普通劳动力需求会逐渐增加,普通劳动者供给也就可能产生缺乏,此时,劳动者就存在就业企业的自由选择,也就对劳动者工资运动产生影响,我们也就用自由竞争工种工资运动规律一样考察了。






第四节    自由竞争工种工资运动规律

劳动力是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要素,劳动者工资——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现实的权力,而劳动力价值量则是劳动者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般权力,从而劳动力价值量是社会一般生产关系的内容,而劳动力价格则是社会特殊生产关系的内容,当然,劳动力价值量决定了劳动力价格的运动。
我们已经知道,商品价值量决定了商品价格或商品交换价值量的运动,当商品价格高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生产就增加,商品价格就下降,直至商品价值量水平;当商品价格低于商品价值量时,商品生产就降低,商品价格就升高,直至商品价值量水平。
同样,劳动力价值量也决定了劳动力价格——工资的运动规律,不过,商品价值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而劳动力价值量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即是人们分配社会产品的关系的内容。同时,劳动力商品与其它商品不同,其它商品的供给与商品生产有关,从而商品价格的运动通过商品供给——商品生产的变化来实现。然而,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劳动力——劳动者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有部分劳动者的素质需要一定的培养,并且产生一定的培养成本,不过不仅这培养成本体现在劳动力价值量中,并且素质培养一经产生,就永远存在,不象其它商品一样要被消费掉,需要再生产,因此,在考察劳动力价格的运动时,我们往往排除劳动者素质对劳动力价格运动的影响,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只是延长了劳动力价格运动的时间,也正是劳动者素质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产生了劳动力的不完全竞争,因此,劳动力的自由竞争是相对的。
既然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劳动者——劳动力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劳动力价格的运动通过劳动力运动来实现。当某一行业或某一工种的劳动力价格低于劳动力价值量时,劳动力就从这一行业或这一工种转移出去,从事其它工作,劳动力价格就升高,直到劳动力价值量水平;当某一行业或某一工种的劳动力价格高于劳动力价值量时,劳动力就向这一行业或这一工种转移,劳动力价格就下降,直至劳动力价值量水平。
不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劳动者工资往往低于劳动力价值量,从而,资本利润率往往高于一般利润率,如图一所示。
劳动力供给
                L1 L

                    E         O
          F     P  
                  C  M N
                     
                                                     劳动力价格
                  A  B
          图一  自由竞争工种劳动力供求平衡
图一中,曲线L为劳动力供给曲线,即劳动力价值量为B,曲线N为一般利润率曲线,曲线M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平均利润率曲线)。当劳动者工资为B时,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一般利润率曲线的劳动力供求平衡点为O,劳动力需求为E,而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平均利润率曲线的供求平衡点为C,劳动力需求为F,即当资本利润率为平均利润率时,劳动力需求较低。
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有资本家都会降低劳动者工资,如劳动者工资为A(平均工资),此时,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平均利润率曲线的供求平衡点为P,劳动力需求为E,与资本利润率为一般利润率而而劳动者工资为B时的劳动力需求持平。正因此,我们往往用平均利润率曲线为劳动力需求曲线,而劳动者平均工资曲线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不过,劳动力价格毕竟是生产关系的内容,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了劳动力价格不会低于劳动力价值量很多,与劳动力价值量相近,只有当劳动力供给低于需求时,劳动力价格才会高于劳动力价值量很多,因而,对于劳动力价格的运动,我们主要考察劳动力供给低于需求时工资的运动规律,这是劳动力价格运动的特殊性,与普通商品价格决定不同。
同时,在现实中,资本家确实把部分资本利润用于个人消费,但也存在大量劳动者工资用于存款,即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因此,现实中劳动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量的关系如何,要根据市场情况确定。




             第五节     劳动力不完全竞争工资运动规律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劳动者工资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工种之间的工资可能不同,同一工种不同企业的工资可能不同,同一工种不同时期的工资也可能不同。因此,劳动力不完全竞争,存在工种之间的不完全竞争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不完全竞争。不同工种之间的工资可能不同,可能是劳动力价值量不同的结果;同一工种不同企业的工资可能不同,是劳动者个人之间的不完全竞争的结果;同一工种不同时期的工资也可能不同,既可能是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结果,也可能是工种之间的不完全竞争的结果。
这里,工种之间的不完全竞争,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与市场运动的结果,劳动力不完全竞争工资运动规律,就是针对工种之间的不完全竞争。而同一工种不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不完全竞争,是企业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特殊生产关系的结果,尽管在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与市场运动范围内,但由于工资千差万别,我们不考察,只用平均工资来代表同一工种的劳动力价格。
有些工种的劳动力供给,既可能高于需求,也可能低于需求,如果劳动力存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力供给就存在一定的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我们就用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考察劳动者工资的运动规律。而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已经绝对过剩,即使普通劳动力供给也可能高于需求,也可能低于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我们也就用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考察普通劳动者工资的运动规律。
与普通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一样,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生产是处于自由竞争状态,劳动力供给也是处于自由竞争状态,因此,我们在考察这些工种的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曲线时,就要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开始的,此时,劳动力供给可以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一所示。
                 劳动力供给
                                      L               
                    P                   M1   
                    Q                      M      
                    O                          N1
                    R                          N
                    S                           N2
                                            N3         劳动力价格
                                B D A   E  C
                        图一  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曲线
这里,我们首先要指出,劳动力供给曲线存在劳动力价值量曲线与一般平均工资曲线之分,劳动力需求曲线存在一般利润率曲线与平均利润率曲线之分,当然,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曲线就不同。不过,考察方法是同一的,结果也是一致的,本章节只考察劳动力价值量曲线与一般利润率曲线的供求关系。
图一中,曲线L为劳动力供给曲线即劳动力价值量曲线,曲线N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即一般利润率曲线,劳动力供求平衡时劳动力供给为O,当然,曲线M就为劳动力供给的价格弹性曲线。当劳动力需求增加,曲线N1为劳动力需求曲线时,在劳动力供给为O时,劳动者工资就为C,大于劳动力价值量A,劳动力供给就增加。但是,当工资增加到E,劳动力供给就较长时间不再增加,尽管此时工资大于劳动力价值量,这是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结果。
当劳动力需求降低,曲线N2为劳动力需求曲线时,在劳动力供给为O时,劳动者工资就为B,小于劳动力价值量A,劳动力供给就降低。但是,当工资降低到D,劳动力供给就较长时间不再降低,尽管此时工资小于劳动力价值量,这是劳动力不完全竞争的结果。
当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者工资可能会增加到C,但当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时,劳动者工资不会下降到B,而是下降到D甚至不下降,从而直接表现为一些企业利润下降甚至破产,这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同时,这里,我们就要用0利润率曲线来考察劳动力需求了。而这里,劳动者工资不下降或略下降,是确保经济萧条或经济危机不进展的重要原因。
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供给的形成,与不完全竞争的商品——消费资料供给的形成,是存在区别的。对于商品供给而言,由于商品的价格在市场中是统一的,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表现为在某一商品价格下,商品生产者不参与竞争,因此,商品供给就是某一商品价格下的供给。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不同企业,同一工种劳动力价格可能是不同的,即劳动者工资是不统一的,这样,我们考察劳动力商品的不完全竞争,劳动者工资,仅仅是平均工资,劳动力供给则是各工资下供给的总和。








      第六节    垄断工种工资运动规律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还表现为劳动力供给的复杂性。有的劳动力供给是自由竞争的,如许多工种的初级之间就处于自由竞争状态;有的劳动力供给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一些工种的中级之间就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有的劳动力供给客观存在不能改变,如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有的劳动力供给则处于垄断状态,如高级管理人员。当然,劳动力供给状态不同,工资运动规律就不同,本章节就考察劳动力供给垄断时工资运动规律。
普通商品生产垄断时,我们只能根据利润最大化与商品需求规律来把握商品价格运动规律,同样,劳动力供给垄断时,我们只能根据劳动力供给自然规律与劳动力需求规律来把握工资运动规律。
劳动者可以通过素质培养逐渐提高自己的工种等级,但一般来说,大部分劳动者只能把自己的工种等级提高到中等等级,只有少数劳动者能够获得高等等级,从而,高等等级工种的劳动者,具有垄断的性质,当然他们的工资就由劳动力商品市场需求或商品市场需求决定。正因为如此,劳动者之间的自由竞争,我们考察的是低级等级工种劳动者之间的竞争,我们用劳动力价值量或平均工资,只是把握低级等级工种劳动者的工资运动情况。
这里,垄断劳动力的劳动力价值量是多少?这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只能根据劳动力市场来确定。一般来说,不赢利单位的高级等级工种劳动者工资,相当于垄断劳动力价值量,如ZF部门高级官员就是高级企业管理人员的劳动力价值量。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垄断劳动力价格的运动?前面我们已经考察了垄断劳动力供给规律与需求规律,我们也就根据垄断劳动力供求平衡,来考察垄断劳动力价格的运动,如图一所示。
劳动力供给


                     
                     O
                         N
                      M
                                                     劳动力价格
                  A    B
            图一  垄断工种劳动力供求平衡
图一中,曲线M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即劳动力价值量为A,曲线N为垄断工种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求平衡点O对应的劳动力价格B,就是垄断劳动力价格,因此,垄断劳动力价格是高于劳动力价值量的。
这里,垄断劳动力的劳动者,为什么能获得高工资?这是由于垄断劳动力能给资本带来高额垄断利润,从而,垄断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价值量之差,正是资本利润的一部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