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1795 1

[张建平] 盯着养老金不如盯着准备金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409 点
帖子
12241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上周五股市暴跌,令无数股民血本无归。不过原本就是纸上富贵,化为泡影也只是数字游戏,但很多人还是无法淡定面对直至痛心疾首。
    有人出来安抚了。一是叫了很多年的养老金入市之声再次想起,这是口头安抚,安抚者自己说了也不算;二是央行降息降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立马兑现了。于是乎众股评大师纷纷预测周一反弹甚至报复性反弹可期可盼。
但是现实如此骨感,今日(2015-6-29)股市江河再下,上证低开低走,最低探至3875.05,尾盘稍见回升,以3.34%的跌幅收于4053.03。
  不过,此帖不是市场分析也非股评,而是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一下题目当中所提到的问题——一个或许不曾被人注意到的问题:为何准备金不担忧贬值。
  经济学或金融学上那个“货币创造”的乘数理论可谓众所周知,不过众人有所不知的是,这个理论实在是一个荒谬透顶的无聊之聊,所谓的货币创造是以牺牲货币的流动性为前提和代价的,牺牲多少流动性,就有多少存款创造出来,一但要求货币的流动性,则存款创造就停止。也就是说,“货币创造”出来的都是不具备流动性的死钱,而死钱即便是再多,也毫无用处,否则也不会称之为“死钱”了。而一旦是要恢复百分百的流动性,则其量还是所谓的高能货币的量。
  之所以说到银行准备金的贬值,是因为养老金的贬值问题被人频频拿出来说事儿。养老金嘛,顾名思义是用来养老的,而养老是一件“保平安求稳妥”的事情,不是搞投资求收益的思路。现在有人盯着四平八稳放着的养老金,用投资的思维看待它,完全把“高收益高风险”的规律抛在一边,完全偏离了养老的求稳妥保平安思路。如果不求稳妥,活到老投资到老收益到老就是了,何必弄个“养老金”出来?
  显而易见,以投资的思维把眼睛盯着养老金的人,他盯着的养老金一定不是属于他个人的养老金,而一定是别人的养老金!这些人整天到晚都把眼光盯着别人的腰包,绞尽脑汁为他人思量。其实在这个金钱世界上不乏投资大师,由于他们神一般的投资而富甲天下,这些为他人的养老金而忧虑的人不妨去看一看这些投资大师手头有没有足以随时用于生活的钱可以支配,如果有,就规劝他们拿出来投资不要留在那里浪费钱生钱的功能了。如果他们接受了这个建议,再来规劝一般民众把养老金拿出来投资吧。
  当股市火爆的时候,的确有人把“棺材板钱”拿出来炒股,但是有此胆量的人是人中极品,不是一般的民众,不能把一般民众的养命钱和这种人的棺材板钱同日而语。不过,即便拿棺材板钱出来炒股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最后还是要从盆钵当中取出棺材板钱放起来的。那种把棺材板钱拿出来炒股从此不再考虑棺材板钱而直至死在股市上的人怕是绝无仅有。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有这种人,人家也是在拿自己的棺材板钱玩投资,而所谓养老金入市是拿别人的钱去冒险。
  养老金不是顾名思义的“金”,而只是养命钱,如果养老金真正是以“黄金”的形式存在那里,也就无所谓增值贬值了。“金”和“钱”原本是一体的,但现在是各自为战的,而和金脱钩的钱,由于缺乏价值基础,实际上是养不了命的。金和钱分离的这种货币体制,注定了养老金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养老的,这不是中国特色,全球同此凉热,所谓养老金缺口是世界性问题,解决之道可能只有各国央行操办之下的一场庞氏游戏。
*********
  央行规定一个存款准备金率,目标就是防止商业银行在相互之间玩存款游戏。如果准备金为零,成立两家银行就可以把货币创造玩到无穷大的水平了,即使只有一分钱的所谓“高能货币”,存款准备金率为零时也能创造出无穷多的“存款”出来。如果存款准备金不是零但足够低,一分钱同样可以变成银行账目上一个天文数字的存款。但这种游戏即便是银行家自己也会觉得荒谬无聊,玩将起来也会不好意思到脸红,会担心旁观的民众把自己当作弱智和疯子对待。但是,有一个不知道多大才合适的存款准备金率放在那里,货币创造的荒谬性一般民众就难以识破,整个货币体系才能被玩转起来。
  货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和投资,而不是为了储蓄。如果银行可以玩具有无限量的货币创造,似乎银行就会霸占货币用于这种游戏而不会把货币投放于实际经济体系当中。准备金是从存款当中扣除的部分,目的是防止银行搞无限的存款创造,而能够把钱用到消费和投资方面。
  然而,或许发明银行准备金制度的人的担忧是多余的。无穷大的货币创造,这是纯粹数学理论上的,实际上的创造量是受限于银行职员办理存款的手续的速度,即便是用超级电脑来办理,即便是敲过回车键之后瞬时到账,也还受限于银行职员使用电脑敲击键盘的速度,在八个小时之内也是有限次的而不是无限次的。所以,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多余的,央行放出一个信用额度给商业银行,让它纵情地玩行间互存,也得不出一个无穷大的货币创造。比如,办理一笔存款手续前前后后需要5分钟,那么一天八小时之内,这笔钱在无存款准备金扣除的情况下,最多也是“被存款”96次,一亿元的基础存款也只能得到96亿元的所谓的“货币创造”,如果这个游戏是在两个银行之间进行,每家银行就是48亿元的“存款”。
  另一方面,银行在得到这个48亿存款的同时,还背上了为对方48亿存款支付利息的责任,还要面对对方随时支取48张存单当中的任何一张的情况,随便哪一张被支取,整个游戏就会瞬间崩盘,留在破碎的盘底的,还是只有原来的一亿元。商业银行非常清楚存款创造游戏的无聊性,所以,如果不是央行考核其存款量,对此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数字游戏也不会有什么兴趣的。
商业银行巴不得能够把储户的存款全部用于放贷,享受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带来的超导流动性的快感。凯恩斯就认为,最好的货币状态是“投资i=储蓄s”,即著名的凯恩斯恒等式。银行这种行为冲动的根本动因,是存贷之间的利差,如果没有存贷利差,银行也就不会对吸储有兴趣了,同样不会对来自其它同业者的存款感兴趣。而银行间的存款创造,就是一个无利差的存贷往复,不仅带不来真正的利润,还要贴上实实在在的办理手续的人力物力。
  央行收取的准备金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死钱”,央行正是通过让一部分货币丧失流动性变成死钱,希望籍此来调节整个货币体系的流动性。而这和发行货币是为了利用货币的流动性支持消费和投资的初衷是相悖的,是标标准准的南辕北辙,即央行本来是不愿意看到发行的货币变成银行间账上死钱的,却采用了用法律手段收取死钱的方法。这就好像说杀人是为了让人活下去,或者说是为了让你活下去我先杀了你一样不合情理。
*******
  如果有人用投资的眼光或借口紧盯着养老金,还不如把目光转移到央行收取的准备金上。克强经济学不是要求“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吗?先把银行准备金这个巨额的死钱盘活,再打养老金主意也不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养老金 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 银行准备金 养老金 准备金 货币理论

沙发
嚴亮 发表于 2015-6-30 12:55: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说的很好,受教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