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dragon1458
12659 56

【原创】许光伟: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推广有奖]

  • 1关注
  • 29粉丝

院士

1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5091 个
通用积分
325.4108
学术水平
639 点
热心指数
592 点
信用等级
532 点
经验
49104 点
帖子
4721
精华
4
在线时间
7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7
最后登录
2021-3-17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0:36:1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标签论坛首发帖

版主寄语为读者提供了“如何读写用《资本论》”方面的有价值观点,并分享和系统介绍了自己的宝贵的写作经验,文献珍贵而资源稀缺。

[编者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下中国研究结合起来,确实获得有机化的中国生长力量,为中国经济学创建提供宝贵智力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发掘中华经典,并和世界经典的发掘同步、联动,寻求最高智慧,实属有益之举。我们认为,这是文章提出“国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主张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许光伟,当下一位写作风格特立独行的历史经济工作者、研究者



以下是文章主题和正文:


《道德经》和《资本论》具有结构的“巧合”:道和德规定的相互推动和彼此间的有机交融。《资本论》在成书结构上分成四个层次:历史发生学(道,历史生产→再生产过程);系统发生学(德,再生产→流通过程);现象发生学(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生活过程);认识发生学(道和德的认识形式,生活→认识过程)。这其实是逻辑发展的必然,摹写的是“以历史生产为基础的时间过程”、“以社会再生产为基础的空间过程”、“以流通为基础的现象过程”和“以经济生活批判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辩证法的“四肢结构”完成了对社会历史有机体的整体刻画,书写了一部商品经济形态的“整史”。历史的理论概念、批判=发展的方法论概念得以发掘出来;进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据亦可以从中得到锁定。整体看,这是“保卫”的学术价值、工作意义和建设路径。


保卫立体图.jpg


——其他类别


书 评(在线阅读)

《政治经济学报》2015年第4卷   P214-230

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许光伟】

xuwhy_01.pdf (257.63 KB) xuwhy_02.pdf (162.13 KB) xuwhy_03.pdf (172.03 KB) xuwhy_04.pdf (171.73 KB) xuwhy_05.pdf (157.27 KB) xuwhy_06.pdf (172 KB) xuwhy_07.pdf (172.34 KB) xuwhy_08.pdf (181.26 KB) xuwhy_09.pdf (161.55 KB) xuwhy_10.pdf (172.34 KB) xuwhy_11.pdf (162.21 KB) xuwhy_12.pdf (157.44 KB) xuwhy_13.pdf (157.42 KB) xuwhy_14.pdf (159.68 KB) xuwhy_15.pdf (171.15 KB) xuwhy_16.pdf (157.17 KB) xuwhy_17.pdf (192.13 KB) xuwhy_18.pdf (164.52 KB)

xuwhy_19.pdf (156.43 KB)


注:本文是作者首发于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论坛经管之家论坛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如何写 资本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大经济论坛 pinggu 在线阅读 资本论 如何

回帖推荐

pzh_hzp 发表于20楼  查看完整内容

为何写:动机;如何写:+正能量

2行者8805 发表于50楼  查看完整内容

支持,精彩,谢谢许老师

人民动力 发表于22楼  查看完整内容

保卫资本论,难得的正能量。好象未解决实际问题,但在目前气氛条件下,这样做不简单,把一本书都贴出来了。看了一小部分。

乖乖大熊熊 发表于21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竹毛竹毛竹 发表于45楼  查看完整内容

好贴别沉,出来支持!

15867260527 发表于42楼  查看完整内容

知识体系完备,谢谢许老师分享!!!

xuguw 发表于41楼  查看完整内容

《保卫资本论》的后记_百度知道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93542841081110668.html

xuguw 发表于35楼  查看完整内容

政治经济学报: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dragon1458 发表于31楼  查看完整内容

文章的电子版PDF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805282-1-1.html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zl89 + 40 精彩帖子
xuguw + 60 + 60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6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0:38:1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许光伟_互动百科  http://www.baike.com/wiki/%25E8%25AE%25B8%25E5%2585%2589%25E4%25BC%259F



《保卫资本论》精品电子版(正文可粘贴复制)

。。。





《保卫资本论》更正错误版.pdf (40.38 MB)

其它错误,参照老版本200M的改!!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rar_微盘下载  http://vdisk.weibo.com/s/A26HtJ8Z13_8d?sudaref=www.baidu.com






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许光伟

。。。
政治经济学报: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道德经》和《资本论》具有结构的“巧合”:道和德规定的相互推动和彼此间的有机交融。《资本论》在成书结构上分成四个层次:历史发生学(道,历史生产→再生产过程);系统发生学(德,再生产→流通过程);现象发生学(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生活过程);认识发生学(道和德的认识形式,生活→认识过程)。这其实是逻辑发展的必然,摹写的是“以历史生产为基础的时间过程”、“以社会再生产为基础的空间过程”、“以流通为基础的现象过程”和“以经济生活批判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辩证法的“四肢结构”完成了对社会历史有机体的整体刻画,书写了一部商品经济形态的“整史”。历史的理论概念、批判=发展的方法论概念得以发掘出来;进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据亦可以从中得到锁定。整体看,这是“保卫”的学术价值、工作意义和建设路径。


关键词 《资本论》 保卫 历史 中国 理论 方法论 批判 建设






  题 记 目前,和《资本论》有关的研究不外乎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原典解读,如卫兴华教授2014年推出的《资本论简说》和《资本论精选讲解》;第二类是“新解”《资本论》,或所谓的“新资本论”;第三类是批判与解读、理论整合与建设相结合,以此寻求中国原创思维和多路向发展的方法论性质论著。毫无疑问,拙著属于最后一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资本论》研究方兴未艾,渐渐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2013年后,伴随着《21世纪资本论》、《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重读<资本论>》和《资本论的哲学》等一大批国外译著的涌入,热潮更加迭起。下面阐说的《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保卫》)的创作宗旨、逻辑路径、理念和所运用的特别“方法”,构成一篇严格意义的跋文。对我个人而言,又可称之为该著迟到的“后记”。


  就创作背景看,该书的出炉取决于以下研究事实:中国人如何恰当地对待与运用好来自“西方”的经典著作,既为我所用,又体用结合,相得益彰;老实说,这是




第214页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0:53: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个棘手的问题,亦是高度突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时代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研究填补了同类作品的空白:从批判转向建设,从逻辑转向历史,又通过贯通中国历史,达成对马克思之后的世界历史的新理解。这种统一历史之研究进路创造性地规定了“历史科学”。其以极高的智慧统一了人类生产的“历史”和“逻辑”,清晰地说明了经济学的方法论,大大拓展了既有《资本论》研究的领域,使之获得向新时代生长的“国学马克思主义”视野,并切实获取了“重读”“重写”互构意义的理解和运动张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作品与学说发表有著名的评议,写在《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等主要作品中。从简处入手,本书的工作是从上述两本书中各取出“保卫”和“《资本论》”而得以命名,即取保卫之政治与学术立场,而批判纯文本路径解读的解释学方法论。经济学的源头是《道德经》。《道德经》有言:“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讲述“道”“德”两个基本范畴的关系。《道德经》研究的两个基本范畴[1]是经济形态社会理论的总纲,也总览了《资本论》的逻辑和方法。即简明地说,《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历史作为大舞台和布景整体把握“资本之道”,《资本的流通过程》以社会作为大舞台和布景整体把握“资本之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则把两者叠合起来,审查和批判性地观察资本主义生活过程(其是一个时空结合体),亦即揭示历史与现实之“现象发生学”。这是坚持以“事的科学”审查《资本论》逻辑取得的认识成果。


  原所提交之论文,结构包括五个部分,期待一个系统的介绍路径,以尽可能确保读者鸟瞰《保卫》的全局思想。即第一部分:从“独钓寒江雪”到“长之育之,亭之毒之”(题记);第二部分:《资本论》的艺术高度是社会主观批判逻辑体系——关于“商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历史辩证法;第三部分:发生学四义——辩证法的四肢结构;第四部分:蕴含建设的批判——三种社会要素模型;第五部分:昔景重约忆亚南——中国经济学之题录。囿于篇幅限制,此处重点介绍第三部分内容,余者略去。标题相应重设。


  君不见!2014年的皮凯蒂资本研究在中国引发的浪潮汹涌!这是《保卫》剑出鞘的年度环境。君不见!在西方,哈维对《资本论》的讲解,娓娓道来,对资本主义现实鞭辟入里,一时间,“呐喊声”和“欢呼声”起来了!又所谓: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这犹如鲁迅先生之指示: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


第215页



[1] 我们可以先用《大学》中的语言将其明确一下:所谓“道”,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谓“德”,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1:04:1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为求“评”求“论”之记。[1]



  一 引言


  《资本论》以“逻辑”求历史,在此基础上,辩证叙述事物发展规定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为“事的科学”。首篇阐述“价值规律”。第一卷第二至第七篇阐说“资本之道”,对资本主义进行历史鸟瞰;第二卷是说明资本主义工厂“不破产”的条件——它的存活条件和发展条件从而社会运动条件,阐明国民收入的根据和来源,这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和宏观基础,即“资本之德”;第三卷于经济生活层面,全面展开对资本的国民收入即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分配运动的分析,既说明了实体生产及其虚拟经济形式的发展关系——工厂、商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断衍生关系,也深层次地说明了“土地所有者”为资本家集团所“养活”的经济实质(资本主义消灭了地主阶级,却保留了“地主”),是为“资本主义生活过程”解析;第四卷是关于资本的道和德及其结合运动的“历史认识”。从《资本论》的诞生史看,它的体系是社会客观批判与社会主观批判的工作统一,由社会客观批判领衔,而又由社会主观批判具体地发动。


  研读《资本论》,我们看到马克思的认识起点是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批判。以此察之,“第一,《资本论》辩证法规定乃是起步和酿成于‘商品’中的;第二,马克思文本结构是开放的,就首章而言,所要完成的是‘商品本身’的大写规定剖解,在指向性上,其始终与历史发展同步,即坚持商品精神现象学批判(马克思暂名为‘拜物教批判’)工作进路;第三,商品辩证法是实践化的批判规定,是活的工作逻辑,旨在消除自足,坚持始终在生长运动现象中认识存在规定,把握存在的整体发展;第四,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化的形成历程,它从历史中发掘社会存在(规定),统一历史存在和社会存在;第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统一化研究对象和理论范畴用语,如生产方式(历史形成的社会生产)与劳动一般,以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社会再生产)与价值(形式),使理论分析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许光伟,2014)于《保卫》成书前完成和发表的论文中,我设定这样一个总的想法:在逻辑上,《资本论》商品章是成熟的研究范例,其解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构造,全面系统地探索了商品价值规律的发生奥秘。


  概言之,既然资本主义的客观起点是商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那么首要的一个任务即是,应该对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认识进行有效的工作揭批。资产阶


第216页



[1] 方便起见,文内凡涉及对《保卫》的引用,恕不具体注出页码。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1:25:0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实际上仅仅把商品视为“物”,内在的质被限定为“使用价值”,以此展开对价值形式的分析。这种纯物规定的分析不可避免地抑制住了对“事”的认识和把事的构造“物的知识化”。物的科学必须立即被制止。所以,讨论应当从“商品的两个因素”开始。商品作为“物”,无疑是第一个事实,但它是物质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合成体。进一步的追问是,这种特殊的物的存在如何可能?马克思关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的阐说,即构成“物的科学”向“事的科学”的转换。[1]劳动二重性主要在于说明“价值之母”规定:一种特殊的历史劳动和实践活动——商品生产劳动。因此和商品不同,劳动是“事”,不是“物”,商品生产劳动则锁定了商品的“物”和“事”的双重规定。



  二 《资本论》所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的“第一义”:历史发生学


  辩证法,中国工作用语即发生学。这是对生长过程的辩证描述。例如前述的“道”,即从发展方面对生长过程进行辩证描述。马克思在《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中,全面阐明了在生长规定方面的母子相互推动的“价值的发生学”,实际上就是阐明价值的生长规定,这是理解资本之道的历史基础。


  为简洁起见,我们在这里直接引用两大段落,以代替繁琐的论述。一段话是,“马克思自己曾经有些惋惜地说‘《资本论》应用的方法,不常为人理解’。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不久,人们对于《资本论》的方法,就有种种矛盾的解释。有人说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有人说是用批判的分析法,有人又说叙述的方法是辩证的。当马克思在第2版跋中清算了这样那样的说法,肯定地说他的方法是辩证方法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改良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又针对着他的辩证方法来进行曲解和攻击。”以及,“从上面的说明,我们似乎可以毫无疑义地肯定以下两个论点:①马克思自己和恩格斯都认定,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都是把辩证方法看作研究资本主义现实关系的‘现实方法’,或研究资本主义基本生产关系的基本方法。这



第217页



[1] 一般而言,“物的科学”和“事的科学”适用对象不同:前者适用于自然史即工艺学对象领域,后者适用于人类史即社会发展对象领域。中华体系原则上对二者予以严格区分(所谓物,仅仅讲“本末”,事同时讲“终始”)。但马克思运用黑格尔辩证法语言进行工作的结果,——其如果不严加声明,则容易使得这种区分模糊化。例如,马克思顺着黑格尔的思路,讲物的规定是“质和量统一”,讲事的规定是“内容和形式统一”,形成的劳动价值论框架被确认为“质、量、形式、规律”的层次。这似乎是“天然的”,对物对事没有区别,于是,“物的世界图景”和“事的历史图景”可能被不明事理的读者混淆起来。然而,这种发展是“物”和“事”的天然地统一吗?显然不是。一方面,商品是自然之物→事,另一方面,商品又是事→社会之物,可见,要从中探究:“事”是如何工作取出的呢?要之,如果把马克思=黑格尔,即,使物=事,那么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说我们并不区分事和物。在这种特殊语境下,劳动二重性就适时地起到了一种革命性的作用:对劳动二重发展进行的认识,促使认识工作发展为批判,使“物”提升为“事”。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1:37:3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疑是照应着整体或总的对象而提出的总的方法。②他们对于一切其他从属于总的方法或辩证方法的方法,则都只认定它们是分别在一定场合、一定范围,处理不同问题起着助手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列宁指示我们:‘应用分析的方法还是应用综合的方法,这决不是(如常常所说的)我们随心所欲的事,——这取决于那些必须认识的对象本身’。我想这个原则,适用于前面讲到的抽象分析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认识方法。”(王亚南,1962a)


  这是王亚南先生对于《资本论》“方法”的作答。这种对待马克思的“我的辩证方法”方式,亦可以说成是:“他完全吸取了黑格尔的方法,他的辩证方法以一种机智的综合把诸多元素混合在一起。”(麦克莱伦,2005:116)


  一般而言,方法是针对对象来讲的,逻辑则是针对研究对象来讲的。按照王亚南先生的认识构想,辩证法中有两个能动的要素:逻辑和方法,它们的性质不同,但在实践过程中是结合的。方法可称为“逻辑本体”,反过来,逻辑则指示“方法论”(方法的理论)。这种辩证的分开和结合完整地反映了研究对象的规定和逻辑,使由对象得来的“方法”和从中升腾出来的“逻辑(认识)”实践地结合起来。简括地讲,辩证逻辑和辩证方法原是内容和形式的工作统一关系,这样就把辩证法实践态了,一句话,逻辑和方法——我们这里用一个统一的词:发生学——构成“辩证法这个身体”的躯干的四肢结构。身体的头和灵魂部位的内容自然是历史实践活动本身。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生成自己逻辑的认识和手段中介不过就是方法本身。这个方法通过对逻辑的统驭,使自身结合为一种历史的学科规定,并且成就为一定工作形态的学科方法论。


  唯物主义发生学就是这样的学科方法论。具体到社会科学领域,即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隶属于这个工作规定。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学科方法论和工作逻辑的“第一义”,学科名称即历史发生学——把“道”看作切合事物发展本质的时间规定或时间过程。这种辩证法思维要求从生成运动观上整体看待研究对象的构筑要素,从而是把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结合在生产方式的规定当中,观看它们的结合运动、发生逻辑与发展史。简括地讲,《资本的生产过程》其实就是考察“资本之道”:生产方式的历史发生——由交换关系的发生始、以生产关系的发生为结束(剩余价值生产),以及生产方式的历史生长(资本积累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整体”进行的集中考察与解剖。[1]这样才能够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就必须全面考察“资本生产史”——前史、正在发


第218页



[1] 关于这一点,《保卫》援引了马克思自己的表述,“第一卷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部分。”以及恩格斯的表述,“这第一册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整体,并且20年来一直被当作一部独立的著作。”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1:47:4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生史和积累运动史,把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将要发生的运动,都纳入了历史发展的范畴,因为,其统一了资本运动史上的规定,统一了资本的“内容”和“形式”。



  三 《资本论》所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的“第二义”:系统发生学


  如果我们把“W = c + v + m”视为生产关系,《资本的生产过程》则是关于这个公式“如何来”的系统性研究。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和“死”,已经写就这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历史特质,以后的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运行是实现该特质,交换关系的资本主义运行则在于具体化该特质。我们从而能够看到:马克思从“历史转化”和“社会系统”两个层面来整体把握与刻画资本运动(规定),而且在对总资本和总商品资本的考察中,伴随着“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运动的实存。也就是说,资本发生学的逻辑裂变是“历史和系统的发生学”:一者考察生长过程的发展的本质,一者考察生长过程的运动的本质,——对应于前者,后者实际上是切合事物发展本质的空间规定或空间(扩张)过程。[1]


  承上所述,学科方法论的第二义应该就是系统发生学,由《资本的流通过程》补充说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总商品形成(机理)”。具体来看,这一卷是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公式的“生产关系为什么”的研究:在事下洞悉物的规定。在考察中,资本委实是具有“工具理性”的社会公众人物;通过对资本的“个体选择”行动和“阶级选择”行动两方面的综合考察,联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理性的世界和交往关系理性的世界。这是建立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进行宏微观剖解”理解行动的分析基础。


  严格意义的系统发生学考察系统构成的结构和结构的运动形式。由于马克思把这个考察同时嵌入历史发生学中,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结构得以运动化和历史化,产生“运动”生“结构”的阐述效果。此为“循环史”(《保卫》称之为“运动史I”)和“周转史”(《保卫》称之为“运动史II”)。历史发生学和系统发生学本质上依然是合一的。现在,我们按照王亚南(1962b)的提示,把概括了这两卷内容统一的马克思的话摘录在这里:“在本书第一册,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作为孤立过程,又作为



第219页



[1] 我们回忆一下《<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首章的工作逻辑:马克思坚持从对象出发,从对象——即物的存在进行批判的规定出发,确立对象的历史结构,进而认识把握住研究对象的历史结构。在这里,所谓的历史,所谓的系统,皆是一种生长运动,即从“对象的历史”进到“研究对象的历史”,以及从“对象的结构”进到“研究对象的结构”。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1:54:5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资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形式变换和物质变换被假定为前提,而没有进一步加以论述。我们假定,一方面,资本家按照产品的价值出售产品;另一方面,他在流通领域找到使过程重新开始或连续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生产资料。我们在那里需要考察的流通领域中的唯一行为,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的劳动力的买和卖。在本册的第一篇,我们考察了资本在它的循环中所采取的不同的形式和这个循环本身的各种形式。除了第一册所考察的劳动时间,现在又加上了流通时间。在第二篇,循环是作为周期的循环,也就是作为周转来考察的……但是在第一篇和第二篇,我们考察的,始终只是单个资本,只是社会资本中一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现在,我们就要考察作为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过程的总体就是再生产过程的形式),也就是考察这个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马克思,2004b:391-392)


  因此,第二卷必须以第一卷的阐述为前提,作为其必然的延续。关于社会生产的考察遂为“再生产过程”的考察所接续,从中发掘运动矛盾条件。这些条件在外表上相应表现为连续不断的经济波动和结构调整。



  四 《资本论》所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的“第三义”:现象发生学


  生产→再生产→流通→生活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运动链条,旨在把握整体的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它的内容和形式。由生产-再生产过程之推动力量转化生成的“流通→生活过程”,亦在于揭示总商品条件下的社会分配规律:生产各自进行,分配由社会过程来统一。资本交往的共识达成如下之定义:“如果参与行动者的行动计划不是按照自我中心的成就计算,而是按照理解的活动而合作化的……就把这种行动称为交往行动。在交往行动中,参与者不是首先以自己的成就为方向;他们是在一定条件下遵循他们个人的目的,就是说,他们能够在共同状况规定的基础上,相互决定他们的计划行动。因此,状况规定的协议是为了交往行动要求解释成就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哈贝马斯,1994:362)“道和德”的内容与形式,即本质规定方面的时空结合,在于奠定了对生活过程进行完整的现象描述的基础。建基于此,《资本论》在对“道和德的生活形式”的解剖上,运用的逻辑和方法是“现象发生学”。通过对社会分配关系的质、量、形式诸规定的内在结构的深刻性把握,生活规律从中展示出来。据此而论,第三卷是关于资本主义公式的“交换关系是什么”的研究。


  为进一步查明马克思的这种工作意图,我们不妨在这里再回忆一下《资本论》首篇逻辑:物对事、自然物对社会物的转换,事的发展,以及事的发展下的社会物(规定)。


第220页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2:02:4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可见,首章逻辑是对首篇工作逻辑的还原。它确立了母子发生结构的阐说路径,即价值(形式)。首篇是讲价值规律的。实际上唯其如此,《资本论》理论部分包括第三卷也才可以还原为“首篇逻辑”。从而剩余价值规律基础上的生产价格运动,就是价值(形式)的转化形式,即“生产价格(形式)”。《保卫》封底给出了上述的工作对应结构:


许封底.png





  所以,总过程实际上是总运动和总运动形式,讲述社会物(运动)的构造和自生运动(自我生成运动)形式。这是关于资本主义运动的“真正的知识”。与系统发生学将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合并在生产关系的规定性中(从而集中考察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构和运动)予以研究不同,现象发生学在于显露社会物的本质运动——本质对现象的实践关系。亦即,考察诸利益主体间的社会分配行动:研究对象各个要素均显露在现象态的交换关系中,从而定格现实化的分配关系。运动的分配形式的历史I在《保卫》中被称为“生活史I”,与之内在联系、从中派生而出的运动的分配形式的历史II在《保卫》中则被称为“生活史II”。就前者而言,实则是生产方式的直接定格以及社会实现在交换关系中,而需要从实体运动方面考察社会分配结构,这是资本利润的生成结构和过程。就后者而言,实则是生产关系进一步定格和社会实现在交换关系中,由于生产关系的财产结构的各个组成本身各自具有围绕增殖过程哦产生的独特的社会运动轨迹,因应总体需要——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和作为名副其实的总资本的需要,进而产生了对“虚拟”的社会运作的内在要求。从虚拟运动方面考察社会分配结构,则可以推出资本利润的深化的生活过程和运动形式。


  现象发生学(道和德)总体受制于历史发生学(道)和系统发生学(德),其又是时空交融和有机结合的。因此,生活史集结起来的形态和过程,乃是社会总体的资本积累运动(本身通过交往行动的中介来达成);并且以资本积累史的发展规定统合资本运动和全部的生活史,确实深化了人们对于“资本的历史使命”的理解:一切均是为了分配、一切均出自分配上的要求——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从而,分配置身在生产方式的内部,导致在完全态的意义上,围绕分配的积累过程和运动就表现了总规律本身。这是资本的自我不受限制的再生产,然而同时又是社会生产的总界限,分配由此发展成为生产的桎梏。



  五 《资本论》所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的“第四义”:认识发生学


  概括起来说,发生学是对历史和社会对象进行的总体研究,这界定了总的认识


第221页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30 12:08:5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规定。对资本的对象而言,这个总的认识规定即剩余价值,即作为“资本生产方式”、“资本生产关系”以及“资本交换关系”的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全体。从这些意义上看,学科方法论的作为归结点的和工作汇总的含义,就是依托于范畴生产与批判这一前置过程的认识发生学。这乃是建基于全体的批判,尤其生活过程批判。[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工作阶段就努力地使“逻辑”提升为“历史的规定”,以期书写“信史”,那么可以断定,《资本论》首先在于书写历史,其次使“历史”落实为“逻辑”,完成语言和认识生产。第四卷无疑是处于工作完成的阶段,是接续生产、流通、生活交往的“认识行动”,即逻辑的“落实”。因此不能追随考茨基,把《剩余价值理论》仅仅看作对于“剩余价值学说史”一个简单的历史思维的书写。从历史与逻辑结合的思维体式(生产-再生产-流通-生活-认识过程)的书写出发,《保卫》坚持把《剩余价值理论》作为《资本论》第四卷,作为第一、第二、第三卷的“再说一遍”的认识形式和理论史。这不是什么知识结构,而由批判实践所内生。可见,资本认识史是对批判运动的认识,是全部批判史之提要。即一方面,“批判经济学是把资本主义全历史及其反映的经济学说,作为研究批判对象。”另一方面又应该说,“批判经济学的批判本质,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发展学说赋予的。


  我在《保卫》中同时还写道:“再强调一遍:这里已经不是纯粹的实在史了,这是摹写资本的认识形式即资本范畴,是把资本的发展当作‘范畴’来看待的工作规定,是对实在史的历史反映,是关于资本的精神史的认识科学!因而立足马克思本人的写作角度,《剩余价值理论》把握剩余价值从而资本的总认识,而由于‘这个一般’本身是资本不断历史发展的结果性规定,那么这一卷即批判史,可以说是体现了真正资本理论的‘逻辑学的’工作特征。即理论部分是实在史(历史)=理论,历史部分是批判史(逻辑)=逻辑学,然而不是=建构的逻辑学,而是=批判(行动含义)的逻辑学。这和直接跳过进行实在史批判的理论部分的工作,急欲宣称理论史的成果(认识论的逻辑或逻辑学)的做法迥然不同。”


  马克思从资本批判史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逻辑的生产依赖于历史本身的发展,理论认识是逻辑的社会函数。据之可看出,由《资本论》挖掘方法论规定,决定对其


第222页



[1] 对古典学派的工作路线来说,认识是对表象的认识,这是严重脱离批判规定的非历史的经济认识过程。其实,认识在于对结合现象确立认识行动,乃是本质考察和现象考察之后的认识过程(作为结果范畴),这也是马克思的工作路线——由对经济生活的工作批判所启动的认识过程。认识道,认识德,并把二者统一起来(这个共同的认识范畴即是剩余价值!!),而形成对结合规定的每一个构成元素的认识,尔后谈得上认识过程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又如同《资本论》的首章结构要汇总在《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一样,物的批判、事的发展、事下的社会物(发展),锁定资本的认识形式——剩余价值。它绝不是自然物上的规定,而是社会物上的规定。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7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