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xuguw
13686 115

【原创】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 [推广有奖]

贵宾

泰斗

36%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保卫《资本论》

威望
3
论坛币
659057 个
通用积分
466.0612
学术水平
7108 点
热心指数
6183 点
信用等级
5677 点
经验
427503 点
帖子
29202
精华
21
在线时间
46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1
最后登录
2021-2-23

xuguw 发表于 2015-9-7 20:26:5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论坛首发帖子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观点:通变:一种中国的思维风格


〖标签〗原创 大师级别的讨论高度

田辰山:研究领域为中西政治哲学理论和中西文化比较。


〖正文简介〗

一句话主题语:毛泽东:中国“唯物辩证法”的形成与成熟

尽管毛泽东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全部来源于苏联教科书的中译本,但是,那种认为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必然受到实证主义、二元论或正统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判断,则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毛泽东是从“通变”的视角来解读辩证唯物主义的,并从经典的中国经验中获得灵感。在这一解读过程中,一种中国版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最终产生,这就是具有独特中国形式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更接近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它既不同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这种与“通变”相互关联的反映论观念,是一种由西方马克思主义中译化语言所构成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模式。



特别阅读推荐:


田辰山发表长文:毛泽东在人类哲学巅峰


田辰山发表长文:毛泽东在人类哲学巅峰 - 评述毛泽东 - 红歌会网




国学网 

http://www.guoxue.com/

新法家

http://www.xinfajia.net/user/0/%E7%94%B0%E8%BE%B0%E5%B1%B1.html



【下载资源】




【西方中国研究】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pdf (15.5 MB)



6.jpg






引用须知:本文是作者首发于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论坛经管之家论坛观点。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辩证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 辩证法 易经 中国

回帖推荐

胡馬依北風 发表于84楼  查看完整内容

关于中国的辩证法问题,《儒家共产主义引论》第一章里确实有一小节提到了,《儒家是一种贯均》,我也贴一下那一节: 作者 杜车别 儒家是一种“贯均”,而非具体的主义。 假如说主义是观点或政策构成的集合,“贯均”则是主义的集合,同一个贯均下可以包含不同的主义,但这些不同主义本身都围绕着一个或一组共同关注聚焦的理念展开。只不过,同属一贯均的不同主义,对这些理念的阐释或者提供实现理念的方案体系不同。所以同一 ...

Kamize 发表于52楼  查看完整内容

易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起唯物论和辩证法,我们会自然想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从小学就接受马列主义教育,早就烙下了一个印记:唯物论辩证法绝对是马克思主义的专利。《易经》是最早提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许多观点都与《易经》相吻合。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明白,中国的《易经》出现5000年后才有的马克思主义。我认为是马克思受了《易经》的影响。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马克思读过《易经》吗?怎样才能证明马克 ...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xuguw 发表于 2015-9-7 20:28:2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保卫资本论》更正错误版.pdf (40.38 MB)

其它错误,参照老版本200M的改!!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rar_微盘下载  http://vdisk.weibo.com/s/A26HtJ8Z13_8d?sudaref=www.baidu.com

导论 西方辩证法的中国化历程

《保卫资本论》精品电子版(正文可粘贴复制)
  第1通变:一种中国的思维风格
  第2 马克思主义初渐中国
  第3 对辩证法最初的通变释读
  第4 瞿秋白对辩证唯物论的解读
  第5 辩证唯物主义通俗化
  第6 艾思奇: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化
  第7 毛泽东:中国唯物辩证法的形成与成熟
  第8 结论:后毛泽东时代的辩证法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5-9-7 20:34:1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翻译琐记

内容简介:本书是专门研究中国传统的辩讯法是如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相结合而形成今天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著作。作者重点要研究的是,中国人是如何获得对來自西方的辩证法(“dialectics”)的理解的。换个角度说,作者要说明的是,中国人是如何把中国传统的“通变”思想体现在“dialectics”(辩证法)之中,从而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成为被中国人所广泛接受的思维模式的。

《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作者田辰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语境文脉,成为新的焦点视野。一方面,它对中国传统的“通变”哲学思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理论化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结局,传统中国哲学采用了一整套崭新的术语,使得欧洲哲学在汉语化的过程中变成接近中国“通变”哲学的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根基部分。中国从事着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传统“通变”哲学与时俱进中的继续。它的现代模式,是装备着西方哲学术语的理论化发展。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5-9-7 20:35:0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美 田辰山著 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32.00元

安乐哲(Roger T.Ames):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知名比较哲学家,长期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并是美国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亚洲发展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客座教授,国际《东西方哲学》杂志主编,英文《中国书评》杂志主编。他对东西方哲学尤其是实用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会通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中西哲学思想的对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著作有:《通过孔子而思》、《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等。

汉语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变之通,而现代汉语中的辩证观是西方辩证法的通之变。

○温海明(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

夏威夷大学是东西方比较哲学与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重镇,在西方中西哲学与政治文化比较领域长期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安乐哲和成中英的比较哲学研究代表了西方比较哲学界自陈荣捷以降研究中国哲学的最高水平。田辰山浸润在夏威夷的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比较氛围中前后近二十年,沉潜有得,其融合比较哲学与比较政治学的专著《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体现其多年经营的心得,一言以蔽之——“通中西之变”。

《易经系辞》曰:“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而人间事业的发展来自对变化世界的领会和把握。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文化上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而变易和变通的传统哲学观念可以说贯穿始终。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如何继续发展古今一贯的文化事业,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田辰山将此总结为辩证哲学的重新发展。在西方的辩证法(“dialectics”)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人一直在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这一观念,而从西方对立的二元思想基础出发,准确地说,似乎中国传统中并没有什么与之完全对等的哲学概念,即使如此,在传统哲学中寻找合理的思想资源的努力不可避免,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将传统的“通变”思想与西方的“dialectics”进行相互“格义”的努力。虽然其结果可以说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名词,但其与传统思想之间的区别也就相应地被忽视。准确说来,西方以对立两极为基础的辩证观念并没有完全等同的对应物,因为中国传统的对立两极观念是彼此依存,无法分开的。当然,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中国的阴阳观念,可以说是辩证哲学的古代版本,其与西方辩证观点的对话在剧烈变化的文化格局凸显了传统辩证观念的生命力。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是西方辩证法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此间,西方与中国传统辩证观念的交锋势不可免。田辰山认为这一交锋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中的辩证法观念,他对这一中西哲学贯通的领会可以说是敏锐而且深刻的。毛泽东的辩证观念,无疑是西方哲学的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通变”哲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但如何理解这种中西文化的会通,西方的诠释者们往往带有过度的解释前提,如把中国式思维方式拉到西方二元论的宇宙论框架之中,从而造成了许多误读。作为一个在西方语境中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田辰山保持着相当的敏感,他批驳了那些强加于中国哲学与思想之上的西方解释框架,认为不从以《易经》为根本的变通融贯的宇宙观和关联式思维方式出发,将很难对中西方辩证思维的融合作较为恰切的理解和把握。在这一方面,安乐哲对中国哲学宇宙论的重新解读无疑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因为他长期以来反对西方将中国哲学经典基督教化的解释倾向,也反对诉诸任何独立或超越的本源,认为应当将中国宇宙观看作是前瞻性的(prospective)而非回溯性的(retrospective)才较恰当,其间中国人与世界是一种共同创造的关系,而和谐也由此产生。安乐哲和郝大维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中国哲学的思想框架,尤其是其关于中国哲学“互系性”(correlative)思维模式的思想方式改变了西方研究中国哲学的固有方向。他们挑战西方的同行,认为将西方传统辩证法的基础,即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强加于中国哲学的解释就容易犯独断论的毛病,轻易地执着一端,而这恰恰违背了中国传统的“通变”(continuity through change)原则,力图在变化的情境中把握某种不变的因素。固然中国的哲学思考也不能离开对事物的分别和判断,比如认为事物存在对立的“两极”(polarity),如《易经》中的阴阳,《老子》对高低、上下、祸福的理解和体会等,都不得不以对事物的区别作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但中国的哲人无不强调对立的双方其实是相融不分、互为前提的。“互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即二者之间互相联系、无法分开,彼此的存在可以说是相互决定、相互转化的。如此一来,中国的形上学与本体论跟西方寻求现象背后之本质的“本质本体论”(ontology of substance)大有区别,安乐哲谓之中国式“事件本体论”(ontology of events)。事物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而是不断迁延流变之中的暂时停驻,是变化之流中的连续性和通达性。

该书对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的深入解读不仅是哲学性的,而且是历史性的。西方辩证思想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瞿秋白等做出了独到的贡献,而且从一开始这一中国化过程就与中国传统的“变通”哲学观相交织。后来的哲人们力图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术语来理解和分析西方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也把中国的辩证观点从不同角度加以深化和发展。田辰山对辩证唯物论的反对者张东荪、张佛泉、叶青和倡导者如李达、艾思奇等之间,关于何者为辩证思想的合理诠释做了相当精当的分析和研究。回顾他们的哲学贡献,我们可以说,这些哲人见识的高低无疑要通过他们的理论解释是否适合于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演变来体现。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哲人不是单纯的理论思考者,社会的大变局无法容忍他们闭门造车,雕琢大而无当的理论体系,而是共同倾向于毛泽东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理论尺度。毛泽东作为一个具体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者,其理论思想可以说最契合于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其辩证观念当是古代通达事物之变思想之高度准确的体现。

毛泽东时期和之后的中国文化界都在力图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虽然从比较政治学的意义上,关于许多政治词汇的含义经历了重大的变迁,如 “法治”、“理性”、“权利”和“民主”等概念可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哲学与政治含义,但是通达世变、与时俱进的内在哲学精神并没有改变。政治概念的时代性越突出,其“通变”的哲学意涵就得到更为准确的体现。在此意义上,中国式思维方式可以说造就了天生的达尔文主义者,天演与进化的观念似乎自古就是中国人的潜意识,这与西方至今仍然带有强烈宗教式的上帝创世意味大异其趣。中国文化的前现代意味与西方文化的后现代意味在通达文化之变的角度上似乎相得益彰。

从“通变”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分割开来,可以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变体,但仍然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这是“通”的应有之义。同理可证,西方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异质文化,难以跟中国传统文化相沟通的观点也是短视和肤浅的,因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与中国传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沟通,产生了深层次结构性的转化,实现了传统“通变”观念的重塑和新生。在此意义上,“通变”是中国传统文化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内在结构,它显示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延续性。

由此可见,无论是用汉语谈论马克思主义,还是用现代汉语谈论古代的辩证观,都是中国文化“通变”精神的具体展示。可以说,汉语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变之通,而现代汉语中的辩证观是西方辩证法的通之变。语境的变化是文化交流的常态,关键不在于文字本身的转义性,而在于思想的一致性和变化的张力。这也是文化比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田辰山在语境的转换之间保持了独到的清醒和敏感,指出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交流中的盲目往往是文化互释过程中误读的主要来源。对于今天中国思想界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他不无担心,认为盲目地跟随西方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违背了传统“通变”的文化精神,几乎可以用拔苗助长或东施效颦来形容这类思潮将导致的后果。今天在文化沟通之中,忘却自身主体性和忽略自身话语系统的合理理由的文化思潮,都在忽视文化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也忘却了文化“通变”过程中的教训,终将陷入邯郸学步的尴尬境地。

总而言之,“通变”是一种中国传统典型的哲学与政治学意识,它渗透在文化演进的每个层面和每个角落。在今天的中西方文化交汇点上,“通中西之变”显示出其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这一生命力的承载者是富有创造力的哲人,也就是田辰山这种长期沉浸于中西方文化之中,深味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苦痛的哲人,其深思而得到成果体现出别样的思想张力。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5-9-7 20:35:5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田辰山在《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首发式的发言





首先,我想借这个机会,向中央编译局杨金海先生、鲁克俭先生,向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先生,向人民大学萧延中教授表示感谢。《中国辩证法》一书的中文版本,是跟他们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分不开的。

  在一个简短的发言中,不可能讲很多东西。我只想讲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变成中国辩证法的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几个观点。这些观点的详尽推理,在我的书中和其他发表的作品质中已有阐述,或者留待将来更适合的机会。

  一、我认为,在西方思想传统中,马克思的思想是最有可能与中国传统思想进行对话的部分;

  二、我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和走势包括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德里达和福可)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如DavidHarvey)中的一些部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虽然不是主流,人数不很多,但一直没有间断。在全球化形势下,人类面临种种问题,现在对马克思主义重新产生兴趣正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三、通过对中国与西方辩证法的研究,我认为,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基本上有一种难以意会,不易言传的东西。那就是两种宇宙观、思维方式乃至两种语言上的结构差别。这是在语言具体使用情势和场合,双方互相无法察觉的东西。明确地说,它就是一方面,西方人心灵深处的超绝主宰体的宇宙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二元对立、单向单线思维结构,另一方面是以道和万物的自然世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通变式互系性思维结构;

  四、是中西两个文化传统之间的结构差异,导致大量方方面面互为暗处的问题。中西方所处的态势,等于是双方在黑暗中向对方摸行,如同中国京剧的《三岔口》。这种结构性差异的暗处,需要明察,需要向人们解释清楚、需要互相了解;

  五、中国与西方的学术交流,如果不把结构性差异作为前提,不会产生真正的交流;这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几乎包括任何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把西文“democracy”与中文的“民主”等同看待,其中包含着严重转换概念性质的学术错误。意识不到结构差异,人们往往是用自己的母语意境当作对方语言的意境。在这种学习对方语言当中,产生一种扭曲。这其实不是什么艰深的抽象思维问题,而是个不了解整个故事就不知道甲和乙关系的问题。而这个故事是靠把纷繁零碎的现象合理联系在一起得到的故事。

  六、中国最近学术界有各种问题的热烈争论:中西文化到底谁优谁劣?中西方谁的政治制度更好?中国文化是否阻碍现代化?在现代科技方面中国为什么落后?中国传统思想是不是哲学?孔子思想是不是宗教?没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说明中国文学不如西方?等等。这些问题脱离了对中西方思想传统结构差异的认识,是难以解释的。

  七、我认为中国与西方的可比性不在于简单地从东西方人都是人出发。不在于类似性和相近性;对比性更产生于对差异的研究。而最应当追究的差异,最使我们有可能知道怎么去追求和谐的根本范畴,就是两大文化传统各自独立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二元对立/通变互系的传统方式及如此形成的两种语言体系根本结构上的差异,是导致出价值观念乃至大量思想意识、社会生活、物质和精神、政治经济行为方式上的我们经常看得见的差异。而看到了根本结构上的差别,就作出了从两大文明和思想传统广阔视野的比较。也就是说,是从森林看一棵树的比较,而不是脱离森林,只在两棵单个树木之间的比较。

  八、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应当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层次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位置,看到它是西方哲学结构上的一种异军突起,在与中国思想相结合或者说中国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种结构的变化。

  九、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思想传统不是对立的,而是延续的,是现代历史性的延续—二者不可分割;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也是无法割断的。特别是在历史和政治思想意义上,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历史过程中实现的一种结合。

  十、中西方思想的结构差异更突出地存在于西方自由主义、现代主义、科学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引进任何思想概念,如果没有这种结构差异的前提,导致的误解现象是必然的。

  十一、在今天,这个问题变得十分宏阔,十分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因为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中西文化互相开放呈现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是希望,抓不住就是危机。所以我们必须珍视。

  十二、弄清这种结构差别,目的是为了相互理解;只有弄清这种结构差异,才有可能达到相互的理解,才有利于消除误解,才有可能为真正逐步实现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找到切实可走的道路。

  十三、我在两个文化传统都生活过很多年,这是我想要坚持不懈而做的工作。欢迎志同道合的学者加盟。

  谢谢!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回归中国文化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5-9-7 20:37:5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menghanjin00 发表于 2015-9-7 20:35
回归中国文化
中国辩证法

【作 者】(美)田辰山(Chenshan Tian)著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形态项】 171 【出版项】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05 【ISBN号】7-300-09218-7 【中图法分类号】B2 【原书定价】32.00 【主题词】辩证法-哲学史-中国 【参考文献格式】 (美)田辰山(Chenshan Tian)著. 中国辩证法 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5.  

使用道具

看看!

使用道具

rrjj101022 发表于 2015-9-7 20:43:5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流風回雪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9-8 18:38:2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当代在努力的目标,现在大学都有这些课,足见其重要性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xuguw + 60 + 60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60  论坛币 + 6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