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一根狗尾草
9173 57

天啊!!美国人竟然是这样教育小学生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VIP

博士生

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116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816 点
帖子
133
精华
0
在线时间
2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3-1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作者: 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象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

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是不是?”儿子问我。

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十二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应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记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觉得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旅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中美两国在儿童教育观上存在着许多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使我们既能广泛地了解西方的教育观,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东方的教育思想。

横向与纵向

美国的教师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评价,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其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别的孩子。这种有关评价的观念与我们中国的观念是大相径庭的,尤其是表扬一个孩子就意味着伤害其他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很少具备的。在中国的幼儿园里,批评和表扬是教师最经常运用的教育工具。与美国教师注意幼儿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的做法,正相反,中国的教师最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即利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孩子们竞赛,看谁表现得好。

在中国,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当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常常是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作榜样的方式。所以中国人从小就学会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中美不同的儿童教育观根源于不同的文化。中国人注重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不习惯于脱离群体,包括因出众而独立于群体。于是,与他人保持一致便成为规范自己行为的依据及动力。因此,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就是通过与大众化形象的比较来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美国的学校里,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多,不仅是玩的内容自由选择,教师们还极力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譬如画画,多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对画的内容、形式、技法均不限,所以美国的孩子总是画得满身、满脸都是颜料,画出的“作品”则让大人们不知为何物。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更多地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画画往往是照着老师的样子画,画得越像得到的评价就越高,所以中国的孩子总能画出挺像样的画,画技高超的小画家也层出不穷。

中国人重结果、重技能的掌握,因此对孩子学绘画看重的是绘画技能提高的程度;美国人重过程、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孩子学绘画看重的是绘画过程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美国人重在参与,注重于孩子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体验的感受以及发展的能力。中国人重完美,无论学什么,“不学则矣,要学就得学好”;无论干什么,“不干则矣,要干就得干好”。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只有获得了诸如获奖、夺冠等值得评价的结果,学习过程的意义才受到肯定。

稳重与活泼

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儿童活泼好动不仅被视作正常的,而且被看作一大优点。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是一大优点,“好动”是一大缺点。我在幼儿园搞调查时,幼儿教师对一个幼儿的最高评价就是“特稳”,而这种被中国教师夸赞为“特稳”的孩子,在美国人的眼里则因其不像个孩子而被视作不正常。

与美国幼儿园相比,中国的幼儿园强调秩序井然,要求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各种过激情绪的表达,由此中国的幼儿园总是安静多于吵闹。譬如吃饭,中国的教师要求孩子不许说话,而美国的孩子吃饭时可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结果美国人总觉得中国的幼儿园太死板、没有生气,幼儿们根本不像孩子。

集体与个人

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中国的幼儿园主要以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为主,个体被要求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调整自己的行为。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而不是个体差异,因而总是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儿童。

美国人强调个体差异,在美国的幼儿园中,集体活动很少,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不同的活动。美国的教育属于个人中心型,重视个性、突出个人,教师有差别地对待幼儿,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具有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实行的是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平均主义教育,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群体成员。

自制与自主

与中国强调个体服从群体的观念极为相反的是,美国人注重个体的选择自由。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美国的教师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儿童的灵活性、创造性。

相比较,中国的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专心于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性。美国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中国人则比较强调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渐学会在某些场合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概括地说,在儿童阶段,美国的成人力图使儿童发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能力,中国的成人则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的存在、社会的要求。美国的幼儿园是创造环境使儿童在此能真正作为孩子;中国的幼儿园则是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两国在教育方式及儿童社会化途径方面的差异主要源自截然不同的儿童观,在美国人的眼里,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发展过程成人只需提供有利条件即可;在中国人的眼中,儿童是被动的、富aa所以中国人必须从小学会如何使自己的行为服从群体需要,否则将很难适应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美国人 小学生 小学四年级 是什么意思 个体差异 教育 美国人 小学生

沙发
iasccer 发表于 2009-2-20 17: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有启发性的一篇文章,我们要反思下,至少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去学会这种好的思维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0 17:49:03编辑过]

使用道具

藤椅
猫爪 发表于 2009-2-20 18:5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过这个帖子好多次了,还是那句老话:各有优劣,正确理解,环境各异,未来取向不同。

请记住,猫科动物只有四个指头,所以没有中指~~~~~

使用道具

板凳
cocobill 发表于 2009-2-20 18: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就是美国的教育

我觉得挺好的

中国的教育好,不过不人性了

它夺取了孩子的童年

一段段文字,诉说着悲与喜,爱与恨,模糊的话语,不奢求有人能懂,莪只求自我安抚。

使用道具

报纸
shh1986 发表于 2009-2-20 19: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不出制造经济危机,侵略他国的 公民?

黑人都当总统了,还在说外国的月亮圆,您觉得 这样有意思吗?

使用道具

地板
tanledge 发表于 2009-2-21 02: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文章,顶一下。

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

使用道具

7
yazi8045 发表于 2009-2-21 06: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8
liuyan008 发表于 2009-2-21 07: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别人的优点。社会需要各类人。

使用道具

9
xpz186 发表于 2009-2-21 07: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我们国家教育的基础条件比较差,没有什么图书馆,农村的也没有网,如果真像美国那样,那真就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不同的国情,我觉得教育的方式应该不一样,等中国的基础条件上来了,我想可能也会这样。

使用道具

10
maohubei 发表于 2009-2-21 07: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启发性,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