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蓝田日暖29
21338 88

应俊耀:张五常的需求曲线 [推广有奖]

ruoyan 发表于 2009-3-6 15:18: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五常在此章中提出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思想就是:“理论的推测一定要‘可能被事实推翻(refutable by facts)’。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来做推测的。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23393-1-1.html

但如果被推翻了呢?就再加上一条:不承认,所以还是被“实证了”,于是“理论”上升为“公认的理论”——公理了。这是更为关键的思想。

使用道具

zs_xyd 发表于 2009-3-6 16:07: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3-3 14:1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zs_xyd在2009-3-3 9:49:00的发言:张SIR的观点何其简单:如果需求曲线既可由西北到东南又可从东南到西北,那么价增量减本身就不是一条定理!记住,张SIR在这点上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这会带来难以接受的一点是,一旦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情形就容易将其归结为存在“吉芬品”,不管事实是不是某些条件没搞清楚,甚至搞错。

如果“需求曲线”本身的含义并不清楚(确切),人们连什么是“需求曲线”也莫衷一是。

呵呵,你觉得“需求曲线”要定义么?没有价增量减作为最基本的要义,不要算了。传统中的“假定其它条件,价格与需求量。。。。。。。。。。。”云云。

使用道具

sungmoo 发表于 2009-3-6 18:02: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zs_xyd在2009-3-6 16:07:00的发言:呵呵,你觉得“需求曲线”要定义么?没有价增量减作为最基本的要义,不要算了。传统中的“假定其它条件,价格与需求量。。。。。。。。。。。”云云。

那就请你先给一个定义。

特别是,什么叫“其他条件不变”。

(“其他条件”最好不要随机而变)

使用道具

sungmoo 发表于 2009-3-6 18:14: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3-6 15:18:00的发言:张五常在此章中提出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思想就是:“理论的推测一定要‘可能被事实推翻(refutable by facts)’。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来做推测的。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了。”
但如果被推翻了呢?就再加上一条:不承认,所以还是被“实证了”,于是“理论”上升为“公认的理论”——公理了。这是更为关键的思想。

这里,张五常应该区分两种情况:

(1)命题尚未被检验:命题需要可检验性,可根据观测结果来判断命题是否成立;命题需要可被证伪性,检验该命题过程中的观测结果不能唯一,并且该命题不能出现“无论观测结果如何,该命题总成立”。

(2)命题已经被检验:一次检验后的情形无非有两种:未被该检验推翻(但不能说“被证实”,只能说“尚未被证伪”),被该检验推翻。

如果已经知道命题被某次检验推翻,再来说该命题具有可检验性,具有可证伪性,从而符合要求,从而应该成为理论基础,就没有意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6 18:21:20编辑过]

使用道具

sungmoo 发表于 2009-3-6 18:20: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简言之,上面张五常提出的要求,是“先验”的要求,即提出命题时,没有人对该命题做过任何检验。

另外,提出的命题是关于“尚未出现”的情形的预测(预言)。

如果命题是关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就无所谓上面这些讨论了。

使用道具

ruoyan 发表于 2009-3-6 23:11: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的,一个命题可能是正确命题的条件是可证伪性,经过证伪而尚未被证伪已经证明具有了可证伪性,不必再讨论可证伪性。但是可能的正确命题不一定是正确的命题。这里用正确一词替代和回避了科学一词,因为什么是科学又有讨论。按张的说法(波谱的),只要可证伪就是科学命题。如此,科学异于正确。“明天将地震”这个命题也可以说是科学命题,即便明天验证了没有地震,按这种科学定义,该判断仍然是科学命题,但显然不是正确命题。

即便如此理解科学命题,应用于需求曲线,先要看可检验性。“其它条件不变”这一条由于不清楚涵义,怎么检验?无法检验就是非科学命题。也就是需求曲线是不可证伪的非科学命题,不会是什么规律。 而按我的理解,当把其它条件弄清楚后,就会发现,某些条件变化是有可能带来价格与需求量都上升的。比如,雨伞的存量一定,连续下雨数月,雨伞的需求量与价格都会上升,左上右下的需求曲线在哪里?

价格低消费多现象是有,但是卖家高价能卖出为什么要低价?低价是为了出清!有出清的需要是因为供给相对过多,这才低价的原因。价格永远不是原因,只是结果。倒果为因是需求曲线的关键,也是错误的关键。

所以,个人以为,需求曲线是一种现象,一种事实描述,是价格与需求量关系之一种,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定律,更不用说公理了。

使用道具

sungmoo 发表于 2009-3-7 08:08: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3-6 23:11:00的发言:即便如此理解科学命题,应用于需求曲线,先要看可检验性。“其它条件不变”这一条由于不清楚涵义,怎么检验?无法检验就是非科学命题。也就是需求曲线是不可证伪的非科学命题,不会是什么规律。

同意。

使用道具

fred394 发表于 2009-3-7 21:44: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文章!!!!!!!

使用道具

wsqwym 发表于 2009-3-7 23:03: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是太懂,呵呵

使用道具

wpwpwppopo 发表于 2009-3-8 11:20: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此文写的很精彩,知识量很丰富,自叹不如,先赞一个!在此,班门弄斧,对于一些问题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1)首先,股票的价值存在于未来的贴现,因此股价上升,导致对于需求的增长是由于外生变量:理性预期(E)导致的结果,

但是外生变量只是影响需求移动而不是需求量的变动!

(2)所谓“Conspicuous Goods”或者“Giffen Goods”也都忽视了新古典的一个基本假定:价格机制才是惟一的内生因素,才会影响

需求量的变动,内生的因素仅仅导致均衡沿着需求曲线移动(along the demand curves),但是消费者偏好(P)或者收入(M)变动都是外

生变量。

     所以,如果是我去分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新古典视角),最好先思考变量是否可以嵌入到内生环境,然后再在同一个体系中

去分析。如果割裂其中的联系就武断下结论,除了大家可以这样以外(大家有时候也难免剑走偏锋),我们还是严密论证为好,不要跟风!

     此外,看书看得多不一定是好事,“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书以后是否发现里面的理论问题:逻辑错误和与经验的违背两个方

面,这才是研究的基本。

      拙见,或与大家茶余饭后探讨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8 11:23:43编辑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8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