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奉天法道
1520 7

[创新发展] 通货膨胀理论 第七章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国际货币关系、经济关系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硕士生

6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9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7 点
热心指数
14 点
信用等级
12 点
经验
3189 点
帖子
101
精华
0
在线时间
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24
最后登录
2016-10-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通货膨胀导致国际货币关系的变化

(一)、国际货币关系及其类型

当代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个国家 (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活动中,只有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换算成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作为同一价值尺度,才能进行贸易往来的价格计算,才能对各国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在人们的出国旅游、访问、访友活动中也需要进行不同国家(或地区)货币之间的兑换。这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之间的换算或兑换如何进行,就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关系的问题。

国际货币关系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国际货币关系按货币发展的历史阶段区别,可分为金属货币或称为价值实体货币阶段的国际货币关系和价值符号货币阶段的国际货币关系两种类型。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货币自身的特点上。在金属货币阶段,各国 (或地区)的金属货币都是价值实体,其价值是由生产贵金属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价值符号货币阶段,各国 (或地区)的货币都是纸币,完全脱离了商品的性质,不再是价值实体,自身不具有价值。决定其作为货币所表示价值量大小的因素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就业劳动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国际货币关系按两国 (或地区)货币形式的异同区别,可分为同一货币形式的国际货币关系和不同货币形式的国际货币关系。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能否通过直接的货币兑换上。不同货币形式的各国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差别性是容易被人们承认的,这些不同形式的货币完全可以在同一地点并存,而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兑换,如金币和银币,美元和日元是不同形式的货币,可以在同一地点按一定比例兑换。同一货币形式的单位货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 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差别性是不易被人们所认识的。然而,这种差别性却是客观的,如单位重量和质量相同的金块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价值量是有差别的。使用同一种纸币的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各自单位纸币所表示价值量是有差别的。只要有同一货币形式单位货币所表示价值量的差别性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存在,那么,同一货币形式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就有一种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只能通过理论上的计算确定,但是,不能也没有必要兑换。因为, 形式完全相同的两个单位货币,或者是同等数量的两组货币,不论它们分别来自什么地方,什么国家,只要在同一地点相遇,那么,原来在不同地点表示价值量上的差别,就会立即消除,而成为同一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国际货币关系按其性质区别,可分为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和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各国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是否一致。所谓货币的国内价值,是指单位货币在本国或本地区所表示的价值量。货币的国际价值,是指一国(或地区)单位货币按一定汇率计算出的在其它国家(或地区)所表示价值量。

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就是各国单位货币国内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各国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相一致,国际价值等于国内价值,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内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不正常国际货币关系,是指偏离了各国单位货币国内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各国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相背离,单位货币的国内价值小,其国际价值必大,单位货币的国内价值大,其国际价值必小。

比如说,在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中。甲国5,000甲元,表示一个中等劳动者年创造的国民纯收入,在乙国同样表示一个中等劳动者年创造的国民纯收入。而在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中, 5000甲元在乙国表示的价值量可能大于或小于一个中等劳动者年创造的国民纯收入。

(二) 国际货币关系的表现及计算

国际货币关系通常是通过汇率来表现的。由于对国际货币关系的理解不同,计算汇率的方法不同,因而所得到的汇率及其表现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性质是不同的。

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是指各国单位货币国内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此可知, 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是用一国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表示的价值量与别一国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表示的价值量的比率来计算。

设甲国单位货币1甲元在国内所表示的价值量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 、1小时,乙国单位货币1乙元在国内表示的价值量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01小时。那么,反映甲乙两国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应为:     

1甲元:1乙元=0.1(小时): 0.01(小时)

       1甲元=10乙元 或

       1乙元=0.1甲元

两国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通常也可以用表示同一单位价值量的各国货币额的比来计算。

设表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货币额,甲国为5, 0 0 0 甲元,乙国为50, 0 0 0乙元 。那么,反映甲乙两国正常货币关系的的汇率国为:

5,000甲元=50,000乙元

1甲元=10乙元   或

1乙元=0.1甲元

在反映正常国际货币关系汇率的计算中,不论是用甲元还是用乙元来表示两国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都是一样的。用甲元表示乙国的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货币额与甲国一样为5000甲元;用乙元表示甲国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货币额与乙国一样,为50000乙元。这样,不论是甲国还是乙国,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是一致的、是相等的。

这种反映正常国际货币关系汇率的计算方法旣适用于当代纸币阶段的国际货币关系,也适用于以前金属货币阶段的国际货币关系;既适用于单位货币形式相同的国际货币关系,也通用于单位货币形式不同的国际货币关系,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形式相同的单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关系。形式上完全相同的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其表现的价值量内容却会有很大差别。在金属货币时期,质量、成色相同,单位重量的金银在不同国家 (或地区)所表示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商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其生产条件、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生产单位重量金银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而,单位重量的金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内其自身的价值量是有差别的。金银作为货币,也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供求状况也是有区别的。所以,金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作为货币所表示价值量的大小受其自身价值和供求关系的双重影响,是有差别的,甚至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性,早在一个世纪前马克思所著«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十章<工资的异国差异»中已有论述,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展诸国。货币的相对价值比在更不发展诸国会更小;……

但我们就把相异各国货币价值上的这种相对差异抽去不说,我们也屡次发现以次的事实:日工资在前一种国家要比后一种国家高。”(摘自1 9 5 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的《资本论》) 。

设某一时期甲国黄金作为货币,流通中的黄金量少,单位重量的黄金所表示的价值量大,用黄金表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额为200克黄金。乙国货币流通中的黄金量大,单位重量黄金所表示的价值量小,用黄金表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为400克黄金。这时,反映甲乙两国黄金货币的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 (事实上没有这种概念,但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借用的)的计算是这样:

甲国2 0 0克黄金=乙国4 0 0克黄金

甲国1克黄金=乙国2克黄金 或

乙国1克黄金=甲国0.5克黄金

如果不从货币的价值量内容角度去认识国际货币关系,而是从货币形式角度去认识国际货币关系,就会得出这样的汇率:

    甲国1克黄金=乙国1克黄金

然而,这一汇率却是反映了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这就形成了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背离,使国际价值大于或小于国内价值。具体到甲国来讲, 甲国1克黄金的国际价值会小于国内价值。即在甲国200克黄金能够表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而对于乙国只能表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二分之一。这说明,甲国1克黄金的国内价值是其国际价值的2倍,其国际价值仅为其国内价值的二分一。

具体到乙国来讲,乙国1克黄金的国际价值会大于国内价值。即在乙国 400克黄金仅表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货币额, 而对于甲国却能够表示双倍的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货币额 。这说明,乙国1克黄金的国际价值是其国内价值的2倍,其国内价值是其国际价值的二分之一。

这种把两国间形式相同的单位货币就认为它们所表示的价值量内容是相等的错误观点,势必会造成另外的错误观念,那就是否认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同一单位价值量的一致性。仍以上述甲乙两国为例,就会得出这样的错误结论:甲国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是乙国劳动者年均创造国民纯收入的二分之一,或者说甲国以年为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乙国以年为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二分之一。

在纸币作为价值符号货币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形式上完全相同的纸币,其表现的价值量内容也可能会有很大差别。然而,人们往往是只看到两国或两经济区域之间单位纸币形式的相同,就误认为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所表示的价值量也是相等的。例如,我国广大的内陆省区与沿海经济特区,就是属于我国国内的不同的经济区域,流通中都使用的是同一形式的人民币,人们会毫无争议地认为人民币在各地所表示的价值量是相等的。其实不然,我国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这些经济特区较内陆省区流通领域中的人民币大量增加。 这就必然导致这些经济特区人民币的急剧贬值,与其它内陆省区相比,单位人民币所表示的价值量下降了。事实上,这两种经济区域之间就存在着人民币的汇兑比例问题。

设某年 S经济特区以当年价格统计的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用人民币表示为10,000元,内陆H省以当年价格统计的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用人民币表示为2,000元。那么,计算反映S特区与H省正常的人民币关系的汇率应该是:

H省2,000元人民币=S特区10,000元人民币

H省1元人民币=S特区5元入民币 或

S特区1元人民币=H省0.2元人民币

这祥,不论是用H省入民币值,还是用S特区人民币值计算,两省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货币额是相等的。即用 H省人民币值计算, S特区劳动者人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为2,000元人民币,用S特区人民币值计算, H省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为10,000元人民币。 这就体现了H省人民币或S特区入民币的省区外价值与省区内价值的一致性。只有在这种正常的经济区域之间的货币关系的条件下,用任何一个经济区域的同一货币额分别表示的两经济区域的价值量才是相等的。因此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只有在这种正常的经济区域之间货币关系条件下的货币,才能在不同两区域之间发挥其统一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来准确地比较两经济区域的各类经济指标。引申来看,我们可以说只有在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条件下的货币,才能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发挥其统一的价值尺度职能,来准确的比较各国之间的各类经济指标。

如果我们把两省区人民币的汇率看作是H省1元人民币=S特区1元人民币,就会发现人民币的省区外价值与省区内价值不一致,H省人民币的省内价值大,而在S特区的省外价值小,省外价值为省内价值的0.2;S特区人民币的区内价值小,而在H省的区外价值大,区外价值为区内价值的5倍,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区域之间货币关系,如果我们不能透过同一形式人民币这一现象,认识到人民币在不同经济区域所表示价值量的大小会有差别这一实质,就会得出另一错误结果。即S特区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为H省劳动者年均创造国民纯收入的5倍。也就是承认S特区劳动者平均的创造能力是H省劳动者平均创造能力的5倍。这实际上是人为地造成并承认省区间劳动者创造能力的巨大差别性和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引申开来, 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同样会人为地造成不同国家劳动者创造能力的巨大差别性和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形成同一货币形式在不同经区域之间的不正常货币关系,原因是同一货币形式在不同经济区域都是主币,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社会就业劳动者人数的比例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单位货币在不同经济区域所表示价值量上的差别,而人们又不能承认这种差别。也就是说,是由同一货币形式的无差别性掩盖了其所表示价值量内容在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有差别性造成的。

至于发行不同形式货币的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货币关系,各个国家 (或地区)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差别性,人们是承认的。这种不同形式货币的国际货币关系是否正常,关键在于确定汇率的方法是否科学。在纸币作为价值符号货币阶段,汇率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一是把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与作为金属货币符号的纸币混同起来,将单位货币而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多少与本国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多少相联系。单位货币平均含有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就大,反之就小。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各国货币汇率的确定方法就是如此。

二是由国家依据发展对外贸易和调整国际金融关系的需要而确定的汇率。如一些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宣布本币对外币贬值的做法就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通货膨胀 国际货币 经济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通货膨胀

三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以后,由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的自由买卖价格形成的浮动汇率。

在这三种确定汇率的方法中,第一种方法,虽然汇率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可操作性,但是,在理论上仍然停留在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符号阶段,没有认识到纸币作为价值符号货币的新特点,从而使确定的汇率造成了不正常或极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第二种方法,是以行政手段来确定的汇率,虽然能够达到某种目的效果,其确定汇率的手段也是可取的, 但是,因缺少科学依据,常常会暴露出较大的主观随意性。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汇率,往往不是使国际货币关系趋于正常,而是背离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更远。第三种方法,虽然具有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但是,在具备货币能互相流通、互相使用条件下的国家,这种浮动汇率基本上接近反映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如当今世界中的德、法、日、美等国相互之间的货币关系就属于是较为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然而,对于其它仍然坚持第一、第二两种确定汇率方法的国家来说,如果冒然采取自由买卖、流通外币,则很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使国际货币关系更加不正常。

具体到双边国家之间不正常的货币关系,不论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别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相比较两国 (或地区)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差别的程度一致,但方向相反。如前分析,两省区货币的省区外价值与省区内价值均有5倍之差,但方向相反:S特区人民币的区外价值为区内价值的5倍,区内价值仅为区外价值的五分之一;相反,H省人民币的省外价值为省内价值的五分之一,省内价值为省外价值的5倍。

(三)、通货膨胀导致国际货币关系的变化

国际货币关系和汇率之间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际货币关系是内容,汇率是国际货币关系的表现形式,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货币关系与汇率又是有区别的。国际货币关系强调的是不同国家 (或地区) 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汇率通常直接反映的是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货币兑换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反映的是各国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客观的、易变的。这是因为,反映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货币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两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变化。在纸币作为价值符号货币的当代,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是受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社会就业劳动者人数两个因素的变化决定的。在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就业劳动者人数是确定的, 而在不同时期则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反映国际货币关系的表现形式的汇率,其直接反映的是两个国家 (或地区)货币兑换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由人们确定的。因此,汇率具有表面性、主观性、和相对稳定性。正因为汇率与国际货币关系之间的这种区别,我们从某一时期所确定的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中,如: 1美元=8元人民币 或1元人民币= 8美元,只能直接看到的是两国单位货币兑换的数量关系,而不能得出两国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想知道某一时期确定的汇率能否反映两国(或地区)之间正常的货币关系, 还需要与通过正确的计算方法和较为准确的数字计算出的反映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作一比较。当人们确定的汇率与反映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一致时,所确定的汇率为反映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否则,就是反映不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

由此可知,具体影响两国(或地区)货币关系的因素有三,其中一个因素是现行的汇率,另外的两个因素是甲乙两国(或地区)单位货币的国内价值。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会改变两国(或地区)之间的货币关系。

在纸币作为价值符号货币阶段的当代,纸币贬值的通货膨胀是各国(或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我们要说明通货膨胀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就是说通货膨胀会引起一国(或地区)单位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减少,进而影响到与其它国家(或地区)之间货币关系及经济关系的变化。

设反映甲乙两国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为:1甲元=4乙元,或1乙元=0.25甲元。这时,甲元与乙元的国际价值都与国内价值相一致,例如,4乙元即可以看作是1甲元的国内价值,也可以看作是1甲元的国际价值。

现行汇率为:1甲元=0.125乙元,或1乙元=8甲元。由此可以得知,在现行汇率条件下,甲国单位货币1甲元的国际价值0.125乙元小于其国内价值4乙元,仅为国内价值的32分之一,与之相反,乙国单位货币1乙元的国际价值8甲元则大于其国内价值0.25甲元,为其国内价值的32倍。现行汇率反映的是甲乙两国不正常的货币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当现行汇率不变,乙国没有通货膨胀,乙元的国内价值不变,而甲国的甲元发生了通货膨胀,甲元的国内价值减少时,则甲乙两国的货币关系发生了变化。其具体表现为:甲元的国际价值增加,而乙元的国际价值减少。如果,甲元贬值50%,仅为原值的二分之一,那么,反映甲乙两国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就由1甲元=4乙元变为1甲元=2乙元。或由1乙元=0.25甲元变为1乙元=0.5甲元。

当现行汇率不变,仍然为1甲元=0.125乙元时,甲元的国际价值则提高1倍。也就是说,由原来不贬值的1甲元兑换0.125乙元,变为由贬值一半的1甲元兑换不贬值的0.125乙元。实质上甲乙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已经改变了,扣除甲元贬值因素,已是原值1甲元兑换0.25乙元了。缩小了甲元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距,由原来国际价值为国内价值的32分之1变为16份之1。

在这种条件下,乙国虽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乙元的国内价值不变,但是,其国际价值则与甲国的货币贬值率成正比例的减少了。当现行汇率不变,仍然为1乙元=8甲元时,乙元的国际价值则减少了50%。因为是不贬值的1乙元兑换的是贬值一半的8甲元,仅等于不贬值的4甲元。这时,乙元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距缩小了。乙元国际价值由原来为国内价值的32倍变为16倍。由此也可以看出,因甲国发生通货膨胀甲元的国内价值减少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关系的变化,其方向是趋于接近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或者说, 是使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与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的差距渐趋缩小。

同样,在现行汇率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甲国不发生通货膨胀,单位甲元的国内价值不变,而乙国发生通货膨胀,单位乙元的国内价值减少50%,其在国际货币关系上的结果是:乙元的国际价值会成反比例地增加1倍,即由原来不贬值的1乙元兑换8甲元变为由贬值一半的1乙元兑换8甲元。扣除乙元贬值因素就成为原值1乙元兑换16甲元,扩大了乙元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距,由原来国际价值为国内价值的32倍变为6 4倍,同样,甲元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格差距也扩大了,由原来国外价值为国内价值的32分之1变为64分之1。由此也可以看出,因乙国发生通货膨胀乙元的国内价值减少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关系的变化,其方向是使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与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的差距加大。

在现行汇率不变的条件下,通货膨胀对国际货币关系的影响相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点:

第一、任何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单位货币的国内价值贬值,然而在国际货币关系上的影响则是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例地增加了本国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而与通货膨胀率成反比例地减少了其它国家货币的国际价值。

第二、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低于国内价值的国家发生通货膨胀,会引起国际货币关系趋于正常化;反之,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高于国内价值的国家发生通货膨胀,会使国际货币关系更加不合理。

在现行汇率不变的条件下,两国都存在通货膨胀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低于国内价值的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高会引起两国货币关系趋于合理化,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高于国内价值的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高会使两国货币关系更加不合理。

如果两国都存在通货膨胀并且现行汇率也在变化时, 我们可以分步骤计算出各国单位货币的国内价值、国际价值,从而弄清两国货币关系的状況及变化。

在复杂的国际货币关系中,由于各国货币在整个国际货币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某一具体国家发生通货膨胀分别对与之相联系的每一国家之间货币关系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果某一国家的货币对所有其它国家的货币关系都表现出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大于国内价值,在现行国际货币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该国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程度大于其它任何国家时,会引起该国与其它所有国家的货币关系更加不合理。

如果某一国家的货币对所有其它国家的货币关系都表现出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小于国内价值,在现行国际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该国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程度大于其它任何国家时,会引起该国与其它所有国家的货币关系趋向合理化。

如果某一国家的货币对一些国家的货币关系表现出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大于国内价值, 而对于另一些国家的货币关系则表现出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小于国内价值, 在现行国际货币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该国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程度大于其它在何国家时,对国际货币关系会产生出完全不同的两种影响作用。对于那些与该国货币相比较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小于国内价值的国家来讲,由于该国发生通货膨胀会进一步减少其它国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 从而扩大了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距,使该国与这些国家的货币关系更加不合理、不正常。反之.对于另一些与该国相比较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大于国内价值的国家来讲,由于该国发生通货彭胀同样会进一步减小其它国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 其结果是缩小了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距,使该国与这些国家的货币关系趋向合理化、正常化。

从以上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采取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可以起到与调节汇率一样的调整国际货币关系的作用。特別是在汇率不变的条件下, 采取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就成为调整国际货币关系的重要手段。

如果不采取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来调整国际货币关系,就必须采取适时调整汇率的措施来调整国际货币关系。应该注意的是汇率不变并不意味着国际货币关系不变,各国货币的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不变。相反,各国货币的国内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国际货币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反映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也必须随着各国货币的国内价值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国际货币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关系,国际经济秩序是否合理是否正常。因此,理顺国际货币关系是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关键。      


使用道具

二、通货膨胀导致国际货币流通的变化

(一)、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等值不定向循环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在各个经济领域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不断易位的运动过程。

货币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首先,我们分析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

货币流通一般具有两个特征,即等值流通和不定向循环流通。

我们知道,货币的第一个基本职能是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这一职能,就要求单位货币所表示价值量在流通中应保持稳定的状态,或者称之为等值状态。不论作为货币的具体物质形式有何不同,如牲畜、粮食、布帛、金银、纸币等,只要被作为货币材料行使货币职能,在流通中都具有等值流通的这一特征。如果说有区别,只是在所适应的流通地域和时间范围上不同。比如说,金银货币等值流通所适应的范围比作为货币的牲畜、粮食、布帛要大。在流通中不具有等值流通的物质材料是不能作为价值尺度行使货币职能的。因此,等值流通是货币流通的一个重要特征。

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是作为流通手段。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支付手段的职能。正是由于货币能够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才构成了货币流通的运动过程。货币能够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前提是,某一特定时期和地域的某种货币必须是所有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愿意接受的。设经济活动的主体甲、乙、丙,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可以由甲付给乙,由乙付给丙,由丙付给甲,货币在流通中是处于一种循环流通状态。但是,这种循环并不一定具有方向性。依据经济活动的具体需要,货币也可以由甲付给丙乙,也可以由丙付给乙甲,这样不定向循环流通是货币流通的第二特征。货币在流通中的这两个特征构成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即等值不定向循环流通规律。

由于作为货币材料自身的特点不同,流通的地域范围不同,不同材料货币的货币流通又有其各自的特点。货币按选取的物质材料的性质区别可分为商品性质的货币——价值实体货币和非商品性质的货币——价值符号货币两大类型。从货币发展的历史上看,价值实体货币的典型代表是金银货币,价值符号货币的典型代表是纸币。金属货币与纸币在流通中既符合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又有各自的特殊规律。

2、金属货币流通的定向增值不循环流通规律

定向增值不循环流通是商品的流通规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循环流通。不循环流通是说商品在流通中不可能逆向或以某一方向循环流回它的产地。因为这样会造成大量劳动的浪费。货到地头死,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甲为某商品的生产地或生产厂家,乙为中转批发市场或批发商,丙为最终零售市场或零售商,那么,在流通中商品只能从甲流向乙,再从乙流向丙。就价格比较来说同一商品的价格在乙手中要大于甲,在丙手中要大于乙。一般正常的商品流通是不会出现将同一商品由丙流向乙,由乙流向甲的。只有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需要退货的特殊情况下才会有这种逆向循环流通。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符合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即等值不定向循环流通规律。同时又有其特殊的流通规律,即定向增值不循环流通规律,与商品流通规律相一致。 这是因为金属货币——金银并没有脱离商品的性质,因此,在流通中又会符合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的这种双重性质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表现在同等条件下,而是表现在不同的流通区域范围中。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遵循的等值不定向循环流通规律通常是在政治、经济独立的一国(或地区)之内。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遵循的定向增值不循环流通规律通常反映在国家 (或地区)之间的整个世界范围内。

通常我们说,金银作为货币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金银是可以作为国际结算手段的。这种情况在没有ZF行政干预的自由贸易中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在国际贸易活动受到ZF的行政干预,或者国际间把黄金或白银的价值按统一的价值标准进行国际间的贸易结算则是不正常的。因为单位重量的黄金或白银的价值量在不同国家之间是不同的、有区别的。这是由生产金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决定的。因此, 说金银作为货币在国际间的流通. 不如说金银在国际贸易中又还原为一般的商品状态。其流通规律遵循着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定向增值不循环流通规律。其流通的具体表现是黄金或白银从矿藏丰富,社会劳动生产率高、单位重量金银的价值量低的国家源源不断地流向矿藏较少、社会劳动生产率较低,单位重量金、銀的价值量高的国家(或地区)作为货币进入货币流通领域,或者作为一般消费品进入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 通常是不会反方向流通到它的生产地的。

3、纸币流通的贬值定向循环流通规建

纸币作为货币在流通中具有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等值不定向循环流通规律。同时,纸币作为一种具体的非商品性质的特殊的货币形态,在货币流通中又有其特殊的流通规律——贬值定向循环流通规律。这一规律是由纸币的自身特点决定的。纸币不是商品,自身不具有价值,印刷发行纸币所需要的劳动量与纸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纸币可以根据国家的意志发行,当纸币的发行量增长的比例大于社会就业劳动者入数增长的比例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纸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在货币流通领域,从较长的时间范围看,同一面值的纸币所表示的价值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日渐贬值的趋势。 这是纸币流通中的一个特点——贬值流通, 这是与金属货币的增值流通的一个本质区别。不过,金属货币的增值流通是从流通的地域变化中反映出来的,而纸币的贬值流通是从流通的时间变化中反映出来的。

纸币流通的另一个特点是——定向循环流通。这与金属货币的定向不循环流通相比也是一个本质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作为金属货币的金银进入流通领域后通常不会由单位重量金银的价值量高的国家(或地区)流向单位重量金银的价值量低的国家(或地区),更不会流向金银的原生产地;而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以及最终退出流通领域的归宿则是它的发行处——纸币发行银行。除了作为收藏品之外,纸币绝不会作为其它使用价值停留在纸币发行银行之外的任何所有者手中并最终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因为纸币不是与纸币自身所表示的价值量相等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不是价值实体。纸币只是金属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纸币纯粹表示的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任何企业或个人持有的纸币通常可以反映两种经济关系,一是可以表示向社会暂时让渡了与所持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相等的商品和劳务;二是可以有向社会随时取得与货币所表示价值量相等的商品或劳务的权利。以借贷,募捐、利息、等方式获得的货币;ZF以财政收入的方式获得的货币,以及意外获得或违法获得的货币,也都具有表示向社会随时取得与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相等的商品或劳务的权利。

当然,金属货币同样也表示上述关系。所不同的是,金属货币的持有者随时可以将金银退出货币流通转向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从而终止金银作为货币所表示的上述关系. 而纸币的一般持有者是不能将纸币退出流通领域用做其它消费的,只能以购买商品、劳务、有价证券或存入银行等各种形式将货币继续投入流通领域。

纸币的定向循环流通表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从国内看,流通中磨损的纸币或将被废除的旧币最终会流回它的发行银行——中央银行予以销毁,以新币代替。中央银行是纸币流通的起点,又是纸币流通的归宿。从国际上看,流向国外的纸币最终必然要流回它的发行国家。

纸币流出国外大体上这样几种方式或途径

(1)、以本国纸币支付的贸易差额。

(2)、直接用本国纸币到国外购买货物。

(3)、直接用本国纸币到国外投资。

(4)、其它国家向本国要求的货币贷款。         

前三种方式的共同点可以概括为纸币的发行国向吸收外币的国家购取货物或劳务,是以无价值的纸币形式,而没有支付任何商品或劳务。 这种交换只是完整的商品交换过程的一半。只有当吸收外币的国家再向发行外币的国家购得同等价值量的商品或劳务时,两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才得以最终完成。如果吸收外币的国家不是及时用外币购得外国货物或劳务,而是长期保存起来,实际上就是无限期地让渡了本国商品或劳务的使用权。如果在保存外币期间遇到外币贬值,实际上就会把与因外币贬值损失的价值量相等的本国物质财富白白送给支付外币的国家。

以贷款形式获取外币的国家,目的是不通过商品交换,不损失本国物质财富而是以负债的形式实现对与贷款价值量相等的国外物质财富的支配权。如果不将所贷之款及时购买外国货物,就会发现自已徒负债务和利息负担.是有害无益的。由此可以说明,任何国家的纸币都不能在国外长期滯留,它最终必然要流回其发行国家。

从现实情况看,当今世界有些国家的纸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充当世界货币角色。但是,从理论上分析,任何单独一国的纸币都不具有充当世界货币的资格,即都不具有在国外长期流通的合理性,也不具有作为唯一国际贸易结算的特权。如果说纸币暂时性地流出国外或作为国际结算手段则是任何一国纸币都是可能的。在这一点上,对于各国货币都应该是平等的。

综上所述,纸币流通具有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等值不定向循环流通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流通规律——贬值定向循环流通规律。

这两个流通规律发生作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条件是不同的,纸币的等值流通是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表现的, 而纸币的贬值流通则是在连续的较长时间范围内表现的。纸币的不定向循环流通是在纸币发行银行以外的国内流通领域表现的; 纸币的定向循环流通则是在纸币发行银行和国内外流通领域之间表现的。

概括地说,纸币等值不定向循环流通规律发生作用是在较小的时空范国内;而纸币的贬值定向循环流通规律发生作用则是在较大的时空范围之内。

(二)、不同性质的国际货币关系对国际货币流通的影响

前文所述的货币流通的两个特殊规律是在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下发生用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只要金属货币是按照增值定向不循环流通规律流通时,国际货币关系是正常的;纸币是按照贬值定向循环流通规律在国际间流通时,国际货币关系也是正常的。

由于反映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的确定经常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货币关系的不正常化, 因此会破坏货币在国际间的正常流通。

在金属货币占主导地位的自由贸易时期,金属货币是按照增值定向不循环流通规律在国际间流通的。用衡量国际间贸易状况的入超和出超的术语讲,单位重量金银价值量低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总是处于入超地位,需要支付金银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而单位重量金银的价值量高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总是处于出超地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总是要多收入一些金银。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国际贸易中总是处于出超地位,这正是金属货币增值定向不循环流通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因为单位重量金银在国际间存在着价值量大小的差别,具体地说单位重量的金在中国的价值量最大,在非洲、西欧的价值量小的这一客观条件,使商人们认识到从中国运黄金到非洲、西欧去直接购买货物是不合算的。从理论上讲这是违背商品及金属货币增值定向不循环流通规律的,而是减值逆向流通。最好是运中国货物会受到更大的欢迎,也可获得可观的利润;而从非洲、西欧运黄金到中国购取货物,黄金本身就是奇货,运到中国就能够增值,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如果不承认金银在国际间的价值差额,认为单位重量的金银作为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量是一致的、无差别的;这就把国际货币关系置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它必然破坏金银在国际间的正常流通,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以后讨论)如近代史上的西方国家认识不到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逆差地位是正常的,具有客观必然性,而是要努力改变这种逆差地位,这是违背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的。二战后的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单一价格,导致国际货币关系的不正常。其结果是人为地限制了黄金在国际间的正常流通,从而使黄金失去了作为货币的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也就不再作为支付手段和国际结算手段,最终使黄金退出了货币流通领域。

在纸币时期,由于受金属货币时期人们对货币关系错误认识的影响,国际货币关系大多处于不正常状态。大多数国家的单位纸币的国内外价值存在着巨大差别。一些国家单位纸币的国际价值大大高于国内价值;而另一些国家单位纸币的国际价值是则大大低于国内价值。因此,正常的国际货币流通并不常见,而不正常的国际货币流通则成为合情合理合法的“正常”现象。 那些国内价值大大高于国际价值的国家的纸币一旦流出国外,马上就会明显贬值,是根本无法流出国外的,是不可能充当国际货币的,也就无法实现在国际间的循环流通。那些国内价值大大低于国际价值的国家的纸币一经流出国外,其表示的价值量就会倍增,难以返回它的发行国而长期滯留在国外成为所谓的国际性货币。它违背了纸币的贬值定向循环流通规律,呈现出一种定向增值不循环流通。

当今世界上,能够作为硬通货在国际范围流通的纸币,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纸币。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纸币是不可能作为硬通货在国际范围内流通的,这说明当今世界上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关系上,具体地说,是发达国家的单位纸币的国际价值大大地高于国内价值,而发展中国家的单位纸币的国际价值则是大大低于国内价值。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普遍认为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别上。按照现行汇率计算,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上万美元,或几万美元,而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不足三百美元。如果说各国劳动者平均负担扶养的人口基本相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2000美元,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不足300美元。我们按照各国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是相等的,各国表示劳动者年均创造国民纯收入的货币额是相等的,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代替劳动者年均创造国民纯收入来计算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和汇率,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现行汇率反映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货币关系是不正常的, 发达国家的单位纸币的国际价值是其国内价值的40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单位纸币的国际价值仅为其国内价值的40分之一。同一形式纸币表示的价值量在国内外的这种巨大差别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纸币不能流出国外,而发达国家的纸币则能大量流出国外。其原因是在现行汇率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纸币流出国外是减值流通,会给纸币持有者造成经济损失,而发达国家的纸币流出国外则是增值流通,会给纸币的持有者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那些发达国家并不是视外币为宝物,而是通过种种办法排斥外币努力提高本国货币的国际价值和国际地位, 力求使本国货币流向国外成为世界性货币。



使用道具

(三)、通货膨胀导至国际货币流通的变化

在纸币作为价值符号货币占据货币主导地位的当代,通货膨胀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由于各国通货膨胀程度存在着差别,甚至是巨大差别,致使通货膨胀对国际货币关系的变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同时,这种影响也会涉及到国际货币流通。

就两个国家的货币关系来讲,当双方货币处于国际价值等于其国内价值的正常关系中,如果没有人为的行政限制,两国的货币都可以遵循贬值循环流通规律在对方流通和使用。从货币流通的数量上看,流出的本币和流入的外币在表示的价值量上会保持着大体平衡。 如果表示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为1甲元=4乙元,那么,流出1亿甲元本币,一般就会流入4亿乙元外币。当然,这种平衡不会是每时每刻的绝对平衡,而是在较长时间内的综合平衡。具体到当今世界的各国中,具有这类国际货币关系的双边国家是存在的,那就是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相等的国家。用现有的统计指标也可以说是人均国民收入或入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相等的国家。比如说,1980年的法国和美国,法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0824美元 美国为10094美元.(数字来源范幕韩主編《世界经济统计》摘要)、美国和法国人均国民收入基本相等, 法郎和美元都是国际货币,都能相互流通。

如果1甲元=4乙元反映的是甲乙两国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随后甲国发生通货膨胀而乙国没有通货膨胀或者乙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大大低于甲国,在汇率不变的条件下,就会使甲乙两国的正常货币关系遭到破坏。具体表现为甲元的国际价值大于国内价值,而乙元的国际价值小于国内价值。这时,甲元流向乙国为增值流通会给货币经营者带来盈利,因而不断增加流入乙国的甲元数量,增强了甲元的国际地位。而乙元流向甲国则为贬值流通会给货币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因而乙元则难以流入甲国,削弱了乙元的国际地位。在当今世界中的发达国家之间,英镑的国际地位日趋削弱,就是在国际汇率基本稳定的较长时期内英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大大低于其它发达国家造成的,就英德两国来比较如下:

表1

英德两国人均国民收入和货币发行量比较

类别

人均国民收入(单位美元)

货币发行量(单位亿本币)

国家

1958年

1977年

1958年

1978年

英国

1014

6325

92.6

275.3

德国

838

11029

397

2300

由此可以看出1958年一1978年的20年间,英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增加了5 倍,英镑的发行量只增加了2倍,而德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却增加了12倍,马克的发行量增加了近5倍。显然,英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大大低于德国 ,在英傍与马克的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英镑的国际价值会减少,而马克的国际价值则会增加。如果要保持英德两国在1958年时的汇率反映下的货币关系,那么英傍对马克的汇率就应提高,而事实上1978年的英镑对马克的汇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却下降了,1958年1英磅可兑换11.7马克, 1978年仅兑换3.7 马克。致使英镑的国际价值急剧下降,英镑流向德国呈贬值流通,其流向德国的数量必然减少,从而减弱了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而德国马克的国际价值急剧上升,马克流向英国为增值流通,其数量必然会增加,从而增强了马克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70年代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原因有多方面,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条件下,各国分纷采取了比美国更高的通货膨胀程度的货币政策,从而提高了本国货币的国际价值,相应地降低了美元的国际价值。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在同美元争夺国际货币地位的斗争中,无疑是取得了重大胜利,确立了马克、法郎,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在世界流通,从而限制了美元在国际流通的相对数量,这些国家采取的高通货膨胀程度的货币政策, 可以从货币发行量上得到证实。

表2:货币发行量比较   单位:亿本币     日本为万亿本币

国家

1958年

1970年

增幅%

美国(美元)

1443

2260

56.5

德国(马克)

397

1050

164.4

日本(日元)

3.18

21.36

571.2

法国(法郎)

757

2320

206.4

英国(英磅)

92.6

96.35

4.05

而这一时期国际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表3:美元兑换本币数

国家

1958年

1970年

德国(马克)

4.178

3.648

日本(日元)

360.8

3.576

法国(法郎)

4.905

5.52

英国(英磅)

0.3569

0.4178

(数字来源 范慕韩主编[世界经济摘要])

从表上数字说明,1958年一1970年的12年间,德国马克,日本日元, 法国法郎与美元的汇率基本不变,但是,这三个国家1970年货币增发量是1958年的1、6倍,2倍,甚至5倍,而美元的增发量仅为1958年的56.5%,这样就使美元的国际价值相应下降,而马克、日元、法郎的国际价值相应提高, 使马克、日元、法郎成为世界性货币,从而动摇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垄断地位。  

三、剖析国际间的一些经济现象

(一)、平等交换形式中的不等价交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 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权,在国际贸易中他们是以平等的主权国家出现的。因此, 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大多数行为是平等的商品交换。但是,这种平等的商品交换,并不意味着就是等价交换。平等交换是指交换行为主体双方的政治、经济地位平等,交换过程中是没有强追性质的自愿行为。等价交换则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平等的不等价交换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而且是在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交换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不等价交换程度的差距也是惊人的。不等价交换的受害者又总是发展中国家。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危言耸听。这种指责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种普遍存在的不利于发最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通常是被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或者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所淹盖着的。要揭开这种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或者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掩盖着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之迷,就必须联系国际货币关系因素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利用范慕韓先生所编 «世界要经济统计摘要»中提供的数字,借用印度、美国为例来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统计资料显示, 1980年美国国民收入总额为22,980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为10,094美元; 1980年印度国民收入为1,498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为226美元。1980年美元与卢比汇率为1美元兑換7.930卢比。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 1980年,美国人口为2.2765亿。印度入口为6.6283亿。以本币计算, 印度1980年国民收入总额为11,779亿卢比,人均国民收入为1792.18卢比。

设印度和美国社会就业劳动者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同, 就可以用人均国民收入货币额的比计算出反映两国正常货币关系的汇兑比例。

1792.18卢比=10,094美元

1卢比≈5.632美元

或1美元≈0.178卢比

1980年现行的汇率是:

1美元=7.930卢比

或1卢比=0.126美元   

两者相差44倍之多。

由此可以看出,1980年的汇率1美元兑换7.930卢比所反映的印度与美国的货币关系是扱不正常的。1美元兑换7.93卢比的汇率,为反映正常的美元与卢比关系的汇率1美元兑換 0.178卢比的44倍。或者说1卢比兑换 0 、126美元的汇率,仅为反映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1卢比兑換5.632美元的44分之1。也可以说卢比的国内价值是与美元相比较的国外价值的44倍,或者说卢比与美元相比较的国际价值是其国内价值的44分之1,卢比的国际价值低于其国内价值。相反, 美元的国内价值是与卢比相比较的国外价值的44分1,或者说美元与卢币相比较的国外价值是其国内价值的44倍,美元的国际价值高于国内价值。

在任何情况下,各国货币的国内价值都是客观的,正常的。只有在发生对外经济联系时,各国货币所表示的国际价值是否正常,那就要取决于货币关系正常与否了。就印度与美国1980年的货币关系来讲,1美元兑换7.930卢比反映的就不是正常的货币关系,卢比的国际价值低而美元的国际价值高。这种货币关系的差别势必会反映在物价上。无论是用卢比还是用美元来表示,用美国人的眼光来看印度的物价都是低物价;反之,用印度人的眼光来看美国的物价都是高物价。其差别也是44倍之多。最典型的是表现在劳动力价格上。印度平均的劳动力价格是美国的44分之1,美国平均的劳动力价格是印度的44倍。如果说美国人用相当于一年工资收入的积蓄3万美元购买一辆轿车作为代步工具,那么在印度人看来则是需要相当于44年工资收入的积蓄才能实现的奢侈品。




使用道具

在1美元兑换7.93卢比的条件下,美国用10000美元的产品换取印度79300卢比的产品是等价交换的形式。然而用反映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1美元兑换0.178卢比来分析,美国用10000美元的产品换取印度1780卢比的产品才是实质上的等价交换。

79300卢比÷1780卢比≈44.55

两者相差44倍之多。

这充分说明,在1美元兑换7.93卢比的不正常货币关系条件下,印度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是以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实质上的不等价交换。 准确地说,美国在这种形式上的等价交换中却无偿占有了相当自己用于交换商品价值的43倍的印度国家的财富。反之,印度在这种形式上的等价交换中仅换取了相当自己用于交换商品价值44分之1的美国产品,这无异于是馈送他人。以此类推,美国可以用1 个劳动者年均创造国民收入的劳动产品换取印度44个劳动者年均创造国民收入的劳动产品,如果可能,在1980年人口为2.2765亿的美国可以仅用其22980亿美元国民收入的15分之1换取人口为其3倍的印度全年国民收入11779亿卢比(用美元表示为1498亿美元)。这是惊人的不等价交换,假如真的实现了这一数目,那么印度要损失或者说美国无偿占有多少财富呢?很简单,其计算是这样的:

1498亿美元×43=64414亿美元

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当年国民收入价值总额22980亿美元的2.8倍。这种剥夺程度是任何暴力手段也难以实现的。然而直到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对此却认识不清。所以,这种普遍存在的不等价交换大多数是在双方平等自愿的条件下进行的。甚至这种不平等交换程度的不断加深又是发展中国家自己主动争取的。那就是为了扩大出口,占领市场而不断宣布本币贬值。这种措施是不可取的,目光是短浅的,是因小失大, 就像鱼见食而不见钩一样令人痛惜。孰不知在这种以不断降低本国货币的国际价值,降低本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为代价,换来的貌似优越的国际贸易环境条件下,出口量越大,国家财富无偿外流的损失也就越大。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为什么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会一再宣布本币贬值,以求扩大出口贸易呢? 这是因为,在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掩盖下进行的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物质财富白白外流的实质是不易看到的。相反,能够被人们直观看到的是,出口物资数量的不断扩大,赚取外汇的增加和国家出口关税大量增加的现象。这里的奥秘又是什么呢?原来,在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国际贸易,其实现的商品价格有着极大的回旋余地。商品成交价格的选择范围置于两国间反映正常货币关系与不正常货币关系汇率差别的限度之内。比如说甲国单位货币的国内价值是其国际价值的40倍,那么与之相比较的乙国单位货币的国内价值必然是其国际价值的40份之1。

这就是说表示甲乙两国正常的货币关系和不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的差别有40倍之大。这样两国间商品交换的价格可以在40倍的范围之内进行选择。如果说一件商品能以1元的价格出售,也能以40元的价格出售。

为了便于表述,仍以1980年美国与印度的货币关系为例。具本交换有这样可能:

按反映不正常货币关系汇率计算,

1美元=7、930卢比,或1卢比=0.126美元

在印度国内市场价格7、930卢比的商品,只能售1美元。如果按照美国国内市场价格,或者说按反映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计算,1卢比=5.632美元,或1美元=0.178卢比。在印度国内市场价格7.930卢比的商品就要售44美元。这里44美元的价格也只能是与其价值相符的价格。1美元的价格仅是其商品自身价值的44分之1。如果出口商以1美元价格出口某种产品,只是实现了其自身价值的44分之1,损失了44分之43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虽然不赔本,但也无利可图,可以肯定的说,印度的出口商绝对不会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这种产品的,因为美国市场这种商品的价格要高得多。如果出口商以4美元的价格出售该种商品,虽然他只是实现了该种商品价值十一分之一的价格,但是他在1美元=7.930卢比的汇率条件下可以获得31.720卢比,利润高达300%,如果国家征收100%的出口关税,出口商仍然可以获得200%利润,获利15.860卢比。到此,我们完全可以清楚这种国际贸易了。印度出口商每出口7.930卢比的商品,可以为国家提供1个7.930卢比的税收,为自己赚取两个7.930卢比的利润。从现象上看,如果说这是不等价交换,就是有利于印度的不等价交换。

由此看来,印度出口商只要以低于44美元的价值出售该产品,不论他自己赚取多大利润,给国家创造多少税收,但实质上则是造成了本国财富的无偿外流。是不利于印度的不等价交换。对于美国出品商来说,用1美元的美国产品,以7.930卢比的价格出售给印度,在1美元=7.930卢比的汇率条件下,美国出口商仅仅是不赔本,而无利可图。但是,对于美国整体来说,它却实现了相当于其1美元产品价值的44倍价格,对于聪明的美国出口商来说,他可以用低于7.930卢比的价格出售该种商品,只要不单是换取卢比,而是再以印度市场价格购回印度产品到美国销售,他仍然可以有利可图,而且也不会使美国财富无偿外流。那就是只要以高于0.178卢比的价格出售1美元的美国产品到印度,然后再购进印度产品到美国销售,他就不会赔本,而且有利可图,同时,也不会使本国财富受到丝毫损失。假如美国出口商仅仅以0.356卢比的价格出售了美国市场上1美元的产品,按照反映不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1美元=7.930卢比来看,仅实现了其价格的22分之1,是不利于美国的不等价交换。如果按照反映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1美元=0.178卢比来看,他则实现了其产品价值2倍的价格,是有利于美国的不等价交换。

由此可见,在不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形式上的等价交换,形式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掩盖着惊人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发达国家在不等价交换中掠夺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把不等价交换的帽子甩给了在不等价交换中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发展中国家。具体表现就是一再要求发展中国家取消关税壁垒,允许自由贸易。只要我们理顺了国际货币关系,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就会不再蒙受经济损失,就会体现出自身的真实经济实力,就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体地位。

通货膨胀会导致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如果不认识通货膨胀,不能及时调整国际货币关系,就会加剧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的程度,特别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顺利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扭曲的物价关系和紊乱的商品流通

通常人们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活消费的差别归结为三高三低,即发达国家是高物价、高工资、高消费,发展中国家是低物价、低工资、低消费。这种结论是不科学的。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工资的高低。说发达国家是高消费,发展中国家是低消费,这是正确的。如果说发达国家是高物价发展中国家是低物价就是错误的。之所以说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是因为它违背了客观的价值规律。

我们知道,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与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成正比成例,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首先应该表现在生产力水平上的区别。即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平均生产的物质产品数量多,而平均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小,价格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也低,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平均生产的物质产品数量较少,而平均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大,价格高。由此可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在物价和消费水平上的区别应该表述为:发达国家是低物价,高消费,发展中国家是高物价、低消费。这里的物价高低是表现平均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的多少;而消费水平的高低则是表现人均消费商品数量的多少。

为什么人们会作出发达国家是高物价,发展中国家是低物价的结论呢?其依据又是什么呢?依据就是按照当今国际汇率计算出来的。这种把低物价计算成高物价,高物价计算成低物价是对国际物价关系的纽曲或者说是颠倒。这种纽曲或者说是颠倒的国际物价关系正是当今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的产物。仍以美国与印度1980年的货币关系为例,在反映正常货币关系下的汇率与反映不正常货币关系的汇率相差44倍的条件下,即使美国生产某种产品——如牛肉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印度的4倍,每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应该是印度牛肉平均价格的4分之1,然而用现行汇率计算,美国每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必然是印度牛肉平均价格的11倍。

假设在美国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为10美元,在反映正常的美元与卢比的货币关系汇率的条件下,印度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用美元表示应该为40美元;用卢比表示在美国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应该为1.7 8卢比,在印度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是7.12卢比。然而,用现行汇率1美元=7.93卢比计算,用美元表示,美国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为10美元;印度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仅是0.898美元。用卢比表示,印度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是7.12卢比,美国1公斤牛肉的平均价格则高达79.3卢比。由此计算出的美国牛肉价格,无论用美元表示还是用卢比表示均为印度牛肉价格的11倍,是绝对的高物价。扭曲的物价关系必然造成商品流通的紊乱。发展中国家的高物价被普遍计算为“低物价”,本来不可能占有国际市場却会在国际市场上销路看好,利润“可观”。

这种商品流通表面上符合定向增值流通规律,实质上则是逆向减值流通,违背了商品流通规律。发达国家的低物价被计算为高物价,本来应该有着广阔的国际市場却因价格过高而难以出口,例如美国粮食生产,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是机械化大农业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较高,粮食价格较低,应该是大宗粮食的出口国,美国粮食出口也应该是定向增值流通。

但是,由于大量发展中国家粮食价格的“奇低'',美国政府不得不对粮食出口给于财政补贴,粮食出口在形式上采取逆向减值流通。不过不必为美国担心,即使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以某种程度采取减值流通的形式,也不会受到经济损失。如前文【平等交换形式中的不等价交换】所述,美国出口商即使以国内市场22分之一的价格出口牛肉, 同样会实现其产品价值2倍的价格。

概括地说,在当今不正常国际货币关系形成的扭曲的物价关系条件下, 紊乱的商品流通的具体表现是: 从发展中国家商品角度看,存在着大量形式上的增值流通掩盖着实质上减值流通;从发达国家商品出口角度看,存在着形式的减值流通掩盖着增值流通。


使用道具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自然资源被浪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大多数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结构上却是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状态。这种畸形发展表现是:为国际市场生产出口产品的行业往往发展较快,而为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生产的行业发展较慢。这种经济结构畸形发展的原因,除去因债务负担过重而受某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渗透、操纵、控制外,其根本原因是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导致国内物价和国际物价的巨大差别造成的。

从产品价格上看,由于为国内市场生产的产品价格通常 (也有例外)是属于国内市场价格体系,是“低物价”,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价格通常是属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是“高物价”,这里存在着产品价格的巨大差别。

从生产成本上看,为国内市场生产的行业、企业如果消费的劳动力、生产资料资源的价格是属于国内市场价格体系,是“低物价”;如果消费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是进口产品,其价格属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是“高物价”。这就决定了为国内市场生产的行业、企业在经营上只能属于低成本、低产出的正常型的和高成本、低产出的艰难型的。从企业的经济效益上看,即使是有利可图,但决不会有厚利可图。为国际市场生产的行业、企业,如果消费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是进口产品,其价格属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是“高物价”;如果消费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的价格是属于国内市场价格体系,是“低物价”。这就决定了为国际市场生产的行业、企业在经营上是属于高成本、高产出的正常型的和低成本、高产出的优趣型的。从经济效益上看,不但有利可图,而且会有厚利可图。如果除去低成本、低产出和高成本、高产出的正常型的行业、企业,就剩下为国内市场生产的高成本、低产出的绝对不会有厚利可图的艰难型的行业、企业和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低成本、高产出的有厚利可图的优越型的行业、企业。

总体来说,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为国内外两个市场生产的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是相反的。为国际市场生产出口货物的行业、企业,因为原有企业有厚利可得,会不断增加投资,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社会游资因该类企业有厚利可图也会投资兴建新的企业,这就促使为国际市场生产出口物资的行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相反,为国内市场生产的行业、企业,因为原有企业经营困难,无力增加投资,用以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社会游资也不会投向一个无利可图的行业,这必然导致为国内市场生产的行业、企业在发展上长期陷于滯后状态。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种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看都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从为国内市场生产的行业长期处于滯后状态上看,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物资短缺;另一方面是广阔的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如农业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为国际市场生产的行业的迅速发展必然造成国际市场上的产品过剩,竞争激烈,发展中国家必须以大大低于生产成本价格出售产品。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财富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是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于过度的乱垦、乱伐、乱捕,必然会造成某些自然资源趋于枯竭,严重地破坏着生态平衡,危胁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资源浪费也会表现在发达国家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物资以其令人难以想象的低廉价格冲击着国际市场,在发达国家看来无疑是不惜血本的倾销。严重地威胁到发达国家某些行业的生存。例如农业、纺织业等,即使像美国那样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是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国家政府被迫实施粮食出口补贴或强行限制粮食生产的行政手段来进行调节。在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给严重短缺的状况下,像美国那样优越的农业资源人为地被闲置,无疑也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四)保护主义、关税壁垒、逃税走私的源由所在

在国际贸易关系的矛盾斗争中,集中表现为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目的是相同的,即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力求保护国内市场,开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各国在公开场合都要求实现自由贸易而反对保护主义,但是在实际上为了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彼此都在搞公开的或隐蔽的保护主义。

各国在实施保护主义政策时,采取多种手段,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以加强对进口管制。更普遍的是关税壁垒的政策,即用提高关税的办法,对国外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消减其竞争能力,保持本国在竞争上的优势,以阻止、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本国货币的国际价值过低,从而造成了国内低物价与国际高物价的巨大差别,对出口的物资征收较高税率的关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较高的进出口关税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实行管制的手段。

但是, 过高的关税就造成了进出口贸易中合法经营和非法经营之间在利润收入上的巨大差别。如果说在某种商品的进口或出口的税率为100%时,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可得10%的纯利润,那么通过偷税漏税非法经管的利润收入就是110%,非法经营一次就可获得正常经营11次的巨额利润。这不仅会给非法经营的走私冒险家以极大的诱惑力,而且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有经济实力的有组织的走私集团。他们可以凭借巨大的经济实力完全有能力贿赂海关人员,堂而皇之地进行非法走私活动。

在国际贸易中,抛开政治、社会制度的差别,以及抢支、毒品走私不说,仅从经济关系上来分析,猖獗的逃税走私现象,追溯于较高的海关关税;高关税,保护主义的发展,追溯于国际贸易中存在扭曲的物价关系。扭曲的物价关系根源于极其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关系。

(五)正确认识各个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贫富差别问题。

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联系中所处的经济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经济地位, 首先表现在各个国家之间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上的平等性。

这种平等的生产关系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各个国家的劳动者平均的创造能力是相等的。这种创造能力的相等性是说,各个国家的劳动者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尽管会有很大差别,就单个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会有很大差别的,但是,劳动者平均的创造能力是没有差别的,即劳动者平均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的多少是没有差别的,是相等的。比如说,以年为时间单位,各个国家的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是相等的。换句话讲,就是说,不论国家的大小,不论人口构成的肤色、民族有何不同,但是,各个国家的劳动者之间不存在高低、贵贱、优劣之别。

其次,表现在各个国家在自然资源、生产技术、产品种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上的平等性。

在生产日益社会化发展的当代,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经济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在自然资源上、生产技术上、产品种类上,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特殊优势。因此,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生产技术的交流和借鉴上,以及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都存在着极大的互补性、依赖性。每一个国家,如果不与其它国家发生任何经济联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其经济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决定了各个国家在各种经济联系中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这就要求各个国家必须平等相待,不得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必须遵循平等的自愿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实现互利互惠,共同繁荣。

虽然我们说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联系中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明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经济实力是相等的。相反,在平等的经济地位得到保障和充分体现,在能够平等地享有现代科学技木成果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就业劳动者人数的差别,其经济总量、经济实力是有差别的,甚至是有巨大差别的。一般地说,这种差别与社会就业劳动者人数成正比例。在社会就业动者人数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各国经济总量、经济实力的差别与其总人口的差别成正比例。这种差别也可简单地归结为人口大国与人口小国的差别。与此相联系,也就呈现出经济大国和经济小国的差别。

由于生产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现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当今世界经济联系中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不平等现像是普遍存在的。

不平等的经济地位,表现在少数国家总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依仗其较为强大的经济、科技特别是军事实力,对不顺从自己意愿的国家实行科技、经济封锁,甚至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所谓制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妄图主宰世界, 将其他国家降为附庸地位。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发展快些,有的国家发展慢些。但是,这种不平衡绝不是不变的。由于国家内部政治经济制度及其政府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落后的可以变为先进的,先进的也有可能变为落后,造成新的不平衡。比如说,近现代历史上,最先发展起来的英国,被后起的德、美超过。落后的俄国经过革命,建立起的社会主义苏联成为世界经济的先进国家。这种经济发展中先进与落后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也可以通过贫富的差距表现出来。 由于不可抗拒的地震、风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毁灭性破坏;遭遇外敌侵略或内乱的连年战争;统治集团的政治腐败、政府政策失误等原因,会造成某一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物质储备减少,生产能力下降,呈现出贫困状态。而免遭自然灾害、战争破坏,逢遇政治廉明,决策正确的一些国家,则会增加物质储备,提高生产能力,呈现出富有状态。

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少数发达国家通过大量的资本输出和不等价交换,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长期的经济掠夺,扩大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我们承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贫富差距,甚至是巨大的贫富差距。但是,我们不可能用现实的国际货币汇兑比率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来衡量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程度。因为现行的汇率,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汇率通常是反映了不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发达国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高于国内价值,而发展中国家单位货币的国际价值则是低于国内价值。在这种汇率下,无论是用某一发达国家的货币,还是用某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来计算,都会得出发达国家是“高物价”而发展中国家是“低物价”。表现在人均国民收入的统计数字上,必然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会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这就造成一种假像,即发达国家劳动者人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从而降低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好象世界上的物质财富主要是少数发达国家创造的。我们可以利用范慕韩先生編写的«世界经济统计摘要»的数字来说明这一问题。1980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0094美元,而印度人均国民收入226美元,仅为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44分之一。依此说明美国和印度的贫富差距有44倍之大。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美国国民收入为22980亿美元,印度国民收入为1498亿美元,仅为美国国民收入的15分之1。由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数字可以计算出美国1980年总入口为2.27亿,印度总人口为6.62亿。从国民收入总量看, 6.62亿人口的印度创造的国民收入1498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这样国家中的一千五百万人口创造的国民收入,也就是像印度这样的15个国家创造的国民收入才能与美国创造的国民收入相等。即100亿印度人创造的国民收入与2.27亿美国入创造的国民收入相等。

从消费水平上看, 美国人均消费水平是印度的44倍,也就是说印度全年的国民收入不能满足美国一个月的消费,而美国只要拿15分之一,或者说7%的国民收入就可以满足印度消费水平的全年各种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军事消费、国家各种行政支出。



使用道具

有谁能相信这是事实呢 ?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绝対不可能的。从范幕韩先生編写的«世界经济统计摘要»显示的1980年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产品数量来看,美国和印度相比并不是十分悬殊。请着下表:

表四

类别

美国

印度

毛纱产量(万吨)

5. 64

4. 48

棉纱产量 (万吨)

111.96

105.84

甘蔗产量 (万吨)

2446

15052.2

养猪量 (万头)

6735

1000

绵羊饲养 (万头)

1293

4130

黄牛饲养(万头)

ll510

18250

花生产量 (万吨)

104.7

502.2

玉米产量 (万吨)

16878

680.4

稻谷产量 (万吨)

662.9

7993

小麦产量(万吨)

6461.9

3183

在养猪量和小麦、玉米产量方面印度与美国有较大差距,而在养羊、养牛量和甘蔗、花生、稻谷产量方面,印度都大大超过了美国。从物质资料生产的总体上看,美国是不可能超过印度的。从对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纯收入总量上来看,一个只有2.2亿人口的美国与一个拥有6.6亿人口大国的印度更是无法相比的。实际上理论界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统计数字上的这种贫富程度的巨大差别也是不承认的。只不过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通过承认达国家是“高物价”与发展中国家的“低物价”来表达的。

要正确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程度的差别,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占有财富和创造财富是不能等同的。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掠夺别国的大量财富。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和不等价交换掠夺可以占有其它国家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并不说明他们就是这些财富的创造者。这如同资本家可以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财富并不说明资本家是这些财富的创造者是一样的。

第二、各国劳动人民平均的创造能力是无差别的,劳动者年平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是相等的。

我们承认各国的富裕程度是有差别的,但是不能承认劳动人民平均的创造能力是有差别的。不能说富有国家的劳动者的创造能力高,贫困国家劳动人民平均的创造能力低。不论各国的富裕程度有多大差别,不论各国生产力水平和主要产品有何差别,也不论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对劳动人民的创造能力有何影响,但从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角度看,各国劳动人民平均的创造能力是无差别的,即各国劳动者年均创造的国民纯收入(价值量)是相等的。以此为依据,按照反映正常的美元与卢比货币关系的汇率计算,印度的国民纯收入总量不是美国的15分之1,而是美国的3倍。

我们来具体比较1980年美国与印度的国民纯收入(价值量)。在社会就业劳动者人数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如果美国人均国民纯收入为10000美元,那么印度人均国民纯收入同样是10000美元。以此计算,美国1980年国民纯收入为22700亿美元,印度国民纯收入为66200亿美元,约为美国国民纯收入的3倍,而不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只有如此计算,才能充分体现各国劳动人民的平等地位,才能充分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第三、在物价水平上的差别应该表现出发达国家的低物价和发展中国家的高物价。

由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长期处于私有制社会发展阶段,统治阶级对内进行阶级剥削和压迫,对处进行民族剥削和压迫,使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在政治上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在经济文化发展上长期处于贫困、落后地位。在国际关系上,经常是大国压迫、剥削小国,强国压迫、剥削弱国。由此造成了弱小国家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受到了极大限制,长期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文化落后的状态。我们不谈造成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不平衡的原因,但必须承认当今世界上存在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这一客观现实。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区别,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区别。从这一意义上说,所谓发达国家,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本发达的国家。所谓发展中国家,就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用富有和贫困区別,发达国家为富有国家,发展中国家为贫困国家。除去物质财富储备不说,就当年人均占有国民纯收入上看,可以从国民收入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分析。由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高,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高,所以劳动者平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多,而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小,价格低;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较低,所以劳动者平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少,而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大,价格高。

如果剔除通过不等价交换和资本输出占有别国创造的价值因素,单从人均占有本国创造的国民纯入中的实物量(即国民收入)上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表现为发达国家人均占有的国民收入的实物量多,而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的国民收入的实物量较少。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单从人均占有本国创造的国民纯收入的价值量上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相等的,是没有多少或高低差别的。从社会平均的商品实际价格角度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表现为发达国家社会平均的物价低,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平均的物价高。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者占劳动者总人数比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劳动者人均创造或者人均占有的国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量、国民纯收入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平均的商品实际价格三者关系是这样的: 发达国家较高的人均国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量同较低的社会平均的商品价格的乘积所计算出的人均国民纯收入的价值量,与发展中国家较低的人均国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量同较高的社会平均的商品实际价格的乘积所计算出的人均国民纯收入价值量是相等的。

通常所说的发达国家是高收入、高物价,发展中国家是低收入、低物价是在反映不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的条件下计算出来的。这是违背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在反映不正常国际货币关系的汇率条件下计算出来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指标,必然是夸大了发达国家而缩小了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人为地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同时也人为地提高了发达国家而贬低了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如果在汇率反映的是正常的国际货币关系条件下,在真正实现了平等、公正、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条件下,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都会得到正常的发展,就不会再出现哪一个国家是高物价,哪一个国家是低物价的差别。物价高低的差别只能表现在某一具体的商品种类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都会有廉价的出口物资;同时,任何一个国家也都会有资源劣势和技术劣势,都会需要进口物资来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求。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国际贸易都体现的是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使用道具

楚天江南客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9-1-4 21:48:5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楼主分享观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8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