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zhengyr
3539 37

[创新发展] 劳动哪里去了?马克思放弃的重大理论问题——学与思(21)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6粉丝

学术权威

2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610 个
通用积分
26.5874
学术水平
299 点
热心指数
283 点
信用等级
271 点
经验
136660 点
帖子
3875
精华
0
在线时间
73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6
最后登录
2024-4-18

zhengyr 发表于 2016-3-28 22:01:2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劳动哪里去了?马克思放弃的重大理论问题——学与思(21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劳动

马克思正确地认识到:“对脑力劳动的产物——科学——的估价,总是比它的价值低得多”。[26(1),377]这句话肯定了三点:第一、生产科学的脑力劳动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可以表现为科学的商品价值;第二、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对生产科学的脑力劳动来说,只有一小部分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社会承认和评价并在市场交换中表现为商品价值;第三、商品价值量是社会对生产商品所耗费劳动的一种评价值,并不与耗费劳动直接相关。但是,马克思放弃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他所指出的大部分没有得到正确的社会评价,没有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生产科学所耗费的脑力劳动哪里去了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因为马克思当时只有两种劳动时态概念——现在时态的活劳动和过去时态的死劳动或物化劳动)。同样的,迄今为止,马派经济学者对这个大部分没有得到正确的社会评价,没有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生产科学所耗费的脑力劳动哪里去了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没有做出任何深入的研究。这就使得无法说清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生产资料(以后简称为科技成果)在现实生产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问题。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最受诟病的一个问题,也是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提出“机器可以‘创造’价值”的论点,以及马派经济学者对“机器可以‘创造’价值”的论点招架乏力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批马派自我感觉良好地大批特批马克思的“劳动的凝结”的说法,可是他们却没有解答人们的劳动都是即时地烟消云散了?还是他的劳动量可以以某种“科学”而不是“文学”的方式体现出来?我们知道,即使从能量消耗的观点来看,能量也只是会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绝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请网友们讨论一下,劳动哪里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理论问题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现实的社会 商品价值量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科学劳动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bjy1285582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crj302 发表于 2016-3-28 22:21:2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起 初 神 创 造 天 地 。   
1:2  地 是 空 虚 混 沌 。 渊 面 黑 暗 。 神 的 灵 运 行 在 水 面 上 。   
1:3  神 说 , 要 有 光 , 就 有 了 光 。   
1:4  神 看 光 是 好 的 , 就 把 光 暗 分 开 了 。   
1:5  神 称 光 为 昼 , 称 暗 为 夜 。 有 晚 上 , 有 早 晨 , 这 是 头 一 日 。   
1:6  神 说 , 诸 水 之 间 要 有 空 气 , 将 水 分 为 上 下 。   
1:7  神 就 造 出 空 气 , 将 空 气 以 下 的 水 , 空 气 以 上 的 水 分 开 了 。 事 就 这 样 成 了 。   
1:8  神 称 空 气 为 天 。 有 晚 上 , 有 早 晨 , 是 第 二 日 。   
1:9  神 说 , 天 下 的 水 要 聚 在 一 处 , 使 旱 地 露 出 来 。 事 就 这 样 成 了 。   
1:10  神 称 旱 地 为 地 , 称 水 的 聚 处 为 海 。 神 看 是 好 的 。   
1:11  神 说 , 地 要 发 生 青 草 , 和 结 种 子 的 菜 蔬 , 并 结 果 子 的 树 木 , 各 从 其 类 , 果 子 都 包 着 核 。 事 就 这 样 成 了 。   
1:12  于 是 地 发 生 了 青 草 , 和 结 种 子 的 菜 蔬 , 各 从 其 类 , 并 结 果 子 的 树 木 , 各 从 其 类 , 果 子 都 包 着 核 。 神 看 着 是 好 的 。   
1:13  有 晚 上 , 有 早 晨 , 是 第 三 日 。   
1:14  神 说 , 天 上 要 有 光 体 , 可 以 分 昼 夜 , 作 记 号 , 定 节 令 , 日 子 , 年 岁 。   
1:15  并 要 发 光 在 天 空 , 普 照 在 地 上 。 事 就 这 样 成 了 。   

使用道具

he_zr 发表于 2016-3-28 22:37:2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是脑力劳动的劳动哪里去了,而是马氏无法说清脑力劳动跟劳动产品是怎样的关系,就把它简单说成是简单劳动“自乘和倍加”的复杂劳动,叫人们自己到脑力劳动者的“社会背景”去找,无非是说脑力劳动者之前预付了一定的“教育费”代表的生活资料,所以脑力劳动才“复杂”。可是,脑力劳动对产品的贡献,人们用产品量对比那部分预付量,简直天壤之别,预付量根本代表不了“复杂”程度。

马氏说的生产是物质产品生产,脑力劳动又不是直观直接的在制造出产品,而是必须经由体力劳动才得以实现。脑力劳动这种间接的作用如同产品的效用一样,无法用具体的计量工具来衡量,只能在两种同等生产方式,在简单劳动基础上,有没有脑力劳动介入,这种对比中根据差额来评定其作用的大小。

使用道具

罗鹏 发表于 2016-3-29 00:23:4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劳动不按马氏所说“凝结”,就按你郑先生说的“烟消云散”了?真是可笑。
人是有记忆的,人还会用各种事物做标记、做符号、做证明,劳动怎么就烟消云散了?
凝结论肯定是言过其实的、瞎编的东西,但反过来说,人们的劳动如果创造的是物品,那么这物品就是劳动的证明;人们付出劳动(给予他人产品或劳务)而没有获得他人的酬报,那么人们就会记账并索要债权证明,如果这个债权证明可以流通,就是货币了,货币是劳动索取权的符号;技术发明虽然没有物质形态,但人们创造了各种权利,诸如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并各种符号加以记录,当有人利用这些产权时,就要像买实物产品一样,需要掏钱。劳动不凝结也不可能凝结,但劳动却可以以符号形态存在,并不断易手。
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跨时分工、资本本质是劳动等观点,就可以无师自通了。

使用道具

罗鹏 发表于 2016-3-29 00:36:5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只有在不崇尚科学的社会中,科学家的劳动及其成果即科学发现才会被低估。
爱因斯坦等人的劳动及劳动成果,除了延请他们的组织、机构给予他们报酬之外,他们所获得的收益其实是巨大的,物质的利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更大的部分是精神上的,名誉、受人敬仰,这些都是巨大的褒奖。

使用道具

Rousseau 发表于 2016-3-29 09:21: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这固然很好,但只是学和思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问题上遇到困难,明显地表现出缺乏客观实践和工作历练。

我给你三个途径,把这三条路结合起来指向一个共同的解答问题的目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与合
2)价格对价值的背离与复归
3)纯心理的和思维的活动与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最终实践之间辩证关系

如果马克思把一切都说得透彻和直白了,我们后人干什么吃的?
有一种怪异的思维,就是一旦马克思没有继续说下去的问题就是死路和马克思理论的缺陷。

使用道具

Rousseau 发表于 2016-3-29 09:26:4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才一年多的时间里发了21篇了,思有余,做不足是病症症结所在。
通览这21篇,都明显没有深入思考而是迫不及待地读下去,急急忙忙推进,急切地试图完成阅读和某种华而不实的目标,其浮躁状态跃然而出。
不妨去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多做些实际工作,然后回过头来读马克思的著作。

使用道具

冷眼老克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3-29 09:53:5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能量也只是会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绝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
类比得太好了!物理学研究能量的存在形式和转换关系。经济学研究价值的存在形式和劳动和价值的变换关系。
要回答劳动哪里去了?只要搞清楚劳动是怎样变换成价值的问题就行了。

使用道具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6-3-29 10:10: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就出现了必要劳动和不必要劳动这两个概念。但问题是如何事先知道什么是必要,什么是不必要。

使用道具

龚民 发表于 2016-3-29 11:04:0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放弃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他所指出的大部分没有得到正确的社会评价,没有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生产科学所耗费的脑力劳动哪里去了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因为马克思当时只有两种劳动时态概念——现在时态的活劳动和过去时态的死劳动或物化劳动)。同样的,迄今为止,马派经济学者对这个大部分没有得到正确的社会评价,没有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生产科学所耗费的脑力劳动哪里去了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没有做出任何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选择放弃是对的!对脑力劳动的产物——科学——的估价,只能由市场和历史滞后效应评价。而适时估价除非现场交易,而不交易估价就暂时不存在意义。如凡高向日葵名画: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凡·高的名画。凡·高,荷兰人,1853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16岁时进入一家美术公司工作。到1880年,已经27岁的凡·高才开始下决心学习绘画。从此他就把精力都集中在了绘画事业上,并且经常废寝忘食地画着,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绘画方面,凡·高很有独创性,他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作画。然而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凡·高的作品。凡·高画了大量的画,却几乎没有卖出去一张。
  卖不出去画,就意味着挣不着钱;挣不着钱,就意味着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但贫困没能使凡·高屈服,靠着弟弟和朋友提供的一点生活费,凡·高仍利用一切时间画着、画着。
  凡·高实在是太穷了,以至于连作画的颜料和画布也买不起。汤佳大爷是一个经营绘画用具的小店主,他很赏识凡·高,他认为凡·高肯定会成功的。尽管自己并不富裕,汤佳大爷还是尽可能为凡·高提供一些绘画用品。
  然而,汤佳大爷的妻子对此却很不满,她抱怨道:“凡·高浪费了那么多颜料和画布,他画的油画却卖不出一分钱。”
  由于日夜不停地作画,再加上经常挨饿、营养不良,凡·高的牙齿掉了许多,而且身体疲乏,面容异常苍老、憔悴。接着,凡·高又患了精神病,并在疗养院里呆了一年。
  尽管如此,凡·高依然没有停止绘画。1890年,贫病交加的凡·高自杀身亡,而凡·高的成名,却在他的死后。
  黄色是明媚、充满活力的颜色,在《向日葵》里,凡·高就使用了大量的黄色。在黄色的画布上,向日葵像火苗般鲜艳、夺目,远远看起来,整幅画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向日葵》给人的感觉就是:火热、狂喜、充满生机。
  1987年,《向日葵》被卖到了2250万英镑,这是一个惊人的价钱。对比凡·高生前的穷困潦倒,又怎能不令人感慨、深思呢!
朋友你好! <img src="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class="vm">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8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