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j58
48851 507

[其他学者]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作者张建平错误理解了供求理论 [推广有奖]

41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3 23:04: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紧急有奖寻人启事:
哪位读帖者的经济学老师跟你讲过“西方经济学的需求量是一个存量”了?

请报上学校名字和老师的姓名。

使用道具

42
hj58 发表于 2009-7-4 04:54: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连价格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清楚呢,还谈什么“各种可能的价格”?价格就是两个交换者协商确定的交易比例,是被交易者决定的,而不是决定交易者行为的事前存在的东西。

黄佶答:

价格的确是由交易者最终决定的,但是你能够和家电店的营业员把空调的价格“决定”为一元一台吗?你顶多只能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进行讨价还价。

在6月份,一台空调为 3000 元,从7月1日国家开始进行双重补贴,同样的空调降价为 2500 元,你讨价还价的能力再强,6月份也不可能以 2500 元交易,7月份也不可能以 1000 元交易成功。

你在马路上找几个人问问:该空调 3000 元的话你买不买,2500 元的话呢?2000 元呢?

这 3000 元、2500 元、2000 元不就是可能的价格吗?对应这些价格,不是会有不同的需求量吗?国家正是根据“价跌量增”这个常识,决定补贴厂商,让它们降价,以提高对家电的需求量。你以为是先有你去讨价还价,然后国家再决定补贴厂商的?

你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常识贫乏到如此程度,还来研究经济学?研究研究纯数学还差不多。


——在你的例子当中,气温和穿衣量,都是存量,是可以在任意时点去观察的变量——即任意时点都可以看一看温度计和试验者穿了几件衣服。如果这个实验者穿衣的舒适度和气温确实有一个对应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存量关系,是随时间变动的。例如一月3日做实验,气温从凌晨的 -40°连续变化(没有异议吧?)到上午的 -20°、再到午后的 0°,那么试验者先是穿三件厚衣,上午变成了 2 件厚衣,午后变成了 1 件厚衣,傍晚又变成了 2 件厚衣……请问黄教授,你能给出“试验者在1月3日的穿衣量”这个数据吗?

黄佶答:

哈哈!难道“上午”、“午后”、“傍晚”都不是“时间段”吗?

所以,你实际上一直是以“观测时间的长短”作为判断是否“时点”的标准,时间段是数小时,就是时点;时间段是一个月,就不是时点。

如果1月3日的气温像你说的那样剧烈变化,我当然说不出“试验者在1月3日的穿衣量”这个数据,但测量时段的长度本身就是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在变化剧烈的情况下,研究者当然会缩短测量时段,例如每八小时测量一次,这样就能够说出“1月3日上午的穿衣量”、“1月3日午后的穿衣量”、“1月3日傍晚的穿衣量”。如果气温变化剧烈到每小时都变化一次,那么就每小时测量一次,甚至更短。但即使一分钟测量一次,这一分钟不还是时段吗?

我们讲“二月份的需求量”,只是因为在整个二月份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第一季度或上半年)内,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情况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所以测量时段选择为一个月。如果需求情况剧烈变动,我们也会缩短测量统计需求情况的时段,例如“1月3日上午的需求量”、“1月3日午后的需求量”、“1月3日傍晚的需求量”。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一步缩短,直至实时测量统计,给出“1月3日10点34分27秒的需求量”。股票市场不就是即时给出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的吗?(当然,即使测量间隔短到一秒,测量的仍然是时段上的数据,其结果仍然是张建平坚持的“流量”。)

既然“1月3日上午的穿衣量”、“1月3日午后的穿衣量”、“1月3日傍晚的穿衣量”都是存量,那么“1月3日上午的需求量”、“1月3日午后的需求量”、“1月3日傍晚的需求量”也都是存量了,这样一来,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就没有问题了吧?看来关键在于要把测量频率提高到一天三次。

你看,被你终结的西方经济学,又被你救活了。

回过头来说一下测量需求曲线(需求表)的问题。张建平一直说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这再次反映出他不了解实际经济生活,不会对客观现象进行科学抽象。

假设在这个论坛发言,是要收费的,价格是每帖 1 元,请问张先生发帖的数量还会像现在这么多吗?还会从 32 楼到 41 楼一口气连发十帖吗?肯定不会,他会预先仔细写好要回答的内容,然后在一个帖子里一起发出来。

好,汇总一下:免费发帖时,发十个;一元一帖时,只发一个。这不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需求表吗?

价格   需求量
0     10
1     1

两点连一线,不就是一条最基本的需求曲线吗?这里的“每帖一元”,不就是可能的价格吗?

为什么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说如何测量需求表?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根本不必在大学的教材里说。为什么没有人给出一条实际的市场需求曲线?因为去测量整个市场在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成本太高。

实际上大家不妨在一个小圈子里(例如上课的学生中,或几个好友中),实际测量一下需求表。

办法是这样:拿一只手机(任何物品,垃圾也可以),然后问大家:一万元一只,有多少人买?五千元?两千?一千?五百?两百?一百?免费?负一元(倒贴一元)、负两元、负三元、负一百元、负两百元、……

为了避免大家开玩笑,影响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可以设置一个小措施,以避免在报价很高时,也有人说愿意买。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该办法可以避免需要手机、但买不起的人也举手说“我要买!”

具体做法是:每人预先收取一百元押金。主持人如果觉得某人可能在说谎(例如愿意在五千元的高价位买那只普通手机),可以中断测试,说“好,就五千元卖给你了”。如果该人不愿意拿出五千元来买这只手机,说明他前面的购买意向是不真实的,于是就罚没他的押金一百元。

这一规则在测试前就公布并收取押金,这样就没有人会开玩笑,测试结果就是真实的(实际上只要威胁有惩罚,即使不收取押金,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最后,把各个报价和对应的总需求量画在表格里,就得到了需求表。张建平说我讲在课堂上测试需求表的成本很高。恰好相反,我说在课堂上测试成本很低(我就做过多次)。我说的是在全社会测试需求表的成本很高。如果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可以以能够接受的代价测量出需求表。但是这样的调查结果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所以没有人去做这样的“课题”。只有不懂西方经济学的人,才把测量需求表当做天大的事情。

张建平说过:导数是一个极限问题,不是你说的“增量是一,所以MU=ΔTU”,而是增量趋近于 0 时的问题。“一”是什么?一吨也是 1,一克也是 1。

这段话显示:他是一个书呆子,不会把抽象的数学和具体的客观实践相结合。

我跟帖说:如果总消费量是一万吨,一吨不就是一个趋向 0 的量了?“边际”和“导数”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前者适用离散的情况,后者适合连续函数。在增量相对于总量很小时,两者的差异就消失了,至少可以忽略不计。

“增量趋向于 0”不是趋向绝对的 0,而是趋向相对的 0 就可以了。多大的变量才算“趋向 0”,取决于所涉及的总量,对于十吨,一吨的确不算趋向 0,但对于一万吨、十万吨,一吨就是“趋向 0”了。

张建平特地选了“一吨”这个在日常生活中超出想象的巨大重量,而且和“一克”相对照,想吓唬住读者,认为一吨是个庞然大物,不可能是“趋向 0”的“微小增量”。但这种小聪明只能反映出他没有学好数学。所以他研究纯数学的资格也不够。

张建平算是学过导数了,算是知道天下还有“极限”这个概念了,于是处处要求“增量趋向于 0”,但是他忘记了,如果变化缓慢的话,曲线的导数和用大的截距计算出的斜率,在数值上是非常接近甚至完全一样的,例如直线各点的导数就处处和该直线的斜率相等。

由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需求量的变化不大,所以即使一个月测量一次需求量(测量间隔不趋向 0),也足够了,而不必早中晚各测量一次。若是有个调查机构每天早中晚三次打电话来问张建平:“如果每帖一元,你一天发几个帖?”他肯定会发疯的。
黄佶文章汇总

使用道具

43
hj58 发表于 2009-7-4 13:12: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例如一月3日做实验,气温从凌晨的 -40°连续变化(没有异议吧?)到上午的 -20°、再到午后的 0°,那么试验者先是穿三件厚衣,上午变成了 2 件厚衣,午后变成了 1 件厚衣,傍晚又变成了 2 件厚衣……请问黄教授,你能给出“试验者在1月3日的穿衣量”这个数据吗?

黄佶答:

刚反应过来,这个问题还包括一个意思:三个时段穿衣服的数量不能相加,得出一个“今日穿衣总数”,即使硬要相加,其结果也没有现实意义。

但是需求量问题同样如此。在一月三日早中晚三次测量市场的需求量,这个三个需求量值也是不能相加的。因为市场中的人还是这些人,例如我是其中之一,我早中晚的需求量数据加起来也是没有意义的。不是我早中晚分别有这些需求量,而是我这一天里的需求量根本没有变化过。如果测三次,我的“总需求量”就扩大为三倍,那么这一天里测量五次,我的“总需求量”就扩大为五倍了?显然这是错误的,这个相加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黄佶文章汇总

使用道具

44
hj58 发表于 2009-7-5 06:59: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书中写道:如果将需求量和销售量、产量等同,则要千万小心,必须严格界定这些变量的计量方法,使其具有相同的变量特性,否则就会在流量/存量逻辑上出现错误。(p25)

那么是谁“将需求量和销售量、产量等同”的呢?原来不是别人,正是张建平自己。

他在该书中写道:如果承认供求决定理论,讲需求量作为自变量,我们还可以从反需求函数中得到更加不可思议的结论:对 P = A -BQd,令 Qd = A / B,则有 P = 0。这意味着只要你的需求量达到一个特定的值,对方就会把东西白送给你。天下竟有这等好事:只要算出每种商品的 A/B 值,想要什么就有什么!(p30)

实际上张建平没有看懂需求曲线。“令 Qd = A / B,则有 P = 0”的意思是:如果价格为 0的话,需求量 Qd 的数量为(A / B)。但是这只是消费者(需求者)一方的一厢情愿,并不表示生产者(供应者)在价格为 0 时愿意生产数量为(A / B)的产品,并和消费者按照 0 的价格进行交易(即白送)。

张建平之所以有上述的大惊小怪,就是因为他把需求量看做了实际发生的购买量。

实际上,“需求量”仅仅是对消费者状态的一个描述参数,并非实际发生的销售量。例如市场对枪支有巨大的需求(又好玩又能够防身),但实际上交易量非常小,因为政府禁止枪支买卖。

又例如,很多人说:如果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一万元一辆,我就去买一辆。统计一下的话,整个市场对万元汽车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并没有厂商愿意以一万元的价格销售汽车,于是万元汽车的产量和销售量等于 0。

假设李四对轿车的需求表是:价格高于 5000 元,购买量为 0;5000 元,买一辆;2500 元,买两辆。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用 5000 元买到了一辆,用 2500 元买到了两辆。即使将来真的出现这么便宜的轿车(轿车生产成本下降,或中国人收入提高),他也未必真的去买。原因可能是车的款式和颜色不符合他的喜好,等等。

总之,需求量不等于销售量,需求曲线是对消费者购买倾向的一种描述,消费者购买倾向是一种状态,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常识。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里未必这么明说,但认真学习并稍加思考,就能够明白。教科书的篇幅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说得非常详细,更何况它预期的读者都是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

张建平自己没有学好西方经济学,把需求量当做了销售量,然后说需求量是流量,然后对供求理论大加批判,真是制造冤假错案的高人。

张建平总是根据一个参数有没有对应“时段”来判断是流量还是存量。在说到需求量时,西方经济学都有一个时间概念。例如“二月份”。但这个“二月份”既可以是时段,也可以是时点,只是一个比较大的时点而已。

为什么时点可以很大?因为比较的范围更大(例如观察一年内需求量的变化,就可以以月份作为时点;如果研究跨度为一万年的变化,用“世纪”做时点都嫌太大,因为要画一百个数据点);或在这个时段内,所讨论的参数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例如汽车的需求量在一两个月内几乎保持不变,因此没有必要每隔一秒钟就测量一次,每月测量一次足够了)。

张建平一说起变化量,就说“导数”,就说“无限微小的增量”,就说“一吨的增量不算微小”,说明他脑子里只有绝对的“微小”,却没有相对的“微小”,只有绝对的“瞬时”,却没有相对的“瞬时”。这说明他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只死记硬背了公式定律,却不了解每个公式定律是如何从实际世界的事物和运动中抽象出来的。

当然,这不能怪张建平本人,他也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受害者。
黄佶文章汇总

使用道具

45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5 13:51: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09-7-4 04:54
黄佶答:

价格的确是由交易者最终决定的,但是你能够和家电店的营业员把空调的价格“决定”为一元一台吗?你顶多只能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进行讨价还价。
这话还可以这样说:厂商最多只能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变动自己希望的销售价。

在6月份,一台空调为 3000 元,从7月1日国家开始进行双重补贴,同样的空调降价为 2500 元,你讨价还价的能力再强,6月份也不可能以 2500 元交易,7月份也不可能以 1000 元交易成功。

你在马路上找几个人问问:该空调 3000 元的话你买不买,2500 元的话呢?2000 元呢?


这 3000 元、2500 元、2000 元不就是可能的价格吗?对应这些价格,不是会有不同的需求量吗?国家正是根据“价跌量增”这个常识,决定补贴厂商,让它们降价,以提高对家电的需求量。你以为是先有你去讨价还价,然后国家再决定补贴厂商的?

你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常识贫乏到如此程度,还来研究经济学?研究研究纯数学还差不多。
对经济学来说,“补贴”是价格的一个构成部分,并不是价格变动。你以为只有你掏出来的钱才是价格?

黄佶答:

哈哈!难道“上午”、“午后”、“傍晚”都不是“时间段”吗?
是时间段吗?我不过是把测量温度所在的时点按照语言习惯表达出来而已,你倒是像找到了救命稻草。有在一个时段内不变的气温吗?我把上午准确地说成8:00、12:00、18:00这样不就行了嘛。有在一个时段内不变的气温吗?

所以,你实际上一直是以“观测时间的长短”作为判断是否“时点”的标准,时间段是数小时,就是时点;时间段是一个月,就不是时点。
再声明一次,我从来都不以观测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时点”,任何长度的时段都是时段,而不是时点,时点没有长度。你是在说你自己。如果我是你所说的,干嘛还反对你说的需求量是存量?

如果1月3日的气温像你说的那样剧烈变化,我当然说不出“试验者在1月3日的穿衣量”这个数据,但测量时段的长度本身就是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在变化剧烈的情况下,研究者当然会缩短测量时段,例如每八小时测量一次,这样就能够说出“1月3日上午的穿衣量”、“1月3日午后的穿衣量”、“1月3日傍晚的穿衣量”。如果气温变化剧烈到每小时都变化一次,那么就每小时测量一次,甚至更短。但即使一分钟测量一次,这一分钟不还是时段吗?
什么叫强烈变化?科学研究讲究的是科学性,不是你的个人感受。在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在山区昼夜温差悬殊是常事,在山地随海拔变化温度剧烈变化,这些都是事实吧?
请问:每小时测量一次是盯着温度计看一个小时?还是在某个时点上看一个数据?连温度这种变量的存量性质你都否定?

我们讲“二月份的需求量”,只是因为在整个二月份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第一季度或上半年)内,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情况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所以测量时段选择为一个月。如果需求情况剧烈变动,我们也会缩短测量统计需求情况的时段,例如“1月3日上午的需求量”、“1月3日午后的需求量”、“1月3日傍晚的需求量”。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一步缩短,直至实时测量统计,给出“1月3日10点34分27秒的需求量”。股票市场不就是即时给出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的吗?(当然,即使测量间隔短到一秒,测量的仍然是时段上的数据,其结果仍然是张建平坚持的“流量”。)
股市上的交易量和西方经济学的需求量完全两码事,它是我说的水表数(从开盘到当前时点上的总交易量)。和价格没有对应关系(因为在这个时段那有无数个价格)。
你有本事就用股市上的价格与交易量数据来证明一下需求曲线成立给大家看看(价格高成交量以定减小、价格低成交量一定放大)。股市上的数据天天都有,随时免费提供,黄教授不要再说统计成本太高了呀。

既然“1月3日上午的穿衣量”、“1月3日午后的穿衣量”、“1月3日傍晚的穿衣量”都是存量,那么“1月3日上午的需求量”、“1月3日午后的需求量”、“1月3日傍晚的需求量”也都是存量了,这样一来,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就没有问题了吧?看来关键在于要把测量频率提高到一天三次。

你看,被你终结的西方经济学,又被你救活了。
是你硬要把测量温度所在的时点歪曲为时段,才臆想着能够救活西方经济学吧。你的以上论述证明你对流量存量概念一窍不通。

回过头来说一下测量需求曲线(需求表)的问题。张建平一直说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这再次反映出他不了解实际经济生活,不会对客观现象进行科学抽象。

假设在这个论坛发言,是要收费的,价格是每帖 1 元,请问张先生发帖的数量还会像现在这么多吗?还会从 32 楼到 41 楼一口气连发十帖吗?肯定不会,他会预先仔细写好要回答的内容,然后在一个帖子里一起发出来。

好,汇总一下:免费发帖时,发十个;一元一帖时,只发一个。这不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需求表吗?

价格   需求量
0     10
1     1

两点连一线,不就是一条最基本的需求曲线吗?这里的“每帖一元”,不就是可能的价格吗?

为什么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说如何测量需求表?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根本不必在大学的教材里说。为什么没有人给出一条实际的市场需求曲线?因为去测量整个市场在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成本太高。

实际上大家不妨在一个小圈子里(例如上课的学生中,或几个好友中),实际测量一下需求表。

办法是这样:拿一只手机(任何物品,垃圾也可以),然后问大家:一万元一只,有多少人买?五千元?两千?一千?五百?两百?一百?免费?负一元(倒贴一元)、负两元、负三元、负一百元、负两百元、……

为了避免大家开玩笑,影响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可以设置一个小措施,以避免在报价很高时,也有人说愿意买。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该办法可以避免需要手机、但买不起的人也举手说“我要买!”

具体做法是:每人预先收取一百元押金。主持人如果觉得某人可能在说谎(例如愿意在五千元的高价位买那只普通手机),可以中断测试,说“好,就五千元卖给你了”。如果该人不愿意拿出五千元来买这只手机,说明他前面的购买意向是不真实的,于是就罚没他的押金一百元。

这一规则在测试前就公布并收取押金,这样就没有人会开玩笑,测试结果就是真实的(实际上只要威胁有惩罚,即使不收取押金,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最后,把各个报价和对应的总需求量画在表格里,就得到了需求表。张建平说我讲在课堂上测试需求表的成本很高。恰好相反,我说在课堂上测试成本很低(我就做过多次)。我说的是在全社会测试需求表的成本很高。如果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可以以能够接受的代价测量出需求表。但是这样的调查结果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所以没有人去做这样的“课题”。只有不懂西方经济学的人,才把测量需求表当做天大的事情。

张建平说过:导数是一个极限问题,不是你说的“增量是一,所以MU=ΔTU”,而是增量趋近于 0 时的问题。“一”是什么?一吨也是 1,一克也是 1。

这段话显示:他是一个书呆子,不会把抽象的数学和具体的客观实践相结合。

我跟帖说:如果总消费量是一万吨,一吨不就是一个趋向 0 的量了?“边际”和“导数”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前者适用离散的情况,后者适合连续函数。在增量相对于总量很小时,两者的差异就消失了,至少可以忽略不计。

“增量趋向于 0”不是趋向绝对的 0,而是趋向相对的 0 就可以了。多大的变量才算“趋向 0”,取决于所涉及的总量,对于十吨,一吨的确不算趋向 0,但对于一万吨、十万吨,一吨就是“趋向 0”了。

张建平特地选了“一吨”这个在日常生活中超出想象的巨大重量,而且和“一克”相对照,想吓唬住读者,认为一吨是个庞然大物,不可能是“趋向 0”的“微小增量”。但这种小聪明只能反映出他没有学好数学。所以他研究纯数学的资格也不够。

张建平算是学过导数了,算是知道天下还有“极限”这个概念了,于是处处要求“增量趋向于 0”,但是他忘记了,如果变化缓慢的话,曲线的导数和用大的截距计算出的斜率,在数值上是非常接近甚至完全一样的,例如直线各点的导数就处处和该直线的斜率相等。

由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需求量的变化不大,所以即使一个月测量一次需求量(测量间隔不趋向 0),也足够了,而不必早中晚各测量一次。若是有个调查机构每天早中晚三次打电话来问张建平:“如果每帖一元,你一天发几个帖?”他肯定会发疯的。
拜托黄教授还是先把西方经济学的需求量是存量这个低级错误改正后,再来这个论坛上提“需求曲线”的事情吧。

使用道具

46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5 13:59: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09-7-4 13:12
黄佶答:

刚反应过来,这个问题还包括一个意思:三个时段穿衣服的数量不能相加,得出一个“今日穿衣总数”,即使硬要相加,其结果也没有现实意义。

但是需求量问题同样如此。在一月三日早中晚三次测量市场的需求量,这个三个需求量值也是不能相加的。因为市场中的人还是这些人,例如我是其中之一,我早中晚的需求量数据加起来也是没有意义的。不是我早中晚分别有这些需求量,而是我这一天里的需求量根本没有变化过。如果测三次,我的“总需求量”就扩大为三倍,那么这一天里测量五次,我的“总需求量”就扩大为五倍了?显然这是错误的,这个相加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需求量是流量,流量就是累计的结果。流量是流速在时段上的定积分,积分就是加和,这一点黄教授不会不知道吧?
你2009年2月份去商场共卖了3次大米,每次50kg,那么你2月份总的大米采购量就是150kg?
要想知道什么量能加和什么量不能加和,请去看一下我的变量逻辑的帖子吧(先告诉你,其中的基本概念——存量、流量、时点数、时段数、状态函数、过程函数、强度性质、容度性质等等,都不是我发明的)。
我已经告诉你,你图中的变量都是存量了,它不能用来解释需求量是流量的需求定律。
温度、穿衣层数,都是属于强度性质的存量,是不能相加的。

使用道具

47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5 14:03: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09-7-5 06:59
当然,这不能怪张建平本人,他也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受害者。
哈哈哈,中国的某些教育的确害死人,黄教授居然连续多年告诉自己的学生西方经济学定义的需求量是存量。还批评那些把需求量当作流量的人误解了西方经济学。

使用道具

48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5 14:09: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09-7-4 04:54 由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需求量的变化不大,所以即使一个月测量一次需求量(测量间隔不趋向 0),也足够了,而不必早中晚各测量一次。若是有个调查机构每天早中晚三次打电话来问张建平:“如果每帖一元,你一天发几个帖?”他肯定会发疯的。
哈哈,这种傻冒的调查机构的掌门人,一定是听过黄教授的微观课程的。
黄教授可以接受一下这种调查嘛,调查数据也可以用于证明需求曲线嘛,调查的成本看来不高嘛,何乐而不为?

使用道具

49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5 14:11: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7-3 23:04
紧急有奖寻人启事:
哪位读帖者的经济学老师跟你讲过“西方经济学的需求量是一个存量”了?

请报上学校名字和老师的姓名。
补充:奖金额为1w论坛币,另加张榜宣传贵校和该教师的大名。

使用道具

50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5 15:56: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想问一下张先生和黄大教授,价格 需求量是流量还是存量,解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是流量还是存量,这二者到底在统计意义上有没有关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3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