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nice生活圈
3970 20

[我的学术之路] 这样的导师你想要吗?来看复旦教授分享的研究生培养法 [推广有奖]

院士

17%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管学术人

威望
2
论坛币
421 个
通用积分
5680.8213
学术水平
563 点
热心指数
689 点
信用等级
535 点
经验
112117 点
帖子
1197
精华
6
在线时间
9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8-22
最后登录
2022-7-8

nice生活圈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6-9-3 18:48:0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在国外做博士后时,读了几本关于青年教师科研起步的[url=]英文[/url]著作,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秘籍”。2009年回国任教至今,我陆续指导了十多名研究生,也了解了别的一些学生的情况,这才明白带研究生并非原本想象中那么简单。每当有新进校教师向我咨询,我都提醒说:带研究生很重要,切勿掉以轻心。

  带研究生困难之所在

  每年在考研面试现场,很多大学生都信誓旦旦地表示对读研很感兴趣,毕业后准备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入学后,有些硕士生没有及时“切换频道”。他们满足于像读本科那样地上完课就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回寝室,而不习惯到办公室、实验室。

  导师督促研究生进实验室以后,又面临着学术培养方面的挑战。很多学生读本科期间习惯了读书和应试,一旦读了研究生,提不出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科研点子,不擅长做实验,也不会写论文。

  有些研究生还缺乏工作效率和激情。例如把样品送出去测试后,很久没有跟进结果;在办公室、实验室玩手机,浏览和科研无关的网站;习惯于像读本科那样被一个个截止期限安排的生活:就像“弹簧”那样,松一阵,紧一阵。

  时下,有些理工科的研究生将来不准备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于是他们试图参加和专业培养无关的实习。如果导师不同意,学生就纠结于“别的同学都外出实习”而没有科研积极性。

  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他们面临着交学费、交友、找工作等开支。还有些学生面临着和同辈攀比、父母催自己结婚等压力。

  三年制硕士生读一年级时要上课,读三年级时,9月底开始找工作,来年4月中旬提交硕士论文,真正能做科研的时间不多。博士生和硕士生相比,在科研上“熟门熟路”,也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能做出扎实的科研工作并写出博士论文、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是很“紧凑”的。

  上述种种,给研究生导师出了难题。

  应对策略

  很多经验型文章从研究生培养的过程(阅读文献、做实验、写论文等)角度介绍如何带研究生。而我从组织行为学中得到了启发。

  

  “个体行为及绩效的MARS模型”指出影响个体行为和绩效有四个因素:员工动机、能力、角色感知、情境因素[1]。动机是“影响个体自发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持久程度的内在力量”。能力包括“成功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的天赋和习得才能”。角色感知是“人们对其分配到的或者被期望完成的工作职责有多少了解”。情境因素是“时间、金钱、有形的工作设备和其他情境条件”。

  这使我想到,研究生如果有做科研的动力、做科研的技能,对自己作为研究生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有“角色感知”,并且配以课题组氛围、设备经费保障等情境因素,就会做科研并取得成果。导师应该在这四个方面发力。

  科研动力:考虑到现状(科研氛围、学生的能力和志向、课题组的条件、系里的研究生毕业要求和毕业情况),我不强求研究生在高档次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而是以确保学生“认真科研、正常毕业”为工作重点。我允许学生在研二升研三时参加暑期实习,也保证他们读研三时找工作的时间,但他们在确保自己能毕业之前,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科研。要把完成一本学位论文这一目标“切割”成几个阶段性的研究,及时梳理总结。这至少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哪里了、还需要做什么,从而持续不断地朝着目标进发。

  科研能力:在指导研究生做科研方面,我并没有“包办”,而是让他们通过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使用、论文撰写和修改、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过程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哪怕有些学生将来不准备以科研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多种形式,包括师生一对一面谈、研究生相互学习和研究生自学等等。我让学生不要仅仅把目光放在是否发表了SCI论文,而更要反思:自己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角色感知:准备考研的学生第一次联系我,我就对他们讲清楚课题组的培养理念、要求、以往学生的学业进展和出路情况、课题组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我会带他们参观实验室,并让课题组学生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新生进校后,我让他们在上课之余,尽早到办公室和实验室调研文献、学习仪器,不能一下了课就回寝室。个别新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坐班”,我就带其“夜游”科研楼,看看别的课题组是怎么工作的[2]。我还把我们系最近几届研究生延期毕业、拿不到学位证的情况通报给学生。

  情境因素:学生对某一新课题感兴趣,但实验室没有开展新课题所需的仪器,我在听取学生的可行性分析后,出资买这种仪器。校内没有某种测试条件或者公共仪器的使用需要排很长的队,我就让学生开辟校外的测试途径。学生经济有困难,我就增加了课题组所有学生的科研补助,甚至拿出自己的工资和奖金发给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还通过一次次的谈心和集体活动拉近。

  以上四个要素虽然不能代替“做科研”这一产生科研成果的行动,但它们都渗透于做科研的全过程。缺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就像一辆车子缺了一个轮子。而在“做科研”方面,我强调的是投入,即学生认真做和导师经常指导。抓住上述四个要素和“做科研”的行动,那么研究生的正常培养和课题组步入正轨都是可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史蒂文·麦克沙恩, 玛丽·安·冯·格里诺. 组织行为学(第2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2] 杨书源, 王潇,“我宁愿成为你们眼前的逆境”[N]. 解放日报, 2016-07-09(12).

  [注:本文的标题和我在7月17日的博文[url=]新形势下培养研究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尝试[/url]相似,但内容完全不同。本文是新写的,由《科技导报》“科技职场”栏目2016年第16期刊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生 复旦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zl89 + 80 精彩帖子
晓七 + 100 精彩帖子
giresse + 6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40   查看全部评分

教你如何在论坛赚取现金:[url=https://bbs.pinggu.org/z_prj.php]https://bbs.pinggu.org/z_prj.php[/url]

[url=https://bbs.pinggu.org/thread-6882733-1-1.html]经管之家-邀请您加入我们的项目服务电商https://bbs.pinggu.org/thread-6882733-1-1.html[/url]
逐梦的太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9-3 18:50:3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能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一个合作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那这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就很有好处。两者之间完全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导师把学生当做苦力

使用道具

giress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9-3 23:04:3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晓七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9-4 00:38:2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yangkongsong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9-4 08:17:2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ydb8848 发表于 2016-9-4 09:51:4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逐梦的太阳 发表于 2016-9-3 18:50
如果能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一个合作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那这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就很有好处。两者之间 ...
在中国这样导师官僚主义浓厚的环境下,想建立纯合作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很难,有这样胸怀的导师也是凤毛麟角。。。

使用道具

ydb8848 发表于 2016-9-4 09:51:5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逐梦的太阳 发表于 2016-9-3 18:50
如果能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一个合作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那这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就很有好处。两者之间 ...
在中国这样导师官僚主义浓厚的环境下,想建立纯合作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很难,有这样胸怀的导师也是凤毛麟角。。。

使用道具

人师难求

使用道具

lonhg 发表于 2016-9-4 10:31:5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juliewong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9-4 10:35:0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8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