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guw
26984 269

[公告]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域内的道名学说和生长论     [推广有奖]

41
xuguw 发表于 2016-10-28 14:37: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iresse 发表于 2016-10-28 14:01
学习一下。
在研究国家起源问题时,通常依据的资料有三大类:历史文献记载、人类学实例和考古学的发现。前两类资料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只有考古学正在不断地提供新的资料,从而推动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理论。

一、五种国家起源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出现了一个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发现,使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诞生产生许多新的见解。由于不少学者都赞同恩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见解,国家起源的研究自然成为中国考古学热议的话题。这里先简述中国五位顶尖考古学家对国家起源的理论建树。

苏秉琦是在1982年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的发现和1983年辽宁凌源牛河梁“女神庙”及其附近高规格的随葬有大量精美玉器的积石冢的发现的刺激之下,根据红山文化晚期到末期的“坛庙冢”遗迹,提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这种五千年文明曙光的论断,一方面使他所写的《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一文被选为1988年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必读范文,使近300万考生作文前同时阅读。另一方面引起学界展开了对文明起源的大讨论。

其实,在1985年于辽宁兴城座谈会上作《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学术报告时,苏秉琦还是把红山文化的“坛庙冢”放在“古文化”的时期之中的。只是强调了这些早到五千年前的遗迹,“反映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的发展已达到产生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过类似遗迹,与它们相应的生活聚落猜想也会有某种程度的分化,典型的此种聚落现在还没有发现,这应该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这个报告中,他虽然指出红山文化“已达到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组织形式”,但同时还说“早于西周的燕山以北的‘古国’还没有被发现”,可见那时他认为这种“高一级的组织”并非“古国”。

在文明起源的大讨论中,有不少人反对红山文化的“坛庙冢”作为文明的体现。理由正是恩格斯所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红山文化时期尚未形成国家,何以进入文明呢?

使用道具

42
xuguw 发表于 2016-10-28 14:37: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杨明凡 发表于 2016-10-28 14:03
学习了
二、研究方法上应重视的问题  

考古材料作为社会发展的物化表现,在认识和理解上有相当多的客观困难。就中国考古学目前状况而言,以下问题应得到充分重视:  第一,由于考古遗存本身的片断性和残存性,以及考古工作并不能一下子揭露每个遗存的全部,要详细说明和比较各个案例,往往会存在很多缺项。以触发了中华文明起源大讨论的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址群为例,当初在1985年苏秉琦曾说:“它们相应的生活聚落猜想也会有某种程度的分化,典型的此种聚落还没有发现,这应该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可是,已经过去了30年,还不曾发现过和“坛庙冢”反映的社会层级化能相应的典型聚落,并进行哪怕是局部性的揭露,因此至今缺少可据以分析该文化社会层级化的很重要方面的实际材料,只能根据积石冢的情况来分析社会上出现的等级,这种间接的推想显然是不够坚实的。这么多年来,在田野调查中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红山文化的聚落,却并没有针对性的选择有代表性的聚落群作有计划的发掘,因而只能对年代相对早晚尚不明确的聚落群作逻辑推理来构想“古国”的形成。用这种逻辑推理方法,可以把东山嘴的祭坛遗迹推理为本来三个氏族或部落相对独立,后来融合为不可分割的部落联盟。而把牛河梁遗址推定为“具有红山文化共同体共祖性质的祭祀性质的祭祀中心的出现和神权的独占,是红山文化进入古国阶段的标志”。其实,所谓的“女神庙”因为只发掘了一小部分就回填了,其全貌究竟如何仍是一个很大的谜!和真人大小相近的女神头部是在南北纵长的主室的西壁下发现的,从位置来说不可能是“庙”的主神。由于发掘中只发现了女性特有的乳房残块,而没有男性性征的残件,又加上东山嘴先已发现了多件小型孕妇陶塑,所以牛河梁的遗迹以“女神庙”名声远扬中外。可是,有真人三倍大的人像残件究竟是男是女并无确证,还有其他禽、兽塑像的残件原先的布局如何,也都是疑问。即使真是以女神为主神,究竟是生育之神还是始祖之神,也只有弄清全部塑像及其布局才能作较确切的判断。就目前已有的发现,这座“庙”的性质是无法定论的。其他案例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就造成进一步研究的障碍。  第二,目前,部分重要案例的年代并未取得一致看法。以红山文化的“坛庙冢”为例,苏秉琦在提出“古国”时,是把“坛庙冢”视为一体的。而近来朱乃诚发表文章认为红山文化表现“一人独尊”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遗存,主要见于牛河梁第二地点、第三地点、第五地点、第十六地点有中心大墓的积石冢,以及其他地点出《牛河梁》发掘报告所划分的B型筒形陶器的单位。而牛河梁诸地点的下层积石冢(敷石冢)、“女神庙”及“山台”建筑遗址是红山文明形成之前的文化遗存。而以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9号墓为代表的遗存,以及其他以石钺为代表的遗存是红山文明之后的遗存。这样对“红山文明”的认识就会有很大不同。朱乃诚还从类型学上论证了苏秉琦作为“华山玟瑰燕山龙”的核心证据——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玉龙(?)根本不是红山文化的遗存,而应该是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遗存。这就使红山文化大量出土的所谓“玉猪龙”(或以为是“熊龙”)也失去了称“龙”的重要依据。那么说这种玉器作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物证也就失去了说服力。  第三,处于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考古遗存,各有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即使在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也会有不同的物化表现。因而考古案例的比较切忌表面化和简单化。比如北方山地很早流行石构的祭坛和积石的墓葬,在中原黄土地带就没有这种建筑和墓葬。在中原地区很早就出现夯土建造的城,在北方地区就出现得晚。如果再考虑石构遗存不易彻底破坏,土木建筑容易被后期活动消灭痕迹,自然就不应该把红山文化的石构遗存推崇到最早的文明曙光的地步。就手工业制品而言,大汶口文化的黑色、白色、橙色的陶器和象牙器所反映的专业化水平和红山文化的玉器反映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评定高下,也不是可以简单决定的(更何况如纺织、刺绣、竹编、木雕之类的工艺,不可能同玉器一样历久长存)。所以,我们今后在比较各个考古学案例时,应该汲取曾经发生过的表面化、简单化的教训,更全面、周到的考虑问题。  第四,在对考古学物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时,应参照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成果,力图逐步细化。例如,中国考古学中很常用的把墓葬遗存分等级的方法,出现了这种级差现象,究竟是等级社会?还是分层社会?抑或是阶级社会?这就需要参照人类学的案例和中国丰富的史籍记载,细致考察不同级别墓葬的差异所在,结合与之相关的其他遗存现象,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又如,古代斧钺是军事指挥权的标志,王权又是由军权演变而成的。那么墓葬中出现了斧钺,墓主究竟是一般军事头目?还是军事首领?还是邦国的首脑?还是王国的王?应该和哪些方面的物化现象联系起来考虑,才能得到较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成果一步步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总之,从考古学材料总结中国国家起源过程的理论建设,既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田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重要的是:田野工作应该按照科技考古的新要求获取更多样的资料,而所获资料更应该用新的科技手段取得更多的古代信息),也需要在不断积累的新资料基础上的认真分析、比较和总结,这当然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理论建设中应加强的方面  在理论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力图用中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勾画出中国国家起源的方式和道路的特点,决不能躺在摩尔根、恩格斯和现代酋邦或早期国家的已有理论上无所作为,而应不断丰富对国家起源这一世界性课题的内容。  目前,在中国国家起源的研究中,论述推动国家形成的动力方面还应该加强。研究早期国家的著名外国专家克赖森(Claessen)说,向早期国家发展的特点是一种滚雪球式的效应,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强化的结果,他称之为“正反馈”,并列举了以下因素:  人口增长和人口压力:  战争,战争威胁或者征服,突袭;  生产的发展与剩余产品的增加;  意识形态与合法性;  社会分层的发展;  一定规模的领土。  我国研究者过去多注意其中的第二、第三、第五项。实际上,就我国流传最久的有关国家起源的文献《尚书·尧典》来看,以下几个问题是应该着重下功夫的:  第一,“敬授民时”。据《尧典》,尧即位后的大事之一是“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籍中“人”和“民”往往互相代用,也就是说,尧有向人民颁行历法之举。在古代中原地区普遍从事农耕的条件下,历法是保证农业正常生产和获得丰收的基础。因此,掌控观测天象和制定历法的专门人才和权力的首脑人物,也就自然会成为多个政治体共同拥戴的核心人物,促成更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才可以理解《夏小正》《月令》成为政书的原因,和历代“奉正朔”的原始意义。因此,已经在陶寺古城中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27]以及被它触发的天文观测和古历法研究,当然应受到特别重视。今后还应继续发现不同时代的同类遗迹,进一步了解这种“敬授民时”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治水。中国古代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都把夏王朝的兴起和大禹治水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在考古上如何认识夏王朝之前是否有过大范围的洪水,大禹治水的实际地理范围如何,这是确定治水在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具体起过什么作用的关键所在。近时王巍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总的说来,还只有少数迹象的露头,真相还在推测之中。这需要各地考古工作者在共同的目标下分头关注此事,既要在田野工作中找到不同地点的洪水的证据,又要从宏观地形地貌角度作出科学的推断,才会使“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历史真相大白于后世。而对因需要规划和组织大批人力从事公共事业对古代国家形成的作用有更具体的认识。  第三,《尧典》在叙述尧的功德时,一开始就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据古注,“九族”是指父系家族(或扩大而言为“宗族”)的高祖到玄孙各代的亲属,“百姓”指百官,最后才说“万邦”,可见“百姓”是本邦的成员。我国研究古史的学者多强调在国家形成之初父系家族仍很强固,作为中国的特点;甚至否认恩格斯把超血缘的地缘组织出现作为国家形成的标志之一。而不明白最早的超于部落或部落联盟之上的政治体,必须有超于血缘联系之上的“百姓”作为社会基础,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试看《尧典》中的“百官”,做司空的禹是姒姓、做后稷的弃是姬姓、做司徒的契是子姓、做士的皋陶是偃姓、做虞的益是嬴姓、做秩宗的伯夷是姜姓,可见只有在本邦中团结了大量超血缘关系的不同来源的族姓成员,才能使本邦有超出于“万邦”之上的实力,成为“万邦”心悦诚服的头头。在考古学上的现象也正是如此,夏、商、周三代的王,在成为王之前,代表其实力的考古学文化都是吸收了多种文化成分而标志着超血缘关系的人群集团的形成。现在很多专家都倾向认为是尧都的陶寺古城遗址,也反映出多种文化成分的汇集,因而也就间接反映了不同血缘关系人群的汇集。因此,直到周代文献中仍反映父系血缘集团的强固,和超血缘关系的人群的不断大规模团聚,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平行不悖的社会现象。如果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时,忽略了团聚超血缘关系人群集团的组织能力的重要意义,那将是一种可悲的错误。

使用道具

43
xuguw 发表于 2016-10-28 14:38: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墨梅树 发表于 2016-10-28 14:12
来拜读一下!
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ex.cssn.cn/lsx/kgx/201610/t20161027_3252771.shtml

三、理论建设中应加强的方面

  在理论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力图用中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勾画出中国国家起源的方式和道路的特点,决不能躺在摩尔根、恩格斯和现代酋邦或早期国家的已有理论上无所作为,而应不断丰富对国家起源这一世界性课题的内容。

  目前,在中国国家起源的研究中,论述推动国家形成的动力方面还应该加强。研究早期国家的著名外国专家克赖森(Claessen)说,向早期国家发展的特点是一种滚雪球式的效应,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强化的结果,他称之为“正反馈”,并列举了以下因素:

  人口增长和人口压力:

  战争,战争威胁或者征服,突袭;

  生产的发展与剩余产品的增加;

  意识形态与合法性;

  社会分层的发展;

  一定规模的领土。[26]

  我国研究者过去多注意其中的第二、第三、第五项。实际上,就我国流传最久的有关国家起源的文献《尚书·尧典》来看,以下几个问题是应该着重下功夫的:

  第一,“敬授民时”。据《尧典》,尧即位后的大事之一是“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籍中“人”和“民”往往互相代用,也就是说,尧有向人民颁行历法之举。在古代中原地区普遍从事农耕的条件下,历法是保证农业正常生产和获得丰收的基础。因此,掌控观测天象和制定历法的专门人才和权力的首脑人物,也就自然会成为多个政治体共同拥戴的核心人物,促成更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才可以理解《夏小正》《月令》成为政书的原因,和历代“奉正朔”的原始意义。因此,已经在陶寺古城中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27]以及被它触发的天文观测和古历法研究[28],当然应受到特别重视。今后还应继续发现不同时代的同类遗迹,进一步了解这种“敬授民时”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治水。中国古代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都把夏王朝的兴起和大禹治水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在考古上如何认识夏王朝之前是否有过大范围的洪水,大禹治水的实际地理范围如何,这是确定治水在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具体起过什么作用的关键所在。近时王巍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20],但总的说来,还只有少数迹象的露头,真相还在推测之中。这需要各地考古工作者在共同的目标下分头关注此事,既要在田野工作中找到不同地点的洪水的证据,又要从宏观地形地貌角度作出科学的推断,才会使“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历史真相大白于后世。而对因需要规划和组织大批人力从事公共事业对古代国家形成的作用有更具体的认识。

  第三,《尧典》在叙述尧的功德时,一开始就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据古注,“九族”是指父系家族(或扩大而言为“宗族”)的高祖到玄孙各代的亲属,“百姓”指百官,最后才说“万邦”,可见“百姓”是本邦的成员。我国研究古史的学者多强调在国家形成之初父系家族仍很强固,作为中国的特点;甚至否认恩格斯把超血缘的地缘组织出现作为国家形成的标志之一。而不明白最早的超于部落或部落联盟之上的政治体,必须有超于血缘联系之上的“百姓”作为社会基础,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试看《尧典》中的“百官”,做司空的禹是姒姓、做后稷的弃是姬姓、做司徒的契是子姓、做士的皋陶是偃姓、做虞的益是嬴姓、做秩宗的伯夷是姜姓,可见只有在本邦中团结了大量超血缘关系的不同来源的族姓成员,才能使本邦有超出于“万邦”之上的实力,成为“万邦”心悦诚服的头头[29]。在考古学上的现象也正是如此,夏、商、周三代的王,在成为王之前,代表其实力的考古学文化都是吸收了多种文化成分而标志着超血缘关系的人群集团的形成。现在很多专家都倾向认为是尧都的陶寺古城遗址,也反映出多种文化成分的汇集,因而也就间接反映了不同血缘关系人群的汇集。因此,直到周代文献中仍反映父系血缘集团的强固,和超血缘关系的人群的不断大规模团聚,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平行不悖的社会现象。如果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时,忽略了团聚超血缘关系人群集团的组织能力的重要意义,那将是一种可悲的错误。

  ①1986年苏秉琦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专访,谈话提纲整理后以《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为题发表于《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②张忠培:《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处社会阶段——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文明的一个例证》,《文物》1995年第5期。并可参看张忠培:《良渚文化墓地与其表述的文明社会》,《考古学报》2012年第4期,该文对良渚文化墓葬进行更细致的分等,并对其社会政权改称“神王国家”。

  参考文献:

  [1]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J].中国建设,1987(9).

  [2]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J].辽海文物学刊,1986(创刊号).

  [3]苏秉琦.文化与文明[J].辽海文物学刊,1990(1).

  [4]白云翔,顾智界.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J].考古,1992(6).

  [5]苏秉琦.论西辽河古文化[J].北方民族文化,1993(增刊).

  [6]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

  [8]严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的发祥与发展[J].华夏考古,1997(1).

  [9]严文明.重建早期中国的历史[M]//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0]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之形成论纲[J].考古与文物,1997(1).

  [11]张忠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J].考古与文物,2001(1).

  [12]张忠培.文化·人物·考古——贺宿白先生九十华诞[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12(3).

  [13]张忠培.渭河流域在中国文明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11).

  [14]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的启示[J].决策探索,2015(3).

  [15]李伯谦.文明的源头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5-06-10(15).

  [16]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J].文物,2009(3).

  [17]南京博物院等.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0-01-29(4).

  [18]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崧泽文化大型墓葬的启示[J].历史研究,2010(6).

  [19]王巍.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论纲[M]//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0]a王震中.邦国、王国与帝国:先秦国家形态的演进[J].河南大学学报,2003(4);b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1]a王巍.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几点思考[M]//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b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J].考古,2004(1).

  [22]徐昭峰等.红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与辽西区文明的发生[J].北方文物,2015(3).

  [2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24]朱乃诚.中国早期文明的红山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13(25).

  [25]朱乃诚.论三星他拉玉龙的年代[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8(15).

  [26][荷兰]克赖森.国家起源的方式与原因[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7(13).

  [2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J].考古,2004(2).

  [28]a何驽.陶寺中期小城内大型建筑ⅡFJT1发掘心路历程杂谈[M]//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年华诞纪念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b何驽.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M]//古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c陈久金.试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J].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6(30);d江晓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J].考古,2006(11).

(原文刊于《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

使用道具

44
水调歌头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0-28 14:39: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uguw 发表于 2016-10-28 14:26
用财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定义域”,有利于整体看待统一生长过程的“阶段”和“环节”,把握住母子相扣 ...
恭喜恭喜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xuguw + 20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45
xuguw 发表于 2016-10-28 14:40: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水调歌头 发表于 2016-10-28 14:39
恭喜恭喜
许光伟_互动百科  http://www.baike.com/wiki/%25E8% ... 2589%25E4%25BC%259F

保卫《资本论》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2kAhBnotB5jaDqU8Gta



什么是财产,我们期待中国人的解释。期待发生学的解释

使用道具

46
2行者8805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0-28 14:47: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xuguw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47
lzguo568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0-28 14: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多理念和名词第一次听说,学习一下。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xuguw + 8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8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48
Yylztw298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6-10-28 15:04: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许教授将政治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思想相结合,可以说把马克思的理论中国化了,很接地气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xuguw + 100 + 5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论坛币 + 100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49
xuguw 发表于 2016-10-28 15:06: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ylztw298 发表于 2016-10-28 15:04
许教授将政治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思想相结合,可以说把马克思的理论中国化了,很接地气
道儒一家,追索中华的思想源头,为资本论中国化正本清源,

使用道具

50
xuguw 发表于 2016-10-28 15:08: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zguo568 发表于 2016-10-28 14:59
好多理念和名词第一次听说,学习一下。
盖因中华文化和现代数理的结合的脱离,加之计算机思想的快速前进。我们需要加速研究中国思想的源流关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