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olddust
66792 300

[CFA] 中国精算师为什么完全有资格取得高薪?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0粉丝

讲师

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7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9 点
热心指数
24 点
信用等级
22 点
经验
4305 点
帖子
155
精华
1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21
最后登录
2023-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在发表拙贴“精算师——金融行业的蓝领”和“我为什么发布精算师——金融行业的蓝领的帖子”之后,大家跟贴还算踊跃。从大家的跟贴中,我似乎(希望我的感觉是准确的)感觉到我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多或少实现了一部分:尽量比较客观的呈现出现阶段国内精算业的冰山一角,少些狂热和炒作,多些理性和思考。然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讨论(原帖和诸位的跟贴)似乎导致了一些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对于精算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精算师是否有资格取得相应高薪的质疑。
本帖将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网友joseph0729在拙贴“我为什么发布精算师——金融行业的蓝领的帖子”的反问:
1、将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收入挂钩本来就不对,收入是取决于你对公司的贡献。你也能很好解释为什么一些保险营销人员光是税收也能比精算部人员的工资高,尽管营销是“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

2、所谓技术含量是不能简单定义为数理能力、建模能力的!一些投机高手可能小学都没有毕业,凭借天生的悟性做得很好,你难道能说这种天生的悟性不是一种技术含量?!每年投行就把会计师事务所和券商研发部的成果买来参考参考,从中协调,一个ipo就出来了,然后就是分钱拿奖金。这种协调能力难道没有技术含量?

3、精算部相对稳定是不争的事实,相比较于保险营销人员每月每季的任务考核,相比较对于投行员工面对金融危机一旦失业就很难找活,相比较于基金行业决策时面临的强大市场压力,他们的高工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风险补偿呢??

但本文主旨绝不在回应质疑上,只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1)
精算师为什么完全有资格取得高薪?
(2)
为什么现阶段在中国精算师并未取得相对应的高薪?
以前的两篇帖子自己的想法比较多,但是真实世界的案例和数据很少。作为精算从业人员,工作中的最重要原则之一是:任何精算结论均建立在其前提假设基础上,假设不正确,精算结论将一无是处,因此任何结论和建议均需以事实(真实世界的案例)或者数据为基础得出。在本贴中我将引用我手边一些现实世界中的案例和数据来说明问题,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是极其有限的,我特别希望我的帖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了本论坛里几个算行业的牛人很多,所以恳请大家不吝赐教:抬轿子者不据,拍砖者也绝对欢迎。

11精算师为什么完全有资格取得高薪?
提到精算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从业资格考试的艰辛,但是单单只是考试的艰辛和工作的繁重并不能成为可以取得高薪的必要条件。在这里我认为精算师完全有资格取得其所应当享有的高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1)
精算工作是保险公司运作和风险管控的核心,对保险公司价值的成长的贡献是根本性和持久性的。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精算给你工作人员在保险公司中究竟干些什么工作(此部分为科普部分,本版大牛可以跳过本部分;另外本文只是科普,并不过分最求表达的确切性与完全性,因为毕竟不是在写科研论文)。
精算工作贯穿保险公司经营工作的始终,至少包括:
保险产品的产品设计和定价,这是保险公司工作的起点一个设计有缺陷的产品带给公司的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后面会专有案例进行分析);另外,如果产品定价不足,产品销售的越多,公司亏损越多,这样的道理显而易见:一个产品的营利性很大程度上在产品开发完成是已经确定;再者,产品设计这还要保证设计的产品能够按照设想顺利销售出去。产品设计的、定价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要求精算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洞察力、分析力,在一定程度上精算人员不能忽略任何不起眼的细节因为认可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在市场中被无限扩大化,因此除了能力要求之外,签字精算师在心理上的负担绝对是如影随形的:稍有不慎造成的后果真有可能是灾难性的,精算师绝对是处在风险中心,说精算师不面临风险只是对精算工作完全不了解而已。在定价的过程中,简单的“数理能力、建模能力”仅仅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精算师绝对需要一定的悟性!
负债评估及偿付能力,至少包括法定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和偿付能力计算和预测。二者的充足性影响到公司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健性,绝对是关系到保险公司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法定责任准备金的提取不足、偿付能力不足,就无法履行对于投保人的责任甚至会置公司以破产的境地;过于充足会大大影响公司的营利性,公司股东局绝对不会答应---精算人员游走于利益冲突者之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数理能力、建模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只是精算人员的基本功,并非核心竞争力)可以解决的——顾客是“衣食父母“,股东是“地主和东家“,尽管精算师作为长工的角色却不得不在衣食父母和东家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如果只有“地主和东家“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精算人员需要直接面对的就是公司管理层(可以称之为”大掌柜“),一定层度上”大掌柜“真正决定精算员(可以称之为伙计)的命运,但是”大掌柜“的利益诉求绝不同于衣食父母和东家。更要命的是监管机构的参与:”大掌柜“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你出具某些报告,但是出具这些报告很有可能触犯监管条例---如果你不出具大掌柜可以直接开除伙计(别告诉我大掌柜不能因为你坚持原则而不听从命令就不敢开除你,大掌柜有一万个正当理由让你滚蛋),而如果你违心你出具报告的话出问题后监管机构的家法也够你喝一壶的。难道可以说精算师就不需“协调能力”?要最重要的是,角色与身份、利益的冲突只是小插曲,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没有这些纷扰问题也并不简单:整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无法预知的,而对于精算人员来说,精算人员需要在一个完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极大的置信度保证自己结果的可靠性,一种情况下的适度保守在另一种情形下可能演变为极端的疯狂---这不仅需要洞察力,更需要天分和经验,前瞻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资产负债管理。保险公司应根据资产负债管理原则建立一整套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并据此设计投资组合、建立投资策略,并将其贯穿在保险投资过程的始终。资产负债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基础就是资产必须与负债匹配。负债评估的复杂性上面已经详细论述,投资的复杂性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
经验分析。此项工作相当重要也相当复杂,篇幅所限不再详述(并不代表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经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到底是那些因素、哪些部门在创造价值,那些在消耗价值---这些对于保险公司的作用也绝不可低估吧?
精算工作绝不仅限于上面提到的项目,但是在此处本贴不再做详细介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精算师 精算师 资产负债管理 从业资格考试 Joseph 中国 精算师 资格 高薪

已有 17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依然ted + 1 + 1 + 1 精彩帖子
a8836608 + 1 + 1 + 1 分析的有道理
詹姆斯 + 100 + 100 + 5 + 5 + 5 精彩帖子
aresdeme + 1 + 1 + 1 精彩帖子
a553136187 + 1 + 1 + 1 对论坛有贡献
lilyjds + 1 + 1 + 1 精彩帖子
amadis2008 + 1 niub
xiaomaijinwang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漂漂的小猪 + 1 观点有启发
林壑清 + 1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经验 + 130  论坛币 + 106  学术水平 + 17  热心指数 + 16  信用等级 + 13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golddust 发表于 2009-7-24 23:10: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继续前文)
下面我再列举一些因为对于精算工作重视不够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1)利差损----保险产品的利差损,就是保单预定的保证定价利率超过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从而使保险公司当年计提的新增准备金的预定收益部分超过当年的投资收益而造成亏损。产品开发和定价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即使利率因素,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预测未来利率会有多难,但是在产品开发和定价过程中预测未来利率又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几乎所有传统险(目前中国市场的主流产品)均需保证未来若干年甚至若干十年的利率:如果利率过与保守会导致产品价格过高,产品毫无竞争力,根本卖出去,一个根本卖不出去产品的公司如何能够存在和发展?如果利率过于激进,又会造成利差损,例如:1999年日本的三家寿险公司日本生命、第百生命、住友生命因利差导致的损失分别达到33.1亿美元、22.1亿美元和19.3亿美元;韩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有16家寿险公司账面资不抵债,最终导致这些公司的破产或衰败。
各位如果要问:怎么都是国外的例子?我要说压轴的总要最后说,请看下面的资料:

    中国人寿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10月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发展历经50余年,至今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3538个机构。中国人寿的重组改制工作始于2002年6月,当时,这家保险公司占有中国人寿保险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其保单件数庞大,其中最早的人寿保单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集团公司的亏本保单均是1999年6月或之前签订,保单的预定利率高达8%-10%。其后人民银行连续7次降息,保险业主要投资回报率从1996年的8.05%降到2000年的3.59%。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寿险公司因资金回报率达不到保单预定利率而发生的利差损累计高达600亿元,其中中国人寿占据了比较大的份额。
而这一问题的背景在于:在1999年前中国人寿根本就没有精算人员的编制(根本不要说有合格的精算人员啦),国寿集团和股份分拆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算部门!
(2)        澳大利亚HIH的破产——准备金的低估与定价不足。
HIH Insurance Limited (以下简称HIH)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据统计,HIH在澳大利亚至少有200万份非寿险保单和超过100万保单持有人,大约30%的澳洲上市公司购买了HIH的保单。该公司曾是澳大利亚保险业的明星公司,但该公司于 2001年宣布清盘,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企业,资不抵债的金额估计达50亿澳元以上,受影响的投保人数以万计。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的特别调查委员会报告显示,HIH的准备金严重低估。根据该公司2000年末的财务报告,未决赔付准备金为31亿澳元,特别调查委员会认为该金额低估了的赔偿责任可能高达43亿澳元。
其实导致该公司破产的原因很简单:风险的定价和准备金方面过程中面临的长尾风险。具体说来,该公司的雇员补偿保险和职业责任保,甚至有20世纪60、70年代签发,但至今还未赔付完毕的的雇主责任险,主要是职业病的给付。这些风险的实际价格通常要受到社会和法律因素的影响,公司在定价时考虑的更多的是市场份额,而当那些由长尾风险带来的未预计到的索赔到来时,已经来不及再做什么可以补救的事情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已发生未报告(IBNR)风险的度量,在HIH中正常的额度往往被人为地大量低估。比如,在加州的员工补偿险市场。一个重要承保人对理赔增长的估计是每年23%(1987-1990)和10%(1990-1999),这反映了当时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HIH对理赔增长率的估计只有平均3.8%,远低于市场的一般估计,这使HIH实际提取的准备金大大低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在HIH破产案中精算师的作用受到了质疑,为何作为对风险最为敏感的精算师也没有提出及时的警告,调查之后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答案。
首先是公司高层及监管机构对精算师的多次警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HIH的独立精算师,曾多次警告过,HIH有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他的报告并未引起董事会重视;且精算师将此情况告知监管机构,但未有答复。澳大利亚精算学会主席Tom Coleman说,如果董事会和监管者重视1999年的关于HIH的报告,那将可能避免事态的恶化。
为了加强精算师的职责和权力,同时也迫于各方的压力,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简称APRA)颁布了新的非寿险公司谨慎性标准。精算师已被给予吹警哨人的地位,这就需要他们能接触到公司运转的每一步。精算报告是保险监管机构了解保险公司状况的关键,因为保险公司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如现金流量、利润和损失的风险,精算报告对此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HIH事件之后,2001年9月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非寿险改革法案,重新修订了《保险法》。新认可精算师必须遵从APRA颁布的谨慎性要求和相关职业团体颁布的标准,定期和不定期地提供详尽、真实和准确的报告,对保单持有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负责。这对于加强精算师在非寿险公司的作用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和分析和案例难道有些人还能坚持精算师徒具技术含量但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和贡献的观点?基金经理、自营交易员通过证券交易为公司或客户带来收益理应享受高薪,但是精算人员通过开发盈利的产品、帮组资产管理部门匹配资产和负债为公司带来切切实实的利润就不算是创造效益就不应享受与之相配的高新?精算人员通过控制风险,在保证保险企业的长足与健康发展、避免公司倒闭与破产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也不算给公司带来的效益,也不应该享受与贡献相匹配的高薪?
我们承认,目前在中国精算师并未享受到与之贡献和职业相匹配的收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精算人员没资格享受高薪。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会根据自身想法详细论述在目前的条件下中国精算人员为什么并未取得其应得的待遇。

使用道具

藤椅
joseph0729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25 00:05: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先占个坐,再慢慢看!

使用道具

板凳
joseph0729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7-25 00:19: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哈哈,看完了,受益匪浅!

顺便问一下,除了考试和努力找实习外,对于有意从事精算这一行业的人来说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使用道具

报纸
killer1832 发表于 2009-7-25 07:40: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恩,精算对保险公司肯定是有用的,至于有多大的用,那就要看上头老板自己的理解了.国内很多保险公司的CEO都是做业务出身,有时候很难要求他们去理解那么坐办公室的精算人员能创造什么真金白银,真正的业绩还是要靠销售和投资.另外,做销售和投资的人在保险公司待遇也不是很高,想比他们,精算人员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也算合理啦

使用道具

地板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7-25 09:50: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我比较认同Golddust的意见。

但是我听到了我们CEO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总是竞争不过国企,即便我们的产品从价格上到服务上都有优势?
因为中国的保险市场(至少保险市场)是扭曲的状态,精算在这种扭曲状态展现其价值并不容易;

另外,我们没有任何指标来说明精算人员的业绩情况,到底这些精算部的家伙到底为公司创造了多少效益?
这些都没有办法用东西去衡量。反而基金经理,证券从业人员,他们经手的业绩非常容易被拿出来说你完成了
多少多少任务,你完成了预定目标;投行的,你完成了这个项目,值多少钱;乃至于销售人员,你完成了多少保费,应该得到多少佣金。。。

从某种意义而言,精算人员的任务在于规避风险,没有出现风险,或者出现风险后的措施,我们的任务就是防止坏的事情发生。从这个角度上说,有些老大说我镇得住(特别是某些短期险)就可以了,有些说你这单我觉得风险很少的,那我觉得目前好的效益你无法证明是精算师的业绩,坏的东西,大家都要一起承担;我对现状只能说,中国精算目前从短期来看,就是应付保监会为重要目的(当然还有审计、再保等等)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詹姆斯 + 60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论坛币 + 6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killer1832 发表于 2009-7-25 11:23: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保险公司的投资部的工资比精算部高很多么?

使用道具

8
xiaoxiaobaitu 发表于 2009-7-25 11:54: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意lzw123ccc 的看法

使用道具

9
lyyzzly 发表于 2009-7-25 12:42: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期待楼主下一贴

使用道具

10
mnznismehh 发表于 2009-7-25 13:03: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十分同意lz的观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