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tom_lv1
1729 8

[创新发展] 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讨价还价现象 [推广有奖]

  • 1关注
  • 47粉丝

院士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3132 个
通用积分
105.5839
学术水平
602 点
热心指数
475 点
信用等级
479 点
经验
54652 点
帖子
1077
精华
21
在线时间
7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24
最后登录
2024-1-8

tom_lv1 发表于 2017-6-26 17:28:0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讨价还价现象

                         于德浩

                        2017.6.26

张五常曾经说过,“就司空见惯的讨价还价现象,还没有哪个经济学理论或模型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确实,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几乎不可能做到。因为,在“效用决定价值”的前提假设下,必然会得出“供求决定价格”的推论。既然,均衡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那么就只能是唯一的解,不可能得出“讨价还价”诸多的解。

其实,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解释不了讨价还价现象也无伤大雅,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讨价还价诸多的解都近似等于唯一的均衡价格这个解;或者,那些成交价格与市场均衡价格不相等的及相差太多的事例,都属于特殊事例可忽略不计(在3倍标准差以外)。

当然,从理论模型的构建上来说,无法解释“讨价还价”就意味着效用价值论存在一个根本的缺陷。讨价还价现象,如果用数学表述,就是说商品的价格不是一个值,而是一个分布。举例,我们说某商品的价值是20元,这是一种笼统近似的说法;其真实的成交价格可能是18元、19元或者23元、25元等等这些“讨价还价”后的具体价格。

传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其实,价值规律本身并没有解释“讨价还价”现象,只是承认了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如果非要认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律”解释了讨价还价现象,这无异于是一种同义反复。

但是,如果我们对劳动价值论追本溯源,我们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品的交换价格不是唯一的值,即商品的价值,而是在某一个区间。

先说一下商品的价格分布。每一次具体的成交事例,都对应某一个具体的成交价格;成千上次的N个事例对应各不相同的价格,就形成了一个数学随机分布。一般来说,这个分布应该是一个高斯分布,当然也可能不是;但总是一个随机分布。

这个商品价格的数学随机分布的期望值就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商品的价值”这个参量;而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是指该数学分布的“平均价格”。一般来说,当事例抽样数N趋于无穷大时,“平均价格”就近似等于期望值“商品的价值”。但现实中,N总是有限的。所以价值规律的意思是,商品的平均价格要围绕商品的价值波动;而商品的价值,这个数学期望值是不变的,由“商品的劳动耗时决定”。举例,商品的价值是数学期望值20元不变。但是当有1万个事例时,价格平均值是19元;当累积2万个事例时,价格平均值是23元;当累积5万个事例时,价格平均值是21元。这些平均价格都在围绕价值20元波动。

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平均价格,这里没有牵扯到数学期望值的概念,所以,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没有存在的必要。就上例来言,均衡价格先是19元,再变成23元,又变成21元;至于是围绕20元波动,还是围绕22元波动,这个不好说。

在劳动价值论里,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平均劳动耗时决定。比如,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耗时是2小时,而1小时的劳动价值是10元,那么这个商品的价值就是2*10=20元。这个理论的估算意义是很重大的。就是说,纵使我没有历史数据,几万个已成交案例,我只要知道这个商品的“生产耗费”,我也可以估算出其市场的出售价格。还是接上例,如果根据劳动价值论,我手头没有任何历史数据可参考,我大体估算出商品的价格应该是20元左右;而西方经济学由于没有“均衡价格”可参照,是无法具体估算一个售卖价格的。

当然,在现实中,一般都是有详细的价格历史数据可供参考的,而“具体的劳动耗费”却很难估算,所以“供求决定价格”要比“价值决定价格”应用的更广泛一些。但是,千万不要舍本逐末,“价值决定价格才是根本。”如果你真的以为,是供求决定价格,那么你就会被纷繁复杂、上蹿下跳的价格表象所迷惑。

商品的进价10元,售价20元;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不等价交换”。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亚当斯密说过,人们宁愿买商品而不是亲自造商品,是因为自己的生产劳动耗时相对更长。从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出发,为什么会发生商品交换?就是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生产率不同,从而导致商品的个别价值不同。

举例,甲生产商品A耗时1小时,而消费者乙倘若生产商品A则耗时5小时;假设社会平均劳动的价值是10元/小时,商品A的平均耗时是2小时。也就是,对于甲来言,商品A的个别价值是1*10=10元;对于乙来言,商品的个别价值是5*10=50元;而商品A的社会平均价值是2*10=20元。

所以,甲的10元与乙的50元不等,这被看成“不等价交换”;而商品A的售价是20元,这就是指等价交换的社会价值。显然,商品A的成交价还可以是在10元到50元之间的其他售价,这个区间就是“讨价还价”的回旋余地。就是说,讨价还价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最后的成交价格一定不会太离谱。

马克思着重强调等价交换,就说看上去价格似乎讨价还价而来,但最终这个价格会在商品A的社会价值附近。上例中,消费者乙实际是商品B的专业生产者,生产B耗时1小时;而甲若生产商品B则要耗时8小时;B的社会平均耗时也是2小时。所以,B的成交价格就在10元到80元之间。一般来说,商品B的售价就是社会平均价值2*10=20元。如此,我们就实现了A=B的商品实物交换,甲1小时的专业生产A的劳动等价交换了乙1小时的专业生产B的劳动。这就是我上文所说的,你不要只知其一,看到“不等价交换”的表象;更要知其二,等价交换的本质,A=B。

当然,我上面的劳动价值论解释与传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是大不相同的。马克思认为A=B,但是其价值都是10元;而我认为A=B,但是其价值都是20元。马克思的这种观点,有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很难解释“商品A和B同时都有利润存在。”所以,马克思被迫引入价值和价格转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的软肋。

实际上,我把“消费者”看作是一种非专业的,同样商品生产率低的生产者,那么利润问题就无须复杂化了。就是说,社会上共有n=1000个人,这些人都是生产者;每个人都可以生产任何一种商品,只不过有些商品的专业个别生产率很高,而大部分其他商品的个别生产率较低而已。比如,有10个专业生产者生产商品A,1小时1件;其他(n-10)个的生产率是平均2小时1件。那么,商品A的平均社会生产率就是(10*1+990*0.5)/n=0.505,即大约还是2小时1件,基本是由“可等效替代的非熟练工”决定。所以,商品A的专业生产者甲的利润率就是(2-1)/1=100%。同理,对于专业生产B商品的乙,利润率也是类似的市场平均利润率100%。

在这种假设情景下,只要甲单独提高自己的个别生产率,更高级的专业生产者甲就会拥有更高的超额利润率;如果商品A的生产部门整体提高生产率,也会拥有部门的超额利润率。

但是,这种超额利润率不会持续太久。比如,商品A的生产率提升为1小时生产2件A,那么根据边界衔接A=B=20元,简单劳动价值是10元/小时不变;,甲1小时的复杂劳动量40元暂时可换取乙2小时的复杂劳动量。而此时甲作为商品B的低效率生产者,还要耗费2小时生产B;而B对于甲的个别价值就会上升为40元/小时*2小时=80元。

就是说,假定乙专业生产B的效率不提高,还是1小时1件。商品B的价格区间就从【10,20】提升到【10,80】。当甲原来的复杂劳动20元/小时,视为现在的简单劳动时,那么B的交换价格就上升为20*2=40元。从而,在新的平衡态B=2A。这时乙的复杂劳动也就升级为40元/小时,又实现了新的劳动等价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讨价还价 劳动价值 价值论 马克思经济学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bjy1285582 + 100 精彩帖子
1993110 + 5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qi509 发表于 2017-6-26 18:22:0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1、“张五常曾经说过,“就司空见惯的讨价还价现象,还没有哪个经济学理论或模型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确实,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几乎不可能做到。因为,在“效用决定价值”的前提假设下,必然会得出“供求决定价格”的推论。既然,均衡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那么就只能是唯一的解,不可能得出“讨价还价”诸多的解。”—————张五常说的也不一定都对。效用价值论论的就是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本身就是对消费者边际效用的解释。反过来说,边际效用就是解释讨价还价的。


2、“举例,我们说某商品的价值是20元,这是一种笼统近似的说法;其真实的成交价格可能是18元、19元或者23元、25元等等这些“讨价还价”后的具体价格。”——————————注意:所谓商品的价值指的是商品的成本。你的例子里低于成本的售价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成立。


3、“传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马克思的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的。现实中没有任何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


4、“举例,商品的价值是数学期望值20元不变。但是当有1万个事例时,价格平均值是19元;当累积2万个事例时,价格平均值是23元;当累积5万个事例时,价格平均值是21元。这些平均价格都在围绕价值20元波动。”——————商品的价值绝不会好似数学的期望值。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在你的这个例子里充分说明:价格无论怎么波动,其价值:20元仍然没有变。


5、“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平均价格,这里没有牵扯到数学期望值的概念”——————均衡价格非平均价格。均衡价格是指社会众多生产厂家同一产品的相同价格。平均价格是指本生产单位的价格。例如:馒头。你们小区几家卖馒头的,卖的馒头都是5毛钱一个。其它小区,乃至全市所以小区的馒头的价格都是5毛钱一个。这才叫均衡价格。

就不一一提醒了。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6-26 19:39:0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6-26 19:39:2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讨价还价现象
                         于德浩
                        2017.6.26

使用道具

hhj 发表于 2017-6-27 08:59:1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价格的本质,是对耗费的补偿。因此,价格的底线是耗费量,否则,商品就不能得到供给,因此我们不会看到价格低于耗费的商品,除非有其它方面对这个亏损的补偿。

使用道具

hhj 发表于 2017-6-27 09:00:3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 发表于 2017-6-26 18:22
1、“张五常曾经说过,“就司空见惯的讨价还价现象,还没有哪个经济学理论或模型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确实 ...
  1. 所谓商品的价值指的是商品的成本
复制代码
赞同!价值在现实表现形式就是成本。因为价值是耗费及其补偿。

使用道具

hhj 发表于 2017-6-27 09:03:4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 发表于 2017-6-26 18:22
1、“张五常曾经说过,“就司空见惯的讨价还价现象,还没有哪个经济学理论或模型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确实 ...
  1. 商品的价值绝不会好似数学的期望值。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在你的这个例子里充分说明:价格无论怎么波动,其价值:20元仍然没有变。
复制代码
赞同。马克思由于把价值实现混淆于价值决定,拿价值实现当作价值决定来看待,拿交换价值当作价值本身,所以他的价值却是不固定的,在一个市场可以是20,在另外一个市场则可能是23,等等。这个是他的理论难题。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6-27 11:15:3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 发表于 2017-6-27 09:03
赞同。马克思由于把价值实现混淆于价值决定,拿价值实现当作价值决定来看待,拿交换价值当作价值本身,所 ...

使用道具

罗鹏 发表于 2017-6-30 01:19:3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解释一下纯自然资源的“价值”等于几?纯自然资源卖出的价格是怎么分布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