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2257 16

[学科前沿] 从国学之人性论谈经济学的需求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409 点
帖子
12241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楼主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1-14 08:27:0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夜半被客栈隔壁的声响惊醒。不眠之时就习惯性地想到经济学的问题。
        隔壁住客可能是要赶飞机,要求客栈老板送她去机场。想必是有这个需求。但免费随时接送飞机是客栈的服务承诺,妳没有必要深更半夜弄出如此大的动静,全然不顾其他客人的休息权益嘛。
        想到了“需求”,想到了“必要性”,想到了应该与否的价值判断问题。于是乎,在外边安静下来之后也无法入眠,便拿起手机躺在被窝里抠出这篇帖子。
        需求的背后一定有价值判断吗?
        对吗?错!
        需求有两种。《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依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将需求分为“必要需求”和“非比要需求”两个方面。对应于常用词语分别为“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非选择性需求”和“选择性需求”。
        中国国学当中很大一部分内容,甚至可以说是重点内容是谈“用”的,是用来规范社会人的行为的。而谈论人的行为,必不可缺地会谈及人的需求。以上这两种需求的两层次划分,其实早在中国国学当中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分析得相当完整个深入。本帖就以被称为先秦诸子百家黄老之学最后一位集大成者荀况的《荀子》当中的论述为参照,给那些笼而统之谈论“需求”的人提个醒,不要再沿用现代经济学供求曲线理论当中那种单方面的、不分性质的“需求”思想,其谬十万八千里矣!
        首先,分析人谈论人,离不开人性分析。如众所周知,荀子虽说是“最后大儒”,但是和前人孟子的“性本善”是持截然相反的“性本恶”理论的。重要的话说三遍!为了阐明“性本恶”思想,《荀子.性恶》一章中,从第一段开始,以“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这同一句话结尾的段落竟然多达七段!
关于人性,荀子明确了,“凡性者,指天之就也”,即指天性本性,而后天的修为称之为“人为”,即“伪”。《荀子.性恶》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而对于孟子的“性本善”论点荀子给出了明确的否认“曰:是不然”。基于荀子此论,有“伪善”一词之说。伪善,原本意思就是“其善者伪也”,并不具有现在汉语中的价值判断的贬义味道。
        《荀子.荣辱》有曰:“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 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 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声音清浊,口辨酸 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 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 在埶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此段,对人性属于事实属性表达的非常清楚。
        荀子的著名弟子韩非子在《 商君书》有曰:“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这几乎是师徒同声了。
        但这里的“民之性”,是“人之所生而有之”的自然本质本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荀子论人性,并无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价值判断的成分于其中。所以,不仅仅群众“是禹桀之所同”,现代生物学已经确认,一切动物均是如此。动物的迁徙活动就是荀子所说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这里没有半点价值判断的味道,不仅仅是民众与禹桀相同,连候鸟和角马一切非人生物都和禹桀相同。作为生物,这不过就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原理的人性论翻版。
        两千多年之后的英人大卫休谟在其青少年时代写了一本轰动哲学界的《人性论》。《人性论》当中,就是把人性当作“本性”这种事实判断来看待的。所以,在休谟眼中,人性自私并不是一种价值判断,没有价值判断的好或坏之分,只是生物人的一种自然属性。故此,为了避免如荀子用“恶”这种价值判断术语来描述事实属性的传统观念错误,休谟将“自私”改称为“自爱”和“自保”。其实“爱”字依然没有摆脱价值判断的干扰,因为爱是高度基于价值判断的行为用词。应该使用休谟对自私的另一种称谓“自保”才对。由此看来,要想摆脱四千年来把事实与价值混谈这种“纠缠”(休谟用语),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其实事实与价值两分的思想在讲究天人合一的老子那里已经有所端倪。《老子》有曰,“天地不仁,待万物为刍狗”。这里已经明确了,天地之间只讲事实之“天真”“天道”而不谈价值之“好坏”“善恶”。荀子把“人性”归于“天性”,认识到了“善”只是后天的“人为(伪)”,这是极大的进步,但他不该用和“善”对应的“恶”这个同样描述他认为的、作为天性的人性。应该顺理成章的认识到,既然“善者人之伪也”,必然应该有“恶者人之伪也”!故而,《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当中采用了《三字经》里“性相近,习相远”之说,相近的是先天的自保本性,而善与恶都是后天“习”出来的“人为之伪”。
        在谈论“人”和其它“非人”的生物的差异的时候,《荀子荣辱》这样写到:“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
        辩,不是辨。一笔之差,存在着认识论上的巨大差异。辨,是识别认知。我们知道,认知分为两种,事实认知和价值认知。而辩,《墨经·小取》有曰:'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其中主要是指价值判断之辨。《荀子》曰“君子好辩”,而且是“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荀子.非相》)。是指君子必须争辩声张自己的价值观念,强调自己的价值认同,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积极声张自己的价值观,隐而不发,“括囊不咎不誉”,不表明自己的价值倾向,在荀子眼中,他就算不上是一个君子只是一个“佣俗”“腐儒”。荀况自己明确主张“性本恶”,当然就算是一个响当当的君子了。
        用一个汉字来表达认识论当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那就是“本”和“伪”。事实认知是求先天“本真”,价值认知是后天人为(伪)。人的自保本性是与生俱来,而善恶品行乃后天修为所成。
        现在回到经济学上。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这就是必要需求,而非基于价值判断的非比要的选择性需求。这已经是现代心理学当中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了
        西方经济学实际上已经认识到,经济学的对象是“选择性需求”。然而,所有的关于供求理论供求曲线供求定律的表述当中,都难得一见对比的强调,似乎需求曲线可以描述所有的需求。故而,读着这样的经济学长大的人,都会在行文言谈当中,屡屡采用必要需求的事例来说经济学问题,如吃饭喝水,鲁滨逊荒岛求生等等,殊不知这早就跑出了经济学的“需求”范畴之外了。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这是人的天性是必要需求,不是经济学应该和只能面对的“选择性需求”。饥而欲食不是经济学问题,食肉食素萝卜白菜之辩才是经济学问题;寒而欲暖不是经济学问题,穿红还是披绿短衣在内在外才是经济学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开篇便明确指出:需求曲线(如果有的话)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必要需求”,线下面积谓之“政治领域”,而后段是“非必要需求”,线下面积才谓之“经济领域”。
由于必要需求的“必要性”或“非选择性”,对此的干预和控制就等于控制了民之生存命脉,这就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说法众所周知——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扼住了人类的喉咙;谁控制了能源,谁就束缚了人类的手脚。
        再观马克思。马的思想也是关于人均类社会的,但少见对于人性的微观分析。大体上可以将之归为善恶两性论。不过马克思持物质决定意识的观念,在人的本性上不像荀况那样视芸芸众生和尧舜桀纣为等同,而是资产阶级好逸恶劳性本恶,无产阶级勤劳奉献性本善。殊不知好逸恶劳是人之本性,并无什么阶级之分。
        当然,读过此帖者或许不以为然——我们讨论的本来就是“政治经济学”嘛,分什么需求两分和政治经济分开?如此,你就继续吧。反正人类的认识论对事实与价值的混为一谈已经有几千年了,也不在乎你多说几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8-1-14 09:33: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1993110 发表于 2018-1-14 09:36: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板凳
tsangwm 发表于 2018-1-14 15:37: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楼主分享

使用道具

报纸
ruiew 发表于 2018-1-14 16:19: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
“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玄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马克思是这样说的。楼主说得有点偏颇。

使用道具

地板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1-14 19:34:5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编辑审()()@《*【@π∈&④】》

使用道具

7
ruiew 发表于 2018-1-14 21:30: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14 19:34
什么是“个人力量”?为何又叫做“关系”?
什么又叫做“物的力量”?
为何又要消灭分工?
这是历史唯物辩证法哲学。
人与物的自在关系,个人力量指人的自为,
个人力量后补充关系,因为人不能凭空存在,个人力量是以人与物的自在关系为基础的自为,即以自在自为开始。
物的力量指物的自为,由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社会各行各业的生态,由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自然界,时间无时无刻不在积累着形成着历史。自然地形成分工阶级。
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不再屈从于分工,可以今天当渔夫,明天当木匠等等,这就是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分工意味着人们还无法充分地陶冶自然界(分工交换必然出现异化。)。原理是人与物是一体化的。

使用道具

8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1-14 22:10:4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编辑审()()@《*【@π∈&④】》

使用道具

9
ruiew 发表于 2018-1-14 22:27: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14 22:10
首先这个物与人一体化的观念就大成问题!
人是各有所长的,分工是取长补短,不能理解为是受迫。
人人都 ...
人与物一体化有没问题,是一元论与二元论的问题,如印度的生主与原人,另说。
分工是取长补短不错,但分工更是历史的产物,农民之子,市民之子,木匠之子,律师之子……他们的生活与从事的工种不可能违背历史或环境,他们的人生阅历与物质条件是有所限制的,当然有一个词叫努力,但他们的努力会重新形成异化的物的力量,压迫着自己或他人。

“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

、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


马克思在说着理想,马学是批判学。

使用道具

10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8-1-15 20:38:31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编辑审()()@《*【@π∈&④】》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