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行走的青年
1402 4

[基础问答] 沈建光:谈中国七大“灰犀牛” [推广有奖]

院士

58%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制度经济学汇丛

闲游集

我的经济学之路

威望
3
论坛币
3033 个
通用积分
133.5182
学术水平
1199 点
热心指数
1177 点
信用等级
1087 点
经验
18223 点
帖子
3404
精华
11
在线时间
7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18
最后登录
2024-3-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携手宾大沃顿中国中心邀请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做客View From The TOP高层沙龙,探讨全球局势与中美经济前景,吸引了来自商界、科技界、创投界等众多领域的高层人士到场交流。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携手宾大沃顿中国中心邀请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做客View From The TOP高层沙龙,探讨全球局势与中美经济前景,吸引了来自商界、科技界、创投界等众多领域的高层人士到场交流。


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现场致辞




宾大沃顿中国中心董事总经理华桦现场致辞



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女士和宾大沃顿中国中心董事总经理华桦分别代表主办方欢迎了大家的到来。


沈建光则以中国经济的七大风险点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在沈建光看来,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着以下七个不确定的风险点,分别是:中国增长的新周期还是旧模式;房地产能否打破屡控屡涨的怪圈;2018通胀是否会成为隐忧;人民币涨势如虹可持续多久;全球复苏下的贸易改善能否持续;货币政策是否会紧于预期;中国债务风险是否可控。



沈建光博士现场演讲



一、中国增长的新周期还是旧模式?


在沈建光看来,中国“新四大发明”,包括高铁、移动支付、网购和共享单车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16年底,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60%以上。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最高,并且电商及移动支付已向全球渗透。新技术弯道超车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存量均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表示乐观。数据显示,2017年GDP增长6.9%,较去年同期加快0.2%,为2010年来首次提速。消费、投资、净出口传统三驾马车同时发力,经济表现超出预期。


沈建光分析,从重型卡车、挖掘机周期看投资周期,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他由此分析认为去年6.9%的增长是被低估的,实际数据有可能回升至7%甚至更高。


尽管2017年经济增长已经创下2009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高。经济涨势喜人的同时,沈建光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他认为,从数据来看,投资仍是拉动经济的最主要支柱,但是在去杠杆、环保力度加大的背景下,2017年投资已经出现缓慢下滑态势。纵观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既有“新四大发明”和新技术弯道超车的新周期驱动,又有传统的三大马车拉动的旧模式驱动的经济增长。


二、房地产能否打破屡控屡涨的怪圈?


沈建光认为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处于巨变前夜。


在他看来,2017年前房地产投资回落有限,并未拖累经济,但受前期严厉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销售仍在下滑。考虑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加码,房地产销售与新开工等先行指标已出现下降,沈建光预计2018年房地产投资将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同时,沈建光指出,去年全中国新增贷款中,房地产投资占50%以上,这会造成很多问题。因为房地产行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买卖房子也不牵扯技术进步,所以房地产投资会对创新、小企业的诞生、引进人才等都很不利。


此外,沈建光还认为,2016-2017年这一轮房价上涨很快,但居民收入却是上升最慢的阶段,很多人以短期消费贷的形式付房子首付,这就造成很大风险,所以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沈建光建议,在供给方面,增加土地供应,高效利用城市土地,尝试共有产权房、鼓励租房等;在需求方面,对于投机需求仍然可以限制,但对于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仍需鼓励;在制度方面,完善土地、户籍、公共分配及财税制度,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房产税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三、2018通胀是否会成为隐忧?


沈建光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整体通胀温和上涨。与此同时,在去产能与环保要求下,上游工业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供给侧出清则为行业带来盈利机会。


同时他也指出有一点需要多加关注,那就是CPI在2017年并没有跟随PPI上涨而上涨,以往只要PPI大涨,CPI必然会跟随,这一点值得多加关注。


四、人民币涨势如虹可持续多久?


强势货币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的出口都会有影响,所以对美元的判断非常关键。


沈建光认为,美联储加息带来的美元波动往往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联储7次加息周期后,美元大概呈现走弱态势,已是强弩之末。但是目前特朗普的税改政策药不对症,所以这次次贷危机反弹最明显的是金融业,真正的制造业复苏是最慢的,贸易逆差不断创新高。


特朗普要求各国帮助美国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但他没有看到美国核心的问题所在——劳动生产率越来越低,包括基建、教育、培训都不充分,所以税收未必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加投资,税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反观中国,人民币贬值与资本外流压力已得到缓解。去年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保外汇还是保储备,两者只能取其一。但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去年顶住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果断采取稳汇率的策略,隔离了风险、换来了金融稳定,外汇储备站稳3万亿美元以上,如今来看是正确的选择。


五、全球复苏下的贸易改善能否持续?


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的构成当中,机电产品增速要大大高于平均增速,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自动数控设备都在以10%-20%的速度增长,整个贸易结构出现了巨大的改善。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从危机前2006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16年的30%,出口份额全球占额保持第一,零售市场快速发展,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沈建光认为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贸易摩擦依旧存在。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的出口将继续成为2018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六、货币政策是否会紧于预期?


2017年年底,资管迎来史上最严资管新规,直指影子银行,金融去杠杆力度较大。


沈建光认为,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强调2018年的最大任务是防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债权杠杆率高,要防金融风险就是要降杠杆,降低产能。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十九大之后还是很明显的一个新迹象,要继续进行金融开放,要求去除国内的金融隐患,金融去杠杆力度可能比想象得还要高一点。


中国金融监管风暴已经来临,从周小川、郭树清的讲话可以很明确地总结出七大方面,去金融风险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理财新规、影子银行、国企、僵尸企业、坏账等。


七、中国债务风险是否可控?


关于债务问题,在沈建光看来,最大的风险在地方政府。尽管2017年地方债发行较2016年下降三成,但近日多个地方政府自报GDP造价,引发了人们对债务问题的担忧。


对此,沈建光建议中国财税改革应适时提速,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主要方向:第一,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明确央地事权划分,调整央地财税关系;第二,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公开透明化,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构建中期滚动预算;第三,完善税收制度,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部分税种适当扩围;第四,养老金制度改革。


源自:http://www.ftchinese.com/interactive/11110


附上【大奖回复】你的年度关键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yyj_1976 + 60 精彩帖子
Fanos + 3 + 3 + 3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60  学术水平 + 3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3   查看全部评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沙发
1993110 发表于 2018-2-10 17:46: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藤椅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8-2-10 21:11: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觉作者归纳的都是眼下比较受关注的热点。在这些热点当中,个人认为金融风险的管控无疑是重中之重。为此,需要从很多方面着手。比如进一步推动外汇均衡管理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升级金融监管体制等等。金融的本质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在发展过程中监管必不可少。要警惕“明斯基时刻”的发生

使用道具

板凳
行走的青年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8-2-11 15:25: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8-2-10 21:11
感觉作者归纳的都是眼下比较受关注的热点。在这些热点当中,个人认为金融风险的管控无疑是重中之重。为此, ...

使用道具

报纸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8-2-25 18:18: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