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包不同
3012 33

老话与新话 [推广有奖]

1993110 发表于 2018-3-29 13:58:1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包不同 发表于 2018-3-29 09:45
正常人讲话是不会强调定义的,因为正常的语言大家都能理解。
偶尔使用一些新造的词汇,比方经济学里讲边际 ...
虽然他们读得懂老话,但是要把老话翻译成新话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了~~~
至于谁在对人们自古以来就在使用的词汇意义进行篡改么,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证据,
包不同 发表于 2018-3-27 21:34
对某些傻逼只好无视了
对某些傻逼只好无视了

使用道具

包不同 发表于 2018-4-7 12:10:0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比较马经和现代经济学,在供需与价格的关系方面,有部分内容是一致的。
例如,现代经济学和马经都认为,价格上升会抑制需求,刺激供给,价格下跌会刺激需求,抑制供给;供大于求价格会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会上升。
区别在于
马经认为——商品有一个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客观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长期平均价格,是由必要的社会劳动量来决定。必要的社会劳动量不变,那么剔除货币通胀的影响影响之后,这个长期平均价格就是不变的。通常情况下,人们根据等价原则进行交换。
当价格高于这个价值时,受到利润的激励(如果消灭这个激励的话呢?),供给就增加,需求方面有吃亏感,消费就受到抑制。

现代经济学认为,尽管人们有时也会参考他人的意见,这些意见会相互影响,但是归根结底,每个对人对商品有各自独立的价值判断,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当人们选择a而放弃了b,就表明对a的价值判断高于b;当然也有人选择b而放弃了a,因此形成交换。在自由状态下,人们根据互利原则进行交换。
与马经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经济学认为,当价格上升到个人价值判断之上,这部分人才加入供应。反之亦然。价格=边际价值。
所谓边际价值,是指最后加入的那部分供应或需求者的价值判断。
因为人们的喜好口味多变,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也多变,所以不存在什么长期不变的平均价格,而且长期价格与什么社会必要劳动量(即使加上社会和必要两个补丁也没卵用)也没有必然联系(不是说没有联系)。
均衡价格永远是由供应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决定而不是由供应单方面所含有的劳动量决定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儿时海蜇皮价格比海蜇头贵,而现时海蜇头的价格贵过海蜇皮,这是因为人们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与劳动量的变化没一毛钱关系。

使用道具

包不同 发表于 2018-4-8 01:02:4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再举一个例子,世界上大多数铜矿产能的成本在2500美元以下,最大的露天铜矿智利的埃斯孔迪达开采成本不超过1500美元。只有很少的铜矿品位低开采难度高,成本在6000美元左右。当然,这没有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计算进去,如果到海底开采,去火星开采,理论上说,成本可以是无限的。
那么,哪些是必要开采的?哪些是不必要开采的?这又是一个供需两方面来决定的问题。
当存在足够的意愿以6000美元以上的价格购买铜,那么6000美元的铜矿就值得去开采,当消费意愿不足,2500以下的产能就能满足他们时,6000的铜矿就不值得开采。
2006年以来10多年间,铜价大多数时间运行在6000美元之上,而在2000年前后,基本在2000美元之下运行,这算哪门子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劳动价值论根本就无法说明铜的价值到底是多少。要是抱着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的想法去从事期货交易,会输得裤衩都不剩。
但是用边际供需理论就可以很好地解释铜价的变化。
有的人说这在马经里面可以用级差地租来解释。可是老马说过处女地无价值,那么处女铜矿一样无价值,无价值却有级差地租,这不是自扇耳光么?
我们可以看看老马怎样一步步偷换概念到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步。

使用道具

包不同 发表于 2018-5-1 16:12:2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先来看一段庞巴维克的考证,
注意,以下并非是庞巴维克本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而是他考证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

劳动为一切价值的泉源,一般人都认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是这种学说的权威和创始者。这是对的,不过也不完全对。在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著作中,我们固然可以发现这种学说,可是亚当•斯密却时常提出相反的论调,①同时李嘉图也把这种学说的应用性缩得极小,并且举出一些重要的例外,我们不能认为他把劳动当做价值的一般的与绝对的原则。李嘉图在《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开始就声明,财货的交换价值有两种来源一一一种是稀少性,一种是生产时需要的劳动。有些财货如石像、油画等的价值完全是由它们的稀少性所决定的,只有那些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以劳动来增加的财货的价值,是由它们所需用的劳动量来决定的。

根据李嘉图的意见,"满足人类需要的财货绝大部分都属于后一种。"不过即使对于这类财货,李嘉图也不得不给以进一步的限制。李氏不得不承认即使在这一类的财货方面,它们的交换价值也不是完全由劳动所决定的,时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元素,因为从工人开始工作起到产品生产完毕止,其中还有相当时间的经过。

①例如在第二卷第五章里,他说到劳动者说"不但是他鹿的劳动的仆人,而且他的劳动的牲畜都是生产的劳动者。"他又说"在农业上,自然的劳动(nature labours) 也参加人类的劳动,虽然它的劳动不需要费用,可是它所生产的也像工人的劳动产生价值一样"再参看克尼斯著《信用论》第二卷第62页。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亚当•斯密与李嘉图并不像别人所相信的那样毫无条件地提出劳动价值论,不过在他们两人的学说中劳动价值论是有相当的地位的,然则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必须加以研究。

我们答复这个问题时,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发现。亚当•斯密与李嘉图对于这个原则,从未说明他们的理由,他们都只简单地将它述说出来,以为这种原则是不需解释便可明白的。亚当•斯密有一段名言,李嘉图后来也引用过"每件东西的真实价格,或人们需要获取每种东西时所付的真实代价,就是获取这种东西时所需要的劳动与烦劳。一种东西对于得到它的人的实值(really worth) ,无论他用它也好,或把它出卖也好,就是这种东西所能给他节省的并能加在别人身上的劳动与烦劳。"①

说到这儿,我们可以暂时停止一下。亚当•斯密的意思似乎是认为这些话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真理,用不着什么解释,但是到底它是不是明显呢?价值与烦劳的关系是否密切到了这种程度,只要我们一想到二者,就马上相信烦劳是价值的泉源吗?我认为凡是没有偏见的人都会否认这一点。我因烦劳而获得一件东西,是一件事;而这件东西的价值等于我们的烦劳,是另一件事,它们是不同的;而且这两件东西并不一定时时发生关系。这在我们的经验中可以得到证明,千百件事实告诉我们,烦劳与价值并不一定有因果的关系。有时因为专门技术的缺乏,或投机的失败,或因为运气的不好,劳动的结果会毫无价值。同时经验也告诉我们,往往一点小小的劳动便可以得到很大的报酬,例如占领一块土地,觅得一块宝石,或是发现一个金矿。

①《原富》第一卷第五章,李嘉图著的《经济学与赋税原理》第一章。

除了一切的例外不计外,我们也知道:在许多的情形之下,不同的人所作的同等数量的劳动,可以产生很不相同的价值。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工作一个月的结果,较之普通木匠工作一个月的结果,其价值会大一百倍。如果烦劳是价值的决定者,那么,上面这一类的事实又怎样去解释呢?如果由于某种直接的心理关系,我们便被迫要以对于劳动和烦劳的考虑来作估量价值的根据,那怎么可能呢?①要不然就是自然界太贵族化,它的心理法则迫使我们的精神认为一个艺术家的烦劳的价值较之木匠的烦劳的价值要大一百倍!我认为无论什么人,只要能仔细地想一想;不要盲目地相信,就可以知道烦劳与价值两种东西的关系绝不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重要,那样显明。

但是,亚当•斯密那一段话是不是如人们所默认的真指交换价值而言呢?我认为凡是能够不存偏见把那段话熟读一遍的人都不会作这样的解释。这段话既不是指交换价值,也不是指使用价值,而且严格地科学地说来,简直是不指任何价值。亚当•斯密所用的并不是价值(value)这个字,而是"值"(worth)这个字。他是在一种日常使用的十分广泛而含糊的意义上使用这个字的。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他知道他的学说不合科学,恐怕后人不会承认他的理论,所以他利用这个定义不明确的日常的通俗名词。其结果,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在科学的立场上,这是一件很大的憾事。


①亚当•斯密用以下的一段话来解除本书中所说的困难"如果某一种劳动需要很大的技巧和智力,那么,人们对于这种才能的尊重,自然在他生产的物品上给予高于其所用时间所应得的价值。这种才能很不容易获得,需要有长期的训练。而其产品的较高价值的报酬,常常比获得这种才能所费的时间与劳动还要多些"(第一卷第六章)•

这种解释的不充分是很明显的.首先,特别有技艺产品较高的价值绝不是根据"人们对于这种才能的尊重"这一基础.有很多诗人学者虽然社会人士对于他们才能非常尊重,可是他们却多是饥寒交迫。有很多无顾忌的投机家,尽管社会人士对于他们的"才能"毫不尊重,可是他们却腰缠万贯.如果以社会人士的尊重为价值的基础,那样,与价值根据于劳动与烦劳的法则,显然不但不相符,而且是相反了.如果按照上面那句话的第二点,亚当•斯密所说的较高的价值,是由于获得技巧所需要的劳苦,由于他插入"常常"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他也承认并不是一切情形都是如此。因此,这种矛盾仍然存在.

最后,亚当•斯密那段话没有科学上的精确性,还有一种证据,就是他那段话本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说"真实"的价值有两种特性:第一是人们由于占有一种物件可以节省烦劳,第二是人们可以加在别人身上的烦劳。可是谁都知道,这是两件事情,并不是绝对相同的。在现存的分工制度下,如果我需要一件东西,我必须负担相当的烦劳,我为获得这种东西所费的烦劳,实际上较之那个替我生产的熟练工人所费的烦劳要大。在这种状况之下,决定真实价值的到底是哪一种烦劳呢?还是我所省去的烦劳呢?还是我加诸别人身上的烦劳呢?

总而言之,我们的老师亚当•斯密所说的那一段著名的介绍劳动价值学说的言论,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重要,绝不是一种有根据的科学的原则。它本身便不能使我们发生信仰。它没有丝毫的根据。只是一种通俗的论调而已。而且最后它还是自相矛盾的。虽然这样,一般人还相信这种学说,据我看来,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这是亚当•斯密说的。第二,是因为亚当•斯密说这句话时,并没有说出任何根据。如果他向读者的智力说-两句话来证明他的学说,而不是诉之于读者的直接感觉,那么,读者一定要用他们的智力审查这种证明,而这种学说的缺乏论证也就表现出来了。这种学说只是突如其来地说出来的时候才能使人相信。

我们可以进一步地看看亚当•斯密与李嘉图说些什么。"劳动是第一种价格一一就是买货时所最先付出的货钱。"这种说法比较还说得过去,不过它与价值论没有什么关系。

"在原始社会中,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度还没有产生的时候,获取各种物品所需的各种劳动盘之间的比例,似乎是能够给予这些物品互相交换标准的唯一条件。例如,在猎人国度,猎取一个海懒的劳动,是二倍于猎取一个野鹿的劳动。这时一个海猢自然应当换得或值两个野鹿。两天或两小时劳动的产物值两个一天或一小时劳动的产物,这是很自然的。"

在这段话里,我们也是找不到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根据。亚当•斯密仅仅说"似乎是唯一的条件","自然应当","是很自然的"等,并不加以任何说明,仅仅让读者自己相信这种判断的"自然性"一一-这种事情即使是顺便一说,凡是具有批评能力的读者,也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因为如果产品的交换由它们所费的劳动时间比例来决定,是"自然"的,那么,"在猎人国度中",一个特别的蝴蝶或特别的田鸡,必定值十只野鹿也是自然的了。因为捉一野鹿只费一天的劳动,而捉一只特别的蝴蝶有时却非十天劳动不可。但是这种交换比例的"自然性"恐怕不是任何人所能了解的!

我们可以把上面这些话总括起来。亚当•斯密与李嘉图说劳动是财货的价值的决定原则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种自明之理,绝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所以凡是相信这个原则的人,绝不能认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保证了它的真实性,必须自己去寻找其他的独立证据。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