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sl0815
9568 105

[经济学基础] 开个持续更新的帖子:记录自己学习“西经”的点点滴滴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0粉丝

学术权威

4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28 个
通用积分
87.7867
学术水平
259 点
热心指数
287 点
信用等级
274 点
经验
112505 点
帖子
5271
精华
0
在线时间
88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3-31
最后登录
2022-5-27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本人新手入门,民科都算不上。觉得到生活中必须要懂一些经济学相关的知识,使得自己可以洞悉及预判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趋势,然后才能顺势而为,少走一些弯路。
   下面言归正题。
   
  1、货币锚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金汇兑本位制时,纸通货的发行以黄金为锚,最终因为“特里芬难题、固定汇率、黄金背书”这三个固有的内在缺陷,使得这个所谓“国际加强版”的金汇兑货币体系瓦解。


   当下运行的《雅买加货币体系》,则是完善了上个货币体系的缺陷,直接以国家信用为锚发行纸通货。而纸通货的“信用”必须依托于某种抵押物的关联才可以得以保障。尤其是货币这种治国利器的信用低押物。


   在国内,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中有这样一条明确的内容:“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它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的发行保证是国家拥的商品物资,黄金外汇储备主要是作为国际收支的准备金。”


   国家拥有的商品物资都包括哪些东西?

   用通俗的白话讲,就是:生产资料(例如土地等)+有效商品产出。

   但上述概念在货币金融范畴内,对应则是名义货币存量的概念。因为名义GDP的价格是包含生产资料价格在内的。

   所以回到上述货币发行的信用抵押物的问题上来,货币发行的信用抵押物:即名义GDP的产出。


   国内以2017年央行官网数据统计:M2货币存量近170万亿左右,名义GDP产出为80万亿左右。换句话讲也就是:170万亿投入,产出80万亿产出,商品产出效率极低。

   如果按《社融》资金规模计量,再扣除GDP数据注水的因素,则产出效率更低。

2017年央行货币供应量.jpg


   所以,参考国内2017年数据,货币发行已经脱锚(其实这种情况已是多年惯例了)

   但话说回来,自从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相约一起放水。所以,当下比的不是谁的货币信用更好,而是谁的更么烂而已。



   2、货币政策走向

   国内前些日子,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是通过“债务+外汇顺差流入”的方式进行的。其中债务方面主要以《逆回购+MLF》为主,辅以PSL方式。

   最近因市场货币流动性紧缺,且需要为商行减轻一些货币借贷利息压力,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切换到了“降准+债务+外汇顺差流入”的这种组合方式。

   且在6.1号央行的官网上发布了:扩充MLF借贷抵押品范围的新闻。


6.1号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jpg


   另外加上最近的美国贸易战政策,可以预见国内在后续的时间内,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都将逐步渐少。为对冲这种情况,央行将较大幅度地扩张基础货币的投放。

   所以下面半年内,预计至少会有一次降准、且以逆回购及MLF方式投放基础货币的频次及额度大小也将相对提升。相应的,对应国内一般性消费商品价格也将会进一步上涨。

   综上所述,预计下半年的货币政策相对还是趋向实际上的相对宽松而非口号上的紧缩。

   此外,自年初至本周止,这5个月新增基础货币,个人台面上可以看到的不完全数据统计,已达近1.9万亿左右。预计全年至少可达4~5万亿左右。如不计现金漏损率,再考虑到新增的货币量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借新还旧。打个折扣,M2粗算也将扩张12~20万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errorzhu + 3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linmengmiki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热心指数 + 3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zsl0815 发表于 2018-6-7 08:19: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非常感谢“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书写的很“白话”,道理却讲的很“小葱拌豆腐“。它让我看清楚了这个社会运转的内核与本质:供需与交换、产出与分配。  



    一、供需曲线

     本来不想写这个东东,因为它过于简单,只是西经的入门的基础。

    但看到坛子里有部分人对《供需曲线》的模糊理解,甚至是荒唐理解,实在让我这个自认连民科都算不上的家伙感到无比的好笑。

    所以,还是决定写点《供需曲线》的东西,吐槽几个基本概念。


     1、《其他条件不变》是个啥东东?

    微观经济中,影响供需曲线变化的因素非常多。

    因为不便把全部因素同时纳入到一个模型中来进行变化的分析,所以西经选用了与“供需”关联度最强的“价格与数量”这两个参量,来构建基础分析模型。

    为了单独观察“价与量”的变动对《供需曲线》的影响,西经假定这时其他因素不变。

    所以针对“价、量”模型,《其他条件不变时》意指:除了“价格与数量”这两个因素可以变化之外,其他所有因素暂定不变。

    其他因素包括《买/卖家数量,嗜好,收入,心理预期,相关物品,技术进步,货币/财政政策、生产投入》等等一切非坐标系“价与量”的因素。

   
    注:为防止有网友把针对《价量模型》的《其他条件不变》错误地解读为《供需曲线的其他条件不变》,事实上已经有人错误地解读。所以本人于6.18号新增补下述中括号内的内容。
    【针对《价量模型的其他条件不变》与《供需曲线的其他条件不变》并不相同。】
    【对于需求曲线的《其他条件不变》指的是:嗜好,收入,心理预期,相关物品价格,货币/财政政策】
    【对于供给曲线的《其他条件不变》指的是:成本投入,心理预期,技术,货币/财政政策】


    2、怎样理解供给曲线的“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

    供给曲线的“价涨量增”指的并不是某个卖家:因价格上涨,而扩大再生产增加供给的概念。

    因为当卖家利润为正时,即便价格不上涨,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卖家同样会尽可能增加自己的供给量的。这时供给量与价格上涨没有关系。

    所以供给曲线的“价涨量增”是指:随商品价格上涨,进入市场的门槛降低,这时有更多的卖家进入市场竞争,供给增加。

    所以,综1、2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价量平面坐标系中,价格升高,供给增加,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右上斜的曲线。


    3、市场均衡

    西经为分析市场效率最大化,在供需模型中引入《买卖双方消息对等条件下》的均衡概念,这时均衡点同时有两个身份:

    首先它是“成交点”身份;其次才是市场效率最大化“均衡点”身份所以现实中,当买卖双方不能充分地消息对等时,表现出来则是“成交点”的身份。

    其次:对于均衡点的达成: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由不均衡慢慢变化趋向均衡。一旦《其他条件》发生变化,例如买家增加,这时慢慢变化趋向均衡的状态将被重新打破。


    4、均衡点的的两种移动方式

    西经中,均衡变化分为两种情况:

    1)、沿曲线变化;

    当“价格”或“数量”这种坐标系变量发生变化时,均衡变动表现为沿曲线变化,并且遵从反作用原则:例如,供给/数量/减少,会导致均衡点沿着需求曲线向/价格/上升方向移动。

    2)、曲线整体发生位移

    当由《非坐标系变量》的《其它因素》发生变化时,曲线整体发生位移。


     两种均衡不同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均衡的点的两种变化.jpg



    5、怎样看待资产品“价增量增”的现象

    虽然西经中所讨论的是一般消费性商品,不拿资产品说事。但因为资产品同样也是商品的一种,所以它同样适用供需理论。

    资产品之所以有《价增量增》现象,是因为《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与供需定律的《价增量减》并不矛盾,因为而供需理论的《价增量减》是限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

    下面简单说明资产品的《价增量增》情况:


资产品《价增量增》的描述.jpg



    6、供需理论的局限性

    供需理论针对的是竞争性市场。

    因为垄断卖家和ZF干预的这种市场势力过于强大,所以一定程度上他们可以扭曲供需定律的部分特征。


    7、关于宏观经济中的总供需曲线

    相比微观的供需曲线,其在外形上:多了一条垂直向上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同时,相比微观经济的供需曲线,其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需曲线》变化的因素不太一样。但分析思路同微观供需曲线相同。

    这点不赘述。  


    二、关于“吉芬物品”的理解

    西经中关于“吉芬物品”的举例,通常描述为:在经济萧条环境条件下。

    换个说法就是:“吉芬物品”是在《收入水平下降》这种《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后的概念。

    所以,当坛子里有人因为不了解《其他条件不变》这个概念,其在解释或批判“吉芬物品”逻辑有问题时,就会闹出笑话。

    这点也不过多赘述。



    三、关于昨天(6.6号)央行MLF超大额度续作所想到的

    1)、昨天逆回购到期量为1800亿,无续作,回笼基础货币1800亿;

    2)、MFL到期2595亿,4630亿续作,新增基础货币2035亿;

    综上所述,一起新增基础货币投放量:235亿。虽然额度较小,但MFL这种“长钱”的大额度续作,整体“放长收短”的操作,也暗示了央行下半年会依然沿续相对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心态。


6.6号公开市场交易公告.jpg


   

    从最近主流煤体一起集中报道、炒作房地产相关新闻,估计“上面”又开始挖空心思寄希望以房地产来再次拉动经济。所以估计降准时间可能会掐在8、9月份左右。

   

    只能讲“中兴的巴掌”掴的还是轻啊。国内现在已经是长期产出趋于饱和,货币政策的宽松除了能再进一步地推升资产价格外,对于总产出已基本无效。

    如果不能再度切换到《国退民进》,且逐步过度到以《以消费带动需求增加,以科技提升为主要产出手段》的这种可以实现自身循环造血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中等收入陷井》的这个坑恐怕是爬不出去的。不仅爬不出去,并且还在不断地给自己越挖越深。

    另外现在墙外的货币政策是趋于收紧的,不同于以往。且再加上国内百姓、企业当下已是加了高杠杆的高负债。估计再次以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做法,在当下这种情况下很难有什么好的效果。但浪费的却是时间和机会。


使用道具

藤椅
thungoder 发表于 2018-6-7 10:26: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已阅。

使用道具

板凳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6-7 18:38: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此外,自年初至本周止,这5个月新增基础货币,个人台面上可以看到的不完全数据统计,已达近1.9万亿左右。预计全年至少可达4~5万亿左右。如不计现金漏损率,再考虑到新增的货币量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借新还旧。打个折扣,M2粗算也将扩张12~20万亿。
——————————————————————————————
你的数据问题太大。
第一,全年基础货币最多能达到3万亿增量,广义货币M2扩张在15万亿以下。
第二,假设基础货币真能增加4-5万亿,广义货币M2将扩张20-25万亿,因为货币乘数在5左右。
年底看实证数据。

使用道具

报纸
zsl0815 发表于 2018-6-10 23:37: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历史上为什么会不断重复性地出现金融危机?
    经济学在我看来并非是科学的,因为科学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存在。而人们的经济活动,并不总是理性的。所以经济学理论,更多的只是描述人们经济行为的一种规律总结。
    其中,金融危机就是人性受利益驱动的一种非理性行为结果,它是无解的。所以金融危机总是在人类历史不断地重复上演着。

    对于金融危机可做如此表象描述:
    金融危机是以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与企业破为特征的金融市场的大动荡,最后都表现为资产负债表的崩溃,且这种崩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只能在时间上或快或慢地进行修复。

    信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它是经济良性运转的基础条件之一。而货币信用更是重中之重,它的发行必须要锚定它的标的物。但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各大央行肆无忌惮地放水印钞,于是随之而来就是货币信用的持续贬值。当货币失去了它的“锚”之后,金融危机风险就会积聚膨胀,至直最后的爆发。
    例如,最近在新兴国家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已类似的苗头,如巴西的“雷亚尔、阿根廷的“比索”等。

    对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其危机的爆发,通常遵循这样的一种规律: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形成流程图.jpg

    金融危机阶段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1)、金融过度自由化及全球化形成信贷繁荣和资产的庞氏价格;同时新兴国家对银行监管的乏力以及缺乏甄别和监督借款人的专门技术,会形成贷款损造成资产负债表的恶化,风险上升。

    2)、ZF对于财政失衡,通常会让银行购买其债务。投资者对ZF偿还能力信心不足,抛售国债,价格下跌,持有国债的银行资产净值再度恶化。

    3)、当积累的风险触发条件产生时(经济周期反转、企业过度扩张意外破产、利率的上升等),金融系风险开始爆发;


    金融危机阶段二:货币危机

    资产价格下跌,本币急剧贬值,外储外压力加剧,ZF最终会采用加息或管制手段留住国内资本。


    金融危机阶段三:全面金融危机

    1)、货币加息、管制、贬值、进口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一般商品物价通涨;

    2)、对于资产下跌,即便ZF出手干预稳定,但货币贬值还是会造成资产价格相对下跌,银行净值恶化;如有国际债务,以本币贬值计量会进一步增加债务压力,银行可贷货币收缩。

    3)、最后形成一般商品通涨,资产价格通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剧,经济全面的长期萎缩,进入长期萧条。



    2、下周货币政策猜想

    美联储下周四(6.14)加息是大概率事件,所以:

    1)  为对冲联储加息事件影响;

    2)  为拉升股市大盘割韭菜;

    3)  为稳定及安抚金融市场情绪(最近债市违约较多);

    个人预期,下周人民央行会进行较大额度的公开市场操作。

     注:本周基础货币总计净投放:-265亿,小额度回笼。

使用道具

地板
zsl0815 发表于 2018-6-18 01:09: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上周(6.11----6.17)央行新增基础货币超大额度净投放:4005亿。

    “庆祝”央行至6.17号止,即本年度的第22周,新增基本货币净投放已超2万亿,个人台帐的不完全统计为:22601亿。
    如果下半年不出意外的再降准一次,加上其他方式的基础货币的扩张净投放,预计总量4~5万亿不成问题。
    基本可以预期确认,央行在下半年的的货币政策将维持《相对宽松》状态,甚至有可能进一步转为《宽松》状态。

    贴几张上半年单周基础货币净投放超4千亿的记录。
1.jpg

2.jpg

3.jpg

使用道具

7
zsl0815 发表于 2018-6-21 11:48:44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今天股市大盘走向蛮有意思的。
    除去周一端午节没有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天基础货币的净投放就已经达到3200亿。外加预期降准的这种心理预期利好,中午收盘股指居然又跳水转绿了。
    如果今天收盘拉不起来大盘指数,不知道明天央妈的基础货币投放会不会再“放大点水”呢?
    感觉“凛冬”越来越近了,一丝寒意已经袭来!

使用道具

8
zsl0815 发表于 2018-6-21 12:24:49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金融危机最后虽然都表现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不抵债。但对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命门都是在汇率方面。
    这两天红币跌的也有点多。但还好体制的不同,再加上家底还算不错,估计暂时还算稳当。
    只是在想,后面会不会再进一步加强对“它”的管理呢?或是干脆以后再把汇改前的操作重新再拎出来?!
    想想终归还得看贸易战打不打的起来!相信7.6号以后就能比较相对的清晰一点咯!

使用道具

9
zsl0815 发表于 2018-6-21 15:09:22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收盘了,大盘受收跌1.37%!
    明天大概率会有较大额度的基础货币净投,搞不好这周又是个4000亿的超级放水周!

使用道具

10
zsl0815 发表于 2018-6-24 22:45: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产出分配(一)
    “供需与交换,产出与分配”即为经济学全部内容的提炼。
    分配行为是经济学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为一次、二次与三次分配。通常意义上讲,一次分配是指初次的市场交换行为,是毛收入;二次分配为税后净收入;三次分配为ZF的转移支付。

1、初次分配
    对于初次分配,满足社会需求产总产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市场交换进行的前提。所以以市场交换形式进行的初次分配,需要遵循在上述条件下的劳有所得、多劳多得的基本分配原则。
    (题外话:就国内情况而言,伴随着近十多年来央行货币脱锚的超量扩张,以及上位者法制和管理的缺位,上述这一分配原则基本上已被摧毁,权力的大小和资本的多少已逐步演化为社会总产出初次分配的第一手段,在个人看来,这是普世及人文价值观的开倒车行为)。

2、税收的二次分配
2.1、无谓损失、平均税率、边际税率、定额税率
    经济学的原理之一: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种激励包括税收,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
    所谓而无谓损失是纳税人经济福利的减少超过政府税收收入的部分。
    常见的税率概念是平均税率、边际税率、定额税率。

    平均税率:税收支出除以总收入。
    平均税率用来衡量我们收入中“牺牲”大小的多少。

    边际税率:增加1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用来衡量税制对于激励原则的扭曲程度的大小。
    例如:对5万元年收入征收10%的税,对超5万元年收入征收50%的税。那么一个6万元年收入的人应缴纳税额为5万*0.1+1万*0.5=(元)。其中【1万*0.5】即为额外的税收。
    经济学原理之一: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而边际税率的高额度制定,相对降低了人工们劳动的积极性、或是鼓励人们在某种收入水平上的不工作。所以,边际税率的存在更大意义上地决定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大小。

    定额税:对每个人征收等量的税收。因为定额税的边际税率为零,所以定额税征收引起的无谓损失相对较小;同时,其核算方法的简便使得其核算成本要相对低的多。所以,定额税对于税制而言是高效的。

2.2、税收原则
    尽管定额税对于税制而言是高效率的,但因为定额税对富人和穷人等量征税,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公的。所以实中的看不到以定额税为基础的税制。
    对于ZF而言,在制定税收原则时会同时参考效率与公平原则。
    对于税制的公平原则:
1)、受益原则
    即谁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受益大,那么谁就多缴税。
    例如:警察保护公民的财产,同样的服务,富人因财产多所以受益相比穷人要大,所以富人应该多缴税。

2)、支付能力原则
    根据一个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即:收入纵向条件下(纵向平等),支付能力强的人多缴税;收入横向条件下(横向平等),支付能力相似的人等量缴税。
    对于收入纵向条件下,富人多缴税实现方法又分为:比例税、累退税、累进税(也是国内当前采用的税制)。
    例如:
纵向平等情况下的三种税制.jpg

2.3、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
    在经济学中因为价格弹性的存在,税收同样具有转稼效应:即无论政府对买家或卖家的哪一方征税,对于税收价格富有弹性的一方(弹性>1)将承受较少的税负,而缺乏弹性的一方(弹性<1),将承受较多的税负。
    例如,政府征收房产税,如果是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卖家可以把税负转稼给买方,如下图:

税收归宿.jpg

二、货币政策
    1、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包括新增加的一次MLF)的基础货币净投放小计:3400亿。
    截止本周末(6.24.2018),个人台帐的基础货币年度新增净投放,不完全统计已达26000亿左右。

    2、本周日(6.24.2018),央行公开声明:将在7.5号起,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下调0.5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约5000亿的基础货币;
    同时对邮政储蓄、城商行等一些商行,下调0.5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约2000亿的基础货币。
    两方面加总,小计将释放7000亿的基础货币。

    个人预期全年基础货币净投放超4万亿基本已成定局。针对有效商品的总产出,货币宽松政策也基本已成定局。
    另外,这次7.5号的降准来的比个人预期的要早的多(原预期是在8,9月份),再根据当下的这种货币政策走势及国内经济状况的需要,估计在7.6号~年底前还会有一次“0.5~1”的降准。所以,基础货币净投放的“超4望5”或“干脆超5”也不是不可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