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水浪
16636 171

中国上层必须知道现在放水之弊已远大于利 [推广有奖]

151
水浪 发表于 2018-7-6 11:26: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杨伟民:实体经济不会因货币放水得益

    “即使货币放水,也不会流入实体经济,无非是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领域炒来炒去”

    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出席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全国港澳研究会主办的2018前海合作论坛。他在论坛上发言说,“我们必须坚持去杠杆,不能再走债务支撑高速度的老路。”

    杨伟民特别针对近期质疑金融去杠杆的声音,驳斥了有关“实体经济的困难是因为货币信贷过紧”的观点。

    “即使货币放水,就能流入实体吗?” 杨伟民认为,即使货币进入实体,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无非是原有技术的规模放大,是再制造新的产能过剩吗?“事实上,货币放水不会流入实体,无非是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领域炒来炒去,赚钱的是从事或炒作金融和房地产的少数人,受害的是实体和广大人民群众。”

    杨伟民表示,对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搞清楚了,才能解决经济形势怎么看的问题,才能知道应该干什么。如果以为仍处于高增长阶段,就会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保增长,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出发点错了,以后的事,都会错。

    以下为杨伟民现场发言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深圳前海论坛。我就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内涵和主要途径讲点自己的看法。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经济发展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30多年,我们创造了“中国速度”,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500多种产品中有220多种变成世界第一,在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行业中,中国的产值要么居世界第一,要么居世界第二。但过去的高增长,依靠的是大规模高强度的投资,依靠的是模仿型排浪式的低端消费,依靠的是低成本低价值的大量出口。现在,这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供给看,劳动年龄人口已过峰值,相当一部分行业的产能或产量已达到物理性峰值,资源承载能力减弱,污染排放总量超出环境容量,生态损害超过了自然再生能力。总之,支撑高增长的需求和供给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中国速度并没有同步带来中国质量。中国产品的质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不多,原创型产品不多,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不多,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更是几乎没有。产业体系虽然很完整,什么都能生产,但普遍缺少核心技术,现代化程度不高。如果把工业4.0比作智能化,我们处于智能化的还几乎没有,真正实现3.0即信息化的也不是很多,多数仍处于2.0的自动化阶段和1.0的机械化阶段,农业甚至还没有过机械化这一关。

    对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搞清楚了,才能解决经济形势怎么看的问题,才能知道应该干什么。如果以为仍处于高增长阶段,就会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保增长,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出发点错了,以后的事,都会错。

    近期质疑金融去杠杆的声音多了起来,觉得实体经济的困难是因为货币信贷过紧。但是,即使货币放水,就能流入实体吗?即使进入实体,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无非是原有技术的规模放大,不就是再制造新的产能过剩吗?事实上,货币放水不会流入实体,无非是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领域炒来炒去,赚钱的是从事或炒作金融和房地产的少数人,受害的是实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去杠杆,不能再走债务支撑高速度的老路。

    二、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路径。

    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不同的纬度观察:一是从宏观运行看,就是速度、就业、价格、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比较均衡,不是高速度、高失业、高物价,以及进出口长期大规模失衡。二是从供给体系看,就是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供给体系比较完整,生产方式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形成一些我国做得最好,别人离不开的技术、产品、零部件。三是从经济结构看,就是城乡、区域、产业之间,实体经济与金融、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等比较协调,既不能追求数量型的工业化,也不能追求服务业的高比重。五是从收入分配看,起点公平,各生产要素取得按市场评价得到的要素收入,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比较合理,形成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六是从要素效率看,就是资本效率、劳动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环境效率都比较高,人才、科技、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的效率也比较高。

    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代表当代生产力水平的经济体系。包括,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创新驱动和引领的,而不是自然资源驱动的;是人力资本支撑的,而不是人力资源支撑的;是结构先进自动升级的,而不是比例失衡的;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协同进步的,而不是相互脱节的;是绿色循环低碳的,而不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二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水资源、交通、能源、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安全高效,实现网络化、便捷化、智能化。三是现代化市场体系,市场准入畅通、市场退出便捷,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价格信号真实,市场供求自动调节。市场的微观主体,各类所有制的企业在法律上完全平等,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四是现代化城乡区域体系,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实现空间均衡,城市化地区高密度高效率集聚经济和人口,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生态功能区主要提供清洁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优美环境等生态产品,更多的国土空间将还给大自然。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间自由流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五是现代化开放体系,产业、市场、城乡、区域是完全开放包容的,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法律上是一视同仁、在政策上平等对待,内需和外需是协调的、进出口是平衡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均衡的。六是现代化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现代金融体制、财税体制、企业制度、创新体制、人力资本体制、社会保障、宏观调控、政府治理,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途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讲了5个途径,时间的关系,我这里讲三条。

    第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方针。党中央一直要求提高质量效益,把质量效益作为中心等,但一是由于客观上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二是主观上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都提出或重申了GDP翻番类的目标,所以事实上质量效益没有真正放在第一位,放在第一位的还是增长速度。今后,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唯增长速度的惯性思维,把质量效益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检验发展成效,不是看GDP增长有多快,而是要看质量效益有多好。中央政府可以考虑降低GDP增长率目标的重要性,恢复其预期性指标的性质。这个指挥棒解决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很多矛盾会迎刃而解。应取消市县一级的GDP统计,使市县政府专心做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第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只要不发生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都要坚持这一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破”,就是大力处置僵尸企业,不破不立,僵尸企业不处置,仍占压大量资源,没有多少新水流到有前景的新产业新企业,而货币放水,实际上就是在维持僵尸企业。另一方面,要“立”,就是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这就要靠创新,创新需要肥沃的土壤。创新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创新土壤中有毒有害的东西还不少。要赋予职务发明人科研成果所有权,科研人员的大脑是科技成果的价值源,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科研成果所有权应该由出资方和科研人员共同拥有。要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把引进人才的自主权还给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政府没有必要制定各类人才计划,政府的作用是建立激励境外人才来华的绿卡制度,给他们真正的国民待遇,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允许他们持有企业股权期权,帮助解决看病就业难等问题。要形成宽容失败和容忍亏损的创新文化,科研领域不能单纯以成功论英雄。对研发投入大的企业,也不能以短期盈利论英雄。要形成激励创新的金融生态,对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资本市场要适应高技术企业发展规律,允许暂不盈利的高科技企业上市。要实行激励创始人企业制度,对公司法、公司治理结构、发言权、投票权、管理权等进行改革,允许企业选择同股不同权制度,给创始人更多投票权,根除恶意收购的土壤。

    第三,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必须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主要讲一下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应该淡化所有权,强化产权。在现代经济中,所有权已经不像古典经济学时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产权制度。产权是对所有制的深化,是对以所有权为基础派生的各项权能的法律界定。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要明晰占有、使用、转让、租赁、处置、收益等的权利。国家不仅要依法保护所有权,也要同样保护所有权派生的使用权、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知识产权、排污权、收益权、抵押权、继承权、处置权等。不要动辄扣上私有化的帽子,我们完全可以在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公有制的大前提下,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权制度,以实现十九大提出实现产权有效激励的改革目标。

    比如,国有企业应进行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的改革。国有企业运营的国有资本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国有资本的使用权是企业,企业经营不能靠企业所有员工投票决定,所以,国有资本的经营权应该是企业家。建立企业家充分行使经营权的激励机制,使其得到市场评价的报酬,就可以调动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积极性。

    再如,目前空置的农村宅基地有3000万亩,比城市住宅用地的总量还多,若拿出一小部分转到城市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地价。宅基地之所以流动不起来,也是因为产权制度不清。可以实行所有权、使用权分置改革,赋予农户对宅基地充分的用益物权,可以长租、流转、抵押、继承。

    还有,大家都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原来的绿水青山已经变成了污水秃山,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造成的生态破坏,仅靠国家出资需要的时间会很长很长,但人们对良好生态的需求是急迫的、爆发式增加的。要建立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产权制度,赋予修复主体对退化林地、沙化草原、荒山荒地等的使用权,根据塞罕坝的经验,荒山秃山变成绿水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需要50年,可考虑赋予修复主体60年以上的土地使用权。修复主体在长达50年的修复中,必须持续投入,根据太原西山的经验,应根据不同情况允许不同强度的开发,解决修复主体的现金流问题,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机制。

使用道具

152
水浪 发表于 2018-7-7 12:33:53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美国要求中国:1开放市场,降低门槛,公平竞争。2拆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取消进口配额制。3尊重知识产权,反对盗版行为。4反对ZF扶持的产业政策,杜绝补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反应:有条件开放市场,遂步降低关税,不承认盗窃知识产权,坚持ZF主导的产业政策和计划经济。

    对策:一次性向美国采购八百亿商品,平衡贸易逆差。美国要求中国签署法规文件,中国不同意,只做一年合同,美国认为中国言而无信,双方谈崩。?????????????

使用道具

153
水浪 发表于 2018-7-7 12:35:5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融资渠道变窄 地方财政压力山大

经济观察报
2018-07-07
关注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宋恒(化名)6月中旬的这个周末,过得不是那么轻松。
他是一家国有金融机构的政信部门负责人,这几年一直在给地方政府做投融资业务。
周五,他已经设计好他的周末,当个好爸爸,陪孩子玩。但是下午的一个电话把他的周末计划全部改变了。湖南某地级市最大的融资平台债务到期后,不能正常偿还,要求展期。
这已经不是宋恒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展期要求了。据宋恒了解,2013年左右也曾出现过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债务偿还压力大的问题,上一轮是因为地方财政收入放缓,这一次则是因为上级主管部门对违规融资通道进行堵塞,导致地方政府无法借新还旧。地方财政收入途径减少,支出压力未变,巨大的收支差额造成融资平台债务问题。
在华东某省的一个县,2018年1-5月税收收入增幅为20%,去年同期收入20多个亿,今年24个亿,但是整个1-5月份,支出已经近百亿。
这不是个例。在吉林的某县,在去年财政挤水分之后,今年1—5月的收入依然缩水了8个亿。对于该县来说,这意味着刚性支出存在缺口。
收入与支出的严重不匹配,给地方政府财政造成了压力。
展期
周末计划被打乱的宋恒去了湖南的地级市,在去之前宋恒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这是宋恒2016年给当地最大的融资平台做的一笔借款,数额达到几个亿。当时43号文已经出台,但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经历了短暂的恐慌之后,发现43号文并没有真正的落地,便又开始融资借债。两三年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又开始膨胀起来。
而对于2014年年底之前的债务,财政部已经锁定了存量债务。2014年底财政部清理甄别后确定的地方存量债务为15.4万亿。
宋恒郁闷的是,这笔借款,直到快到期了融资平台才通知他,以至于连借新还旧走程序的时间都不够了。
宋恒前几年放出的款,有一类是给银行做通道,这类的还款问题基本不用他理会,他担心的是自己放出的款对方还不了。在他接到通知展期电话的时候,他脑袋里想的是,要把握在手里的兜底函寄到审计署去。
兜底函与承诺函一样,都是地方政府在通过融资平台借款时提供的一种担保增信的函,财政部要求地方政府不准出具各种担保函承诺函之类文件。
中财-鹏元政府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认为,由于2015年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切断,财政只管地方债务这块,而融资平台要向市场融资。2018年的债务发行计划里,债券期限延长,地方政府可以发行15年、20年的债券,还可以借新还旧。融资平台的债务还是要靠融资平台自身去解决,现在主要通过加快投融资平台转型,提高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去解决。对于政府欠融资平台的债,也就是融资平台手里的对地方政府的应收账款,地方政府应该安排预算偿还。
其实宋恒已经非常小心,他在操作业务的时候,只做地市一级的业务,他认为县级的业务风险太大,所以几乎不做。
进入2018年,在中央要求地方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去杠杆的背景下,宋恒只接了一个单子,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关注之前的业务情况,确保地方政府按时偿还。
宋恒认为,地方政府一般情况下不会赖账,只要财政充足,都会偿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在融资渠道被限制的情况下,已经无力偿还债务。
地方政府没钱
部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比想象中的还要紧张。
在上述的华东某县,每个月用于支付公务员以及老师工资的财政支出便有3个多亿,这意味着在税收中的一大半是刚性支出。
该县2018年1-5月的财政收入为20多亿,但是1-5月全部财政支出近100亿。该县或许对此已经习以为常,2017年该县收入70多个亿,上交财政10个亿,但是2017年依然支出了140个亿。在2018年1-5月的财政支出中,每月有3亿用于公务员和老师工资,1亿用于政府机构运转,1亿用于民生支出。仅是上述支出,财政收入已难以覆盖。
该县一位财政人士告诉记者,在巨额的资金需求前,现在的财政收入只是杯水车薪。虽然今年上半年的税收情况很好,但是仍然难以弥补巨大的收支差额。他给记者举例,该县今年上半年税收增幅20%,即增加了4个亿,但是在棚改推进过程中,有一家工厂破产多年就等拆迁,光拔掉这钉子户就花费2个亿,而这仅仅只是其中一块棚改地。
上述的吉林某县与华东该县的结果一样,但原因却不尽相同。
该县近几年融资较少,过去还债存在一定的压力,之后大部分用置换债券的方式得以解决,但是该县遇到的更大困难来自于经济层面的发展问题。“现在整个县里没有什么好的企业,这导致了县里税收比较困难,这两年税收收入一直在下降,以前主要靠营业、房地产类等相关税种。现在营改增之后,虽然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是五五分成,但是省里、市里都分走了一大半,县里财政如何保证?其次因为没有什么企业,企业所得税太少,更是无法支撑。”该县级市的一位财政人员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该县的支出只是保工资保运转,但是保民生较为困难,2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包含转移支付),工资支出就要花掉19亿到20亿。
无论是民生支出还是偿债支出,对于现在的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在融资渠道变窄之时,地方政府该如何解决?
何解?
2018年4月2日下午,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自从2014年预算法修订、43号文出台以后,财政部开始严格监管地方政府的举债问题,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到现在,财政部对地方政府违规出具担保函、承诺函的问题进行了查处。
之后财政部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挤压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的空间,比如50号文、87号文。2017年,财政部对地方政府这几年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PPP也进行了规范限制。
主管部门一刀切断了地方政府所有的融资渠道,但是在建的项目和到期的债务还要偿还,资金链面临着断裂的危险。
所以宋恒担心,这只是一个开始,毕竟在2014年43号文发布之后,他曾给融资平台放了不少的款。
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建的项目不是说停就能停止的,这在客观上造成地方的实际支出压力、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变窄以及合规融资变少。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告诉记者,现在地方财政的压力比较大,地方政府需要防范风险,特别是隐形债务等风险,目前来说,有效的方法不多,地方政府要么尽可能收紧开支,要么新增债务偿还旧债。
实际上,对于地方财政面临压力的问题,财政部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也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给地方政府开口子,也就是地方债务管理中的“开前门,堵后门。”但是“开前门”的力度与地方政府的需求之间仍有着巨大的差距。
而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寻找新的融资渠道。比如加大力气继续借钱,还有挪用财政专户等。
在上述华东某县,由于财政支出的压力,地方政府已经无法顾及支出款的实际性质,例如对财政专户款项的使用,本质上财政专户的钱是专款专用,不能挪用,现在就是财政专户的钱、代管账户融资的钱,都借给国库。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合法合规收入的整体环境正在变好,该县税收增幅20%,也符合全国的税收增长趋势。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累计达到76810亿元,同比增长15.8%。
一方面,税收数据在变化,另一方面,财政部不断给地方政府开口子。2018年5月9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文件表示,除去继续鼓励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借新还旧外,财政部还将继续扩大专项债券的发行范围,
宋恒这些天一直在与地方融资平台、财政局进行沟通,但他感到希望渺茫。他所接触的地级市,年财政收入过百亿,在他看来,市财政已经成为一副空架子。该市财政除去保民生的钱外,几乎没有了机动资金,企业之间的拆借都已经停了,也是因为没钱,之前的收入主要来源——棚改之后的土地出售,也将告一段落。
现在的宋恒寄希望于央行的“放水”。2018年的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宋恒看来,城商行的资金或许就是地方政府向其还债的资金来源。
就在7月4日,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对媒体表示,过去一个时期我国杠杆率增长较快,与我国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不匹配、权益融资比重偏低、货币化进程和金融深化较快、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曾一定程度上承担政府职能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述推升杠杆率的因素正在出现重大变化。
在此前两天的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相关工作。会议中提及,将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点工作。
宋恒看到了政策的曙光,但是他更想知道的是,政策什么时候能够开始正式推行。

使用道具

154
水浪 发表于 2018-7-8 08:08:5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郭树清: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

旺理财
2018-07-06
关注
受贸易摩擦、美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人民币汇率市场出现波动。7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经过去年以来的调整,已进入双向波动的合理区间,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

郭树清进一步指出,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总体运行平稳。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中向好,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经营安全稳健。6月以来,投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大幅增加,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总体稳定增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平均估值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居于低位。虽然信用债市场略有波动,但违约率远低于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总体风险完全可控。
自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但在7月3日,央行一正一副两位行长在一天之内多次表态力挺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反转,接连收复重要关口。7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在岸汇率低位狂飙反弹后,7月4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6.61关口,升至6.6003,日内涨幅超过300个基点;离岸汇率涨至6.6176,日内上涨逾400个基点。
7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上调415个基点,报6.6180,升幅创2017年10月11日来最大。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近期出现的波动主要是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针对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郭树清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比较典型的大国经济,产业体系完备,内需潜力巨大,1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快速成长。我国商品市场和就业市场弹性都比较强,涉外经济部门的灵活调整能力更为突出。从整体上看,中国贸易顺差绝大部分由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实现,这类企业最具活力、最富韧性。来自外部的任何压力,最终都会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客观上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风险可控,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表示,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人民币汇率补跌,后期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有所缓解。
中金公司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源于几方面因素:美元升值、贸易不确定性及违约潮导致经济下行预期升温,显然也与央行降准、未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导致中美利差收窄有一定的关系。中金公司认为,近期人民币的调整幅度目前还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波动有助于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形成双边波动预期。当然,监管层也向市场传递了信心,有助于人民币短期企稳。
而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趋势,郭树清指出,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作为一个逐渐国际化的新兴储备货币,人民币未来总体上会趋于走强。“过去30多年里,凡是看贬人民币、抢购并较长时间持有外汇的居民和企业,最终都蒙受了较大损失。近些年,一些国际投机者试图通过做空人民币牟取暴利,事实证明他们严重误判了形势。”郭树清说道。
来源:北京商报

使用道具

155
水浪 发表于 2018-7-9 12:44: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网易首页 > 财经频道 > 证券新闻 > 正文

交友

刘姝威:这轮股市下跌形成大底 中国将开始健康牛市
2018-07-08 19:10:58 来源: 网易研究局 举报
0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更多
undefined
网易研究局NO.343
作者|刘姝威
刘姝威:中国应建立正常股市秩序 避免相互割韭菜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
2018年7月6日星期五,上证指数跌至2691点。这轮中国股指下跌将形成中国股市的历史大底,在此基础上,中国股市将开始一轮健康的牛市。
被别人当成竞争对手是一件好事,这会激励我们更加努力,成长得更加强大。与竞争对手同场竞技,我们会更快地发现自身的弱点或不足,会更加明确我们的主攻方向。只要地球人没有真实地面对来自其他星球的外星人,地球人之间的激烈竞争永远不会停止。
截至2018年7月6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小于10,有191家;市盈率小于20,有766家;市盈率小于30,有1267家,占A股上市公司的36%。
中国股市正在从“资金推动”模式向“业绩推动”模式转型,股市将逐渐清除问题股、垃圾股和造假股,在新一轮健康的牛市中,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不会上涨,仍然会持续下跌。即使这些上市公司不退市,最后也会变成“僵尸”。
实业是创造利润的本源,金融业的利润来自实业利润的再分配。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实业的利润必须大于金融业的利润,这是一个国家股市走向牛市的基础。
在对上市公司调研过程中,我看到,一些上市公司正在踏踏实实地研发和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产品。这些创新产品将普遍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的基础,更是中国股市走向健康牛市的基础。
在与上市公司的高管和研发人员的讨论中,他们的执着、敬业和责任感,令我感动!他们都持有本公司的股份,面对公司股价不断下跌,他们仍然埋头于研发工作,聚精会神地研发创新产品。他们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持有所在公司的股票,依靠他们所在公司创造的利润和股票分红,他们将成为中国的富裕阶层,中国的首富将来自于他们中间。他们依靠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奋斗,在为自己创造财富,在为公司创造利润,在为中国股市走向健康牛市添石铺路!
作者刘姝威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使用道具

156
xinchuzu 发表于 2018-7-11 09:01: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157
水浪 发表于 2018-7-15 13:52: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inchuzu 发表于 2018-7-11 09:01
问题的本质:无休止无节制的贪婪,不肯放弃非法的特权。

你看看,全国退役老兵维权,名义上是没有工作、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我不同意继续放水,因为这还是一种惯性思维,经济不好就放水,现在中小微企业负债率并不高,高的都是国企,房地产企业等,它们的杠杆高,你再放水不是又加上杠杆了吗?要打破刚性兑付,该破产就要破产。(新浪财经)

使用道具

158
水浪 发表于 2018-7-16 12:18:2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大陆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美爆发激烈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所谓稳定经济增长再次成为ZF的首要任务。

    央行7月13号发布最新金融数据统计显示,6月末货币供应量(M2)已经超过177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不仅超过市场预期,也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比5月份激增六成。

    货币供应量达到177万亿多,那是GDP的两倍还多。全球的央行都在紧缩货币。

    尽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84万亿元,但令人惊讶的是当月社会融资规模仅为1.18万亿元。也就是说,6月新增贷款增幅几乎都由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贡献,代表企业生产活跃性的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很少。

    地方ZF加快推进已经批复的投资项目。收起全文d

使用道具

159
水浪 发表于 2018-7-24 14:48: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样是放水,这次和15年一样吗?

腾讯新闻版权合作-华尔街见闻
2018-07-24
关注
大家联想到的是15年1月,事后来看,15年我们5次降息、4次降准,这一轮轰轰烈烈房地产大牛市也是从15年开始启动的,那么这一次的政策变化会不会和15年一样呢,到底这一次的政策和以往有何区别?
本文作者姜超、宋潇,来自海通证券,原文标题《有放水但没漫灌,减税值得再加码——国常会政策点评》
摘 要
7月23日,总理主持的国常会表示,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到底如何看待这一次政策调整?
本次会议表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而大家联想到的是15年1月,总理参加达沃斯论坛时的表态就是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不会搞大水漫灌,注重预调微调。但事后来看,15年我们5次降息、4次降准,这一轮轰轰烈烈房地产大牛市也是从15年开始启动的,那么这一次的政策变化会不会和15年一样呢,到底这一次的政策和以往有何区别?
首先,投融资增速下滑,政策有调整压力。
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速降至9.8%,融资增速大幅下滑也拖累投资增速创下6%的历史新低。其中只有地产投资增速相对较高,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持续低迷。如果保持目前的状态,我们估算全年投资同比可能下滑至5%以下,相比去年而言投资拖累GDP增速将超过0.5个百分点。
考虑到下半年贸易战的影响大概率将导致出口下降,在消费独木难支的情况下,政府出台政策托底固定资产投资确实可以理解。
但这次稳投资和以往有四大区别:
一、以往都是大水漫灌,这次有放水但没漫灌。以前每一次央行都是大幅降息降准,比如08年那一轮央行降息5次降准3次,12年那一轮央行降息2次降准3次,15年那一轮央行降息6次降准5次,但是这一轮到目前为止,央行定向降准3次,但是没有降息。降准说明货币有放水,但没降息说明没有漫灌,这一次有宽松但是没有刺激。
二、没有走地产泡沫老路。以往每一次的宽松周期,我们都会刺激房地产,毕竟地产投资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动力。但是这一次的政策对地产只字未提,而最近关于地产的政策包括住建部称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以及统计局称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这意味着不会走地产泡沫老路。
三、基建投资托底,但没有大干快上。这一轮政策的重心是积极财政,而一个重要落脚点是基建投资。但基建投资过去的高增长,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表外影子银行,比如基建信托,PPP融资等,现在资管新规明确影子银行规模不能增加,只是存量规模萎缩不用那么快。这一轮对基建投资开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正门,前者是年初就确定的1.35万亿规模,没有额外增加,只是加快进度;后者要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其实很难大幅扩张。所以我们认为基建投资只是托底,而没法大干快上。
四、减税鼓励研发创新,刺激高端制造业投资。而积极财政的另一个落脚点是减税,主要是将研发费用加计扣税的政策推广到大中型企业,同时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约1700亿减税。而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新经济、针对研发,其实是希望激励企业创新,启动高端制造业投资,这一条是未来的希望,是值得肯定的。
托底而非强刺激,减税值得再加码。综合来看,目前政策出现微调,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松,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助于缓解下半年经济下滑的担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靠基建和地方融资平台举债来发展经济,其实还是在加杠杆,已经用过很多次了,而且边际效用递减,可以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无效。真正值得肯定的是给企业研发、新经济减税,而且希望还能有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出台,把钱给居民企业自己花,那么经济会更好更有效率。
正文
7月23日,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到底如何看待这一次的政策调整?
1.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提到“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面对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情况,在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重点聚焦减税降费和稳定基建投资。具体来说,会议提出在在确保全年减税1.1万亿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减税措施扩大到所有企业,这意味着研发减税力度加大。同时,会议提出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
本次会议表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而大家联想到的是15年1月,总理参加达沃斯论坛时的表态就是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不会搞大水漫灌,注重预调微调。但事后来看,15年我们5次降息、4次降准,这一轮轰轰烈烈房地产大牛市也是从15年开始启动的,那么这一次的政策变化会不会和15年一样呢,到底这一次的政策和以往有何区别?
2.投融资增速下滑,政策有调整压力
今年以来,多项重大金融监管政策相继落地,受此影响,今年整体社会融资增速出现萎缩,增速降至9.8%。实际上,融资对投资的影响在上半年的数据中已有明显迹象。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下挫,6月份投资累计同比已经下降到6%的历史低位。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从去年的19%大幅下行至今年6月份的7.3%;相比之下,上半年地产投资累计同比维持在9.7%,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

今年基建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城投公司相关投资减少,而城投公司投资减少与非标融资受限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直接相关。城投公司的融资主要包括自筹资金中的城投债、其他非标融资以及国内贷款中的非银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目前这一块占基建投资资金比重超过30%。但是受到金融监管的影响,城投公司的非标融资持续萎缩,同时财金23号文和PPP项目的清理整顿也导致城投公司其他融资途径受阻。
前几年的债务置换为城投公司腾挪出了举债空间,但是今年债务置换规模减少叠加市场融资受阻,预计下半年城投公司基建融资规模将进一步萎缩,拖累基建投资进一步下探。
尽管上半年房地产投资表现较为稳定,但是全靠土地购置费,建安投资同比已持续多月为负。土地购置费累计同比在近三个月均超过60%,相比之下,投资额占比接近60%的建筑工程投资增速则从3月开始下降为负值。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效用仍在,三四线棚改货币化进程和占比都将下降。
而随着非标融资陆续到期,房企外部融资环境也不容乐观。同时,今年以来,土地成交价款也出现大幅下滑,土地购置费后续增长乏力。资金约束叠加土地购置费增速回落,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将出现下降。
如果保持目前的状态,全年投资同比可能下滑至5%以下,相比去年而言拖累GDP增速超过0.5个百分点。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已经下降至6%的历史地位,而下半年预计随着社会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收紧,投资增速不容乐观。如果我们假设今年全年投资增速为5%,考虑到去年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为43%,相比于去年,今年投资下滑将拖累GDP增长超过0.5个百分点。
考虑到下半年贸易战的影响大概率将导致出口增速下降,在消费独木难支的情况下,为了对冲经济下行风险,政府出台政策托底固定资产投资确实可以理解。
3.稳投资和以往有区别
本次稳投资与以往稳投资有很大的区别,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以往都是大水漫灌,这次有宽松但没刺激。以前每一次央行都是大幅降息降准,比如08年那一轮央行降息5次降准3次,12年那一轮央行降息2次降准3次,15年那一轮央行降息6次降准5次,但是这一轮到目前为止,央行定向降准3次,但是没有降息。降准说明货币有放水,但没降息说明没有漫灌,这一次有宽松但是没有刺激。
其二,没有走地产泡沫老路。以往每一次的宽松周期,我们都会刺激房地产,毕竟地产投资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动力。但是这一次的政策对地产只字未提,而最近关于地产的政策包括住建部称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以及统计局称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这意味着不会走地产泡沫老路。
其三,基建投资托底,但没有大干快上。这一轮政策的重心是积极财政,而一个重要落脚点是基建投资。但基建投资过去的高增长,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表外影子银行,比如基建信托,PPP融资等,现在资管新规明确影子银行规模不能增加,只是存量规模萎缩不用那么快。这一轮对基建投资开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正门,前者是年初就确定的1.35万亿规模,没有额外增加,只是加快进度;后者要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其实很难大幅扩张。所以我们认为基建投资只是托底,而没法大干快上。
其四,减税鼓励研发创新,刺激高端制造业投资。而积极财政的另一个落脚点是减税,主要是将研发费用加计扣税的政策推广到大中型企业,同时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约1700亿减税。而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新经济、针对研发,其实是希望激励企业创新,启动高端制造业投资,这一条是未来的希望,是值得肯定的。
托底而非强刺激,减税值得再加强。综合来看,目前政策出现微调,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松,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助于缓解下半年经济下滑的担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靠基建和地方融资平台举债来发展经济,其实还是在加杠杆,已经用过很多次了,而且边际效用递减,可以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无效。真正值得肯定的是给企业研发、新经济减税,而且希望还能有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出台,把钱给居民企业自己花,那么经济会更好更有效率。

使用道具

160
求心 发表于 2018-7-24 15:40:51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地方ZF才是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放水没有什么危害,只要限制换汇炒房,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3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