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水浪
3501 11

民生!社会主义!《我不是药神》是不是推翻资本主义的理由?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2粉丝

大师

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99795 个
通用积分
15.1747
学术水平
1941 点
热心指数
1734 点
信用等级
1359 点
经验
289073 点
帖子
9402
精华
1
在线时间
61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7
最后登录
2022-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两天,《我不是药神》挺火,很多人都说这个片子如何如何好。其实,这个片子根本就是个烂片,理由很简单,这个片子的将天价药的问题全推给“无良药企”这根本就是混淆是非。【天佑私人微信号:hulanpangzi27】

    这部片子里提到的一种药叫做格列卫,是瑞士诺华研发的一种抗癌药物,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唯一救命良药。可是,这种药在中国的售价却高达两万四千元一盒,不仅高于原产国,也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价格甚至是邻国韩国的两倍。下面有个图,是格列卫在澳洲药店卖的价格,如果不是澳洲PR(永久居民)或者Citizen(公民),买这个药的价格是2600 多澳币,如果是澳洲PR或者Citizen 价格是38.5, 如果是老人,价格是5.4 澳币……这是为什么?这事儿跟“无良药企”有关系吗?

    天佑在这里可以严肃地告诉大家:这事儿跟“药企”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这事儿的关键在于这个伟大的制度。这个伟大的制度伟大到什么程度呢?首先就是审批非常严格。为什么审批严格?用伟大的制度的设计者的说法是要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保护的是伟大的制度执行者审批的权力。在这种伟大的制度下,你如果想拿到进口许可证,没有点实力那是不行的。啥叫实力?那就是有钱。这钱有几个用处,一是向有关部门交钱;二是审批过程的成本;三是你懂的。

    这个伟大的制度伟大的第二个体现那就是将本来成本就很高的药企研发销售成本提得更高。大家可能不知道,世界上的一种新的处方药。研制周期一般要十几年,成本需要26亿美金左右;当药物通过审批后,还需要后续的3亿多美元来研究剂量强度、配方和新的适应症等,也就是说,一个处方药总成本会达到29亿美元以上。譬如说格列卫,诺华花了数十亿元研制,专利保护期只有二十年,这其中还不包括从拿到专利到药物上市的延迟期,也就是说,像格列卫这种药物,从拿到专利到赚钱也就是那么十几年,药厂不是慈善机构,他不可能让大家随便用药,所以他需要尽快把钱赚回来。况且,像格列卫这种药,它的受众最多几百万人,这些研发成本分摊下来,价格昂贵是药厂绝对很无奈的事。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个大市场,病人多,诺华不想在这里多卖点药吗?肯定想。那么,按中国的消费水准,它也不想卖很高。可是,他不卖很高是不行的,中国审批需要他们花巨大的成本和时间,这点其实就是在他原来已经很高的成本上又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譬如这个伟大的国家有个《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按照这部伟大的法律,进口药物即使已经在国外安全上市了多年,但如果想要进入中国,必须重新进行临床试验。明白人都知道,临床试验是一个烧钱的事,需要收集大量临床数据,动辄耗时三五年。在中国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的成本大约是300-700万美元(不包括财务成本),而在多数国家,进口药物是不需要重新进行临床实验的。一般的国家直接将美国药监局批准的药拿来就用,而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并不承认美国药监局的数据。为什么不承认?你问我,我问谁?中国不承认美国药监局的数据,那么,像格列卫这样的药,要想进入中国,就要加大成本,这个成本还是显性的,因为你懂的原因,隐性成本那就大了去了。 也就是说,像格列卫这样的药物想进入中国市场,除了原来就很高的成本,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多出来的科研投入、行政支出,势必最终要中国患者来买单。

    仅仅这样就行了吗?NO,NO,NO,这才哪到哪儿?这个伟大的国家还得收税。当然,不多,关税才5%左右,而全世界其他国家对于救命的药品是不税的。仅仅是关税就打住了吗?NO,NO,NO,这个伟大的国家对药品的征税还有17%的增值税。加上了这些就完事啦?NO,NO,NO,医院还要有15%的加价,再加上不少于20%的流转费用。现在,在美国卖一百美元的药,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该卖多少钱啦?

    我上面说的还都是合法加价,其实,一种药物,从出厂到患者这个流通过程,还需要巨大的灰色成本。2012年8月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辉瑞制药公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里,向当地部门及医生等人员行贿。最终辉瑞向美国缴纳了6016万美元罚金。无独有偶,辉瑞后,英国葛兰素史克、法国赛诺菲也相继在中国爆出了行贿丑闻。人家这些药企在国外为什么不用行贿?还不是这个伟大的制度所赐?药企上下打点的成本占到药价比例到底多少,虽然没有精确数字,但所占的比例是相当的巨大。

    我就是说,在这个伟大的国家,药企想卖药,注册方面要和药监总局打交道,药价上要和国家发改委打交道,进医保要和劳社部打交道,进医院要和各地招标办以及医院的院长、药剂科主任打交道。这所有的交道都需要成本,这些成本最后都要分摊转嫁到患者身上。

    大家看明白了?《我不是药神》这种片子根本就是烂得发臭。作者根本不知道这个伟大的国家伟大到哪里,让所谓的“无良药企”背锅,简直是黑了心肠。药企不盈利,怎么有新药出来?这个国家药品价格超贵根本就是拜伟大的制度所赐,跟“无良药企”有毛关系?相反,我倒是看到诺华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格列卫的新闻,至于这些免费的药品哪去了,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说,没有什么“无良药企”,倒是有“无良电影”!

一个国家的伟大不伟大,关键是看他是否关注民生,重点是看这个国家的教育、医疗、司法状况,而不是看他的经济和军事以及主流媒体的宣传。当一个国家的电影都胡说八道,不敢把真实的东西表达出来,这个国家一定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天佑私人微信号:hulanpangzi27】

    当然,我骂了半天这部电影,也有可能主创人员是知道中国的问题在哪儿,只是为了过审故意诬陷人家药企,如果是这样,他们的心肠那更是大大滴就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水浪 发表于 2018-7-9 13:10: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尽管《我不是药神》已经刷爆了今年国产片口碑和票房的榜单,我还是要不揣迟钝地推荐一下。这真的是一部值得你贡献几十块钱去影院观赏的电影,哪怕它没有必需大屏幕表现的刺激视效,也没有需要全景声系统烘托的特别音效,仅仅是讲好了一个故事而已,恰好还是一个有社会意义的故事。这年头会用影像讲故事的电影人实在不多,尤其在中国。

    正如很多评价者说的那样,这部电影在故事设定上有个显而易见的硬伤,即将戏剧冲突中最大的反面角色的帽子扣在跨国制药公司的头上,从而巧妙地绕过了医疗保障制度这个敏感的话题,但考虑到现实题材过审的艰难,这种涉嫌嫁祸的设定还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它并没有削弱电影的社会价值,至少它为本就怨声载道的医药问题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昨天看到影片原型陆勇先生的一份声明,其中有一句话挺有意思,他说在资本和明星面前,我也是弱势群体。现在凡有争端只要推责于“资本”,就一定会获得普遍的同情。这和电影故事转嫁矛盾的思路如出一辙。

    然而一部商业片,能够勇敢地选择直面现实的姿态,并真诚呈现了中国大病群体就医用药的困境,就足以令我们欣慰和赞赏了。其引发的现象级的热度,也为中国医保制度的完善和医疗改革,提供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口实。那种对影片的社会批判性吹毛求疵的苛刻态度并不足取,若按照他们的设想,这部电影休想与观众见面。比起在特色国情之下,拍一部兼顾社会意义、传播价值和审美水准的电影,指摘问题要轻巧得多。你的观点再正确再犀利,没有人看到也等于零。

    观众看完这部电影,对影片提出的问题的思考并不会停止。因为大病医保是关系到千万家庭的现实问题,我们据说又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会想到,为什么我们看不起病,这怪万恶的资本主义药品定价太高吗?我们的ZF为何不干预天价药品?中国观众涉及到自身利益问题时,就没有冯小刚说的那么垃圾了。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总处于一种很尴尬的位置,有些问题想拍却不敢拍,有些话想说却不能说,这使得很多有才华的导演要不放弃情怀,滑向娱乐至死的商业泥淖;要不死守理想,走入自说自话的文艺小道,真正反映社会现实并具有相当观赏性的电影凤毛麟角,这也是《我不是药神》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我以前说过,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应该承担更多的文明导向功能。每一个在心中对这个社会残存着责任感的电影人都是值得尊重的。我愿意原谅他们的批判的枪口有时偏离一寸,即便没能正中靶心,警示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药神》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上诚然有着扁平化、抒情化的小毛病,但幸好它做得足够圆滑,基本没有让人感觉生硬和尴尬之处,也顺利躲过了审片老爷们的剪刀。

    题材的敏感程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为作品赚足眼球,也有半路夭折的危险。如何处理好一个极易引发关注效应的题材,考验着电影主创的才华。

    《药神》这个故事原型就十分难得,不仅触痛到了中国社会的隐伤,也符合民间对神侠的期待心理。不仅中国人,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神灵或豪侠的渴望,希望在危难之处,有个人跳出来匡扶正义拯救众生。因此这部电影才打着“药神”的名义,并将主人公“程勇”在原型“陆勇”的基础上做了英雄主义的再加工。现实中的陆勇是慢粒白血病的患者,电影里的程勇是健康人;陆勇的侠义之举有同病相怜的心理因素,程勇则是在经历中成长,为现实所触动,人格中光辉的一面被唤醒。这样的改动一来突出了故事的戏剧性,让主人公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广泛而典型的审美意义。二来也将坚硬的矛盾碰撞柔化为一个小人物成长为英雄的浪漫传奇。但如我所言,这并未损伤电影的批判力度。当观众眼含热泪为人性的温暖力量所感动时,片尾的字幕会一下将他们带回现实:故事是编的,问题是真的。

    作为一部有原型的关注敏感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完成度几乎可以给满分,艺术表现力也几乎无可挑剔。徐峥这个一贯被当成搞笑丑角的演员奉献了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几个配角也有不俗的表现。我很难理解有些伪文青将此片嘲笑为印度片水准,就好像中国电影质量已经超越印度片似的。《药神》在情节设定上确乎有商业片套路的印象,但中国电影的现实状况恰恰是,欠缺类型片的成熟套路,而印度也好,韩国也好,早已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值得借鉴的示范。我们看被很多中国观众奉为大神的阿米尔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其实充斥着套路和老梗,可仍旧可以把你感动得哭成狗,原因就在于人家把套路做得精致。《药神》最大的优点也在于此,对每一个涉嫌俗套的设定都小心轻放,叙事的节奏和尺度拿捏得非常到位,该煽情时就浓墨重彩,该克制时就点到为止,将观众的审美心理准确地把玩在手中。

    我们不能奢望一部电影既要拍成《熔炉》那种现象级电影,又要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那样保持着高冷的格调。《药神》显然受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影响,但两片在表现手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的叙事更舒缓,调子也相对灰暗,争取个人权利的印象比较突出,而《药神》代言的企图却是感动中国,它必须要爱僧分明,必须要节奏明快,必须要展现人性的正面力量,给出更开阔的反思空间。

    这也是我写这篇后知后觉的影评的原因,我希望更多的人去看这部电影,聊这部电影,使之真正成为一部推动中国医保和医疗制度改革的现象级电影。

使用道具

藤椅
水浪 发表于 2018-7-9 13:12: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正如很多评价者说的那样,这部电影在故事设定上有个显而易见的硬伤,即将戏剧冲突中最大的反面角色的帽子扣在跨国制药公司的头上,从而巧妙地绕过了医疗保障制度这个敏感的话题,但考虑到现实题材过审的艰难,这种涉嫌嫁祸的设定还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它并没有削弱电影的社会价值,至少它为本就怨声载道的医药问题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
最大的反面角色的帽子扣在跨国制药公司的头上

这也许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的理由?

使用道具

板凳
水浪 发表于 2018-7-10 12:09: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1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抗癌药物价格平均是英国的两倍,就算拿内地和香港比,也是差距惊人。同样规格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在内地卖24500元,而香港药房最低报价为18500港元(约合人民币14800元),不过一江之隔,二者却相差近1万元。

使用道具

报纸
水浪 发表于 2018-7-10 12:13: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路透北京7月9日 -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一宣布,自7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0元和260元人民币。此次油价上调是自2016年12月14日以来的最大涨幅。

使用道具

地板
水浪 发表于 2018-7-10 12: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不是药神》很热闹,猫友们还记得当年炒得沸沸扬扬的胡的小女儿在葛兰素史克(中国)有限公司上班的事情吗?

    http://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0_2_20649.html

    这个美国生产的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医院每100mg是6800人民币,全自费。一个疗程需要200mg,正常五个疗程下来,普通职工医保的病人,单这个药就要自己付6万八千块钱,六年前在医院听说,全国唯一的就是深圳市,把它纳入职工医保,百分百保销。这说明了问题的关键在政府而不是西方药厂。

    上网查了半天,山东省下个月把它列入大病医保。职工医保和大病医保是一回事吗?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是不用担心药价的。

    http://news.qingdaonews.com/zonghe/2018-07/09/content_20175553.htm

     还记得《以人民的名义》吗?很多朋友欢欣鼓舞地看的时候,我在想,这是一碗加了胡椒面的心灵鸡汤。

使用道具

7
水浪 发表于 2018-7-10 12:27: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之际,中国公布刺激内需指导方针】- 在中美贸易战正面交锋之际,中国上周五批准了一套刺激家庭消费的指导方针。中国政府呼吁改善一项旨在刺激消费和加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的机制。中国应会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发力、培育关键的细分市场,以及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等。目前还没有更多关于上述指导方针的详细信息。

使用道具

8
水浪 发表于 2018-7-10 12:34: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式破产:一场大病就被打回底层》中国式病人最可怜的不仅仅是要面对疾病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更惨的是成为医疗黑幕暴利抢劫的人质,而且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泪] http://t.cn/RdWYR8i

使用道具

9
sdhb 发表于 2018-7-10 12:44: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药是很贵的。 在美国, 10万8千美元 一年,2017年。这是专利过期后,仿制药上市后的价钱。 2016年,14万6千美元一年。 在美国,也没几个人用得起。 2001年上市时是3万 一年,后来,药需求变大了,制药公司把价钱涨到 9万6千,一年。看看下面蓝色的那段,美国是有医生认为制药公司没道德。(美国,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是5万1千美元,税后到手大概3万5千美元。)

However, prices for Gleevec and generic imatinib remained high 2 years later. In 2017, a month’s supply of Gleevec cost about $9000, and the cost of generic imatinib was about $8000. (Cost of imatinib still high despite generic options, team says, HematologyTimes)

The Arrival of Generic Imatinib Into the U.S. Market: An Educational ...www.ascopost.com/.../the-arrival-of-generic-imatinib-into-the-us-market-an-education...May 25, 2016 - Generic imatinib is available in Canada for $8,800/year and Gleevec is available for $38,000/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Gleevec is priced today at about$146,000/year. Thus, the “generic pr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in fact not much lower than the branded drug price.


Costs

[size=14.805px]

[size=14.805px][size=13.9167px]

In 2013, more than 100 cancer specialists published a letter in Blood saying that the prices of many new cancer drugs, including imatinib, are so high that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couldn't afford them, and that the level of prices, and profits, was so high as to be immoral. Signatories of the letter included Brian Druker, Carlo Gambacorti-Passerini, and John Goldman, developers of imatinib. They wrote that in 2001, imatinib was priced at $30,000 a year, which was based on the price of interferon, the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and that at this price Novartis would have recouped its initial development costs in two years. They wrote that after unexpectedly becoming a blockbuster, Novartis increased the price to $92,000 per year in 2012, with annual revenues of $4.7 billion. Other physicians have complained about the cost.

Drucker himself, who led the clinical studies, never got a patent and never made money from it.

By 2016, the average wholesale price had increased to $120,000 a year,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prepared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by Stacie Dusetzina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When competitive drugs came on the market, they were sold at a higher price to reflect the smaller population,[clarification needed] and Novartis raised the price of Gleevec to match them.

A 2012 economic analysis funded by Bristol-Myers Squibb estimated that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imatinib and related drugs had created $143 billion in societal value at a cost to consumers of approximately $14 billion. The $143 billion figure was based on an estimated 7.5 to 17.5 year survival advantage conferred by imatinib treatment, and included the value (discounted at 3% per annum) of ongoing benefits to society after the imatinib patent expiration.

Prices for a 100 mg pill of Gleevec internationally range from $20 to $30,although generic imatinib is cheaper, as low as $2 per pill.




使用道具

10
xinchuzu 发表于 2018-7-10 17:00: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3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