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2853937373
2979 15

[期刊对话] 学术期刊:问题不是收钱,而是没有好文章 [推广有奖]

jjxjiang 发表于 2018-9-16 14:49:1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需要发表论文的也要发表:如研究生、中小学教师、一般基层科技人员等等,然后大家就写一个发表,哪有在质量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18 09:25:1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jjxjiang 发表于 2018-9-16 14:49
不需要发表论文的也要发表:如研究生、中小学教师、一般基层科技人员等等,然后大家就写一个发表,哪有在质 ...



1,论文不是习作,不是作文,不是人人能写的,不是想写就能写的。论文的发表,又是另外的事情了。

科研,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文,是上述的内容,必须有足够的新意,有学术性。

强制性、半强制性,一刀切要求大家搞论文的发表,
只能是急功近利,敷衍了事,闹剧、泛滥、垃圾,
只是让一审编辑,当上了教育部长、科学部长等。


2,大家应该思索,应该探索,所以,要群策群力,搞一个平台。

在工作中、学习中,大家要照章办事,做到最起码的。
在思索中、学术中,大家要群策群力,都能献计献策。

那么,任何个人,想写论文,那就写论文,人人应该写论文,
并且,可以随便发表,肆意发表,自由发表,公开发表,
但是,一是需要一定资格,二是需要接受全体评议、长期评议。
重点,是个体们自由搞创新,随便搞发表,同仁们全体搞评议、长期搞评议。
亦即,要把科研和论文,搞成旷日持久的平稳平淡,非得有浓厚兴趣、勇气、韧性不可。

至于,那些重要的课题,公认的课题,则组织群策群力的科研活动,会战式+突击队式。

以上,是说论文,学术论文。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18 13:24:5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转帖:

真正的中国脊梁走了 病危时颤抖写十个字


据《科技日报》9月15日消息,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9月14日该校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界的热点。他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德威教授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1990年,他参加了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足迹几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此后,李德威相继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和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

在他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也有人暗地里说他傻,“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他说:“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18 13:28:0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转帖:


寂寞先行者——李德威教授印象

文/常明

如果一个学者要谈论一个学术问题,他可以跟谁谈呢?

李德威33岁就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自1993年以后一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谈论大陆动力学,提出层流理论,后又发表一系列地震成因的文章,反对弹性回跳模式,提出热流控制理论,建立自己的灾变学。最近几年又深入地研究了干热岩及地热开发,由理论到实践、由地质到地球科学,在西方板块学说和传统的中国五大构造学派之外,独辟蹊径。

李德威教授没跟谁认真地讨论过他的学术问题,至少这几年没有,尽管他参加了不少学术会议,甚至自己还当过香山会议的主持。在采访时,他说,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是冷漠的,有些学校教授是讥讽的,在十几年前就嘲笑说:“大陆动力学机制美国准备花三十年研究,你一个刚出道的小伙子,花几天时间,就敢说自己已经研究出结果。”不知轻重的李教授还早早的就成为博士生导师,那么跟自己的博士生总该可以认真地研讨一番吧?尽管水平可能差一点。但这也没有成为现实。在采访时,他有些奇怪更多是感叹地说:“你们提出的这些疑点,我的博士生为什么从来不觉得有问题呢?”李寻副主编开玩笑说:“学生们是来学成果的,不是来做学问的。”信然!

快三十年过去了,李教授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缺少学术伙伴,领教了知识界冷漠的李教授,深感沟通之难:岁月不匆匆,人匆匆!

当年和李教授一同破格提拔的另外几名教授,都已经是各级领导了,不讲“主流理论”的李教授,投入科学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多,“成功”却越来越少。执著于自己学术路线的李教授,深陷尴尬: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

要理解李德威的孤独,就必须回到当下地球科学的语境,随便翻开一本大地构造方面的著作,扑面而来的都是板块构造及在此假说之上展开的碰撞造山、拉张成海(或挤压成山、断裂成湖)。无论海陆,凡此种种,尤其大学教材,把此“假说”当“真说”,认认真真说了几十年,学生们也就迷迷糊糊听了几十年,颇像当年的儒生,开口不说“之乎者也”,别人便不知其为读书人。

李德威不想这样误人子弟,也不想就此耽搁了青春,所以就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要理解李教授的境界,就必须跟上他的脚步,听他逐一指出板块学说的短处:板块构造学说是指以洋中脊、俯冲带、转换断层为边界的刚性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或地幔对流驱动下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导致板缘变形。李教授首先认为板块学说不能解释大陆盆山构造,认为大陆造山带的隆起与相邻盆地的沉降受控于下地壳热软化物质的顺层流动,其后,进一步论述了盆山耦合及其下地壳流动的同步造山成盆过程及其大陆动力学机制,建立了大陆动力学层流构造假说。板块不能登陆,这是水到渠成的结论,第一步先限制了板块学说的应用范围,青年时代的李教授干了一件漂亮事。

岁月荏苒,人到中年。李教授学问大有长进,也更自信,敢于正面“碰撞”板块构造,质疑“刚性岩石圈”及“板块边界”等一系列板块学说赖以建立的根本性问题,犹如拨云见日,大呼痛快!

我作为一名编辑,试着来跟他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当然,采访之前,我也是做了一点功课的,我把他历年公开发表的论文,重读了一遍,我希望我们的谈话是严肃的。

李教授先是详细地解答了我的问题,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后又整体梳理了自己的学术体系。问题自然就聚焦到了板块理论,因为这是他最为鲜明的学术特色,百度搜索李德威会出现“中国反对板块理论第一人”的评价。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向来作为板块运动的主要例证,解释为北面亚欧板块和南面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李教授二十余年潜心于青藏高原研究,足迹踏遍(喜马拉雅)山南山北,得出了不同凡响的结论:大陆碰撞,造陆并不造山。

多年来,李教授在文中一再举出青藏高原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如果这一立论站得住脚,那么,喜马拉雅山在板块理论那里就站不住脚,板块理论在这个地球上也站不住脚。

但是,当我提出诸如“碰撞”“漂移”这些用语,含有太多的板块理论的残余,应予摒弃,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时,他又现出不舍,表示板块理论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尽管他不承认刚性板块,不承认地幔软流圈对流,但认为“漂移”“碰撞”还是存在的。

“可不可以用别的术语来表示呢?”

这个问题他没有考虑过,或者说,这个问题提得太突然,他犹豫了,现在我们回到开篇提到的那个假设。

如果一个学者要严肃地谈论一个学术问题,他可以跟谁谈呢?结论是他只能跟他自己。

李教授跟我谈论了一整天有关板块理论的学术问题,但是,我只是一个半懂不懂的编辑,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真正的思考只能由他自己去进行,答案也只能在他自己脑海里。

聊到兴起,我向李教授约稿,你有没有兴趣写一本书,书名就叫《板块的终结》?

李教授欣然接受。

访谈完毕,笔者一直觉得不解,美国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机制,也指出了板块学说在解释大陆问题上存在着不足,为什么一个中国学者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时,却到处得到的是冷遇而不是欢迎?究竟是普遍的自信的不足,还是科学精神的缺乏?还是“学人相轻”?诚然,李教授离系统地建立自己的理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以热能为驱动力的地球系统动力学假说也不乏瑕疵,他对板块理论也还有一丝眷念。但是,假以时日,他必将终结板块,而且是中国原创。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18 13:35:3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93110 发表于 2018-9-18 13:28
转帖:
李德威33岁就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自1993年以后一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谈论大陆动力学,提出层流理论,后又发表一系列地震成因的文章,反对弹性回跳模式,提出热流控制理论
作为外行来说,上述看上去很漂亮,是很好的方向。
具体如何,需要过去、现在的内行,将来的内行,他们去做评判。

地球地质,是很复杂很庞大的。
而人类到目前为止的认识,还很稀少,还很浅薄。
所以,任何探索,都很应该,更加应该,任何狂想幻想空想,联想和想象,也很应该,更加应该。
当然,具体的科研,具体的成果,要看具体的事实和逻辑,也属于事在人为。

其实,科研的常规是失败,常态是错误,
反而,成功顺利是侥幸,是反常、异常。
反而,那些一路顺风的,成功顺利的,往往是如假包换的学生,不是名副其实的学者。
所以,不要拿对错、成败,真的当一回事。
所以,探索,创新,亦即犯错、失败,更加应该,非常应该。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18 13:42:1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93110 发表于 2018-9-18 13:24
转帖:

真正的中国脊梁走了 病危时颤抖写十个字
在他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也有人暗地里说他傻,“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较劲。”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他说:“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
兄弟我在前面说,
要搞一个中华学术平台,个体要自由肆意发表论文,接受全体长期评议,集体要发动组织日常化的群策群力,
要实行年功工资,聘用工资,职称作为荣誉,
就是针对上述这些事情,企图解决相关的问题。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8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