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一张笑脸66
6817 121

[宏观经济学流派] 除了“扩大再生产”,还有一种经济增长模式 [推广有奖]

  • 2关注
  • 2粉丝

博士生

8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22 个
通用积分
14.8805
学术水平
21 点
热心指数
23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7539 点
帖子
248
精华
0
在线时间
4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9-22
最后登录
2021-10-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忠告:千万不要忽视产品种类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如果你在看我这篇文章的话,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你在上网。当然,作为一个老网民,你一定已经看过很多的网络文章,包括网络小说。

在现在的网络小说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剧情:这些穿越的“猪脚”们利用现代人的知识伸出“金手指”“点石成金”,在那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不亦乐乎。他们一个个都牛皮得爆棚,但是不管他们多么能干,都不能改变一件事,让他们在穿越后深感不适,牢骚满怀。那就是一夜回到古代的生活质量急剧地下降了,比如、长夜漫漫没有电灯照明,长路漫漫没有汽车载行……他们的衣食住行的物质变得异常贫乏起来。

在经济学上,这反映一个事实:从古到今出现的经济发展中,GDP呈现了百千万倍的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产品的产量上,产品的种类也出现了大幅增加。正是随着人们享受物质的品种在一天天地增加,现在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在物资种类上的享受都要超过古代的王侯将相。就像有人说的,“现在农民工的饮食标准,都达到了古代帝王级的水平。”

我们在中学的时候曾经学习过,生产方式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规模维持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多余的部分用于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例如,一个“童鞋”生产商,如果每年都用同样多的工具、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同样多的童鞋,如100万双,这就是简单再生产;如果他在第二年增加了工具、设备、原材料,也多雇佣了劳动力,生产的童鞋也大大增加,如增加到120万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从宏观角度看,从简单再生产到扩大再生产也就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体现在产品产量的增长上。如将童鞋从100万双增加到120万双,增长了20%。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早已经成为经济学的常识,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了。

不过,即使是生活在眼花缭乱商品世界的现代人、当代人,对产品种类增加这样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如果不是有穿越人士出现,恐怕我们一直都蒙在鼓里。

例如那个童鞋生产商,因为他不看好童鞋的市场前景,所以他将扩大的投资去生产登山鞋,结果他每年生产的童鞋维持在100万双,第二年生产了20万双登山鞋。

这样,他第二年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表面上原有的童鞋没有增长,但是实际上他增加20万双鞋的生产,只不过增加的是登山鞋,不是童鞋。如果一双童鞋与一双登山鞋的市场价格是相等的,那他一样是增长了20%的产值。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既不是原有童鞋产量的增长,也不是童鞋质量、价格的提高,而是在童鞋之外“新”增了一种产品。如果大家一直将思维局限在童鞋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框架内考虑问题,就想不到有这样一种扩大生产的方式。我这样说并没有夸张,至少我们的经济学家一直都忽视了有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因为这种扩大生产模式,已经脱离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模式,它不再是不断更新和重复的“再”生产,已经脱胎换骨,生产技术,原料、机器设备,甚至消费者都是“新”的,属于一种更换了产品的全新生产方式。

在近、现代的主流经济周期理论中,找不到一种把产品种类增加与经济总量增长相关联的理论。相反,这些主流的经济周期理论都一致认为,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效率提高促进产量增加实现的;然后由于技术不断地进步,生产效率不断地提升,例如童鞋厂商将童鞋的产量提升到每年的200万双、400万双、800万双……最终产品堆积如山,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周而复始地经历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四个阶段间,经济学家们始终是根据市场的产量变化来分析、评判经济波动的因果,很少有人关注到市场产品种类变化(例如将部分产能转移去生产登山鞋)对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

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甚至把不同用途、价值、生产难度等产品属性的商品“同质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形成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创建了宏观经济学理论,还成为了统治经济学界的经典学说。

这种理论就好像把全世界的人“数字化”,设定为同样的能力或喜好,去从事一样的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由于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也都是“同质”的,经过了“数字化”处理,所以全世界的人只能选择吃一样的饭菜,喝一样的酒,抽一样的烟,穿一样的衣服,开一样的车,住一样的房子,玩一样的游戏,甚至喜欢同一类型的女朋友……

当然,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因为在宏观经济中,任何人和商品都只是一堆数字,他们单调的劳动和生活能更方便经济学家们对经济走势的分析、判断。

只不过在“同质化”的假设下,他们描述的只是产品产量增加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反映产品种类增加的经济增长方式。

产品种类增加对宏观经济增长真的很重要吗?除了从穿越人士那里得到启发,能获得不同产品的享受外,是否能找到更多的佐证来证明产品种类增加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性?因为这样一种增长模式的存在,对我们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伤害实在太大了,我们宁愿这只是一场虚惊。

试想,如果有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存在,那就意味着在经济增长中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数据来源,要分析宏观经济动态,就必须全面分析这两个方面的数据变化。相反,如果有两方面的经济增长数据存在,我们却只拿其中一方面的数据来分析,这样得出的结果肯定会有所遗漏、出现偏差,其准确性自然会大打折扣,带来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如果再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实施宏观调控,就可能引发宏观调控的失灵,失效,出现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弄不明白,就会妨碍人类的进步。

穿越人士是否存在,他们的感受是否可信我们可以怀疑。我们传统的、或者准确的说是我们现有的经济学分析是否存在遗漏、偏差、准确度不高,我们无法验证,因为现在似乎只有这样一套分析系统,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无法在理论上进行比较。

我们现在只知道,依据经济学家对产量数据的变化分析,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常会失灵,很少达到调控的预期。比如惜贷:本来政府放宽信贷条件、降低利率,想鼓励厂家向银行借款,结果因为市况不好,银行担心借款会收不回,厂家担心借款会还不上,银行和厂家都不领政府的情,惜贷了。再比如滞涨:本来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又是扩大财政支出,又是降低利率,结果经济没增长,利率却上涨了。又比如刺激之后过剩更加严重:本来以为通过刺激有效需求后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结果在刺激需求的同时,也刺激了供给,生产出更多的过剩产品。总之,政府依据产量变化来调节经济,一直是治标不治本,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如意事常八九,好像在越帮越忙。

对于这些现象,在“同质化”理论下,也许是因为限定于只分析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经济学家们即使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也一直都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所以最后闹出“宁信度,无自信也”,只能用“失灵”之类的词语来反映这些现象的神秘性,就像我们古人经常说到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般无奈。

从科学的角度看,也说明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还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盲点,就像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尚存在很大的未知空间一样。这似乎也说明了在产品产量这种增长方式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些影响经济增长的神秘因素。

这种神秘因素是否就是之前穿越人士们感知的产品种类增长方式呢?要证实这个问题,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似乎还是要找一些真实的事例来支持。在这方面,比较有说服力的是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的事例。

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大事件,每次工业革命都伴随宏观经济出现一轮几十年的长波增长,这样的事件在工业化以来已经出现了三次。每次工业革命都涌现出来一大堆重要的发明,诞生很多新产品,出现一批新兴的产业。

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纺织机、织布机、蒸汽机、机床、轮船、锅炉、火车(铁路)、抽水马桶、平板印刷机、矿工灯等等,出现了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轮船制造业、铁路等等新兴产业。

当然,经济学家们一如既往地将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记在了生产效率和产量提高的功劳簿上,比如说某某产品的产量增长了多少等等。

例如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

但是在说到这些惊人成绩的时候,很少说到是因为“铁路”这个新产品的出现,才导致了市场对铁和煤如火如荼的需求,促进了产量的大幅增加。例如、这段时间里,到1851年,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线网络,铁路总长度达13000公里,相当于中国6条京广铁路。美国到1850年时修建的铁路线已长达9021英里(相当于14500公里),超过英国居于世界第一,而国内的炼铁厂根本不能提供相应数量的钢铁,这些铁路的铁轨大部分是由英国提供的。到1855年,德意志各邦联建筑的铁路超过20条,总长8290公里,达到邻居法国铁路线的两倍。这些铁路的铁轨相当部分也是由英国提供的,所以才有英国年产几百万吨的钢铁产量。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电报、电话、内燃汽车、汽车、飞机以及一系列的化工产品,诞生的新兴工业有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等,其中1870年,全世界生产大约80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产量猛增到了2000万吨石油,这些也应该算是新产品带来的经济增量。

第三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产品,则简直可以编成一本新产品的目录书。出现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飞机、集成电路、微电子产品、互联网、转基因产品、人工智能等等新兴产业,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些新发明的产品,没有这些新兴的产业,很难想像我们能拥有现在的生活,统计出这么大的经济规模。

当然,这似乎可以证明产品种类增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了。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证明产品种类增加对宏观经济究竟有多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除非是像研究产品产量一样,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建立一个产品种类权重变化与宏观变化数值的模型,这样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inmengmiki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马列光 发表于 2018-9-22 10:16: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民收入统计,包括了这些内容

使用道具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9-22 10:28:0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产能过剩是国企代理人问题造成的。

使用道具

但在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上,没有这些内容。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22 11:00:0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8-9-22 10:41
但在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上,没有这些内容。
今天的大饼油条,相对昨天来说,就是创新。
今天还没有大饼油条,很多人都想要,都需要,那么你生产出来了,这就是创新,改进。

昨天没有智能手机,今天你生产出来了,这是创新,改进。
今天的智能手机,每部半斤,沉甸甸的。明天你创新,改进,每部一两,这还是改进,创新。

任何方面的创新,任何领域的改进,能表达为货值市值的增加,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的增加,等等。
换言之,任何生产,任何劳动,都内含科技,都内含创新。
换言之,货物出现和货物销售之外,不存在单独的科技,不存在单独的创新。
就如同,漂亮不在模特自身之外,性能不在机器本身之外。
那么,一律表达为货值市值及其变动,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及其变动,就即可了。

在今天,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卖大白菜,一天销售一千斤,平均单价十元。在今天,一个蛮横丑陋的汉子卖大白菜,一天销售一百斤,平均单价九元。
那么,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俊男美女比比皆是,大白菜比比皆是,卖菜买菜比比皆是,丝毫也不新鲜,
但是,此时此地,这个姑娘卖大白菜,这个是此时此地的创新改进,
但是,不存在什么创新不创新,技术不技术,只看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就即可了。

主流经济学,往往把科技,甚至创新,单独列为一个因素,这个是不符合逻辑的,相当无厘头的。
确切来说,科技、创新,也可以单独、另外地列出来,作为独立特别的因素,但是,得符合逻辑,不能无厘头。




当然,楼主等等,在这些内容上的相关探索,是很好很应该的,也完全可以在大家熟视无睹的现象与常识当中,在熟视无睹之中,在熟视无睹之外,得到重要成果。







使用道具

在宏观经济领域创新(产品)的意义在于,原有的a产品会出现过剩,如果创新一种新产品b,就需要占用一定的资源(劳动力、资本),而且这种占用必须从原有a产品的过剩产能中转移出来,就缓解了原有a产品的过剩压力;另外,b产品的出现带来了新的产值和收入,又能刺激包括a产品的消费。于是,a产品过剩的产量减少了,消费增加了,过剩危机自然就解除了。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22 11:20:2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8-9-22 11:12
在宏观经济领域创新(产品)的意义在于,原有的a产品会出现过剩,如果创新一种新产品b,就需要占用一定的资 ...
原来的产品,会出现过剩,这是由于原来的产品,产量已经足够大了。
想当初,这个产品,产量尚未不足的时候,会出现过剩吗?
司空见惯的萝卜白菜,今天因为修路架桥,交通不畅,结果供给减少,价格严重上涨,还供不应求。

一百年一贯制的老冰棍,在今天大卖。
一百年来,天天生产一万只老冰棍,个个完全一模一样。但是今天大卖。
为什么?因为今天的天气,特别酷热。


例如高科技新产品,它的销售价格高,销售势头旺,
这个,第一,搞高科技产品,需要投资投入,其中需要购买劳动力,发放工资,
这个第二,高科技产品,往往吸引大家的注意,大家更容易买,
这个第三,高新产品,在当初,在期初,往往产量相对较低。

此外,任何创新,任何意义上的创新,它在经济总体当中的比重,相对很小,不足以代表经济总体。
即便任何意义上的创新,非常了不得,非常了不起,但是它比重小啊,作用小。家常便饭比重大。

另外,请比较,请区分,高新产品,高科技高创新产品,与天气酷热的时候的老产品的老冰棍。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22 11:30:1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8-9-22 11:12
在宏观经济领域创新(产品)的意义在于,原有的a产品会出现过剩,如果创新一种新产品b,就需要占用一定的资 ...
非常创新的东西,在期初,第一年,规模是拾亿元。此时,非常创新,非常新鲜。

经过十年,规模是一千亿元。此时,还是创新、新鲜的吗?

据说,现代的任何一辆汽车,都应用了自古以来,几千年来,几百年来,几百项的古代科技。
那么,这些现代车辆的古代科技,是新科技,还是老科技?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22 11:32: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张笑脸66 发表于 2018-9-22 11:12
在宏观经济领域创新(产品)的意义在于,原有的a产品会出现过剩,如果创新一种新产品b,就需要占用一定的资 ...
消费增加了,过剩危机自然就解除了。
任何创新,任何意义上的创新,任何成功的创新,任何一大堆一大片的创新,都不能消除产品和产能的相对过剩趋势。说来话长,就不说了。



1,萝卜白菜,大饼油条,不是创新,不是新鲜,但,一天不可或缺。减少十分之一的产量,价格就上涨一倍以上。

2,你发明一个绝对好、全面好、毫无任何副作用的减肥丸,那么全球人人需要,有利于全人类的浑身上下,工作生活。
但是,你必定高价出售,结果,就是有人买不起,还是相对过剩,
或者,大家都买你的物美价廉的减肥丸,就减少了其他的购买消费,还是相对过剩。

3,或者你搞了人类社会管理上的创新,人类企业经营上的创新,或者你搞了一台万能机器,等等等,等等等,结论照旧,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4,大家都是俊男美女,都穿最新最高级时尚,那么,就一律是大路货之类了,大家都是主流,一律普通了。
个别人是俊男美女,个别人穿最新最高级最时尚,那么,这无损于大路货之类,仅仅是次流之流,影响作用太小。



归根到底,过剩不过剩,在于劳资关系:

经济波动及周期的唯一因素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8-9-22 11:30
非常创新的东西,在期初,第一年,规模是拾亿元。此时,非常创新,非常新鲜。

经过十年,规模是一千亿 ...
非常创新的东西,在期初,第一年,规模是拾亿元。此时,非常创新,非常新鲜。

经过十年,规模是一千亿元。此时,还是创新、新鲜的吗?

据说,现代的任何一辆汽车,都应用了自古以来,几千年来,几百年来,几百项的古代科技。
那么,这些现代车辆的古代科技,是新科技,还是老科技?

按照产品经济生命周期的原理,新产品在创新之初,规模很小,然后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规模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再到滞销期,产量下降,引发了过剩危机。所以产品创新是没有止境的,在b产品的创新之后,还需要有c产品,d产品的创新......一棒接一棒才能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200多年来的发展不就是这样的吗?如果市场还是200年前的哪些老产品,经济规模会有现在这么大。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只是提高了质量、性能,是属于效率的创新,而飞机的出现对汽车来说就属于产品创新。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