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lw_88
3113 0

[战略类] 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专访李季孝 [推广有奖]

  • 1关注
  • 7粉丝

教授

7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704 个
通用积分
23.8591
学术水平
16 点
热心指数
25 点
信用等级
10 点
经验
25901 点
帖子
75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9
最后登录
2021-9-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这是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

        面对中央领导的要求,山东省积极做好乡村振兴文章,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济南市农业局局长李季孝就此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他详细谈了思路和看法。

理解乡村振兴要把握好五点

        中国经济时报:乡村振兴对于农业、农村而言,是全局性工作,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李季孝:理解乡村振兴,要把握好五点,一是注重把握好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个根本;二是注重把握好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这个核心;三是注重把握好给予农民更加稳定有保障的土地权益这个关键;四是注重把握好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方向;五是注重把握好“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

        实现乡村振兴就是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是首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政策的延续和提升,其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不亚于40年的改革开放,具体到产业振兴,主要有三个意义,首先,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直接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放在首位,就是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其次,是国家发展大局的全面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基本要求。第三,是广大农民的要求。产业兴旺解决两大问题:就业和收入。农业收入问题能够解决,农村就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主要做好五篇文章

        中国经济时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产业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载体,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主战场。如何做好产业振兴?

        李季孝:我们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也应该遵从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产业集聚、产业融合、产业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泉城特点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主要是做好五篇文章。

        一是以生产园区化做好乡村产业集聚文章。乡村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通过特定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现要素合理高效配置,进而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

        就目前来讲,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是实现产业集聚的根本途径。园区能够聚集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推动重要农产品的基地化生产。首要的是,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目前,济南市正在加快推进265万亩粮食和10万亩棉花“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划定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另一方面,我们要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化发展。今年初,济南市委、市政府推出《关于振兴十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涉及的特色产业涵盖主要农业区县,我们把它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此外,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和服务带动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一方面,新型经营主体要不断做强,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要全链集成。生产高度集约需要社会化服务全链配套支撑,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节本增效。

        二是以发展链条化做好乡村产业融合文章。截至目前,济南市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20家,在带动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乡村产业链融合还是比较弱。全市42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仅有3家。目前,一二三产业融合仅占产业化经营的4%,存在融合载体建设不足、新业态开发不足的问题。

        我们应该以农业为源头,以发展乡村产业为根本,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各产业有机融合。从而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收益。

        一方面,我们要抓好融合载体。从发达国家来看,最初的产业融合,基本是以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三种方式推动实现。因此,我们将依托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快单一种植园区转型升级,鼓励加工、物流、仓储企业进驻,突出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形成园区承载集群,集群推动园区升级的良性循环。实施产业园区综合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产城融合示范载体。另一方面,要抓好精细加工。目前,济南市超过75%的乡村产业融合都是通过农产品加工实现,但是二次精深加工率不到20%,我们要引入工业化理念和现代经营方式,做好精细加工。此外,我们要抓好新型业态。新业态新模式是乡村产业融合的镀金池。我们要按照发展“四型”新业态要求,着力拉长产业链。首先要推进农产品电商下沉,其次要推进乡村旅游提档。还要推进智慧农业提升。

        三是以产品高品质化做好乡村产业提升文章。乡村产业提升,基础在生产环境,关键在质量安全,重点在品牌铸造。绿色是乡村产业的底色,我们要坚持绿色产业理念,夯实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进。

        一方面,我们要持续改善农业环境。乡村产业振兴要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另一方面,要着力做强产品质量。我们将持续深化“六要素”监管模式,抓好农产品质量工作。此外,还应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比如,各地农产品品牌培育百舸争流,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要通过培育区域农业品牌,集中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

        四是以人才多元化做好乡村工作。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人。我们牵头编制的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主要是围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统筹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农村专业人才、农村乡土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五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就地培养人才。乡村振兴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所以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这几年,我们紧紧围绕“培训谁、谁培训、怎么培训”的理论,以“四园一校区”为龙头,构建了课堂理论培训引领+园区实践实训支撑的农民培训新模式,我们将坚持走这条道路。另一方面,要筑巢引凤。乡村振兴,关键需要能人返乡创业,因此,我们要利用乡村优势,发挥好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平台作用,盘活利用好闲置农家院落,大力引导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此外,还要聚才强智。应对接乡村振兴农业高端人才需求,将省会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秀人才纳入支持范围。

        五是以要素协同化做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工作。把各种要素调动好、配置好、协同好,形成一个适应技术变革的协同发展农业产业体系,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我们要综合协调各类生产要素,使得农业经济发展能够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资本配置优化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科技振兴工程。近年来,我们把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以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为主线,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和转换项目220项,有利提升了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目前,济南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4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6.2%,新时期,我们将以智能化为方向,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十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高端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

        三是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这是当前解决农民振兴乡村产业缺钱、缺投入的关键之举。目标就是激活农村所蕴藏的生产潜能,配置有效资源,从体制深处激发出支撑农业发展的动力。

        目前,济南市正在以全面推开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开展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等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自然人农业变法人农业,打造服务集体成员,促进普惠均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把握好三个关系形成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中国经济时报: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李季孝:当前,全市“1+5”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经出台,指标任务需要努力共同实现,在推进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加快推动,形成产业兴旺、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一是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来减少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让农民离得开,使得农业转移人口能够融入城镇安家、创业;另一方面,要为返乡能人搭平台,打通返乡创业“最先一公里”,让“归雁经济”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二是规划引领和典型示范关系。在示范引领上,建议以县区为主体,结合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和示范创建,通过政策聚焦、项目聚焦、人才聚焦、管理聚焦,推动产业振兴在示范区内率先见效,集中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样板村。

        三是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城乡要素均衡配置的关系。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当前,处理好城乡关系,关键是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体制机制,抓住“人、地、钱”关键环节,打破乡村要素净外流的局面,打通要素进城与下乡通道,引导更多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

(来源:中机院 http://www.reportway.org/index598.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