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王东镇
520 1

[其他探讨] 4130.光子堆积、磁场温差与寒流 [推广有奖]

  • 4关注
  • 27粉丝

探索者

大师

2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9664 个
通用积分
35.7535
学术水平
288 点
热心指数
289 点
信用等级
256 点
经验
121881 点
帖子
3707
精华
0
在线时间
61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4130.光子堆积、磁场温差与寒流

2018.12.11

根据热力学定律,光子的分布有趋于平衡的趋势。可是,热岛现象、昼夜温差、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和寒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释?

还有,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温度最高达到数千k,最低也有几十度,是如何形成的?热层下面却是低温区域,赤道附近摄氏零下75度到摄氏零下85度,两极地区却是摄氏零下45度左右,为什么?对流层贴近地面,又是两极温度低,赤道温度高,原因何在?

翻开书本,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解释,却有牵强之嫌,有的至今没有合理的解释。

紫外线说是解释之一,难道紫外线都集中到地球热层了吗?外太空是必经之路,为什么只有2.74k(始于绝对零度的温标)的光子密度?阳光直射、斜射说也解释不了外太空的低温,何以能够在地球表面形成季节温差。

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核聚变是地球热层及其下低温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元素重组过程:宇宙射线中的正物质氢、氦元素与地球表面的正物质氢、氦元素剧烈撞击裂变为光子,提供了聚变为相对高端正物质元素的光子条件。在地球表面重力条件下,可以形成第二周期,乃至部分第三周期元素,地球大气层中氢、氦以外的元素应该是这样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碳、氮、氧,使地球成为生机勃勃的星球。

这里可能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不是这样?因为宇宙射线的密度不同,星球表面的重力条件不同,核裂变、核聚变的程度就会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星球环境。

如果没有核聚变发生,地球表面会比地球大气热层还要热,因为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会产生磁场温差:越是靠近磁轴,光子密度越高。但是,光子密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聚变反应,连续核聚变会产生非常低的环境温度。所以,地球表面复杂的温度变化是由核裂变、核聚变、磁场温差决定的。

地球表面的核聚变需要三种光子:正光子与正负偏电荷光子,多余的会产生光子堆积,形成局部高温。特别是正光子,中子的形成不需要,质子的形成只需要一个,“剩余”相对较多。所幸磁场还有裂变光子的功能,向其他星球输出正电子的功能,地球表面交换来的负电子反而相对“过剩”,正电子难觅踪迹!

如果地球通过北极输出正电荷,南极输入负电荷,就会形成正负电荷的相对集中,磁极和磁场可能是这样形成的。不考虑核聚变的原因,单电子不会形成光子,两极的低温可以得到解释,问题是核聚变客观存在,并且是宇宙中所有低温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地球两极也不应该例外。所以,寒流与强对流天气与局部核聚变密不可分。

将气象学与天体物理学结合起来研究是我的最新想法,因为二者关系密切。轨道倾角与星球自转产生磁轴“漂移”导致季节温差要比阳光直射、斜射产生季节温差更有说服力,因为后者产生的温差可以忽略不计!

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宇宙射线、星际磁场、核聚变。所有恒星光子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影响不会超过2.74k(所谓宇宙背景温度),与太阳宇宙射线影响的重合夸大了太阳光子的作用,我们应该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地球表面 宇宙射线 主要原因 表面温度 客观存在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王东镇
沙发
读写学评 发表于 2018-12-11 11:24: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3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