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odinstar
20746 29

[其他] 期刊深度解读之《经济学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9粉丝

博士生

3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619 个
通用积分
0.0094
学术水平
96 点
热心指数
91 点
信用等级
48 点
经验
5387 点
帖子
191
精华
0
在线时间
2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30
最后登录
2023-9-5

odinstar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5 23:27:5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主办两本核心期刊《经济学家》和《财经科学》。前者为特色期刊,偏重理论分析尤其是政治经济学视角;后者为西南财经大学学报。二者的编辑部此前均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的下属机构,现均独立到期刊中心。经济研究所也更名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该中心上任主任为刘诗白(原西南财大校长),因此,刘诗白对《经济学家》的审稿规则具有权威性。

刘诗白老先生对《经济学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为了尽量避免关系稿而影响期刊质量,《经济学家》每期(月刊)只能发1~2篇的四川省稿源。在现实的审稿、刊发过程中,该规定一直执行的比较严格。
    在了解该潜规则的情况下研读《经济学家》,会发现四川省的稿源很难发,即使是比较牛的人,即使是很好的文章。因为每一期,通常都有1篇来自西南财大自己老师的文章,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老师,通常是副校长、院长、主任、或学术或关系很牛的老师。与我关系很好的一位西南财大的老师,学术能力非常强,《经济学家》的一些编辑与之关系还比较要好,第一年10月投的稿,第二年12月才发出来。
    针对上面陈述,得出政策建议:四川省内普通的老师、研究人员、研究生等就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和感情去投稿《经济学家》了,期刊上很难有你的位置。当然有与该编辑部关系要好的牛人除外。

    一家之言,也是肺腑之言。其他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在此就不多说了。希望能对某些朋友有帮助,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家 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 宏观经济研究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 经济研究 四川省 研究所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第十三棵苹果树 + 1 + 1 + 1 精彩帖子
夸克之一 + 100 + 80 + 1 + 5 补偿
小张在线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8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7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swu4321 发表于 2010-1-25 23:36: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财经科学还是可以投的

使用道具

odinstar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5 23:50:0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swu4321 发表于 2010-1-25 23:36
财经科学还是可以投的
这个期刊也是有点意思的,呵呵,具体怎么有意思,我空我再讲吧,先睡了。

使用道具

海军考研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6 09:22:3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的文章已经被其采稿了哦

使用道具

taoshitao76 发表于 2010-1-26 10:12:0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家》是西部难得的两本可称为权威期刊的杂志,另一本是《改革》,《改革》在政策领域、政府,尤其是高层政府中影响超过了几乎所有学术期刊

使用道具

雪舞九霄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6 13:17:1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杂志还是很不错的,纸质很好

使用道具

rucyty 发表于 2010-1-26 14:24:4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家》并不比《经济研究》差,只可惜生不逢时,那种风格现在不时兴了,主流学界不认可。

使用道具

科比2009 发表于 2010-1-26 16:19:4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家定性偏多吧?我做管理的,不太关注

使用道具

taoshitao76 发表于 2010-1-26 17:12:1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家》偏重经济思想,或者说也给经济思想研究留了一块发表余地
算是中国经济学期刊唯一的一点“宽容地”吧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9楼的观点,读《经济学家》感觉实证的内容不多,多偏向于一些用固有公式去论证作者思想的文章,读了比较好!
力挽狂澜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6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