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师| R语言| 市场营销| 统计年鉴| 学术培训| 经济学| 经管之家
论坛首页 > 人物专题 > 经济学人 > 陆铭 进入陆铭专栏版块
财会学人 | 统计学人 | 管理学人 | 金融学人 | 经济学人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铭
更多

基本信息

  • 姓  名:

    陆铭

  • 职  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民  族:汉族
  • 籍  贯:
  • 出生日期:1973年
  •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 所学专业:经济学
  • 最高学历:博士
  • 所属行业:教育行业
  • 联系老师讲课,请扫描右边微信二维码联系客服 微信
  • 简介:陆铭,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以及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担任教学工作,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有劳动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截面和面板数据处理)、微观经济学等等,曾多次获荣誉和奖励,被上海市评为十大青年经济人物。

教育经历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
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6

工作经历:
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3月至今
《世界经济》编委,2011年1月起
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7-8月
里尔第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3月
加拿大“UWO/CIGI/BRIC (China) +Ontario Project”特邀研究员,2009年11月至今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2009年9月至今
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社会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7月至今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科发展委员会顾问,2009年6月至今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09年4月至今
巴黎第一(索邦)大学(Université Paris Sorbone)访问教授,2009年5月
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2009年2月至今
比利时鲁汶大学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访问教授,2008年11-12月
日本一桥大学客座研究员,2008年9月至今
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访问教授,2007年10-11月
世界银行咨询专家,2007年至2008年
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3月-2008年3月
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8月至今
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
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2004年5月至8月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3年10月至今
复旦大学匿名审稿杂志《世界经济文汇》编辑,2002年1月至今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2001年7月至今(200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法国就业研究中心(le Centre d'études de l'emploi),1999年10月至12月

主要承担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研究”(负责人之一),2012-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路径与政策调整”(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2012-201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非农业用地使用权跨地区再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2011-2012。
上海市曙光学者跟踪项目“城市体系的空间和规模结构合理化研究”,2010。
亚洲开发银行项目,“China and the Economic Crisis”,2009。
北京大学林肯土地研究院项目“土地利用效率与跨区域的土地配置: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评估(1993-2006)”(Land Use Efficiency and Interregional Land Allocation: An Evaluation Based on China City Level Panel Data (1993-2006)),2008-200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编号: 07JZD0023)子课题, “城乡统筹就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证”,2008-2010。
教育部应急课题“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课题”,“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08JYJ017),2008。
The IDRC/CIGI Young China Scholars Poverty Research Network的研究项目,“How Does Social Capital Help Households against Negative Shock during Marketization?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2007-2008。
世界银行项目,“Is China Sacrificing Growth when Balancing Urban-Rural and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2007-2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2007-2009。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系列课题“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200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2007-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立项课题“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2007-2009。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2006年学术研究咨询项目“关于收入分配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若干问题的研究”,2006。
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项目“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2006-2007。
教育部给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的研究资助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地理与政策的视角”,2005-2009。
日本发展经济学研究院合作课题“中国的产业集聚:空间经济学的视角”,2005-2006。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促进上海充分就业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2004-2005。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市就业、失业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 2003-2005。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推进计划项目,“战略性劳动分工理论及其应用”,2003-2005。
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教材“劳动经济学”,2002-200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中国就业体制的转轨:议价理论及应用”,1999-2001。

陆铭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
区域和城市发展
社会经济学

陆铭论文与书籍

主要著作:
201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与陈钊、朱希伟、徐现祥共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
2010,《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中信出版社。
2009,《政企纽带——民营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与潘慧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与陈钊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与陈钊、王永钦、章元、张晏、罗长远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微观经济学》,(与陈钊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7,《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经济体制与公共政策》,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与陈钊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中国的大国发展之道──来自经济学的声音》,(与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合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工资、就业的议价:理论及中国二元就业体制的效率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与陈钊合著),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3,安德鲁·肖特著,《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与陈钊合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Schotter, Andrew: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002,《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隐性失业论》,(与袁志刚合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主要论文:

    2011, “Identity, Inequality, and Happiness: 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 (with Shiqing Jiang, and Hiroshi Sato), World Development, forthcoming.
    2011,《高增长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与欧海军合作),即将发表。
    2011,《政企纽带与跨省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与夏立军、余为政合作),《管理世界》,第7期,63-75页。
    2011, “Labour Market Transition,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ith Hong Gao),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50(1-2): 101–126.
    2011,《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与向宽虎、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6期,3-25页。
    2011, “Inter-Industry Inequality: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Urban Income Gap,” (with Chen Zhao and Wan Guanghu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May, 159-177.
    2011,《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世界经济》,第1期,107-125页。
    2010,《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与陈斌开、钟宁桦合作),《经济研究(消费金融专辑)》, 62-71页。
    2010,《通过买房而择校——教育影响房价的实证证据》,(与冯皓合作),《世界经济》第12期。
    2010,《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与许政、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7期,144-160页。
    2010,《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理论》,(与刘晓峰、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6期,60-80页。(《新华文摘》,2010年第15期转载,48-51页。)
    2010,《行业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与陈钊、万广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65-76页。。
    2010,《解析中国创新能力的不平等》,(与万广华、范蓓蕾合作),《世界经济》,第1期,3-14页。
    2009,《拜年与择校》,(与周群力合作),《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19-34页。
    2009,《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与陈钊、佐藤宏合作),《经济研究》,第10期,121-132页。
    2009,《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与赵剑治合作),《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363-390页。
    2009,《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与汪汇、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10期,81-96页。
    2009, “Power as a Driving Force of Inequality in China: How Do Party Membership and Social Networks Affect Pay in Different Ownership Sectors?” (with Shuang Li and Hiroshi Sato),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55(3-4):624-647.
    2009,《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与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3期,42-52页。
    2009,《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章元合作),《管理世界》,第3期。
    2009,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with Wang, Yongqin, Yan Zhang, Yuan Zhang, and Zhao Chen) in Arthur Sweetman and Jun Zhang (ed.), Economic Transi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Ma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41-159.
    2008,《权势的价值:党员身份与社会网络的回报在不同所有制企业是否不同?》,(与李爽、佐藤宏合作),《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2008, “Labor Market Reform,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ith Shiqing Jiang),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6, No. 6, 63-80.
    2008, “Economic Opening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with Zhao Chen and Yu Jin), in M. Fujita, S. Kumagai and K. Nishikimi (eds.),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Perspectives from Spati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76-315.
    2008, “Is China Sacrificing Growth when Balancing Interregional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with Zhao Chen), in Yukon Huang and Alessandro Magnoli Bocchi (eds.),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in East Asia, The World Bank, 241-257.
    2008,《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刘永平合作),《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1271-1300页。
    2008,《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与李爽合作),《管理世界》,第9期,161-165、179页。
    2008,《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与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8期,57-61页。
    2008,《政府干预与企业家满意度——以广西柳州为例的实证研究》,(与王亦琳、潘慧、杨真真合作),《管理世界》,第7期,116-125,159页。
    2008,《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农村公共信任的影响》,(与张爽合作),《世界经济文汇》,第4期,77-87页。
    2008, “Power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 Evidence from Liuzhou, Guangxi, China,” (with Zhao Chen, and Junzhi He),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Economy, 13(3), 298-312.
    2008,《权势与企业家参政议政:一项实证研究》,《世界经济》,(与陈钊、何俊志合作),第6期,39-49页。
    2008,《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与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1期,21-32页。
    2008,《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与田士超合作),《管理世界》,第1期,48-56页。
    2008,《从家庭养老角度看老龄化的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与刘永平合作),《世界经济》,第1期,65-77页。
    2007,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with Guanghua Wan and Zhao Chen), in Guanghua Wan (ed.), Understand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2007,《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与陈敏、桂琦寒、陈钊合作),《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125-150页。
    2007,《千年史的经济学:一个包含市场范围、经济增长与合约形式的理论》,(与王永钦合作),《世界经济》,第10期,76-85页。
    2007, “Economic Opening and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 (with Min Chen, Qihan Gui, and Zhao Chen), in Ross Garnaut and Ligang Song (eds.), China: Linking Markets for Growth, Asia Pacific Press, 369-393.
    2007,《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与蒋仕卿合作),《管理世界》,第6期,14-22页。
    2007,《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与蒋仕卿合作),《世界经济》第5期,44-51页。
    2007,《“人以群分”:非市场互动和群分效应的文献评论》,(与张爽合作),《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991-1020页。
    2007,《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一个基于收益递增的策略性劳动分工模型》,(与陈钊、杨真真合作),《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443-468页。
    2007,《社会资本的作用会被市场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与张爽、章元合作),《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539-560页。
    2007, “Informal Employment in India and China,” (with Jeemol Unni), The Indian Journal of Labour Economics, Vol. 50, No. 3, 531-540.
    2007, “Are Equity and Efficiency Irreconcilable Goals in Education?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Basic Education Finance in China,” (with Ding, Weili),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2): 163-180.
    2007,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 (with Guanghua Wan and Zhao Chen),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53,1, 35-59.
    2007,《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与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1期,4-16页(首篇)。
    2006,《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与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10期,3-20页(首篇)。
    2006, “Urbanization, 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China: 1987-2001,” (with Zhao Chen),Chinese Economy, Vol. 39, No. 3, 42-63.
    2006, “The Inequality–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Guanghua Wan and Zhao Che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34, No. 4, 654-667.
    2006,《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与金煜、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4期,79-89。
    2006, “Reform, Interaction of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with Zhao Chen and Ji Yan),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1: 48-68.
    2006,《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与桂琦寒、陈敏、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2期,20-30。
    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与万广华、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12期,4-14页。
    2005,《反腐败、市场建设与经济增长》,(与孙刚、张吉鹏合作),《经济学(季刊)》,第4卷(中国经济学年会专辑),总第18期,1-22页。
    2005,《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与丁维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47-57页。
    2005,《谁在承受经济转型的代价──评<经济转型的代价>》,《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4期,1087-1094页。
    2005,《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与万广华、陈钊合作),《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17-26。
    2004,《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与陈钊、金煜合作)《世界经济》第12期,25-31。
    2004,《考虑离婚的动态家庭分工理论及一个提高分工效率的保险机制》,(与陈钊、吴桂英合作),《经济学(季刊)》,第三卷(中国经济学年会专辑),167-190。
    2004,《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与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6期,50-58。
    2004,《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与陈钊、严冀合作),《经济研究》,第1期,54-63页。
    2003,《为何改革没有提高国有企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期,833-856。
    2002, “Employment Restructuring dur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with Jianyong Fan, Shejian Liu,and Yan Yan), Monthly Labor Review, August.
    2001, “Employment Trends in Shanghai: A Case of China’s I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China Perspectives, September – October 2001, P. 13-22. (法文版“Les évolutions récentes de l’emploi à Shanghai,” Perspectives chinoises, juillet – août 2001, P. 14-24.)
    2000, "Dualité du système d'emploi, segmentation du marché du travail et restructuration économique," Tendances de l'économie chinoise (Bulletin de l'IDREC, France), No 15, Automne 2000.
    2000, "La réforme du système d'emploi," (with Zhao Chen) Problèmes économiques, 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mercredi 16 août 2000.
    2000,《东欧转轨经济中工资与就业的决定机制》,《世界经济》,第9期。
    1998,《就业体制转轨中的渐进改革措施》(与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11期。
    1997,《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与方颖合作),《经济研究》,第8期。

陆铭主要成就

2011,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1年会最佳论文一等奖。(冯皓与陆铭合作的论文“School Quality and Housing Prices: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Shanghai, China”)
2011,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三等奖。(《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
2010,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
201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三等奖。(论文《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获得论文类一等奖,《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获得论文类三等奖。)
2009,上海市领军人才。
2009,上海市“社科新人”。
2009,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文科科研成果个人奖。
2009,复旦大学第二届师德师风优秀教师称号。
2009,论文《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首篇)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8,论文《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与蒋仕卿合作)获得了第六届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转型的终结?——再论作为经济发展阶段之函数的政府功能》(与陈钊合作)获得了第六届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与王永钦等合作)获得了第六届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论文《为了控制收入差距的共识:经济学贡献了什么?》(与王亦琳、章元合作)获2006年度上海劳动保障学会优秀论文。
2006,“香港人”奖教金。
2006,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06,论文《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首篇)获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类一等奖。
2006,论文《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获第五届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2006,论文《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获得了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5,“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优秀世纪之星奖”和“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优秀教材奖”。
2005,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
2004,教材《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获得人事部颁发的第四次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4,论文《为何改革没有提高国有企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期,2003)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
2004,著作《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与陈钊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
2004,博士论文《工资、就业的议价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理论经济学)和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
2003,教材《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获得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
2002,复旦大学“新世纪之星”科研奖。
2002,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0,首届蒋学模奖助金。
1999,中国劳动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人大经济论坛

京ICP备11001960号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107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GMT+8, 2024-04-20 12:22

为做大做强论坛,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62719935)

联系QQ: MSN:pinggu.org@hotmail.com 邮箱:service@pinggu.org

合作咨询电话:(010)62719935 广告合作电话:010-68456523 13811729406 (李老师)
投诉电话:(010)68466864 不良信息处理电话:1366129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