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大《政治经济学》内部试题资料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人大《政治经济学》内部试题资料(名词解释、解答、论述)详细解析

以下内容是本人一位考上人大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朋友发给我的内部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化、商品化、生产力水平不高的阶段,这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这表明: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

2、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领域,是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来分配社会消费品的,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一方面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与此相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既有利于消灭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直接与市场机制联系在一起。

3、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判断改革的成效时所要遵循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

6、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

4、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配置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和手段。

11、激进式改革:社会主义快速全民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其特点是:一是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自由化策略;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三是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控制货币、放开价格。

10、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其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9、过渡经济: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化。

12、所有权: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拥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13、占有权:是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4、使用权: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的性质,依其用途而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这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之上行使的权利,因而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

15、收益权: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收益权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16、法人财产权:是指法人对企业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支配、处分和收益权。法人财产权具有以下内涵:一是权益独立性;二是股权约束机制化;三是责任独立性。

17、产权制度:是指由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8、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物品供应量,只能由政府来供应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安系统、公共道路、城市美化、污染控制等。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如公立学校和医院、城市自来水和煤气、邮政、新闻广播、国家政策性银行等等。

19、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的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

19、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在股票市场上自由转让的公司。股份公司具有以下特点:股份公司是法人;股份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股东不能少于法律规定的树木;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公司资本的调整要案公司章程的对定进行;股份可以自由让渡,但不能退股;实行财务公开原则;各股东按持股比例享受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22、企业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原为法律用语,意为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经济学上将其作为契约制度的替代用语,既市场是一套智力市场交易关系的机制,企业是一套治理企业交易关系的机制。

20、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公司法人代表机构,行使公司的最高决策权。

21、监事会:是股份公司监督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及董事会业务执行情况的常设机构。

23、代理问题: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人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可能损害委托人权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的问题,称为代理问题。

2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24、按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即劳动所有者获工资,资本所有者获利息,土地所有制获地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适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5、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国民收入分解成不同经济主体收入的过程。

26、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27、经济增长:一般是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29、经济发展:它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个社会的平等化状况、就业状况、教育水平等。

32、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包括三种类型,即宪法秩序、制度安排和伦理道德规范。

35、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是以科技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的经济。

33、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有效的产权应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

34、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30、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战略又称为“大推进”战略,它是通过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使各种工业同时有所发展,互为需求,各个部门的投资都有利可图,从而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31、非平衡增长:是将经济发展过程(以工业化为核心)看做是不同部门先后不同的成长,并相互联系着彼此施加压力和推力的结构演化过程。非平衡增长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联系,在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重视不同工业部门发展的关联作用。

28、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36、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37、对外贸易:指国与国之间商品与劳务的进出口交换活动。在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其他对外开放形式的基础。

37、外商间接投资:即利用国际信贷,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和国际债券等。

38、外商直接投资:即海外投资者向东道国直接投资办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39、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

40、进口替代战略:强调以本身的制成品替代进口的制成品,即通常所说的国产化。进口替代的主要对象是在国内有较大市场的产品,国家通过建立贸易壁垒,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内厂商进行保护。

41、出口替代战略:强调出口的扩大能刺激并主导国内经济的发展,主张国家要改变为了进口替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推行鼓励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关税和汇率政策。

41、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最高层侧的经济政策手段可以划分为:财政手段、金融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法制手段和制度约束。

42、政府调控经济:是指调控主体运用调控手段,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作用于调控对象,以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政府调控要收到预期的效果,要有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相应的微观基础,既单向依赖市场的微观主体能对宏观调控措施作出灵敏及时的反映。

43、财政收入政策:即通过增税或减税及税种的选择调节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收入和资金的再分配。

44、财政支出政策:即通过政府预算支出的增减及财政赤字的增减影响总需求。

45、财政补贴政策:即在结构失衡或出现供给“瓶颈”时,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以保护特定的产业及地区经济。

46、金融手段: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手段。金融的调节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与财政政策相比,金融手段对短期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作用。

47、行政管理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手段。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48、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规范经济活动、保障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经济法制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的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99年考过)

马克思恩格斯在提示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的同时,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1)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在摆脱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才能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

(4)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货币关系将被消除,整个社会生产由计划调节。

(5)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曾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3、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运行形态,它不是区分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特征。市场经济共同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奉行的是计划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则遵循产权规则。为此,通过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来确立排他性产权,对于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2)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是由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进行的,微观主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他们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经济主体之所以能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是因为它们都拥有明确的财产所有权或控制权,因而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硬的预算约束,并对其决策成果承担经济责任。

(3)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交易公平的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等。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强迫他们所不愿意做的事,他们进行竞争所凭借的是各自的经济实力和比较利益。

(4)市场价格协调的微观决策。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或者说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的变动就是显示产品稀缺程度的信号。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又反过来调节供求,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实现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价格信号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无所不在,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始终,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5)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分配。生产要素价格是由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决定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取决于要素价格水平,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劳动工资收入、资本利息收入、土地(房产)租金收入和企业利润收入。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进行收入分配,也就是按它们的市场成果进行分配。它可以刺激经济主体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4、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期,理论界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吕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讨论。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不仅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在生产领域也发押作用。

第三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以下论断: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

第四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中国的过渡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考过两次)

(1)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中国的市场化是与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市场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双重转型。

(2)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体制转轨。一方面,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市场化的模式和道路,规定了中国市场化的可能性边界和基本的约束要件;另一方面,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关系的形成反过来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

(3)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首先是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因为,市场制度是一个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有机整体,向市场经济过渡不仅仅涉及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而且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4)经济过渡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脱离具体条件而独立存在的一般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理论抽象,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简单地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或某一国家的体制模式,而只能在有条件地吸收和借鉴外国建立市场经济的经验的基础上,把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6、宪法制度对于改革道路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宪法制度对于改革道路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宪法制度的内容决定了改革的内容。宪法制度是一个社会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制定规则的规则,它规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规则,以及国家政体的性质、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和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宪法制度不同,具体的制度安排就会产生显著的差异。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是,它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宪法制度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对于原有的宪法制度没有采取推倒重建的“革命”性做法,而是在原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边际性调整,逐步修改原有宪法制度的内容,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内涵。

7、简述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征。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化。这种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即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包括企业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改革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

二是增量改革,即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

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试点单位形成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其他单位推广试点经验,以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8、简述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渐进式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化。我国持续20多年的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都现式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取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的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是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使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四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9、简述马克思关于所有权权能的论述。

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拥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1)占有权。这是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有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的关系。

(2)使用权。这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的性质,依其用途而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之上行使的权利,因而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

(3)收益权。这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术利义务关系。人们拥有财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某种经济利益,即收益权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4)处分权。这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革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财产的消费属于事实上的处分,对财产的转让属于法律上的处分。

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这种分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

(2)资本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

11、简述产权的功能。

(1)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明确交易界区。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上可以通过法律等制度界定和保护排他性的产权,使交易者既能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现货交易,又可以与其他交易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关系,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方工和财产转让方式。

(2)产权明晰化有利于规范交易行为。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明确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从而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率的交易规则,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

(3)产权明晰化有利于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可以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他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伦激励与约束机制。

(4)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产权归属的明确性,可以降低合作谈判中的交易费用,从而提高合作效率。

(5)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增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能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0、如何正确发挥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得到加强,即使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也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理解为单纯的数量扩张或它可以脱离、排斥其他所有制形式百孤立地发展。相反,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有经济正常发展从而保持和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正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需要在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上下功夫,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和组织形式。

(2)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克服市场的缺陷,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长期动态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能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理解为国有企业只能存在于非竞争性领域,理解为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事实上,认为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既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又缺乏充分的经验支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眄,国有经刘的主导作用既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把计划与市场、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3)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条件。

12、法人资产制度具有哪些特征?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只有当企业在法律上成为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才能独立地承担财产责任。公司法人依法享有公司资产的权益,独立承担资产经营责任。

(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产权猖化后,出资人在获取相应的资本收益时,只以投入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股票自由让渡。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由于股票的买卖与公司资产的运行相分离,股东在股市上买卖股票并不影响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运动。

(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企业法人代表机构只能由出资人选出并代表出资人的根本利益,由对外代表公司、对内执行业务的常设机构来代表,这一机构在股份公司中就是董事会。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机构的授权下具体执行经营业务。

(5)合理有效地所有权约束。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后,所有权约束对于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的素质对于法人资产的高效和率营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在创新和冒险的经营生涯中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和个人货币收益的同时,使企业资产不断增值。当然,为了防止企业家不负责任地利用他人的资产去过度冒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所有权约束总是必要的,以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7)必要的外部约束。一是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有效竞争对公司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约束;二是完善法律体系,优化法律对公司中经营者行为的约束。

13、简述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

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产品占有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粢产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获得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惟一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脑力与体力、简单与复杂等不同劳动之间存在着关别,劳动能力还是一种个人的“天赋”的权利。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做了必要的各项社会扣除后,还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体现的经济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它用劳动代替了资本,使劳动成为了占有社会产品和获得收益的惟一依据。它体现了生产资料公司有制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平等关系,从而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

(2)它用劳动的尺度代替了需要的尺度,承认个人能力和与此相关的利益差别是个人天然的权利,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具有的“经济人”身份,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按劳分配中体现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与商品等价交换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以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差别。按功分配关系的存在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商品交换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

(4)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要求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要求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为人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和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14、简述收入分配中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对于收入分配中的平等,可以从两上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初次分配过程中的平等,它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二是再分配过程中的平等,它反映了再分配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平等的实质是承认不同的劳动者所具有的不同的天赋和不同的工作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占有上的差别,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平等还与劳动者个人竞争机会和自由选择的平等相联系。

15、简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所谓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宪法秩序。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二是制度安排。这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操作规则。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变量时,经济增长则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具体来说,制度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

(1)产权。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这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

(2)国家。有效率的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但界定产权本身也是要花费成绩的。由于国家拥有“暴力潜能”,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国家通过界定产权及时获得一切关于破坏产权行为的信息,并对破坏产权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裁,保护产权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应得的利益。因为国家决定产权结构,所以国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增长、衰退或停滞不前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由相互关联、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组成。但凡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解决不付费搭车问题,其基本目标在于给予各种集团以活力,使它们能对简单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16、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有哪些基本特征?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在生产技术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最终将受到一国可供利用资源的约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选择了一种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

(2)它是一种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实施的发展模式。

(3)它是一种经济结构倾斜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以农业、轻工业等产业部门的缓慢发展为代价的。

(4)它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是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方式,通过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来不断增加产品数量。

(5)它是一种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在特征的历史条件下起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日益显露。例如,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高积累、高投入与低效益、低产出相联系,区域发展失衡,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呈大起大落格局等。这种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存在内在的冲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已势在必行。

17、简述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WTO作为一个国际贸易组织,其协议是关于政策管理贸易和与贸易相关事项的法律规则,政府是法律义务的承担者。政府行为受WTO协议约束的领域包括有关或者影响WTO框架下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外汇管制等所有政府措施。WTO协议追求的是自由市场原则,促进世界是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的增长。为此,它要求各个成员方的政府减少或放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建立一个自由和开放的贸易体系,让国内外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成员方的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竞争。

我国加入WTO后,根据所签署的协议,政府有义务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开放国内市场。通过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和开放服务市场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我国政府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如果我国加入WTO后还像过去那样,在应开放的领域继续运用贸易壁垒、财政补贴、额外照顾等方式保护国内企业,就等于让外国企业与我国的政府或纳税人的整体力量来竞争,外国企业当然不会无动于衷,而是会通过国与国之间的法律渠道要求我国政府中断借助“奶瓶子”、“输血管”等给企业一的小灶。所以,加入WTO之后,政府不应该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哪怕是通过控制企业来干预市场都是不允许的,政府主要的职能是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此,政府就需要通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达到WTO的规则要求:一是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凡是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去做,政府只在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四是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五是政府应成为尊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六是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外的厂商,都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18、在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中如何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应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各国间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产量就会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好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程度和适用范围是有界限的。因为,它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而从动态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各国的比较优势是在变化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也不断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其原因有二:一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越来越趋于恶化;二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加强。同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导致自身贸易条件恶化和对发达国家依附性加强。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要在对外贸易中真正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为此,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提高其知识、技术密集度;二是在市场选择上,国家要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三是对外资进入我国要逐步提高其技术含量壁垒,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我国。

19、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所面临的艰巨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干预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主的教训,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政府干预方式以及怎样把政府干预控制在必要的限度内。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

(1)提供公共服务。对内职能主要包括从事公共道路、卫生、学校、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保障国内治安,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外职能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努力维持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2)维护市场秩序。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类非正当经济行为,创秸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国家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工创建集体或个体无力或不愿创办而又是国民经济必需的、提供公共产品或自然垄断性的企业,如投资于公共设施,克服市场失灵问题。

(4)财政功能。国家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调节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财政支出计划,进行转移支付,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

(5)进行制度创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而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应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6)影响收入分配。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观的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分配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努力实现公平目标。

(7)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资源的利用一般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但由于价格要制不能纠正由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这就需要国家来干预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如通过立法或行政干预,控制环境污染、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等。

(8)财政、货币政策目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0、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称最终目标,它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和分配公平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效率、增长、稳定。经济政策的经济性基本目标是效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成为人们获得最大利益的手段。现实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伴随着发展和扩和。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一般是资本积累,它会引起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因此就存在了经济“稳定”的客观要求,即通过刺激、诱导生产活动,使就业、收入和物价得以稳定。

(2)经济福利。效率和增长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经济福利按照所谓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构成,可以区分为最低生存需要和超过基本需要的精神、文化需要。

(3)分配公正。个人收入分配一般采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种形式。初次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体现公正的原则。再分配则是以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平等分配。

21、简述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改正 目标,或者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现实力量,是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因此,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政府通过调控投资与消费需求以刺激有效供给的增加,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水平,防止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

(3)充分就业。国家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促使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并给予政策指导,使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合理流动,提高就业率。

(4)产业结构高级化。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换,扶植支柱产业,调整夕阳产业,谋求产业部门和企业的合理布局及资源的最佳配置。

(5)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核心就是外汇供求平衡,而外汇平衡的物质基础是外贸进出口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将直接影响国内总供求的状况。

三、论述题

1、试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发展和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主题。社会主义制度在历史上出现和存在的时间还不长,社会主义经济还不成熟,社会主义还处在制度变革和探索的过程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20年“左”的错误,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害,延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损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设。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表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是认识不清的。邓小平紧紧抓住这个问题,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或主题,就是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这个根本问题认识和解决的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状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方面要从理论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历史趋势提出科学分析和预见。缺乏独立性、稳定性和科学性也就难以产生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

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对我们有用的成分。对西方经济采取简单的排斥和一概骂倒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但简单照搬、一概拜倒也是不可取的。尽管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但也不能对之搞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有阶段的前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加上某些人为因素的障碍以及研究方法和理论认识上的片面性,目前还不具备形成成熟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但在现有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汲取中外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成果,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成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写出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独立见解和有新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材,还是可以做到的。

社会主义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还要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为探求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直接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等提供理论服务。所有这些都涉及经济利益关系。如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限于研究生产关系,而忽视经济利益关系的其他方面,那么,它会是不全面的和缺乏生命力的。

2、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经济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创立的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尽管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也事实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饭知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值机制、价格机制、利率机制、积累机制等,论述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或价值规律自发地分配社会总劳动于不同部门的作用。也论述了怎样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利润率,还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和所经历的阶段等,但这些方面的论述。是服从于研究和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提示了资产剥削工人阶段剩余价值以及资产阶段内部各阶层分割剩余价值以及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分割剩余价值的本质关系,以此为工人阶级提供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要研究生产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任务,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它还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为探求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直接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为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等,提供理论服务。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拓宽,它既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质的规定及其实现形式,这方面不能削弱;也包括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等,提供理论服务。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拓宽,它既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质的规定及其实现形式,这方而不能削弱;也包括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方式和途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等,所有这些都涉及经济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生产关系也称做经济利益关系,因此,人们往往把这两个概念当做相同的含义使用。但事实上,经济利益关系比生产关系涵盖的内容要更广阔一些。比如,分工协作、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等问题,并不一定与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相联系,但它们都涉及经济利益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其说是生产关系,不如说是经济利益关系。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利益关系,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而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涵盖面要大于生产关系。如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只限于研究生产关系,而忽视经济利益关系的其他方面,那么,它会是跛足的、缺乏生命力的。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挫折和失误归根结底是由于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基本国情认识不清造成的。我们党提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表明: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阐明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制度,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解决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动力、战略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改革既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刘及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改革的方式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要遵循“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的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上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探结合起来等。

(5)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对于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大胆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4、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因此,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也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为特征的。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作用。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5、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以公有制为主的所有制结构要求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互分配就是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即资本得利息、劳动得工资、土地得地租。这种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按劳分配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的个人所得和与此相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既有利于消灭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直接与市场机制联系在一起。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要求。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

6、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1)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既要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保持控制力,又要放活中小型国有企业。对于那些国家需继续保持控制力的国有企业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本制的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总和而成的有机整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一般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以及形成平等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是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条件。市场体系又是市场主体活动的空间领域,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必要前提条件。

(3)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应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国民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及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作用的结果,会增大社会成员自下而上和生活的风险。社会保障体系犹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减寺器和稳定器,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7、试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和特征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差异不是市场化的方式或方法问题,而是改革的性质和目标的问题。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宪法制度对于改革道路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宪法制度的内容决定了改革的内容。宪法制度是一个社会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制定规则的规则,它规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规则,以及国家政体的性质、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和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宪法制度不同,具体的制度安排就会产生显著的差异。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是:它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宪法制度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对原有的宪法制度没有采取推倒重建的“革命”性做法,而是在原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边际性调整,逐步修改原有宪法制度的内容,赋予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涵义。

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即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包括企业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改革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二是增量改革,即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试点单位形成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其他单位推广试点经验,以便在改革的不要逆转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8、试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方向和前途。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人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但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上复杂和长期的任务,这就要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努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人们通常把制度变迁分为两种类型。即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经济改革的特征和成功之处,并在不于单纯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在于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在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改革精神。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首先是在政府的整体协调下进行的,政府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是推进改革的一种方式。但是,这各种上整体协调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等一个个局部性的改革实现的。不同部门之间的改革在进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国有经济到国有经济,从增量改革到存量调整,最后实现经济体制整体转换的独特道路。

(4)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不是仅仅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取得的,而是实行了体制外推进和体制内改革相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单纯从国有经济改革入手推进市场纶会面临障碍,而非国有经济的大量存在可以对市场竞争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形成又会对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5)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国渐进式改革始终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结合作为经济工作的旨导方针,以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良性循环。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形成的这种良性循环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保证。

(6)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结构和政治改革战略对于渐进式改革的成功起到了推动作用。强调政治上的稳定性和适当的集中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把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7)初始条件与改革的路径。改革的初始条件对于渐进式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改革前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造成的,宪法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没有形成不可解决的累积性的矛盾,这是渐进式改革得以成功的制度前提。第二,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巨大发展潜力,是渐进式改革得以成功的物质前提。第三,政治结构的相对集中和领导集团的权威性是渐进工改革得以成功的组织前提。第四,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渐进式改革得以成功的文化前提。

(8)弱政府还是强政府。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的是强政府而不是弱政府。近20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且离汪工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宏观调控、适当的政府干预、明智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只有把灵活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工化的目标。

(9)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创造,是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特殊的改革路一以至于领导集团的特殊偏好的产物,因此,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任何济转型国家。但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中国改革的特殊经验也同时必然包含着普遍性的意义。

(10)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是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渐进式改革由于把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结合了起来,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避免了激进式改革由于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所造成的秩序和体制的中断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持续衰退,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9、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有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基础。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在更在程度上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和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才能更了地发挥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才能使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健康发展。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国有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将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补充,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产生的发展的,因而,它的性质、作用、范围和发展趋势都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完全相肉总体上看,它已经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之内,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国有制与非国有制、公有制与非公制是建立在统一的社会化生产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封闭,更不是相互对抗的关系。

10、试论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及其代理成本。

当国家获得公共财产的代理权后,它实际上没有能力直接管理如此之多的国有企业。因此,建立纵向的授权链是不可避免的,并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代理关系,一种是行政代理,即国家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依次授予各级行政机构,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另一种是经济代理,即国家直接把控制权授予企业的经营者,并力图通过确立排人性的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需支付高昂的组织成本和信息成本。

(1)行政代理的激励成本较高。纵向授权链形成后,一方面,委托人的监督活动并非是一种纯粹的获利行为,而量种监督费用很高的公共选择,并很难设计出一个近似市场衡量标准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代理人并非是剩余索取人,其努力水平与报酬并不直接相关。这样,为抑制下级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需支付高昂的激励成本,共激励成本随着国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2)行政代理的信息成本较高。在行政代理中,政府为了有效地监控国有资产,必须从下级代理人处收集足够的信息,并向下级发布各种规则和指令。然而,由于不仅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累积性的信息损失,而且下级代理人可能有意封锁信息或传递假信息,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使信息成本迅速上升。

(3)行政代理有可能降低约束效率。等级组织内的交易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代理合约具有长期性质,这就可能产生原谅失误、相互包庇、相互吹捧、不愿冒险和创新的倾向以及代理关系的政治化,这些都易于对监督和惩罚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软化作用。

(4)行政代理将难以避免影响力成本。代理人为了获得更大的控制权,将会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游说上级与建立人际关系网这类非生产性活动上,由此付出的成本就是影响力成本。

11、试论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面临的难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功能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并实施不同的改革战略。由于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的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别,我们大体上可把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两大类。为了构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基础,我们主张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改革战略。

(1)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睦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因此,为了保证最优的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就只能由政府来供应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安系统、公共道路、城市美化、污染控制等。提供这类产品的单位由政府直接控制应该毫无疑问。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文化设施、城市自来水和煤气、邮政电信、新闻广播业、铁路、国家政策性银行等。在这一类企业中,社会目标占据支配地位,并且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如果这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标准进行改造,则在市场机构的调节下,未必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国家不仅要对这类企业拥有全部或绝大部分资产所有权,而且应由国家来直接经营,这包括由政府财政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政府直接任免企业负责人、对进入或退出的企业实行控制等。

(2)自然垄断性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我国现阶段处于基础产业的企业通常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讯、水利等设施。基础产业是一个需要适度超前发展的产业。我国作业个发展中大国,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还需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至少在现阶段不宜按照完全市场化的标准把垄断性国有企业改造成纯粹以盈利为目标的市场主体,而应选择国有国控模式。国有国控与国有国营模式的重要区别在于:政府不再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在相当多的企业中政府不再是惟一的所有者,即存在多元化投资主体,但胃资本在企业中具有明显的控制力。在明确界定政府与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并承担相应的决策责任。

在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不同程度分离的条件下,政府通过设置必要的进入许可规则来维持垄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明确所有权的约事方式、为企业设置一套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垄断性企业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价格形成实施监督等,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及特定的社会目标,防止垄断条件下企业在处主决策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3)竞争性大型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由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上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加工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领域。对于那些政府还不宜马上全面退出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一般可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改造成股份公司,使之成为完全掩护政府的行政干预、产权明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为了解决政企不分问题,通过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来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应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战略。

(4)国有中小型竞争性企业宜完全放开。宜完全放开的国有小企业,一般来说具有企业规划小、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产业的重要性程度低、传统上国家对其控制力的底低、国家对其承担的风险大于其上缴的收益等特征。放活国有小企业的方式工是多元化的,如一批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拍卖或股权转让改造成民营企业,被其他非国有企业所兼并;一批国有企业可以租赁给私人或法人机构;一批资不抵债、无法挽救的国有小企业依法实施破产等。

12、如何对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我们主张选择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模式,以完成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第一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术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所有权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二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必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相分离,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委托人拥有国有股的收益权,控股公司作为代理人拥有国有股的控股权,从而在保持国家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前提下,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相分离,使国有股权事实上分散化,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层次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司产权独立化。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分离后,国有股事实上具有可转让性,同时引入多元化持股主体,其中包括非国有持股主体。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出基本的条件。

第四层授权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

13、试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龙断占有获得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惟一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脑力与体力、简单与复杂等不同劳动之间存在着差别,劳动能力还是一种个人的“天赋”权利。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作了必要的各项社会扣除后,还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体现的经济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它用劳动代替了资本,使劳动成为占有社会产品和获得收益的惟一依据。它体现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平等关系,从而为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

(2)它用劳动的尺度代替了需要的尺度,承认个人能力和与此相关的利益差别是个人天然的权利,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按劳分配中体现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与商品等价交换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以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差别。

(4)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要求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要求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为公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和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不能通过社会直接计算和分配劳动时间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市场机制以迂回曲折的形式来间接地加以实现。因此,按劳分配的具体含义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当年理论上的设想存在很大差异。

(1)在市场经济条件,企业之间的劳动交换首先表现为商品交换,企业投入的劳动量必须表现为价值。当然,企业的劳动只有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时才能得到承认,才能形成价值。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按劳分配尺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而且包括管理和经营等特殊的劳动形态。因为,企业的劳动成果和收入水平不仅要受企业劳动者劳动的强度和熟练程度的影响,而且要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以企业为中介,通过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个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来实现。由于在劳动和价值、价值和价格、价格和收入之间存在许多的中介环节,受到许我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企业的收入以及根据这种收入而进行的按劳分配从全社会看只能作为一种趋势或近似值而存在。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变化不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而是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我们不应把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对立起来,而应把按劳分配的本质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区别开来。按劳分配的本质是要求消灭剥削,反对平均主义,承认能力和贡献上的差别及其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按劳分配的这现形式则涉及的是这一原则的实现方式。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4、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变?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都抽象掉制度因素,即将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考察一国经济是如何通过物质生产要素投入变化或生产率的变化来实现增长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例如,一套鼓励技术变化、提高创机关报动机的激励机制随着专利制度的产生才被建立起来。由于竞争制度的形成和产权的充分界定,市场更加完善和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与劳动分工。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质量控制方法降低了交易业化与劳动分工。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质量控制方法降低了交易费用,产权的有效界定不仅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收益主,而且降低了创新成本,其结果是进一步刺激技术创新。

体制因素这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第一,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的(如宪法、成文法、自愿性契约等)和非正式的(习惯等)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插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体制的变化也表明这种约束条件的改变,进而影响行为人的选择行为。体制创新正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第二,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一个社会的经济缺乏活力或停滞不前,一般总是与既定的体制因素窒息行为人的创新动机或行为人的创新活动得不到最低限度的报酬有关。第三,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第四,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一个社会因体制原因(如市场扭曲)所导致的信息费用的上升,必将制约经济增长。

15、试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在资金短缺、资源有限、结构失衡的条件下,我们已不可能再依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起飞,完成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过程中,更应不失时机地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这种转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由不计代价、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作为发展目标,转变为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从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出发,协调供求结构,促使总量增长与结构转变相同步的发展目标。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3)经济发展重心的转换。由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使效益与速度相统一。

(4)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由以重工业为重心的超前发展战略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使重工业转移到为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服务的轨道上来,尤其是应注重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5)经济发展步骤的转换。由急于求成、不分阶段的发展转变为目标选择明确、分阶段实施的发展,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过大、过频。

(6)经济发展手段的转换。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组织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形成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机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16、试论科教兴国战略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化社会,目前又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经济形态的演讲过程中,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这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主的经济。

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若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惟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党的十五大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佰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怎样才能实现科技进步的战略目标呢?关键是要有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知识型劳动者就从后台走向了前台,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效率的主体,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显著的变量。目前,国际间的激烈表现为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竞争,这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竞争。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朱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会方上庄严宣布,本届政府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最大任务,进一步把科教兴国方针贯彻到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科技进步依赖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把教育搞上去。科教兴国,必先兴教育,因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四有新人”。面向世界,就是要以开放的思路办教育,通过学习各国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广泛的对外交流,跟上当代世界科技与教育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就是教育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期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3)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有发展重点。普及的重点是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重点就是抓好一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大学,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4)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肯定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事业。因此,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师资先行。

(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既然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一大批科技人才,因此,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应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其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最后,应破格选拔优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人才。

17、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代,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交往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经济越来越广泛地纳入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一国经济不可能脱离国际经济而独立存在和发展,必然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步入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大经济圈”。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客观要求。我们之所以要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因为它反映并适应了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潮流。

(2)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就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上的资源,而要扩展到世界市场,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益处。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就不可能闭关锁国,脱离国际经济联系,否则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下降。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市场经济体系,各国经济都程度不同地纳入这个体系这中,不可能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同样,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面向世界,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外开放,广泛交往,逐步了解和学会运用国际惯例。

(3)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行对外开放,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发展开放型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以补充国内资金的不足;才能更多更好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提高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多更好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缩短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经济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增强各方面的素质,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18、试论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涉及对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两种战略的选择。

进口替代战略的出发点是国内发展主导说,它强调以本国的制成品替代进口的制成品,即通常所说的国产化。进口替代的主要对象是在国内有较大市场的产品,国家通过建立贸易壁垒,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内厂商进行保护。

出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的出发点是出口主导说,它强调出口的扩大能刺激并主导国内经济的发展;主张国家要改变为了进口替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推行鼓励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关税和汇率政策。

上述两种战略对发展中国家都有可取之处,但也各有缺陷。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主要是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确定自己的战略重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战略结合起来,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第一,实行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保护期限有明确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替代的能力。第二,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发避孕药现代制造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第三,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实行战略贸易政策。

19、试论适度政策干预的界定。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所面临的艰巨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干预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政府干预方式以及怎样把政府干预控制在必要的限度内。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

(1)提供公共服务。对内职能主要包括从事公共道路、卫生、学校、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保障国内治安,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外职能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努力维持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

(2)维护市场秩序。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类非正不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国家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创建集体或个体无力或不愿创办而又是国民经济必需的提供公共产品或垄断性的企业,如投资于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克服市场失灵问题。

(4)财政功能。国家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调节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财政支出计划,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

(5)进行制度创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而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6)影响收入分配。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通过微观的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分配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努力实现公平目标。

(7)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资源的利用一般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但由于价格机制不能纠正由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这就需要国家来干预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如通过立法或行政干预,控制环境污染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等。

(8)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9)必要的行政控制。即国家凭借政权力量直接控制经济活动。不过,应把行政控制置于必要的范围内。

20、试论经济发展中经济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在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有些目标表现出独立性,即一种目标的实现与另一目标的实现互不相关。但某些目标之间存在关联,这种关联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互补关系,即一种目标的实现能促进另一种目标的实现;二是交替关系,即一种目标的实现对另一种目标的实现起排斥作用。另外,还有互补转向冲突。这种因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的冲突主要在以下区域。

(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增加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利润率,就需要维持较低的利息率水平,或者使实际工资率下降。前者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后者需要刺激物价上涨。在供给变动缓慢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又会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物价上涨。为了控制物价,就要抽紧银根,这又会使经济没坡。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与稳定物价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紧缩货币供应量,缩小投资规模,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效率原则要求对提供和创造不同效率的人们给予有判别的报酬;平等原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强调效率的结果会拉大收入差别,但收入均等化又会因缺乏足够的刺激或动力而影响效率。

(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这里的国内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际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21、试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手段选择。

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

(1)财政手段。财政手段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有效需求,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它包括:第一,财政收入政策即通过增税或减税及税种的选择调节投资和消非费需求,实现收入和资金的再分配。第二,财政支出政策,即通过政府瞀支出的增减及财政赤字的增减影响总需求。第三,财政补贴政策。

(2)金融手段。金融手段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金融的调节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由于金融手段比财政手段更富有机动性,因而它对短期的政策目标(如物价稳定)的实现具有较强的作用。

(3)行政管理手段。行政管理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手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制度等。行政管制具有强制性、纵向隶属性、强调经济利益一致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把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4)经济法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保障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法制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的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5)制度约束。经济政策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发挥作用的,制度的变更会直接影响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甚至会影响政策目标的选择,因此,制度约束是实现长期化政策目标的手段。制度约束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因此,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宪法制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能够通过不断的改革实现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条件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才能获得成功,有利的初始条件和正确的改革战略才能产生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是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之所以是有利的,是因为作为改革起点的原有的经济政治制度在容纳市场机制和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原有宪法制度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严重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它可以被改进而不应彻底否定。因而,这样的初始条件有利于渐进的改革,而不利于激进的革命。

局部改革、双轨过渡、体制内与体制外改革相结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这样的改革方式一方面可以保留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内核,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逐步改革,抛弃旧体制中不合理的因素,引入新的经济成分,使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具有更大的活力,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传统之所以能对中国的渐进改革发挥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是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以农业文明为核心的旧传统和社会主义建立以后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传统在很在程度上已经融合起来,并通过宪法制度的变迁发生着超乎寻常的影响。

归根结底,渐进式改革由于把工业化、市场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结合起来,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避免了激进式改革中由于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所造成的秩序混乱和体制的中断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持续衰退,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