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刍议_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5-03-13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刍议_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十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力求对该专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明确专业发展思路,以期提升本专业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特点;办学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教育部于1998年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各高校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数量已由开设之初的32所,增加到现在的150多所。不同的学校经过各自的着力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同发展方向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亟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 一、专业特点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地理学下开设的二级学科,故此专业具备地理学的基本学科特性,同时也具备规划类专业学科的特点。该专业方向强调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办学的宗旨既要突出学科的综合性,又要体现出城乡规划特有的实践性[3]。在考虑自身学科背景和市场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社会需要,要培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规划科学等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大多是由多个专业的合并调整或者老专业更名而来,具有较强的学科背景[4]。开办学校数量众多,专业特色鲜明,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强调了地理科学的背景,并补充了大量规划学的知识。 设此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有综合性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建筑工程类院校,同时也有财经类院校。 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和学科优势,对专业的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与改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经济建设对城镇体系、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的人才要求。 二、主要办学模式         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其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已有的特色,因而各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5]。依据办学特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分为测绘学派、地理学派、资源学派、规划学派等四个主流办学方向。 (一)测绘学派 把测绘学作为获取基础数据资料的主要手段,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宽泛,既可从事测绘行业的相关部门工作,也可以专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 (二)地理学派 将地理学当前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利用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培养的学生具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规划学的动手技能和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能力。 (三)资源学派 以资源环境理论知识为依托,结合城乡规划的内容,在资源环境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培养资源环境分析、评价、规划的专业型人才。 (四)规划学派 沿用了城市规划的工科培养模式,同时补充大量地理学的理科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涉足国土规划、城镇规划、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岗位。 (五)其他 一些工程类学校及经管类学校结合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专业背景而形成具有明显交叉性特点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