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杜甫的诗歌创作_汉语言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1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摘要]杜甫一生经历相当坎坷,郁郁不得志,虽然其报复没有能够实现,但是却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文中主要就杜甫的诗歌创作进行探讨分析,文章先对影响杜甫诗歌创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特点。
[关键词] 杜甫;诗学思想;仁政爱民

杜甫虽然一生的经历相当坎坷,但是却还能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的感叹。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杜甫能够写出的《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这样的诗篇。经过儒家文化的熏陶与长安的经历,杜甫主张诗词创作应该与生活、社会相结合,做到“兼济天下”,同时他也主张要爱民、忠君。与此同时,对于诗歌的写作,杜甫提倡对诗句进行千锤百炼,进而得到“佳句”,这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他的每一句诗都是他自己经过反复推敲、吟诵而来。
1影响杜甫诗歌创作的因素分析
杜甫的诗歌创作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有其在长安的经历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1.1长安对杜甫的影响
在长安,杜甫经历了生活动荡、思想变化、诗歌创作的人生重要转折时期,从一个风华青年成熟为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用诗歌表现现实的诗人。杜甫在长安的经历是杜甫思想、杜甫精神形成的来源。他由初期个人怀才不遇转为面向社会,站高了角度,开阔了眼界。杜甫在到达长安后,感受到了新鲜的帝都文化,并认为是自己施展拳脚实现抱负的机会到了,因此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了一种京华气象。这个时期杜甫的诗歌中记载的是京城文化,而这种文化浸透在他的诗歌中则显得粗豪之中渗透着儒雅,杜甫的很多诗句中都写的是和友人共度的“检书烧烛短,看剑饮杯长”(《夜宴左氏庄》)的时光片断。杜甫甚至亲自通过豪赌释闷:“相与博塞为欢娱”(《今夕行》)。爆发安史之乱后,杜甫因为亲身经历了战争,因此对于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就促使他的诗歌创作有了更加深层次的发展。
1.2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他的祖先杜预曾是西晋著名的名将和学者。杜甫在其一生中“奉儒”,并在他的诗文之中常常提及“儒生”和“老儒”等,甚至是谑称“腐儒”。在古代的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杜甫的诗歌代表了现实主义诗作的最高水平。而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儒家中的“入世”、“有为”、“节用爱民”的思想,这种思想让杜甫能够正视现实,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践行自己的追求。杜甫用自己多灾多难的坎坷一生实践着儒家执著的追求精神。怀着致君尧舜的宏愿, 而又遇“万方多难”的时代巨变, 走入饥寒交迫的劳动大众,发展成“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真挚感情。儒者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杜甫却不管“穷”、“达”都在以天下为念。
2杜甫诗歌创作特点
2.1厚儒家仁政爱民思想
杜甫认为诗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与良好的学识修养。他认为诗人应该努力的让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醇儒”。“学蔚醇儒姿”(《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学儒奉儒,自觉的去遵循儒家的道德标准来立生行事。杜甫一生以“儒生”、“儒冠”、“老儒”自命,虽然曾经留连佛道、经历坎坷命运、有过悲观绝望、老病愁穷,但是却始终将奉儒守官忠君辅国来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追求。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与他所创作的诗歌,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对杜甫诗歌创作的构建,起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将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怀融入其中,这些都是儒家诗教传统中所提倡的。杜甫在其诗歌中展示了自己在儒家传统文化之下,形成的人格特征。儒家反对君主的不施“仁政”。这一点在杜甫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的诗歌,很多从名字就能够看出杜甫的儒家“是非爱憎”观。在杜甫《三吏》、《三别》中对底层无辜受难人民的深切同情,都可以说是儒家这种爱民情怀的抒发。
杜甫认为“忠君”和“爱民”两者是并不矛盾的,相反两者还是统一的。因为在他看来,真正的“君王”都是好的,都能做到爱民如子。因此,“忠君”也就等于是爱民。他所创作的诗歌无论是揭露社会上层的黑暗还是社会下层的苦难,无不都是想“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2.2注重“风骚”与汉魏传统的继承
杜甫的诗作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汉魏乐府以来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并把它推向高峰,他的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典范。杜甫秉承着自《诗经》以来的风雅、比兴、风骚汉魏的现实主义传统。杜甫的诗歌,特别是他的长篇歌行体,在记述中常常穿插有议论。这种议论入诗的体式,虽然不是杜甫首创,但杜甫却是把它运用的最为成熟的。汉乐府的诗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诗歌中叙述性的成分大大加强,这点对杜甫的影响相当深远。杜甫常常是自拟新题来抒写时事。这样一方面继承了乐府诗的叙述性,另一方面又便于在叙述中有添加了议论的成分。例如杜甫的《述怀》、《羌村三首》、《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等都有议论蕴含在其中。杜甫在运用诗歌反映时事时一个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同情和对事件、任务的议论进行巧妙的结合。如《兵车行》中杜甫就在描写了被征召的士兵的苦难之后抒发出了自己的议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2.3诗歌的艺术表达上,很注重遣词造句
杜甫十分重视对“佳句”的锤炼,其主要表现是对律诗格律形式的执着追求。“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律诗。”[[①]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600。][①](元稹《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杜甫讲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刻意的锤炼完美的艺术形式,希望能够创作出今人传神的诗句。杜甫写诗总是在写完之后不停的进行修改,改了之后不断的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继续修改,因此才有“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诗歌中很多佳句都是其修改得来。杜甫对诗歌的修改就是“炼字炼句”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炼字炼句”,杜甫让自己的诗歌有了“准确”、“精炼”、“传神”的特色。
杜甫的诗歌相当讲究炼字对仗。他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2.4尊重多种诗歌风格,兼容并包
对于诗歌风格杜甫提倡的是注意风格的多样化,这点与李白的主张“贵清真、贵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杜甫本身也对清新自然的风格相当欣赏。杜甫对于孟浩然、高适以及阮隐居的诗都是较为认同的。同时对于庾开府清新的风格、鲍参军俊逸的风格、喜爱翡翠戏兰苕那样玲珑透剔的风格、鲸鱼碧海那样雄伟壮阔的风格、凌云健笔的气势以及清辞丽句的诗风等风格都喜爱、认同。也正是基于“注重风格的多样化”杜甫才能够从多种不同的风格与气派的作家中吸取营养,最终形成多样而有统一的独特风格。
2.5文学创作中还注重诗中之“神”的美好境界
杜甫认为诗歌创作必须要重视“神”的美好世界。对于任何作品,“神”都是其灵魂所在,如果缺少“神”,那么作品就会大打折扣。杜甫认为文学艺术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的风骨才可传神,要能够达到传神入化的水平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学问的修养,同时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创作经验的积累与与对创作技巧的精心专研才可以让所创作的作品中体现出“神”的美好境界。
3结论
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他在长安城的生活经历与儒家思想。杜甫的诗歌特点主要有厚儒家仁政爱民思想、注重“风骚”与汉魏传统的继承、诗歌的艺术表达与遣词造句、多种诗歌风格兼容并蓄以及其境界。
参考文献:
1、谭书琼、代安明,《浅析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湘潮,2010年第(10)期。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杨凡,《杜甫诗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张倩,《杜甫与长安文化》,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李金坤,《李杜诗学思想探赜——以李杜论诗诗为中心》,《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03)期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