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围城》读后感之女性爱情心理描摹_汉语言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9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本论文在汉语言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围城》读后感之女性爱情心理描摹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句话已经成了许许多多走进围城和未走进围城的人们的真实写照。钱钟书在小说《围城》的字里行间无处不在充满了幽默和讽刺,书中生动活泼地塑造了一群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形象,然而她们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自己不同于人的性情和个性,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围城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三四十年代的女性知识分子的生活的一面。本文从女性爱情心理描摹进行叙述自己的读后感受:
在当时的社会里,父权主义有着极深的社会根源,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知识分子,在面对婚姻的时候都必须遵循中国 “婚姻大事,父母作主”的封建传统。小说中就很有很多细微的女性心理描写来突出当时的知识分子无法摆脱父权主义的心理。
小说中的鲍小姐留学海外思想特别开放,但是当快要回到家的时候,又不得不谨慎起来,“鲍小姐睡了一天才起床,虽和方鸿渐在一起玩,不像以前那样的脱略形骸,也许因为不日到香港,先得把身心收拾整洁,作为见未婚夫的准备。”尽管鲍小姐放浪不羁,但是她却无法摆脱,所以还是得装得规规矩矩,这说明她对男权社会战战兢兢,唯恐引起以“未婚夫”象征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半点不满。
苏文纨虽未与主人公方鸿渐共进“围城”,但是她在《围城》中的分量绝不亚于女主角孙柔嘉,她的影响贯穿了整部书。爱情是很自私的,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当自己的生命中出现情敌的时候,就算是受过再高素质教育的人也会采用种种方法和手段去想办法战胜自己的情敌。她是大家闺秀,受过高等教育,但摆脱不了传统文化束缚,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好盛,最终却没有好的出路。依照今天的观念来看,苏是一个家世好、学问好、相貌好的“精品女子”,可是年龄偏大。正如书中所说:“在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件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苏小姐十分孤傲,而这位在爱河里畅游的迟到者为了弥补自己在爱情上的损失,千方百计抓住方鸿渐,因为“她对方的家世略有所知,见他也不讨厌,似乎钱也充足,颇有意利用这航行期间,给他一个亲近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打算,当船行到香港时,两人开始了接触。《围城》中有一段“打电话”的戏,是这样写的:鸿渐拿起听筒,觉得整个周家都在屏息旁听,轻声道:“苏小姐吗?我是鸿渐。”“唐小姐去不去呢!”方鸿渐话一出口就后悔。斩截地:“那可不知道。”又幽远地:“她自然去呀!”“你害的什么病,严重不严重?”鸿渐知道自己问得迟了。“没有什么,就觉得累,懒出门。”这含意是显然了。明着是苏文纵在追方鸿渐,可她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就在暗处使劲儿。知道方鸿渐喜欢唐晓芙,除了嫉妒与促狭别无他法。苏文纵自始至终不敢说一句“我爱你”,总是半推半就,只敢躲在洋文里叫方鸿渐吻她。苏文纨是一个倍受男性蔑视和反感的角色,其实她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只不过一直以来都受着人们的偏见罢了。她漂亮、高傲、家世好,又是留学法国的女博士,这么一个俏佳人却独独对方鸿渐情有独钟。对于方鸿渐并非最佳人选,他不是真博士,家世亦不如赵辛楣,更重要的是他对苏小姐并非真感情。正如方鸿渐所说的“女人傻起来是没底的。”苏小姐如飞蛾扑火般爱上方鸿渐,可得到的却是背后的嘲笑和眼前的虚应。两人的爱情纠葛磕磕碰碰,终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苏文纨最后下嫁给曹元朗应该是带着恨意和绝望的,到最后竟逐渐庸俗化,穿着不伦不类,学业上早已荒废,一心只钻在钱眼中,来往于香港、重庆两地搞走私活动。苏文纨富于戏剧性的人生历程,正反映出传统的婚姻观念是多么深地根植于她的心里,而女性的历史角色又如此顽强地塑造着女性的形象,左右着女性的命运,纵是如苏文纨这样的高层知识女性也动摇不了它的根基。
而孙柔嘉与方鸿渐的结合更是让人出乎意料,这看似一种错误的选择,却又是社会的必然,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之举。
孙柔嘉的爱情攻势是不动声色的,有事没事就地往方鸿渐的教工宿舍跑,对方鸿渐的求爱者们嗤之以鼻,再拿陆子潇的求爱信和一封无从“考据”的匿名信创造出了与方鸿渐“患难与共”的关系。在传出与方鸿渐的绯闻后,孙担忧地向方求助,“不知道什么混蛋,写匿名信给爸爸,造———造你跟我的谣言,爸爸来信问———”,而当两个同事赶来时,孙小姐嘤然像医院救护汽车的汽笛声缩小了几千倍,伸手拉方鸿渐的右臂,仿佛求他保护,这一下子,方“如在云里,失掉自住”,堕入蛊中,没法拒绝了。
但是孙柔嘉嫁给方鸿渐如同一场没有硝烟但是残酷至极的战争。作者的描述方位是方鸿渐赵辛楣等在婚后回想审视居高临下的角度,是单向的,自然缺乏孙柔嘉本人的感受,缺乏悲悯。前头说过杨绛的评论说,要是再写出唐小姐的失望,才算把失望写到底。她没说的是,女人对男人同样失望,女性并非仅仅是“被看”之物,她同样会对人生失望。
从小说中我们得知,孙柔嘉父母并不宠爱她,重男轻女,她在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但是姑母在家里地为甚高,于是转投姑母的怀抱,很可能柔嘉上大学也是姑母力主的,她为讨好姑母下了不少功夫(最喜欢听姑母回忆,可以想象孙柔嘉一脸向往的热切神情),姑母对后起的女学生持严厉批判态度,孙柔嘉也是女学生,这之间的难度颇高的分寸把握看来孙柔嘉掌握得很好。
她是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善于审时度事,而且像鲍小姐一样从小被父母差唤惯了,心眼伶俐,深深明白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世界上有的是刘小姐那样一年一年蹉跎下去的,没有机会,或是有了机会也没抓住,孙柔嘉决不要变成那样子,后悔已晚,也不会变成苏文纨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更不会堕落为鲍小姐。孙柔嘉其实有着和汪太太一样高的觉悟,明白要在背后支配男人,遇到方鸿渐后,这个欧洲留学生在周太太粗鄙的话里是:“瞧不出你这样一个人倒是你抢我夺的一块好肥肉!”孙柔嘉开始了一场战争,要嫁给方鸿渐。这个貌似柔弱的小女子由着无穷的力量和计谋,赵叔叔不断地一语说破柔嘉的心计,起着倒胃的破坏作用,但不停地撮合方孙二人,不知到底安的什么心。汪太太的交际圈将柔嘉摒除在外,陆子潇是一个令人厌恶的老追求者,我想也许刚开始对于陆子潇的追求,孙柔嘉是又厌又怕的,可是她以非凡的女性本能和不动声色的谋略变守为攻,把这个问题抛给方鸿渐,既满足了方鸿渐的男性保护教导弱小女性的需要,又激发了他的嫉妒心。方鸿渐没有赵辛楣的洞察力和警惕心,孙柔嘉的演技也比范小姐高明。卖小的能力也特别厉害:“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后来在三间大学面临人事复杂的局面,她与方鸿渐越走越近,文中写她的表现是:孙小姐感激道:“我照方先生的话去做,不会错的。我真要谢谢你。我什么事都不懂,也没有一个外人可以商量,只怕做错了事。我太不知道怎样做人,做人麻烦死了!方先生,你肯教教我么?”,孙柔嘉那样一副柔弱、天真、温顺的外表,实则是驯服男人的手腕之一。封建伦理道德要求女性“笑不露齿”,称赞“女子无才便是德”,主张女子“守夫为业”。孙柔嘉深谙男子对女性的癖好,把自己扮演得楚楚可怜。她以退为进掩盖专横、善妒、自私、刻薄的真面孔,其成为男性附属品的过程这样用心良苦,可以看出孙柔嘉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子,可也还是摆不脱传统文化束缚,有许多旧式女子的弱点。
《围城》中的女性渴望冲进城,却没有也不敢有冲出来的愿望,因为城外对女性来说是无所依靠和可怕的孤寂。总而言之,孙柔嘉不过是一个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挣扎,又不得不牢牢抓住婚姻的稻草不放的悲剧角色罢了。婚姻也许正如拿在手中的细沙,当你想紧紧把它握住的时候,却发现,其实丢掉的比握住的还要多
综上所述,本文对这些女性知识分子的爱情心理作出分析,可以看出文本揭示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一种尴尬处境:她们兼修中西文化,有些许现代意识,为追求人格价值体现与理想生活境界,挤入男性社会刻意巧画人生,率先尝到了女性解放过程中的辛酸苦辣;同时,她们融通古今,深知天经地义的男女不平等观念之根深蒂固,因而迫于现实又无力摆脱沦为父权宗法制度牺牲品的命运。这种二律悖反的处境,使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女性解放只能是暗流涌动而无法成为主潮,最终消失于无声处。钱钟书先生确实是一位描写女性的高手,他为我们提供了40年代中国中上层知识女性的众生相,具有鲜明的特色。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